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树在桂林抗战文化城的翻译活动
桂林抗战文化那些事
桂林抗战文化那些事
桂林是中国抗战的重要战略性城市,曾经是中国军队抵挡日军侵略的重要前线。
在抗战期间,桂林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涌现出了许多抗战英雄和抗战文化。
以下将从桂林市抗战纪念馆、桂林著名文物和抗战题材的电影介绍桂林抗战文化。
桂林还有一些著名的文物与抗战历史相关联。
例如,位于桂林市象山公园内的象山抗战遗址,是1944年抗战胜利后修建的纪念碑。
在这里,游客可以见到一座巍峨雄伟的巨型象山碑,碑上刻有“抗战胜利”四个大字。
这座纪念碑不仅是对桂林抗战英雄们的敬意,同时也是对抗战胜利的庄严宣示。
桂林的抗战文化还深入到电影、电视剧等艺术作品中。
其中最著名的是成龙主演的电影《桂林十三烈士》,该片讲述了1934年桂林13位烈士在谨慎和庞大的日军面前展示无穷勇气的故事。
这部电影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和生动的人物形象,表达了桂林人民对敌人的抗争精神和坚定信念。
此外,桂林的抗战电视剧《大河奔流》也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通过剧情展示了桂林人民与日军的殊死搏斗和顽强的抗争。
桂林抗战文化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桂林人民在日本军队面前展现出了不屈不挠的顽强斗志,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和决心。
桂林的抗战文化在多个方面体现了桂林人民坚定的信仰和英勇的拼搏精神,给人们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桂林抗战文化是中国抗战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桂林市抗战纪念馆、著名文物和抗战题材的电影,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桂林在抗战期间所经历的艰苦和顽强,以及桂林人民在抵抗日军侵略中展现出
的英勇精神和不屈意志。
桂林抗战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对于激励后人坚定信仰、勇敢面对困难具有重要意义。
《破阵曲》:漂泊在桂林抗战文化城中的文人群像
《破阵曲》:漂泊在桂林抗战文化城中的文人群像作者:李逊来源:《歌海》2018年第06期[摘; ; 要]抗日战争时期,时为西南乃至全国的抗战重镇的桂林,吸引着大批文人的到来,他们在这西南一隅,用手中的笔墨书写了抗战文化史的光辉一页。
大型桂剧《破阵曲》正是以抗战年代为背景,从桂林抗战文化城万千文人中选取了马君武、欧阳予倩、徐悲鸿、田汉、张曙五位为代表,以桂林本土戏剧的形式歌颂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描绘那些漂泊在桂林抗战文化城中的文人群像。
[关键词]桂林抗战文化城;《破阵曲》;文人群像漓水悠悠绕城流,群山幽幽城中立。
桂林素来以山水闻名,抗战时期,桂林有着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大批文人因此漂泊到桂林,当时的桂林文化活动空前繁荣,故有“抗战文化城”之名。
近80年后的今天,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将其首部桂林“抗战文化城”题材大戏——《破阵曲》搬上了舞台。
讲述了在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文人以笔墨为戟,以热血如歌,众志成城破敌寇千里,破世之旧阵、人之心阵、敌之围阵的感人故事,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抗战文人群像。
一、选择:漂泊中文人的责任舞台布景是桂剧演出不可或缺的一大部分,通过场景、灯光、道具等的组合烘托出情景所需的气氛,对推动剧情发展,提升剧本主题思想表达具有重要的意义。
《破阵曲》的舞台布景不是极尽华丽,舞台左右两边以几艘木船作为固定的背景散开,柔和的灯光打在舞台中,形成一道波光粼粼的水,背后是一座座群山,木船载着满怀希望的热血志士漂泊到桂林,切合了时代的背景,颇有欧阳予倩先生“不机械地写实,而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追求美的意境”①,自然而然地把漂泊中的文人形象带出,寓意深远,令人反复回味。
抗战时期,各界文化领袖从全国各地汇聚到桂林,用演讲、文字、画作、歌声和舞蹈做武器,以文化和文艺的强大凝聚力、感召力举起了抗战文化运动的大旗,开辟了没有硝烟的文化战场,他们是抗战文化运动队伍当中的中坚力量。
张曙是一位年轻又富有才华的音乐家,1938年,在3万多人丧生的长沙“文夕大火”后,张曙从长沙奔赴桂林,继续创作与斗争。
《2024年《善邻协会史-在内蒙古的文化活动》(1935年)日汉翻译实践报告》范文
《《善邻协会史-在内蒙古的文化活动》(1935年)日汉翻译实践报告》篇一一、引言本篇报告围绕《善邻协会史-在内蒙古的文化活动》一书的日译汉翻译实践进行详细分析。
报告首先介绍翻译任务背景,翻译实践的重要性以及报告的目的和结构。
本报告的翻译对象是日本对善邻协会在内蒙古地区所开展的文化活动进行的记录,通过对其进行准确的翻译,有助于理解日本文化与中国内蒙古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脉络。
