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特征_八年级地理教案_模板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气候教案

八年级地理气候教案

八年级地理气候教案八年级地理气候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1)欧洲地形特征;(2)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特征;2、理解: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成因;二、能力目标:学会分析自然环境各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教学重点:1、欧洲地形特征;2、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特征;教学难点: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成因教学方法:读、讲、议、练教具使用:挂图、投影片、录像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师问:亚洲和非洲的地形各以什么地形类形为主?生答: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

导入:我们今天来学习有关欧洲的地形和气候的知识。

新课:(将学生分成3组,每组选一位组长,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课堂学习和竞赛,并负责检查别组的学习情况。

为激励竞赛,规定课堂竞赛得分少的一组要表演节目。

)引导学生读图13、7欧洲的地势和欧洲西部地形图,完成22页活动内容,并思考问题:欧洲的地形特征是什么?欧洲的平原有什么特征?成因是什么?冰川作用能形成哪些地形?1、学生活动:小组内可互相讨论要完成的内容,组长负责检查别组的学习情况,没完成一人次扣一分。

并抢答问题。

2、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欧洲西部的板图,边小结边画板图。

3、要求学生也画出欧洲西部的草图,并填上西欧平原、中欧平原、阿尔卑斯山、斯堪的纳维亚山、勃朗峰。

学生自学西欧的气候:学生读图13、9西欧的气温和降水,从降水和气温两方面分析西欧的气候特征。

答:西欧气温冬季比较温和,夏季比较凉爽;全年降水的季节分配也比较均匀,海洋性特征显著。

学生读图13、10西欧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讨论完成23页活动内容。

并在图上填出各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

老师在板图上边画边小结。

学生讨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特征和成因。

学生发言后老师小结: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气温冬季比较温和,夏季比较凉爽;全年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成因:西欧濒临大西洋,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沿岸,强劲的西风把暖湿气流输送到大陆内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山脉多东西走向,有利于水汔进入内陆。

初二地理课程教案了解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

初二地理课程教案了解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

初二地理课程教案了解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初二地理课程教案:了解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引言】地理课程对学生了解自然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了解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对于我们理解国家自然资源和地理特征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相关的地理要素,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

【背景知识】了解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地理常识。

气候是指一个区域长期平均的天气状况,是由温度、湿度、气压、降水等要素所决定的。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因此气候类型多样。

根据各地不同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分布,我国主要可以划分为四个气候带:东亚季风气候带、西北季风气候带、西南季风气候带和地中海气候带。

【主要内容】一、东亚季风气候带东亚季风气候带是我国气候类型中最广阔的一种类型,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黄河中下游等地区。

在这个气候带内,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潮湿,降水集中在夏季。

温度和降水的季节性变化明显。

水资源丰富,农业发展较好。

二、西北季风气候带西北季风气候带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等地。

在这个气候带内,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降水分布不均匀,大部分集中在春季。

沙尘暴比较多,寒潮气候现象突出。

三、西南季风气候带西南季风气候带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贵州省等地。

在这个气候带内,冬季温暖,夏季炎热湿润,降水分布较为均匀,以夏季为主。

植被茂盛,水资源丰富,适合农业发展。

四、地中海气候带地中海气候带主要分布在华南沿海和台湾地区。

在这个气候带内,冬季温暖潮湿,夏季炎热潮湿,降水集中在夏季,年降水量较多。

植被丰富,农业条件优越。

【教学活动】1. 游戏活动:气候带识别安排学生看图片,通过观察植被、气温、降水等要素,判断该地属于哪种气候带。

并组织小组比赛,增加趣味性。

2. 实地观察:不同气候带的地理特征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地方,观察当地的气候特征,并与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不同气候带的了解。

气候-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气候-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气候-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气候的概念和气候的分类方法。

2.掌握影响气候的因素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4.掌握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气象观测。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气候的分类方法。

2.了解气候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能够区分和描述中国不同地区气候类型。

4.了解气象设备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天气、气候等现象,进入气候相关知识的学习。

2. 概念解释(10分钟)由教师介绍气候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可以通过温度、降水等要素来衡量。

3. 分类方法(15分钟)简单介绍气候的分类方法,偏重于气温、降水量和季节的判断依据,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不同的气候类型。

