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
教官:五经博士 汉提武出帝 “时君,权两神座授宫”殿与先“后天失人火感。应”(核心)
汉处武事帝 果即断位周时密,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国家势力相当雄厚,有条件加强中央集权。
孝【容信易 】被──统诚治信者也引。申为忠,有利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目汉的代: 儒维学护代封表建、专大制学和问等家级制度。 鲁对壁儒位 学于成山为东主曲流阜的孔传庙统内文。化起了积极作用
汉武帝为了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需 要“有为”的政治思想作支撑,那么什么样 的思想符合当时统治的需要呢?
诸子百家中哪一政治学说适应汉武帝统治需要?
有利于加强专制集权 ①法家:
易导致暴政 ②墨家:完全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 ③道家:不适应形势的发展 ④儒家: 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文化发展历程》(岳麓版)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一方面神化君权, 加强皇帝的权威,使得君主的权力神圣化而至高无上; 另一方面,又用天意来限制君权,用灾异来警示君主, 这是汉代儒学思想的重要发展。
三纲五常
君为臣纲──君臣义 父为子纲──父子亲 夫为妻纲──夫妻顺 【仁】──亲也。对人宽厚有爱心 【义】──事之宜也。为人正派,爱憎分明 【礼】──理也。待人彬彬有礼,行为端庄 【智】──智慧也。处事果断周密 【信】──诚信也。做人诚实稳重讲信誉
中释国疑历 :史“上天,人儒感家应思”想学曾说长期居于正统地位。
有禁人止认 私为学:,就凡其要实学质习而的言一,律“以罢吏黜(百法家),为独师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
汉二武“帝罢要黜解百决家的,最独大尊问儒题术是”?的提出 1中、国董历仲史舒上生,平儒(家前思1想79曾—长前期10居4年于)正统地位。
汉处武事帝 果即断位周时密,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国家势力相当雄厚,有条件加强中央集权。
孝【容信易 】被──统诚治信者也引。申为忠,有利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目汉的代: 儒维学护代封表建、专大制学和问等家级制度。 鲁对壁儒位 学于成山为东主曲流阜的孔传庙统内文。化起了积极作用
汉武帝为了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需 要“有为”的政治思想作支撑,那么什么样 的思想符合当时统治的需要呢?
诸子百家中哪一政治学说适应汉武帝统治需要?
有利于加强专制集权 ①法家:
易导致暴政 ②墨家:完全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 ③道家:不适应形势的发展 ④儒家: 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文化发展历程》(岳麓版)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一方面神化君权, 加强皇帝的权威,使得君主的权力神圣化而至高无上; 另一方面,又用天意来限制君权,用灾异来警示君主, 这是汉代儒学思想的重要发展。
三纲五常
君为臣纲──君臣义 父为子纲──父子亲 夫为妻纲──夫妻顺 【仁】──亲也。对人宽厚有爱心 【义】──事之宜也。为人正派,爱憎分明 【礼】──理也。待人彬彬有礼,行为端庄 【智】──智慧也。处事果断周密 【信】──诚信也。做人诚实稳重讲信誉
中释国疑历 :史“上天,人儒感家应思”想学曾说长期居于正统地位。
有禁人止认 私为学:,就凡其要实学质习而的言一,律“以罢吏黜(百法家),为独师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
汉二武“帝罢要黜解百决家的,最独大尊问儒题术是”?的提出 1中、国董历仲史舒上生,平儒(家前思1想79曾—长前期10居4年于)正统地位。
高中历史 人教版必修三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共22张PPT)
15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二一)董仲舒的“新儒学”的:实质: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
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
有人认为:就其实裁质制而;言汉,武“帝的罢统黜一百思家想,是独要
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人书民坑只儒读”一是种相书,同他的的。手段是
请回答:你认为上利述禄观的点诱是引否。有道理?结合
理、重农抑商。 (3)军事:成功反击匈奴。 (4)对外:派张骞出使西域等。
2020/6/10
7
集思广益:“有为”哪家强?
诸子百家中哪一政治学说适应汉武帝的统治需要?
