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县旱作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合集下载

通渭县干旱半干旱生态农牧业发展展望

通渭县干旱半干旱生态农牧业发展展望
策 和发 律 体 系
关 键 词 : 雨 节灌 ; 艺工 程 会 管理 工程 ; 态 : 集 园 社 生 法律 法规 保 障
中 图分 类 号 : 2 8 ¥ 7
1 概 述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3 6 9 ( 0 2 1 — 0 1 0 1 0 — 9 7 2 1 )9 0 6 - 2
程技术 、 集水背 景下 的农 艺工程技术 、 现代农 村社会 和
农 业 的管 理 工 程 技 术 。
集水农 业技术是 自然~社 会一经 济复合生 态系统 各要素 间协 同发展的综合技术体系,应 当说相对 复杂 。 它们一环扣一环, 环环紧扣, 一环脱扣, 全盘 皆输 。 因此,
要 发 展 集 水 型 生 态 农 业 , 须 从 自然 、 会 、 济 各 方 面 必 社 经 组 织 安 排 好 人 力 、 力 、 力 , 这 个 系 统 各 要 素 都发 挥 物 财 让 其最大效益 。
问题 。
通 渭 县 为 旱 作 农 业 县 , 种 植 业 为 主 , 殖 业 和 副 以 养 业 为 辅 。虽 属 “ 灌不 植 ” 区 , 它 也 是 一 块 富饶 的 土 非 地 但 地 , 地 区 具 有 独 特 的地 貌 特 征 及 生 物 气 候 特 征 , 产 该 物 也 独 具 特 色 。由 于 该 区 昼 夜 温 差 大 , 照 时 间长 而 且 充 光 足 , 以其 植 物 光 合 产 物量 大 , 间 物 质 消 耗 少 , 产 品 所 夜 农 不但产量高而且质量好, 口感 好 , 甜 果 香 。 瓜
的 制 约 因子 , 是 摆 在 我 们 面前 的 首要 问题 。 文 章 重 点 论 述 通 渭 县 干 旱 半 干旱 地 区如 何 解 决 好取 ( ) 、 水 、 也 集 水 蓄 调 水 、 水 的 方 法, 用 强调 在 将 有 限 的 水 资 源充 分 合 理 利 用 的 同 时, 顾 生 态环 境 的 恢 复 重 建 以及 经 济 效 益 和社 会 效 益 , 兼 协 调 好 集 水 工 程 、 艺工 程 、 业 管 理 工 程 和 现 代 农 村 社 会 管 理 之 间的 关 系, 建 好 保 证 各 项 措 施 实施 和 收 效 的 政 农 农 构

通渭县旱地马铃薯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通渭县旱地马铃薯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通渭县旱地马铃薯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农业生产的高效性和农作物的高产性成为了当今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在马铃薯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中,通渭县通过应用创新的栽培技术,成功实现了旱地马铃薯的优质高产高效栽培。

本文将介绍通渭县旱地马铃薯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具体措施和应用效果。

一、耕地准备与选择通渭县采用细致的土地准备和选择,确保了土壤的适宜性和作物生长的良好条件。

首先,耕地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土壤测试和分析,掌握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水平等数据,以制定合理的土壤调理方案。

其次,选择耕地时需要考虑土壤排水能力、土壤肥力、暖湿指数等因素,选用排水良好、肥力较高、阳光充足的地块进行马铃薯栽培。

二、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在通渭县旱地马铃薯的栽培中,正确的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是取得高产高效的重要因素。

通渭县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优良的优良品种进行栽培。

同时,对种子进行科学处理,包括浸泡、消毒、防治病虫害等措施,确保种子的健康和高发芽率。

三、科学施肥与合理管理通渭县旱地马铃薯栽培注重科学施肥和合理管理,从而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

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马铃薯生长期的需求,精准施肥,合理调配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比例。

同时,利用有机肥料和绿肥等方式,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肥力,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在马铃薯的管理过程中,及时除草、病虫害防治、灌溉等工作,保证每个生长阶段的需要得到满足。

四、合理轮作与科学收获为了保证旱地马铃薯的优质高产高效栽培,通渭县采取了合理的轮作措施和科学的收获方法。

合理轮作不仅能够避免连作障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还能够合理利用土壤养分,为后续作物的生长提供优良的土壤环境。

在收获过程中,通渭县注重采用科学的机械收获方法,避免土壤损伤和作物损失,从而保证高产和高效。

通过上述措施的应用,通渭县成功实现了旱地马铃薯的优质高产,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丰厚的经济收益和粮食保障。

