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
我国的人民民主与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我国的人民民主与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https://img.taocdn.com/s3/m/d1d3d4ac1a37f111f1855bd0.png)
我国的人民民主与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一、区别
1. 内涵不同
民主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2. 适用对象不同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世界上不存在超阶级的民主。
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
在我国,民主适用于人民。
因此,我国民主又称人民民主。
政治权利和自由一般而言不具有阶级性。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主要包括:选举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监督权。
3. 所对应的关系不同
民主与专政是相对应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人民民主专政,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与公民的义务相对应的。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
不存在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的公民,也不存在只履行义务而不享有权利的公民。
4. 与国家的关系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可见,人民与国家的关系是一种政治关系。
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它通过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表现出来。
二、联系
人民民主与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都属于国家制度。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不少内容本身就是民主权利的范畴。
如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是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的具体体现。
公民基本权利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公民基本权利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ee7201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a.png)
课堂小结:
政治权力 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政治权利) 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公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民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等)
基
人身自由
住宅不受侵犯
本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权
利
社会经济与文 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经济方面)
严某通过网络检举乡政府违法占用村民土地。次日一 大早,乡政府工作人员破门而入,将还在睡梦中的严某强 行带到乡政府“教育”了一整天。
1.乡政府的行为是否违法? 2.严某的哪些基本权利受到侵犯?
第二目:人身自由
1.乡政府的行为是否违法?
违法
2.严某的哪些基本权利受到侵犯?
乡政府工作人员破门而入侵犯了 严某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
(1)内容: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 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2)意义: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 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3)保障措施: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制定资助政策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义务教育全免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学生领取生活补助费等。
◄#2022年新年贺词# “从年头到 年尾,农田、企业、社区、学校、 医院、军营、科研院所……大家 忙了一整年,付出了,奉献了, 也收获了。在飞逝的时光里,我 们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国,是一 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 这里有可亲可敬的人民,有日新 月异的发展,有赓续传承的事 业。”
2、劳动权的内容、意义
言论
出版
集会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
游行、示威的自由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公民基本权利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公民基本权利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cdd155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7a.png)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公民基本权利知识点汇总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1)政治权利和自由。
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2)人身自由。
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包括: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
(4)其他权利。
包括: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2、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条件: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②重要性: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2)政治自由。
①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②重要性: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3)监督权。
①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②重要性: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补充笔记】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③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舆论监督。
④参加听证会、论证会。
3、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有什么意义?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
统编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知识点+练习
![统编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知识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031a63906bd97f192279e99a.png)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知识点+练习知识点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由谁规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主要有哪些?依法行使这些政治权利和自由有什么意义?(1)由宪法规定。
(2)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3)意义:我国公民依法行使这些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去权力的重要形式。
2.公民的监督权表现在哪些方面?行使这项政治权利的重要性或意义是什么?(1)表现: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2)重要性或意义: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人身自由的内容和意义分别是什么?(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2)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4.除三项政治权利和自由外,我国公民还享有哪些基本权利?这些权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1)公民基本权利:①社会经济权利:主要有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
②文化教育权利:主要有受教育权、文化权利。
③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
(2)权利的共同特点:由宪法规定,并受到宪法和法律保障。
5.教育的地位(或作用)是什么?我国为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制定的政策是什么?(1)地位(或作用):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https://img.taocdn.com/s3/m/39f986b5dd88d0d233d46a31.png)
练一练:
1.关于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我国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政治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C.监督班干部的行为属于行使监督权。 D.我国公民的政治自由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
D
)
2.政治自由
3.监督权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含义:选举权是指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被选举权是 指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的权利。
②条件:①国籍条件:我国公民
②年龄条件:年满十八周岁 ③政治条件:依照法律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③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 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人教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一单元微课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主讲教师 边城高级中学 杨梨梨
学习目标
1.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含义 2.理解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内容
(一)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 1 )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 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2)内容: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政治自由
