风险管理程序
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范文(二篇)
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范文一、引言风险和机遇是任何组织在经营过程中都必须面对的重要因素。
管理好风险,抓住机遇是企业持续发展和增加竞争优势的关键。
本文旨在设计一个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使企业能够有效地识别、评估、应对和利用内外部的风险和机遇。
二、风险管理流程1.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企业需要全面地了解企业内外部环境,包括市场环境、监管环境、竞争环境等,找出可能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
识别风险的方法包括:通过SWOT分析,明确企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利用统计数据和历史数据,分析过去发生的类似事件所带来的风险;通过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找出竞争对手和市场动态所带来的风险等。
2.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根据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对各个风险进行排序和评估。
评估风险的方法可以采用风险矩阵法,将风险按照概率和影响的高低进行划分,确定高风险事件的处理优先级;也可以采用定量评估方法,通过统计分析和模型计算出风险的数值,进行比较和排名。
3. 风险应对风险应对是在风险发生之前制定措施,以减少风险的发生概率或降低风险的影响程度。
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方法:风险规避,即完全避免与该风险相关的活动;风险转移,即将风险转嫁给其他方;风险减轻,即采取措施减少风险的发生概率或影响程度;风险接受,即承担风险并做好应对准备。
4. 风险监测风险监测是持续地跟踪和监测风险的发生情况,及时调整风险管理措施。
可以采用风险指标体系,对监测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报告;也可以定期召开风险管理会议,汇报风险情况,并及时调整风险管理策略。
三、机遇管理流程1. 机遇识别机遇识别是识别和把握外部环境中的机遇,以利用机遇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调研、竞争分析、行业研究等方法,找出市场中的新机遇,包括市场扩大、行业规模增长、技术创新等。
2. 机遇评估机遇评估是对各种机遇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哪些机遇对企业最有价值和可持续发展。
评估机遇的方法可以采用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等,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竞争对手的优势劣势;也可以采用定量评估方法,通过统计数据和市场模型计算出机遇的价值和可行性。
风险评价管理程序(2篇)
风险评价管理程序1.目的识别、评价影响职业安全健康的危险源,确定、更新《重大危险源清单》,为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制定和危险源的控制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在各项管理、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确定和更新。
3.术语3.1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它损失的意外情况。
3.2事件:造成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3.3危险源(危害):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4相关方:关注组织的职业安全健康状况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3.5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3.6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允许的全过程。
3.7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风险的状态。
3.8可容许的风险:组织根据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4.职责4.1各部门负责人组织本部门进行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确定和更新,并将结果填入《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评价表》,书面报送安全环保科。
4.2安全环保科负责对全厂的危险源作进一步辩识、汇总、登记及评价。
4.3综合办公室、安全环保科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风险评价。
4.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负责确认重大危险源清单。
5.工作程序5.1范围与评价方法5.1.1公司成立评价组织,评价组织成员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办公室人员以及熟悉工艺、设备、电器仪表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5.1.2明确每次或每项评价活动的目的。
5.1.3确定评价范围,应覆盖所有活动、区域如生产经营活动、生产装置、储存设施、检维修、新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工程、拆除工程、后勤服务等活动。
5.1.4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评价方法要适用。
5.1.5依据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行业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安全目标等要求制定评价准则,评价准则应包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和后果的严重性S及风险度R。
5.2风险评价5.2.1依据已确定的风险评价方法、评价准则,定期进行风险评价。
风险管理程序( ISO13485程序 )
程序文件编号:NK/QSP-710-01版号:A/0发布日期:2018年02月01日实施:2018年02月01日拟制:审核:批准:受控编号:受控印章:1目的对公司产品实现过程的有关的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判断危害,估计和评价这些危害的风险并控制这些风险2适用范围适用于风险危害的判断,评估和风险的控制与管理3职责3.1技术部负责产品的风险分析,验证各风险控制有效性,负责建立风险管理文档;3.2各相关部门负责执行风险控制措施。
4程序4.1风险分析4.1.1产品预期用途、预期目的和与安全性有关特性的判断风险分析人员根据《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IS014971,以下称标准)附录A的提示,将所有影响产品安全性的定性和定量特性列出清单。
4.1.2判定已知或可预见的危害a)风险分析人员根据标准附录D的提示,编写在正常和故障两种条件下的产品的已知或可预见的危害清单,并识别出可能的的危害;b)在危害环境中产生事件的可预见的后果应予以记录;4.1.3估计每种危害的风险a)对每一个判定的危害,都应利用可得的资料或数据估计在正常和故障两种条件下的风险;b)应在风险分析文档中规定相应的风险估计的标准,并按照标准对各危害进行风险评估;c)风险估计的资料或数据来源。
