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电视剧热点现象述评_张智华

合集下载

2017 年中国影视发展述评

2017 年中国影视发展述评

2017 年中国影视发展述评作者:胡智锋邓文卿来源:《艺术评论》 2018年第4期2017年中国影视发展述评胡智锋邓文卿2017年,中国影视发展继续保持繁荣局面,电影产业有了新的增长,社会关注度以及影响力在持续上涨;电视剧行业保持平稳,整体品质上升,已经进入行业发展新常态;纪录片产业发展后劲十足,呈显著上升局面,特别是政论片异军突起,成为2017年的新看点;电视综艺整体平缓,引进比例下降,本土原创大幅上升,文化类电视综艺造就现象级电视景观。

一、中国电影的“双主流”发展中国电影是带着一种焦虑与不甘的心情而进入2017年的,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了440亿元,同比增幅高达48%,创造了中国电影的新纪录,让沉寂了多年的中国电影行业有了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可是在接下来的2016年,全年电影总票房为457亿元,同比增长仅为3.73%,让原定的600亿元计划,成为了泡影。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7年的中国电影低开高走,从年初的低迷,到年中的高潮,贺岁档依然保持兴奋,呈现出繁荣之景,中国电影进入了一种新的境界。

(一)2017年中国电影发展的主要特点1.市场和产业再创新高目前,中国大陆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在电影市场和产业的多个方面交出了漂亮的数字。

票房方面,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近560亿元,其中,国产电影票房301亿元,继续领超进口电影票房;票房过亿影片92部,其中国产影片51部;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6.2亿,同比增长18.08%。

影院建设方面,全国影院数量达到9169家,同比增长17%;银幕数达到50776块,同比增长21%。

国产影片创作方面,在2017年里,“大IP+流量明星”的票房神话难以延续,粉丝效应日渐减弱,内容品质及口碑成为票房最大的保障;《战狼Ⅱ》刷新多项纪录,树立了新主流电影的标杆;多部小众文艺片良好的口碑和不俗的票房成绩成为全年一大亮点[1]。

进口片市场中,美国电影依然是占据头号位置,以《速度与激情8》、漫威超级英雄系列为代表的大IP续作依旧占有强劲的市场地位。

《文化多元化、创意多样化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 张智华

《文化多元化、创意多样化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 张智华

文化多元化、创意多样化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1张智华提要:电影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多元化、创意多样化,会促进中国电影产业发展。

通俗文化、娱乐文化、大众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等为电影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兵家文化、武侠文化、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文化、混杂文化等为电影发展提供了各种思想。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把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产业的关键是创意。

创意应该多种多样,电影产业就会顺利发展。

人们在文化多元化、创意多样化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进步,中国电影产业取得了一些成果。

当然,中国电影产业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在文化多元化、创意多样化方面做得不够。

关键词:文化多元化创意多样化中国电影产业电影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多元化、创意多样化,会促进中国电影产业发展。

一文化多元化会促进中国电影产业发展。

随着经济、信息等的高度发展,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越来越频繁。

全球经济发展与变化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合作,引发了全球人员大量流动,促进了各国文化艺术的交流。

全球化与多元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文化艺术应该是多元化。

各民族文化艺术之间的交流和影响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关系之中,1此为张智华主持的国家广电总局项目《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表现方法与电影产业的发展》(项目号GD1186)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化艺术传播具有双向性。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相继颁布,给我国电影产业与市场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良机,会有力地促进我国电影产业与市场逐步走向辉煌。

我国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国家已经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为一项国家战略2《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五个坚持:一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二是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三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四是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五是坚持内外并举,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2017电视剧收视率排行前十名

2017电视剧收视率排行前十名

2017电视剧收视率排行前十名17年已经即将过去,目前已经播出的国产剧当中,还是有不少带给观众惊喜的爆款电视剧的。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2017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2017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介绍1.《人民的名义》收视率:3.661市场份额:11.533《人民的名义》荣登上半年收视第一的宝座,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这部剧爆红不靠流量,凭借老戏骨们精湛的演技圈了无数的粉丝,也成了很多网友深夜也要狂追的剧。

除了反腐大尺度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演员演技都是教科级的,不管是90后甚至是00后都成了这部剧的收视主力军,这部剧这么成功也说明,观众需要的不是流量,而是诚意十足的用心好剧。

2.《因为遇见你》收视率:1.930市场份额:5.880这部电视剧让邓伦与孙怡一炮而红,该剧讲述了生活在馄饨店却拥有惊人刺绣天赋、神秘身世的少女张果果如何在时尚圈逆袭的成长励志故事。

可能大家还不知道,这部剧其实已经是孙怡和邓伦继《爱情上上签》和《十五年等待候鸟》后合作的第三部影视作品了,两人合作起来也是默契十足,《因为遇见你》还获得了全国同时段电视剧收视冠军的好成绩。

3.《我的前半生》收视率:1.876市场份额:6.455这部三观很有争议的剧也是一度引发收视狂潮,阔别大荧幕许久的袁泉与风韵犹存的马伊俐,通过这部电视剧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

虽然结局有点意犹未尽,但是这就是最好的结局,因为这部剧的三观真的有点不正......4.《楚乔传》收视率:1.741市场份额:10.837大火的《楚乔传》之所以才排名第四,可能和其拖沓的剧情有关,而且精彩的内容都还没有播放,大概是在为第二部做铺垫吧。

作为收视保证的赵丽颖凭借该部电视剧登上了小花中收视女王的宝座,收视率和全网点击量更是破电视剧在播期间最高记录,总播放量突破400亿大关。

5.《欢乐颂2》收视率:浙江卫视1.614;东方卫视1.584市场份额:浙江卫视5.468;东方卫视5.346因为有第一部剧的成功,第二部自然是备受期待,收视率当然还是很高,东方卫视、浙江卫视开播引发收视狂潮,五美和他们的男友们也都相继登上热搜榜,不过最后这部剧因为剧情拖沓等问题收视有所下降。

中国当代悬疑刑侦题材网络剧价值取向的建构

中国当代悬疑刑侦题材网络剧价值取向的建构

12024中国当代悬疑刑侦题材网络剧的价值取向不是简单直白的宣讲,而是潜藏在剧集的画面、声音与时间之间,通过视听语言、人物设计等完成价值取向的建构,例如《白夜追凶》(王伟,2017)、《无证之罪》(吕行,2017)、《沉默的真相》(陈奕甫,2020)、《隐秘的角落》(辛爽,2020)、《谁是凶手?》(孙浩,2021)、《你安全吗?》(曹盾/杨彪,2022)、《开端》(孙墨龙/刘洪源/老算,2022)、《猎罪图鉴》(邢键钧,2022)、《漫长的季节》(辛爽,2023)、《回响》(冯小刚,2023)、《尘封十三载》(刘海波,2023)等。

