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云的观测.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6《云的观测》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6《云的观测》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6《云的观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云的观测》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云的分类、形成以及观测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云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观察自然、探索科学的精神。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便于学生理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对自然现象充满好奇心。

但在观测云方面,学生可能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和观测技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云的分类、形成和观测方法,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观测云。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记录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他们观察自然、探索科学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云的分类、形成和观测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工具观测云,并准确记录观测结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实践、合作和讨论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实地观测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云的观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云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云的观测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云的分类和形成原因,让学生初步了解云。

3.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运用望远镜等工具观测云,并记录观测结果。

4.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测心得,总结云的观测方法。

5.知识拓展:介绍更多关于云的科普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观测云的方法和技巧。

7.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测并记录一周内的云变化。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云的分类、形成原因和观测方法。

通过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观测云过程中的态度、合作能力和观测技能;终结性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对云的分类、形成和观测方法的掌握程度。

云的观测

云的观测
17
2.2 云状特征—层积云(Sc)
5.
荚状层积云 Sc lent 中间厚、边缘 薄,形似豆荚、 梭子状的云条。 个体分明,分 离散处。
18
2.2 云状特征—层云(St)
云底低而均匀的云层,象雾,但不接地,呈灰 色或灰白色。 层云除直接生成外,也可由雾层缓慢抬升或由 层积云演变而来。
19
2.2 云状特征—层云(St)
3.
4.
5.
云状按“云状分类表”中二十九类云的简写 字母记入观测薄。 云量多的云状记在前面;量相同时,记录的 先后次序自定。 无云时,云状栏空白。
45
4、云量
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视野的成数。
全凭目测云块占据天空的面积来估计。因为是目测, 当然并不十分准确,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全世界 的气象站至今还是用这种目测方法估计云量。
15
2.2 云状特征—层积云(Sc)
3.
积云性层积云 Sc cug 由积云、积雨 云因上面有稳 定气层向下扩 展或云顶下塌 平衍而成的层 积云。 多呈灰色条状, 顶部常有积云 特征
16
2.2 云状特征—层积云(Sc)
4.
堡状层积云 Sc cast 垂直发展的 积云形的云 块,并列在 一线上,有 一个共同的 底边,顶部 凸起明显, 远处看去好 象城堡。
13
2.2 云状特征—层积云(Sc)
1.
透光层积云 Sc tra 云层厚度变化 很大,云块之 间有明显的缝 隙; 即使无缝隙, 大部分云块边 缘也比较明亮。
14
2.2 云状特征—层积云(Sc)
2.
蔽光层积云 Sc op 阴暗的大条 形云轴或团 块组成的连 续云层,无 缝隙,云层 底部有明显 的起伏。 有时不一定 满布全天。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6《云的观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6《云的观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6《云的观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云的观测》这一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云的分类、形成以及观测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云,知道云的形成过程,以及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云的观测。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自然现象充满好奇。

但在观测云方面,他们可能缺乏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和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掌握云的观测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云,知道云的形成过程,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云的观测。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云,知道云的形成过程,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云的观测。

2.难点:让学生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云的观测,并能够准确描述云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云的分类、形成过程以及观测方法。

2.演示法: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工具进行云的观测。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云的观测,共同完成观测任务。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云的特点,分享观测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云的图片、视频资料,观测工具(如望远镜、笔记本等)。

2.学生准备:观测云的记录本、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天空中的云,激发学生对云的好奇心。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天空中有哪些类型的云吗?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云的形成过程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云的分类和形成原因。

同时,教师讲解云的分类,如积云、层云、卷云等,并简要介绍每种云的特点。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云进行观测。

教师提供观测工具,如望远镜、笔记本等,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工具进行观测。

《云的观测》教案

《云的观测》教案

《云的观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云的形成和分类,掌握观测云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气象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云的形成:介绍水蒸气凝结成云的过程。