•已发布的标准•科学技术资料•已在使用中类似产品的现场资料(包括已公布的事故报告)•由典型用户进行的实用性实验•适当的调研结果•专家意见•外部质量评定情况4.2风险评价对每个判定的危害,风险分析人员使用风险管理文档中规定的准则,确定风险等级。
4.3风险控制4.3.1降低风险当需要降低风险时,风险分析人员应按4.3.2、4.3.7规定控制风险,以便使和每个危害相关的剩余风险被判断为可接受的。
5.3.2风险控制措施a)风险分析人员识别风险控制措施,以使其把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方法如下:•用设计方法取得固有安全性•产品本身或在生产过程中的防护措施•告知的安全信息b)风险控制措施可以降低潜在危害的严重度或者减少损害的发生概率或两者都减少。
风险管理程序
风险管理程序风险管理程序是一种组织内部用来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风险的方法和流程。
该程序旨在帮助组织有效地管理风险,以保护其财务、声誉和业务连续性。
下面是一份标准格式的风险管理程序,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等环节。
1.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程序的第一步。
在这个阶段,组织需要全面了解其业务活动,并识别可能对业务运营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组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审查过去的风险事件和教训,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进行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分析,包括市场趋势、竞争情况和法规变化等;- 建立风险识别工具和流程,如风险登记表、风险评估矩阵等;- 与相关部门和员工进行定期沟通,了解他们对潜在风险的观点和意见。
2.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的过程。
通过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组织可以确定哪些风险需要优先处理,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可以考虑以下因素:- 风险的概率:评估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可以使用统计数据、专家意见和历史经验等进行分析;- 风险的影响:评估风险事件对组织目标的影响程度,包括财务损失、声誉损害和业务中断等;- 风险的优先级:根据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确定哪些风险需要首先处理,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3. 风险应对风险应对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并实施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减轻风险的潜在影响,并提高组织对风险的适应能力。
在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时,可以考虑以下方法:- 风险避免: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如改变业务流程、加强安全措施等;- 风险转移:通过购买保险或与其他组织合作,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 风险减轻:采取措施减轻风险事件的影响,如备份数据、制定应急计划等;- 风险接受:对于一些风险,组织可能选择接受其潜在影响,并做好相应的准备。
4. 风险监控风险监控是风险管理程序的最后一步,其目的是确保组织对风险的管理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并及时发现和应对新的风险。
风险管理程序
风险管理程序1. 简介风险管理程序是指为了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风险而制定的一系列活动和措施。
它旨在匡助组织有效地管理风险,减少损失和不确定性,保护组织的利益和资产。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险管理程序的各个步骤和相关要素。
2.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程序的第一步,它涉及对组织内外的潜在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和采集。
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2.1 内部风险评估组织应该对其内部运营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
这包括审查组织的业务流程、内部控制体系、人员安排等方面,以识别潜在的风险。
2.2 外部环境分析组织应该密切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包括行业趋势、法规政策、经济状况等因素。
这有助于识别可能对组织产生负面影响的外部风险。
2.3 员工参预组织应该鼓励员工积极参预风险识别的过程。
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风险,他们的经验和观察可以为风险管理提供珍贵的信息。
3.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定量或者定性分析,以确定其对组织的影响程度和概率。
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3.1 风险矩阵风险矩阵是一种常用的工具,用于将风险按照其影响程度和概率进行分类。
通过将风险定位在矩阵的不同区域,可以确定其优先级和应对策略。
3.2 统计分析对于一些需要定量评估的风险,可以使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量化。
例如,使用历史数据和概率模型来计算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可能的损失。
3.3 专家判断对于一些难以量化的风险,可以依靠专家的经验和判断进行评估。
专家可以提供有关风险的专业知识和洞察力,匡助组织更好地理解风险的影响。
4. 风险应对风险应对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4.1 风险避免对于一些高风险的活动或者项目,组织可以选择避免参预,以避免潜在的损失。
这可能包括抛却某些业务机会或者调整组织的战略方向。
4.2 风险转移组织可以通过购买保险或者与其他合作火伴共享风险来转移一部份风险。
过程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过程风险管理控制程序1.风险识别和评估:在项目开始之前,项目团队应该进行风险识别工作。
这包括收集项目相关信息,制定风险识别方法和工具,并开展识别风险的工作坊或会议。
通过与团队成员和相关利益相关者的讨论和交流,识别潜在的项目风险,并记录在风险登记册中。
2.风险分析:一旦风险被识别出来,项目团队应该进行风险分析,以确定其潜在影响和概率。
可以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如概率和影响矩阵、敏感性分析、模拟和场景分析等。
3.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根据风险的概率和影响对其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
定性评估通常使用风险矩阵,将风险分为低、中、高或其他类别。
定量评估则使用数值指标,如货币值或时间单位,来描述风险的潜在影响。
4.风险响应策略:风险响应策略是为了减少风险的潜在影响或概率而采取的措施。
可以采取四种风险响应策略:避免、减轻、转让和接受。
项目团队需要结合项目目标和可行性,制定适合的风险响应策略。
5.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确保项目风险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这可能包括制定可行的应急计划,建立监测机制以及修改项目计划和资源分配。