①法家: ①有利于加强专制集权 ②易导致暴政
②墨家: 完全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 ③道家: 不适应形势的发展 ④儒家: ①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2020/6/10
3
什么是“无为而治”?
“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 “治”:治理。 意思是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无为而治决不是一无所为,不是什么 都不做。应该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 不违道而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020/6/10
——老子
4
一.从“无为”到“有为”: (一)汉初的“无为”:
2020/6/10
17
三.儒学成为正统:
(一)原因:
1.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的需要,(以思想的大一统巩固政治的大一统) 2.汉武帝的扶持。
2020/6/10
18
4.结果:
积极:
消极:
1.经济实力恢复 2.国力日益强盛
1.土地兼并,商贾膨胀 ——中央软弱无力
3.社会繁荣稳定
2.边境不宁——和亲
4.人民生活安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教学共26张(共26张)ppt课件
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新儒学的内容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010年1月15日下午15时31分左右(北京时间)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出现号称“千年最长日环食”天象奇观。历史上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 材料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 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 ,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 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感应” 之,天人一也。 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 ——加强君权的需要 ——《汉书•董仲舒传》 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 提倡实施“仁政”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大一统 C.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 “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
中国的学术思想在不断的相互渗透、改造,以 适应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同时又将反作用 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
一、背景:从“无为”到“有为”
2.西汉初年 : “无为而治” ①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破坏严重
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 刘邦、项羽推翻秦朝政权 刘邦、项羽楚汉战争
②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三、儒学成为正统
(一)原因 1、新儒学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2、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思想 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 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 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 政治 措 施 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 流。 (1)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教育 (2)五经“博士”为教官
3、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实质: 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思想文化专制政策)
人教版必修三 第2课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共30张)公开课优质课件
A.为研究孔子言论提供了实物史料
B.说明汉兴后采取统一文字的措施
C.侧面反映出汉代尊儒的史实 D.其史料价值已经超过马王堆汉墓
C
转变体现了(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的形成
④儒学之外其他各个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董仲舒对儒学做了较大的改造,
其本质意图是(
)
A.向汉武帝谋求高官厚禄
B.发扬光大儒学
C.提醒当权者要实行仁政
D.使儒学适应政治统一的需要
5.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是 A.强调实行“仁政” B.提出“以政为德”说 C.提出“天人感应”说 D.提出“民贵君轻”论
思考:为什么要“有为”?
材料:汉武帝即位时,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的粮 食和钱财,国家势力相当雄厚,有条件加强中央集权。 同时,国家也存在土地兼并、商贾膨胀、王国问题、边 境不宁等问题。
——《中国古代史》
汉武帝 “有为”的表现
政治:必修①: (1)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 (2)设内朝,设刺史;察举制
D.“春秋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
9、有人认为“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 学说”。董仲舒的下列言论中,能够支持这一观点 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B.“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C.“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D.“治国要任德而不任刑”
10、“从来皇帝的尊号中都有‘奉天承运’‘继天立 极’这样的字样。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 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 上这样神圣的光环。”曾为皇帝制造神圣光环的历 史人物是
思考:根据材料说出汉初“无为”的作用有哪些?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精美课件(共24张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史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镇以无为, 从民之欲而不忧乱。”它反映汉初的统治思 想是 A.儒家主张 B.墨家主张 C.道家主张 D.法家主张
7.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 了: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 大一统的形成 ④儒学之外其他各个学派的 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巩固练习
