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荷塘月色》优秀教案第一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荷塘月色》优秀教案荷塘月色一、课本导入中国人是个喜欢热闹的民族,就拿刚刚过去不久的春节来说,王安石的一首《元日》形容得最为贴切,“爆竹声中一岁除,”过年要放鞭炮庆祝,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高兴,“春风送暖入屠苏”,家家要吃团圆饭,喝团圆酒,“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贴门神换春联,这是中国老百姓忙年中最常见的景象。
然而大鱼大肉吃多了会腻,迎来送往的应酬多了也觉得累,这时候人们又会渴望独处,“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林语堂),对于现代人来说,最常见的消遣是玩手机,刷刷微博、朋友圈,或者玩玩游戏,而在没有wifi、电脑和互联网的民国时代,人们又是如何排解烦闷,偷得浮生半日闲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朱自清先生的现代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感受一段在那个“日色、车马、邮件都很慢的”年代里,与清风明月、脉脉荷香为伴的闲情逸趣。
二、知人论世首先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和代表作。
这也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文学评论的重要原则之一。
“知人”就是了解、研究作者的生平经历,“论世”指的是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
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作品时曾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不忘自然与社会,一粒沙里见世情,半瓣花上说人情。
”知人论世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走进作品,把握文章主题内涵,与作者来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和交流。
知人,那么对于作者朱自清,同学们都有哪些了解?朱自清,生于1898年,卒于1948年。
原籍浙江绍兴,是鲁迅先生的同乡,但由于祖父和父亲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原名朱自华,取“春华秋实”之意,字佩弦,号秋实。
后来1917年考入北大哲学系时,改名“自清”,取自楚辞“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为自我勉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廉洁,不与周围同流合污。
自清二字也成为朱自清的人生注解。
1948年时,重病缠身的朱自清先生为了抗议美国扶植日本的政策,不食美国救济粮,最后病逝于北平大医院,火葬于广济寺,享年51岁,留下诗歌、散文、文学评论26册,190万字。
高一语文新人教版必修2:《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3【教学目标】1、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2、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教学重点】通过4—6段赏析,品味文章语言美,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
【教学难点】1、作者为什么会有“颇不宁静”的心情。
2、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教学方法】点拨讲授法、朗读鉴赏法【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名篇,鉴赏此文必须“披文以入情”,即通过朗读文章,体味文章的语言来感受作品中的形象,从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般的教学方式是按照文脉顺序,一开始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情感先行,学生会有突兀感,觉得虚无飘渺,难以把握。
因此,在第一课时,先分析4—5段,那么感情就会有了寄托,教学便会水到渠成的。
第二课时,重在理解作者情感。
在阅读欣赏4—6段基础上以讨论形式完成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在现代散文的画卷中,朱自清的散文独树一帜,十分受人青睐。
许多人在文学练习阶段,都沉浸在他的散文意境里,模仿过他的调子,甚至“剽窃”过他的措辞。
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散文——《荷塘月色》,素来被称为散文中的奇葩。
自从它被编进了中学课本以后,它的美誉四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散文创作。
今天,我们就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
二、作者介绍:(投影)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现代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为“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人。
著有散文集《雪朝》、《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朱自清全集》。
朱自清的散文名篇《绿》、《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都备受推崇。
三、分析第4~6自然段:(播放音乐,投影清华园的荷塘美景。
揭开荷塘是原清华大学荷花池的真面纱,援引“老清华”眼中昔日的荷花池,引导学生去领会朱自清妙笔回春之神奇。
高中语文 荷塘月色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荷塘月色》
、找出文中表达情感的句子,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理出感情线索;分析作者感情与景物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是,成了,变成”等甚至不用比喻词。
作者是怎样写这些内容的,包括层次、内容(景物)的特点,在课本上作些勾
.望
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蹁回家门。
段是“引子”也应独立。
第
修饰已经达到“准
着江南了”?
