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黄鹤楼》不能忽略的一个典故
《黄鹤楼》的典故
《黄鹤楼》的典故话说武昌这地界儿,有一座楼,那叫一个有名,它就是黄鹤楼。
哎,说起这黄鹤楼啊,那典故可真不少,听着就让人心里头那个舒坦,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咱们先说说这楼的来历吧。
相传啊,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名叫辛氏的老汉,他在这儿开了个酒馆儿,专卖好酒。
有一天,店里来了一位邋里邋遢的老道士,看着就像是个叫花子,可辛氏老汉心善啊,也没嫌弃,给了他一碗好酒。
这一喝就是半年多,道士也没给过酒钱。
直到有一天,道士跟辛老汉说:“我也没啥好报答你的,就送你个宝贝吧。
”说着,从篮子里掏出块橘子皮,往墙上一抹,嘿,一只黄澄澄的大鹤就出现在墙上了。
神奇的是,只要客人一拍手唱歌,这鹤就跟着节奏跳舞。
这事儿一传出去,酒馆儿可火了,来喝酒的人络绎不绝,就是为了看这只神奇的黄鹤。
过了十年,辛老汉因为这黄鹤赚了不少钱。
有一天,道士又来了,辛老汉感激涕零,说愿意为他做任何事。
道士笑了笑,拿出笛子吹了几首曲子,然后墙上的黄鹤就跟着白云飞到客人面前,大家骑上鹤背,就跟着白云飞走了。
辛老汉为了纪念这位道士,就在江边修了座楼阁,这就是最早的黄鹤楼。
后来啊,这楼还跟吕洞宾扯上了关系。
吕洞宾,那可是八仙之一啊,传说他游历四方,路过武昌时,被这的美景迷住了。
他想,要是在这山头上建座高楼,站上去看风景,那才叫一个美呢。
于是,他找来了何仙姑、铁拐李、张果老这些仙友帮忙,可他们一个个都不乐意。
最后,鲁班师傅骑着木鸢来了,他看了看地形,第二天早上,一座飞檐雕栋的高楼就出现在山顶了。
吕洞宾高兴得不得了,骑上鲁班留下的木鹤,围着楼飞了三圈,最后木鹤一声鹤唳,飞进白云里去了。
这黄鹤楼啊,不仅故事多,还是文人墨客的最爱。
唐代大诗人崔颢就在这儿写了一首《黄鹤楼》,那诗写得,可真是绝了。
什么“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一读这诗,你就能感觉到那股子怀古伤今、感慨人生的味儿。
后来李白来了,也想在这儿写首诗,结果一看崔颢的诗,直接就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黄鹤楼的民间故事
黄鹤楼民间故事
黄鹤楼有许多民间故事,其中一个与道士有关。
相传在晋朝时期,有一位姓辛的酒保在江夏开设了一家小酒馆。
当时,有一个道士经常光顾他的酒馆,辛氏不收他的酒钱,因此这个道士成了常客。
一天,这位道士喝完酒后,用橘皮在辛氏的墙壁上画了一只鹤,用筷子一招,那鹤就能从墙壁上下来跳舞。
因此,大家都争着来喝酒光顾,辛氏于是致富,便建了黄鹤楼。
楼成后,道士骑着鹤离去。
还有一些故事与黄鹤楼的修建历史有关。
传说中,黄鹤楼是由辛氏修建的,他在江夏卖酒为生。
有一天,一个道士来到他的酒馆喝酒,辛氏得知这个道士想要修炼但缺少机缘,便慷慨地不收他的酒钱。
为了报答辛氏的好意,道士在喝完酒后用橘皮画了一只鹤,只要用筷子一招,鹤就会从墙壁上下来跳舞。
因此,辛氏的酒馆生意兴隆,积累了财富,并修建了黄鹤楼。
这些民间故事反映了人们对黄鹤楼的敬仰和对其历史背景的关注。
黄鹤楼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其历史和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黄鹤楼的传说,也为我们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关于黄鹤楼古诗的神话故事
关于黄鹤楼古诗的神话故事黄鹤楼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最有名的古代楼阁之一。
黄鹤楼的名字来自于一首古诗《登黄鹤楼》。
这首诗由中国唐代著名诗人崔颢所作,描绘了作者登上黄鹤楼后对江山美景的赞赏。
然而,黄鹤楼并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楼阁,它背后有着一个神秘的故事。
据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巨大的黄鹤长年紧紧地栖息在黄鹤楼之上。
这只黄鹤被认为是灵兽,拥有超凡的智慧和力量。
黄鹤楼因此得名。
故事的开始要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远古时代。
那时,黄鹤楼附近的地方是一片浩渺的水域,充满了神秘的灵气。
传说中,黄鹤是凤凰的化身,具有独特的力量,而黄鹤楼则是凤凰在人间的栖息之地。
黄鹤楼的存在吸引了许多人来此寻找灵气和神奇的力量。
其中一位名叫李白的诗人,听说了黄鹤楼的传闻后,决心亲自前往。
他相信只有亲眼见到黄鹤,才能获得真正的灵感和创作力。
在李白到达黄鹤楼之前,他经历了一段艰辛的旅程。
他徒步穿过崇山峻岭,跋涉过河流和沼泽地带,才到达了黄鹤楼的所在地。
当他终于站在黄鹤楼前时,他被楼阁的壮丽景色所震撼。
他看到了万里长江的壮观景色,以及蔚蓝的天空和白云缭绕的山脉。
李白登上黄鹤楼后,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灵气。
他闭上眼睛凝神聆听,似乎可以听到黄鹤的低语。
他开始吟唱起来,他的声音如黄鹤的鸣叫一般高亢而悦耳。
这首诗就是《登黄鹤楼》,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描述了黄鹤楼上李白所见所闻的一切,充满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赏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词句和深刻的哲理而闻名于世,成为了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然而,李白的成功并没有让他得到黄鹤的青睐。