二、翻译过程描述在本次翻译实践中,我们遵循了日译汉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根据翻译实践的过程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我们进行原文分析,包括语言特点、文化背景等方面;其次,针对不同难点,如词汇选择、长句理解等,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最后,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
在词汇选择方面,我们注重准确性和地道性。
对于一些具有特定含义的词汇,我们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确保其准确无误。
在长句理解方面,我们采用分句、断句等技巧,使译文更加流畅自然。
此外,我们还注重文化因素的传达,尽量保留原文中的文化特色。
三、案例分析以下是本次翻译实践中遇到的具体案例分析。
在《善邻协会史-在内蒙古的文化活动》一书中,关于善邻协会在内蒙古地区的具体活动描述时,涉及到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词汇和文化背景。
例如,“善邻协会”这一词汇在日语中具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在翻译时保留了其原意,同时对“内蒙古”地区的文化背景进行了深入理解,力求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此外,在处理长句时,我们采用了分句、断句等技巧。
例如,原文中有一段关于善邻协会在内蒙古地区举办文化活动的长句描述,我们通过合理的断句和语序调整,使译文更加符合中文表达习惯,易于理解。
四、总结与反思通过本次《善邻协会史-在内蒙古的文化活动》的日译汉翻译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准确理解和传达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翻译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注重以下几点:一是深入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二是准确选择词汇,尽量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三是合理运用翻译技巧,使译文更加流畅自然。
小布凳上出大作——桂林抗战文化城中的艾芜
158_2019 / 02◇海英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理学学士、工学硕士。
著有《岭南大儒陈宏谋》(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官箴·陈宏谋从政故事》(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年版)及多篇人物传记文章。
本文选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文化城之魂》。
◎海 英小布凳上出大作——桂林抗战文化城中的艾芜我从六合路往建干路,到金鸡路,寻找观音山脚下26号著名作家艾芜抗战时在桂林的故居。
我在桂林生活了那么多年,却不知道观音山具体的位置。
记得从前读《徐霞客游记》的时候,似乎读到过徐霞客从尧山考察下来,经过一个什么地方,叫作“蚂拜观音”,说那山上有块大石头,像观音菩萨一样,山前也有一块大石头,像伏在地上向观音菩萨叩拜的蚂,这大概就是我要找的观音山了,但问路人,却找不到一个人知道这个“蚂拜观音”的所在。
几经周折,终于问到了观音山,但山周围,已是高楼林立,山下成了某个工厂的一个生产车间,艾芜的故居,当然也就无法寻找到了。
但我知道艾芜,他是桂林抗战文化城时期笔耕最勤奋、创作成就最显著的作家之一。
艾芜,原名汤道耕,艾芜是笔名,开始写作时因受胡适“人要爱大我(社会)也要爱小我(自己)”的主张的影响,遂取名“爱吾”,后慢慢衍变为“艾芜”,从此,这一名字就伴了他一生,真名反而鲜为人知了。
艾芜是四川新繁人,祖父设馆教书,父亲是乡村小学教师,家庭贫苦,他小学未毕业,1921年考入免费的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为逃避包办婚姻,于1925年夏天离家南行,这次漂泊,决定了这位“流浪文豪”此后的文学生涯。
以后六年间,他徒步到昆明,做过杂役;流浪缅甸克钦山中,当过马店伙计;·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漂泊东南亚异国山野,与下层劳动者(赶马人、抬滑竿的、鸦片私贩以至偷马贼)朝夕相处。
后来,他到缅甸仰光,当过报社校对、小学教师、报纸副刊编辑。
1930年冬天,因参加缅甸共产主义小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活动被捕,1931年春,艾芜被押送回国。
庄寿慈在桂林抗战文化城的翻译实践研究
20 0
多 名 历 史 文化 名 人 进 行 研 究 但 可
”
,
“
能 是 由 于 能 获 取 到 的 相 关 信息 不 多 庄 寿 慈 没 有 被 收 人
?
,
李建 平 的 抗 战 时 期
《
。
桂林 文 学 活 动 也 曾 提 到 过 他
》
?
,
但 比 较简 略 关 于 他 的 翻 译 活 动 没有 提 及
》 (
《
柠檬和 人 的故
)
、
事
》 (
卡尔 玛著
》 (
《
洗 衣妇 病 了
、
高尔巴托夫著
》
(
)
、
《
像
)
》
(
里定著
《
最后 的
“
一
封信
尼 库林 著
”
)
《
游 击 队 员 谢 希加
,
狄 柯 夫 斯 基著
。
。
从译本末尾的
附作
者 事 略 有 关说 明 看 这 些 小 说 转 译
国内
20 00
自
英 语译 本
年 以前 的
一
些 出 版 物 在 谈 到 秦 似 的 翻 译 成 就 时 都说
?