6.风险监测与审查:风险监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通过跟踪和监测项目中的风险,确保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风险在可接受水平。
项目团队需要定期审查风险登记册,并更新其中的风险信息。
根据项目的进展和变化,还需要对风险分析进行修订。
7.风险沟通:风险沟通是确保项目团队和相关利益相关者在项目中了解和理解风险的重要手段。
项目团队应该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并及时向相关方沟通风险信息和措施。
8.风险记录与总结:在项目结束时,项目团队应对过程风险管理进行总结和记录。
这包括记录所采取的风险响应策略的有效性,以及项目中所学到的经验教训。
这些记录将为未来类似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风险管理的辨识及评价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的辨识及评价控制程序风险管理是组织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组织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减轻或消除这些风险,从而保护组织的利益和稳定性。
风险管理的辨识及评价控制程序是确保风险管理有效实施的重要步骤。
辨识风险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它涉及到确定可能对组织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种内部和外部风险因素。
这些风险因素可以从多个来源产生,包括组织内的人员、流程、技术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等。
为了辨识风险,组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收集信息:了解组织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包括市场竞争情况、政策变化和行业趋势等。
这将有助于识别与组织目标和运营相关的潜在风险。
2.与利益相关者交流: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信息共享,了解他们对组织的期望和关注点,从而识别相关的风险。
3.分析过往经验:回顾组织过去的项目或运营经验,了解以往的风险事件以及造成这些事件的根本原因,从而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风险。
评价风险是在辨识风险之后的重要步骤,它帮助组织确定各种风险的潜在影响和概率,并为组织优先处理重要风险提供依据。
评价风险的程序应包括以下步骤:1.风险定级:对辨识出的各种风险进行分类和排序,根据潜在影响和概率等因素将其划分为高、中、低等级。
2.风险量化:尽可能将风险转化为具体的数字或度量指标,以便更好地理解其潜在影响,并与组织目标进行关联。
3.风险评估:评估各种风险的潜在影响和概率,以确定其对组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为风险控制决策提供依据。
控制风险是最后一步,它包括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来减轻或消除已识别的风险。
为了控制风险,组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风险规避:通过调整组织策略、业务模式或合同条款等方式,避免与高风险相关的活动或资源。
2.风险减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减少潜在风险发生的概率或减小风险事件的影响范围。
例如,购买保险、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管等。
3.风险转移:将潜在的风险转移给其他方,如签订合同中的责任分摊或转嫁、与供应商或承包商合作等。
风险管理的四个流程
风险管理的四个流程
一. 识别风险
1)实施调查活动:以调查和收集信息的形式,来发现和定义可能发生的风险,包括在内的市场、客户、供应商、雇员及政治、法律、环境和技术等因素有可能而导致的风险。
2)跟踪风险变化:通过定期调查、收集最新信息、跟踪风险变化,来保持风险管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 评估风险
1)分析风险:根据调查的结论,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使用适当的工具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分析,确定其发生的可能性、后果及影响程度等。
2)识别威胁:分析可能发生的风险,识别威胁企业的因素及相关的挑战,并根据这些挑战来构建防范措施。
三. 处理风险
1)确定风险管理策略:根据风险分析,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明确风险控制的目标、管理过程及资源。
2)实施风险管理措施:根据风险管理策略制定的责任分工,采取合理
措施,降低和化解可能发生的风险;并定期检查、确保风险管理策略正常实施,使之符合行业和标准要求,保障业务的正常发展。
四. 监控风险
1)定期监督:定期评估风险管理程序的实施情况,以确保其正确的执行,同时及时监控风险的变化及发展趋势,并积极地做出调整。
2)总结评估:定期总结当前风险管理实施的效果,评估周期中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进而改善或重新制定风险管理策略,以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一个组织内部用于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风险的重要工具。
它的目标是帮助组织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以保护组织的资产、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可能发生的损失。
1. 引言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为了帮助组织识别和管理可能对业务运营造成负面影响的风险而设计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目的、范围、流程和相关角色。
2. 目的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组织有效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和降低这些风险。
通过实施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组织可以更好地保护其资产、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并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范围风险管理控制程序适用于组织内部的所有业务和运营活动。
它涵盖了以下方面的风险管理:- 金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 操作风险:包括人员失误、系统故障和供应链中断等。
- 法律和合规风险:包括合规要求和法律法规的遵守等。
- 品牌和声誉风险:包括公众舆论和社交媒体对组织声誉的负面影响等。
4. 流程风险管理控制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风险识别:通过分析组织的业务流程和相关数据,识别可能对业务运营造成负面影响的潜在风险。
- 风险评估:评估已识别的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并确定其优先级。
- 风险控制:制定适当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的概率和/或影响程度。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改进业务流程、加强内部控制和采购保险等。