黄鹤像一位挑剔的审美家一样,对李白的才华并不满意。
它希望能够寻找到更具创造力和天赋的艺术家。
于是,在李白离开之后,黄鹤又迎来了一位名叫崔颢的诗人。
崔颢和李白一样都希望从黄鹤身上获得创作的灵感。
他登上黄鹤楼后,在这里度过了数月的时间,与黄鹤进行了深入的对话。
崔颢领悟到了黄鹤的思想和智慧,他开始创作出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黄鹤楼的历史典故解读
黄鹤楼的历史典故解读众所周知,黄鹤楼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古建筑之一,它不仅具有雄伟壮丽的外观,更是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黄鹤楼的名字和典故都为其增添了特殊的意义和魅力。
下面,我们将深入了解黄鹤楼的历史典故,并对其进行解读。
黄鹤楼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汉朝时期。
黄鹤楼最初的典故源于《乌枭白鹃赋》,这是一篇描述楚国故地的赋体文章。
文中描绘了楚国当年壮丽辉煌的景象,也正是在这篇文章中首次出现了“黄鹤楼”这一词语。
据说黄鹤楼起初只是一座楚国的防御建筑,后来因为文化和历史的积淀,成为了浓墨重彩的文学典故。
黄鹤楼典故的真正流传要追溯到唐代的诗人杜甫。
在杜甫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黄鹤楼》诗中,他以极其悲壮的文字描绘了黄鹤楼的壮美景色以及楚国的沧桑历史。
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将黄鹤楼与英勇豪杰、历史文化紧密相联。
黄鹤楼因此在世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成为了文学艺术中的重要主题。
黄鹤楼的典故虽然源远流长,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个故事。
这是唐代文学家李白的一首名篇。
故事中,李白在黄鹤楼仰望烟波浩渺的江水,内心充满感慨。
他流连忘返的情感也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篇诗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和乡愁,并且深深打动了读者。
作为黄鹤楼的重要文化象征之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进一步加深了黄鹤楼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的地位。
典故中的黄鹤楼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沧桑,但是她始终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黄鹤楼作为中国古代的文化瑰宝,代表着荣耀与辉煌,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纵观历史,每个朝代都对黄鹤楼有过不同的赞美和解读,每一位文学家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将黄鹤楼描绘得更加鲜活。
如今,黄鹤楼已成为了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
人们来到这里,不仅仅是为了观赏她的壮丽和美丽,更是为了感受她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
在现代社会中,黄鹤楼作为文化遗产的代表,正在不断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中华文化。
黄鹤楼古诗背后的故事
黄鹤楼古诗背后的故事
黄鹤楼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的一座古建筑,也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
黄鹤楼古诗背后的故事指的是一首名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该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
下面就是这首诗的背后故事: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在贞元年间担任杭州刺史时与孟浩然相识。
杜甫出使东吴时,和孟浩然相约在黄鹤楼一别。
黄鹤楼是当时著名的游览胜地,位于武昌的西北山岗上,座落在鹦鹉洲之上,楼高五丈,因楼上常有黄鹤栖息而得名。
离别前夜,杜甫与孟浩然登上了黄鹤楼,欣赏着楼顶的黄鹤飞翔。
两位诗人相对而坐,把酒言欢。
在这个美丽的夜晚,他们品味着美酒,谈论着人生、诗歌和友情。
此时,杜甫感触颇深,泪流满面,对孟浩然说:“楼下黄鹤,有时分飞,隐隐聊复犹
系此意矣。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离别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惜
之情。