,
,
《
饥 民们
的 橡 树 》是 罗 马 尼 亚 小 说 集
、 、
实 际 上 不是
、
。
以 上 作 家都 来 自 当 时被 并 人 苏 联
。
的 乌 克 兰 立 陶 宛 拉 脱维 亚 加 盟 共 和 国 俄 罗 斯 等
[
关键词 庄寿 慈
“桂林文化城”时期的胡风
白兵战斗” , ④批判文艺 理论和文学创 作逃避现 实的丑恶 行径 ; 鲁迅 向那些“ 乖巧而怯懦 的灵魂 ”进行 “ , 赤膊上 阵 式地挺身 肉搏 ”“ 那些 向反动势力妥协 了的作家们 的 ,和
灰 色的市民形 象相抗 ”⑤ 尖锐 指 出逃避现 实 的实质是 ,
运动 ” 的发生 , 文艺战线 上的“ 领导精神 由旧的现实主 义
从过去 到现 在 , 从历 史到现 实 , 国内到 国际 , 横捭 从 纵 阖, 多侧面 、 次 、 多层 多角度地论述 了民族革命 战争的文
艺理论主张。
过渡 到新的现 实主义 ”新 文艺传统发 生一个 “ , 跳跃 ”有 ,
文学作品集 。他笔耕不辍 , 笔疾书 , 奋 创作诗 歌 , 写诗 撰
国现代文学 史上杰 出的文艺理论 家胡 风于抗
展, 出现 了“ 的情势 ” 文学 上出现 了 向封 建主 义和 资 新 ,
本主义的灵魂“ 怯懦的妥协”“ ,象征主义 、 唯美主义 、 格
律 主义 、 恶魔主义 、 色情 主义等 , 着 ‘ 奇 的 ’ 次 都用 新 面貌 第出现” , ③ 致使新文艺 的传统几乎 窒息 。 而鲁迅 “ 坚持阵
歌评论 、 小说评论和戏 剧评论 等 。特别是 他撰写和发表 的一大批阐释民族革命战 争文艺思想 的长 、 短篇文艺 论 文, 为桂林文化 城作 出了独特 的贡 献 , “ 是 桂林文 化城 ”
一
笔非常宝贵 的财富 。 他站在社会 历史发展 的前沿 , 高瞻远瞩 , 审时度 势 ,
“ 向残 酷 的丑恶 的现 实投降” 。直到 12 年 “ ⑥ 98 革命文学
13 年 7月 , 面 的民 族抗 日战 争爆发 以后 , 州 97 全 神
抗战时期桂林的翻译文学
桂林抗战文化城文艺译作的特点一、引言抗战前的南方小城桂林,人口不足五、六万人,只有几所学校,仅有唐文和桂海两个书局,但在抗日战争这一狼烟四起、水深火热的特殊时期却“聚集了全国文化人的三分之一,”[1:305]开设的大小书店、出版社多达180余家,[2:1]“出版发行了国统区80%的书刊,”[3:2]一度以“文化城”蜚声全国。
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汇聚在此的文化精英们开展了如火如荼的抗战文化运动,其中翻译活动,尤其是文艺翻译活动是这场抗战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
翻译工作者同其他文化工作者一样,在动荡艰难的条件下,辛勤耕耘,翻译创作了一大批精品佳作,对于中国投入抗日救亡、民族解放运动起着激励的作用。
二、译作繁荣的历史背景抗战期间,桂林的译作丰富多彩,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军事、音乐、美术、文学等方方面面,其中以文学艺术方面的翻译作品最多。
据不完全统计,桂林抗战时期共出版发行了194部文艺翻译著作,在57种文学期刊上发表了860篇文艺译作,在报纸副刊上刊登的文学译文更是不计其数。
在战火纷飞、交通受阻、物资奇缺的年代,文艺翻译为何还得以繁荣发展,笔者认为在诸多的社会历史因素中,抗战民众对文艺的需求和国民政府对原创的限制之间的矛盾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方面是抗战民众对文艺的需求。
有需求才有存在的必要。
抗日战争是一场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全民战争,在战事连绵的年代,民众的生活极不安定,收入微薄,艰难度日,还要面对正面战场上日寇的咄咄逼进和国军的节节败退,抗战民众不免情绪低落,极需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而富于煽动性的文艺作品正好能满足人民群众的这点需求。
当年曾在桂林的许觉民先生说,尽管只有微薄的收入,但他们宁愿节衣缩食也要到书店求购一点精神食粮。
一本新刊物或新书出版后,书店就会立即吸引一大批读者[4:4]。
这说明抗战中的民众对文化知识的渴求,说明他们迫切需要文学艺术,需要精神粮食。
另一方面是国民政府对原创的限制。
抗战初期,在北平、上海、武汉、广州文化中心相继沦陷后,桂林因其可进可退的地理优势和相对民主开明的政治氛围,吸引了大批往西南大后方转移的文化工作者和文化机构。
抗战时期旅桂作家的文学创作
抗战时期旅桂作家的文学创作黄伟林**[内容提要]战争背景以及国民党桂系在建设广西方面的励精图治,促成了抗战桂林文化城的诞生。
抗战时期相继出现过三次作家集结桂林的高峰期。
旅桂作家为桂林带来了文学的现代观念,造就了战时桂林文化城文学出版与文学创作的繁荣。
他们的部分作品具有超前的现代性体验,成为战时中国文学的重要收获,不仅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内容,而且促进了广西本土文学从旧文学向新文学的转型,为八桂大地留下了一笔丰厚而宝贵的文学财富。
[关键词]抗日战争桂林文化城旅桂作家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9月3日,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整整持续了14年。
恰恰在这段时间,战争的背景以及当时桂系在建设广西方面的励精图治,造就了广西文学空前的繁荣,这个空前的文学繁荣主要由当时的桂林文化城所呈现。
用文学史家吴福辉的话说:“桂林的地位自然不全在风光的旖旎,而是它正处于抗战政治、文化的缓冲地带。
”“从文学家创作环境看,昆明和桂林的区别是昆明有余裕来沉思、体验战事,桂林却距战火不即不离,好似迫在眼前,又可从容构想。
”正是这种特殊的情势,造就了桂林与文学的因缘,处在连接西南、东南的交通结点上,桂林“成了南北文化流动的理想集散地”。
①在这不算短暂的十四年里,相继出现过三次作家集结桂林的高峰期。
第一次是广西师专成立之后。
1933年8月,广西师专校长杨东莼聘请在上海写作的新文学作家沈起予到*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桂学研究”(12&ZD164)、广西第三批特聘专家“广西抗战文化暨桂林文化城研究”、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基地桂林抗战文化研究与教育实践基地、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桂学研究团队”阶段性研究成果。