因此,本文从审美价值取向、社会价值取向和商业价值取向等三个维度,结合视听语言、人物设计与传播策略等方面的具体案例对中国当代悬疑刑侦题材网络剧价值取向的建构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一、审美价值取向建构视听觉是人类重要的感知神经,在人类认知世界和真理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关视觉文化的各种学说被用于分析影视艺术,屡屡阐发洞见。

[1]相比于其他美学表达形式,视听语言带给人们更直观的感受,能在更短时间内对受众产生冲击。

作为一种借助影像表情达意的艺术,当代悬疑刑侦题材网络剧围绕视听语言已建立起完善独立的艺术修辞。

因此,分析视听语言有助于理解当代悬疑刑侦题材网络剧的审美价值取向建构策略。

(一)视听狂欢塑造后现代主义美学景观苏联文艺学家米哈伊尔·巴赫金提出狂欢理论,他认为狂欢颠覆了原本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和社交距离,取而代之的是狂欢、喜悦的特定世界观,全民都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其中的乐趣。

[2]当代悬疑刑侦题材网络剧以夸张的台词表演和具有冲击力的视觉表达,将碎片化信息迅速地拼贴在一起,刺激人们的精神和审美欲望,体现了狂欢的精神,成为体现后现代主义美学倾向的奇特景观。

碎片化镜头的迅速组接是后现代主义影视作品审美价值取向的典型特征之一。

曹盾执导的当代悬疑刑侦题材网络剧《你安全吗?》聚焦时下热点的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在视听语言表达上也贴合互联网语境下的后现代主义美学价值取向。

论近年来我国主旋律电视剧的发展和变化

论近年来我国主旋律电视剧的发展和变化

202102 传媒聚焦27传媒聚焦到了![EB/OL].观察者网,2021-03-06.[5]杨洪涛.新世纪谍战剧中人物塑造之十年流变[J].中国电视,2013(09):48-52.[6]张赫.重大历史题材剧热播 《觉醒年代》于细节处见真章[N].新京报,2021-3-1.[7]李夏至.《觉醒年代》主创披露:追求细节真实,还原历史质感[N].北京日报,2021-02-03.[8]张彪.电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视听语言分析[J].新闻传播,2016(12):75-76.[9]常江.蒙太奇、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新闻生产的视觉逻辑变迁[J].新闻大学,2017(01):55-61+148.[10]孙磊,陈淑娇,谭坤.隐喻蒙太奇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运用探究[J].美术大观,2013(06):100.[11] 新华网思客.为什么是《觉醒年代》?[EB/OL].新华网,2021-03-01.[12] 牛梦笛.《觉醒年代》:一部激荡思想的历史文化大剧[N].光明日报,2021-03-18.[赵路平系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王婷、周晗系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20级硕士生][编辑:李丹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主旋律电视剧走入大众视野。

学术界对主旋律电视剧的标准定义尚处于讨论之中。

简要来说,主旋律电视剧是具有主旋律色彩的、能够反映特定时代、展现时代精神和人民美好风貌的电视剧作品。

多部优质主旋律电视剧打破了以往人们对于主旋律电视剧的认知,不再以过度说教或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不仅能够让观众领略历史的魅力,同时对于当下的生活起到反思和指引的作用。

本文结合有关电视剧,重点探讨近年来主旋律电视剧的艺术创新和价值取向,论述其发展与变化。

一、近年来我国主旋律电视剧的发展1987年3月,“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在全国故事片厂厂长会议上被明确提出。

1989年,我国电视剧领域进一步强调主旋律的创作导向,重视[关键词]主旋律电视剧 艺术创新 价值取向[内容提要]中国主旋律电视剧是具有主旋律色彩的、能够反映特定时代、展现时代精神和人民美好风貌的电视剧作品。

2017年6月《视·屏全接触》报告

2017年6月《视·屏全接触》报告

2010-2019年中国五大媒体广告收入规模及预测
8000 18.7 74.1 16.9 50.2
6000
4000 52.1 469.5 537.7 123.3 934.5 2011 83.3 555.6 773.1 136.2 1046.3 2012 78.1 512.2 1100.0 139.9 1119.3 2013
视·屏全接触
—— 《人民的名义》特别分析
2017年6月刊
数据说明
2017年4月中国视频网站数据说明 2017年4月中国电视收视数据说明
视频网站数据
数据来源:iResearch
iVideoTracker 监测媒体: 国内15家主流视 频网站 (含 部分客户端数据) 时间: 2017年4月 地域:全国 目标人群:7-60岁网民
电视收视数据
数据来源:CSM Infosys 频道组:省级上星卫视、中
央级频道
时间: 2017年4月 城市组:25省网+4直辖市
目标人群:4岁以上所有人
来源: 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绘制。
©
2
报告导读
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年度监测报告发布,网络广告收入占五大媒体广告收入近七成。《人民的名义》以严肃政治题材加上年 轻化包装成就高收视率大剧。自制综艺《妈妈是超人》第二季再度来袭,明星萌娃狂圈粉,热度高于第一季。
iUsersTracker-2016年12月中国网络服务
大类别人均单日有效浏览时长
mUsersTracker-2016年12月中国网络服务
大类别单机单日使用情况
分钟
80 60 40 20 69.7
分钟
100 80 60 31.8 18.8 18.7 14 11.3 40 9.5 9.5 9 9 20 91.3

文化引领 推陈出新——2017年电视综艺节目观察

文化引领 推陈出新——2017年电视综艺节目观察

文化引领推陈出新——2017年电视综艺节目观察作者:雷莹来源:《传媒》 2018年第7期由于长期以来媒体市场激烈的竞争,我国国产综艺呈现出追逐经济利益、忽略文化思考的亚健康状态,节目内涵不足、复制率高等问题频出。

近几年,在媒体市场变化和传播效果反思双重作用下,综艺节目的人文意识慢慢觉醒,开始尝试将节目的内核转向对“社会化”和“人性化”的思考,深度审视当下社会问题和受众需求。

尤其是刚刚过去的2017年,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有针对性、有影响力的文化综艺,这些综艺在情绪体验、文化传播、心灵鼓舞等方面取得了较为积极的传播效果,值得探究。

电视网络齐覆盖文化综艺成黑马传统综艺太喧闹,新派综艺慢下来。

2017年是我国国产综艺节目发生转变的一年,众多的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综艺节目出现了一些新变化:第一,文化感增强,内涵有一定程度提升。

已有的老牌综艺节目打破旧有模式,增加文化元素,而新推出的综艺节目普遍文化感较强;第二,综艺节目中出现一个亮眼的新类型——“慢综艺”,特点是节奏较慢,画面优美,内容朴实,与之前节奏快而喧嚣的综艺节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些现象在收视数据上有哪些体现?观众对此又有什么反应?笔者将对此进行分析,首先从收视率的角度来看2017年电视综艺节目前十名(如图1)。