情。
正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
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
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
载体。
许多论者在分析本文时,多抓住“荷塘月色”的“朦胧”大作文章,认为这反映了
朦胧之景”
所以作者选用看得见的景象,经历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感觉,想象得出的形象作喻体,
“象吃了人生果”
种酣畅淋漓之感。
通感的修辞手法在此运用得巧妙绝伦,魅力无穷!。
高中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通用5篇)
高中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通用5篇)高中必修二《荷塘月色》篇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篇课文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学习本篇课文,学生品味精炼,准确优美,动人的语言。
3.通过学习本篇课文,学生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播放歌曲《荷塘月色》。
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流进了夜色微微荡漾。
这首音乐我们耳熟能详,我们体会到了夜色中荷塘的优美和温柔,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月下荷塘是什么样子的。
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走进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二. 作者简介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
中国现代著名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代表作长诗《毁灭》,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三.初读课文1.理清文章脉络(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给文章标序号,引导学生跟随作者的脚步理清文章脉络)院子(第1段)━小煤屑路(第2段)回到院子(第10段)│ 荷塘四面(第6段)━━荷塘(第4段) ┙首先作者是在院子里的,文中提到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渴求宁静、自由作者心里不宁静,睡不着觉,想到以前的荷塘心里更加不宁静,所以准备去看看。
接着作者来到了小煤屑路,这时作者是如何描写夜晚的?(寂寞)那作者的心情如何?(便觉得是一个自由的人)后来作者走到了荷塘,想到了什么?(月下荷塘的美丽)但这时作者是什么感觉?(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表达了作者的失落、苦闷后来又写到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一件有趣的事,作者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这些都表达了作者的怅然失落。
文章结尾处写到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表明作者对江南热闹的怀念,作者不再宁静。
结合《荷塘月色》创作背景分析作者思想感情。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
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1.1《荷塘月色》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背景材料】一、作者简介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祖籍浙江省绍兴市,1898 年生于江苏省东海县。
1903 年随家定居扬州,故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 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为“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
以后的五年里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教书。
在大学时代,朱自清就开始创作新诗, 1923 年发表的长诗《毁灭》,在当时的诗坛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29 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 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了古典文学的研究。
1928 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文坛上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 年 8 月 12 日,朱自清病逝于北京。
他的一生既是作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
逝世后整理出版有《朱自清文集》(四卷)、《朱自清诗文选集》。
二、月夜有无蝉声?《荷塘月色》中有一处写到作者在月下漫步荷塘时听到了蝉声。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后来有一位叫陈少白的写信给朱自清,说蝉子夜晚是不叫的。
朱自清为此问了好几个人,他们也都认为陈的话不错。
朱自清为了进一步弄清问题,又去请教他在清华大学的同事昆虫学家刘崇乐教授。
刘崇乐则从别一个人的著作里摘抄了一段文字寄给朱自清,这一段文字说月夜确有蝉声,不过那位著者又说,平常夜晚蝉子是不叫的,那一个月夜,却听到它们在叫。
这么一来,朱自清反复考虑,就把“好几个人”的话当作“客观实际”,而把那个著者的亲耳所闻当作“是个例外”,至于自己文中那一段描写,则自认是“记忆错误”。
于是朱自清给陈少白复信,表示了感谢,并且慎重表示:散文集《背影》(里面收有《荷塘月色》一文)以后再版要删掉月夜蝉鸣的句子。
过了些时候,陈少白又在《新学生》月刊上发表文章,再次讨论这个问题,并且涉及到宋代王安石的《葛溪驿》一诗,因为这首诗里也有月夜蝉鸣的描写。
也就在这个讨论之后,朱自清自己又有两次亲耳听到了月夜蝉声,“跟《荷塘月色》中所叙的有相同的地方”,朱自清因为“有切己的问题在心里’,所以对此印象格外深刻。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荷塘月色(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对。 “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这是比喻。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花香,如歌声,假设有假设无、轻灵飘渺,用听觉来写嗅觉,想像奇妙,写出了 荷香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的美好情状。
〔6〕画面美:月色下的荷塘,朦胧、静谧的美。
29岁的朱自清此时已是清华大学教授,前途无量,怎么会如此惆怅和苦闷?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朱自清在同时期发表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 “何以见得很‘柔美’?