- 风险监测:定期监测已实施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 风险报告:定期向管理层和相关利益相关者报告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情况。
5. 相关角色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涉及以下角色:- 高级管理层:负责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和政策,并为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提供支持和资源。
- 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和审查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实施,并提供战略指导。
- 风险管理团队:负责执行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各个步骤,包括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监测和报告。
- 业务部门负责人:负责在其业务领域内实施风险管理控制措施,并向风险管理团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信息。
风险管理的四个流程2篇
风险管理的四个流程2篇第一篇:风险管理的四个流程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提高整体效率和效益。
风险管理的四个流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响应和风险监控。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四个流程。
1.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确定和描述可能影响到企业目标实现的事件和能力的流程。
这个过程包括确定和描述潜在风险的来源、种类、性质等,帮助企业识别和记录潜在风险。
风险识别的步骤包括:(1)确定可能的风险来源:企业要先确定哪些因素可能会对企业目标产生负面影响,这包括内部和外部因素。
(2)辨别风险:企业通过对已知的或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确定那些需要管理的风险。
(3)确定已识别风险的性质:企业需要确定风险的性质和特征,包括风险的发生概率、可能造成的损失的大小和可能发生的时间等。
(4)确定风险事件的影响:企业需要评估风险事件对企业目标的影响。
2.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判断潜在风险对企业目标的影响程度以及确定风险发生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的流程。
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核心。
风险评估的步骤包括:(1)评估风险的概率:企业需要通过统计方法、调查、预测等方式来评估风险的概率。
(2)评估风险的影响:企业需要评估风险事件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3)评估风险的严重程度:企业需要综合考虑风险发生的概率、影响和可能造成的损失等因素,评估风险的严重程度。
3. 风险响应风险响应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措施以控制或降低风险的过程。
企业可以通过采取风险控制策略来降低风险,也可以采取风险转移策略来分担风险。
风险响应的步骤包括:(1)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针对不同类型风险的风险管理策略,确定风险的控制目标和控制手段。
(2)执行风险管理策略:实施风险管理策略,把风险控制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3)监督风险管理过程和控制措施:对风险管理措施实施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
4. 风险监控风险监控是对已实施的风险管理方案进行监控,以确认其有效性和必要性的过程。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一种用于识别、评估和管理组织内部和外部风险的方法和流程。
它的目标是匡助组织有效地识别和应对可能对其业务运营和目标实现造成负面影响的风险。
为了确保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以下是一种标准格式的文本,详细描述了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各个方面和步骤。
1. 简介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为了保护组织免受潜在风险的威胁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它旨在确保组织能够识别、评估和管理与其业务相关的各种风险。
2. 目标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主要目标包括:- 识别组织内部和外部的潜在风险;- 评估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 制定适当的控制措施来减轻风险的影响;- 监控和审查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及时应对和管理已发生的风险事件。
3. 流程步骤风险管理控制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3.1 风险识别- 通过采集和分析信息,识别可能对组织业务运营造成负面影响的内部和外部风险。
- 这可以通过内部审查、市场调研、员工反馈等方式来实现。
3.2 风险评估- 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严重程度和可能性。
- 可以使用风险矩阵或者其他评估工具来量化风险的级别。
3.3 控制措施制定-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适当的控制措施来减轻风险的影响。
- 控制措施可以包括制定政策和程序、培训员工、购买保险等。
3.4 控制措施实施- 将制定的控制措施纳入组织的日常运营中,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 这可能需要培训员工、更新流程和程序、建立监控机制等。
3.5 监控和审查- 定期监控已实施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审查和调整。
- 这可以通过内部审核、风险评估和监测报告等方式来实现。
3.6 风险事件管理- 及时应对和管理已发生的风险事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轻其对组织的影响。
- 这可能包括紧急响应、恢复计划、修复措施等。
4. 责任和角色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实施需要明确的责任和角色分工:- 高层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和推动风险管理策略,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风险管理程序
风险管理程序引言概述:风险管理程序是组织在运营过程中为了识别、评估和处理潜在风险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步骤。
它的目的是确保组织能够及时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并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对组织造成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险管理程序的五个部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控和风险应对。