*黄伟林(1963-),男,文学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桂学研究会副会长,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
①吴福辉:《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386页。
桂林抗战文化城内的广西本土小说家
桂林抗战文化城内的广西本土小说家**高蔚*[内容提要]桂林抗战文化城中的旅桂作家,为广西文坛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小说创作高潮。
但“文化城”内的广西本土小说家也是筑建“文化城”的一块块坚实基石,他们自觉接受新文学传统影响后的艺术实践,一改广西籍作家现代小说文体意识迟滞的现状,其审视生命的视角和处理生活细节的艺术方式,不同程度地濡染有鲁迅、沈从文、郁达夫、沙汀、郭沫若等大家作品的神采,显示了广西小说融入主流文学、走进革命文学轨道的初步成果。
[关键词]桂林文化城抗战文学广西籍小说家区域文学新文学诞生后的前二十年,广西籍小说家的文体意识相对迟滞,当主流文学界已将西方现代小说的叙事方式纳入小说文体创作时,广西籍作家的叙事还在抱守文言的话语方式,现代白话小说的尝试在文言传记、文言翻译小说和文言创作小说之后才有人涉足,直至桂林抗战文化城云集茅盾、巴金等大批小说家,广西文坛才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小说创作高潮。
然而,广西小说在桂林抗战文化城时期的空前繁荣,除旅桂作家的大量创作外,广西本土作家,如陈迩东、胡明树、曾敏之等人的战时生命体验,也是“文化城”中一块块坚实的基石。
他们或在家乡自觉接受新文学传统影响,或走出家乡汲取全新的文化理念。
抗战爆发后,当他们倾力直视战争背景下古老国土上那些痛苦灵魂的挣扎与抗争时,他们的小说风格已不同程度地濡染有鲁迅、沈从文、郁达夫、沙汀、郭沫若等大家作品的神采。
陈迩冬(1913~1990),原名陈钟瑶,广西桂林人,著名学者,古典文学评论家。
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九纹龙》,历史剧剧本《战台湾》,诗集《最初的失败》,传记文学《李秀成传》等。
抗战爆发时陈迩东在桂林,*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桂学研究”(12&Z D164)、广西第三批特聘专家“广西抗战文化暨桂林文化城研究”、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基地桂林抗战文化研究与教育实践基地、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桂学研究团队”阶段性研究成果。
桂林抗战名人纪念馆简介
桂林抗战名人纪念馆简介
桂林抗战名人纪念馆是位于中国广西桂林市的一座纪念馆,旨在纪念桂林在抗日战争期间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
抗战期间,桂林是中国重要的后方基地之一,许多杰出的抗战英雄在这里诞生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纪念馆位于桂林市中心,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
纪念馆
的建筑设计简洁大气,展示了桂林独特的山水景观和历史文化传统。
馆内设有多个展厅,通过图片、文物、文献和多媒体展示,详细介绍了桂林地区在抗战期间的抗战故事和英雄事迹。
展览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关于桂林抗战的重要人物。
其中,有著名的桂林军区司令陈赓、王震,他们领导桂林地区抵御了日本军队的进攻,保卫了这片土地。
还有抗战时期桂林的地下党组织领导者,他们用智慧和勇气为反抗日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除了展示人物事迹,纪念馆还致力于弘扬桂林抗战的精神
和价值观。
通过展览和教育活动,它不仅向公众展示了抗战时期桂林人民的牺牲和勇气,同时也呼吁大家珍惜和平,传承先辈的精神。
桂林抗战名人纪念馆是一座重要的历史纪念地,它帮助人们铭记了抗战时期桂林地区的英雄事迹,并激励人们在当代社会中保卫和平、追求真理、勇往直前。
无论是国内游客还是外国游客,都可以通过参观这个纪念馆,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坚定决心和英勇行动。
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音乐批评萌芽
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音乐批评萌芽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成为了南方抗战的重要文化中心之一。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音乐批评也在桂林蓬勃发展,并逐渐展现出一些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在抗战时期,一场场音乐会和演出在桂林文化城上演,吸引了众多音乐爱好者的关注。
这些音乐会涵盖了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各个音乐形式。
桂林还成立了多个音乐社团和音乐学校,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这些社团和学校不仅培养了一大批音乐人才,也为音乐批评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基础。
桂林文化城的音乐批评在抗战时期萌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对音乐作品的评论和评价。
音乐批评家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向读者传达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他们以观察敏锐、见识独到的眼光,剖析音乐作品的构成要素和表达方式,深入挖掘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
在音乐批评中,批评家还对演奏者和演出进行了评价。
他们通过对演奏技巧、音色效果、演绎的准确度等方面的评价,全面展现了演奏者的水平和艺术表现力。
他们还对演出场地、乐团组织等方面进行了评价,为桂林的音乐事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指导。
