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小学阶段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思考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因为工作等原因离开农村,把孩子留在农村由其他亲属或祖父母照管的现象。
由于长期的亲情缺失和家庭教育的不足,农村留守儿童在道德教育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如道德价值观的淡化、品德修养的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薄弱等。
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意识。
尽管留守儿童不常与父母在一起,但作为社会的一员,他们同样需要接受道德教育。
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与责任感,重视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培养,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使其具备正确的行为准则。
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
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其发展的基础。
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开展心理疏导活动,帮助他们排解情绪,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可以通过组织才艺表演、文化活动、心理咨询等方式,让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增强自信心。
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帮扶。
社会应该关注和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倡导社会各界关注他们的成长环境和发展需求。
建立留守儿童专项基金,用于改善他们的学校环境、生活条件和文化教育,提供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关注与支持。
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应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了解和实施正确的育儿方式。
政府可以设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为留守儿童家庭提供相关的培训和咨询服务,提高他们的父母教育水平。
对策的实施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合力。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视,增加投入,完善制度和政策,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
学校要加强儿童的道德教育,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开展多样化的道德教育活动。
家庭要重视亲子沟通,加强对孩子的关爱和引导,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社会各界应积极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参与志愿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
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解决。
只有通过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才能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品德修养,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和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选择将子女寄养在城市,而自己则留在农村务农。
这样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农村留守儿童不仅承受着父母缺席的痛苦,还面临着教育资源不足、道德观念淡薄等一系列问题。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势在必行。
在学校方面,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教育。
学校可以组织专门的班级或课程,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培养和引导。
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程,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和适应困难;开展爱心助学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资源和帮助;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在家庭方面,父母和家长的关爱至关重要。
留守儿童往往因为家庭缺席而感到孤独和无助,容易产生自卑情绪。
父母和家长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平时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联系,了解孩子的困惑和需求,给予他们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家长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他们懂得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关心他人等道德价值观。
在家庭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主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方面也应当发挥积极的作用。
社会组织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爱心关怀和帮助。
开展夏令营和冬令营,为留守儿童提供艺术、体育、科学等方面的培训和活动;组织义工,为他们提供学习辅导和心理支持;与企业合作,为他们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等。
社会各界人士也应当关注和关怀留守儿童的问题,多给予他们温暖和关爱,共同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关注。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通过综合性的措施,可以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
对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是农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村小学德育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农村小学德育教育进行思考。
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人们对事物的感受和评价,对于学生发展健康人格具有重要作用。
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感恩心和关爱他人的情感,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等,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行为方式的稳定模式,对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具有重要影响。
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纪律性、自觉性和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能够遵守规章制度、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指学生反映认知过程中的一系列规律性特点,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思维和批判思维,使学生能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第四,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对社会问题和社会利益的关注和认识,对于个体能够主动担当社会责任和参与社会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公众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能够关注农村社会发展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并具备担当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能力。