甘肃省通渭县旱灾现状及抗旱非工程体系分析

甘肃省通渭县旱灾现状及抗旱非工程体系分析

( 二 ) 干 旱 的年 内变 化
造成 干 旱 的原 因较 多 , 主要 是 由于 大
气环流 背景和地形影响 。 处于青藏高原外 围相对少雨带中, 使通
渭 县 降 水量 偏 少 , 加 之 降 水年 内分 配 不 均 , 造 成 夏 粮 作 物 基 本 在 缺 水条 件 下 抗 旱 生 长 , 只有 在 保 证 率 为 8 0 % 以 上 的 丰 水 年 份 产 量
现有工作人员5 名, 其 中主 任 1 名, 副 主任 ( 技术人员) 1 名, 办 事 人
员3 名, 防汛抗旱专车l 辆, 发报机1 台, 直拨 电话1 部( 传真机) ,
彩 色 电视 机 1 台, 照相机 1 部, 电脑 1 台、 传 真 打 印机 1 台, 防 汛 抗 旱 指挥 部指挥长配备 1 间专 用 办 公 室 , 另设调度室 、 值 班 室和 日常 办 公室 3 处 办 公地 点 , 占地 7 5 平 方 米 。通 渭 县 抗 旱 服 务 队 根 据 通 编发 [ 1 9 9 3 ] 5 3 号文件 批复,于 1 9 9 3 年5 月正式成立挂 牌服 务。 1 9 9 5 年 被 确 定 为全 国第 1 批 县级 抗 旱 服 务 队试 点 县 , 1 9 9 6 年 首 次 通过 了省 地 抗 旱 服 务 部 门 的组 织 验 收 。工 作 人 员 由原 来 的 l O 人
办公职能 , 同时认 真加 强政 治、 思想教育 工作, 经过不懈努力 , 工
作 能力 和 水 平 有 了显 著 提 高 , 办公室力量相应得到充实 , 形 成 一
较 高, 枯水年份往往 是大 幅度减产甚至绝收 。 1 9 7 1 年通渭县降水 量 为2 6 3 . 6 毫米, 作物生长期3 ~6 月份以及 7 ~1 O 月份 降水很少 ,

对通渭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与对策

对通渭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与对策

对通渭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与对策摘要:论述了通渭县农业结构调整情况,指出了当前农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渭县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通渭县;农业结构调整;问题;对策1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2006年以来,通渭县立足实际,提出城郊水川区发展城郊型高效农业,川道河谷区推广普及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为主的旱作高效农业,浅山区着力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深山区积极发展以紫花苜蓿、红豆草为主的优质牧草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三个50万亩”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框架。

通过抓点示范,重点突破,进一步完善产业格局,壮大优势产业,夯实农民增收基础。

经过不懈努力,特色农产品收入在全县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有力推动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1种植业结构日趋优化2010年全县计划播种各类农作物约12万hm2。

截止目前,全县已播种各类农作物近13.33万hm2,全县夏秋比和粮经比分别由2005年的38:62和84:16调整到目前的25:75和91:9。

从数字比值上看,粮经比并不合理,这是因为玉米和马铃薯均按粮食作物来计算,但实际上已成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主要粮经兼用作物,因此,全县种植业结构日趋合理,调整成效较为显著。

1.2优质品种应用加快,农产品品质得到改善近年来,针对农作物品种老化,农产品市场竞争乏力,导致农业效益低下的被动局面,通渭县始终把优化品种和改善品质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中心任务来抓,坚持压滞销扩畅销,压劣质扩优质,压常规扩专用,使全县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断顺应市场需求。

截止目前,全县通过实施“冬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引进推广了小麦新品种7个,使得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2.33万hm2,占小麦总面积的85.20%,基本扭转了冬小麦产量低而不稳、品质较差的局面。

通过实施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为核心的“旱作农业项目”,引进推广了10个粮饲兼用新品种,实现了玉米种植品种良种化,为进一步做大草畜产业打下了基础。

旱作农业新技术引发的变革——甘肃省通渭县的实践

旱作农业新技术引发的变革——甘肃省通渭县的实践

面 新 。 中很重要 的一条 就是 坚持实事求 开展 大规模 观摩学习 ,使点上示范 、 其
“ 铁杆庄稼” 带来的跨越
是 的思想路线 。 当地农 民说得好 :拽着 上 开 花 。 “
尾 巴拉驴 , 各有各的拉法” 通渭县富有 。
四是 在技 术指导上 ,抓深入实际 。
通渭县全县技术员联 系科技示 范 多年 来 , 全省 8 在 6个 县 ( 、 ) 个性 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 市 区 既符合 当地 实 目前 , 户达 到 9O户 ,以此辐射带动农户 1 O . 2 中,通渭县农作物播 种面积位居第三 , 际 , 又具 有普遍 意义 , 因为“ 共性 ” 于 寓 而粮食 总产量却在 l 位 左右 徘徊 , 5 人 “ 个性 ” 中。他们 的做法耐人寻 味 : 之
斤 ,较 半 膜亩 增产 125公 斤 ,增 幅 书 , 3. 并纳入 乡镇工作 “ 三位一体 ” 年度考 确保 了广大种 植户 能够选 择适 宜种植 2 . %。广大干部 群众形 象地称 之为 核范围。 81 9 在覆膜 、 种植 的关键 时期 , 县上 的种子适时播种 。
“ 旱不垮 、 打不倒” 铁杆庄稼 ” 的“ 。这项 领 导干部深入乡镇 现场指挥 , 抽调千 并
和《 , 二是在资金筹措上 ,抓机 制创新 。 法》 通 渭县 马铃薯产业 考核 办法 》
10 斤 。 30 用不到全县 8 %的耕地就可 收 为 了购置明年的地膜 , 渭县通过筹措 实行以奖代补和重奖重罚。 通 六是在发展思路上 ,抓超前谋划 。 获 粮食 总 产量 最 高年 份 20 05年 的近 和贷款 等形式 , 前进行 预购 , 后再 提 ‘ 然
五是 在 目标管理上 ,抓优化服务 。
技 术的成功 , 为通渭县的粮食生产 以及 名干部下基层开展帮扶活动 。同时 , 还 通渭县 对全膜 玉米推 广实 行 目标 管理