这个榜单上,呈现出“老中青”三代综艺同台打擂的景象。

老牌综艺如收视冠军《奔跑吧》、第五名《欢乐喜剧人3》和第六名《最强大脑4》都取得了不错的收视成绩,可以看出这些节目已经拥有了相对稳定的收视群体。

“中年”力量如《王牌对王牌2》《跨界歌王2》和《二十四小时2》在内容设计和表现形式上比老牌综艺更具可看性和趣味性,也赢得了观众的肯定,收视位次不错。

而“最年轻”的一代综艺当属排在第四位的《高能少年团》和排在第十位的《向往的生活》。

分析这两档一经推出便进入收视前十名的崭新综艺节目的特点,可以发现,《高能少年团》的节目内容算不上新鲜,依然是在国内火爆多年的真人选秀,然而,长期以来国内的选秀节目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是“个人”选秀,时至今日,这种模式的可看性已经大大减弱,观众已然审美疲劳。

深度竞合 多维营销 2017电视剧产业“棋到中盘”

深度竞合 多维营销 2017电视剧产业“棋到中盘”

深度竞合多维营销 2017电视剧产业“棋到中盘”作者:杨柳来源:《综艺报》2017年第11期2017年,电视剧产业呈现多元化、年轻化的发展态势。

投资体量显著放大,品质剧作数量攀升。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毛羽在年初的中国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年会上提出,电视剧司将今年确定为内容品质提高年,并围绕内容品质提高提炼了8个关键字,即价值、文化、品质、创新。

2017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管理“一个标准,一把尺子”,督导视频网站落实先审后播后发制度,加强网剧管理,严控审查标准。

在政策引导下,电视剧品质大幅提升。

从题材上看,2017年上半年电视剧题材多元,不仅出现了反腐剧《人民的名义》收视率上的“一骑绝尘”,在历史正剧、行业剧、古装、玄幻等诸多题材领域均取得了不错成绩。

观众的审美逐渐回归理性,从单纯的追逐“高颜值”“大IP”转为关注剧作本身的内容品质。

尽管如此,IP依然是电视剧的主流内容来源。

上半年,一线卫视播出的多部剧目皆改编自网络IP,前两年各大影视制作公司抢购的IP资源在今年的荧屏上渐次绽放,与此同时,IP资源的“战争储备”仍在加剧。

“年轻化”“网感”是2017年电视剧行业的关键词。

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网生代”崛起,面对平台迁徙、用户迁移等发展趋势,播出平台,尤其是一线卫视平台需要依靠更“年轻化”、更具“网感”的剧作吸引年轻受众的注意;另一方面,周播模式以及台网联动的深度开发、互相作用影响,也让电视剧市场趋向于拉动年轻受众。

电视剧版权价格持续走高,马太效应愈加明显,各大卫视与视频网站陷入深度“竞合模式”。

去年开始,电视剧播出继“先台后网”“台网联播”后,“先网后台”趋势明显。

一方面,电视剧播出平台在电视台和网站之间形成激烈的竞争格局,且由于视频网站的日益崛起,动摇着电视台的大剧话语权;另一方面,通过台网联动的互补合作,从而激发了电视剧收视、口碑、播放量的共赢,电视剧和网络自制剧在竞争中走向合作并互融共生。

“IP”剧改编热

“IP”剧改编热

龙源期刊网
“IP”剧改编热
作者:
来源:《作文周刊·七年级版》2017年第30期
影视剧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文学改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鲁迅的《祝福》,老舍的《我这一辈子》《龙须沟》等近当代优秀文学作品,陆续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搬上银幕。

改革开放后,随着电视在普通市民家中逐渐普及,文学名著和影视剧之间的转化也越来越频繁,尤以四大名著为最,其经典性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

如今,漫画改编、游戏改编、网文改编早已成为“IP剧”的三大热门内容,成功作品如《仙剑奇侠传》《琅琊榜》《欢乐颂》《甄嬛传》等更是在赢得不俗收视成绩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口碑,但也有一部分改编剧让观众又爱又恨。

多维解读1:影视创作需要有更多符合年轻人喜好的内容和题材。

随著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新的生活形态、精神消费方式层出不穷,“网络IP”由此兴起,顺应了网络时代部分社会成员的心理期待,也推动了大众文化在新环境下的变量发展。

这些改编剧拥有庞大的粉丝数量,占据了较大比重的收视份额,其本身的商业价值更是不容小觑。

多维解读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年来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主题意蕴

近年来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主题意蕴

2023【作者简介】 张智华,男,安徽合肥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网络影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影视艺术、网络影视研究;万 宁,男,河北邢台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影视艺术、网络影视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前电视剧创作价值取向研究”(编号:17ZDA25)阶段性成果之一。

张智华 万 宁近年来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主题意蕴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批由电影、小说或戏剧改编的优秀农村题材电视剧,这些作品,无论是在思想性、艺术性还是口碑方面,均得到了观众与专家的双重好评,获得良好的口碑和较高的收视率。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古国,农民阶层从古至今都是支撑社会人口基层结构的重要部分,也是占据人口比例较大的群体。

重视农村的生产生活现状,并关注农民的所思所想,历来是电视剧表现的重点之一。

以反映现实农村发展状况和农民生活为主,与农业生产有着紧密联系的电视剧被称为农村题材电视剧。

中国的农村题材电视剧由来已久,从1958年播出的以农村为背景的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开始,各个时期都有作品呈现,近年来由电影、小说或戏剧改编的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受到观众喜爱,如《山海情》(2021)、《春风又绿江南岸》(2022)、《幸福到万家》(2022)等。

《山海情》根据歌剧《闽宁镇》改编,表现了宁夏与福建的深厚情谊;《春风又绿江南岸》改编自张鼎鼎的小说《江南岸》,形象地表现了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幸福到万家》改编自陈源斌所著小说《万家诉讼》(《秋菊传奇》)与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秋菊打官司》(1992),增加了新的内容,塑造出何幸福等新农民形象,展示出农村新的气象。

这些农村题材电视剧蕴含的正确价值取向与正能量,随着电波传播到千家万户,在社会主义农村发展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农村题材电视剧应当注重价值取向,把握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与娱乐功能的比例,重视社会功能、价值导向的开发;展现农村价值取向在新世纪以来的突破与进步,引导广大农民观众,尤其是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农民观众通过剧情辨析其中的优劣与对错,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中国电视剧的社会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体现出电视剧对观众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影响的优势。