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应注重与家庭和社区的合作。
家庭和社区是学生道德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环境,对于学生品德教育具有重要影响。
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应与家庭和社区积极合作,加强家校沟通,与家长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农村小学德育教育还应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和建议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亲属外出务工,留下未成年子女在家中照顾自身生活和学业的儿童。
由于缺乏家庭关爱和教育,这些儿童容易出现行为习惯不良、道德观念淡薄等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第一,加强心理疏导。
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处于没有亲人陪伴的环境中,容易感到孤独、无助、焦虑等情绪,甚至产生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
这时,我们需要专门的心理工作者对留守儿童进行咨询和辅导,让他们倾诉自己内心的烦恼和困惑,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提升内心的自我调节能力。
第二,建立文化教育支持系统。
农村留守儿童学业较为困难,需要建立文化教育支持系统,包括成立义务教育家庭作业辅导站和“三点钟”集中辅导等服务机构,开设书法美术班、理综实验班等文化教育专项培训,给留守儿童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促进其学习成绩的提高。
第三,增强实践教育的力度。
留守儿童长期处于以家庭为单位的单一环境中,缺乏广泛的社会经验。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组织留守儿童参加各种实践教育活动,如环保志愿服务、采摘野菜培训、课外读书等,让他们接触到不同的人和事,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交技能。
第四,强化社会责任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难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他们的行为也因此容易产生偏差。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责任教育,让他们了解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懂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热爱家乡,为社会作贡献。
第五,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成长环境。
针对家长缺乏陪伴的问题,政府可以开展“亲情教育”活动,号召家长抽出一些时间回到家中陪伴孩子,和孩子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和家庭规章制度,引导孩子做好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在对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加强中,需要政府、教育机构、社会组织和家庭共同协作。
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研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教育机构应该开设特色课程,提供全面的学习服务;社会组织应该积极参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服务工作,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家庭要做好陪伴和教育工作,让孩子体验到家庭的温暖和爱。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几点思考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深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受教育机会
不足,这些孩子处于弱势地位,面临着教育资源的匮乏、心理健康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困境。
在处理这一问题上,我有以下几个思考:
加强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投入。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财政支持,提高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
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教育的补贴政策,帮助他们解
决就学费用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受教育机会。
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
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关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教育部门和社会组织可以联合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积极
乐观的心态,提高他们的心理抗压能力。
加强社会组织的参与。
社会组织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可以组
织志愿者去农村开展教育辅导活动,提供学习资源和帮助。
社会组织还可以与教育部门合作,共同开发适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创新模式,为他们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的指导和亲情的陪伴,这对他们的成
长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开展家长教育培训,提高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水平,引导父母更好地关心和教育孩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教育部门、社会组织以及
家庭共同努力解决。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资源,才
能真正改善他们的教育状况,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实现更好的人生发展。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留守儿童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或其他原因,不能与父母同住,长期在家乡留守,成为了一个特殊的群体。
在这个过程中,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一些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往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
在道德教育方面,他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他们缺乏家庭的教育和熏陶,缺乏父母的言传身教,往往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留守儿童长期独自在家或与老人相处,社交圈子狭小,缺乏对外部世界和社会的了解,容易产生偏执和孤立的心态。
他们往往缺乏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容易受到外部不良信息的影响,产生不良的行为和习惯。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呢?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怀和辅导。
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组织心理辅导员和专业人士,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和疏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应该增加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陪伴。