2. 云的分类:讲解常见的云类型及其特点。

3. 观测云的方法:学习如何观察云的形状、高度、厚度等特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云的形成过程、分类及观测方法。

2. 难点:云的分类及其特点。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各种云的图片。

2. 教学工具:投影仪、教学PPT。

3. 实践材料:观测云的场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云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云的形成过程、分类及特点。

3. 实践:带领学生到观测场地,学习观测云的方法,观察并记录云的特征。

4.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云的观测方法和注意事项。

5.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一幅云的观测图,并简要描述云的特征。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云知识掌握程度,包括云的形成、分类和观测方法。

2. 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

3. 考察学生对气象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气象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气象科学的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气象观测站,实地学习云的观测和气象数据收集。

3. 开展云绘画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绘制出独特的云作品。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的观测报告和云绘画作品,分析其在观测和记录过程中的表现。

2. 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教学效果,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

3. 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九、教学改进1. 根据教学反馈,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和实践操作。

2. 丰富教学手段,如引入互动游戏、小组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定期进行教学评估,确保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十、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内容:介绍风的形成和观测方法。

教科版科学四上1.6《云的观测》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1.6《云的观测》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1.6《云的观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云的观测》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部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云的分类、形成以及观测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以观测云为主题,通过观察、记录、分析云的变化,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云,并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对自然现象有好奇心。

但在观测云方面,学生可能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和观测技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云的分类、形成以及观测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自然现象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提高学生的气象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云的分类和形成原因。

2.观测云的方法和技巧。

3.云与天气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云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3.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天气案例,让学生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云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观测云的工具,如望远镜、相机等。

3.准备天气预报软件或设备。

4.划分学习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云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云的变化,激发学生对云的兴趣。

提问:“你们见过哪些类型的云?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介绍云的分类、形成原因以及观测方法。

通过PPT或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云,如积云、层云、卷云等。

讲解云的形成原因,如水蒸气凝结、空气上升等。

教授观测云的方法,如观察云的形状、颜色、高度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云的观测实践。

每组选择一个观测点,用望远镜、相机等工具观察云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云的观测教案 【完整版】

云的观测教案 【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6、《云的观测》教学难点――“云状”教学设计课的说明:天空中漂浮的白云实际上是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云的形状千姿百态。

云的形状和多少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

学生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和收集天气数据完成“天气日历”时,就已经在观察云。

他们已在用晴天、多云、阴天来描述并记录对云的观察。

在观察过程中,他们对天空中云的多少、形状等产生兴趣,他们也已经意识到不同的云将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天气。

在这一课中,学生除了对云量的问题作深入的研究外,还将研究云的类型等问题。

而云的类型(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这一知识点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远,且云这一学习对象又时刻处于变化之中,难以把握,教学难度大,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把这课分为两个课时,用一课时专门探究云的分类,借助学校微机室这一学生喜欢的学习平台,通过网络收集各种各样的云,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丰富的云图库,为学生学习云的分类奠定直观的探究对象的物质基础。

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方式的观察,认识天空中的云是位置和形状是在不断变化的,不同的云会带来不同的天气,会根据经验对天空的云分类,在对云的探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在脑海中建立各种各样云的直观形象。

教学难点:能根据自己脑海中关于云的认识给云分类。

教学过程:一、趣解“云”字,导入难点1、师趣解云字:出示繁体“云”字。

你们认识这个字吗(认识)。

对,这个字是云的繁体字,它上面是雨,下面是云,意思是说雨在云上,云中藏着雨。

听到这里,你们不感到奇怪吗就没有什么话想说,没有什么问题想问吗2、引导学生提出跟云有关的科学问题。

3、小结:同学们刚才讲了很多跟云有关的事,还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很好。

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4、下面请大家欣赏一些美丽的云的图片,希望这些图片能帮你们解决这些问题。