一、董仲舒对儒学加以改造,使之形成了具有时 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请回答: 1、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 理论基础。其主要是因为董仲舒提出( ) A.“春秋大一统”思想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D.“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 2、汉武帝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 统地位起了直接的作用( ) ①举贤良对策②重用文学儒者③举办太学,讲授 儒家经典④设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国力强盛
积极影响; 经济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
消极影响: 潜伏危机:王国问题;土地
兼并严重;边境匈奴问题。
“有为”
加强中央集权, 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 出 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的形成
1、董仲舒生平(前179 ---前104年)
博览群书,专心致志(“三年不窥园”“乘马不知牝 牡”)经历文、景、武帝时代,汉代儒学代表、大学问 家、是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
汉武帝举贤良对策,三次应对策问《天人三 策》受赏识、为官
晚年著《春秋繁露》 创制新儒学体系
2、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内容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术”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6.史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镇以无为, 从民之欲而不忧乱。”它反映汉初的统治思 想是 A.儒家主张 B.墨家主张 C.道家主张 D.法家主张
7.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 了: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 大一统的形成 ④儒学之外其他各个学派的 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巩固练习
一、董仲舒对儒学加以改造,使之形成了具有时 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请回答: 1、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 理论基础。其主要是因为董仲舒提出( ) A.“春秋大一统”思想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D.“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 2、汉武帝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 统地位起了直接的作用( ) ①举贤良对策②重用文学儒者③举办太学,讲授 儒家经典④设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国力强盛
积极影响; 经济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
消极影响: 潜伏危机:王国问题;土地
兼并严重;边境匈奴问题。
“有为”
加强中央集权, 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 出 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的形成
1、董仲舒生平(前179 ---前104年)
博览群书,专心致志(“三年不窥园”“乘马不知牝 牡”)经历文、景、武帝时代,汉代儒学代表、大学问 家、是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
汉武帝举贤良对策,三次应对策问《天人三 策》受赏识、为官
晚年著《春秋繁露》 创制新儒学体系
2、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内容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术”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27张)
三年不窥园
汉景帝执政的时候,董仲舒经过苦心钻 研,终于达到了“专精于述古”的程度,当 上了官方讲授儒家经典的博士。可是,那时 他还没有得到汉景帝的重视。于是,他写了 一篇《士不遇赋》,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壮 志难酬。从此,他不再出家门,整天坐在家 里,专心致志地钻研儒家经典学说。他屋后 有个园子,虽不算很大,但景色却颇有别致 。园内种满了各种奇花异草,冬秋不衰,春 夏尤艳。还有那曲径小道,幽雅清逸。为了 领会《春秋》中的微言大意,他狠下心来, 刻苦攻读,三年不进园子一步,甚至眼睛也 不朝园子望一望。成年累月地读书,连阳光 也不见,他变得面黄肌瘦,呼吸短促,还得 了肺病。经过整整三年的闭门苦读,他终于 精通了《春秋》,成了闻名一时的鸿儒。
1.知道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基本史 实。 2.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和实质。 3.理解汉朝统治思想从无为到有为,再 到独尊儒术的原因。 4.认识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与封建统 治之间的关系。
10/25/2015
儒家思想演变过程
“百家争鸣”春秋儒学创立:孔子 战国蔚然大宗:孟子、荀子 “独尊儒术”(汉代): 儒学成为正统:董仲舒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 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 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材料三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四 “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与诸阴阳之道。君为阳, 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王道之三纲, 可求于天。 ” ——《春秋繁露· 基义》
理学(宋明) 儒学的新发展(封建社会后期儒学的正统):程朱、陆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共36张PPT)
思想?
“百家争鸣” 一家
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对国家政策老在指手画脚。不 利于政策实行、社会稳定、思想统一
评价“焚书坑儒”?
以法家为教,焚书坑儒
1、统一了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2、使古代的文化典籍遭到极大的破坏;
3、钳制思想,摧残了文化,不利于思想上的活跃
时代的需求——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春秋时期:应运而生 战国后期:蔚然大宗 儒家思想的 发展经历: 秦朝时候:遭到打击 西汉初年:
无 道家放任无为的政策,对于大帝国组织的巩 休养生息政策 为 (2)原因:①吸取秦朝灭亡教训
(1)思想依据:道家“无为而治”思想
——
3、儒学逐渐复苏
必修一必修二中我们学过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有为” 的措施呢?