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组织志愿者和社工,与留守儿童建立起密切的关系,提供他们温暖和关爱,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
学校应该增加对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课程,教导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引导他们培养自律和自律的能力。
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社交和交往。
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组织各种社交活动和交友活动,让留守儿童有机会结交更多的朋友,了解更多的社会知识和信息,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力量,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走向光明的未来。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论文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论文在中国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包括教育和德育方面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1.1 家庭教育缺失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留守儿童面临着家庭教育的缺失。
他们缺乏父母关怀和教育的指导,无法形成健康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1.2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一些留守儿童可能表现出厌学、自闭等问题。
1.3 道德观念缺失留守儿童无法亲身体验父母的教育和言传身教,缺乏道德观念的塑造。
这使得他们在道德认知和行为规范方面存在缺陷。
二、留守儿童德育的重要性2.1 培养健全人格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德育对于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非常重要。
通过德育,可以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2.2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留守儿童往往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存在困难。
通过德育教育,可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2.3 促进心理健康通过德育的方式,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自信、树立积极的心态,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的解决方案3.1 家校合作模式建立起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紧密联系,形成家校合作模式。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庭访问等形式,与父母交流,了解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德育方案。
3.2 建立心理辅导机制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可以设立心理辅导室,配备专职心理辅导人员,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3.3 丰富课外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留守儿童可以得到更全面的教育。
学校可以组织社区互动、艺术课程、实践活动等,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拓宽他们的视野。
3.4 引入德育课程学校应该引入德育课程,系统地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教导留守儿童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和建议随着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日益凸显,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留守儿童特指父母或双亲一方迁移到城市务工或其他原因导致长期不在家照顾孩子的情况。
他们由于长期独自生活,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导,容易形成消极的情绪与行为,甚至面临各种安全隐患。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亟需引起广泛关注,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一、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现状分析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导,往往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他们容易被外界不良信息影响,形成消极的心态和行为。
在生活中,他们常常感到孤独、焦虑、无助,甚至会出现犯罪、上网沉迷等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1.关注和关爱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心理健康问题是他们面临的主要困难。
他们往往有着无法与他人交流的心理障碍,缺少重要人陪伴的孤独感,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爱。
政府可以加大心理健康服务的投入,学校可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留守儿童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增强心理韧性。
2.提供更多爱心关怀和帮助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处于缺乏关爱和照顾的状态下,需要我们提供更多的爱心关怀和帮助。
社会各界可以积极投入到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中,提供学习辅导、心理辅导、情感支持等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关怀。
3.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家庭教育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我们需要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支持和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活动,提高留守儿童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
4.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互联网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资源,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教育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吸引他们关注学习,培养他们的兴趣。
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道德教育,引导留守儿童正确看待网络世界,远离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
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和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村居民选择到城市打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关爱、教育和监督,容易受到负面影响,影响其思想道德建设。
为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需要从多个方面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留守儿童的学费补贴和生活补助等方式,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提供基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政府还应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监管,确保留守儿童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学校应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的健全人格。