大家准备好了吗let’sgo,出发。

二、网上冲浪,浏览云图,感受千奇百态的云1、展示云图P2。

山西省闻喜县东镇中心校三五三四学校四年级科学上册课堂检测

山西省闻喜县东镇中心校三五三四学校四年级科学上册课堂检测

闻喜县“小学科学教学目标定位的实践研究”课题课堂检测设计四年级上册闻喜县东镇中心校三五三四学校2013年11月第一单元天气 1.1 我们关心天气一、我会正确填空1、在观察天气时,把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联系起来考虑,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天气)。

2、能使影响天气的各种因素变得更加清晰的是(“网状图”)二、慎重选择1、俗话说,看( D )识天气。

A.风B.树C.大气D.云2、天气对农作物的作用( D )A.有利B.有害C.无影响D.有利也有害3、下列( BC)是刮风天的影响。

A.要穿雨衣B.国旗飘扬C.逆风走路困难D.室外不能上体育课三、火眼金睛辩一辩1、天气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关系不大,没必要去关心天气。

(ⅹ)2、天气不能直接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

(ⅹ)3、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很多。

(√)四、灵活运用,解决问题1、举例说明天气与人类的关系?答: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如:雨水能灌溉庄稼也能冲毁农田;雪能杀死土里的害虫,使农作物丰收,也能造成雪灾;风能给人送来凉爽,也能毁坏建筑物;雾会给交通带来不便,冰雹会给庄稼带来灾难等。

2、你知道哪些天气现象?并画出各种天气现象的符号。

答:天气现象有:晴、多云、阴、阵雨、小雨、中雨、大雨、暴雨、雾、雪、冰雹等。

(注:画天气现象的符号参照教参11页)3、请你从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这几方面来描述今天的天气。

答:略1.2 天气日历一、我会正确填空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是(天气日历)。

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等。

二、我会用心选择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ABC)A.日期和时间B.云量和降水C.风速和风向D. 天气现象三、我会细心判断1、我们制作天气日历与天气预报不一致,所以没有制作价值。

(ⅹ)2、天气变化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十分密切。

(√)3、天气是随时随地在不断变化的,坚持观察天气时,培养科学的观察习惯非常重要。

科学实验通知单

科学实验通知单

科学实验通知单
科学实验通知单
科学实验通知单
科学实验通知单
*****小学实验通知单
*****小学实验通知单
*****小学实验通知单
四年级科学实验通知单
四年级科学实验通知单
四年级科学实验通知单
四年级科学实验通知单
四年级科学实验通知单
四年级科学实验通知单
四年级科学实验通知单
四年级科学实验通知单
四年级科学通知单
四年级科学实验通知单
*****小学实验通知单
四年级科学实验通知单
四年级科学实验通知单
*****小学实验通知单
*****小学实验通知单
*****小学实验通知单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云的观测》课件

《云的观测》课件

云的观测方法
1 卫星观测
利用卫星传感器记录云的 形态、组成和位置。
2 地面观测
使用仪器、设备和气象站 记录云的高度、颜色和运 动。
3 遥感技术
使用遥感技术来获取云的 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
云对天气的影响
云对天气有着重要影响,它们能够调节温度、降水、风力和能见度,并对气 候系统产生复杂的反馈。
云的气候意义
云的电学性质
云中的冰晶和水滴带有电荷,在特定的条件下会中含有微粒、溶解气体、组分的可变性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对大气中的气体 和颗粒起到了过滤和清洗作用。
云与天气预报
观测和分析云的形态、高度和厚度对天气预报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供更准确的预报信息。
云与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对云的形态和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云又反过来对全球气候变化起到关键作用。
云的形态演变
云的形态变化
云的形态可以发生快速的变化,从一种形态转变为 另一种形态。
云的演变过程
云可以经历不同的演变过程,包括形成、持续、消 散和重新结合等。
《云的观测》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云的观测》课件!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云的奥秘和 它对天气和气候的重要性,让我们开始吧!
什么是云
云是大气中以水汽凝结形成的白色或灰色浮游物体,由无数小水滴或冰晶组成。它们是地球上丰富多彩的天然 画笔。
云的形成
1
蒸发和升华
水分从地面和水体中蒸发或冰体升华成为水蒸气。
2
冷却和凝结
水蒸气在大气中遇到冷空气,冷却并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
3
浮游物体形成
小水滴或冰晶聚集在一起形成可见的云朵。
云的分类
高云
高空的云层,由冰晶组成,形状细长,通常表示晴朗的天气。