①内容: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②条件: 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③意义: 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
意愿,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 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3.监督权
①含义: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利。(注意:监督权的监督对象是国家机关和国家 工作人员) ②内容: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③要求: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https://img.taocdn.com/s3/m/51eac3d033d4b14e85246861.png)
8.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法律上是同时产生又相对应而存在的。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法律上是同时产生又相对应而存在的。 公民在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中,既是权利的主体, 公民在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中,既是权利的主体,又 是义务的主体。在享有公民权利的同时, 是义务的主体。在享有公民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 公民义务。因此,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离的。 公民义务。因此,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离的。在我 法律和事实上, 国,法律和事实上,都不允许存在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 务的公民,或只履行义务而不享有权利的公民。 务的公民,或只履行义务而不享有权利的公民。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又是相辅相成的。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又是相辅相成的。国家保障公民充分享 有和行使权力,使公民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有和行使权力,使公民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从 而更加自觉地履行公民义务。 而更加自觉地履行公民义务。而公民只有自觉地充分履行 自己的公民义务, 自己的公民义务,才能为享有和行使公民权利创造更好的 条件。 条件。 根据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根据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我国公民应该认真享有 和行使公民的权利,同时,应该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 和行使公民的权利,同时,应该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
9.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一制度下,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公民的个 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 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公民在 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时,应该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 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时, 益结合起来。 益结合起来。 在实际社会生活中, 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公民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 间在具体问题上,也会发生一些矛盾。 间在具体问题上,也会发生一些矛盾。在这种情况 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下,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坚持 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的具体表现。 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的具体表现。 我国的宪法、法律和法规, 我国的宪法、法律和法规,是调整和规范公民个人 利益和国家利益关系的基本法律依据,因此, 利益和国家利益关系的基本法律依据,因此,正确 处理公民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关系, 处理公民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关系,应该按照宪法 和法律的规定,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 和法律的规定,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权利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权利](https://img.taocdn.com/s3/m/5f09a92cad51f01dc381f160.png)
财产权利
社会经济权
财产权社会经济权
指公民享有的经济
生劳活动和权物质利益方面的权
利物,质是帮公助民权实现其他权利
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 ……重要性
它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重
要保证。
社会经济权
第十三条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 受侵犯。 第四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 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 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 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 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 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 卫生事业。
第四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犯 护 恢 复 名 誉 法律规定,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手 消除影响
段 赔礼道歉
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
住 感的私人空间
宅
《宪法》第三十九条
不 《宪法》第三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受 的住宅不受侵犯。
侵
禁止非非法法搜搜查查或者非法侵入 公民的住宅。
侵 非法剥夺他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以书面、口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格 权 人的荣誉、 罗先生行使了什么权利?
肖像权
未经本人同意 以营利为目的
姓名权
隐私权
人格尊严包含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行 头等形式诋 ”车主二话没说把车给了小郑,小郑飞身上车,一踩油门,追了上去,很快抓住那个男子,并把他带回公安局,处理完公务后,小郑把摩托车还给车主,向他表示感谢,并告知车主可以根据
是指公民通过书信、电话、电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自主地与他人进行交往的自由。 2、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形式。 国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高考政治 考点一遍过 考点19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含解析)
![高考政治 考点一遍过 考点19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53e1f574b35eefdc9d33364.png)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考点19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一)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1.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基础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的。
2.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我国宪法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作了明确的规定。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法定条件: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内容:我国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3)地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4.人民、选民、公民的区别(1)内涵不同人民是泛指一切对社会进步和发展起推动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成员的总称。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国家和社会中居主人翁地位。
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选民是指依法享有选举权的公民。
我国《选举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年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凡是具备我国法律所规定的资格要求,都是中国选民。
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在我国,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统一的,但在个别情况下,二者是可以分离的,即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受到刑法主刑(拘役、管制、有期徒刑)处罚的犯罪分子,在依法不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情况下依然享有选举权,但不享有被选举权。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依法享有一定权利和履行一定义务的人。
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1我国公民所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政治性义务是什么
![1我国公民所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政治性义务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d67ea3e9e009581b6bd9eb38.png)
A.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B.参加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C.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D.关注我国在国家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热情、主动的心态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阅读教材P13图表,评析其中的五种观点,你同意哪种观
点?为什么?
为什么要参与政治生活?
