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章节练习题 第二章
教育学的第二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附答案)
教育学的第二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附答案)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填空题1.广义的学校包括、、学校教育等部分。
2.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
3.教育的基本要素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4.按照教育的目的是否正确,指导思想是否明确来看,教育的功能可以分为正向功能和。
5.从教育功能的呈现形式来划分,教育可分为显性功能和。
6.教育的“生产力说”是是建立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其代表人物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7.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由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首倡,认为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
8.教育的心理起源论由美国学者首倡,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公社中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的。
9.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由前苏联学者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认为教育产生于社会的。
10.从教育的演进过程看,教育大致经历了原始形态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四个阶段。
11.在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是指。
12.学校教育的产生是古代社会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学校教育是形式化教育与非形式化教育的分水岭,它产生于社会时期。
1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我国近代教育总的指导思想,提出这一思想的清末湖广总督。
14.1904年颁布的“葵卯学制”是我国近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学制,它为我国后来学制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5.德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于年,颁布了《乡村学校规程》,规定5至13岁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16.终身教育的思想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答案)一、填空题1.家庭教育、社会教育2.学校教育3.教育措施4.负向功能5.隐形功能6.西奥多·舒尔茨7.利托儿诺,本能8.孟禄,模仿9.生产劳动10.古代社会的教育 11.诗、书、礼、乐、易、春秋 12.奴隶社会13.张之洞 14.葵卯学制 15.1763 16.保罗·朗格朗二、单项选择1. B.1995年2.A.奴隶社会初期3.B.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4.C.德国5. D.16世纪的欧洲6. B.1983年7.D.生物起源论8.B.心理起源论 9.C.孟禄 10.C.六艺 11.B.夸美纽斯 12.B.汉代13.A.儒家文化 14.C.保罗·朗格朗 15.D.1862年 16.A.教育机会均等17.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18.B.癸卯学制 19.B.显性功能 20.A.永恒性三、名词解释1.教育:指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适应和促进社会的现实和未来发展为努力方向。
教育学练习题(1-2章、有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分章练习题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选择题1.制度化教育建立旳典型表征是( B)。
A.学校旳产生B.学制旳建立C.教育实体旳浮现 D.定型旳教育组织形式浮现解析:制度化教育重要是指正规教育,即指具有层次构造旳、按年龄分级旳教育制度。
制度化教育始于近代。
学校教育系统旳形成意味着教育制度化旳形成。
因此,答案为B。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旳所有艺术”旳教育家是( B )。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科夫3.“我们敢说平常所见旳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旳教育所决定旳。
”这一观点出自洛克,他出名旳教育著作是( )。
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一般教育学》英国旳洛克《教育漫话》中旳“白板说”,不能说这个观点对旳与否,他旳观点是外铄论,有点倾向教育万能论,强调了教育旳重要性,但是有点片面,觉得小朋友心理旳发展由环境和教育机械决定,否认遗传旳作用,否认小朋友心理年龄特性旳作用,否认小朋友旳自觉性与主观能性。
4.“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c )特点旳规定。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 D.将来性5.教育学旳研究对象是( A )。
A.教育问题B.教育价值C.教育事实D.教育规律6.最早在大学里开设教育学课程旳是( A )。
A.康德B.培根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7.被称之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旳教育家是( A )。
A.赫尔巴特B.康德 C.培根D.夸美纽斯8.主张根据小朋友旳爱好和能力去设计教育活动旳教育家是(D )。
A.赫尔巴特B.康德 C.培根D.杜威9.“出自造物主之手旳东西都是好旳,而一到人手里,就全变坏了”,这一论点出自(B )。
A.洛克旳《教育漫话》B.卢梭旳《爱弥尔》(旳开篇语)C.康德旳《论演说家旳培养》D.赫尔巴特旳《一般教育学》10.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旳标志是( A )。
A.学校旳产生B.剩余产品旳浮现C.有了国家D.发明了文字11.( B )被公觉得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书中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旳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并与相邻学科取长补短。
教育学第二章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第二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政策答案:B2. 教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哪项?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所有以上答案:D3.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教育理论B. 教育实践C. 教育政策D. 教育现象答案:B4. 教育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教育质量B. 培养人才C. 促进教育公平D. 所有以上答案:D5. 教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项?A. 客观性原则B. 系统性原则C. 发展性原则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