学校可以开设一些特色课程,如道德与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通过教育培养留守儿童的良好习惯和道德观念。
学校应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留守儿童培养兴趣爱好,增强其自我发展的能力。
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工作。
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如夏令营、亲子讲座等,为留守儿童提供社交和学习的机会。
社会可以积极宣传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增加公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帮助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家庭教育也是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
父母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做好沟通工作,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父母可以通过阅读故事书、陪伴留守儿童玩耍等方式,培养他们的品德、爱心和责任感。
父母还应引导留守儿童正确对待网络、电视等媒体,防止受到负面影响。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还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机制。
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评估机制,对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建立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机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监督和保护。
还应建立留守儿童信息管理系统,方便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关爱。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都应承担起责任,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促进其全面发展。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方法及措施分析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方法及措施分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日益凸显。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生活环境相对单一,缺乏家长的教育照料,往往导致他们缺乏健康的人格发展和良好的道德素养。
针对这一问题,农村小学需要通过科学的德育教育方法和措施,积极引导留守儿童的成长,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道德意识。
本文将就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方法及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了解留守儿童特点,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普遍缺乏家庭关爱和教育,他们通常性格孤僻、心理脆弱,缺乏自信和自主性。
学校应当深入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德育教育计划。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制符合其特点的德育教育方案,通过关爱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开展情感教育,建立关爱支持系统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家庭关怀,往往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在农村小学中,教师和学校应该加强情感教育,倡导同学间相互尊重、互助合作,建立关爱支持系统,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和鼓励。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集体活动、心理辅导、小组交流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起健康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注重实践教育,培养劳动习惯和责任感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独自生活,往往缺乏劳动纪律和责任感。
为了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学校应注重实践教育,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的劳动习惯和责任感。
通过参与劳动,留守儿童可以学会自理生活和生存技能,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
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习兴趣和动力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由于生活环境单一,心理压抑,对学习往往缺乏兴趣和动力。
为了引导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学习,学校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多种方式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
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读书会、科技创新比赛、文艺表演等,吸引留守儿童参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和建议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而长期在农村留守,他们面临着缺乏家庭关爱、教育资源匮乏、心理健康问题等诸多困境,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
为了帮助这些孩子健康成长,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特别是要加强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
下面笔者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加强家庭教育,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家庭教育的不足使得他们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要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可以通过加强家长教育,提升父母的育儿能力和家庭教育水平,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和关爱孩子,培养留守儿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可以通过组织家庭教育讲座、开展亲子活动等形式,帮助留守儿童家庭了解和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方法,同时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留守儿童,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成才。
只有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下,留守儿童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康成长。
二、加强学校教育,培养积极的思想品质留守儿童所在的农村学校通常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这导致留守儿童在学校教育中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我们要加强对农村学校的支持和帮助,提升学校教育质量,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条件。