4. 影响因素(20分钟)通过讲解地球自转、气候带、洋流和地形等因素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各种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针对每一种因素,可以举例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5. 中国气候(25分钟)介绍中国气候的分布特点,列举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可以通过PPT 等多媒体方式展示相关图片和图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6. 气象观测(20分钟)介绍学生如何进行气象观测,包括温度计、雨量计等气象设备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和实操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气象观测的过程。

7. 总结(10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简单回顾和总结,强调学生应掌握的重点和难点,确保学生对气候相关知识有较好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解、演示、讨论、实操等多种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和图表等方式,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气候相关内容。

五、教学评价1.通过讨论、实操等方式,考察学生对气象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对气候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通过作业等方式,考察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3.通过课堂反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收获和困惑,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气候教案5篇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气候教案5篇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气候教案5篇人教版地理八年级气候教案1[提问]长江上、中、下游各具特点,了解了这些特点,你认为长江对人类的作用主要有哪些?[学生讨论]略[小结] 长江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灌溉、航运、发电。

[板书]三、长江的利用和保护[转折]我们一起来看看灌溉的成果。

[出示图表]长江流域各方面占全国的比重面积 1/5人口 1/3稻谷 70%棉花 1/3淡水鱼 60%轻工业产品 1/2工农业生产总值 2/3[解释]长江流域面积只占全国的1/5,但其他各项都超过1/5,尤其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2/3,其中稻谷、淡水鱼的比重超过了一半,所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是的“鱼米之乡”。

这些都是长江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补充]长江的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2/3。

在航运方面的运量可以相当于14条京广铁路的运量,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

[板书]1、“黄金水道”[补充]但是目前的航运量还只相当于一条京广铁路的运输量,只开发了其通航能力的1/14。

长江水系的通航里程是密西西比河的1.6倍,而运力只是它的1/5;长江的流量是莱茵河的10倍,运力却只是它的1/10。

由此看来,长江还大有潜力可挖。

[转折]既然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我们如何来利用它?(发电)[板书]2、“水能宝库”[讲解]长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全流域蕴藏量2.6亿千瓦,占全国水能总量(6.67亿千瓦)的40%。

新中国已经建成许多水利枢纽和大中型水电站。

[学生活动]在“长江流域水系图”上找到葛洲坝和三峡等水利枢纽。

[讲解]葛洲坝号称长江第一坝,是目前我国的水利枢纽,发电能力270万千瓦,相当于1949年全国发电量的3倍。

但是,现在的开发利用率还不足5%。

规模更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的水电站(发电量将为葛洲坝发电量的6倍,约1820万千瓦,远大于伊泰普水电站的1260万千瓦)。

[补充]建好三峡工程以后,长江三峡水位提高,万吨船队可以到达重庆,运力可以提高5倍。

初中地理地区气候特征教案

初中地理地区气候特征教案

初中地理地区气候特征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气候现象的概念和特征;2. 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3. 能够分析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4.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气候现象的概念和特征;2.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3. 地区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4. 实例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外的天气现象,如温度、湿度、风速等;2. 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气候?气候有哪些特征?二、讲解气候现象的概念和特征(10分钟)1. 讲解气候的概念: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2. 讲解气候的特征:稳定性、多样性、变异性。

三、介绍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15分钟)1.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等;2.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非洲的撒哈拉以南地区、南美洲的巴西高原等;3.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如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区等;4.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如欧洲的西部、北美洲的西部等;5.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如中国的东部、日本的南部等;6.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大陆内部,如中国的北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等;7. 寒带气候:分布在极圈以内,如北极地区、南极地区等。

四、讲解地区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10分钟)1. 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2. 分析方法:比较法、归纳法、演绎法等。

五、实例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10分钟)1. 分析我国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温带季风气候,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影响;2. 分析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等,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影响;3. 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温带大陆性气候,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影响。

地理教案-气候特征教学目标_八年级地理教案_模板

地理教案-气候特征教学目标_八年级地理教案_模板
〔板书〕三、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
〔读图思考〕请同学们读课本第38页4.23图,“横断山区气候和植被的垂直变化”,和第59页4.24图,“秦岭南北”,思考说明地形对气候和植被有什么影响?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问题〕横断山区海拔很高,达数千米,随着山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植被随之发生变化,从山下的常绿阔叶林依次过渡到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草甸-雪线以上。说明地势的高低对气候影响很大,进而影响植被种类的生长分布。
三、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
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探究活动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方式:
学生根据所给资料分组讨论——同样是在北纬15°-30°范围内的西亚、北非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在气候特征上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教师提供资料,包括两个地区的景观图、气温降水图、洋流图。
〔启发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1)西亚、北非在北纬15°-30°的地区,气候景观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我国处于同一纬度地带的长江以南地区,却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
学生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在世界上北纬15°-30°的纬度带内,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候炎热干燥,大多数呈沙漠和荒漠景观。我国处于同一纬度地区的长江以南地区,由于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并且雨热同季,利于水稻的生长,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河湖众多,淡水鱼产量很大,从而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展示挂图】南方地区地形图