“句中有‘亭亭’二字。“是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写出了荷叶的风姿。
B、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 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荷花饱满盛开、含苞待放的情状。
五、小结评价
集体讨论
教学后记
教师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2:《荷塘月色》教案3
荷塘月色荷塘月色朱自清教学目标:1、培养整体感知能力;2、培养语言分析能力;3、掌握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效果。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结构;分析文章的语言。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祖籍浙江绍兴。
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
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中学任教。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朱自清全集》。
二、朗读课文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对课文的整体脉络有个初步了解,并对全文的结构、线索有一定的感知。
一读:学生自读—扫清字词障碍,熟读全文。
(掌握课下注释,教师适当点拨。
作为高中第一课,要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二读:教师领读—掌握感情基调,整体理解。
(课后练习一。
最能表达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文眼。
)三读:学生朗读—明确全文结构,写出路线。
四读:学生齐读—加深全文理解,纵深扩展。
(分组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等,努力使学生把全文的情感领悟出来)三、分析课文㈠文题点评“荷塘月色”,按照常规思路,当写出“荷塘”“月色”“荷塘和月色”三大块,如果将标题改为“荷塘、月色”,则可写两大块,而作者独具匠心,描写了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
作者的高明之处是,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
㈡整体把握明确结构,写出大意(见课后资料)。
简要分析: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是一个圆形;从外结构看,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共34页)
1.《荷塘月色》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描述性写作技巧,提高描写景物的表达能力;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情感感知能力;3.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发展团队协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分析“荷塘月色”这一主题所表达的含义,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2.通过课文学习,掌握描述性写作技巧,包括景物描写、情感表达等方面;3.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过程1.引入课题通过播放荷塘月色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本课主题。
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对此景色的感受,或者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画面。
2.分析课文(1)阅读全文,掌握文章大意。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和主要内容。
(2)深入分析“荷塘月色”这一主题。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探讨荷塘与月色在文章中所代表的意象,以及它们与作者思想感情的联系。
(3)细细品味作者的写作技巧。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语言特色等,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如何将景色与情感融为一体。
3.总结课文主题在分析完课文后,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强化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所学的描述性写作技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现荷塘月色的美丽,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这一景象。
2.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适时进行课堂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进行多项选择题练习,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2.布置写作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描述性写作技巧,以“我身边的景色”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培养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3.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内容理解、写作技巧、语言表达等多个方面。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PPT演示文稿:通过展示荷塘月色的图片和文章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荷塘月色》教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二)
《荷塘月色》教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二)教学目标(含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1、欣赏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品味精炼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3、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和文章的主旨,学会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能力训练任务 1、理解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写作手法。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资料及教具《语文教学参考书》(根底模块)步骤教学内容教法、学法及活动时间分配一、导入一位哲学家说过:“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
”我国有许多的诗人、作家都喜欢借这些风景来表达自己的感情,那么同学们你们能说说古今中外的借景抒情的名句或名诗、名篇吗?今天我们将要共同学习的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让我们一块儿去看看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美丽的自然风景?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呢?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充满诗情画意的《荷塘月色》。
二、简介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逝于1948年8月12日,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
他在扬州生活了13年,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
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
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1948年,朱自清因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参加了拒绝接受美国救济粮的运动,本已身患肺病的他更是虚弱不堪,终于在贫病之中逝世,年仅50岁。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
高中语文 1.1荷塘月色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
荷塘月色知识与技能目标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3.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
2.理解关键语句,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一、引入宋代杨万里有一首诗,开头两句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下来的两句是什么?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联想到有关描写荷塘或荷花的诗文?明确: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鲜艳夺目,美不胜收的画面)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写出了荷花那种自然的清纯美丽)周敦颐《爱莲说》里提到的“出淤泥而不染”。