第二天,杜甫在下楼口留下了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以表达他对友情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形容了鹤鸟的飞翔、春江的奔流,并借此来寄托对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
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杜甫对于友情、时光和人生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黄鹤楼这一象征性的场景,将友情和离别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令人动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中国文学史上备受赞赏的一篇古诗,它抒发了诗人内心对友情和离别的深切思念之情。
这首诗
也成为了友情的象征,常常被人们引用和传诵。
通过这首诗,人们更加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友情的重视和赞美。
黄鹤楼传说故事
黄鹤楼传说故事黄鹤楼是中国著名的古建筑,位于湖北黄鹤楼公园内的武昌区蛇山上,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
黄鹤楼传说故事源远流长,其中最有名的是关于黄鹤的传说。
以下是对黄鹤楼传说故事的相关参考内容。
据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美丽的黄鹤飞过了武昌城上空,然后降落在武昌城外的蛇山上。
这只黄鹤体态优雅,羽毛金黄,时常在蛇山上翱翔。
人们将其称为“仙鹤”,认为它具有神奇的力量。
黄鹤成了当地人的守护神,附近的人们尊敬它,并且相信黄鹤能带给他们好运和祝福。
于是,人们在山腰上修建了一座高大的楼阁,以供黄鹤栖息。
这就是今天的黄鹤楼。
相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曾游览黄鹤楼。
他为了纪念这次经历,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这首诗流传至今,成为黄鹤楼最有名的传说之一。
诗中的“黄鹤一去不复返”中的“黄鹤”被认为是传说中的那只仙鹤,寓意着黄鹤离开后再也没有回来。
而“白云千载空悠悠”则表达了人们对黄鹤归来的期盼和思念之情。
除了佳人思念黄鹤的流传故事外,黄鹤楼还有一个传说与爱情有关。
相传明代末年,一对青年男女相恋,但由于战乱和家族的反对,他们无法在一起。
最终女孩选取了隐藏自己的身份,并投入了黄鹤楼的建设中。
女孩得知男孩被敌军抓获,面临生死水深火热时,毅然决然地投入蛇山湖。
当她化为一只仙鹤时,乘黄鹤的身体飞到城外的蛇山上。
男孩也逃脱了敌军的追捕,来到蛇山的黄鹤楼下。
当他看到那只金黄色的黄鹤时,他意识到那是他心爱的女孩化身的仙鹤。
他跪倒在地,感激不尽。
据说,此后每年的七夕节,他都会来到黄鹤楼下,默默祈祷着。
这个故事经过许多年的流传,成为了黄鹤楼的又一传说。
人们相信,黄鹤楼是这对恋人之间深深爱情的见证。
总之,黄鹤楼的传说故事丰富多样,包括黄鹤的故事和与爱情有关的传说。
这些故事的传承,使得黄鹤楼更具神秘感和历史价值。
无论是黄鹤仙鹤的离去,还是那对恋人的唯美故事,都为黄鹤楼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使得它成为中国文化的珍宝之一。
黄鹤楼 京剧黄鹤楼故事
黄鹤楼京剧黄鹤楼故事
黄鹤楼是京剧中一部经典剧目,它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背景,讲述了黄鹤楼的由来和传说。
故事开始于三国时期,当时吴国的名将黄盖为了保卫国家,在长江边修建了一座楼阁,取名“黄鹤楼”。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鹤楼成为了当地的名胜古迹,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
其中最著名的一位文人叫做崔颢。
他来到黄鹤楼,被美景所吸引,于是写下了千古流传的诗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这句话成为了黄鹤楼的标志性诗句,也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在黄鹤楼的传说中,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相传在清朝时期,有一个名叫张良的年轻人来到黄鹤楼游览。
他不小心将自己的扇子掉在了江中,扇子顺流而下,被一位老者捡到。
老者看到扇子上有张良的题诗,认为这是一件宝物,便将扇子归还给了张良。
张良感激不已,便在黄鹤楼上为老者表演了一段京剧,这段表演成为了黄鹤楼的一段佳话,也成为了京剧中的经典剧目之一。
除了这些故事之外,黄鹤楼还有许多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在中国的历史中,黄鹤楼多次被毁和重建,但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如今,黄鹤楼成为了中国的一处重要文化遗产,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总之,黄鹤楼是一部京剧经典剧目,它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背景,讲述了黄鹤楼的由来和传说。
它不仅是一部具有文化内涵的剧目,更
是一部能够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作品。
黄鹤楼的传说故事