回顾必修一、必修二归纳汉武帝 “有为”的表现
政治:必修①:P12、P14 (1)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 (2)加强皇权:用身边做侍从、秘书工作的人任尚书 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孔子主张仁和礼,反对苛政,不符 合社会大变革和新兴地主阶级建立 强权、扩张统一的要求。
李斯和淳于越(原齐国博士)是一对好兄弟。秦始皇三十 四年(公元前213年)置酒咸阳宫时,淳于越建议实行分封, 以为“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遭丞相李斯驳斥。 当时身居相位的李斯,为了迎合秦始皇统一言论的需要,上 表焚书,当即遭到太子老师、博士淳于越的反对。李斯意识到, 焚书之议势在必行,却又担心性格耿直的淳于越强谏惹祸,想方 设法劝导他,可是淳于越还是触犯了律令。在李斯的袒护下,淳 于越免于死罪,革职回乡。为了保护储君,在回乡路上,他 又为扶苏代言,泣血上表,谏阻焚书,终于招来杀身之祸。
经济:必修②:P17 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稳定物价。实行货币官铸、盐铁 专卖、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征重税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课件(共20张PPT)
阶级矛盾
解决之道
▲加强中央 集权
▲加强君权
▲限制土地 兼并
▲缓和阶级 矛盾,制 定规范限 制人民
董仲舒的学说
◇提出“春秋大 一统”“罢黜 百家,独尊儒 术”的主张
◇宣扬“君权神 授”(“天人合 一””天人感 应”)
◇制定道德标准 “三纲五常”
思考: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权神授”
△课程标准: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重难点: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主张及对后世的影响
必修三
面临危机
解决之道
▼边境不宁 ▼王国问题 ▼土地兼并
▲加强中央集权
▲加强君权
从“无为”
到“有为”
▲限制土地兼并
★阶级矛盾
▲缓和阶级矛盾, 制定规范限制 人民
面临危机 ▼边境不宁 ▼王国问题 ▼土地兼并 ★民族矛盾
【合作探究一】董仲舒的新儒学中有哪些积极
成分?哪些又是在现实生活中要扬弃的?
政治
①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教育
②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③中央设立太学
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④在郡县设立学校
儒学在汉代确立为中国 封建正统思想!
【合作探究二】汉武帝时期儒学为什么能够成
为正统思想? 形势需要:汉权初的的 问黄题老,之急学需无新法的解学决说汉来武维帝护时统期治加;强中央集 与时俱进:董其仲具舒 有兼综采合百性家、学时说代,性对和儒实家用学性说;进行改造,使 根本原因:新武儒帝学 能适够应通了过汉思武想帝统加一强来中实央现集政权治的上需的要大,一使统汉;
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天人合—一—”董“仲舒天《人春感秋应繁”露》
材料三: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
解决之道
▲加强中央 集权
▲加强君权
▲限制土地 兼并
▲缓和阶级 矛盾,制 定规范限 制人民
董仲舒的学说
◇提出“春秋大 一统”“罢黜 百家,独尊儒 术”的主张
◇宣扬“君权神 授”(“天人合 一””天人感 应”)
◇制定道德标准 “三纲五常”
思考: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权神授”
△课程标准: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重难点: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主张及对后世的影响
必修三
面临危机
解决之道
▼边境不宁 ▼王国问题 ▼土地兼并
▲加强中央集权
▲加强君权
从“无为”
到“有为”
▲限制土地兼并
★阶级矛盾
▲缓和阶级矛盾, 制定规范限制 人民
面临危机 ▼边境不宁 ▼王国问题 ▼土地兼并 ★民族矛盾
【合作探究一】董仲舒的新儒学中有哪些积极
成分?哪些又是在现实生活中要扬弃的?
政治
①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教育
②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③中央设立太学
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④在郡县设立学校
儒学在汉代确立为中国 封建正统思想!