说说有关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文?明确: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亮勾起了人的思乡之情)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表达独自饮酒的寂寞与空虚。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中的夜晚,有明月青松,流泉青石,闲静幽美,恬淡宜人。
)那么大家见过荷塘月色没有?那么让我们走近朱自清,一起来欣赏他笔下的荷塘月色。
二、背景及作者介绍1、作者朱自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对于他,大家应当记得他的四个令人羡慕的闪光点:(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3)毛泽东曾高度的赞扬朱自清“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独树一帜,“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这源于他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对世情精细的观察和体验及朴实、忠厚、平淡、刚正的性格。
初中我们学过他的《背影》、《春》。
代表作有散文与诗的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的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情文并茂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
高中语文1荷塘月色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教案
内容提要
时间
设计意图
方法、策略
个人备课
①检查预习(或当堂预习)
②导入、目标、重难点呈现
③新授
④课内练习(及检测)
⑤课堂
小结
⑥布置作业及预习任务
一、新课导入
我国宋代的著名诗人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描写同一事物却反差如此之大,正如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今天我们就让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去看一看他给我们留下的这一篇优美的散文《荷塘月色》,看一看他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月色下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
初中我们学过他的《背影》、《春》。代表作有散文与诗的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三、初读文章,正字音,读出感情,让学生进入特定情境
四.整体感知
1.概括段意(见ppt 展示)
2.重点赏析课文第四、五、六段,感受美丽的风景
第4段:月光下的荷塘
第5段:荷塘上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色
3.作者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作者运用什么手法写荷叶、荷花、荷香的?(体现语言美、修辞美)
1《荷塘月色》
教学目标
1.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分析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品味本文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学习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
3.通过“自主合作、思考探究、活动体验”的学习方式,掌握散文的学习方法。
重点
1.通过对4-6段的赏析,品味文章的语言美。2.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
难点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1)叠词使用,如“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荷叶、“亭亭”的荷花、“缕缕”的清香、等
湖南省蓝山二中语文教案 1.1 荷塘月色 (人教版2)
《荷塘月色》教案预习作业1、谈谈你读这篇文章的最大感受2、找出文章中表现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理清作者心情的变化3、探讨作者为何总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总体熟悉课文,领会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借由学生疑问:如何读文章。
读情,读法.二、朗读课文思考问题:听完朗读,你对这篇文章的感受是什么?师生互动活动一:学生畅谈对这篇文章的感受。
教师归纳小结,本课时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主要美在三方面:景物优美、感情真挚、语言新而不失自然。
1、写景。
主要写什么景?(荷塘、月色)由此看来,标题是什么短语?(并列)写荷塘和月色的文字各集中在哪段?(略)景美、语言美,第2节课深入探讨。
2、感情真挚:本文既是写景散文,也是抒情散文。
生生互动活动一:找出文章中表示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理清作者心情的变化。
教师明确:表现作者内心思绪变化的句子有: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渴求宁静)——4、5、6段未直接写出作者的心情,但通过作者对荷塘、月色优美景色的描写,可以感受到作者暂时沉浸到了在优美景色中而忘记了烦恼,寻得了片刻的宁静-—-—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片刻宁静得而复失,过渡极为自然)--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心境回到现实).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求得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心境回到现实。
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由此说,本文的文眼句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所谓文眼,就是文中最紧要的语言。
比如一个人,人没有眼睛,就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反过来,他人读你的眼睛,就能读到你的内心世界.所以,文眼,就是最能揭示主题思想、透露作者感情的传神语句。
清代刘熙载曰:“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
高中语文 1.1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提出要求,朗读课文。
1.扫除文字障碍。
2.理清脉络〔行踪、情感〕。
a.圈出表示行踪变化的句子或者地点转移的句子。
b.找出文中描写心里感受的句子。
〔1〕在重要词语〔特别是生字新词〕下面做上标记。
〔2〕标出作者行踪的变化的句子和情心理感受的句子。
培养学生阅读现代文本的能力。
环节三:
交流
检测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并作出总评。
2.出示本文的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作者当时29岁,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某某叛变革命,三天之间,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3000多人失踪。一夜之间,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消息传到,朱自清十分震惊,一连几天心绪不宁,充满苦涩、悲愤和彷徨。
四•一二政变给他的打击是很大的,他在信中这样写道:“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
荷塘月色〔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理清全文结构。
b.背诵经典片段。
2.能力目标
a.培养快速阅读文章及筛选关键词语的能力。
3.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情感,领会作者对民族命运的关注。
二、教学要点
领悟作品的命运的关注。
四教学流程
〔1〕作者的行踪变化:
第一节“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第九节“——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小结:出家门——去荷塘——观荷塘——回家门〔明线——游踪〕
〔2〕作者的情绪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塘月色》教案
预习作业
1、谈谈你读这篇文章的最大感受
2、找出文章中表现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理清作者心情的变化
3、探讨作者为何总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总体熟悉课文,领会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借由学生疑问:如何读文章。
读情,读法。
二、朗读课文
思考问题:听完朗读,你对这篇文章的感受是什么?