答案: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7. 教育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_________。
答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8. 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9. 教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10. 教育学研究的成果可以为_________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答案:教育实践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答案:教育学与心理学是密切相关的学科。
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为教育学提供了关于学习者心理特征的科学依据。
教育学则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更好地理解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从而设计更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教学方法。
12. 阐述教育学研究的系统性原则。
答案:系统性原则要求教育学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将教育现象视为一个整体,考虑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这意味着在研究教育问题时,不仅要关注局部现象,还要从整体上把握教育现象的全貌,以确保研究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13. 描述教育学研究方法中的观察法。
教育学第二章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第二章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政策答案:B2.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政策答案:A3.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文献研究B. 实证研究C. 比较研究D. 所有以上答案:D4. 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A. 哲学B. 心理学C. 社会学D. 所有以上5. 教育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培养教师B. 教育改革C. 教育研究D. 教育实践答案:C6. 教育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哪些?A. 教育理论B. 教育实践C. 教育政策D. 所有以上答案:D7. 教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所有以上答案:D8.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A. 两个B. 三个C. 四个D. 五个答案:B9.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B. 受教育者C. 教育环境D. 所有以上答案:D10. 教育学的研究目的是什么?A. 提高教育质量B. 促进教育公平C. 推动教育创新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教育理论B. 教育实践C. 教育政策D. 教育管理答案:ABCD2.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文献研究B. 实证研究C. 比较研究D. 案例分析答案:ABCD3. 教育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包括哪些?A. 行为主义B. 认知主义C. 建构主义D. 人本主义答案:ABCD4.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包括哪些?A. 教育理论的构建B. 教育实践的指导C. 教育政策的制定D. 教育问题的解决答案:ABCD5.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哪些?A. 教育者B. 受教育者C. 教育环境D. 教育内容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教育学第二章知识点与练习题
教育学第二章知识点与练习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一节人的发展概述一、人的发展的理论构建基础1、人的特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2、人的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人的发展:人的主体能力的发展。
二、人的发展的内涵人的发展是个体身心的发展,包含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生理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体质的增强心理发展:认知的发展(感知觉、记忆、想象等);情、意的发展情感、意志、性格等考点:能够正确理解人的发展的内涵,注意在小案例中进行判别,不要一看书都晓得人的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用案例的形式来说明这个问题就无法判别了三、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1、内发论。
内在需要。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心)、弗洛伊德、威尔逊(基因复制)、格塞尔(成熟机制)2、外铄论。
外在力量。
荀子(性恶论)、洛克(白板说)、华生(给他一个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的祖先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人)。
外铄论者一般都重视教育,重点关注人的学习:学习什么和怎样才能有效的学习。
3、多因素论。
内因外因;遗传、环境、教育、个人主观能动性;辨证唯物主义。
将实践、个体积极投入实践活动看作内因和外因的汇合点。
考点:将各种论点的代表人物的代表观点说出来让你来判断体现的是外铄论还是内发论或者多因素论,而不会直接问你孟子是内发论还是外铄论。
四、人的身心发展的理论(一)认知发展理论(重点理解,看似理论不多,用起来却是千变万化啊)1、代表人物:皮亚杰(瑞士)2、发展就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建构过程,其内部的心理结构是不断变化的。
认知结构即图式。
3、图式通过同化和顺应完成。
同化——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能够整合新的刺激而自身不发生改变,这就是同化。
例:1、吮吸,先用小奶瓶,后用大奶瓶吮吸;2、从公共汽车学到图式,后来遇到游览车喊他公共汽车。
顺应——已有图式作出相应改变,以接受和解释新的刺激,适应新的情境。
同化是数量上的变化,顺应是质上的变化。
《教育学》第二章 试题库教学内容
《教育学》第二章试题库《教育学》第二章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进入初三年级后,班主任石老师把每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用于补数学。
中考时,该班的数学成绩名列年级前茅。
石老师的做法( D )A.正确,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B.正确,是提高班级声誉的有力措施C.错误,不利于学生公平竞争D.错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2.吴老师把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归纳、提炼为若干主题进行研究,并发表系列论文。
这表明吴老师具有( A )。
A.良好的教学研究能力B.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C.良好的课堂开发能力D.良好的校本研修能力3.某学校实施了“师徒制”,经验丰富的吴老师对新入职的蒋老师进行帮助时,要做到( B )A.尊重同行,等蒋老师请教时才进行指导B.主动指导,和蒋老师商讨并确定教学方案C.推门听课,发现不妥之处及时在课堂上纠正D.充分信任,让蒋老师独自探索并积累教学经验4.晚自习时,高老师发现班上的一位男生给一位女生递纸条,高老师走上前去对他们说:“你们干嘛?是不是递情书啊?现在可不是谈恋爱的时候啊,考上大学后再谈吧。