了解初二地理教案二中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

了解初二地理教案二中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

初二地理教案二中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

常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季风性气候等。

初二的同学们需要了解这些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以便于更好的理解地球上的气候分布及其形成原因。

本文将对这些气候类型的特征进行阐述。

一、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南、中美洲、非洲、东南亚等地区。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征是年平均气温高,一般在25℃以上;年降水量大,分布均匀,常年有雨,雨季几乎不断,雨季和旱季的分界不明显,这种气候支配下的植被是热带雨林。

二、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等地区。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征是年平均气温高,一般在25℃以上;年降水量较小,集中在雨季,雨季和旱季分明,这种气候支配下的植被是热带草原。

三、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西洋海岸、欧洲西部、东亚沿海等地区。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征是年平均气温较低,一般在5~15℃之间;年降水量较大,均匀分布,无明显旱季,雨季较长;这种气候支配下的植被是针叶林和混交林。

四、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欧洲东部、亚洲中部、北美中部等地区。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征是年平均气温较低,一般在-5~20℃之间;年降水量较小,分布不均匀,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夏季降水为主,冬季干燥,风速大;这种气候支配下的植被是落叶林和草原。

五、寒带季风性气候寒带季风性气候分布在中国东北、东南亚大陆等地区。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征是年平均气温较低,一般在-10~5℃之间;年降水量较大,分布不均匀,冬季干燥,夏季多雨,有明显季节性;这种气候支配下的植被是针叶林和草原。

以上是初二地理教案二中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同学们需要掌握这些特征,了解地球上不同的气候分布及其形成原因,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我们的家园——地球。

学习地理知识是很有意义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认知和保护我们的环境。

初中地理气候特征教案

初中地理气候特征教案

初中地理气候特征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 掌握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重点:1.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 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 理解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

2. 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提问:我国的气温和降水有哪些特点?2.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归纳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了解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阅读课本,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 学生分享自主学习成果。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 讲解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分析我国不同气候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 强调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课堂所学,总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 举例说明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课堂小结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设置,使学生能够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世界气候特征初中地理教案

世界气候特征初中地理教案

教案:世界气候特征教学目标:1. 了解气候的定义和组成要素;2. 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3. 能够分析地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2. 地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1.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分布;2. 分析地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准备:1. 地图册、地球仪等教学辅助工具;2.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3. 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气候定义和组成要素;2. 提问: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些主要的气候类型吗?它们分布在哪里?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2. 通过PPT课件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情况;3.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地图,总结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地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对气候有什么影响?;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具体案例,如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等;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气候类型,制作PPT展示该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分布;2. 各组展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2. 提醒学生注意地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学生绘制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并标注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2. 选择一个气候类型,分析其受地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地图和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掌握了地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课堂活动丰富,学生参与度高,能够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八年级地理教案 气候特征9篇

八年级地理教案 气候特征9篇

八年级地理教案气候特征9篇气候特征 1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学会分析的方法,明确我国优越的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3、通过认识我国气候的有利因素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对祖国的优越自然地理环境增强认识,产生自豪感。

教学建议知识结构:我国突出: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这三者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教材从最突出的特征入手,并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季风影响我国气候的突出表现。

雨热同期的特征是促进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同样受惠于季风气候,因为雨热同期是季风气候的明显特征。

气候复杂多样反映了我国气候要素的空间差异性和我国自然环境复杂性。

重点和难点:重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对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难点:学会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

价值观念、学科能力、基础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教育契机及课内外内容联系: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把握了我国的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概括得出的结论性特征。

根据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征规律而划分出不同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而它们的组合形成了复杂的气候类型。

分析这些气候类型的特点,以雨热同期为特征的季风气候成为我国最显著的气候类型。

在分析、归纳、概括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时,不要单纯的记忆结论,而是要学生学会这个过程。