师生互动活动一:学生畅谈对这篇文章的感受。
教师归纳小结,本课时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主要美在三方面:景物优美、感情真挚、语言新而不失自然。
1、写景。
主要写什么景?(荷塘、月色)由此看来,标题是什么短语?(并列)写荷塘和月色的文字各集中在哪段?(略)
景美、语言美,第2节课深入探讨。
2、感情真挚:本文既是写景散文,也是抒情散文。
生生互动活动一:找出文章中表示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理清作者心情的变化。
教师明确:表现作者内心思绪变化的句子有: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渴求宁静)——4、5、6段未直接写出作者的心情,但通过作者对荷塘、月色优美景色的描写,可以感受到作者暂时沉浸到了在优美景色中而忘记了烦恼,寻得了片刻的宁静----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片刻宁静得而复失,过渡极为自然)——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心境回到现实)。
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求得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心境回到现实。
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由此说,本文的文眼句是?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所谓文眼,就是文中最紧要的语言。
比如一个人,人没有眼睛,就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反过来,他人读你的眼睛,就能读到你的内心世界。
所以,文眼,就是最能揭示主题思想、透露作者感情的传神语句。
清代刘熙载曰:“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
”此即文眼之说。
所以读一篇文章,要注意文眼的把握。
生生互动活动二:作者为何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提示:须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性格特点分析。
明确: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圆西院。
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
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
作为正直的知识分子,朱先生自然倍感苦闷彷徨。
他是民主战士,爱国分子,但对社会的参与意识不够强烈。
中国现代作家中,郭沫若早就揭露当时的社会是血腥污秽的屠场,闻一多诅咒旧中国是一池死水,鲁迅则要掀翻延续数千年的吃人筵席。
朱自清要比他们温和,他的确感到现实对正直善良的人们沉重的碾压,但还没有上升为抗争。
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
”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望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
本文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性格的支配下写成的。
文章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教师分析以下三句话,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情感。
1、“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2、“这是独处的妙处”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便觉”强调只是主观感受。
这“自由的人”的片刻感觉与“平常的自己”有着差距和矛盾。
对晚上“独处”的陶醉,正是对白天尘嚣的不满,暗示“不宁静”的社会原因。
“且”是“姑且”,正表明作者所能做到的只能是借片刻的逍遥自在来排遣心中的“不宁静”。
总结本课时
指出作品的感情基调:A、淡淡的喜悦;B、淡淡的哀愁;C、淡淡的喜悦夹杂着淡淡的哀愁;
D、浓浓的哀愁
寻求宁静
答案是C 。
四、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加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文章4—6段
3、完成练习二至五。
去途
家 颇不宁静 得到宁静 赏荷塘月色
回到现实
归途
预习作业
1、你觉得本文写景有何特色?你最喜欢写景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领略本文的画面美(写景美)。
领略本文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回顾上节课:第一节课,我们重点感受了蕴含在这篇散文中的情感内核,体会了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境----由于时代和性格原因,始终无法摆脱的苦闷心情,既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也反映了作者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环境中寻求精神暂时解脱却又无法得以解脱的矛盾心情。
本节课,我们将带领同学们重点领略文章的写景之美与语言之美。
学生活动一:配乐,请一位同学朗读4—6段,同学们拿起笔画下你觉得最美的句子。
思考两个问题:
时代的苦闷
1、你认为这3段写景的基调是什么?你觉得这几段写景有何特色?