在教育内容上,应当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品质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和精神品质。
教育部门可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留守儿童参与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
三、加强社会支持,促进综合发展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外,社会支持也是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
社会各界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资源条件。
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评选优秀留守儿童,并给予资助和奖励,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的教育思考(精选五篇)
留守儿童的教育思考(精选五篇)第一篇:留守儿童的教育思考培训心得——有关留守儿童的一些思考从参加工作以来,面对一些留守儿童让我想了很多。
特别是担任班主任以来,一直是带住宿生班级,感触很多,现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 1.父母的爱很遥远农村小孩大部分的父母都外出打工去了,很少回来,所以他(她)们与父母的联系方式主要就是打电话,有些经常与父母通电话联系,有些也许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有的甚至与父母就没有联系。
他(她)们就像山野里的草和树一样,自由自在却有被遗忘了的苦楚,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关爱都是那么遥远,他们的发展权是那么稀薄。
城里的孩子是花样年华,而这些留守儿童却是飘萍一般的草样年华。
2.对他们来说,“知识改变命运”是一句空话由于贫困的现实处境,“留守儿童”过早地体会到生活的辛酸和物质匮乏的压力。
他们只能孤独寂寞地成长,享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和亲情。
更现实一点儿,他们根本看不到知识将会给生活带来什么改变。
学习成绩的好坏对他们来说,似乎已经没什么实际意义。
所以,学校的教育越来越艰难,特别是乡镇学校。
3.行为习惯养成不好由于父母法定监护职责的缺失,临时监护人监督不严,缺乏必要的教育引导,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留守儿童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部分留守儿童人生观、价值观偏离正确方向,不少留守儿童欺骗说谎、拉帮结派、欺负同学,更有的留守儿童有小偷小摸、打架斗殴、敲诈勒索等违法违纪行为。
二、关爱留守儿童生活贫穷的现实残酷地烙印在他们身上,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我们应该更多的关爱他们。
1.教育学生经常与家长联系,叫家长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经常了解和掌握孩子的所思所想,帮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2.在学校营造温馨的气氛,让孩子在学校感到家一般的温暖,让他(她)感到爱的幸福。
3.经常与他(她)交流,了解他(她)的心里、生活等其他状态,并跟踪,给予正确及时的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对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对于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
下面是我对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
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农村家庭教育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进行德育教育的需要重视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支持。
学校可以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合作,通过家委会的形式,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引导,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与行为。
注重德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德育课程应该是德育教育工作的核心,需要统筹规划,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农村小学中,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课程设置。
德育课程应该与其他学科融合,使学生在各门学科中都能够感受到德育的价值和意义。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学生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在农村小学中,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尊师重道、团结友爱、勤奋向上等良好的校园文化。
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和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第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是德育教育的关键,需要具备良好的德育思想和教育能力。
在农村小学中,可以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加强教师的德育教育理念和方法。
还可以引入专职德育教师或增加德育教师的配备,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第五,注重德育成果的评价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评价是推动德育教育工作不断提升的重要方法。
在农村小学中,可以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进行全面、多样化的评价。
还可以通过奖励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在进行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时,需要充分关注农村教育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德育工作,才能够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南关小学王兰兰一、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1.学习成绩较差,厌学情绪普遍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由于临时监护人监护不够,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学习观念淡薄,尤其是在学毕业论文范文习上碰到困难,没人辅导,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有的“留守儿童”甚至认为现在学习好坏无关紧要。
据笔者了解,虽然“留守儿童”中不乏品学兼优、独立能力很强的好学生,但成绩处于班级中下游、性情顽劣、厌学的孩子还是占了多数。
调查显示,有49.8%的留守孩子学习信心不足或没有信心,有21.4%的留守孩子学习成绩较差,他们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认真,不完成作业,并经常扰乱课堂秩序。
2.亲情关系缺乏,心理问题突出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无暇照顾子女,传统的双亲教养模式发生了变化,出现多种形式的家庭教养结构。
子女与父母聚少离多,亲子互动减少,由此亲子关系也会不同程度地疏远。
这种社会转型时期特有的家庭教养结构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出现了难以弥补的缺陷,留守儿童的性格、心理等因与父母缺乏交流发生不良变化。
据笔者调查,56%的父母半年和孩子联系一次,12%平时很少联系,只有在农忙或过年时回家看看,长期不在孩子身边;34%的父母感觉孩子由于缺乏父爱和母爱,与自己产生了隔阂;27.6%感觉孩子变得不爱说话,性格孤僻;22%的孩子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经常惹事;33.2%的孩子有不良行为;被访中,43.7%的儿童表示遇到烦心事或困难会闷在心里,只有8%表示会和父母联系。
这些孩子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心理问题。