——政治和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每个人都置身于经 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社会生活中。回避政治、不问政治, 幻想超脱(脱离)政治,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实践上也是根本 行不通的。
◆你还能提出哪些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
参加共青团的活动、学校的时事政治学习等。
单项选择
1《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主任向 全国人大寄出了《公民建议书》,要求改革现行死刑制度。公民通 过上书反映自己对国家管理的要求,同时,上书也是公民应尽的社
D 会责任。这说明
A.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B.公民应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C.公民必须在社会主义法制的轨道上行使权利 D.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不可强调自身权利 C
③只强调个人利益 ④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A.① ② ③
B.② ③ ④
C.① ④
D.① ② ④
2008年2月28日,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确认,日 前当选的胡小燕、朱雪芹、康厚明等三位农民工十一 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代表资格有效。他们是中国首批农 民工代表,数以亿计的农民工队伍从此在中国全国人 大中有了最直接的政治代言人。
阅读教材14页,谈谈中学生怎样参 与政治生活?
(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2)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 (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
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与以下一些:
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2)
![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2)](https://img.taocdn.com/s3/m/ac80f6c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17.png)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3)途径/方式
①写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 ②向人大代表直接反映情况 ③向新闻媒体反映
(4)意义:
①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有助于提高公民的参政议政热情,激发公民主人翁意识。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5.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的重要性
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 参与国家政治生活,通过各种途径 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 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人民 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
④注意事项?
—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⑤重要性或意义?
—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陕 西 省 安 监 局原局 长杨达 才因在 2012年 8月一场 造成3 6人遇难 的特大 车祸现 场面带 微笑遭 到公众 质疑。 随后这 位"微 笑局长 "在不同 场合佩 戴多块 名牌手 表的图 片在互 联网上 被广泛 转载。
我国公民依法享有文化权利。
5、文化权利
①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 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②保障措施: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 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 以鼓励和帮助。
小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1
2
3
4
5
财产 权
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通过语言方式表达自己的思 依照法律规定程序,集
想见解或者其他意思的自由。 合在露天场所发表意见、
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表达意愿的自由。
通过各种出版物表达 思想见解以及其他意 思的自由
职业道德与法律复习题含答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复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5433aecfc789eb172dc8dc.png)
职业道德与法律一、填空题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电话报警电话中,119(火警)110(匪警)120(急救中心)。
3、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公积金.4、在我国民法规定的一系列人身权中,(生命健康权)是基础权利,是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
5、人身权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
6、订立劳动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
7、.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父母对子女最重要的义务是(抚养和教育的义务)8、周某捏造说他的同事和某曾经因盗窃而被判刑,并在单位里传播,周某的行为侵犯了何某的(名誉权)9、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10、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有(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11、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有(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12、我国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13、爱岗敬业的具体的要求:(乐业)、(勤业)、(敬业)14、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15、(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令人不敢破坏规则;(德治)以其感召性和劝导力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让人不愿破坏规则。
16、宪法是一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于(核心)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7、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涉及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19、我国现在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分配制度。
20、(调解)是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在第三方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下,依法自愿进行协商,从而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
21、(仲裁)是当事人根据达成的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中立的第三者裁判,仲裁机构对争议做出裁决的解决争议的办法22、(行政复议)是个人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其对有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做出行政复议决定。
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包括
![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包括](https://img.taocdn.com/s3/m/7847aab2240c844769eaee81.png)
政治权利和自由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公民个人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则是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直接表现,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是指选民依法选举代议机关代表和特定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的权利;被选举权则指选民依法被选举为代议机关代表和特定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的权利。