黄鹤楼的传说故事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是中国著名的古建筑之一。
它不仅是一座古老的建筑,更是一座传承千年的文化符号,承载着无数美丽的传说故事。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崔颢的诗人,他曾在黄鹤楼上留下了一首千古流
传的诗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这首诗描绘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也寄托了诗人对黄鹤楼的深情眷恋。
而关于黄鹤楼的名字,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远古时期,有一只神鸟黄鹤
飞临武昌,每天都在此栖息。
人们为了纪念这只神鸟,就在蛇山之巅建起了一座楼,取名为“黄鹤楼”。
除此之外,黄鹤楼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那就是与屈原有关。
相传屈原曾在黄
鹤楼上挥毫泼墨,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而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登上黄鹤楼,举行屈原诗词大赛,以此纪念屈原的伟大贡献。
黄鹤楼还有一个传说,与一位美丽的女子有关。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李
秀的女子,她在黄鹤楼上与一位名叫张生的青年男子相识相恋。
然而,命运弄人,两人最终未能在一起。
李秀为了纪念这段不朽的爱情,便在黄鹤楼上留下了一首绝世佳作,“黄鹤楼上望君去,白云无尽见青莲。
江山如画无人识,咫尺天涯两相连。
”这首诗成为了后人传颂的经典之作。
黄鹤楼的传说故事,如同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将古老的建筑与美丽的传说完美
地融合在了一起。
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留下了一段段动人的故事,传承着千年的情感。
正因如此,黄鹤楼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永远闪耀着光芒。
黄鹤楼背后的故事
黄鹤楼背后的故事
黄鹤楼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文学传说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故
事还被写入了《山海经》中。
黄鹤楼故事始于南朝宋代,经常被提及史书上的一个著名人物——王昭君。
传说是一位美丽勇敢的女士,她出身于西夏朝廷,西夏时
期历史文化的一部分,王昭君作为贵妃,更成为南朝宋王朝的翘楚。
据说,王昭君曾坐在黄鹤楼的悬崖边,泣不成声,仰望苍天,悲怆无助,痛苦着离开西夏,葬身东流。
黄鹤楼的故事也受到了一位著名的诗人李白的启发,他曾写下了
黄鹤楼这首唯美动人的诗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把王昭君的苍穹悲伤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也让人们深深感受
到了她的悲痛、思念和抗争。
多年来,这座神秘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建筑物一直吸引着许多游
客前来参观赏景,总让人怀着既有悲伤又有惊喜的心情来到这里。
在
人们迷雾般的眼神中,这座建筑物的悬崖中仿佛隐隐传来王昭君伤心
的哭声,让人深深的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与悲凉的气息。
时光流逝,到现在来看,黄鹤楼仍然是一个神秘而又充满传奇色
彩的地方,它也一直是千古流传的一个故事,让历史的传说与现实融
为一体,可以说是真正的“中国神话”之一。
黄鹤楼的民间故事
黄鹤楼的民间故事
唐诗云:“昔⼈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诗中的“昔⼈”指的⼤概是仙⼈王⼦安或费祎。
不过,到了宋朝,黄鹤楼⼜与仙⼈吕洞宾联系到了⼀起。
由来
传说,有⼀个姓⾟的⽼板在蛇⼭上开了⼀家酒店。
⼀位道⼠常常来喝酒,但从不给钱。
⾟⽼板也不以为意。
⼀次,道⼠临⾛之前,⽤橘⼦⽪在墙上画了⼀只黄鹤,如果客⼈对着黄鹤拍⼿,黄鹤就下来翩翩起舞。
如此⼀来,酒店的客⼈越来越多,⽣意也⾮常兴隆。
⼗年后,道⼠再次来到酒店,从腰间取出笛⼦,吹出悦⽿的⾳乐。
黄鹤徐徐飞出墙壁,道⼠骑上黄鹤缓缓飞⾛。
据说,这位仙⼈就是吕洞宾。
为了纪念仙⼈和黄鹤,⾟⽼板出资在⼭上兴建了黄鹤楼。
后⼈每每登⾼⾄此,总会想起这美妙的传说。
黄鹤楼
崔颢
昔⼈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去不复返,⽩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愁!
诗意
传说中的仙⼈早乘黄鹤飞去,只留下了这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归来了,唯有悠悠⽩云仍然千载依旧。
晴天从黄鹤楼遥望江对岸,汉阳的树⽊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为茂盛。
时⾄黄昏不知何处才是我的家乡?⾯对烟波渺渺,⼤江今⼈发愁!。
关于黄鹤楼的历史典故_历史典故素材
关于黄鹤楼的历史典故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诗中的“昔人”指的大概是仙人王子安或费祎。