《现代视听》2020年目录总表

《现代视听》2020年目录总表

《现代视听》2020年目录总表传媒观察特载传媒聚焦01 提升制度意识 强化“四力”训练/童兵01 抛却旧框架,拥抱新世界/胡翼青01 学习列宁新闻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写在列宁诞辰150周年之际/郑保卫01 纪实影像的媒介赋权及其反思/罗锋01 智媒时代主流价值引领需要“四个力”/王晓红01 “健康码”与老年人的数字化生存/彭兰01 数字新闻学:信息时代的新闻学新范式/常江01 平台经济的本质是善待创新者/朱春阳01 县级融媒体中心要敢于并善于回应时代真问题/戴元初01 数字文化研究的“嵌入性”/孙信茹01 消解悬置:智媒体时代的不确定性传播与沟通/陈刚01 2021年深化县级融媒体改革的新任务和新挑战/胡正荣04 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认识和思考/李昌文09 山东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 孙杏林 倪广宏 周琛13 提升服务能力 助力乡村振兴——关于山东省广播电视服务 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李德泉 綦宗金 许翠兰 李丹阳04 回望2019/策划:许翠兰 李丹阳05 2019年广播电视新闻事业与新闻舆论工作回顾/程磊12 稳定传统端 迈向新常态——2019年中国广播收听市场分析 /梁毓琳 赵景仁16 内容有态度 创新需升级——2019年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 观察与思考/赵红勋 吕成凤23 平台优势下的价值凸显与动能释放——2019年中国纪录片 产业发展新动向/张斌28 2019年中国电视剧年度回眸/丁明 宋法刚32 2019年中国电影关键词:关键问题与整体风貌/张伟38 2019年网络综艺盘点与思考——基于新受众的视角 /蒋东鑫 梁颐41 精品化趋势明显 类型化格局初现——2019网络剧年度盘点 /舒敏 李玥46 调整与变革:2019年网络电影行业发展综述/赵蓓52 从用户生产到专业生产——2019年中国短视频发展盘点 /赵鑫 李燕宾04 公共突发事件中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策划:许翠兰 刘俊(特邀) 李丹阳05 聚人心、解民忧、共克艰——主流媒体在新冠肺炎疫情 防控中的表现评析/胡正荣 李荃08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传播艺术”提升论要:信息与舆情 ——基于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的示例/刘俊13 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杨健 赵鋆16 社交平台中主流媒体的公共突发事件报道创新研究 ——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对新冠肺炎报道为例/邵慧 李怡菲20 新冠肺炎疫情中主流报纸媒体的责任与担当/赵均 徐梁24 危机报道中的多媒体整合:人民日报新冠疫情首阶段报道述评 /李滢瑞 马瑞洁29 战“疫”报道中的融媒矩阵传播——以山东广播电视台为例 /张楚晨 高冒杰 郝娟04 迭代升级中的网络剧/策划:许翠兰 李丹阳05 从边缘到蓬勃:中国网络剧发展趋势研究/杨慧10 国内网络剧战略布局与发展路径/周敏 郅慧14 当前网络剧创作传播的主要特点和发展前瞻/鲍楠18 论中国网络剧营销策略的创新与发展/张智华 陈昕23 好IP如何成就好剧:从开发制作到商业模式的全链路优化 ——以现象级IP剧《庆余年》为例/李锦04 乡村振兴背景下对农视听节目创新研究 /策划:许翠兰 李丹阳05 融合传播与角色转型:当前对农电视的探索与发展 ——以山东台“三农”电视节目为例/彭金棣 董江艳 邓云10 短视频时代的传统媒体农村节目:内容呈现与风格变迁 /王维 胡轩萌 王宇虹16 乡村振兴背景下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对农内容生产/石力月21 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像志 ——湖南卫视《乡村合伙人》节目评析/王平24 创新对农宣传 助力乡村振兴 ——寿光市融媒体中心发挥特色优势做活对农节目 /国征 王志霞04 互联网时代的中国电影新力量 /策划:许翠兰 陈旭光(特邀) 李丹阳05 论新力量导演的网络化生存——中国电影导演“新力量” 系列研究之一/陈旭光 李卉11 新力量导演与电影的“新媒介美学”趋向/张明浩17 商业性·作者性·文化性 ——薛晓路导演的电影工业美学建构路径/宋法刚22 新力量导演的奇幻美学:传统文化元素的东方奇观打造 /李磊04 跨文化背景下中国影视产品“走出去”策略研究 /策划:许翠兰 李明毫(特邀) 李丹阳05 跨文化视阈下影视出海的内容题材与译制配音策略 /李宇09 中国视听节目“走出去”新特征与新趋势/朱新梅13 从文化输出观走向文化互惠观:透过“韩流”思考中国的 国际传播/张磊 胡亚楠18 从中外合拍看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王湲 王庆福23 中国电视剧在蒙古国广受欢迎的原因及经验探析/王丽04 媒体融合:从“相加”“相融”走向“纵深” /策划:许翠兰 黄楚新(特邀) 李丹阳05 因时而动应势而变 推进媒体融合纵深发展 ——解读《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 /黄楚新 李想09 国外媒体融合发展现状研究/田智辉 肖玉笛15 媒体融合攻坚战:地市级媒体并转/谭天19 县级融媒体中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曹爱民04 多屏时代广播全域营销模式探索与实践 /策划:许翠兰 李丹阳05 扬陈破圈,品效合一:新零售时代广电新突破/刘华07 城市广播政策类事件融媒体营销方案 ——以中山广播电视台旅游环保之声“家电下乡”项目为例 /王洪亮09 打造属于电台自己的私域流量/陈志坚11 广播私域流量精细化运营/李杰13 广电MCN运营直播带货的路径和模式 ——以河北广电MCN为例/王伟15 融媒之变,江苏广播跨场景营销的破局之策/李晓丹17 新时代少儿视听节目的进阶之道/策划:许翠兰 李丹阳18 成长的规训:媒介技术进步与儿童视听节目的变迁 /张建敏 叶家虹23 用视听内容呵护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 ——新时代我国少儿视听节目的创新路径研究 /赵鑫 王润琦29 日常陪伴与成长引导:欧洲公共广播电视体系中的少儿 视听节目服务/王润珏 张帆34 新媒介语境下少儿电视频道发展路径探析 ——以卡酷少儿卫视为例/秦新春38 以少年之名:青少年综艺节目的创新方法与路径 ——以湖南卫视“730青少年节目带”为例/陈文浩43 教育传播视野下的少儿益智节目模式探析 ——以《加油饭米粒》为例/张琴04 新闻评论类节目“四力”提升对策研究 /策划:许翠兰 李丹阳05 评论表达与生态重构:5G背景下主流媒体的 挑战与提升路径/庄莹 黎双09 智媒时代电视新闻评论的守正创新 ——以央视《新闻1+1》为例/刘楠14 “可见的思想”:融媒时代广播评论的想象空间与实践 逻辑——基于对安徽交通广播《908锐评论》的考察 /罗锋 王艺添18 21世纪以来电视新闻评论主持话语的三种语态/王媛04 2019年度山东省优秀广播电视节目评析 /策划:许翠兰 李丹阳05 2019年度山东省优秀电视新闻作品评析/常庆09 2019年度山东省优秀电视社教(系列片、专题片、十佳栏目) 作品评析/唐锡光14 2019年度山东省优秀广播社教作品评析/张新刚17 2019年度山东省优秀电视社教(纪录片、特别节目) 作品评析/王倩21 2019年度山东省优秀广播新闻作品评析/赵鑫25 2019年度山东省优秀广播电视外宣作品评析/闫伟娜27 2019年度山东省优秀广播电视播音作品评析/刘文蓉04 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策划:许翠兰 李丹阳 05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 问题意识与逻辑起点/石力月11 媒介化社会与郡县之“治”:县级融媒体中心 建设的时代命题及提升路径/宋守山 李晓庆14 建得好必须“融”得好 融得好还需“唱”得响 ——关于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思考与探索/孟凡军18 立足深度融合 构建县域“大宣传”格局 ——宁津县融媒体中心建设发展经验谈/范世民20 县级融媒体中心服务群众的新路径/张华胜23 县级融媒体内容生产的四个关键/周传金 刘有杰25 从技术平台建设浅谈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和使用/赵兵对话探索思考27 内容·制作·营销:网络剧生产链现状解读 ——对话“电视剧鹰眼”内容主管邹春然/李丹阳59 习近平关于互联网系列论述的丰富内涵/杨永军 张彩霞32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綦宗金36 