对通渭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对通渭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通渭县应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城市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城市品质
通渭县应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城市品质。
引导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
通渭县应通过政策引导,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值
02
通渭县应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延
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建立农村电商体系,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03
通渭县应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建立完善的农产品销售网络,
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推进城镇化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对通渭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通渭县县域经济概述 • 通渭县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 通渭县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潜力 • 通渭县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 通渭县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01
通渭县县域经济概述
通渭县的基本情况
1 2
人口数量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全县人口约45万,其 中农业人口占比较大。
04
城市化建设潜力
通渭县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基础 设施建设和城市规划需要进一步完 善。未来可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 设和城市规划力度,提升城市形象 和品质,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流量, 推动经济发展。
04
通渭县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推进工业化进程
01
依托当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通渭县应利用其丰富的矿产、水能等资源,重点发展能源、化工等产
加强科技创新
要点一

通渭县设施农业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通渭县设施农业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主, 日光 温 室为辅 的生 产格 局 , 当时我 县部 分 川 区农 民增 为
项高投入、 高产 出的项 目, 修建一栋使用面积 54 3右 , 加之水 、 路基础设施 电、
建设 , 资金投 入更 大 , 资金 不 足 的矛盾 十分 突 出。
2 服 务 不到 位 . 3
3 发展措 施及 建 议
收 开创 了新 途 径 。截 止 目前 , 县共 新搭 建 塑料 大棚 1 7 全 0 2 个 ,0 3 m , 中塑钢 结 构 大 棚 110个 , h 2 木 结 构 3. h 3 其 2 2 m, 7 竹
大棚 10个 ,.3 m , 5 33 h 涉及 1 个 乡镇 、6个 村 、 0 3 5 1 3户 。高 2
设 施农 业 发展 注 重产 前 、产 中服务 , 轻
农 户 在
视产后 服务 。各 级部 门关 心建 设 和种植 , 而忽视 销售 。 24 无 公 害 、 色蔬 菜 生产 量 小 , 牌 产 品 缺乏 . 绿 品
温棚 中使用 化肥 、 药 的情 况十分 突 出 , 施 农业 产 品 中药 农 设 物 残 留令人 担忧 , 直接 影响 了农产 品的 品质和质 量 。 2 科 学技 术 推 广不 够深 入 . 5 农 民 习惯 于 旧 的生产 方 式 , 对 发展 绿色 农业 、 色农 业 和生态 农业 的概 念模 糊 , 菜栽 特 蔬 培水 平 不高 , 一定 程度 上影 响 了设施 农业 的发 展 。 在
效节 能 日光 温 室 计划 新 建 10座 ,涉 及 全县 5个 乡镇 、5 0 1 个 村 、2 。 5 户 大棚 的保 温 方式 也在不 断 改进 , 开始 的单层 从 棚 到双 层棚 、 三层棚 , 已推广双 层棚 加 简易覆 盖 周年 生产 现 技 术 。大棚 结构从 竹木 结构 逐渐 向塑钢 骨架组 合装 配 无支

对通渭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思考

对通渭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思考

2015年第8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对通渭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思考王变霞(通渭县寺子乡政府农业服务中心,甘肃通渭743300)[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5)08-0017-011农业发展现状通渭是传统农业大县,由于自然条件严酷,干旱少雨,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土地面积宽广,劳动力资源丰富,绝大多数劳动力身体好,文化素质较高,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精神较强、土壤、水、空气中的化肥、农药等有害成分残留少,适宜于发展无公害农业的现状,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通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压夏扩秋、压粮扩经,大力发展草畜产业,使“粮、经、草”比例趋于合理,“小而全”的传统农业逐渐销迹,“大而专”的现代农业不断形成,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推进了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的。

2存在的问题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发现通渭县农村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产业化程度不高,与先进地区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自然条件差,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通渭山大沟深、山体破碎、植被稀少,十年九旱、十年九灾,土地相对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有机质含量少,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2.2农民底子薄,投入能力有限。

现在,大部分的农民采取家庭式经营,有的农民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发展比较好,想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但是由于自身底子薄,投入能力有限,又没有政策资金支持,也只能局限于家庭式经营,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2.3农民思想观念滞后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

年轻人大量外出打工,留守人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他们一方面想改善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却固守自己的种植经验,对于果园等精细化管理的培训、建议不能理解和落实。

同时大部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很强,进城打工的农民更是把土地当做最后的生活保障,同时土地转让出去的收入少,很多人选择广种薄收,粗放经营,没有意愿长期转让经营权,导致土地大规模经营难以扩展。