二.政治自由政治自由是指公民表达自己政治意愿的自由。
1.言论自由。
言论自由是指公民有通过各种语言形式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
其范围包括:第一,公民作为基本权利主体,都有以言论方式表达思想和见解的权利,因而其享有的主体十分广泛;第二,通过言论自由表达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看法和见解受法律保护,不受非法干涉;第三,言论自由的表现形式多样,既包括口头形式,又包括书面形式,必要时还可根据法律规定利用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介;第四,言论自由作为一项法律权利,在法定范围内,其享受者不应由于某种言论而承受不利后果;第五,言论自由存在着法定界限,受宪法和法律的合理限制,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行使。
2.出版自由。
出版自由是指公民可以通过公开出版物的形式,自由地表达自己对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见解和看法。
出版自由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著作自由,即公民有权自由地在出版物上发表作品;二是出版单位的设立与管理必须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3.结社自由。
结社自由是指有共同意愿或利益的公民,为了一定宗旨而组织形式上具有持续性、稳定性的社会团体的自由。
社团可因目的不同而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结社;另一类则是非营利性结社。
我国公民结社自由保障与限制的具体内容和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社会团体的成立实行核准登记制度,登记管理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和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民政部门。
第二,社会团体必须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有关政策,不得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危害国家的统一、安全和民族的团结,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权利和自由。
1.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https://img.taocdn.com/s3/m/c0f1ca1cfc4ffe473368ab9b.png)
单项选择题 1.近年来,一些地方人大敞开门办公开会, 1.近年来,一些地方人大敞开门办公开会,允许普通 近年来 百姓旁听人大会议,深受群众好评, 百姓旁听人大会议,深受群众好评,请回答 人大敞开门开会有利于公民行使: (1)人大敞开门开会有利于公民行使: A.议论自由权 B.监督权 A.议论自由权 B.监督权 C.政治自由权 D.申诉控告权 C.政治自由权 D.申诉控告权 人大开门开会体现了: (2)人大开门开会体现了: ①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 ②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 实性 ③社会主义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 ④我国政治 文明建设逐步完善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D.②③④
(2)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自由 (2)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自由? 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自由? ①公民要珍惜自己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既要依法 公民要珍惜自己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行使公民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 行使公民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 公民必须在社会主义法制的轨道上行使自己的权利, ②公民必须在社会主义法制的轨道上行使自己的权利, 如果违反社会主义法制,不仅损害国家的利益, 如果违反社会主义法制,不仅损害国家的利益,而且 也未尽到对国家对他人的义务而失去自己的权利。 也未尽到对国家对他人的义务而失去自己的权利。 在行使公民权利时,要积极履行公民义务, ③在行使公民权利时,要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维护国 家利益,努力维护国家安定、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 家利益,努力维护国家安定、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我国颁布的《信访条例》规定: 我国颁布的《信访条例》规定:公民进行信访 活动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 活动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不得损害国 社会、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家、社会、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信访部 门应该履行职责,认真热情接待来访公民。 门应该履行职责,认真热情接待来访公民。不得采取 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聚集、 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聚集、堵塞及阻断交 通等行为。在处理信访事项过程中, 通等行为。在处理信访事项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 有关法律法规,坚决维护法制的尊严。 有关法律法规,坚决维护法制的尊严。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常识回答: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常识回答: (1)在我国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如何? 在我国, (1)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如何? (2)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自由 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自由? (2)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自由? (3)形成人人遵纪守法的社会氛围对构建社会主义 (3)形成人人遵纪守法的社会氛围对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有何意义? 和谐社会有何意义?
3.1公民基本权利
![3.1公民基本权利](https://img.taocdn.com/s3/m/f0263ddd08a1284ac9504309.png)
政治 自由
我国公民享有政治自由, 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 包括言论、出版、集会、 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结社、游行、示威的自 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由 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 利;向国家机关提出 申诉、控告或者检举 的权利 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 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 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
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 占 有 权 )
( 收 益 权 )
1、我买了一台电 脑,放在书房里
( 使 用 权 )
3、我把电脑租给 某电脑打字房
( 处 分 权
)
2、我用电脑 做课件、上网
4、我把电 脑卖给别人
社会经济权利
(2)劳动权:
①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
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保护公民住宅权和私有财产权,是法治社会对公民生存 权的最基本承诺。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3)住宅不受侵犯: ①住宅的含义: 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 人空间。 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 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生活中会有这样的现象:未
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 字报、聚众闹事等。
3.公民的监督权包括哪些具体内容?有何意 义?