”高老师的声音不大但同学们都听到了,这两位同学顿时羞红了脸。
关于高老师的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明察秋毫,及时引导学生B.有亲和力,巧妙杜绝早恋C.方法粗暴,侵犯学生隐私D.工作武断,伤害学生自尊5.初二学生小明想做一名科学家,班主任说:“你现在学数学那么吃力,以后学物理、化学肯定也学不好,一定不能把当科学家作为人生目标。
”班主任的说法( B )A.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B.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C.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D.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6.邱老师在工作日志中写道:“在今天的教研会议上,我说做教研跟写论文的方法是一样的,居然没有得到认可,是我错了?还是大家不理解我?我得把这个问题搞清楚。
”这表明邱老师( A )A.善于自我反思B.缺乏探索精神C.缺乏问题意识D.善于自我暗示7.毛泽东在写给他的老师徐特立的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学》第二章-自测-题目与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学》第二章-自测-题目与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题,合计15分)题目1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组织形式主要受()的制约。
选择一项:A. 人口数量B. 生产力发展水平C. 人口质量D. 政治制度E. 人口结构反馈正确答案是:生产力发展水平题目2不正确获得1.00分中的0.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是由()。
选择一项:A. 生产力发展水平B. 文化传统C. 受教育者的需求D. 教育的规模E. 人口结构反馈正确答案是:生产力发展水平题目3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主张实际上是把()相隔离了。
选择一项:A. 教育与生活B. 教育与政治C. 教育与经济D. 教育与文化E. 教育与生产劳动反馈正确答案是:教育与生产劳动题目4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一个地区的人们平均文化程度越高,人口出生率就越低,这体现了教育的()。
选择一项:A. 人口功能B. 控制人口功能C. 文化功能D. 政治功能E. 经济功能反馈正确答案是:人口功能题目5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以下对于文化传统与教育关系的述说不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A. 文化传统影响和制约着教育改革的政策B. 文化传统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性质C. 文化传统影响和制约着教育内容的选择D. 文化观念影响人的教育观念E. 文化传统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定反馈正确答案是:文化传统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性质题目6 不正确获得1.00分中的0.00分标记题目题干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选择一项:A. 文化传统B. 科学技术C. 社会生产力D. 政治经济制度E. 上层建筑反馈正确答案是:社会生产力题目7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以下哪项没有体现教育的经济功能()。
(完整版)教育学第二章习题(含答案)
精心整理B.表象C.核心D.内容26.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是()。
A.校园文化B.学生文化C.教师文化D.活动文化27.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文化的物质载体。
32.关于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C.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D.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3.学生文化往往都是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结为一个群体而表现出来的。
因此具有()。
A.正式性B.特殊性C.非正式性D.情感性34.设立什么样的学校,开设什么样的专业,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比例如何,各种专业之间的比例如何,都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所制约。
这说明了()。
A.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B.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教育结构的变化C.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D.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方法发展与改革35.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A.布鲁姆B.布鲁纳C.皮亚杰D.舒尔茨D.生产性41.现在很多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任务,有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的趋势,这说明()。
A.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B.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C.教育要先于经济而发展D.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42.社会历史条件对教育具有()作用。
A.促进B.整合C.制约D.拓展43.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凭空产生,后来的教育要在以前教育的基础上向前发展。
这说明教育具有()。
A.绝对独立性B.相对独立性C.历史继承性D.生产性44.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的精神和观念文化B.学校的物质文化C.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D.学生亚文化45.下列()不是学生文化的成因。
《教育学》章节习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教育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学校的出现是当语言的发展达到较为完备的( )。
A 文化B 文学C 文字D书本2.制度化教育出现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形成。
A 中等教育B 高等教育C 社会教育机构D学校系统3.严格意义上,学校教育系统的基本形成是在()。
A 17世纪下半期B 18世纪下半期C19世纪下半期D20世纪初4.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
A洋务运动的推行B废科举,兴学校C京师大学堂的成立D北洋大学的创建5.“教育不应再限制于围墙之内”是( )的教育理想.A非制度化B前制度化C制度化D义务教育6.隋唐以后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的是()。
A察举制 B 举孝廉C 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7.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学校。