融媒时代澎湃新闻的差异化发展特色/黄楚新 朱常华39 跨媒介影像生产的多元路径:我国IP 电影类别 差异与票房表现研究/杨慧44 扎根互动活性的社交舆情:生存特征与扩散机制 /汤天甜 应春茜29 新冠肺炎疫情中政府公信力的损耗与重塑/郑亮 夏晴34 融媒体工作室管理模式创新研究/童云38 微信使用影响幸福感:主观社会支持与控制点的作用 ——基于2019年全国居民媒介接触与使用的实证调查 /杨颖兮 喻国明45 论智媒时代主流广电媒体的创新发展策略/高宪春49 重大疫情背景下中国电影终端市场的调试 ——以《囧妈》的网络首发为契机/李大伟 刘晓蕙27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不确定性及其治理策略/王军峰32 “声声”不息——声音传播视域下智能音箱的功能与伦理 /朱泓宇 姬德强46 建设性新闻的基础概念和社交媒体平台传播效果探究 ——以CGTN 微博账号为例/王茵24 新型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提升策略研究 ——以后疫情时期广电媒体公益帮扶传播为例 /葛晓宇 马玉竹27 乐趣、利益还是道德驱使? ——从目标框架理论看环境传播对个体环保行动的影响 /周敏 杨玉婷30 试论5G 时代视频生态的社会影响与科学管理 /喻国明学术工作室36 论短视频与社会创新/郭海威 王晓红41 混合现实技术下的广告初探/段晓婧 李静27 当前我国对媒体融合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黄楚新 刘美忆33 碎片化传播语境下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困境与进路/边良26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舆论“四力”建设刍议/綦宗金29 互联网群体传播时代传统文化的仪式性传播/李丹33 新媒体环境下公共文化记忆的价值体系研究 ——以“南京长江大桥恢复通行”为中心的讨论/施海泉22 数字经济全球化:社交媒体出海的经济逻辑/魏明 彭希然 26 异化视阈下自媒体信息传播环境中“人”的主体性反思 /肖艳华31 媒体融合视角下红色旅游产业媒介技术应用模式及创新机制 研究/曹月娟 赵艺灵35 融媒体背景下电视问政节目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安顺德 赵学鑫39 强化舆论监督 讲好山东故事 ——探寻《问政山东》的成功之道/张新英 杨晓慧56 他者视角下的“中国故事” ——访BBC 著名电视主持人、纪录片制作人迈克尔·伍德 /王庆福 张华誉42 人物类非虚构短视频:看到其他人的活法 ——专访“箭厂视频”总制片人钟伟杰/钟伟杰 徐亚萍51 超越现实的追求与表达——对话纪录片制作人张以庆 /张以庆 刘忠波56 个人纪录片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专访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导演余天琦/王庆福 余天琦 43 乡村纪录片的时代责任与乡土情怀——纪录片制作人焦波 访谈/刘忠波 焦波17 虚幻想象与现实权力:媒介仪式视域下青少年粉丝文化实践 /曾昕21 人工智能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空间与创新实践分析 /韩润磊 郝启帆25 《乘风破浪的姐姐》与当代女性身份认同/徐芳依29 智能语音生态下中国传媒产业的应对策略/廖秉宜 陈美汐 33 粤港澳大湾区视域下“南方+”APP 运营模式研究 /罗弦 袁梦28 山东省网络视听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綦宗金 孔愫愫31 电商中的算法和“信息茧房”/刘何雁34 云综艺:兴起逻辑、视听魅力及未来可能/刘瑞一39 基于地缘性符号的城市品牌形象传播构建——以南昌市为例 /杨雅婷2019年度山东省优秀广播电视作品创作谈“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如何更好服务乡村振兴”主题征文选登37 践行“四力”:一条路折射大时代 ——《中国企业在欧洲修建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开通》创作谈 /高昌洁39 新闻作品创作的“道”和“术” ——《孔雀为何向南飞》创作解析/陈官凯41 “逆袭”背后的挖掘——《从“买技术”到“卖技术” 山东炼铜企业逆袭的背后》创作谈/ 欧阳明哲42 融媒体环境下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的守正创新 ——以《“海上巨无霸”交付巴西 “中国制造”加速走向世界》 为例/荆红卫 袁丹49 在振兴乡村征程中探索媒体融合发展新路径 ——以山东地区为例/张锡杰 樊瑞杰52 对农电视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探析 ——以山东农科频道“中国农业创富大会”为例/陈晓阳56 融媒体时代涉农节目如何更好服务乡村振兴 ——以CCTV-17农业农村频道为例/董艺莹37 让“新中国故事”活起来 ——新媒体创意互动作品《传家宝里的新中国》创作经验谈 /杨健 曹蕾39 全媒联动 协同生产 矩阵传播 ——“这就是山东·赢业了”融媒直播创作经验谈/董光强网络视听48 内容运营如何影响粉丝及其消费行为 ——以“黎贝卡的异想世界”为例/王文轩52 沉浸、在场与具身:技术转型视阈下的VR 电影/王晨阳52 数字造颜:社交媒体时代的视觉“反规训” ——基于网络空间自拍图像的研究/李勇 李静兰38 短视频“意见领袖”探究 ——基于“抖音”短视频热点话题的量化分析/程前 胡玄晔43 新媒介语境下网络涉案剧的叙事策略研究/李玥47 论中国电影评论类自媒体的演变与传播特征 ——以“Sir 电影”为例/邹安琪 何春耕50 大学生微信自我呈现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谈拉成35 社交媒体时代中国形象传播力创新研究 ——以李子柒自媒体视频传播为例/李炜炜38 电视主持人跨界直播带货现象分析/张涵45 千万“云观看”背后:慢直播网民互动心理探析 /程雅堃 刘远47 微信社群和涉农电视节目的连接及效益转化/李艳群 李玉45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评论如何破局 ——人民日报客户端“锐评”栏目的守正与创新/高卓毓47 快手平台对用户互联网红利获利机制的影响分析 /马姚姚53 中国移动音频产业发展现状及成长趋势 ——基于媒介生态位理论的分析/陈周硕41 视频直播带货下的圈层传播与新商业形态/喻国明 王梦琦 45 拟剧论在社交媒体研究中的创新阐释:述评及展望/王元欣42 浅谈5G 技术视阈下直播的变化及形态/袁嘉潞 张亮子 45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Vlog 内容生产创新研究/付娆 赵鑫 48 论中国网络纪实节目的创作特点和价值取向/张智华 刘楚昱37 新时代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引导策略研究 ——以网络表情包为例/苏琦 陈亚桥41 呈现武汉“抗疫”——以央视新闻“武汉Vlog” 系列和《武汉:我的战“疫”日记》为例/司若 吴飞44 论中国网络自制剧营销的盈利模式/宋秉华48 沉浸传播视域下的电商直播消费场景重构 /罗晶 杨孔雨 王圣华纪录片研究影视艺术传播实务64 军事宣传话语的主流意识形态建构 ——纪录片《祖国在召唤》评析/刘忠波 关叶欣67 新时代现实主义电影:概念·语境·范式/罗翔宇 郝婷71 讲好中国故事 弘扬优良家风 ——《谢谢了,我的家》节目评析/门大泉67 互联网时代诚信建构中公益广告的舆论动员/胡亚婷 方艳70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的转型/王长敏72 融媒体背景下主持人职业素养的提升/单芸58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齐鲁文化主题纪录片的 创新发展和传播/王华 曹卓一62 镜像我与梦叙事:电影《撞死了一只羊》的精神分析学解读 /陈红梅61 多导演视角下分段式电影的叙事思考 ——以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为例/高森60 电影与电影音乐特征研究/刘博远62 华莱坞武侠电影中的东方美学元素/黄佳楠65 影视评论的现存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孙翊铭57 中国电影跨文化叙事问题及能力提升思考/高凯50 当代中国伦理电视剧的突围之路/邵波54 《大江大河》对新时代电视剧创作的启迪/王帅56 《过昭关》:公路电影的去类型化与乡村哲学的突围/刘悦56 浅谈影视音乐的作用/陈希62 冰上运动与爱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论电视剧《冰糖炖雪梨》的创意 /张智华 王雪玉56 《八佰》:群像图谱、类型叙事与启蒙索隐/闫广祺61 主旋律电影民生视角的叙事呈现/姬晨晨 杨东胜54 从剧本创作角度谈新时期影视制作的困境与发展 ——兼谈内容与形式/牛烟生58 跨媒介叙事视角下网络剧《陈情令》的改编策略研究/高凯60 《送我上青云》:精神困境的诗意表达/李倩63 权力欲望:偶动画《女他》中的隐喻与象征/宋琦琦62 浅析韩国导演李沧东电影中的女性角色/杨建华 杨扬采艺66 时间的奇幻 生命的写实——中国“写实奇幻电影”的 创作特征与问题反思/李芝57 众筹观影:国产纪录片院线流通模式的创新研究 ——以“大象点映”为例/陈颂51 新中国纪录片国际合拍的演进与发展 ——基于跨文化适应的视角/韩岳54 媒体融合生态下纪录片IP开发的再思考/孟婷47 常规题材、正面宣传,如何出新出彩? ——以全国首档警务纪实观察类真人秀《守护解放西》为例 /金红50 从影视文化人类学角度浅析纪录片《人生一串》中的 饮食文化/安孟瑶55 真人秀纪录片《客从何处来》创作解读/刘纪慧60 用影像致敬“平凡” ——纪录片《齐心鲁力》《向春而行》创作有感/刘卫斌49 匠心雕琢 记录山东最美的“风景”——浅析《山东之美》 /贾庆萍51 纪录片国际合拍策略探析 ——以中英合拍纪录片《中国的宝藏》为例/李雪琼52 视觉奇观·文化解码·圈层突围 ——解析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2》/赵阳 郭珂静59 从《古墓派:互动季》看国产交互纪录片现状 /夏侯姿维 牛光夏64 抓住重大题材,把握时代脉搏,讲好中国故事 ——山东广播电视台近三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评析/陈琛66 从受众需求谈信息时代电视新闻创新/王镜宇62 基于长尾理论的小众综艺节目定位和传播策略 ——以音乐类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为例/张平66 人文关怀视角下老年人的电视形象建构 ——以《忘不了餐厅》为例/ 赵红勋 冯奕翡71 城市电视台观众会员制转换路径探索 ——以青岛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为例/李秋君 李蕾66 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的挑战与创新/ 李丹阳70 融媒时代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发展研究 ——以《上新了·故宫》为例/ 刘阳73 去精英、信任感与场景化:正能量网红的媒介形象塑造 /谭超杰 李烨昶 肖辉馨75 谈电视问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朱文超78 新媒体环境下基层记者如何做好新闻采访 /惠萍 崔瑛瑛70 浅议H5技术在融合新闻中的应用/赵世聪72 《农民日报》乡村振兴战略报道分析/陈新民 许静卫 77 媒体融合助力民主协商实践创新 ——以济南电视台《商量》为例/海沫80 融媒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转型研究/赵华峰82 关于广播电视语言的文化性及规范性探析/李海霞84 文化综艺类电视节目中的文化共同体建构与文化自信重塑 ——以《中国地名大会》为例/林宏 王璇68 地方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的发展态势与突围之策 ——以珠海“观海融媒”APP 为例/罗弦 柳卓楠71 历史题材电视片的深度开掘与多元表达 ——电视系列片《见证青岛解放》创作谈/江瑾74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构建健康有序的舆论传播生态 /孔令华 张静61 《问政山东》:提问的力量/李莎63 把握受众需求 弘扬主流价值 ——谈融媒语境下媒体主流价值传播的供给侧改革/张志勇66 新技术环境下新闻节目播音主持的创新路径/林阳 徐树华70 深度人文旅游广播节目的创意与策划 ——以《一带一路,小凤带路》为例/金小凤72 传统媒体如何在新媒体冲击下转型升级/王红霞59 内容、话语与样态:广播电视台打造抖音号的探索/侯晓文62 直播带货行业监管机制探究/张红梅64 党刊践行“四力”的实践与思考 ——以《党员干部之友》为例/唐亮67 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的形成与培养/徐桂玲69 新媒介环境下地方广电媒体的发展路径探析/孙滔58 蹲点报道的传承和创新/耿军 满倩倩62 媒体讲好故事的三个维度/郑晋64 融媒体时代,城市广播如何精细化运营短音频产品 ——以嘉广集团城乡生活频率(FM88.2)短音频创作为例 /金周斌66 怎样讲好乡村故事/徐汀69 融媒体环境下广播美食节目的提升路径 ——以济南台《美食乐翻天》节目为例/王敏 许娟 胡志远71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与发展/韩英65 提升新闻舆论“四力” 拓展时政报道新局面 ——《东方新闻》2020年全国两会报道分析/李云69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突发新闻事件直播 ——“潍坊微直播”实战举要/杜静静71 电视选秀节目对青少年受众的影响研究/张冰 单艳秀73 浅谈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转型之路/陈亚男64 转型升级 深耕内容——城市台影响力提升路径分析 /崔桂军 于新红68 融媒背景下微剧的发展空间探析/ 汪海东70 疫情科普传播中的多元文本呈现与共情叙事策略 / 王长潇 孙玉珠 张东寅决策与管理76 广播电视内容质量现代化监管的创新实践探究/黄薇莘71 关于建立媒体宣传效果评估体系的思考/刘方坤75 “十三五”时期山东省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报告 /山东省广播电视局“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调研组75 山东省智慧广电建设发展研究报告 /山东省广播电视局“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调研组80 “十四五”时期山东省广播电视新闻舆论“四力”能力建设研究 /山东省广播电视局“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调研组县市之窗68 县级政务新媒体融合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 ——关于“高密发布”的探索与思考/王勇75 聚焦群众生产生活 立体传播服务百姓 ——县级融媒体中心服务群众理念探析/解玉升77 融媒时代基层广电从业者的能力提升路径/于敏79 县级广电如何服务于当地脱贫攻坚工作/冯兴华 冯英伟75 以色列电视业发展现状研究/李宇79 国际新闻报道对国家形象的自塑与他塑/周梦蝶79 缅甸电视业发展现状研究/李宇 74 印度尼西亚电视业发展现状研究/李宇78 世界性通讯社数字化转型路径探析:法新社/王润珏 朱玲莉81 越南电视发展现状研究/李宇79 阿联酋电视发展现状研究/李宇88 中国媒体对非洲传播策略探析 ——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例/罗令辉72 县级台做“活”经济新闻的路径方法/白东亚出版纵横74 全产业链的嵌入与耦合: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策略/吴敏71 拥抱理论抑或面向经验:媒介化研究的困境 ——评《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马新瑶 胡翼青81 媒介技术、信息爆炸与消逝的“童年” ——评《童年的消逝》/慕悦80 新中国三十年少数民族“媒介镜像”的国家呈现 ——评王华《民族影像与现代化加冕礼》/王军君 梁轩74 出版社短视频图书营销策略分析/李安统77 华语电影人口述历史类图书的编辑叙事研究/宋杨85 被视觉机器超越的人类知觉 ——评析保罗·维利里奥的《视觉机器》/张军芳国际传播74 新加坡电视发展现状研究/李宇78 韩国电视业发展现状研究/李宇专栏曼丽视界79 美国舆论战中的议题设置/程曼丽土掌门说80 在乡村春晚中发现文化治理/沙垚培仁新语81 “万事通”新闻媒体的“四根软肋”/邵培仁宇论传媒82 有线“大喇叭”到无线“大喇叭”: 农村广播的最后一公里/王宇光影絮语83 回望2019中国电影:“经验”与“超验”、工业与美学/陈旭光曼丽视界83 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舆论混沌期”及其特点/程曼丽土掌门说84 媒介、物质与威廉斯/沙垚培仁新语85 媒介时间的拐点:迎接时间突破空间的革命/邵培仁宇论传媒86 面对信息疫情,我们该怎么办?/王宇光影絮语87 “体制内的作者”宁浩/陈旭光曼丽视界83 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美国“舆论集化”现象分析/程曼丽培仁新语84 文化基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根基与力量源泉/邵培仁宇论传媒86 直播带货,要不要一拥而上?/王宇光影絮语87 电影运动艺术与“奔跑”意象传达/陈旭光。