不过,到了宋朝,黄鹤楼又与仙人吕洞宾联系到了一起。
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关于黄鹤楼的历史典故,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关于黄鹤楼的历史典故武昌靠近长江有一座蛇山,山上有一栋尖顶飞檐、金碧辉煌的黄鹤楼。
要问这黄鹤楼的来历,那还得从吕洞宾跨鹤飞天说起哩!相传,吕洞宾游玩了四川的峨媚山后,一时心血来潮,打算去东海寻仙访友。
他身背宝剑,沿着长江顺流而下。
这一天,来到了武昌城。
这里的秀丽景色把他迷住了,他兴冲冲地登上了蛇山,站在山顶上举目一望,嗬!只见对岸的那座山好象是一只伏着的大龟,正伸着头吸吮江水;自己脚下的这座山,却象一条长蛇昂首注视着大龟的动静。
吕洞宾心想:要是在这蛇头上再修一座高楼,站在上面观看四周远近的美景不是更妙吗!可这山又高,坡又陡,谁能在这上面修楼呢?有了,还是请几位仙友来商量商量吧。
他把宝剑往天空划了那么一个圈,何仙姑就驾着一朵彩云来了,他连忙把自己的想法向她说了,何仙姑一听就笑了:“你让我用针描个龙绣个凤还差不多,要说修楼,你还是请别人吧!”吕洞宾又请来了铁拐李,铁拐李一听哈哈大笑:“你要是头发昏,我这里有灵丹妙药,要修楼,你另请高明吧!”吕洞宾又请来了张果老,张果老摇着头说:“我只会倒骑着毛驴看唱本。
”说罢,也走了。
吕洞宾想,这下完了,连八仙都不行,哪里还有能工巧匠呢?正在这时,忽然听到从空中传来一阵奇怪的鸟叫声,他连忙抬头一看,只见鲁班师傅正骑着一只木鸢朝着他呵呵地笑呢。
吕洞宾急忙迎上去,把自己的想法又说了一遍。
鲁班师傅走下木鸢,看了看山的高度,又打量了一下地势,随手从山坡上捡来几根树枝,在地下架了拆,拆了架,想了一会说:“咱们明天早上再商议吧。
”第二天早上,鸡刚叫头遍,吕洞宾就急急忙忙地爬上蛇山,只见一座飞檐雕栋的高楼已经立在山顶上了。
他大声呼喊着鲁班的名字,登上最高一层,可连鲁班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只看见鲁班留下的一只木鹤。
古诗黄鹤楼运用典故
古诗黄鹤楼运用典故古诗黄鹤楼运用典故首联巧用典故的作用是: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让人觉得黄鹤楼乃是仙人所留下来的。
起笔就让黄鹤楼充满了神秘的色彩,给人无限渺然之感,让人浮想联翩。
下面小编收集这首诗的原文及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原文: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1.黄鹤楼:故址在,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2.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
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3.乘:驾。
4.去:离开。
5.空:只。
6.返:通返,返回。
7.空悠悠:深,大的意思8.悠悠:飘荡的样子。
9.川:平原。
10.历历:清楚可数。
11.汉阳:地名,现在武汉市,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12.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13.鹦鹉洲:在西南,根据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14.乡关:故乡。
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赏析:首联: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
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中颔联。
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是人非、鹤去楼空。
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
黄鹤楼的传说故事
黄鹤楼的传说故事一、吕洞宾飞升成仙圣迹传说,5月20日,吕洞宾登上黄鹤楼飞升成仙,留下他的成仙圣迹。
所以,现在黄鹤楼所在的蛇山上,还留有吕洞宾炼丹修行的吕公洞。
黄鹤楼与吕洞宾有关的传说还有很多,越传越精彩,有传吕洞宾在黄鹤楼前卖仙桃,也有传吕洞宾借黄鹤开示凡人等。
二、荀瓖与仙人对饮这个传说在南北朝时就有记载。
修道人荀瓖经常去东边游玩,游玩后喜欢在江夏的黄鹤楼休息。
有一次他在黄鹤楼休息的时候,看见西南方向有位仙人驾鹤飘然而至,和他一起饮酒。
这位仙人羽衣虹裳,喝完酒后跨鹤腾空而去。
可惜没有留下仙人的名字。
三、费祎驾鹤登仙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修炼成仙,因他是江夏人,成仙后经常驾鹤在此,因此把这楼命名为黄鹤楼。
费祎是三国时蜀末丞相,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称赞他“志虑忠纯”。
现在,黄鹤楼东北的山坡上还有一座费祎亭。
四、仙人子安乘黄鹤传说,有位叫子安的仙人,经常乘黄鹤经过此地。
有学者考证这位子安仙人为黄子安,又称黄鹤仙人。
也有传说子安修行时,有黄鹤在树上呼唤他的名字,于是,他骑上鹤飞走了。
李白有诗句“白龙降陵阳,黄鹤呼子安”,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五、辛氏修楼谢恩这个故事流传很广,后来还有人把这个故事与吕洞宾甚至鲁班结合起来。