A文法学校B 琴弦学校C 文士学校D骑士学校8.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发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
A古代印度B 古代埃及C 斯巴达D 雅典9.进入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教育延伸。
A初等B中等 C 高等D成人10.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韩非子11.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 孟子C荀子D韩非子12.道家主张教育要()。
A有教无类B 非政C “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1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A柏拉图B 苏格拉底C 亚里士多德D德谟克里特14.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该是()的。
A社会B国家 C 社区 D 学校15. 反映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培养》D《民主主义与教育》16.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专著是古罗马教育家()编写的。
教育学原理,章节测试 第二章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一、单项选择题1.在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中,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A.规模B.领导权和受教育权C.形式D.方法【解析】B 教育与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制约着谁拥有受教育以及受何种教育的权利。
2.___为社会政治制度所制约和决定()A.科技B.教育C.生产力D.社会关系【解析】B 教育与政治制度。
教育为社会政治制度所制约和决定。
3.教育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这是教育的()A.社会制约性B.历史性C.阶级性D.社会性【解析】B 教育的社会性。
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而表现出教育的历史性。
4.一个国家在教育经费方面的支付能力,是___由的发展水平决定的()A.社会制度B.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力D.教育【解析】C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社会可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什么样的物质基础。
具体地说,它表现在一个国家在教育经费方面的支付能力。
5.教育社会性的最主要表现形式是教育的()A.社会制约性B.生产性C.阶级性D.历史性【解析】A 教育的社会性。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是教育社会性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6.在阶级社会里,一定的教育反映一定的阶级要求并为它服务,这表明教育具有()A.社会制约性B.阶级性C.民族性D.生产性【解析】B 教育的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里,教育的阶级性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一定的教育反映一定的阶级要求并为它服务。
7.在现代社会中,各个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其教育目的确定首先适应它的()B.科技水平C.经济基础D.文化传统【解析】A 教育与政治制度。
在一定的社会中,培养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思想意识的人,这是由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的。
在现代社会中各个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都制定了与各自社会相适应的教育目的。
8.在同一社会文化共同体内将文化从这一代传到另一代,这种功能称之为()A.教育传递一一保存文化功能B.教育传播一一交流文化功能C.教育选择一一提升文化功能D.教育创造一一更新文化功能【解析】A 教育的文化功能。
(word完整版)《教育学》章节习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教育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学校的出现是当语言的发展达到较为完备的( )。
A 文化B 文学C 文字 D书本2.制度化教育出现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 )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形成.A 中等教育B 高等教育C 社会教育机构 D学校系统3.严格意义上,学校教育系统的基本形成是在( ).A 17世纪下半期B 18世纪下半期 C19世纪下半期D20世纪初4.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 )。
A洋务运动的推行 B废科举,兴学校 C京师大学堂的成立 D北洋大学的创建5.“教育不应再限制于围墙之内”是( )的教育理想.A非制度化 B前制度化 C制度化 D义务教育6.隋唐以后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的是()。
A察举制 B 举孝廉C 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7.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 )学校。
A文法学校 B 琴弦学校 C 文士学校D骑士学校8.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发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 ).A古代印度 B 古代埃及 C 斯巴达 D 雅典9.进入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 )教育延伸。
A初等 B中等 C 高等 D成人10.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
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韩非子11.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 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12.道家主张教育要( )。
A有教无类 B 非政 C “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1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 A柏拉图 B 苏格拉底 C 亚里士多德 D德谟克里特14.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该是( )的。
A社会 B国家 C 社区 D 学校15. 反映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教育学(一)》第二章高频考题
《教育学(一)》第二章学校✧考情提要✧逐题击破一、选择题1.学校的建筑、校园布局、教学设备、图书馆等都属于学校的()A.教师文化B.学生文化C.物质文化D.制度文化2.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学校的办学活动一般不受经济手段直接调节。