(1)监督权的主体和对象: ①主体:公民 ②对象: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2)监督权的内容: A.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 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B.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 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 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 2018/5/8 陷害 。
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https://img.taocdn.com/s3/m/e5183239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c.png)
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成为了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
公民政治权利指的是公民在政治领域享有的权利,例如选举权、言论自由等;而公民政治自由则是指公民不受任何不公正的限制和干涉,能够自由地表达意见、参与政治活动等。
本文将探讨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重要性、意义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首先,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是现代民主社会的基石。
在一个民主国家中,公民有权利选择自己的领导者和政府,通过选举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
这种政治权利使得公民能够参与到国家政治决策的过程中,保障了他们对政府的监督和约束,确保政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同时,政治自由也赋予了公民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批评政府的权利,使得社会舆论能够自由形成和流动,促进了公共讨论和信息传递,从而让民众能够真正参与到社会问题的解决中来。
其次,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是个人尊严和人权的体现。
每个人都应该被看作是一个独立、具有尊严和价值的个体,在政治上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待遇。
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保证了公民不受不公正的制约和歧视,让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参与政治活动和寻求自己的利益。
这种权利和自由的保障确保了每个人的人权得以尊重和保护,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对社会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政治权利和自由的保障能够激发公民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增强公民对社会进步的期望和参与度。
公民参与政治决策、行使自己的权利不仅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民主化进程,还能够有效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此外,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减少社会冲突和不满情绪的产生,为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提供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并非是绝对的,需要在一定的限制下行使。
政府在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秩序、公共利益和法律的约束。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例如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等时,政府可能会对公民的某些权利进行限制。
然而,这种限制应是有限度的、合法合理的,不能够滥用权力和侵犯公民的正当权益。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https://img.taocdn.com/s3/m/cf35111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e.png)
课标链接
名名师师考考点点精精讲讲
中考真题再现
-13-
第三课 公民权利
5.人身自由的含义、地位和重要性。(P36-37) (1)含义: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 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 律保护。 (2)地位: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3)重要性: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 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4)行使途径:向人大代表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地方人大反 映;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 反映;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媒体进行监督;通过互 联网在线交流的形式反映
课标链接
名名师师考考点点精精讲讲
中考真题再现
-10-
第三课 公民权利
考点链接 参与民主生活(九上第三课,本书P185)
课标链接
名名师师考考点点精精讲讲
中考真题再现
-14-
第三课 公民权利
★6.宪法中关于公民人身自由的相关规定。(P37-38)
内容
宪法规定
侵权表现
人身 自由
不受 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 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 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非法逮捕、非法拘 禁、非法搜身等
人格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 起侮辱性绰号、嘲 尊严 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 笑他人、往他人身
课标链接
名名师师考考点点精精讲讲
中考真题再现
-11-
第三课 公民权利
漫画解读
隐含考点:①监督权。②民主监督。③正确行使权利。④厉 行法治等。
课标链接
名名师师考考点点精精讲讲
中考真题再现
-12-
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https://img.taocdn.com/s3/m/bc277cdf58f5f61fb73666e3.png)
B类:对国家机 关及工作人员的 监督
作法
申诉
控告
检举
返回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发展较快 的地区之一.当地的民主恳谈会,是基层政府 就重大政策和建设规划等问题征询群众意 见的新举措,已成为基层政府联系当地群众 的新形式,在这种场合,群众行使的政治权利 公民的监督权 是____________?
我国为了保护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做了: 1。1953年和1979年两度制定了选举法,为我国 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奠定了法律基础。 2。1982年、1986年、1995年三次 对选举法进行修订,使我国的选 举制定不断完善。
注:点击屏幕后观看再返回
返回
二、制裁和惩罚侵害公民 政治权得和自由的行为
根本原因:我国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 义制度,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国家与公民在根本利益 是一致的
返回
人民与公民的区别: 第一,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第二,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大,公民包括全体社 会成员;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敌对 分子不属于人民,但仍属于公民.
国家权力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 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国家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B它表明了我国的国家权利来源于人民
C它是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 和表达意愿的自由权利 D它是公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
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范围(依法律规定) 出版 结社 集会 游行
言论
示威
注:请同学们进行选择,对号入座!