根据金代学者的记载,原始的故事是这样的:辛氏以卖酒为业。
有一天,一个衣衫褴褛的壮年男子向他讨酒喝,辛氏给他一大杯酒。
后来,这位男子天天来讨酒喝,一讨就是半年,辛氏仍然没有任何怨言,每次都给足够的酒。
有一天,这位先生说,我喝了你那么多酒,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
于是,画一只黄色的鹤在墙上,拍手一吹,这只黄鹤竟翩翩起舞。
后来,众人经常到黄鹤楼付费围观这只神奇的黄鹤。
十多年过去了,这位先生飘然而至,骑着黄鹤飞走了。
于是,辛氏在此建了黄鹤楼纪念。
黄鹤楼的神话传说
黄鹤楼的神话传说黄鹤楼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
那你知道黄鹤楼的神话传说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黄鹤楼的神话传说,欢迎大家阅读。
黄鹤楼的神话传说篇【1】相传一位仙人化作人形在黄鹤楼中饮酒,不料仙人袋中银两不多,但店主并没有深究。
仙人感谢店家的大度,于是在墙上画了一只鹤。
并告诉店主,为了报答店主留下只黄鹤,您只需拍手4下,黄鹤便可在空中起舞供大家娱乐,但你要切记,黄鹤只为大家而舞。
说完,仙人离去。
店家按仙人留下的方法一试,果然黄鹤起舞。
大家纷纷欣赏。
有一大官闻讯,包下整个地方,命令店家让黄鹤起舞。
无奈,店家拍手4下,黄鹤从墙上浮现出来,步履沉重的飞舞。
接着,金光一现,店家看见当年那位仙人回来,仙人说道:“黄鹤起舞,不能只为独乐。
”说完,坐云离去,黄鹤也跟随离去。
黄鹤楼的神话传说篇【2】从前有位姓辛的人,卖酒为业。
有一天,来了一位身材魁伟,但衣着褴褛的客人,神色从容地问辛氏:“可以给我一杯酒喝吗?”辛氏不因对方衣着褴褛而有所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奉上。
如此过了半年,辛氏并不因为这位客人付不出酒钱而显露厌倦的神色,依然每天请这位客人喝酒。
有一天客人告诉辛氏说:“我欠了你很多酒钱,没有办法还你。
”于是从篮子里拿出橘子皮,画了一只鹤在墙上,因为橘皮是黄色的,所画鹤也呈黄色。
座中人只要拍手歌唱,墙上的黄鹤便会随着歌声,合着节拍,蹁跹起舞,酒店里的客人看到这种奇妙的事都付钱观赏。
如此过了十年多,辛氏累积了很多财富。
有一天那位衣着褴褛的客人又飘然来到酒店,辛氏上前致谢说,我愿意供养您,满足您的一切需求。
客人笑着回答说:我哪里是为了这个而来呢?接着便取出笛子吹了几首曲子,没多久,只见朵朵白云自空而下,画上的黄鹤随着白云飞到客人面前,客人便跨上鹤背,乘着白云飞上天去了,辛氏为了感谢及纪念这位客人,便用十年来赚下的银两在黄鹄矶上修建了一座楼阁。
起初人们称之为“辛氏楼”。
后来便称为“黄鹤楼”。
黄鹤楼的神话传说篇【3】武昌城里有一座闻名古今的黄鹤楼。
黄鹤楼的经典传说故事有哪些
黄鹤楼的经典传说故事有哪些黄鹤楼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那黄鹤楼有什么传说故事是我们不知道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关于黄鹤楼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黄鹤楼的传说故事一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是有名的旅游胜地,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在黄鹤楼门前,有一座雕塑——一只铜鹤脚踏龟背,龟背上有一条蛇。
人们虽然都赞赏黄鹤楼的胜景,但一般却不清楚它的来历。
相传很久以前,此地有一对夫妻,开着一个小酒馆,吸引着小市民经常来这里饮酒作乐。
有一天,老板娘发觉一位衣不遮体的乞丐,他只喝酒,不买菜。
老板娘觉得这样赚不了他多少钱,便与丈夫商定一个计谋,乞丐再来喝酒时,便以好言相劝,将他轰走。
第二天,乞丐又来了。
老板娘便对他说:“先生,你早。
你是我们的老主顾了,天天来喝酒却不买菜,不知是什么原因。
因为你来得不是时候,如果从明天开始,你第一个到来,喝的是我们店一天的第一碗酒,便酒菜俱全。
但如果其他客人先到,就请你不要再进酒店。
”乞丐欣然接受了老板娘的主意。
第二天酒店一开门,乞丐果然第一个先到,老板娘只好给他酒菜。
第三天又是如此,第四天、第五天也是如此。
老板娘于是心生一计,早开门,结果乞丐还是第一个;晚开门,他仍是第一个;不开门他就不来。
就这样过了三年零三个月。
一天老板娘顿时觉得这乞丐不是一般人。
于是和她的丈夫双双跪在乞丐面前,忏悔思过。
乞丐说:“你们终于觉悟了!”原来他是吕洞宾。
从此,吕洞宾喝酒的故事传开了。
他觉得不应该白喝,便在酒店里的墙壁上画了一只黄色的仙鹤,还没画完,仙鹤便活了。
酒客们见此情景,惊奇不已,这件事不胫而走。
于是,来看鹤的人越来越多。
老板娘见有利可图,便在门窗上都挂上帘,使外面的人没法看见仙鹤。
她还挂出一张招牌:“凡观鹤者,必购酒三杯。
”由于观鹤的人络绎不绝,过了三年零三个月,酒店发了大财。
老板娘对吕洞宾说:“你给我的福分太多了,但如果用赚的钱盖一座楼,请你多画几只仙鹤,那赚的钱岂不是更多了吗?”吕洞宾觉得老板娘真是贪得无厌,但还是答应盖座楼。
《黄鹤楼》诗词的背景故事与赏析
《黄鹤楼》诗词的背景故事与赏析
黄鹤楼
关于黄鹤楼有很多传说,其中的一个传说是这样的:一个姓辛的商人在此卖酒,但生意很清淡。
有一位道人时常来他这儿喝酒,喝完转身就走,从不付钱。
辛氏见道人洒脱豪放,不似平庸之辈,也就不计较,下次再来的时候,他依然是殷勤款待。
一次,道士喝醉后,拣起一块橘皮,在墙壁上画了一只黄鹤说:“酒客至拍手,鹤下即飞舞。
”说完飘身而去。
从此后,凡来喝酒的人,只要拍一拍手,黄鹤就会飞下来跳舞助兴。
因此,辛氏的生意一下子兴隆起来。