通渭县旱作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通渭县旱作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2 . 2 形 成 了 以玉 米 为 主 的 产 业 链 条
在 玉米 产业 的带动下 , 围绕 地膜生产 、 玉米淀粉加工 、 玉
米秸秆饲料加工 等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发展 。 目前 , 通 渭宏
作 者简介: 王军亮( 1 9 8 0 - ) , 男, 甘 肃通 渭人 , 助理农艺师 , 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 7 - 作。
大力推广 ,使通渭县 逐步实现 由被动抗旱 向主动 抗旱转变 , 由传统抗旱 向科 技抗 旱转变 , 由单一抗旱技术 向综合抗 旱技 术集成转变 , 初步探索 出了适合通 渭的抗 旱技术体 系。基本
形 成 了家 家 覆 、 户户种 , 扩 川 上 山进 沟 、 适 宜 区全 覆 盖 的 良好
产线项 目, 已在通渭 县东川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成投产 。以
玉米秸秆青贮氨化为饲料的养殖业 正在逐步壮大 。
2 . 3 加 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了 旱作 农业 技 术 的 创 新
农业生产 尚未摆脱靠天吃饭和小农生产方式 ,机 械化 、
菜产业 , 以荞麦 、 莜麦为主 的小杂粮产业规模 不断壮大 , 新的 特 色农 产品不断 丰富 , 农 民人均收入也在 不断提 高 , 从2 0 0 7
年的 1 7 8 0元 提 高 到 了 2 0 1 4年 的 4 3 7 5 . 8元 ,年 均 递 增 1 3 . 7 %。 进一步完善了县上提出的“ 在城郊水川 区发展高效农 业、 川道河谷 区大力推广全膜 玉米 、 浅 山区扩大马铃薯种植 、 深 山区发展草畜产业 、 全 民发展劳 务经济 ” 的产业 发展 思路 。
摘 要: 通过对 通渭县农 业生产现状 与取得成效 的介绍 , 分析 了当前存在 问题 , 并提 出了 发展 建议 。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李店乡现状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李店乡现状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李店乡现状今年,甘肃通渭县李店乡面对辖区干旱少雨的现状,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在城郊、水川区发展高效农业,川道、河谷区大力推广全覆膜玉米,浅山区扩大马铃薯,深山区发展草畜业,全民发展劳务经济”的产业发展思路,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在常坪、崔河、祁咀、李店、坪合、老庄等6个村的川道、河谷区建立玉米全覆膜双垄沟播技术示范基地1万亩,目前,玉米长势非常良好。

在基地建设中,驻李店乡科技特派员始终深入田间地头,严把技术关,给农民群众讲解技术要点,重点就覆膜方式、整地施肥、品种选择、种植密度、田间管理等知识进行培训、现场指导,真正把农业实用技术送到了农民手中,使基地建设达到了“技术含量高、示范水平高、操作质量高、经济效益高”的标准。

李店乡全覆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的推广,为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也为干旱半干旱山区发展旱作农业开辟了新路。

今年,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李店乡面对辖区干旱少雨的现状,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在城郊、水川区发展高效农业,川道、河谷区大力推广全覆膜玉米,浅山区扩大马铃薯,深山区发展草畜业,全民发展劳务经济”的产业发展思路,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在常坪、崔河、祁咀、李店、坪合、老庄等6个村的川道、河谷区建立玉米全覆膜双垄沟播技术示范基地1万亩,目前,玉米长势非常良好。

在基地建设中,驻李店乡科技特派员始终深入田间地头,严把技术关,给农民群众讲解技术要点,重点就覆膜方式、整地施肥、品种选择、种植密度、田间管理等知识进行培训、现场指导,真正把农业实用技术送到了农民手中,使基地建设达到了“技术含量高、示范水平高、操作质量高、经济效益高”的标准。

李店乡全覆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的推广,为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也为干旱半干旱山区发展旱作农业开辟了新路。

甘肃通渭县科技特派员全膜玉米示范基地长势良好糖酒快讯 2008-06-20 15:54consciousness of malfeasance at catching good honest, practicalaction into ideas and County, the County discipline Inspection Commission of the deployment and requirements, adhere to the County and the County discipline Inspection Commission report implementation of clean two responsibilities. 2. clear a gang two accountability responsibilities. Early each year organize conferences, in charge of the leadership, departments, units of the town clean and studied anti-corruption work deployments, according to a gang dual accountability requirements, clear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for members of theleading body of the Party Committee, put a gang two accountability targets, develop work plans, organizations honest responsibility, urged the team members to actively fulfil a gang double duty. Urged the first responsibility of grass-roots party branch secretaries to perform duties, efforts to form a team in unison, and the linkage of the work of the Party Committee. 3.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clean and honest government regulations implemented. Conscientiously implement the responsibility of uncorrupted, really formed by system in politics, according to the rules, effective mechanism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system. First, build and improve the conversation reminded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education system, auditing system of cadres, 18, for the fullimplementation of responsibility of uncorrupted to provide favorable institutional safeguards. Second, persist in combining focused inspections and special inspections, paying careful attention to supervision, implementation of the special inspection and the system of democratic appraisal of今年,通渭县李店乡面对辖区干旱少雨的现状,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在城郊、水川区发展高效农业,川道、河谷区大力推广全覆膜玉米,浅山区扩大马铃薯,深山区发展草畜业,全民发展劳务经济”的产业发展思路,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在常坪、崔河、祁咀、李店、坪合、老庄等6个村的川道、河谷区建立玉米全覆膜双垄沟播技术示范基地1万亩,目前,玉米长势非常良好。

通渭县旱作农业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引进新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通渭县旱作农业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引进新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通渭县旱作农业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引进新品种比较试验报告通渭县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依靠天然降水进行农业生产,而这有限的天然降水并未得到充分利用。

旱地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是在玉米常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基础上的延伸和突破,该技术在我县两年的试验示范表明,其节水、抗旱、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明显。