《云的观测》教案

《云的观测》教案

《云的观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云的分类和特征,掌握观测云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3. 提高学生运用观察、分析、总结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云的分类:高层云、中层云、低层云、垂直云。

2. 云的特征:形状、颜色、厚度、移动速度。

3. 观测云的方法:肉眼观测、望远镜观测、相机观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云的分类、特征及观测方法。

2. 难点:云的分类和特征的区分。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不同类型的云、云的特征图片。

2. 观测工具:望远镜、相机。

3.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张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云的美。

提问:“你们见过哪些类型的云?它们有什么特点?”2. 新课导入:介绍云的分类、特征及观测方法。

3. 课堂讲解:a. 云的分类:讲解高层云、中层云、低层云、垂直云的特点及区别。

b. 云的特征:讲解形状、颜色、厚度、移动速度等特征。

c. 观测云的方法:讲解肉眼观测、望远镜观测、相机观测的注意事项。

4. 实践操作:a.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测,运用所学方法观察不同类型的云。

b. 学生分享观测心得,讨论云的特征及分类。

5.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云的分类、特征及观测方法。

6. 作业布置: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并描述下周的天气情况。

7. 板书设计:云的分类:高层云中层云低层云垂直云云的特征:形状颜色厚度移动速度观测方法:肉眼观测望远镜观测相机观测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学生能正确识别不同类型的云,理解云的特征及观测方法。

2. 能力培养: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云的观测,并能够描述和分析观测到的云。

3. 情感态度:学生对观测云感兴趣,愿意主动参与户外观测活动。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气象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云和天气的关系。

2. 组织学生进行云的绘画比赛,鼓励他们发挥创意,描绘出独特的云。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含作业设计和答案)-1.6《云的观测》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含作业设计和答案)-1.6《云的观测》教科版

6.云的观测【教材简析】天空中漂浮的白云实际上是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云的形状千姿百态。

云的形状和多少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

从第2课开始,学生每天在收集天气数据完成“天气日历”时其实已经在观察云。

他们已经在用晴天、多云、阴天来描述并记录对云的观察。

在观察过程中,他们一定对天空中云的多少、形状等产生兴趣,他们也已经意识到不同的云将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天气。

在这一课中,学生除了对云量的问题作深入的研究外,还将研究云的类型等问题。

【学情分析】不少学生在观察天气的过程中,已经对天空中的云朵有一定的了解:云的多少,云的形状都是孩子们观察过程中会感兴趣的话题。

学生可以通过对云的观察对天气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

学生可以通过自行阅读课本的方式,找到科学概念,但可能对概念的认识不够;可以通过查资料的方式知道云与天气的一些关系,但可能不够全面和充分;对天空千变万化的云是感兴趣的,对云的认识也怀有比较浓厚的兴趣。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2、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云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天和阴天;2.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科学态度目标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了解云的形状和多少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

体会观测云的乐趣,意识到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难点: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准备】1.教师:选择在天空有云的时候来上这堂课。

1张大图画纸。

1套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

多媒体课件2.小组准备:1个硬纸板制成的圆面(直径约30厘米)、一些薄的白纸。

【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ppt]1、导入: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们抬头望天,常常能看到了什么?(出示课件“云”)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进行“云的观测”(出示课题《云的观测》)2、云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来说说看自己的想法。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堂实录1.6 云的观测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堂实录1.6 云的观测教科版