除了对音乐作品和演出的评价,音乐批评还积极参与了社会问题的讨论。
抗战时期,社会动荡和战争阴影笼罩着整个国家,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渴望。
音乐批评家以自己独到的音乐观点和艺术追求,积极参与了这些社会问题的讨论,引导了公众的思考和交流。
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音乐批评虽然仅仅是一个萌芽阶段,但其所呈现出的风格和特点已经为后来的音乐批评发展奠定了基础。
音乐批评家通过对音乐作品和演出的评价,传达了音乐的魅力和艺术价值,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音乐批评是当时南方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音乐事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虽然其影响力有限,但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为后来的音乐批评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我们应该铭记这段历史,珍视音乐批评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新西南剧展三题
新西南剧展三题●黄伟林作者简介:黄伟林,壮族,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西南剧展是广西师范大学为纪念1944年中国戏剧人在桂林文化城举办的西南剧展而创办的戏剧文化活动。
自2014年首演至今,已经演出了四台话剧,拍摄了一部电影,制作了五个视频,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为大学校园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作为新西南剧展的策划人和主持者,在这里我愿意分享新西南剧展创办及演出过程中的三个感想。
一、家国情怀2017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说:“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
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生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
”1938年至1944年,因为战争的原因,桂林成为著名的文化城,成为西南文化中心,数以万计的文化人在这座城市从事抗战文化活动。
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候,这些文化人艰苦卓绝的奋斗,九死不悔的求索,正是中国知识分子家国情怀的深沉表现。
长期以来,抗战桂林文化城文学研究是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特色研究方向。
多年的研究和教学,我们有一个感觉,面对抗战桂林文化城文学这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如果只是撰写论文和课堂讲授,似乎总是有点乏力,有点隔膜,我们希望有一种能够超越著文和讲课的方式,来传播和传承抗战桂林文化城这笔遗产。
在抗战桂林文化城文学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戏剧是抗战桂林文化城的一个重要现象,欧阳予倩、田汉、夏衍、熊佛西、焦菊隐等戏剧大师都曾长时间在桂林从事抗战戏剧活动。
1944年2月15日到5月19日,桂林更是举办了被誉为“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盛举”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简称西南剧展),西南八省上千名戏剧人在桂林演出了上百部戏剧,美国著名戏剧评论家爱金生在《纽约时报》发表评论:“如此宏大规模之戏剧盛会,有史以来,自古罗马时代曾经举行外,尚属仅见。
抗战文化城之桂林《力报》研究
文艺理论72摘要:抗战时期的桂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桂林新闻事业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不论是文学研究还是新闻事业的发展对之后的文化界都有着重要意义。
虽然,桂林《力报》在现代报业发展长河中仅仅算作一颗细沙,微不足道,但它始终心系国家,对当时的政治文化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促进了文学的多元化发展,在抗战时期桂林的历史文化研究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关键词:抗战时期;桂林《力报》;报刊;独特价值抗战时期,由于国民党的一系列压迫,日本侵略军的步步紧逼,迫使我国的文化中心自20世纪初开始就不得不进行一系列的南移。
许多作家、学者以及出版机构等文化单位不得不一路南下,从最初的北平迁孤岛上海,撤离至武汉、广州。
1938年,武汉、广州相继失守,日本侵略者长驱直入,这不得不让这些文人、学者考虑再次转移。
由于中原地区早已被日军占领,在选择较武汉、广州更近的“安全之地”除了香港外,部分文化人士便将目光转向当时政治氛围相对宽松的桂林。
学者、作家甚至出版机构的大量涌入,为桂林的文学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文人渐渐影响着当时桂林的文学风气,抗战的主题对城市的文化也起了重要的导向作用,自此桂林在这一时期成就了抗战文化城,桂林《力报》就此诞生。
1936年9月15日《力报》在湖南长沙创办,后因一场大火而搬迁至湖南邵阳。
随后由于人员内部分化,邵阳《力报》一分为三,张稚琴、欧阳敏讷创办桂林《力报》。
桂林《力报》创刊于1940年3月,1945年因为桂林沦陷而停刊,创办的时间虽只有五年,但却是综合型报刊,内蕴颇丰,其内容从文学到时事政治,包罗甚广。
一、创刊始末桂林《力报》作为当时桂林四大报纸(其余三个分别是《救亡日报》《扫荡报》《广西日报》)中唯一的纯粹民营报纸,它的创刊阻力重重。
其发行人张稚琴在桂林《力报》创刊三周年的赘词中曾说:“在艰难中诞生,在艰苦中成长。
”①看得出桂林《力报》的创刊与发展一直都是筚路蓝缕、艰辛万苦。