为了探讨在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的推广,寻找在不同的地域适宜的最佳品种,尽最大水平发挥土壤生产潜力。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区概况该试验设在通渭县三铺乡石庄村的旱川地,海拔为1 800m,年降水量490mm 左右,年均气温7 ℃,无霜期120d左右,土壤为川地黄麻土,前茬作物为冬小麦。

1.2试验设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玉米品种为金源2379、金源1217、酒试20号、郑单958、承单20、吉单261、沈单10号、沈单16号、豫玉22号和中单2号(CK),共10个品种。

1.3作物种植方式及施肥采取宽窄行种植,宽行0.70m、窄行0.40m,株距0.35m,播种密度为3 462穴/667m2。

采用顶凌(3月上旬)全膜覆盖双垄沟播,先起双垄(小垄宽0.40m、垄高0.15~0.20m,大垄宽0.70m、垄高0.10~0.15m),使大小垄相接处形成播种沟,然后采用宽1.20m的超薄膜全地面覆盖,最后在沟内播种(沟距0.40m,大小垄共宽1.10m)。

施肥量各处理相同,均为纯氮12kg/667m2、纯磷6kg/667m2。

小区面积为3.30m×6m=19.80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全部磷肥氮肥按小区称量于播前作基肥施入。

其它管理同大田。

1.4测定项目及方法采用中国农业大学电气信息学院研制的SWR-2型土壤水分传感器与TSCII 型智能化土壤水分速测仪(简称土壤水分速测仪)测定土壤含水量。

从4月份开始至10月上旬,每旬监测一次,监测时间为6日、16日、26日。

分0~20cm、20~40cm、40~60cm三个层次。

对通渭县发展旱区农业的几点思考

对通渭县发展旱区农业的几点思考
( 四) 积 极 推 行 品牌 战 略
天然 降水 极 其贫 乏 、 有 效水 资 源奇 缺 , 干旱 、 沙尘、 冰雹 、 霜 冻
等 自然 灾 害 频 繁 , 特 别 是 干 旱 已成 为 农 业 生 产 的 最 大 障 碍 。
( 二) 农 业基 础薄 弱。土地相 对贫瘠 , 水土 流失严 重 , 有 机 质含量 少 , 粮食 产量低 而不稳 , 完 全是 靠天 吃饭 。
业 化 进 程
定 的资源 优势 。但是 , 资 源优 势至今 没有转 化 为发展 优势 , ( 一) 自然 条 件 严 酷 。 通渭 山大 沟深 、 山体 破 碎 、 植被 稀少 ,
在 扶 持畜 产 品加 工 及 农 业 产 品深 加 工 龙头 企 业 的 过程
制约农 业发 展 的问题依 然存 在 , 旱 区农 业 发 展 相 对 缓 慢 。
中, 中央 及省 级政 府要 在贷 款 、 税 收等 方 面给 予特 殊政 策 。 加 快 畜产 品加工企业 的发 展 。 以此带 动西北 地 区畜牧 业 的发 展 , 改 变通渭 县畜牧业 发展 长期滞 后 的局 面 .促 进通 渭县农 业 的 可持 续发展;出台优 惠政 策 , 为通 渭牵线 搭桥 , 组建 精 、 深加工 大集 团企业 , 加 强东部技 术与 西部原 材料 的结合 , 通 过 引进外 资、 发 展合 资企 业等 , 使通 渭成 为农 产 品初 加工 生 产基 地 、 部 分精 深加工产 品的专业生 产基地 。
二、 发 展 旱 区 农 业 的 对 策
通 渭农业 的发 展要根据 市场需 求变 化趋 势进行 ,树 立 品 牌意识 , 积极开 拓农副产 品及 其加工 产品 的市场 , 实施特 色名
牌、 品 牌 战 略 。一 是 各 级 政 府 应 通 过 正 在 形 成 的政 府 网 络 , 发

依靠科技抗旱 全面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植技术

依靠科技抗旱 全面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植技术

依靠科技抗旱全面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植技术通渭县地处甘肃中部,属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东西长78km,南北宽64km。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 410~2 521m,总土地面积2 908.50km2,现有耕地面积183.30万亩,占总耕地的96.21%。

年平均气温7.20 ℃。

全年无霜期120~170d,年降水量在350mm 左右,且集中在7、8、9三个月,年蒸发量达1 700mm以上。

干旱是制约通渭县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旱作农业主推核心技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我省旱作农业发展的一项突破性技术,其特点是变地膜半覆盖为全覆盖垄沟栽培,变只在垄面覆膜为垄面、垄沟全覆膜,从而大大提高了雨水集流效果和保墒、增温效果。

使整个耕作地面全部变为雨水集流面,使自然降水得到了充分利用,更加适宜于年降水350mm左右的半干旱旱作区推广,从而达到保墒、集雨、增墒、增温、增产、增收之目的。

1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植技术的优势1.1自然优势通渭县耕地有一部分集中,农田平坦、土地肥沃、土质疏松,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0g以上,具有大面积栽培玉米的理想土壤条件。

另外如碧玉、李店、襄南、常河等乡镇光、热资源相对充足,光质好,光合效率高,极有利于作物干物质的积累,单位面积产量相对较高,有利于实行集约化经营。

1.2政策优势为了摆脱旱地农业受制于水的困境,通渭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旱作农业的发展,提出了“两个坚持,八个新突破”的农业工作总体思路,大力推广了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抗旱良种等旱作农业技术。