《云的观测》课堂实录师:同学们,火烧赤壁的故事大家知道吗?(生点头)诸葛亮借的东风,一把火烧的曹营丢盔弃甲。

有诗云“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诸葛亮夜观天象,知道要有东风,其实天象就是天空云、星日月等地自然现象。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饿《看云识天气》就是要让我们也学会观天象。

师: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将会有哪些收获呢?请看大屏幕。

生齐读学习目标。

师:这课的字词早读大家已经预习过,大家来展示一下吧。

生看大屏幕上,师指定一排学生依次读。

师:匀称的称是多音字,还有那些字也是多音字生:晕生;薄师: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多积累。

师;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看大屏幕上的提示,看谁捕捉的信息最多。

默读要不出声,不懂春,不指读,这样就可以加快阅读速度。

好请大家开始。

生默读课文,看大屏幕提示。

师:那么天上究竟都有哪几种云和云的光彩现象呢?它们叫什么名字,又各自预示着怎样的天气呢?请同学们快速的默读课文,同时用笔及时的圈点出这些要点。

(学生默读提炼信息)师:好,谁来谈谈自己的收获,你说的时候可以把按照老师的问题顺序,你想说哪个就先说哪个。

生:文中从来哪个方面来讲,语言生动形象。

师:他从大的方面来了解文章。

生:看云是天气的基本经验是: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师:大家知道他说的在哪吗?生:知道。

师:如果哪个同学没有注意到,请赶快画下来。

生:晴朗的天气里的云有: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

阴雨风雪的天气里的云是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高积云。

生:我还知道了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

生:还有晕、华、虹、霞。

生:我回答第一个问题。

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这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师:请你把第一个问题再读一遍。

生读。

师:好,你看你刚才读得和这个问题能对上号吗?你读得应该是什么?生:这是看云识天气的意义。

生:我接着刚才王坤的问题来说,看云可以识是因为云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记录单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记录单
耳的结构模型、1个塑料杯、气球皮、
1根橡皮筋、1个音叉、细沙
备注
四年级
任课教师
实验名称
3.7保护我们的听力
实验类型
分组
实验地点
实验时间
实验所需仪器、器材、药品的规格和数量(按每套实验计算)
1个空易拉罐、几粒黄豆、棉花、毛巾、废报纸
备注
四年级
任课教师
实验名称
4.3运动起来会怎样(一)
实验类型
分组
实验地点
20克食盐、20克面粉、30克沙、
1根搅拌棒、3滤纸、1过滤装置
备注
四年级
任课教师
实验名称
2.2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实验类型
分组
实验地点
实验时间
实验所需仪器、器材、药品的规格和数量(按每套实验计算)
4个装水的透明玻璃杯、1根搅拌棒、高锰酸钾、
1个药匙、20克食盐、20克面粉、30克沙
备注
四年级
任课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所需仪器、器材、药品的规格和数量(按每套实验计算)
塑料口袋1个、粗吸管、水槽、广口瓶、玻璃片3片、水、火柴
备注
四年级
任课教师
实验名称
4.4运动起来会怎样(二)
实验类型
分组
实验地点
实验时间
实验所需仪器、器材、药品的规格和数量(按每套实验计算)
水盆、水、洗耳球、塑料管
备注
四年级
任课教师
实验名称
1根带橡皮的铅笔、1根大头针、窄透明胶带、剪刀、
1块长约35厘米、宽20厘米的软布、1长30厘米、
宽6厘米的硬纸板、1个订书器
备注
四年级
任课教师
实验名称
1.5降水量的测量