就这样过了十年,那个道士又来了,他狂饮完后,取出笛子吹了起来,黄鹤听到笛声,就从墙上跳下来,道人跨上鹤腾空而去,再也没有回来。
辛氏感激道士,就在此建了黄鹤楼。
黄鹤楼有了这个传说,历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到此来饮酒赋诗,所以黄鹤楼上已留下了很多诗篇。
有一次李白和他的几个好友也到这儿游玩,当时正值风和日丽,天上白云朵朵,湖里碧波荡漾,水边青草丛生,偶尔还有小鸟飞来飞去。
看到这美丽的景色,李白如醉如痴,诗兴大发,也想在墙壁上留一首诗,可当他正想挥毫时,却看到了崔颢的一首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不禁连连点头称妙:“好诗!好诗!”之后,他又不无遗憾地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说完,放下了手中已拿起的笔。
黄鹤楼历史传说
黄鹤楼历史传说黄鹤楼的传说历史悠久,一直与屡毁屡建的黄鹤楼相生相伴,且不断丰富延展。
那你知道黄鹤楼历史传说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黄鹤楼历史传说,欢迎大家阅读。
黄鹤楼历史传说篇【1】很早以前,有个穷苦的老婆婆在武汉的蛇山上摆了个小茶摊。
老婆婆心地善良,远近的穷苦人都愿意到她的茶摊歇脚喝茶。
一天早上,老婆婆看见一个道士昏倒在地上,她连忙把他扶起,给他擦脸。
道士醒后,老婆婆请他喝茶。
道士说他已经三天没吃饭了,哪有钱喝茶啊!老婆婆就冲了茶又掏钱买了两个烧饼给道士吃。
道士吃了饼、喝了茶,站起来笑着说:“好心必有好报。
”说着用手一指,只见金光一闪,老婆婆揉揉眼睛一看,小茶摊变成了好大的一座茶楼。
道士又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说:“你拍三下,它就会下来跳舞。
”说完就不见了。
老婆婆的茶摊变成了茶楼,大家边喝茶边看黄鹤跳舞,高兴极了。
茶摊的生意越来越好了。
黄鹤会跳舞的消息传到一个地主的耳朵里,他想:如果把黄鹤弄到手,就发大财了! 一天,财主带人来到茶楼就喊:“我家会跳舞的黄鹤丢了,听说在这里,快还给我!”老婆婆向墙上一指,说:“有本事你拿走!”财主一看,原来是幅壁画。
财主红着脸低着头溜走了,招得满堂的茶客哈哈大笑。
县太爷听说此事,他想把黄鹤献给皇帝,自己好升官发财。
县太爷带人来到茶楼,大家正兴高采烈地欣赏黄鹤跳舞。
县太爷一看到黄鹤,也顾不得做官的尊严了,直朝黄鹤扑去。
不等县太爷近身,黄鹤一抖翅膀,飞回到墙上去了。
县太爷连忙拍手,手都拍肿了,黄鹤仍然在墙上一动不动。
县太爷气的快疯了,下令说:“连墙一起给我搬回府去!”县太爷在县衙里又烧香上供,又作揖磕头,可是黄鹤还是一动不动。
县太爷气坏了,叫人涂油漆盖上,油刷了几遍,黄鹤照样出现在墙上。
县太爷又叫人用火烧,大活烧了好久,黄鹤依然完好如初。
突然,黄鹤眨眨眼睛从墙上飞下来,县太爷喜出望外,连忙抱住黄鹤的腿。
黄鹤飞起来了,飞上了天。
县太爷也跟到半空里,他的乌纱帽都被风刮掉了。
黄鹤楼的典故
黄鹤楼的典故黄鹤楼,古老而庄严的建筑,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象征之一。
它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背倚武汉长江大桥,俯瞰长江,远眺群山,风景如画。
黄鹤楼的典故源于古代文人崇拜黄鹤的传说,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浪漫的诗意。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黄鹤楼所在的地方是一片荒凉之地,没有人烟。
然而,一只黄鹤却选择了这个地方筑巢。
黄鹤是一种美丽而神秘的鸟类,它的羽毛金黄如火,翅膀宽大,飞翔自如。
黄鹤常常在黄鹤楼上空盘旋,展翅翱翔,令人叹为观止。
黄鹤楼的典故最早出现在《楚辞》中的《离骚》一篇中,这篇诗描绘了楚国的国君屈原的流亡之旅。
屈原为楚国的忠臣,但因忧国忧民,被诬陷谋反,被迫离开故土。
在流亡途中,他经过了黄鹤楼,看到了飞翔的黄鹤,心生感慨,写下了“飞鸣而下丧其羽翼兮,时维乎吾将遭乱离”的诗句。
黄鹤楼的典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屈原流亡之地的象征,也是古代文人追求自由与理想的象征。
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登上黄鹤楼,吟诗作画,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唐代文学家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精神。
黄鹤楼的存在,让人们感受到了古人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登上黄鹤楼,俯瞰长江,远眺群山,心情仿佛也随之高亢起来。
站在黄鹤楼上,你会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力量,仿佛自己也能翱翔于天际,追逐梦想。
黄鹤楼的典故也经常被用来形容人生的起伏和命运的变迁。
正如屈原流亡之地的黄鹤楼一样,人生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变数和挑战。
我们可能会遭遇困境和挫折,但只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对美好的追求,就能像黄鹤一样,在逆境中展翅翱翔,实现自己的理想。
黄鹤楼的典故也给了我们一种豁达和宽容的心态。
黄鹤楼虽然是一座古老的建筑,但它却能容纳所有的人们,不论身份、地位和背景。