1。公民有权用(口头或书信)表达宣传自己的各种思想和见解 2。公民有权通过(报刊、杂志、书籍等出版物)表达宣传自己的 各种思相和见解 3。公民有权为一定的宗旨而组织参加某种社会团体 4。公民有权举行活动或聚集在一定场所研究问题发表意见 5。持标语、旗帜等标志在公共道路列队行时,表示庆祝、纪念或 者抗议、声讨等于强烈的共同意愿的自由
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包括
![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包括](https://img.taocdn.com/s3/m/257f10cfc5da50e2524d7fff.png)
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包括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基本的权利,从一出生就拥有了生命权,父母给子女起来名字之后就拥有了姓名权,还有肖像权等等,那么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包括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1.政治权利和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和自由。
具体包括两大方面:第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二,政治自由。
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宗教信仰自由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国家保护。
但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3.人身自由权利公民的人身自由是公民正常地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保障,是公民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参加国家政治生活、享受其他权利和自由的前提条件,也是公民最基本的人身权利。
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任何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等。
4.社会经济权利社会经济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经济生活和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
它主要包括:第一,财产权;第二,继承权;第三,劳动权;第四,休息权;第五,物质帮助权;第六,离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
5.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发展各种教育事业。
6.特定人的权利所谓特定人,这里是指包括妇女、母亲、儿童、老人、离退休人员、烈军属、华侨、归侨和侨眷在内的人员。
其权利包括:第一,妇女、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第二,保障离退休人员和烈军属的权利;第三,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益。
7.监督权利宪法规定公民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有哪些
![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3a7f396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1c.png)
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有哪些
(1)公民的平等权利。
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
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
如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收侵犯的权利。
(4)公民的社会生活权利。
如: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己有;妇女儿童权利等。
(5)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
如:劳动权;劳动者的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财产权和财产继承权等。
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
它是公民的经济要求在政治上的集中反映,是公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其他权利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公民的政治权利是由宪法、法律确认的,并受到宪法、法律的保护;同时它又受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公民享有政治权利的广度及其实现程度如何,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化程度的标志。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宪法、法律保障,公民不但可以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而且还可以通过社会提供的诸如公职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制度、社会协商制度等多种形式,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备课资料:3.1 公民基本权利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备课资料:3.1 公民基本权利](https://img.taocdn.com/s3/m/6f9ee23e050876323012121c.png)
第1课时公民根本权利知识点一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内容按照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视权等。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按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根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根底。
〔2〕政治自由。
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3〕监视权。
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渎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展诬告陷害。
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视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
知识点二人身自由1.人身自由的含义及地位〔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进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进犯,人格尊严不受进犯,住宅不受进犯,通信自由和通信机密受法律保护。
〔2〕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根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2.我国宪法对公民人身自由的保护〔1〕人身自由不受进犯。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制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制止非法搜寻公民的身体。
〔2〕人格尊严不受进犯。
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别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进犯,制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展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课题:公民享有民主权利
课型:新授授课时间:第十二周第一课时授课时数: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我国公民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了解行使选举权应采取的正确态度、行使民主决策权的主要方式,掌握行使监督权的主要途径。
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通过教学,增强学生国家观念,增强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意识,激发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3.运用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学会监督政府权力行使的途径,逐步提高政治参与的本领。
教学重点:行使民主权利的主要形式
教学难点:行使监督权的主要途径
教学方法:讲授法、调查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前准备:
1.调查学生对政府的了解度、信任度、关心度及对政治生活的参与意识。
2.利用节假日,以小组为单位,对我市存在的公共性的社会问题进行调查和梳理。
学情分析:
1.二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而且本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中已有相关接触,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和合作探究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2.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对于社会的认识存在一些偏颇,故学生有时不能正确理解我国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方面所作出的成绩。
基于以上两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中应从学生所了解的民主权利基本内容入手,让学生通过事例的分析、亲身的体验,了解相关内容,形成正确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小组汇报,导入新课
一个小组汇报一下调查本市公共问题情况。
问:他们有权利进行调查吗?
为什么?他们又是在行使什么权利?
二、师生互动,讨论新课
(一)教学“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教师提问:什么是政治权利和自由?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1.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看“学生参加区人大代表选举”图片,回答问题:图片中的学生在行使什么权利?设问:你们有选择权吗?