中国悬疑题材网络剧的新发展

中国悬疑题材网络剧的新发展

悬疑剧作为影视剧的一种类型,从起初就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而悬疑题材网络剧在2014年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之中。

悬疑题材网络剧,顾名思义就是基于互联网进行创作,在网络平台播出的、具有悬疑元素的连续剧,一般来说以向观众隐瞒剧情的方式为主,从而让观众随主角的推理与探寻进入故事。

2014年至2020年中国网络悬疑剧的创作更加多样化,中国网络悬疑剧逐渐走向类型化和垂直细分之路,短小精悍的网络剧以窗口化、碎片化适应观众的观赏需求,叙事结构更加贴合网络平台的特点。

尤其是在广电总局明令禁止“注水剧”[1]后,网络剧的创作更加精致且符合当下受众的心理需求。

电视悬疑剧从发展之初,就得到了较高的收视率和口碑,20世纪90年代中国台湾华视播出的《包青天》以及大陆后续制作的《少年包青天》系列等,一度成为大众喜爱的影视作品。

但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一些电视悬疑剧中出现血腥暴力,甚至于色情的部分,被认为不利于青少年成长。

因此,2004年4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出《关于加强涉案剧审查和播出管理的通知》[2],要求电视台不得播出带有暴力凶杀的涉案题材电视剧,在2010年更是明确要求电视剧不得过度展现犯罪过程和破案方法,导致悬疑剧的产量受到了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平台成为影视剧的又一重要阵地。

网络的审查制度相较电视来说比较宽松,因此在电视平台上创作受限的悬疑剧,陆续开始在网络平台上开展创作。

2014年腾讯视频率先推出《暗黑者》,2015年搜狐视频联合正午阳光对丁墨的悬疑爱情小说《他来了请闭眼》进行改编制作,也成为首部反向输出[3]电视平台的网络剧。

2015年的《无心法师》、2016年《法医秦明》《余罪》、2017年《白夜追凶》《无证之罪》《河神》将网络悬疑剧创作推向高峰。

2020年多部短小精悍的悬疑网络剧抓住了受众的眼球,再度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本文从叙事视角、模式、人物设置、类型变化等方面,分析2014年以来的网络中国悬疑题材网络剧的新发展孙 汶 张智华自制悬疑剧的发展变化及特征。