同时教材还对比分析了我国与同纬度其他地区进行对比,让学生更清楚我国气候的独特性。

教法建议引导学生回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及造成原因,并提供相关气候资料,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其分析逐步归纳概括,并分析这种气候对国民经济生产的影响,特别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学会对比,切记结论性的灌输。

本节建议课时1课时。

教学设计方案教学重点: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八年级地理气候的教案

八年级地理气候的教案

八年级地理气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候的定义、分类及气候现象;(2)掌握气候的形成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3)了解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气候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运用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气候的形成因素;(3)开展小组讨论,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关注气候变化的意识;(3)增强学生对我国气候多样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气候的定义、分类及气候现象;(2)气候的形成因素;(3)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

2. 教学难点:(1)气候现象的成因;(2)气候形成因素的作用机理;(3)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气候现象及形成因素;2. 运用地图、图表等资料,进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气候的形成原因;3. 组织小组讨论,分享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4. 结合多媒体教学,生动展示气候现象及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气候现象的图片、视频资料;2. 准备气候形成因素的图表、案例资料;3. 准备我国气候类型分布的地图、图表资料;4. 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及指导学生思考的方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气候的概念;(2)引导学生思考气候现象的成因。

2. 讲授新课:(1)讲解气候的分类及气候现象;(2)分析气候的形成因素,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3)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气候形成因素的作用机理。

3. 课堂互动:(1)提问学生关于气候形成因素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2)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3)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小组讨论成果,给予评价和指导。

(2)强调气候形成因素的重要性;(3)概括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

初中气候特征教案

初中气候特征教案

初中气候特征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气候的定义和特征;2. 掌握气候类型及其分布;3. 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气候现象。

教学重点:气候的定义和特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教学难点: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准备:教材、课件、地球仪、地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计,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用来测量气候的温度和湿度的工具。

那么,什么是气候呢?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气候的定义:气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区长期以来的天气状况和气象特征的总和。

2. 引导学生了解气候的特征:气候具有稳定性、变化性和地域性。

3. 讲解气候类型的划分及其分布: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气候类型的特点。

2. 分析我国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如热带雨林气候有利于水稻生长,温带大陆性气候有利于小麦、玉米生长等。

四、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10分钟)1. 教师讲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如工业排放、森林砍伐、城市化等。

2. 学生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如雾霾、全球变暖等。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气候的定义、特征、类型及其分布,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气候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气候现象,让学生了解气候的定义、特征、类型及其分布,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地图、课件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要加强课堂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年级地理气候教案15篇

八年级地理气候教案15篇

八年级地理气候教案15篇八年级地理气候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记住世界主要热带、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名称(2)能在地图上说出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分布规律和主要分布地区(3)记住各种热带、亚热带气候的气候特征2、能力目标: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正确分析某一气候类型的特点。

3、情感目标:认识到气候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重难点各种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分布及特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二)、热带气候类型1、介绍热带的位置(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广大区域)2、热带雨林气候a、出示热带雨林气候的气温曲线与月降水量柱状图b、通过看图教学生总结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全年高温多雨c、出示热带雨林气候的世界分布图d、通过看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图来总结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区域赤道附近:(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期中以亚马孙平原雨林气候面积最为广阔,并介绍“地球之肺”。

e、看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景观图加深对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的印象。

3、用以上的方法讲解热带地区的其他几种气候类型八年级地理气候教案精选篇2一、教学目标:1、掌握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2、掌握全球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2、教学难点:掌握全球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五、教学方法:读图法。

六、教学过程:1、导入:看图识区域:观看图片,根据图片景观判断它所属的地区,从而确定其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地区、热带沙漠地区、温带地区、寒带地区)2、气候:一个地方的气候是多年天气的平均状况。

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下列句子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昆明四季如春;——气候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天气明天大风降临;——天气全班分十个组,抽签选取一种气候类型,探究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形成原因和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中“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一课,主要介绍了我国气候的类型、特征以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气候的多样性,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提高对我国气候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气候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我国气候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气候的类型、特征,掌握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环境、珍惜资源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气候的类型、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2.难点: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气候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

3.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的能力。

4.讲授法: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气候类型的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

2.制作课件,展示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我国气候的多样性,如青藏高原的雪山、海南岛的沙滩等,引发学生对我国气候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气候的类型及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学生结合教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