3.行为出现偏差,道德意志薄弱“留守儿童”大多跟祖辈一起生活而祖辈们往往文化层次较低,对孩子比较纵容溺爱,通常是在物质生活上给予满足多,而在精神和道德上管束引导少,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上放任自流。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现状与思考随着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选择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由于父母的外出工作,留守儿童通常由老人或其他亲戚照顾,他们在生活、教育、心理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包括道德教育的缺失。
本文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现状不容忽视。
由于父母外出工作,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的关注和教育。
在农村,道德教育主要依靠学校进行,但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育条件相对较差,无法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关注和教育。
留守儿童在生活环境中也容易受到不良的社会影响,例如接触不良网站、电视节目等,导致其道德价值观模糊。
许多农村留守儿童没有得到应有的道德教育,容易产生问题行为,例如欺负同学、打架斗殴等,甚至违法犯罪。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现状,我们需要进行深入思考,并采取积极的对策。
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投入,提升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育条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和关怀,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留守儿童正确使用互联网和其他媒体,防止不良信息对其道德观念的负面影响。
家庭和学校应加强合作,共同负责留守儿童的教育,建立起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
社会各界也应加入到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中来。
企业可以开展义务教育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爱心资助和培训等项目。
社会组织可以组织志愿者去农村为留守儿童提供帮助和支持。
社会媒体和公共场所可以加大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宣传力度,引导社会舆论关注这个问题,形成社会共识和社会责任。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长期的持续努力。
除了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外,个人的努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留守儿童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增加社交经验和道德修养。
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够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更好的道德教育环境,帮助他们成长为有道德、有责任心的社会公民。
对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本人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与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进步,当前,留守儿童的道德水平受多方面的制约,如何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值得思考。
标签: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引言: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涌进城市,城市人口逐渐增多,然而城市的所提供的教育机会并不能满足农村孩子的教育需求,因此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镇时,并没有带上自己的孩子,而让自己的孩子留在了农村,这就导致留守儿童的急剧增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健康受到关注。
[1]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日益突出。
一、家庭(隔代教育)父母离家外出谋生,孩子只能在家里和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的隔代教育有着十分严重的危害。
一是容易形成溺爱。
大多数祖辈家长常有一种因自己年轻时生活和工作条件所限没有给予子女很好的照顾,而把更多的爱补偿到孙辈身上的想法,所以对自己的孙子百般溺爱。
祖辈家长对孙辈疼爱过度,处处迁就孩子,容易造成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
还有一些祖辈家长因过度疼爱孩子而“护短”,致使孩子的弱点长期得不到矫正。
二是思想观念陈旧。
许多祖辈家长不顾时代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仍用老观点要求孩子,教给孩子过多的老经验,缺乏开创性精神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2]还有一些祖辈家长因文化低、思想旧,无意识地给孩子传授不少封建迷信的东西,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难度。
三是造成孩子与其父母的感情隔阂。
祖辈家长对孙辈的溺爱和护短,造成孩子很难接受其父母的严格要求和批评,还容易形成感情隔阂和情绪对立,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难以进行。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摘要:留守是个沉重的字眼,留守儿童牵动着社会的神经。
他们的成长过程缺少关爱,身心发展问题凸显,已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
关爱留守儿童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共同给力,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微笑和希望。
关键词:留守儿童道德教育思考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身在家乡的孩子却因无法享受父母在思想、道德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中又以道德问题最为突出。
因此,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对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和谐乃至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家庭、学校、社会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三个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从这三方面入手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家庭道德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根本1.唤回父母的教育责任每一个孩子刚生下来时都是自然的原创,他们需要在不同的家庭接受不同的教育,才能使他们的人生保持原有的原创性。
可见儿童对父母具有天生的依赖性,家庭亲情有助于儿童的成长,父母的关爱是其他任何人无法替代的。
因此,父母应当把对子女的监护责任放在首要位置。
2.寻找妥当的监护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综合素质高的家庭监护人能对留守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到模范和榜样作用,使留守儿童的道德建设朝良性方向发展。
因此,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应具备一定的道德和文化素质,能够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言传身教,并能及时地发现孩子的不良思想和行为,给予正面教育与引导,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所以,父母应该将孩子交给文化水平较高、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较好的亲戚或家人监管,以此弥补家庭榜样教育的不足。
3.重视日常的教育沟通方式父母虽然与孩子相隔两地,但经常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是非常必要的。