1.6云的观测

1.6云的观测

云底平均高度 5000米以上 2500-5000米
2500米以下
在高空像羽毛
卷云
在高空像粼波
卷积云
像棉பைடு நூலகம்团 积云
像羊群,云块间露出蓝天
高积云
仿佛白色调幕 天气将转阴。
卷层云
像毛玻璃,预示 将要下雨或下雪 高层云
布满天空,雨 雪就开始下降
雨层云
大云山,马上就 会下暴雨。 积雨云
看云识天气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 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 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 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 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判断题:
( √ )1.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 组成的。 ( × )2.晴天的时候,天空中一定是没有云的。 ( √ )3.积云可能会发展成积雨云,并形成雷 阵雨天气。 ( × )4.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 卷云。
晴天 多云
无云或 云量少 云量较多
总能看见 时常可见 很难见到
阴天
云量很多
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 看看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来区分……
云的分类
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层云、积云和卷云。
层云
靠近地球表面 通常是灰色的 扁平层状云
云的分类
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层云、积云和卷云。
积云
比层云高一些 像棉花堆一样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
云的观测
关于云,你知道些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
飘浮的云由什么组成 云是由悬浮在大气中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 组成。 云的观测有哪些内容
云的观测一般要测定云状、云量和云高。

1.6云的观测

1.6云的观测

*层云有时会覆盖
*
层云经常在日出后因气 温上升,稳定层遭到破 坏而随之消散
农谚“天上灰布悬, 雨丝定连绵”即指雨 层云的降水状况
*
*积云:高于层云,
看上去像棉花堆一 样的云。是水蒸气 受热,气块上升、 水汽凝结而成。通 常为晴好天气。 *积雨云:积云密 集,布满天空,预 示着不久将有小雨 或小雪。当积层云 黑暗时,预示着大 雨或大雪大风、雷电 等现象。
*Leabharlann *千姿百态的云与天气
*云
小冰晶
小水滴

云量 蓝天
*
多云
云量 蓝天
*

云量 蓝天
*
*气象学家根据云的形状和高度将云
分成三类:
*层云 *积云 *卷云
*
*层云:似雾,但
不与地接,扁平 层状云,通常是 灰色的,主要由 小水滴构成。 整个天空,如果 层云变厚,将会 出现毛毛雨或 雪,所以也称它 为雨层云。
*
*只有积云的时
候往往是蓝 天、白云,预 示着天气晴 朗,
如果云层继续变大时,就发 展为积雨云而发生雷阵雨、 或者阵雪,冰雹产生。
*卷云:纤细的羽状
云,只有在温度非 常低的高空才能形 成,所以它是由微 小冰晶组成,这也 是它看上去是纯白 色的原因。呈羽状 或丝状,也常被称 作马尾云。卷云通 常伴随着晴天,但 一两天内会发生天 气变化。
*
*分别观察层云、积云和卷
云, 判断云的高度
层云
雨层云
积雨云
云的高度: 由低到高为层云,积云,卷云
*卷云
*积云 *层云
地平线
*早晨乌云盖,无雨风也来 *南闪火门开,北闪雨就来 *雷轰天边,大雨连天;雷轰天

云的观测

云的观测
8
锋面过程形成的云系
冷 锋
暖 锋
9
二、云的分类
云的外行特征千变万化,形成原因各不相同, 但它们又有其共同的特点。其分类方法有:
1.形态学分类:按云的外形特征、结构特点和 云底高度,将云分为三族,十属,二十九类(见 下幅图)。
10
二、云的分类
11
二、云的分类
2.发生学分类:按云形成的物理过程及相应的形态特征, 将云分为积状云、层状云、波状云三类。 积状云的形成主要是不稳定大气的对流运动,云中气 流垂直速度很大,常有几米/秒,甚至20米/秒以上。 云体孤立、分散,垂直伸展与其水平扩散范围具有同一 个数量级,包括积云和积雨云;层状云由大范围系统性 缓慢上升运动形成,多发生在锋面、气旋或低槽的气流 辐合区,云层范围宽广,呈均匀幕状,包括雨层云、高 层云和卷层云;波状云是由于空气的波状运动和湍流混 合形成,包括层积云、高积云和卷积云。 3.按云底高度分类:高、中、低云三类。 4.按云的组成分类:水滴云、冰晶云、混合云三类。
34
• 2.高积云
中云族——高层云
1.透光高层云(As tra):较薄而均匀的云层,呈灰白色。
透过云层,日月轮廓模糊,好像隔了一层毛玻璃,地面物
体没有影子。它在高纬度地区可产生降雪。
2.蔽光高层云(As op):云层较厚,且厚度变化较大。厚 的部分隔着云层看不见日月;薄的部分比较明亮一些,可 以看出纤缕结构。呈灰色,有时微带蓝色。它产生降水的 机会较多。
云状:云的外形特征。包括云的尺度,在空间的分布情况、形状、结 构以及它的灰度和透光程度。
云属:根据云高、外形和形成过程,对云层进行分类。
云族:根据云层经常出现的高度对云进行的分类。 云的观测主要包括:判定云状、估计云量、测定云高和选定云码。