一、风险识别:1.1 了解组织的运营环境和业务过程,识别潜在风险。
这包括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分析,例如组织的目标、战略、流程、人员和技术等方面的调查研究。
1.2 与相关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获取他们对潜在风险的观点和意见。
这包括与组织内部的员工、管理层以及外部的供应商、客户和监管机构等进行交流,以了解他们对风险的看法和关注点。
1.3 利用专业工具和技术,进行风险识别和分析。
这包括使用风险矩阵、流程图、统计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潜在风险进行分类、排序和优先级评估,以确定哪些风险对组织最为重要和紧迫。
二、风险评估:2.1 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这包括评估风险的概率、影响和风险等级,以确定其对组织的威胁程度和可能发生的频率。
2.2 评估风险的可接受性和容忍度。
这包括与组织内部的相关利益相关者共同确定风险的可接受程度,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容忍度指标。
2.3 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和计划。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适当的风险应对策略,包括避免、转移、减轻和接受等方式,并制定具体的风险管理计划和行动步骤。
三、风险控制:3.1 实施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管理策略和计划,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制定标准操作程序、加强安全防护措施等,以减少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3.2 建立风险管理的责任体系。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风险管理中的责任和权限,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和监督。
3.3 定期进行风险审查和评估。
定期对已实施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估和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风险问题,确保风险管理的持续有效性。
四、风险监控:4.1 建立风险监控系统。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一、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中,风险管理是各个组织和企业必须重视和实施的重要环节。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是为了识别、评估和控制潜在风险而制定的一系列步骤和策略。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标准格式,以及其中涉及的关键步骤和措施。
二、风险管理控制程序标准格式风险管理控制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风险识别在风险管理控制程序中,首先需要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
这可以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和审查来实现。
组织可以利用各种方法,如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和数据分析等,来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
2. 风险评估一旦潜在风险被识别出来,下一步是对其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的目的是确定风险的严重性和概率,以便为后续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评估风险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例如使用风险矩阵或者风险指数等工具。
3. 风险控制在评估风险后,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预防措施、减轻措施和转移措施等。
预防措施旨在消除或者减少风险的发生,减轻措施旨在降低风险的影响,转移措施则是将风险转移给其他方。
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应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和组织的实际情况。
4. 风险监控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另一个重要步骤是风险监控。
监控风险的目的是确保已经实施的控制措施有效,并及时发现新的风险。
监控可以通过定期的风险审查、绩效评估和报告等方式来完成。
风险监控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以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5. 风险应对在风险管理控制程序中,还应该制定应对风险的应急计划。
应急计划应包括对各种风险情景的响应策略和措施,以及相关人员的职责和责任。
应急计划的目的是在风险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三、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风险管理控制程序的实际应用,我们以某公司的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为例进行分析。
该公司首先进行了信息安全风险识别,通过对系统漏洞扫描、网络攻击日志分析和员工调查等方式,确定了可能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
然后,公司进行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的流程、体系和方法
第七章风险管理的流程、体系与方法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应当包括:股东(大)会(对于国有独资公司或国有独资企业,即国资委),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形成高效运转、有效职能的监督约束机制企业重大经营风险(二)风险管理委员会具备条件的企业,董事会可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
委员会的召集人应由不兼任总经理的董事长担任;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召集人应由外部董事或独立董事担任。
该委员会成员中需有熟悉企业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的董事,以及具日常工作,负责组织拟定企业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责方案(三)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企业应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对审计委员会负责。
内部审计部门在风险管理方面,主要负责研究提出全面风险管理监督评价体系,制定监督评价相关制度,开展监督与评价,出具监督评价审计报告。