【合作探究二】汉武帝时期儒学为什么能够成
为正统思想? 形势需要:汉权初的的 问黄题老,之急学需无新法的解学决说汉来武维帝护时统期治加;强中央集 与时俱进:董其仲具舒 有兼综采合百性家、学时说代,性对和儒实家用学性说;进行改造,使 根本原因:新武儒帝学 能适够应通了过汉思武想帝统加一强来中实央现集政权治的上需的要大,一使统汉;
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天人合—一—”董“仲舒天《人春感秋应繁”露》
材料三: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
历史: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课件(人教版必修三)
符合加强中央集权, 符合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时代需要
探究学习 1
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 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百 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 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 是相同的。 是相同的。 请回答: 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 结合秦汉史实指出依据。 理?结合秦汉史实指出依据。 有一定道理。 有一定道理。 秦朝“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 秦朝“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虽然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 独尊儒术”,虽然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但 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都属于 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思想文化专制的需要。 思想文化专制的需要。
董仲舒的学说
◇“春秋大一 春秋大一 统”“罢黜百家, ”“罢黜百家,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独尊儒术”,思想 上的统一 ◇“君权神授”“天 ◇“君权神授”“天 君权神授”“ 人合一”” ””天人感 人合一””天人感 应” 限田、薄敛、 ◇限田、薄敛、省役 制定道德标准“ ◇制定道德标准“三 纲五常” 纲五常”
阴阳五行家
• 古人认为,宇宙万物就是由这五种基本物 古人认为, 质构成的。 质构成的。它也是关于宇宙社会属性及其 变化规律的范畴系统。五行的“ 变化规律的范畴系统。五行的“行”字, 运行”之意, 有“运行”之意,故五行中包含着一个非 常重要的观念,便是变动运转的观念, 常重要的观念,便是变动运转的观念,也 就是“相生” 相克” 就是“相生”与“相克”。 • 按阴阳家的说法,宇宙万物与五行对应, 按阴阳家的说法,宇宙万物与五行对应, 各具其德,而天道的运行,人世的变迁, 各具其德,而天道的运行,人世的变迁, 王朝的更替等,则是“五德转移”的结果。 王朝的更替等,则是“五德转移”的结果。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共36张PPT)
(2011·潮州模拟)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
天乃先出灾害以谶告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 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D 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
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D.君主的地位不是不可动摇的
面临问题
▼边境不宁 ▼诸侯王势
教官:五经博士 —— •影响:儒学垄断教育
• 官办最高学府:太学,考试合格做官
•影响:凭儒学入仕
• 地方教育系统:郡县立学 •影响:儒学在民间独尊
• 4、《史记》记载:“诸吕作乱, 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 天狗过梁野。”这段史料:①反映了 汉代儒家的思想观念②留下了后人研 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③表现了封建史 学家写史的局限性④古史对天象的记 载缺乏研究价值
5、(2010·潍坊高三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B
卷)赵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在中央电视台主演
的小品《说事儿》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做人难!
做女人难……”请问这个“难”的深刻含义是:
A.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艰辛 B.赶上经济危机,股票折损过重 C.儿女情长,剪不断、理还乱
D
D.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的约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是什么时候出现与形成的? 秦朝时,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如何?请 用史实说明。
什么是“无为而治”?
“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 “治”:治理。 意思是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无为而治决不是一无所为,不是 什么都不做。应该是不妄为,不随意 而为,不违道而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者者者者以摈以摈材材为而 为 而料料姓不姓不号得 号 得二一。会 。 会::聚 聚— —““。 。— —天守 守《《与子闾闾汉汉天受阎阎书书同命者者··者食食食食于大粱粱货货天治肉肉志志,,,,》》天为为与下吏 吏天受者 者异命长 长者子 子于大孙 孙天乱, ,子.居 居”官 官” 材 材料料二二: :—汉 汉—武 武帝帝董即即仲位位舒时时《,,春西西秋汉汉繁国国库库露中 中》积 积蓄 蓄了 了大 大量 量的 的粮 粮
(人教版必修3)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共19张PPT)
二、董仲舒新儒学的提出
(一) 背 景
(二) 内 容 (三) 特 点
新儒学以儒学为基础,阴阳学说 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具有神 学色彩,给封建统治者披上神圣 的外衣,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统治的需要……
二、董仲舒新儒学的提出
(一) 背 景
(二) 内 容 (三) 特 点 (四) 意 义
董仲舒的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 的统一,有积极作用。这是汉武 帝采取董仲舒主张的根本原因。 新儒学宣扬“天人感应”,认 为君主无道会遭天的惩罚,有限制 君权的目的。
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关系组成:君臣、父 子、夫妇、昆弟、朋友。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 子、夫妇三项,称为“三纲”。董仲舒以天人感应 和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 了理论概括,形成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 心的系伦理思想体系。 他认为道德是“天意”、“天志”的表现, “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 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为 此,他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 常。
经济恢复、社会繁荣、国力强盛
盛世危机