1.移迁桂林张稚琴、欧阳敏讷等人最初一直在邵阳《力报》工作,后来由于人员内部分化,加之湖南政府主席薛岳以“言论荒渗,内部复杂”等莫须有的罪名拘捕邵阳《力报》的主要编辑,邵阳《力报》一分为三。
桂林抗战文化那些事
桂林抗战文化那些事作者:李倪斌(笔名柅兵)桂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桂林文化,有着极为深厚和宽广的内涵,史前文化、水利文化、藩王文化、石刻文化、红色文化、戏曲文化、抗战文化等等都凸现鲜明的个性特色。
今天,就聊聊桂林抗战文化那一段峥嵘岁月……在山河变色、铁蹄横行的战争环境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不仅没有被摧毁,反而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那硝烟弥漫的岁月,当古都北平陷落、文化中心上海陷落、南中国重镇武汉及广州也相继陷落的恶劣形势下,西南地区的一座小城,以山水甲天下闻名的桂林,从毫无文化地位转眼成为文化人聚集的中心,获得了大后方抗日“文化城”的盛誉。
桂林成为当时全国所注目的文化城,首先是她具备了人气聚集的条件,桂林当时属于抗战大后方,相对于全国至少一半的土地都沦陷的情况下,桂林成为全国抗战人士一个理想的聚集地。
据说抗战期间全国各地的工厂、机关、学校纷纷迁来我们桂林,使桂林市人口一下子暴增了不少。
1936年桂林市人口只有7万人左右,到1938年增加到12万人,1942年又增加到31万人,1944年居然增加到了50万人。
“有了人气,是文化能够滋生繁茂的一个要点”,可见桂林是当时“江南唯一繁盛之地”!在抗战时期,先后在桂林活动的作家、艺术家和学者有1000多人,像郭沫若、矛盾、巴金、夏衍、柳亚子、徐悲鸿、田汉、艾青、胡愈之、胡风、贺绿汀、范长江、杨朔、秦牧、欧阳予倩、王鲁彦、艾芜等等都先后来到桂林;其中著名的学者还有:陶行知、梁漱溟、马君武、沈志远、雷沛鸿、李四光等等。
许多重要的作品在桂林这里创作,许多重要的剧作在桂林首次上演和发表;出版和发行的书刊,在全国堪称第一。
著名出版家赵家璧曾说,抗战时期国统区的书刊,有80%是在桂林出版的。
1944年在桂林举办的西南五省戏剧展览会,更是聚集了南方五省近千名戏剧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参加,演出剧目126个,造成了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空前盛举,影响远至海外。
中国当时处在极度艰困条件下,而戏剧工作者以百折不挠的努力,为保卫文化、拥护民主而战,给法西斯侵略以打击,不仅厥功至伟,对当时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也同样具有重大贡献。
陈残云的桂林时间——兼为新南方写作溯源
他们一同出壁报,一同搞游艺晚会,一同打
陈残云离开桂林与皖南事变有关。他自己回忆:
球,一同到就近的农村写抗战墙头诗,也一同
新四军事件爆发后,桂林假民主的政治
岩洞里躲避敌机的轰炸。就在丰富多彩的生活
空气,突然变得很紧张,许多进步人士离开桂
中,建立了亲人一般的师生感情。
⑤
林,逸中的教师也纷纷离去,桂林处于“山雨
这首诗写于 1941 年,当时陈残云已经离开桂
对着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感到无限亲切,无
林。人虽然离开,但情感仍然滞留。据何楚熊认
限温暖。
为,陈残云另外几首诗歌如 《为你而歌》《海滨散
生活在朴素、单纯而又充满朝气的年轻
队伍中,我觉得自己更年轻、更活跃。我跟着
曲》 以及中篇小说 《风砂的城》 都与他的这段情感
108
南方文坛
2023.3
Southern Cultural Forum
陈残云的桂林时间
——兼为新南方写作溯源
黄伟林
如今说起陈残云,知道的人不是很多。然而,
20 世纪 50—60 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大都看过一部电影
心“双城记”的角色。不仅广东作家,浙江作家、
四川作家、湖南作家、东北作家都必须到北平、上
刷一些书刊到桂林来,她喜欢文艺,与我时有
学担任班主任。
接触,常到公园漫步,她大方美貌,我曾追求
逸仙中学是广东旅桂同乡会主办的私立中学,
根据何楚熊的记录,当时的逸仙中学在桂林漓江东
岸东江镇九娘庙下街广东会馆,共 11 个班,学生
648 人,“学校前有凛冽澄澈的漓江水,后有挺拔俏
她。但她对我若即若离,使我很痛苦。⑥
《羊城暗哨》。这部电影当时称为反特电影,类似如
《2024年《善邻协会史-在内蒙古的文化活动》(1942-1944年)日汉翻译实践报告》范文
《《善邻协会史-在内蒙古的文化活动》(1942-1944年)日汉翻译实践报告》篇一善邻协会史-在内蒙古的文化活动(1942-1944年)一、翻译实践报告概述本报告以《善邻协会史-在内蒙古的文化活动》(1942-1944年)为翻译实践对象,以深入了解和翻译该时期善邻协会在内蒙古地区所开展的文化活动为目的,以期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做出贡献。
二、翻译任务背景《善邻协会史-在内蒙古的文化活动》一书,记录了善邻协会在内蒙古地区自1942年至1944年的文化活动历程。
这段历史时期正值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阶段,善邻协会作为民间组织,在文化传承和社会动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翻译该书籍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为跨文化交流和历史研究提供参考。
三、翻译过程与方法1. 翻译准备阶段在翻译前,对原文进行了细致的研读,了解文章内容及历史背景。
同时,对善邻协会、内蒙古地区等相关知识进行了充分的学习和准备。
针对可能出现的难点和疑点,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查阅和咨询。
2. 翻译实施阶段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了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
对于涉及历史事件、人物等具有特定含义的词汇,采用了直译的方式,力求准确传达原文信息。
对于文化背景、地域特色等部分,结合意译的方式,使译文更加贴近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习惯。
3. 校对与审稿阶段完成初稿后,进行了多次校对与审稿。
首先,对译文进行了语法、拼写等方面的检查与修正。
其次,针对文化背景、地域特色等部分,与同行的专家学者进行了讨论与交流,力求使译文更加准确、完整地呈现原文内容。