并结合近三年推广的经验和实际,实施旱作农业综合技术集成示范推广,将其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加大了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同时县上农技部门给予技术的支持,制定了全县2008-2010年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三年规划,营造了良好的科技政策氛围。

2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要点2.1选茬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力较高的地块。

前茬以麦茬、豆类为好。

通渭县黄芪抗旱高产栽培技术

通渭县黄芪抗旱高产栽培技术

通渭县黄芪抗旱高产栽培技术通渭县位于中国的甘肃省,气候干旱,土地贫瘠,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通渭县的农民发现了一种抗旱高产的黄芪栽培技术,有效地改变了农民们的生活。

下面将介绍该技术的详细内容。

通渭县的黄芪是一种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医药价值。

它可以治疗疲劳,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等等。

由于其药用价值,黄芪的市场需求很高。

由于通渭县土地干旱贫瘠,黄芪的种植一直受到限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渭县的农民们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研发了一种抗旱高产的黄芪栽培技术。

他们选择了适应干旱环境的品种进行种植,如通渭县特有的黄芪品种。

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干旱抗逆能力,能够在干旱贫瘠的土地上生长和繁衍。

通渭县的农民们采用了科学的灌溉方式,如滴灌和渗灌,来提供黄芪生长所需的水分。

这种方式既能减少水分的浪费,又能保证植物的水分需求,从而提高黄芪的产量和品质。

他们还使用了覆盖物,如秸秆和塑料薄膜,来减少水分的蒸发和土壤的水分流失。

通渭县的农民们还注重土壤的改良和保护。

他们通过添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和肥力。

他们还采用轮作和休耕的方式,来保护土壤免受侵蚀和退化。

通过这些措施,他们成功地改善了土壤的质量,提高了黄芪的生长条件和产量。

通渭县的农民们还注重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

他们定期进行农田的清理和杂草的处理,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他们还使用无污染的农药和生物防治的方法,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

通过这些措施,他们有效地减少了黄芪的病虫害损失,提高了黄芪的质量和产量。

通过以上的黄芪抗旱高产栽培技术,通渭县的农民们成功地克服了干旱贫瘠的土地条件,实现了黄芪的高产。

这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

黄芪的种植还带动了通渭县的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环境的改善。

通过不断创新和实践,通渭县的农民们为其他地区的农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为解决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问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通渭县设施农业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通渭县设施农业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通渭县设施农业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摘要:分析了通渭县设施农业的生产现状及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采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强化科技推广服务,加强市场体系和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创建设施农业功能区等对策,实现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通渭县;设施农业;生产现状;发展对策设施农业是综合应用工程装备技术、生物技术和环境技术,按照动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最佳环境,进行动植物生产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发展设施农业是为了提高农业产量,提高效益,保障供给,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其特点是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高投入,高产出。

设施农业包括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目前主要形式有塑料大棚、温室、喷滴灌设施、标准化畜禽棚舍、集约化饲养设施设备和配套技术等。

1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通渭县设施农业从1989-1994年从引进推广塑料大棚蔬菜栽培技术开始,由于当时技术条件不成熟,经济效益不明显,加之建棚投资过大,处于被动推广阶段。

从1995年开始在不断完善栽培经验的基础上,试种辣椒一举获得成功,并于1999年建成了全市闻名的碧玉新城“辣椒村”,涌现出了许多亩产值超万元的典型示范户,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大棚蔬菜生产。

在“辣椒村”的示范带动下,我县相继建立了陇川乡菜子村,平襄镇五星村、河南村,徐川乡孙庄村等以大棚生产为主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世纪90年代初又引进推广了日光温室蔬菜栽培技术。

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形成了以塑料大棚为主,日光温室为辅的生产格局,为当时我县部分川区农民增收开创了新途径。

截止目前,全县共新搭建塑料大棚1 270个,30.33hm2,其中塑钢结构大棚1 120个,27hm2,竹木结构大棚150个,3.33hm2,涉及13个乡镇、56个村、1 203户。

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计划新建100座,涉及全县5个乡镇、15个村、52户。

大棚的保温方式也在不断改进,从开始的单层棚到双层棚、三层棚,现已推广双层棚加简易覆盖周年生产技术。

通渭县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通渭县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通渭县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摘要:分析农业发展的潜力,提出了发展农业模式以治理水土流失为中心,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优化生态环境,农业产业结构多样化,努力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等对策。

关键词:通渭县;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对策1引言通渭县属陇中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区,自然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产品单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结合实际情况,就农业发展提出一些见解,以期为通渭县农业增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2农业面临的发展问题2.1自然灾害严重由于降水量的年季变化大,极易造成旱涝灾害。

全县降水量的月季变化从3月开始逐月增加,9月后逐月递减。

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且以暴雨的形式出现,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7%左右。

1957-1979年的23年间,春旱发生13次,冰雹88次,洪水10次[1]。

由于地处黄土高原的南部边缘地带,坡度陡、植被差、暴雨集中、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为 2 901.90km2,占总面积的99.80%。

每年土壤流失总量为2 357.50t,在流失土层中,有机质含量为2.676×106t,氮素为2.15×104t。

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土壤生产力,制约着全县粮食生产和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2.2产业结构单一,农业粗放式经营,经济效益低由于受传统的思想观念和落后的生产方式的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经济作物发展缓慢。