国产电视剧之怪现象

国产电视剧之怪现象

国产电视剧之怪现象
王少华
【期刊名称】《视听界》
【年(卷),期】2001(000)005
【总页数】1页(P57)
【作者】王少华
【作者单位】南京电视台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23
【相关文献】
1.浅析当代国产电视剧"致命女性"形象的类型化构建
——以《危险的她》为例 [J], 樊程
2.国产电视剧的对外传播路径探析
——基于中韩两国电视剧跨文化传播的对比 [J], 杨旭霞
3.紧贴时代减量提质现实题材担当重任——2020年国产电视剧年度盘点 [J], 舒敏;赵羽迎
4.国产电视剧“先网后台”模式对电视台生存的影响 [J], 曹荣
5.论近年来国产电视剧中的多视角叙事 [J], 陈湘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3年中国电视剧现象热点述评

2013年中国电视剧现象热点述评

作者: 张智华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100875
出版物刊名: 民族艺术研究
页码: 37-41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4期
主题词: 伦理文化;文化元素;文化内涵;文化品质;大众文化
摘要:2013年中国电视剧所产生的重要文化现象主要有:伦理剧充分表现了伦理文化,量多质高;言情剧对“剩女”“剩男”等话题的探讨逐步走向深入,同时增加了新的文化元素;谍战剧在创作数量上基本延续了前几年的热度,同时在题材内容、文化内涵、人物塑造等方面也有一些新意和发展变化;历史剧有得有失,历史剧非历史化现象比较严重,传奇色彩太浓厚,有的历史剧出现了穿帮、缺少对历史的反思、缺少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涵、缺少深度与力度等问题;破案剧在叙事方面取得了进步,其文化品质得以提高,观众的智力得到良好的训练;电视剧不仅在电视台传播,而且在网络上传播,这种情况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从而使电视剧的大众文化性进一步增强。

中国影视业在亚洲影视业新格局中的文化定位及其历史使命

中国影视业在亚洲影视业新格局中的文化定位及其历史使命

中国影视业在亚洲影视业新格局中的文化定位及其历史使命张智华
【期刊名称】《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09)003
【摘要】亚洲电影电视正在崛起,亚洲影视业新格局在不断变化,中国应该发挥文化优势,进一步进行影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影视文化产业,力争在亚洲影视业新格局中处于领先地位,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我国影视业的文化定位.我国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影视类型多种多样,发展潜力应该超过其他亚洲国家.亚洲一些国家与欧美合作,制作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合拍片,这对我国影视业的发展是一个促进.我们在合拍片中既应与国际接轨,又应保持民族特色,这是我国影视业的历史使命.
【总页数】6页(P38-42,61)
【作者】张智华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1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92
【相关文献】
1.韩国影视业的发展给我国影视业发展带来的思考 [J], 赖道靓
2.中国影视业的文化定位 [J], 左芳
3.影视业真能实现减负吗?——浅析“营改增”对影视业的影响 [J], 祁建;
4.中国广播影视业发展概况——朱虹在CCBN2007数字电视中国峰会高层座谈会上的讲话 [J],
5.2002-2003年中国广播影视业发展概论 [J], 朱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日题材电视剧娱乐化现象反思与纠治

抗日题材电视剧娱乐化现象反思与纠治

抗日题材电视剧娱乐化现象反思与纠治
舒开智
【期刊名称】《广西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近年来,抗日题材电视剧出现了亟须反思的娱乐化现象,一些作品披着主流价值的外衣,将严肃的革命历史抽空,甚至置换成娱乐色彩浓厚的偶像剧、言情剧、武侠剧和神剧,既漠视消解了抗日战争的残酷复杂,也是对民族苦难记忆的亵渎。

在西方后现代思潮主张的反崇高、重解构的氛围中,抗日题材电视剧更应正视革命历史,以审美性、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影视叙述,高扬崇高和英雄主义精神,弥补社会转型时期大众精神的裂缝。

【总页数】5页(P188-192)
【作者】舒开智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北黄冈 43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2
【相关文献】
1.当前抗日题材电视剧娱乐化现象反思
2.从赵本山系列农村题材电视剧看影视娱乐化现象
3.当前乡村题材电视剧的反思--对赵本山系列乡村题材电视剧的剖析
4.国产抗战题材电视剧娱乐化现象刍议
5.当前抗日题材电视剧娱乐化现象探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当下中国侦破题材网络剧发展趋向探析——兼谈网络剧《白夜追凶》的成功秘笈

当下中国侦破题材网络剧发展趋向探析——兼谈网络剧《白夜追凶》的成功秘笈

当下中国侦破题材网络剧发展趋向探析——兼谈网络剧《白夜追凶》的成功秘笈作者:张智华刘佚伦来源:《艺术评论》 2019年第1期[内容提要]近年来,我国侦破题材网络剧发展较快,特别是在创作、制作方面,更加注重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多面性,在人物塑造上体现“网感”,运用人物关系制造悬念、推动剧情,使悬疑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侦破题材网络剧的摄影与剪辑水平也有较大提高,部分作品的摄影与剪辑达到了一流水准。

[关键词]侦破网络剧;创意;人物塑造;悬疑;摄影;剪辑近年来,中国侦破类网络剧发展较快,《白夜追凶》《无证之罪》《心理罪》《法医秦明》《余罪》《暗黑者》等网络剧在海内外广泛传播、好评如潮,被称为“超级网络剧”。

《白夜追凶》是网络剧中的佼佼者,截至2018年1月1日,剧集的播放量已经达到 48.6亿 ,豆瓣上的评分高达9.0分,成为年度爆款“网络剧”。

作为点击率和口碑双高的作品,《白夜追凶》被美国Netflix公司购买,进入世界主流市场,成为了少有的能够“走出去”的中国网络剧。

《白夜追凶》由王伟担任导演,潘粤明主演。

剧情主要围绕着由潘粤明一人饰演的关宏峰和关宏宇两兄弟展开剧情:弟弟关宏宇卷入一起灭门惨案,曾任刑侦队长的关宏峰为了洗脱弟弟的罪名,一边在警局搜集证据,一边与刑侦周巡一起破获案件。

学界从多个角度对《白夜追凶》进行了探究和分析。

聂韶晶的《悬疑片如何设置悬念——解析〈白夜追凶〉》[1]运用类型分析理论,梳理了《白夜追凶》是怎样设置悬念的;张婕的《从〈白夜追凶〉看刑侦剧的突破》[2]谈到了《白夜追凶》对类型的突破。

也有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的文章,袁世峰的《从〈白夜追凶〉看网络剧的广告策略》[3]上升到了营销层面;而赵晓玲和刘莎的《网络热播剧成功因素分析——以〈白夜追凶〉〈无证之罪>〈河神〉为例》[4]则是把最近爆火的几款网络剧进行了横向比较。

虽然学界对《白夜追凶》的分析角度多样,但缺少了从传播媒介角度观照文本的文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