这是因为学校组织具有()A.公益性B.非自愿性C.垄断性D.全体性3.1922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学制D.壬戌学制4.一个学校的传统和仪式属于()A.教师文化B.学生文化C.物质文化D.制度文化5.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学校()A.物质文化B.制度文化C.精神文化D.教师文化6.文艺复兴前后,欧洲出现了一批从教会独立出来的、以七艺和拉丁文或希腊文为主要学习内容的中等学校,在德国称为()A.公学B.文法中学C.文科中学D.实科中学7.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实施的学制主要是()A.单轨制B.双轨制C.分支型学制D.单、双轨制并存8.在我国,教育必须与宗教相分离,这体现了教育的()A.强制性B.基础性C.免费性D.公益性9.我国首次规定中小学实行“六三三制”的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10.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11.我国首次颁布“六三三”学制是在( )A.1902年B.1903年C.1911年D.1922年12.在东城中学,教师与学生互敬互爱,形成了非常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种学校文化属于( )A.精神文化B.物质文化C.制度文化D.教师文化13.《钦定学堂章程》是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该学制又称(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14.皮亚杰认为,儿童身心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遗传素质B.外部环境C.主体活动D.学校教育15.在英国,实行双轨学制并轨比较成功的学校类型是( )A.古典中学B.实科中学C.文科中学D.综合中学16.形成学校文化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学生B.校长C.教师D.家长17.由于教育是一种公共职能,学校之间,特别是公立学校一般并不存在竞争。
《教育学》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教育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A 文化2A3A 174A5A6A察举制7A8A9.进入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教育延伸。
A初等B中等 C 高等D成人10.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韩非子11.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 孟子C荀子D韩非子12.道家主张教育要()。
A有教无类B 非政C “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1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着名的教育家是()A柏拉图B 苏格拉底C 亚里士多德D德谟克里特14.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该是()的。
A社会B国家 C 社区 D 学校15. 反映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着作是()。
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培养》D《民主主义与教育》16.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专着是古罗马教育家()编写的。
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 柏拉图D昆体良17A18A19A20A21A22A23A24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培养》D《民主主义与教育》25.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20世纪()。
A50年代以后B60年代以后C70年代以后D80年代以后26.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是()。
A杨贤江B 蔡元培C 李大钊D王道俊27.杨贤江于1930年出版的教育学着作是()。
A《新编教育学》B《教育学》C《新教育大纲》D《实用教育学》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学校教育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
A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 B 社会出现了剩余产品C 有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D 语言发展到文字状态E 社会出现了阶级2.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
《教育学》章节练习题第二章
A、马克思 B 、恩格斯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80、“人类创造的各种形式的符号” ,属于文化的哪种形态( A)
A、观念形态 B 、物质形态 C 、活动形态 D 、人的心理、行为形态
欢迎下载
6
—
81、以下各选项中,不属于文化的物质形态的是(
B)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文物 B 、民族价值观 C 、古建筑 D 、工艺品
(B )
欢迎下载
2
—
A、同伴交往 B 、师生交往 C 、家校合作 D 、生生交往
27、一个人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重要方式是
(D )
A、基础教育 B 、高等教育 C 、成人自学 D 、终身学习
28、能够跨越年龄、跨时空的教育是
(D )
A、学校教育 B 、家庭教育 C 、成人教育 D 、网络教育
29、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是 ( D )
13、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 B)
A、政治需要 B 、科技进步 C 、生产力发展水平 D 、产业革命
14、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B )
A、人口环境 B 、社会生产 C 、政治制度 D 、自然环境
15、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
B )和行为方式。
A、精神面貌 B 、思想观念 C 、抽象思维 D 、理性思考
A、制度文化 B 、组织文化 C 、学校传统 D 、物质文化
30、信息革命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是 ( C)
A、普及高等教育 B 、普及中等教育 C 、高等教育大众化
D、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31、下列选项中,不受政治经济制度影响的是(
D)
A、教育领导权 B 、受教育权利 C 、教育目的 D 、教育结构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教育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学校的出现是当语言的发展达到较为完备的( )。
A 文化B 文学C 文字D 书本2.制度化教育出现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形成。
A 中等教育B 高等教育C 社会教育机构D 学校系统3.严格意义上,学校教育系统的基本形成是在()。
A 17 世纪下半期B 18 世纪下半期C19世纪下半期D20 世纪初4.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
A 洋务运动的推行B 废科举,兴学校C 京师大学堂的成立D 北洋大学的创建5.“教育不应再限制于围墙之内”是( )的教育理想.A 非制度化B 前制度化C 制度化D 义务教育6.隋唐以后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的是()。
A 察举制B 举孝廉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7.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学校。
A 文法学校B 琴弦学校C 文士学校D 骑士学校8.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发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