2、这几段写景都运了哪些方法?
这一环节学生的活动要充分,学生可以从写景的色彩、基调、词汇、修辞等角度阐述写景特点。
教师归纳明确:
一、第4段重写月色下的荷塘,第5段重写荷塘上的月色,第6段写荷塘四周在月色下的景致。
二、这几段写景的基调:优雅、幽静、素淡、朦胧。
月光是“淡淡的”、“静静的”,云也是“淡淡的”,雾是“薄薄的”,荷香是“缕缕”、“仿佛远处……”,叶子和花“像笼着……”。
所以,总的色调是素淡朦胧,恰与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这种心境合拍,表现出作者忧郁、沉静的诗人气息。
三、综合分析第4段
1、写景的大致顺序:在总写荷塘概貌后,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采多姿的荷花,再写缕缕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以及流水。
这是按照观察的角度、视线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依次精雕细刻。
2、本段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一应景物,都处在朦胧的月光中,有着奇异的光彩。
如把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
再如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时断时续,隐约朦胧。
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
3、从语言、修辞看:
比喻(含通感,不是重点,点到即可)
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
荷香本是嗅觉形象,作者却把它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期转化为听觉形象,这种把一种感觉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形象的写法,在修辞学上称为“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方法。
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启发读者展开更广阔的联想,让读者去领会作品的艺术境界。
还有多个句子用到比喻,所选择的喻体皆为柔美之物,与本体生动切合,贴切地描摹出了景物的优美。
拟人
赋予物以人的品格,将景物写得灵秀动人。
叠词
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有一种音韵美。
骈散句结合
用词优雅、柔美,句子既见变化,又稍显齐整,产生一种节奏上的舒感美。
四、综合分析第5段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本段有正面描写月色的句子,但更多的句子是从侧面表现月色之美的。
作者通过写青雾、叶子、花、淡云、灌木、杨柳的倩影等景物,烘托了月色之美。
因月色毕竟单调得很,正面是很难描摹的,于是作者借用其它景物,用衬托的手法予以表现,可谓恰到好处。
2、动词之美
一个“泻”字,境界全出,顿时将无形化有形,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给人医治奶白色而鲜艳欲滴的实感。
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
(“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且与“如流水一般”不般配,失去和谐感。
)
“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
(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
“笼”字写出了雾的轻、薄、透,正合“轻纱”的比喻。
(“盖、罩、蒙”等字都显得过于厚重。
“落下”沉重,表现出“黑影”的质感。
(“映出”表现不出浓重)
“画”能写出月影之美。
(“印”不能写出美)
3、修辞手法的运用
比喻(通感)
五、综合分析第6段
1、段末过渡自然,片刻的宁静得而复失。
2、本段动静结合,远近相间。
本文写景小结:
这篇散文,写景细腻动人,创设了素淡、朦胧、优美的意境。
阅读这一部分文字,一个个画面清晰地映现在我们眼前: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流水脉脉,月色溶溶,小径幽幽,树色隐隐。
在这样的画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淡淡的喜悦。
景物是作者感情的载体,景语即情语,这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
从作者观察的细致、描写的细腻,可见作者已经完全陶醉其间,忘情于迷人的景色之中了。
只不过,这种喜悦与宁静是淡淡而且短暂的。
学生活动二:从画中走出来,作者写到了江南采莲旧俗,是何用意。
教师明确:简单地说,可以将之理解为作者回到现实生活的表现。
深究起来,写作者惦念江南,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意,以此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