据统计资料表明,全县2005年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2.36×104hm2。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8.89×104hm2,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1.90%;经济作物为1.96×104hm2,占15.30%;其它作物在农业中所占比重较轻,由于作物布局不合理,人们盲目提高复种指数,减少了养地的豆类,苜蓿、油菜等作物。

对耕地投入的减少和经营的粗放、土地近乎掠夺式的生产导致耕地肥力下降,粮食产量不高。

通渭县黄芪抗旱高产栽培技术

通渭县黄芪抗旱高产栽培技术

通渭县黄芪抗旱高产栽培技术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是黄土高原腹地的一部分,属于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该地区的农作物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旱作农作物的种植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科技研究,通渭县在黄芪的种植上取得了成功,并形成了一套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抗旱高产栽培技术,为当地农民增加了稳定的经济收入。

黄芪,是通渭县的特色经济作物之一,该地区气候条件适宜,土壤肥沃,非常适合黄芪的生长。

不过,由于当地的水资源较为匮乏,气候干燥,旱情频发,给黄芪的种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应对这种情况,当地农业专家和农民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黄芪抗旱高产栽培技术。

在土壤改良方面,通渭县的农民采用了有机肥的施用和土壤改良措施。

他们在种植前期,会充分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并在地膜覆盖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土壤蓄水保墒。

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土壤的蒸发损失,保持土壤的湿润度,有利于黄芪的生长发育。

在灌溉管理方面,通渭县的农民坚持科学浇水,注重合理用水。

他们会根据当地的降水情况和土壤水分含量,合理安排灌溉的时间和次数,以确保黄芪生长期间的水分需求。

他们还会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滴灌和喷灌等方式,将养分和水分送到作物的根部,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减少了水分浪费。

在品种选择和密植栽培上,通渭县的农民也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和尝试。

他们选用了抗旱品种的黄芪种子,并采取了密植栽培的方式,增加了单位面积的产量。

通过密植栽培,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资源,减少杂草生长,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效率,从而增加了黄芪的单产和产量。

在病虫害防治上,通渭县的农民也采取了一系列的科学防治措施,及时清理病虫害,保持黄芪的健康生长,保证高产高质的黄芪的生产。

通渭县的黄芪抗旱高产栽培技术在实际种植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这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还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渭县黄芪抗旱高产栽培技术

通渭县黄芪抗旱高产栽培技术

通渭县黄芪抗旱高产栽培技术通渭县地处陇中丘陵地带,属于黄土高原半干旱气候区,降水少、蒸发大、气候干燥。

这种干旱的气候条件对作物的生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干旱的情况下,作物的生长更需要水分的供给,因此如何在干旱条件下保证作物的高产是当前农业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渭县黄芪抗旱高产栽培技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的,通过对黄芪的品种选择、栽培管理、水肥一体化等方面的研究,有效的提高了黄芪的抗旱能力和产量,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优选品种通渭县地处半干旱地区,气候条件干燥,土壤瘠薄,这种条件对作物的选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黄芪抗旱高产栽培技术中,品种的选择尤为重要。

优选的品种在干旱条件下能够生存并保持较高的产量,这样才能够在半干旱的条件下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通渭县主要推广种植的品种有阿克苏黄芪、中黄11号等,这些品种在干旱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抗旱能力和产量,也更适合当地的种植环境。

二、土壤改良通渭县的土壤主要是黄土,土壤贫瘠,含水量少,对作物的生长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在黄芪抗旱高产栽培技术中,土壤改良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施用有机肥、磷肥等营养物质,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水分保持能力,从而为黄芪的生长提供了更好的土壤环境。

在种植前,可以进行深翻土壤,松土增加通气性,并添加有机物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提高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从而为黄芪的生长提供了更加有利的土壤环境,同时也有利于黄芪的抗旱能力和产量的提高。

三、种植密度在黄芪抗旱高产栽培技术中,种植密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对于黄芪来说,适当的密植对于提高产量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

通渭县的黄芪种植密度通常为每亩15-20万株左右,这种密度下,黄芪之间的植株间距比较接近,利于土壤的遮盖,保持土壤湿润,也有利于植株之间的通风换气,对于预防病虫害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水肥一体化在黄芪抗旱高产栽培技术中,水肥一体化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空调 控不力及 灌溉方法 、 灌溉 管理 的落后 , 干旱与土壤 次
虽然通渭县发展旱 区农业具有一定 的资源优 势 , 但是 资 源优势 至今没有转化 为发展优 势 , 制约农业发展 的问题 依然 存在 , 旱区农业 发展相对缓慢 。
2 . 1 自然条 件 严 酷
通渭 山大 沟深 、 山体 破碎 、 植被 稀少 , 天然 降水 极其 贫
平, 市场化 、 组织化程度低 , 综合效益不高。
3 发 展 旱作 农业 的对 策
大 。一是 土地 面积广 , 大部 分耕地 土层 较厚 、 土质 疏松 ; 二
是 光照 、 热 量充足 ; 三是 劳动力 资源 丰富 , 全 县农 村劳 动力
3 . 1加强对农业技 术的示范推广, 建立农业综合开发示范 区
通 渭县 旱作农业发展现状及 对策
吕彦 霞
( 甘 肃 省通 渭县 华 家岭 乡人 民政 府 , 甘 肃通 渭