A 古代印度B 古代埃及C 斯巴达D 雅典9.进入20 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教育延伸。
A 初等B 中等C 高等D 成人10.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11.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12.道家主张教育要()。
A 有教无类B 非政C “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1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A 柏拉图B 苏格拉底C 亚里士多德D 德谟克里特14.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该是()的。
A 社会B 国家C 社区D 学校15. 反映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培养》D《民主主义与教育》16.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专著是古罗马教育家()编写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章节练习题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C )A、生产力B、科学技术C、政治经济制度D、文化2、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D )A、科学技术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生产力3、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C )A、布鲁纳B、赞可夫C、舒尔茨D、皮亚杰4、美国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者认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 C )A、25%B、28%C、33%D、36%5、影响受教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B )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生产力D、文化6、教育能推进科学的( C )A、制度化B、系统化C、体制化D、全面化7、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 C )A、学生B、教师C、学校的观念文化D、校园设施8、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受什么的制约 ( A )A、生产力水平B、生产关系C、国家的社会制度D、自然环境9、学校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 A )A、师生的交互作用B、学生个人的身心发展C、同伴群体的影响D、社区的影响10、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C )A、政治制度B、生产关系C、生产力D、生活方式1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12、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什么( B )A、生产力B、政治制度C、科学技术D、文化13、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B)A、政治需要B、科技进步C、生产力发展水平D、产业革命14、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B )A、人口环境B、社会生产C、政治制度D、自然环境15、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 B )和行为方式。
A、精神面貌B、思想观念C、抽象思维D、理性思考16、传统学校教育的优劣标准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A)A、“兴趣选择”B、“价值取向”C、“成功秘笈”D、“工作需要”17、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这一特征突出表现在(A)上。
A、所使用的教材或传递的教学内容B、教育工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识C、学校的价值取向和目的要求D、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18、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D )A、政治制度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生产力19、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互补性、( B)。
A、理想性B、多样性C、瞬时性D、外显性20、教育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D)和科学技术发展功能。
A、精神功能B、意识功能C、理性功能D、文化功能21、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是( A )A、学校教育B、调查研究C、职业培训D、社会研究22、将成为21世纪先导的是 ( B )A、生物技术B、信息技术C、新材料技术D、新能源技术23、学校文化的核心是( D )A、物质文化B、组织文化C、制度文化D、精神文化24、下列非正式性或非组织性更明显的一种文化是(D)A、学校文化B、校园文化C、教师文化D、学生文化25、下列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的文化是( C )A、校园文化B、学校文化C、学生文化D、精神文化26、学校生活中一个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 B )A、同伴交往B、师生交往C、家校合作D、生生交往27、一个人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重要方式是( D )A、基础教育B、高等教育C、成人自学D、终身学习28、能够跨越年龄、跨时空的教育是( D )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成人教育D、网络教育29、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是 ( D )A、制度文化B、组织文化C、学校传统D、物质文化30、信息革命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是( C)A、普及高等教育B、普及中等教育C、高等教育大众化D、提高高等教育质量31、下列选项中,不受政治经济制度影响的是( D )A、教育领导权B、受教育权利C、教育目的D、教育结构32、教育的经济功能受( B )的制约。
A、社会经济制度B、社会生产力水平C、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D、文化传统33、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 )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水平C、科学技术D、文化传统34、决定教育目的的是( C )A、家长B、学校C、政治经济制度D、文化传统35、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在( A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D、信息革命后36、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在(D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D、信息革命后37、首次提出“人力资本论”的是( C )A、赫尔巴特B、杜威C、舒尔茨D、洛克38、“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制度属于( B )A、网络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大众教育39、“平等的”开放式教育是( A)的特点。