(五)其他职能部门及各业务单位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及各业务单位在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中,应接受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协调、风险理财措施主要有两类:损失事件管理与套期保值损失事件管理是指对可能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风险事件进行事前、事后管理的方法。
损失融资是为风险事件造成的财务损失融资,是从风险理财的角度进行损失事件的事后管理,是损失事件管理中最内部控制系统:指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控制(内部)环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
控制(内部)环境设定了公司的内部控制基调,影响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态度。
风险评估:控制活动:是指有助于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包括与授权、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实物控制和职责分离等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对风险进行管控的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人员可借用信息技术工具嵌入业务流程,实时收集相关信息,从而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估、预警,并制订对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处理现实的或者潜在的风险,控制并降低风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风险管理程序
风险管理程序一、引言风险管理程序是组织为了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风险而制定的一系列流程和措施。
该程序旨在确保组织能够有效管理和控制各种风险,以保障组织的利益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险管理程序的关键步骤和要求。
二、风险识别1. 确定风险来源:通过分析组织内外部环境,确定可能导致风险的各种因素,如市场变化、技术进步、自然灾害等。
2. 识别潜在风险:根据风险来源,识别可能对组织产生负面影响的潜在风险,如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3. 采集信息:采集与潜在风险相关的信息,包括历史数据、行业报告、专家意见等,以支持风险评估和决策。
三、风险评估1. 评估风险概率:根据潜在风险的发生概率,对各项风险进行评估,如高、中、低风险等级划分。
2. 评估风险影响:评估各项风险对组织的可能影响程度,如财务损失、声誉伤害、法律责任等。
3. 综合评估:综合考虑风险概率和影响,对各项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确定优先处理的风险。
四、风险应对1. 风险避免:采取措施避免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因素,如制定合规政策、加强内部控制等。
2. 风险转移:通过购买保险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减轻组织承担的风险。
3. 风险减轻: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或者减少风险的影响程度,如加强培训、制定应急预案等。
4. 风险接受:对于某些风险,组织可能选择接受并承担,但需要明确风险的范围和限度,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五、风险监控和报告1. 监控风险: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定期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风险的变化和新风险的浮现。
2. 报告风险:定期向组织高层管理层和相关利益相关方报告风险情况,包括风险的识别、评估、应对情况和监控结果等。
3. 风险沟通:与内部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方进行风险沟通,提高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和理解,促进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
六、风险回顾和改进1. 风险回顾:定期回顾已实施的风险管理措施和效果,评估其有效性和改进空间。
2. 风险改进:根据风险回顾的结果,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优化,提升风险管理的效能和效果。
风险评价管理程序
风险评价管理程序风险评估和管理是企业日常运营中的关键环节,它对确保企业持续发展和实现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一个完善的风险评估和管理程序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分析和管理潜在的风险,减少损失和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个典型的风险评估和管理程序,以指导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
一、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它旨在识别和评估可能对企业目标实现产生不利影响的潜在风险。
以下是风险评估的主要步骤:1.确定风险范围:确定需要评估的风险范围,包括内部和外部风险。
内部风险包括人员、流程、技术和资产等方面,外部风险包括供应商、市场、法律和政策等方面。
2.识别风险:通过工作坊、访谈和文件分析等方法,识别和收集可能存在的风险。
关键是全面、独立和客观地识别风险。
3.评估风险:使用定量和定性方法,评估不同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定量方法可以使用统计数据、历史数据和模型,定性方法可以使用专家判断和举例说明等。
4.排名风险:根据评估结果,对风险进行排序。
一般将风险按照概率和影响程度的综合评估进行排名。
5.编制风险清单:根据排名结果,编制风险清单。
风险清单应包括风险的描述、概率、影响、等级和建议等信息。
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针对识别和评估的风险制定和执行相应的措施,以降低风险对企业的负面影响。
以下是风险管理的主要步骤:1.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策略应包括目标、原则、方法和资源。
2.制定风险应对计划:根据风险清单,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计划。
计划应包括应对措施、责任、时间和预算等。
3.执行风险应对计划:按照计划执行风险应对措施。
关键是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执行机制和监控体系。
4.监控风险状态:定期监控风险状态,包括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的变化。
根据变化调整风险应对计划。
5.评估风险管理效果:定期评估风险管理的效果,包括风险的减少和负面影响的降低。
根据评估结果优化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
三、风险沟通和培训风险评估和管理需要全员参与,因此风险沟通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风险管理制度及流程
风险管理制度及流程一、风险管理制度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风险管理已成为企业运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并按照制度规定的流程进行管理,保障企业经营的稳健性和持续性。