《云的观测》科学教学反思

《云的观测》科学教学反思

《云的观测》科学教学反思一、引言《云的观测》是科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节课程,它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云的形成和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在我进行《云的观测》教学时,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本文将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问题分析1. 课堂内容过于单一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讲解了云的种类和形成原理,但忽略了云的观察方法。

这使得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索和实践的机会,影响了他们对云的理解。

2. 缺乏启发性问题由于我在课堂上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没有提出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思考,导致学生的思维停滞,缺乏对云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3. 实践环节设计不够合理在课堂结束之前,我并未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亲自观察云的变化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是一种教学上的失误。

三、改进措施1. 丰富课堂内容在下次授课中,我将增加云的观察方法的讲解,让学生了解通过观察云朵的形态、颜色和运动等特征来判断天气状况。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促进他们主动思考和掌握知识。

2. 提出启发性问题在课堂上,我会合理安排时间,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给学生思考,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云的形成和变化原因。

例如,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时候云朵会变得更厚重?为什么有时候云朵会变成暗色?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质疑精神,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加强实践环节在课堂结束之前,我将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实地观察云朵的变化,提供一些简单的观测工具和记录表格,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并通过自己的观察来验证课堂所学知识的正确性。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实验和观察的能力。

四、教学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改进措施的效果,我将进行以下的教学评估处理:1. 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度: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他们对问题的回答和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来评估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

1.6云的测量

1.6云的测量
身体轻又轻, 空中来旅行。 有时像棉絮, 有时像鱼鳞。
关于云,你能想到什么呢?
云是由天空中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 晶组成的。
地面水蒸发 形成水蒸气, 上升到空气 中,遇冷凝 结成小水滴 或冰晶,这 就形成了云。
不同的晴天、多云、阴天是如何划 分的呢?
云在天空中所占多少
云量的观察
不超过四分之一 不超过四分之三
活动记录:云的观察
1、观察天空中的云量(晴天、多云、阴天) 2、估计云的高度(低、较高、高)
3、记录下云的形状(可以画图,也可用比喻)
积雨云:高大云山,马上就会下暴雨。
卷云:在高空像羽毛像绫纱
云的观测有什么意义
云的生成、外形、云量的多少、分布及其演
变,不仅反映了当时大气的运动、稳定程度 和水汽状况,而且也预示着未来的天气变化。
气象学家是根据什么对云进行分类的吗?
云的形状、位置的不同
“云”的谚语
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根据云的 形状、来向、移速、厚薄、颜色等的变化,总 结了丰富的“看云识天气”的经验,并将这些 经验编成谚语。 云下山,地不干。 云绞云,雨淋淋。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超过四分之三
云一般分为三类: 层云、积云、卷云
层云: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
积云: 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 卷云: 纤细的羽状云,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 才能形成。所以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的。
分类依据: 云的高度和形状。
7
层云:偏平层状
雨层云:覆盖天 空,变厚
积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像棉花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