A、网络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大众教育40、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属于(B )A、学校精神文化B、学校物质文化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D、学生亚文化41、规章制度属于学校文化中的( B )A、学校物质文化B、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C、教师亚文化D、学生亚文化42、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 )A、学校的精神和观念文化B、学校物质文化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D、学生亚文化43、下列(D)不是学生文化的成因。
A、学生个人身心特征B、同伴群体影响C、师生交互作用D、学校影响44、学生文化的特征是(A )A、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B、过渡性、非正式性、单一性C、直接性、非正式性、多样性D、过渡性、正式性、多样性45、“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
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 C )的特征。
A、科学性B、价值性C、生产性D、未来性46、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是由(A)来规定的。
A、国务院B、国家教育部C、省教育行政机关D、地方行政机关47、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必须学习的教育理论知识主要包括(C )A、教育学和心理学B、教育学、心理学和学校管理学C、教育学、心理学和各科教学法D、教育学、心理学、学校管理和各科教学法48、曾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阶段的教育是( C )A、幼儿阶段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49、“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反应了封建社会的教育具有(D)的特点。
A、崇尚书本,呆读死记 B、学校教育脱离生产劳动 C、等级性 D、阶级性50、基础教育包括(D)A、小学B、小学、初中C、小学、初中、高中D、幼儿园、小学、初中51、学校文化从其形式上来看,可以分为( D )A、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制度文化B、教师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C、精神文化、学生文化和制度文化D、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52、教育能推进科学的( C )A、制度化B、系统化C、体制化D、全面化53、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C )A、学生B、教师C、学校的观念文化D、校园设施54、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主要是通过( A)表现出来的。
A、培养人B、参与政治活动C、传播文化与科学知识D、参与经济活动55、决定教育目的因素是( B )A、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56、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一个国家盛衰强弱的关键因素是( D )A、科技B、经济C、综合国力D、教育57、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 C )A、1957年B、1982年C、1986年D、1990年5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使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的途径是( A )A、学校教育B、高新技术的应用C、科学理论的产生D、完善的社会制度59、在康德看来,标志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转变的是( B)A、教育B、文化C、国家的建立D、学校的出现6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 A )提出的。
A、邓小平B、毛泽东C、胡锦涛D、周恩来6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 D )A、教育的领导权B、受教育的权利C、教育目的的性质D、教育结构的变化62、( D )以后,文化概念正式进入到人类学家的研究范畴。
A、18世纪9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19世纪50年代D、19世纪90年代6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通过各种途径来实现对教育的领导权,其中不包括( D )A、国家的权利机构B、国家的经济力量C、国家法占统治地位的思想D、科学技术64、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取决于( A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生产力D、文化65、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 B )A、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B、培养人C、巩固国家政权D、促进文化延续66、(A )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
A、教育内容B、教育形式C、教育方法D、课程目标67、古代斯巴达教育主要以( C )为主。
A、“四书”、“五经”B、读、写、算、音乐教育C、军事教育D、教会教育68、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 B )。
A、教学形式B、教育管理体制C、教学策略D、教育原则69、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是( B )A、《宪法》B、《教育法》C、《教师法》D、《义务教育法》70、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不包括(A )A、促进科学技术发展B、促进社会民主C、培养需要的人才D、是一种现实的政治力量71、( B )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A、科学技术B、生产力发展C、政治经济D、文化72、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学校的教育目的是(A )A、培养统治者B、培养劳动者C、促进人的发展D、培养军事人才73、以下教育类型中,不属于横向教育结构的是( A )A、初等教育B、普通教育C、技工教育D、职业教育74、进入( D )以后,生产力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复杂多样化,带来了学校教育结构的复杂多样。
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75、以下教育类型中,不属于纵向教育结构的是( D )A、初等教育B、中等教育C、高等教育D、职业教育76、在古代中国,学科设置主要是哲学、政治、伦理、( A )以及语言、文字方面的课程。
A、宗教B、数学C、自然D、物理77、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兴领域不断涌现,生物工程、光电纤维和( C )等陆续进入课程领域。
A、新能源的开发B、新材料的运用C、电子计算机D、天文78、古代社会学校的教学方法主要是( B )A、演示法B、讲授法C、讨论法D、实验法79、( B )在考察生产劳动过程及其发展规律时,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A、马克思B、恩格斯C、毛泽东D、邓小平80、“人类创造的各种形式的符号”,属于文化的哪种形态(A)A、观念形态B、物质形态C、活动形态D、人的心理、行为形态81、以下各选项中,不属于文化的物质形态的是( B )A、文物B、民族价值观C、古建筑D、工艺品82、以下各选项中,不属于文化的内容的是( D )A、语言符号体系B、知识技术体系C、价值规范体系D、自然环境83、( A)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一定人类文化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