风险管理制度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风险管理政策和目标: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发展战略,明确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目标。
政策应该明确企业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和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目标应该明确企业所要达到的风险控制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
2. 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企业应当建立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和明确各个部门和员工的风险管理职责。
风险管理委员会应该负责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目标,监督和评估全面风险管理工作;风险管理部门应该负责具体的风险管理工作,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报告等。
3. 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发现和风险应对等一系列的风险管理流程。
这些流程应该细化到具体的操作程序,确保每一个步骤都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4. 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企业应当选择适合自身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包括风险评估模型、风险控制技术、风险监控系统等。
这些工具和方法应该能够满足企业对风险管理的需求,帮助企业更好地识别、评估、控制和应对各种风险。
5. 风险管理绩效评估:企业应当不断评估和监控风险管理的绩效,定期进行风险管理的审核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不断改进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高风险管理的效果。
二、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管理流程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流程执行风险管理工作。
一个有效的风险管理流程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步骤:1. 风险识别:企业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及时发现可能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因素。
风险识别的过程应该全面、系统、准确,并能够及时跟进。
2. 风险评估:企业应该对识别到的风险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评估其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潜在影响和可能引发的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害辨识 风险评价
持续改进
审查改善 检查纠正
是否可承受的风险
否
改善计划或
管理控制
是
维持管理
责任
风险管公司安全环保部是HSE风险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组织、协调 与监督管理。
➢ 油田公司机关各部门负责主管业务活动中危害因素识别 、风险评价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3、风险管理是企业内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员工没 有必要参与。( )
二、单选
1、哪项工作任务不是加强HSE风险管理中的内容?( ) A、强化源头控制 B、完善隐患治理机制 C、完善HSE信息系统
2、加强风险管理,积极引进并应用国际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开展风 险管理技术研究。要把专家风险评估与现场岗位人员( )相结合。 A、风险评估 B、风险识别 C、风险评价
➢ 事故隐患的识别和控制执行油田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有关规定。应急情况下的控制措施执行油田公司应急管 理有关规定。
23
HSE风险管理程序
更新和评审(1) 更新时机
各单位应及时对危害因素、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进行更新。 更新的时机主要包括:
1. 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变化时; 2. 各部门(单位)活动、产品、服务过程发生变化时; 3. 内、外审和管理评审发现风险管理存在问题时; 4. 相关方要求发生变化时; 5. 技术改造或新、改、扩建工程项目时; 6. 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时; 7. 绩效测量与监测发现危险源识别有疏漏时。
员、作业环境和条件等方面; 六.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七.三种状态: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
17
HSE风险管理程序
分类
危害因素识别(2)
各单位应按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 码》(GB/T1386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T6441)、《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 监发〔2002〕63号)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 术导则》(HJ/T169)的要求对危害因素加以分类, 保证危害因素识别的全面和有效,建立《危险源清单 》和《环境因素清单》。
18
HSE风险管理程序
识别方法
危害因素识别(3)
➢ 各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通过现场观察、查阅资料、 调查和座谈等方式,采用多种方法开展HSE风险识别活 动。HSE风险识别要与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保证危害 因素识别全面和有效。
➢ 各单位非常规或临时性的生产作业活动必须开展工作前 安全分析,并针对其危害因素识别的结果采取风险消除 、削减和控制措施。具体执行集团公司《工作前安全分 析管理规范》(Q/SY1238)等有关标准。
管理等;更多的用于被动迎接各级检查,满足检查 要求
风险管理程序
——由四个过程组成:识别、评价、控制和评审
人、环境和财产和声誉是 否有潜在危险?
原因和后果是什么? 失控的可能性多大? 风险是什么?是否是最低风险?
识别 评价 控制
起因能否消除? 需要控制什么? 控制有效性如何?
评审
能否减轻潜在后果和影响? 需何种恢复措施? 恢复措施是否恰当有效?
6、常规作业活动,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结果应编制到( )中,并实施
风险控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周期性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当人员
、环境、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发生变更时,必须重新进行危害识别与风
险评价。
A、《HSE作业指导书》 2