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初中地理认识气候教案设计

初中地理认识气候教案设计

初中地理认识气候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气候的概念和种类。

2.认识气候的形成因素。

3.能够分析不同区域的气候特征。

4.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并认识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气候的概念和种类。

2.两种气压带和气压系统。

3.不同区域的气候特征。

4.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讲解法。

2.案例分析法。

3.小组讨论法。

4.互动式教学法。

四、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气候的概念和种类气候定义: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现象的总体表现。

气候种类:气候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三大类型,每种气候又有多种类型。

第二部分气压带和气压系统气压带:地球上大气环流在垂直方向上分为三个气压带,即高压带、低压带和赤道低压带。

气压系统:高压和低压是大气的两大基本现象。

高压系统风力较小,风向正,天气晴好,其主要分布在地球的两极和赤道以北或以南的区域。

低压系统风力较强,风向偏斜,天气多变,其主要分布在海洋和亚洲大陆上。

第三部分不同区域的气候特征1.热带气候:热带海洋气候:年平均温度高于20℃,每月降雨量大于月平均温度的60%,气候特征是温暖湿润。

2.温带气候:亚洲大陆性气候:整个年降雨稀少,炎热干旱的夏季和寒冷干燥的冬季,气候特征为四季分明,冬冷夏热。

3.寒带气候:北极气候:年平均气温低于0℃,整年大部分时间被冰雪覆盖,其气候特征为严寒漫长。

第四部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以及自然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例如,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压力和威胁不断增加,更多的洪水、干旱、风暴和海啸等造成了沿海居民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五、教学结束通过本次课程,同学们深入了解了气候的概念和种类,认识了气压带和气压系统,了解了不同区域气候的特征,认识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地球气候的变化和影响,提高人们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和应对水平,提高全民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意识和意愿。

《气候特征》地理教案

《气候特征》地理教案

《气候特征》地理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气候特征》地理教案《气候特征》地理教案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初中的几个气候特征教案

初中的几个气候特征教案

初中的几个气候特征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上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2. 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3. 能够运用气候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1. 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2. 各种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1. 气候类型的判断;2. 气候现象的生活应用。

教学准备:1. 地球仪或地图;2. 气候类型图片;3. 生活实例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植物,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植物生长的气候环境;2. 提问:你们知道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哪些吗?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气候类型的划分依据,即气温和降水;2. 介绍地球上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3. 讲解各种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热带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2. 亚热带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3. 温带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4. 寒带气候类型:寒带气候。

四、实例分析(10分钟)1. 举例说明各种气候类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 引导学生观察气候类型图片,加深对气候类型的认识。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主要特征;2. 强调气候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绘制气候类型分布图;2. 选择一种气候类型,深入了解其特征,准备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了地球上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掌握了各种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

但在课堂上,对于气候类型的判断和气候现象的生活应用方面,部分学生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提高学生的气候知识运用能力。

同时,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八年级地理《气候特征》教案及教学反思

八年级地理《气候特征》教案及教学反思

八年级地理《气候特征》教案及教学反思1. 教学背景教学班级:八年级教学时长:2课时,共90分钟授课教师:XXX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掌握气候类型的划分;2.了解各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分布;3.了解气候变化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2.2 能力目标1.能够熟练使用地图阅读、图表分析等技能;2.能够独立思考,分析气候变化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2.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2.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3. 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1.各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分布;2.气候变化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3.2 教学难点1.如何解析图表;2.如何理解气候变化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全局认知。

4. 教学内容4.1 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采用PPT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2.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各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分布;3.案例分析:分析和讨论气候变化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4.2.1 第一课时:1.气候类型的划分;2.气候类别和气候区的概念;3.气候图的读法和分析;4.各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分布。

4.2.2 第二课时:1.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2.气候变化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3.城市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5.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重点在于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理解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同时,本节课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地图阅读和图表分析等技能。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PPT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不过,本节课的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分组方式互相影响,部分学生表现被牵制等。

为此,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更加注重小组组建和管理,严格控制学生思维负荷,努力为学生营造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