①南北边境不宁;②诸侯国威胁中央; ③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激化。 汉景帝时期,御史大夫晁错指出, “被水旱之灾,急征暴虐,赋敛不 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矣”。
二、董仲舒新儒学的提出
(一) 背 景
1、社会潜伏的危机要求加强中央集权(国力的强 盛提供了条件),而道家学说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 要; 2、儒家学说适应时代的需要,整合出一套为中央 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二、董仲舒新儒学的提出
(一) 背 景
(二) 内 容
1、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大一统”和“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2、针对加强君权需要,宣扬“君权神授” ,提 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 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 (共25张PPT)
(3)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稳定国家统治。 (4)表现: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即“无为而治”:
对内:“轻徭薄赋”:减轻田租;释免奴婢;士兵回家,授予 田宅,减免赋役。
对外:与匈奴“和亲”; (5)成效:
经过60多年的休养生息,西汉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 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补充:黄老思想:
2、汉武帝的“有为而治”:(从“无为”向“有为”转变)
(1)原因: ①西汉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增强; ②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问题; ③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
(2)表现: A、政治:必修①:①加强中央集权:以削弱相权;
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初黄老思想的盛行,曾使儒学一度受到排 挤,但随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实行,儒学成为国家 的正统思想,孔子地位空前提高,其形象被神化,被历代统治者加封。
西汉时被称之为“褒成宣尼公”;两晋时被称为“先师”;南北朝 时被称为“文圣尼公”、“先王”;隋文帝被尊为“先师尼父”;唐太 宗称为“先圣”;唐玄宗追谥为“文宣王”;两宋时其地位进一步提高, 宋真宗封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明朝更 加重视利用儒家思想的控制功能,明世宗封为“至圣先师”,并令全国 各府县学都祭祀孔子;清统治者的崇奉程度大大超过了前代,尊孔子为 “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几个皇帝都亲自到曲阜向孔子致祭。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 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 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 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臣(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有 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之不举者, 与同罪。 ……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对内:“轻徭薄赋”:减轻田租;释免奴婢;士兵回家,授予 田宅,减免赋役。
对外:与匈奴“和亲”; (5)成效:
经过60多年的休养生息,西汉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 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补充:黄老思想:
2、汉武帝的“有为而治”:(从“无为”向“有为”转变)
(1)原因: ①西汉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增强; ②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问题; ③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
(2)表现: A、政治:必修①:①加强中央集权:以削弱相权;
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初黄老思想的盛行,曾使儒学一度受到排 挤,但随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实行,儒学成为国家 的正统思想,孔子地位空前提高,其形象被神化,被历代统治者加封。
西汉时被称之为“褒成宣尼公”;两晋时被称为“先师”;南北朝 时被称为“文圣尼公”、“先王”;隋文帝被尊为“先师尼父”;唐太 宗称为“先圣”;唐玄宗追谥为“文宣王”;两宋时其地位进一步提高, 宋真宗封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明朝更 加重视利用儒家思想的控制功能,明世宗封为“至圣先师”,并令全国 各府县学都祭祀孔子;清统治者的崇奉程度大大超过了前代,尊孔子为 “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几个皇帝都亲自到曲阜向孔子致祭。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 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 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 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臣(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有 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之不举者, 与同罪。 ……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人教版高中必修3历史第二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共26张ppt)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一方面神化君权, 加强皇帝的权威,使得君主的权力神圣化而至高无上; 另一方面,又用天意来限制君权,用灾异来警示君主, 这是汉代儒学思想的重要发展。
3.“三纲五常” ——巩固君权、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
君为臣纲──君臣义 父为子纲──父子亲 夫为妻纲──夫妻顺 【仁】──亲也。对人宽厚有爱心 【义】──事之宜也。为人正派,爱憎分明 【礼】──理也。待人彬彬有礼,行为端庄 【智】──智慧也。处事果断周密 【信】──诚信也。做人诚实稳重讲信誉 认为“三纲”是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 而“五常”是用来调整伦常关系的基本原则。
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 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事,使 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 )
A.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 C.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D.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