B、《HSE作业指导书》3
➢ 委托风险评价机构进行评价的,评价方法按国家相关评 价方法进行。组织HSE风险识别评价小组进行自主评价 的,推荐的评价方法为定量矩阵法、半定量风险矩阵法 、作业条件危险分析法(LEC法)。
➢ 各单位根据评价方法和判定准则,评价出的重大风险, 建立《重大风险清单》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并及 时上报油田公司安全环保部。
不可容许线
该区风险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尽可 能地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力求做到“合理实际并尽可能低”。
可忽略线
该区风险是可以被接受的,无须再 采取安全改进措施。
ALARP(二拉平)原则 As low as reasonably practicable
合理实际并尽可能低
与风险相关的管理
➢ 隐患管理 ➢ 违章管理 ➢ 安全评价
25
HSE风险管理程序
更新和评审(3)
➢ 各单位应组织基层单位开展工作循环检查,对操作规程 控制风险的有效程度进行验证和评审。具体执行集团公 司《工作循环分析管理规范》(Q/SY1239)等相关标 准。
➢ 各单位应组织基层单位开展启动前安全检查,对施工作 业项目在启动前HSE风险被识别并得到有效控制进行验 证和评审。具体执行集团公司《启动前安全检查管理规 范》(Q/SY1245)等相关标准。
24
HSE风险管理程序
更新和评审(2)
各单位应采取监督、检查、监测和检测等手段,对HSE风 险管理进行验证,并保留监督、检查、检测记录。各单位每年 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对HSE风险管理的过程和效果进行确认,包 括:
1. 危害及环境因素识别的全面性; 2. 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20
HSE风险管理程序
评价结果
风险评价(2)
油田公司安全环保部组织对各单位上报的重大风 险进行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将重大风险分为两级。
➢ 一级重大风险由油田公司协助二级单位实施风 险管理,必要时制定油田公司HSE管理方案加 以控制。
➢ 二级重大风险由二级单位自主实施风险管理。 ➢ 可容许风险由基层单位实施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程序
课程目的
理解油田公司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并执行
主要内容
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 风险管理的原则 风险管理的程序
规章制度-管理依据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HSE风险管理实施办法》 (庆油发〔2009〕111号)
风险管理原则
不可 容许区 可容许区
可忽略区
该区风险应立即采取风险控制和削 减措施,使其降低至可容许程度。
(2)从采用方法方面
➢ 辨识和评价方法缺少针对性不能反映油田公司风险 管理的特点;
➢ 方法过于复杂不便于基层员工采用
目前风险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2)
总体目标
(3)从实施效果来看
➢ 辨识不深入,危害因素大量漏项; ➢ 描述不规范,不准确,不便于学习 ➢ 与实际企业风险管理过程脱节,如隐患治理、编制 实施目标操作规程两书一表、安全监督和检查、违章和事故
16
HSE风险管理程序
危害因素识别(1)
识别范围
危害因素识别的范围应覆盖油田公司的活动、产 品、服务。识别时应考虑:
一.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二.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相关方人员和外来访问
者)的活动; 三.作业场所内的设施、设备(包括外界提供的设施、设备
); 四.事故及隐患; 五.以往活动的遗留问题,包括工艺技术、设施、设备、人
➢ 各单位HSE风险控制措施应具体落实到HSE“两书一表” 、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职责和应急反应计划中, 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22
HSE风险管理程序
风险控制(2)
➢ 当单一措施或正常运行控制不能实现预期的风险控制要 求时,应考虑投入资源,制定和实施HSE管理方案。
➢ 各单位应利用班前班后会、每月(周、日)HSE活动、 安全交底、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确保员工理解和掌握 风险控制措施及其相关要求。
➢ 各单位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工艺危害分析,在役装置必须 开展周期性工艺危害分析,具体执行集团公司工艺危害 分析有关标准。
19
HSE风险管理程序
风险评价(1) 评价方式
➢ 对于采用各种方法识别出的危害因素均应进行风险评价 。HSE风险评价由各单位HSE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风险评价机构进行评价。
5.4.1组织结构和职责 5.4.2管理者代表 5.4.3资源 5.4.4能力培训和意识 5.4.5协商和沟通
5.5实施和运行
5.6.5记录控制
5.6.1绩效测量和监视
5.6.2合规性评价
5.4.6文件 5.4.7文件控制
5.6.3不符合、纠正措施 和预防措施 5.6.4事故、事件报告、 调查和处理
因此能否切实有效的完成好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 工作将直接决定了HSE管理体系推行能否落到实处。
目前风险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1)
总(体1目)标 从组织推动方面来看
➢ 仅有少数HSE骨干来完成,未赢得各级管理者的支 持和员工的广泛参与,因此未达到全员提升风险意 识和提高风险控制技能的目的;
➢ 未形成长期管理机制,不能随着生产活动的变化动 实施目标态更新
5.6.6内部审核
风险管理是HSE体系管理的核心(续)
从上图可以看出,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是HSE管 理体系运行的核心、基础和基本依据。HSE管理体系的 其他要素都是紧密围绕着这个核心过程展开的。
以往很多单位的体系运行往往以对应体系要素,完善 文件和记录为主要的推行模式,而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 评价工作确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或实施流于形式。通过 长期实践证明这样的体系往往变成了迎接检查的工具, 不能真正对实现有效的风险控制发挥作用。
➢ 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的具体实施 ,以及风险控制和应急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14
HSE风险管理程序
风险管理策划(1)
➢ 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风险判别准则,确定风险分 级标准和可容许值,由HSE管理者代表审批。
➢ 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安 全专项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和职业病危害评价等的评价结 果作为各单位HSE风险管理的重要输入。
风险管理策划(2)
➢ 常规作业活动,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结果应编制到《 HSE作业指导书》中,并实施风险控制。每3年至少进行 一次周期性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当人员、环境、工艺 、技术、设备设施发生变更时,必须重新进行危害识别与 风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