7 4 3 3 0 0 )
要: 从通渭县农业资源现状 出发 , 分析 了 存在 的主要 问题 , 提 出了 加 强对农 业技术 的示范推广, 建立农业综合 开发 示范
区; 发展 节水灌溉 、 有限灌溉和 中低产 田改造; 大力扶持农 副产 品加 工龙头企业 , 积极推 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积极推行 品牌 战略
2 0 1 4年・ 第1 6期( 总4 4 1 期)
资。
息及时发送到管理和维护人员的手机上 , 还 可以根据不 同的
3 . 4 节约维护 费用 使用 中网络 由专业 的维护人员提供 服务 , 无需用户 对网络 传输设备进行维护 , 减少 了维护人员与费用。
3 . 5 方便 实施
3 . 7 通 讯 不 受 环境 变化 的影 响
生盐碱化成 为中低产 田的主要 障碍因素 , 同时林业及生 态用 水得不 到保 障 ,粮食 和其他农作物 都存 在供 过于求的 问题 。 所以, 应 以马营 、 鸡川 、 陇川 、 碧 玉 四乡为 中心 , 发 展节水 灌 溉、 有 限灌溉 , 稳定耕 地面积 , 提高耕地 利用率 , 改造 中低产 田, 切实提高现有耕地 资源 的质量 , 改善农 田内外生态 环境 , 确保通 渭县农业 的持续发展。另外 , 大力修造水平梯 田, 有计 划、 有步骤 的安排节水农业 和 中低产 田改造项 目, 切 实转变
通 渭农 业和农 村经济仍是“ 养牛为耕 田、 养猪为过年 、 养
鸡下蛋换油盐” 的小农 经济 , 仍是广种薄收 、 耕 作粗放的传统
农业 , 处于种什么 、 吃什 么 、 剩 什么 、 卖什 么的“ 提篮小卖 ” 水
在扶 持畜产 品加 工及农业产 品深加工 龙头企业 的过程 ( 下转第 6 4页)
植在经济水平和劳动力素质水平都较低状况下 的有效措施 。 因此 , 选 择农业水平 相对较 高的地 区, 建立农业 综合开发 示 范区, 如 马营 、 鸡川 、 碧玉、 陇 川等 乡镇 , 形成 先发 展部 分地 区, 再带动全县发展 的思维 , 通过农 业灌溉技术 、 间作 套种技 术、 农 田防护技术 、 地 膜覆盖技术 、 化 肥施用技术 、 作 物新品 种技术 、 病 虫害防治和农 产品保鲜 等技 术的配套 组装和大范 围推广 , 提高 区域农业综 合水平 。 3 . 2发展 节水灌溉 、 有限灌溉和中低产 田改造 在通渭所有 的耕地 中, 6 0 %以上为中低产 田。 因水资源的
要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 应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是最 为 关键的一环。加强对农 业技术 的示范推广是 目前通渭农业 种
近3 0万人 , 绝大多数 劳动力 身体好 , 文 化素质 较高 , 吃苦耐 劳, 艰苦创业精神较强 ; 四是土壤 、 水、 空气 中的化肥 、 农药等
所 以, 通渭县发展 旱 区农业具有一定 的资源优势 。 2 存在的主要 问题
乏、 有效水 资源奇 缺 , 干旱 、 沙尘 、 冰雹 、 霜 冻等 自然灾 害频
繁, 特别是干旱已成为农业生产 的最大障碍 。 2 . 2农业基础 薄弱 土地相对贫瘠 , 水 土流失严 重 , 有机质含量少 , 粮食产量 低而不稳 , 完全是靠天吃饭。
2 . 3农 业结 构 不合 理
3 . 6设 备 功耗 小
提供农作物生长灌溉信息 的平 台。中央监控站在设计 阶段 就
考虑到 了多层次部署 问题 , 根据 中央监控站设置 的地点及 使 用人员 的职权 ,可 以查看下 级首部监控站传输来 的数据 , 为
平均功耗小于 0 . 1 W ,这在一些对设备 功耗 要求较高 的 场合是极其重要 的指标 。
农业增长方 式。 3 . 3大力扶持农 副产 品加 工龙 头企 业, 积极推 进农业产 业化
进 程
最 突出的不合理 表现 在两个方 面 : 一是与 自然规律 相背 离; 二 是与市场规 律相背离 , 冬小 麦产量 和市 场价格 明显低 于马铃薯和其他经济作物。
2 . 4 农 业 综合 效 益 低
报警信息向不 同的部 门发 出不同的信 息。
3 . 1 2 实现 统 一 控 制 平 台
为贯彻 落实 国家有 关数字化 、信息化精 准农业 的相关指 示, 系统将 用户的所有农 田灌溉系统控制在统一的通讯平 台 上, 集 成一 个多层次 、 逐层集 中的, 能为各级领导及时准确 的
在实施过程 中用户 只需对 网络终 端设备进 行安装 和调 试, 大大减少了工程量 , 对加快工程进度大有好处 。
等对 策。 关键 词: 旱作农 业 现状 对策 通渭县
中图分类号: F 3 2 3 .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3 — 6 9 9 7 ( 2 O 1 4 ) 1 6 - 0 0 6 0 - 0 1
1 农业资源现状 通渭 县是 以农业 为主 的县 区 ,发展旱 区农业 的潜力 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