四、翻译重点与难点1. 历史词汇的翻译:由于涉及的历史背景较为复杂,部分历史词汇的翻译成为了翻译的重点和难点。
在翻译过程中,力求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同时兼顾目标语言读者的理解与接受程度。
2. 地域特色的表达:内蒙古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在译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翻译过程中,结合意译的方式,使译文更加贴近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习惯,同时保留了原文中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
抗战时期桂林进步报人群体的历史贡献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社会科学家SOCIAL SCIENTIST 2015年9月(第9期,总第221期)Sep.,2015(No.9,General No.221)收稿日期:2015-09-03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抗战时期桂林进步报人群体新闻活动研究”(10CXW004)阶段成果;本文受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资助作者简介:徐健(1973-),广西苍梧县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教授,研究方向为广西地方新闻传播史。
抗战时期桂林进步报人群体的历史贡献徐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200433)摘要:抗战时期,桂林城活跃着众多来自全国的进步报人,分属不同阵营、不同派别的报人们在“群体动力学”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了桂林进步报人群体。
这些进步报人群体的新闻活动为“桂林文化城”的形成、广西新闻事业的发展、抗战宣传动员以及“报人报国”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历史贡献。
关键词:抗战时期;桂林;进步报人;历史贡献中图分类号:K2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9-0153-04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为救亡图存,“国际新闻社”报人、《救亡日报》社报人、《大公报》报人、《扫荡报》报人、新桂系报人等报人们因战乱而齐聚桂林,尽管这些报人原属不同的政治派别、党派,有不同的政治立场和观点,但为了达到同一目标———抗日救亡,他们求同存异,顺应历史发展、民族解放的需要,在“群体动力学”(group dynamics )①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了进步报人群体,投入到民族解放事业中去,桂林进步报人群体在抗战动员、抗战舆论宣传、抗战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国统区进步文化事业发展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国人的觉醒、民族的解放和抗战胜利作出应有的历史贡献。
一、桂林进步报人群体推进了“桂林文化城”的形成布尔迪厄指出:“知识分子记者”不同于一般的文化生产者,他们并不仅仅从工作中得到谋生手段,而是拥有对其他专业场施加影响的权力。
谈抗战桂林文化城木刻版画发展概况
谈抗战桂林文化城木刻版画发展概况作者:潘召来源:《美术界》 2013年第11期一、桂林文化城的木刻家与他们的作品中国的新兴木刻是在对国外木刻艺术的直接模仿中成长起来的。
抗日战争前夕,李桦怀着开拓广西木刻的强烈愿望,多次抵达桂林、南宁等地开办画展,传授木刻版画的相关知识,他本人多次在桂林举办画展。
[1]李桦的木刻把我国的传统线刻和欧洲的表现主义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无穷力量的形象,创立了一种节奏铿锵、激情饱满的艺术风貌。
他的版画,刀法雄浑有力,构图别有风味,民族风格很强。
如他作于30 年代的木刻作品《怒吼吧中国》, 这件作品采用象征手法,以一个双眼被蒙住,而且身体被紧紧捆绑起来的男性躯体,激情的表现他的屈辱和痛苦,预示着中华民族终将反抗和崛起。
作品通过结构造型的强烈夸张, 把激情遏制在简洁有力的线条内,作品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可以看出李桦在木刻语言实现民族化上的努力。
李桦善于运用“表现自己热情的那种完美的形式与技巧,他的作品不仅在今日可以作为宣传画,而且在明日可以作为艺术品而保留。
”[2]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著名书画大师赖少其。
1932 年赖少其考入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当时他的班主任是李桦。
在李桦的带动下,早就对下层人们生活寄予深切同情的赖少其,与同班有抱负的青年一起,成立了表现社会、人生的“ 现代创作版画研究会”。
他刻的抗战门神,是典型的既具有大众化又具有民族形式的艺术作品,由行营印发,颇得好评。
在1939 年春节被大量印刷,被贴在桂林的千家万户中,营造了匹夫有责的抗战气氛。
在赖少其的推动带领下,李桦和温涛也相继在1940 年各创作了以抗战门神为题材的木刻,在当时的湖南《开明日报》印刷出版。
这些都为抗战的胜利做好了广泛的群众宣传,无论是形式与内容题材创作,都很新颖,有力度,真正达到为抗战宣传服务要求,从而获得民众普遍认可。
此外,还有很多是广西本土的木刻家,如宣海松,广西苍梧县人,1942 年毕业后即参加欧阳予倩领导的广西省立艺术馆美术部,在此期间创作了不少反映抗战的木刻,主要有:《去吧,孩子》《游击队员》《敌人在那边》,等等。
《广西会战》之桂柳战场史料的日汉翻译实践报告
《广西会战》之桂柳战场史料的日汉翻译实践报告史料是了解历史、见证历史的有效途径与方式之一,也是学者研究历史的重要媒介之一。
史料翻译可以为相关史实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同时也有助于让更多人正确地认识历史、正视历史,传递珍惜和平的理念。
本文是关于战争史料的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