八年级地理气候教案【三篇】

八年级地理气候教案【三篇】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我国气温的分布特征;阅读温度带分布图,说出我国温度带的分布,知道它们的划分依据,提高学生读图、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2.了解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知道不同温度带的农作物差异,渗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2.教学难点:温度带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地图。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以问题推动学生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逐步形成区域地理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绘制中国轮廓地图备用。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情景设置 教师: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中国的地形和地势,知道了地形和地势影响我们的生活,下面的故事也展示了一些自然环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请大家观看图片,说出图片中人们的生活主要受到哪些自然环境的制约? 学生:(读图片,思考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 教师:刚才看到的这些现象都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对,就是气候。

那么从今天起,我们就来学习影响我国自然环境中的第二个要素,来了解中国的气候。

篇二 教学目标: (1)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2)了解我国各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中国气温的时空分布及原因 课程引入:之前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国的地形,看到了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解释了河流的流向和水电站的分布。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教材地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地理教案 / 初中地理 / 八年级地理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八年级上《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教学设计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广阔的见识,可以让学生了理解到做人的道理还有生存的意义,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地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重点难点】重点: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学习过程】一、学案自学自学课本31-43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读哈尔滨和广州各月气温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表示哈尔滨的是图,表示广州的是图。

(2)1月份,两地气温相差约℃,这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3)7月份,两地气温相差约℃,这反映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4)a图气温的年较差约℃;b图气温的年较差约℃。

二、小组合作交流自学成果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三、班级展示小组选代表发言。

四、质疑探究听完小组发言,提出的疑惑问题,由其他小组解决,解决不了的,让学生再次探究,教师适时点拨。

五、自悟自得1、本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六、测评反馈1.下列叙述中能正确反映我国气候特征的是()a.气候复杂多样与海洋性显著b.气候复杂多样与季风气候显著c.气候复杂多样与灾害显著d.气候复杂多样与干旱性显著2.我国能够大量引进国外优良的动植物品种,并能找到适合的生长地区,是因为(a.国土广大b.平原面积辽阔c.地形复杂多样d.气候复杂多样七、课后反思XX文讯教育机构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候特征_八年级地理教案_模板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学会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明确我国优越的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3、通过认识我国气候的有利因素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对祖国的优越自然地理环境增强认识,产生自豪感。

教学建议知识结构:我国气候特征突出: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这三者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教材从最突出的特征入手,并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季风影响我国气候的突出表现。

雨热同期的特征是促进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同样受惠于季风气候,因为雨热同期是季风气候的明显特征。

气候复杂多样反映了我国气候要素的空间差异性和我国自然环境复杂性。

重点和难点:重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对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难点:学会分析、归纳、概括气候特征的方法。

价值观念、学科能力、基础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教育契机及课内外内容联系: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把握了我国的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概括得出的结论性特征。

根据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征规律而划分出不同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而它们的组合形成了复杂的气候类型。

分析这些气候类型的特点,以雨热同期为特征的季风气候成为我国最显著的气候类型。

在分析、归纳、概括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时,不要单纯的记忆结论,而是要学生学会这个过程。

同时教材还对比分析了我国与同纬度其他地区进行对比,让学生更清楚我国气候的独特性。

教法建议引导学生回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及造成原因,并提供相关气候资料,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其分析逐步归纳概括气候特征,并分析这种气候对国民经济生产的影响,特别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学会对比,切记结论性的灌输。

本节建议课时1课时。

教学设计方案教学重点: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学媒体: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

课时安排:计划授课1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前几节我们雪线了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等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两个问题:(1)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的有什么特点?(2)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和几节分配上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知道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一些特点,我国气候有什么特征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归纳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板书〕第四节气候特征〔读表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7页,“我国与世界纬度相近地区气温的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1)1月份,我国的齐齐哈尔、北京的平均气温,分别比法国的巴黎、美国的纽约低多少摄氏度?学生回答:分别低22.7°C和3.7°C。

(2)7月份,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分别比巴黎、纽约高多少摄氏度?学生回答:分别高26.3°C和7.3°C(3)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年较差,分别比巴黎、纽约大多少摄氏度?学生回答:齐齐哈尔比巴黎大26.3°C,北京比纽约大7.3°C。

〔提问〕对上述问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回答)〔分析归纳〕冬季,我国比同纬度地区冷,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又比同纬度除沙漠地区以外暖热。

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年较差偏大。

由此得出气温冬冷夏热的特点。

大陆性气候显著。

〔展示〕北京、齐齐哈尔、巴黎、纽约降水量柱状图。

使同学们阅读柱状图,比较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再加上降水的年际变化也较大,由此得出我国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陆性强的气候特点。