董仲舒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 为暴,此众人之情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 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 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以上言论表明董仲 舒主张 A.减少贫富差距以维护国家稳定 B.消除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平等 C.强化礼乐制度以稳定社会秩序 D.平均分配财富以克服贫富分化
单元线索:
➢主流思想是什么?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 ➢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了解董仲舒新儒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和主要内容, 概括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2.了解汉武帝推行新儒学的措施。 3.探究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影响。
3.“三纲五常” ——巩固君权、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
君为臣纲──君臣义 父为子纲──父子亲 夫为妻纲──夫妻顺 【仁】──亲也。对人宽厚有爱心 【义】──事之宜也。为人正派,爱憎分明 【礼】──理也。待人彬彬有礼,行为端庄 【智】──智慧也。处事果断周密 【信】──诚信也。做人诚实稳重讲信誉 认为“三纲”是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 而“五常”是用来调整伦常关系的基本原则。
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 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事,使 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 )
A.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 C.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D.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
董仲舒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 为暴,此众人之情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 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 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以上言论表明董仲 舒主张 A.减少贫富差距以维护国家稳定 B.消除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平等 C.强化礼乐制度以稳定社会秩序 D.平均分配财富以克服贫富分化
单元线索:
➢主流思想是什么?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 ➢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了解董仲舒新儒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和主要内容, 概括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2.了解汉武帝推行新儒学的措施。 3.探究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影响。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 用儒家知识分子参与国家大政 儒学成为政府选拔任免的标准
兴办太学和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天 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从此,教育被 儒家垄断。
思考:汉代儒学为什么能成为正统 思想?
第一,董仲舒新儒学提出的一系列主 张迎合了时代的需要。第二,汉武帝 大力推动儒学发展,全面肯定新儒学 思想,起用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 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边境不宁 ▼诸侯王势 力割据势 力威胁中 央集权 ▼土地兼并 严重 ▼阶级矛盾 尖锐
• 汉武帝的真实目的是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于是其他所有有助于实现这个目的 的思想都是他吸取的方向,所以,他在统 治过程中,既“独尊儒术”,有杂糅其他 学派的思想。
三、 儒学成为正统
• 汉武帝崇儒的措施
政治 教育
二、高枕无忧了。
他说得 对吗?
面临问题
解决之道 ▲加强中央 集权 ▲加强君权 ▲限制土地 兼并 ▲缓和阶级 矛盾,制 定规范限 制人民
董仲舒 的学说
◇“春秋大一 统”“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思想 上的统一
◇“君权神授”“天 人合一””天人感 应” ◇限田、薄敛、省役 ◇制定道德标准“三 纲五常”
A、董仲舒借题发挥,武帝宽宏大量 B、汉武帝内心不反对君主借天机行事 C、董仲舒言者无罪,诸大臣量刑不当 D、汉武帝相信天意不反对火灾天意说
5、西汉时期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正统思 想,主要是因为( ) A、法家思想导致秦朝短命而亡 B、儒家提出了“君权神授”的理论 C、汉武帝重用信奉儒家思想的人 D、儒家思想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第2课
儒学发展大事记
春秋:应运而生 战国:蔚然大宗
秦朝:遭打击
西汉初期:逐渐复苏
西汉汉武帝时期 :确立其正统地位
一、从“无为”到“有为”
材料一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 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 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 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非遇水旱,则 汉初,社会经济破坏严重,为了 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京师之钱累百巨万。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 恢复经济,西汉统治者采取了什 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么政策? ——《汉书. 食货志》
探究练习
一、董仲舒对儒学加以改造,使之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 新儒学体系。请回答: 1、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 础。其主要是因为董仲舒提出了( A ) A“春秋大一统”思想 B“罢拙百家,独尊儒术” 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D“限民名田”“塞兼并之 路”
2、汉武帝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 C 起了直接的作用( ) ①举贤良对策 ②重用文学儒者 ③举办太学,讲授儒家 经典 ④设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之 间的关系是( )
A、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 B、用君权神授的思想来巩固统一 C、用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D、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汉武帝时,两座宫殿先后失火。董仲舒上书说, 火灾是天意的表达,应诛杀不法诸侯和不法大臣。 很多重臣愤怒地建议处死董仲舒,但武帝却赦免 了他。这个故事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