笔者本次的翻译材料选自《广西会战》中第六与第八章日军攻占桂林与柳州的相关战争史实资料。
翻译文本共计10847字,属史料翻译。
本实践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介绍本次翻译实践的背景,并对翻译文本及其性质进行说明。
第二部分为翻译过程,简要叙述译前准备和翻译策略及译文风格的形成和原因及本次翻译文本术语表和翻译记忆库的制作。
第三部分为翻译实例分析,举例说明对专业术语及多义词的译词选择和古文、长文的翻译方法。
第四部分主要描述了译文的质量控制方法。
第五部分是此翻译实践的总结。
在此次翻译实践中笔者对日本侵华时期广西战场的有关战争史料进行了日译汉,同时制成相应的专业术语表,这些翻译研究
成果可再利用于日后有关翻译工作,也可为今后研究广西抗战史及史料翻译的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 日时 期 的革命 文 化运 动 是 中国 现 代 文化 史 上 的一个 重要 阶段 , 而桂 林抗 战 文化 运动则 是 整个抗 战
的译 著进行 研 究 , 分 析 胡 明树 的翻 译 文 本 , 探 析 其 翻
译思 想 和主 张 , 以及 他 给 我们 的启 示 , 为抗 战 文 化 中 的 翻译研究 提 供参 考 。
,
被誉 为“ 文化 城 ” , 名 扬海 内外 。桂 林 抗 日文 化 运
动 是代 表着 那个 时代 民族 精神 的先 进文 化 , 不仅对 中 国抗 战作 出了重 大贡 献 , 而且在 中国文化 发展 史上 产 生 了深远 的影响 。 在 此期 间 , 桂 林抗 战 文化城 曾开展过 丰 富多彩 的 翻 译活 动 。桂林抗 战 文化 城 的从译人 员 众多 , 阵容 强 大, 胡 明树就 是其 中一 位重 要 的译者 。胡 明树 在桂 林
二、 关 于 胡 明树
( 一 )胡 明 树 简 介
胡 明树 ( 1 9 1 4 —1 9 7 7 ) , 现 代作 家 、 诗人 、 文学 翻译
家 。广西 桂 平 县 大 罗 村 人 。1 9 2 9年 至 1 9 3 2年 在 广
州 中山大学 读 书 , 并开始文艺创作活动 , 与 古 子 坚 等 人 创 办进步 刊 物 。1 9 3 3年 留学 日本 。1 9 3 7年爆 发全 面抗 战时 回 国 , 创办 了《 诗》 月刊并担任主编, 但 一直
文 化运 动 的一个 重要 组成 部分 , 有 着丰 富 的内容 。可
是 长期 以来 , 学 术界对 这个 阶段 的文化 运动 却研 究不 够 。广 西抗 战文 化研 究 , 可 追溯 到上 个 世 纪 6 O年 代 初, 当时的《 广 西 日报 》 开辟 了 “ 桂林 文 化 城 忆 旧” 栏 目, 先后 发表 了一些 当时 曾生活 和 战斗在 桂林 的进步 文 化人 士 的回忆 录 , 引起人 们对 桂林 抗 战文 化运 动 的 注意。自 2 0世纪 8 0年代 初始 , 全 国各地 有关 学者 对
2 0 1 4年 7月
J u 1 . 2 0 1 4
桂 林 师范 高等 专科 学校 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Gu i l i n No r ma l Co l l e g e
第 2 8卷
第 3期 ( 总第 9 9期 )
V o1 . 2 8 No .3 ( Su m No. 9 9)
会 工作 。1 9 5 0年 与周 钢鸣 、 阳太 阳等 回广 西 , 曾先 后
担 任 广西 文 联 筹 委 会 副 秘 书 长 等 职 务 。1 9 5 7年 , 胡 明树在 整风 运 动 中被 错划 为“ 右派 ” , 并 被送 往基 层劳 动 改造 。1 9 6 2年摘 掉“ 右 派” 帽子。 l 2 1 9 7 4年调 至 自 治 区图书馆 工作 , 1 9 7 7年 与世 长辞 。
含 了文 学 翻 译 活 动 。文 章 在 现 有 的对 胡 明树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 对 胡明树 的生平及其 在抗 战文化城 的 翻译 活 动 进 行 探 讨 , 概述 他的翻译思想 , 分 析 其 译 著 对 抗 战 文 化 的影 响 , 旨在 为 胡 明 树 研 究 尽 一 些
微薄之力。
动。
的 抗 日文 化蓬 勃发 展 , 文学 、 戏剧 、 音乐 、 美术 、 新闻 、
出版空 前 繁荣 , 成 为 国抗 战 大 后 方 的文 化 中 心 之
一
1 9 4 6年 至 1 9 4 8年胡 明树 在 香港 从 事 民主 运 动 和写作 。曾先后 创 编过《 儿童 周 刊 》 《 学 生文 丛 》 《 少年 时代 》 等 。同年 回广 东 , 在 中 国人 民解 放 军 粤湘 边纵 队东 江纵 队教 导 营工 作 , 1 9 4 9年 广 州 解 放 后 在 军 管
当年桂林 抗 战文 化城 的各 项 文 化 活 动 进行 了大 量 的 研究, 已 出版 专著 、 论 文集 共 2 1部 。 l 1
在 1 9 3 8年 到 1 9 4 4年 湘桂 大撤退 的 6年 问 , 桂 林
到1 9 3 8年 之后 , 他 才 参 与桂 林 抗 战 文 化 城 的各 项 活
[ 关 键 词 ] 胡 明树 ; 桂林 ; 抗战文化城 ; 翻译活动
[ 中 图 分 类 号 ] H3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1 —7 0 7 0 ( 2 0 1 4 ) 0 3 ~0 1 2 1 —0 4
一
、
引 言
献 。本文 通过 对胡 明树 生 平及 其 在 桂 林 抗 战 文 化 城
胡 明树 在 桂 林 抗 战文 化 城 的 翻译 活动
韦精 华 , 袁 斌 业
( 广 西 师 范 大学 外 国语 学 院 , 广西 桂林 5 4 1 0 0 6 )
[ 摘
要] 从 1 9 3 8年 冬 到 1 9 4 4年 秋 , 桂 林 抗 战 文 化 城 曾经 展 开 过 丰 富 多彩 的 文 化 活 动 , 其 中 也 包
抗 战文 化城 期 间所从 事 的翻译 活动 具有 深远 的影 响 , 为 抗战 文化 和我 国 翻译 事 业 的 发 展 做 出 了一 定 的贡
胡 明树 一 向追 求 进 步 , 为人 忠 厚 老 实 , 从小 热爱
[ 收稿 日期 ] 2 0 1 4 —0 5 —2 0
[ 作者简介] 韦精 华 ( 1 9 8 9 一 ) , 女( 壮族) , 广西 河池 人 , 广西 师 范大 学外 国语 学 院硕 士 研 究生 , 主要 从 事 翻 译 理论 与 实 践 的研 究 ; 袁斌业( 1 9 6 2 一 ) , 男 广西 平 南人 , 广 西 师范 大学 外 国语学 院 教授 、 博士, 主要从 事 翻译 理论 与实 践 、 外 语教 学等 研 究 。 1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