归纳起来,一是说明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二是具有大陆性的特点。

〔板书〕一、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显著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读图提问〕展示北京、武汉、哈尔滨等城市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

请同学们读图,思考我国夏季气温、降水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我国夏季普遍高温,降水集中。

〔总结〕这就是我国气候的第二个特征:雨热同期。

〔板书〕二、雨热同期〔启发提问〕雨热同期。

夏季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天山等少数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是世界同纬度除沙漠以外最暖热的地区。

因此,我国热量条件优越。

这种优越的热量条件对农作物生产有没有好处?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学生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正如同学所说,我国优越的热量条件,对农业生产很有利,可以使一些喜温的高产作物如水稻、玉米、棉花等。

在我国广大北方地区也有大面积种植;使得水稻、棉花的种植界线的纬度之高,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

由此可见,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板书〕1、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启发提问〕在高温的夏季,也是我国降水量集中的季节,雨热同季对农作物有什么影响?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农作物在高温的季节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我国高温多雨的夏季,正适合农作物森林和牧草的生长。

因此,高温期多雨期与农作物的生长期一致,是我国气候资源的又一大优势。

〔板书〕2、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

〔启发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1)西亚、北非在北纬15°-30°的地区,气候景观有什么特点?(2)为什么我国处于同一纬度地带的长江以南地区,却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学生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在世界上北纬15°-30°的纬度带内,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候炎热干燥,大多数呈沙漠和荒漠景观。

我国处于同一纬度地区的长江以南地区,由于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并且雨热同季,利于水稻的生长,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河湖众多,淡水鱼产量很大,从而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展示挂图或投影片〕展示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划分图。

〔复习提问〕请同学们读我国温度带划分图和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说说我国可划分为哪几个温度带和干湿区?学生指图回答。

〔讲述〕我国既有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又有四个干湿地区,(投影片迭加演示)多种多样的温度带迭加在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上,这说明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

气候的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又一显著特点。

〔板书〕三、气候复杂多样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

〔读图思考〕请同学们读课本第38页4.23图,“横断山区气候和植被的垂直变化”,和第59页4.24图,“秦岭南北”,思考说明地形对气候和植被有什么影响?〔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问题〕横断山区海拔很高,达数千米,随着山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植被随之发生变化,从山下的常绿阔叶林依次过渡到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草甸-雪线以上。

说明地势的高低对气候影响很大,进而影响植被种类的生长分布。

秦岭南北一图,表示了山南、山北在植物和景观上的差异。

山南生长的是亚热带植物――柑橘树,山北生长的是温带植物――苹果树。

这是因为秦岭在气候上起着屏障作用,可阻挡北部冬季风的南下。

所以秦岭南坡气温高,为亚热带景观;北坡气温低,为暖温带景观。

〔讲述〕由以上分析得出:地形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使得我国的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板书〕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启发提问〕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对各种植物和农作物品种的生长有什么影响?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板书〕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复习巩固〕选作复习题(1)我国气候有哪些主要特征?(3条)(2)我国气候对农作物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板书设计第四节气候特征一、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二、雨热同期1、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2、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

三、气候复杂多样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探究活动活动目的: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方式:学生根据所给资料分组讨论——同样是在北纬15°-30°范围内的西亚、北非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在气候特征上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教师提供资料,包括两个地区的景观图、气温降水图、洋流图。

学生分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表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

2.知道汉族人口占92%,其他55个民族占8%。

3.知道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

4.知道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5.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新中国。

6.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说明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

2.通过收集资料或调查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变化。

情感目标:1.使学生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为祖国的统一和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提高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观点。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是使学生在掌握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后,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汉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少数民族约占8%。

在其他55个少数民族中,百万人口以上的民族有18个。

众多的民族在分布上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本节的重点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各民族分布状况及其特点。

由于各民族团结协作,为缔造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因此,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内容。

对我国的民族政策知识要求理解,对其他知识要求识记。

汉语(普通话和方言)、汉文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等内容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选讲。

让学生学会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是本节重要的基本训练要求。

通过使用图例、注记来识别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地区,逐步提高阅读专题地图的技能。

教法建议1.教师在讲课前,可以先出示有关民族大团结的图片,先让学生知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除汉族外,其他都是少数民族,各民族虽然人口数量不同,但在大家庭中都是平等的亲密兄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