帮助学生小结: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相关法律规定,引导学生探究:我们应如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教师展示案例:《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征集意见以来,各界人士集思广益,截止2009年2月,已通过多种渠道发表意见建议达到110多万条。
引导学生讨论:该材料中公民在行使什么民主权利?结合学生分析,说明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
这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形式。
学生拓宽思维:这些权利行使有没有限制条件?为什么?
3.针对小组汇报的调查情况。
问:他们是在行使什么权利?
深入探究:若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时,我们该行使什么权利?(为本课的难点作铺垫)
举例(展示网络曝光图片):原南京“天价烟局长”周久耕,被网友曝光,讲清公民监督权。
(小结:要求学生掌握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内容,理解如何正确行使这些权利和自由。
引入下一部分教学内容:行使民主权利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二)教学“行使民主权利的主要形式”
教师提问: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有哪些?
1.结合学生回答,帮助学生理解: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做主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以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举例:看“学生参加区人大代表选举”“小区评议会”“职工代表大会”“列车票价听证会”等图片,分别说出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形式。
2.说明民主选举的概念:是指人民根据自己的意愿,按照法定形式,选定国家各级代表机关的代表和某些国家公职人员的行为。
3.学生解释民主决策:公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人民代表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和制定决策,这是公民参与决策的间接途径。
4.结合学生所学,分析理解如何进行民主管理,让学生回忆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职工代表大会是公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
5.说明民主监督的概念:是指公民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对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以及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的监督。
举例:针对小组汇报的调查情况。
问:他们行使民主权利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引导分析:如何实施公民的监督权,导入下部分内容教学。
(三)教学“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主要途径”
1.说明主要的途径:
第一,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
公民可以通过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当面向有关人员反映自己的意见,提出批评,建议。
第二,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行使监督权。
公民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
第三,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
公民可以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表意见。
此外,近年来还出现了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村务公开栏,民主日,监督箱等新形式,新方法,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更广泛的渠道。
2.针对小组汇报的调查情况。
问:他们行使监督权的合法途径有哪些? 引导分析:行使监督权应注意哪些方面,必须尊重事实,不得妨碍公共秩序、不得损害他人名誉、更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等。
三、知识运用,拓展提高
课本练习:互动空间——连一连;
走进生活——为城市发展献言
四、交流体验,归纳总结
1.要求学生掌握公民民主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基本内容,理解怎样才能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2.填写“课堂反思表”和“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记载表”,进行课堂评价。
五、课后巩固,布置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作为主人翁的你准备如何行使民主权利?
六、设计板书,提纲挈领
第9课 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民主选举 行使民主权利的主要形式 民主决策 本课重点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本课难点
本节课的板书我采用了简单的框架模式勾勒出本节课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教学设计思路,并能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
七、教后反思,不断提高
课后,我与学生共同进行了反思。
学生通过填写“课堂反思表”进行反思,我在学生反思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反思。
1.本课让我自豪的地方:大部分学生能从本节课上学到新的东西,并且能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兴趣,课堂气氛融洽,并对以后的学习充满信心。
2本课令我遗憾的地方:还有一部分学生未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问题探究等,个别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容乐观。
3.本课尚可改进的地方:多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做到教学的“三贴近”原则。
4.关于教学的一点感想:“政治部分”内容比较枯燥,如果尝试让学生亲身体验,效果就完全不一样;教师必须高屋建瓴,将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整合,注意前后联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本课内容;资料选择要恰当,不能进行资料的堆砌,必须精选、设计,必要时进行资源的二次开发。
附件1:
仪征工业学校“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记载表
登记人(签名):
附件2:
主题:调查我们身边存在的公共问题(学校、社区、企业)
附件3:
课堂反思表
课题:
姓名:班级:时间:
一、写出四个“我学会了”的事实,说明你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到的新东西:
1.我学会了
2.我学会了
3.我学会了
4.我学会了
二、本堂课哪些事情让你引以为自豪?
1、
2、
三、如果你有机会改动学习内容,那你会改动哪些地方?
四、你认为本堂课最难理解的地方是什么?
五、你认为本堂课最容易理解的地方是什么?
六、如果本堂课总分为10分,你为自己打几分?理由是什么?
七、你对老师的教学有何意见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