在黄鹤楼上,每个人都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都可以畅所欲言,无拘无束。
黄鹤楼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自由和美好生活的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授《黄鹤楼》不能忽略的一个典故
作者:段厚永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3年第05期
人教版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选入崔颢的《黄鹤楼》,对于“鹦鹉洲”注释极为简单:“鹦鹉洲,长江中的小洲,在黄鹤楼东北。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隐含的典故,鹦鹉洲是黄祖杀祢衡处。
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中华书局出版社)卷六中注释出了这个典故。
祢衡确实被杀葬在鹦鹉洲,这是有史可查的,既然提到了鹦鹉洲,崔颢不可能想不到祢衡。
这个典故省略看似无伤大雅,然而却使压卷之作魅力尽失。
诗的前两联并未如一般的题咏诗那样去写黄鹤楼的形态、位置等特征,而是结合凡人在此处飞仙的故事,抒发一己之感慨。
千年之间的凡夫俗子在此地羽化登仙,而黄鹤楼依旧伫立千年,成为了时间和空间的见证,在面对如此大的时空转化之后依旧岿然此地,怎能不让人感到世事苍茫,对人生短暂产生悲痛之感。
第三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人教版教材的注释为“晴天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树木都看得清清楚楚。
鹦鹉洲上,草长得极茂盛”。
在词语解释中也没有提到祢衡这一典故。
如果按照这些解释来看,此联写的就是站在黄鹤楼上看到的“乐景”,前两联是世事苍茫的感叹,再加以乐景反衬之,看到日落西山,不禁乡愁四起,产生归乡隐去的想法,这么理解这首诗也勉强可以说得通。
但如果只是这样理解,那么七言律诗的压卷之作也未免太普通了,而且如果了解到崔颢的生平性格之后,就会明白仅仅是日落西山和世事苍茫根本不会让他产生归乡隐去之情,反而会产生及时行乐的情感。
崔颢,《新唐书》卷二○三列传第一二八记载:
崔颢者,亦擢进士第,有文无行。
好蒱博,嗜酒。
娶妻惟择美者,俄又弃之,凡四五娶。
终司勋员外郎。
初,李邕闻其名,虚舍邀之,颢至献诗,首章曰:“十五嫁王昌。
”邕叱曰:“小儿无礼!”不与接而去。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到崔颢不守礼数,可以说是一个狂士,这段关于他轻狂之举的文字《旧唐书》中也有记载。
另外,《古今纪要》卷十一也记载着“不顾细行,颢好饮博取美妻”。
可见其始乱终弃,已是恶迹昭彰。
早年的诗文也以浮艳轻靡为主,正是由于诗名和恶迹导致其虽然中举,但得不到举荐,一直在外漂泊,经历无数风霜苦旅。
试想一个择妻论美,不久就抛弃的人怎么会看到“芳草萋萋”的美景立刻产生归乡隐居的心情呢?一个酒色之徒看到美景应该兴致高昂,应当醉生梦死,应当及时行乐才对!如此看来,烟波愁情何从而来?这首诗也就解不通了!
这个乐景和最后的归隐乡愁有着明显的矛盾!但是如果我们把祢衡的典故加入进去,这烟波愁情也就很好理解了,这里就完全不存在矛盾了。
祢衡,《后汉书》卷八十下,文苑列传第七十下中记载:“祢衡字正平,平原般人也。
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
……常称曰:…大兒孔文举,小兒杨德祖。
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祢衡之狂由此可见一斑。
列传中余下文字记载了祢衡数次羞辱曹操、刘表,可见其狂妄至极,但二人都碍于其才名之大,均未敢加害。
曹操将其送之刘表,刘表欲借刀杀人又送之黄祖。
然而“后黄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而衡言不逊顺,祖惭,乃呵之。
衡更熟视曰:…死公!‟祖大怒,欲加棰。
衡方大骂,祖恚,遂令杀之。
”终于落得个身首异处。
那么他如此狂妄的原因何在?原因很简单:自负才名,在他眼中只有孔文举、杨德祖两人值得一提,其他都是庸庸碌碌之辈。
当崔颢站在黄鹤楼上,想到鹦鹉洲就是曾经不可一世的狂士祢衡被杀的地方会作何感想呢?论才名他能和祢衡相比吗?他名气能到连曹操、刘表都忌惮的程度吗?远远没有!那么连才名如此之大的祢衡最终都为他的狂妄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那么他这个恶迹昭彰的轻狂之士会有好的结局吗?作为一个读书人,作为一个积极考取功名的人,治国平天下是其一生的梦想,然而看到祢衡,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就已经清楚地知道前路不可行了,“道不可行,乘桴浮于海”,孔子尚且如此说,崔颢何能例外呢?在黄鹤楼上静静沉思着,不知不觉中,凭栏望去,已是日落西山,余晖映射,江上点点,烟波暮霭,此情此景,让狂士归心,令乡愁四起,顿生隐去之情。
此诗被推为七律中的压卷之作,千载苍茫只是其一,更为重要的是历史的契合让人心惊胆战,是狂士的回头让人拍案击节,更是“乘桴浮于海”的黯然神伤。
可想而知,少了一个祢衡的典故,也就少了诸多韵味,一首压倦之作,也就变得平庸不堪了。
但人教版的教材并未释出这个典故,又有几个中学老师会关注到这个典故?那么选入这首诗的意义也就丧失了,压卷之作的魅力也完全欣赏不到,怎能不让人感到遗憾呢!
段厚永,语文教师,现居广东深圳。
责任编校:汪丽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