对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思考7页
对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思考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人离开家乡进入城市,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的群体——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没有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使得孩子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上的引导和帮助,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情感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留守儿童还会因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留守儿童问题是近些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本源上准确分析留守儿童教育中产生的现象,从现象挖掘其成因,再从成因找到其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现就留守儿童德育教育问题作一些思考。
一、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及其原因分析1、不善沟通,认知偏激,不求上进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缺少温暖的家庭环境,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言传身教,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没有正确地积极地引导,导致认知出现偏差,具体表现在自我认知、社会认知和价值观的扭曲上。
有许多留守儿童是和祖辈生活在一起的,由于年龄关系和生活的压力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祖辈们没有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没有做好孩子诉说心声的对象。
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愿意和人进行沟通,有事压在自己心里,性格沉默寡言。
经常把自己封闭起来,表现为闷闷不乐、沉默寡言,他们不愿意和别人进行交流,对身边发生的事也不感兴趣,对他人、社会也漠不关心。
不少的“留守儿童”人际关系敏感,不愿与人接触,对班集体活动不感兴趣,不愿跟同学一起活动,喜欢独来独往,即便是与教师交往也显得生疏,对教师的关怀不易接受,甚至抱怀疑和叛逆的态度。
部分留守儿童受到了祖辈们的过分溺爱和怂恿,缺少对别人的理解和包容,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在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极易产生认知的偏激。
少数留守儿童错误地认为爸妈外出去打工挣钱是因为社会不公,才是自己成为没人管没人问的孩子,由此产生对他人和社会的怨恨情绪和偏激想法,从小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5 0 4 1 5 福 建省 平潭县 澳 前镇 中心 小 学 福建 平潭 林 瑞琴
当中 , 德育老师要用真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
而 不 是 大谈 道 理 。在 教学 当 中关 注 学 生 的 生
【 摘
要 】随着我 国经济 的快速 发展 ,
在农 村 很 多 小 学 阶段 的 留 守 儿 童 多 多 少 少 具
才能从学校家庭两个层 面提高学生的德育教
育效 果 。
五 、 结 语
只管孩子 吃饱穿暖 ,无暇顾及孩子 的情感 世 界 ,使得对孩 子性格影响最大 的德育 教育缺 失 ,如果 引导不当容易形成不 当的价值观 , 因此 对农 村小学阶段 留守儿童德育教 育进 行
研 究 具有 重 要 的 意 义 。 二 、 我 国 农 村 小 学 阶 段 留守 儿 童德 育 教
在农村小 学阶段德育教学过程 当中应该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 , 提高德育教学效果 。 德育老师应该经常进行家访 ,了解学 生家庭 情况 ,展开针对性 的教育 指导措施。对待具
有 错 误 观 念 的家 长 ,应 该 要 进 行 指 正 ,这 样
境 的特殊性 。农村相 对来讲,信 息较闭塞落 老 师由于 自身素质有限 ,在教学观念还保持 后, 是一个不适应孩子好动好奇心灵的环境 , 在传 统的 “ 不打不成器” 的思维 。对不 听话
经 济 的 发 展 , 另一 方 面也 存在 不 少 问题 ,其
中留 守儿童教育 问题就 比较突 出。本文从有 阶段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现状是相 当严峻的。
关背景 出发 ,分析 农村 小学阶段 留守儿童德 育教 育过程 当中存在的 系列 问题 ,并提 出针
对 性 的 改进 措 施 .提 高 农 村 小 学 阶段 留 守 儿
我 国 城 镇 化 规 模 得 到 极 大 的提 升 ,越 来 越 多
的 农 村 劳 动 力进 入 城 市 。 一 方 面促 进 了城 市
有一些坏毛病 ,如经 常不能完成作业 ;为人 相处办事 ,不计后果 ;处事情绪化 ,易冲动; 爱拿家 中的钱 物等系列问题 ,因此农村小学
活 ,主动 的谈 心。如 面对学生厌学 的情 绪 , 可以将 作业 减少 ,布置一些简单 的作业 ,让
学效 的输入相关信 针对针 对学 生身体弱 ,惰性强 的缺 点,多鼓 2 .老师教 学方式不 当,德育教育粗暴 老师教学方式 不当 ,德育教育粗暴是 当
阶段学生群体 当中,农村 留守儿童可 以说是
比较特殊部分 ,农村 留守儿 童所处的环境与 前农村小 学阶段留守儿童 的德育教育过程 当 城 市 小 学 生 有 着 很 大 的 区 别 ,一 是 农 村 大 环 中比较常 见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很 多农村
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教育贯穿 素质 教育的 都是保持在传统 的价值 观念 ,没有有效 的结
息 ,效 果 不 好 。
的参加各种 学习活动 ,改变 自身 的缺点 。如
励参加体育锻炼, 安排值 日生工作他认真做 , 耐心帮助他建立起热爱生活 的信心。 3 .加强 学校与 家庭的 沟通 ,提 高德育教
远,根本不能有效解决 当前学生德育 问题。 另外在实际 的学生 道德 教育当 中,很 多老师
一
、
前 言
让他们知道 即使父母不在 身边还是有很多人
关爱着他们 。让他们 看到世界的美好 ,积极
在我 国素质 教育体系 中德育教育是 其中 始终 ,也 可 以其他 的学科 有效融合。小学阶
段 是 学 生 价 值 观 、人 生 观 的 形 成 时 期 ,因 此 小 学 阶 段 的德 育 教 育 显 得 更 加 重 要 。 在 这 一
育 的 现 状
3 . 学校与 家 庭 没有有效结合
之所 以农 村小学阶段 留守 阶段儿 童德育
从 以上的分析可 以看 出,农 村小学 阶段
留守儿童德 育教 育现状严峻 ,在实际 的教育 过程 当中还存在 忽视学生主体 ,强制性 的教 育 ;老师教学方 式不当 ,德育教育粗暴 ;学
教育效果不理想 的,重要原 因就是学校与家
童 德 育 教 育 水 平。
学生渐渐对学习感兴趣 ,提高其学 习热情。 2 .改变教学方式,用爱感化 学生 三、我 国农村 小学阶段留守儿童德 育教 在农村德 育教育 的过程 当中,要 改变以 育 过 程 当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1 .忽视学生主体 ,强制性的教育
【 关键词 】农村;小学阶段 ;留守儿童 ;
庭没有有效结合 。一方 面很多德育老师在实
际 的 教 学 过 程 当 中 , 忽 视 与 家 长 沟 通 ,不 了
解学生的实 际家 庭情况,无法 有效的开展德 校与家庭没有有效 结合等 系列 问题 。因此必
育教学工作 。另一方 面部 分农 村留守儿童照 须应该具体 问题 具体分析 ,提出针对性 的改 顾人员将错误 的观念传输给儿童 ,如学生打 进措施 ,这样才 能有效 提高农村小学 阶段 留 农 民纷纷进入城 市务 工,同时也带来 了农村 架 ,其照顾人 员可能会对学生 说:他 打你 , 守儿 童德育教育水平 ,这样才能保证 农村小
如罚站、 罚抄作业、 容易导致孩 子 自闭孤僻的性格。二是家庭环 的学生动不动就进行惩罚 , 境 的特殊性 。由于当前 很多年青父母都外 出 打人 等等。这对 小学阶段 的学生 的 自尊心会 务工 ,很 多孩子跟随爷爷奶奶 生活,成 为留
守儿童。 爷 爷 奶 奶外 公 外 婆一 方 面忙 于农 活 , 造 成 非 常 坏 的影 响 ,严 重 的情 况 下 会 出 现 极 端 现象 。
德 育 教 育
’ 在农村小 学阶段留守儿童 的德育 教育过 程当中 ,很 多老师都是按照德育课本 上的内
惩罚为主的教学方式 ,用爱 感化学生。在实 际的教学过程 当中要要平等 的姿 态对待每一 位学生 ,多沟通聊 天,不要 一味的责骂 。另
容进行德育教育 ,而这些教育方 式都 是一些 外 对 有 心 理 困境 、 自尊 心 较 强 、性 格 内 向的 高高在上的理论 ,与学生 的实 际生活相差太 学生老师在德育教 育上用 真情去感化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