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讲真话难的原因

合集下载

组织部听不到真话该生谁的气

组织部听不到真话该生谁的气

组织部听不到真话该生谁的气?最新一期《南方周末》发表《这好那好,没有问题?》一文。

作者作为省委组织部门派出的考核人员,到一个省辖市一天谈了两名处级干部、六名科级干部,只有一名处级干部谈了一些问题,其他干部都是说这好那好、“没听到什么反映”。

文章说,一个几十万人口的市,身为领导干部长期在这里工作和生活,居然听不到一点问题,谁信?作者很生气,抱怨如今考核干部,通过好多程序和方法,都听不到真话,造成一些干部“带病提拔”。

对这种归因,我不敢苟同。

组织上听不到对干部的真实反映,很大程度上是有些组织和领导自己一手造成的。

凭心而论,这多年来,有多少干部考核,组织上不是带着明显倾向,不是在追求“考核成功”,生怕被考核人出现否定因素。

往往一些群众反应并不太好的干部,组织偏偏是带着领导意图来考核,单位不跟着唱“双簧”都不行,这样的考核组能真心而坦然地听取不同声音吗?考核组能够保证讲真话的人不被跑风露气所累吗?何况,有些“红人”的种种问题和劣迹,早已妇孺皆知,沸沸洋洋,上级真的不知道吗?也有另一种情况,只要是说往外推荐干部,有些单位知道这一意图,不论上级意中人选的优劣,必然上下同心协力,要么掩饰问题,要么浓妆艳抹,出于本位主义的种种功利目的,以“出干部”的名义“送瘟神”有之。

问题是,我们有多少考核不就在追求这样的效果,甚至利用这种群众心理让某些并非德才兼备的干部上位?笔者至少是主张讲真话的人,想到这样的现实,遇到要评价组织马上要重用的人,真不会无私无畏没有顾忌而脱口而出了。

不仅是对他人的评价,指出他人的缺点或不足,人们不敢说真话,觉得说了白说,就是对自己,你单纯得只会说真话,也不行。

很早以前,每年写个人总结,当很多人生怕说到自己不足时,我总是真心实意地年年给自己找至少三条问题,并写进年度考核表里(归档可查)。

一年年过去了,从没见组织上纠正从不写自己缺点和不足的,也没谁说我做得对。

只有我知道这样做,对我自己有好处(别人不一定理解),所以我至今不后愧。

讲真话越来越难?

讲真话越来越难?
要 么被 “ 拾 ”要 么被排挤 。 是 说真 话没有 人听 , 了也 白说 . 收 , 二 说
还被 别人 嘲笑 为“ 根筋 ” 一 。 党 内批评 与 自我批 评少 了 , 主要 原 因是 “ 力通 吃 ” 权 的情 况 日益 突 出 , 上级对 于下 级 的升迁 、 利 、 福 荣誉 等起决 定 性作 用 , 党 员干部 自然对 权力更 加顺 从 。
要 真正做 到这一 点 , 切实 保 障党员 的各项 权利 , 应 尤其 是要 以制 度保 障党员敢 于讲 真话 , 于批评 。 敢
要 推 进 党 内批 评 与 自我 批 评 , 键 在 于 制 度 创 新 。 党 章 或 关 在
《 党员 权利 保 障条 例 》 中作 出 明确 的规 定 , 障党员 在 党 内 自由 保 自主地 发表 意见 , 营造 党 内不 同意 见平 等讨论 的环境 , 索建 立 探 党 内公开 批评 制度 ,允许 党员在 党 内生活 中对 包括 方针 政策 在
3 0
领导文萃 2 1 . 0 1 8 和 批 评 意 见 。 时 , 申党 内 的一 些 重 要 同 重 规 定 , “ 对 某 个 领 导 机 关 的 某 个 同志 , 等 于 反 对 某 个 组 织 , 如 反 不
不 等 于 反 领 导 , 不 等 于 反 党 ” 更 。
( 自《 望 》 摘 嘹 )
群 众 面 前 说 官 话 , 究 研 究 议 议 吧 ; 会 小 会 说 套 话 , 革 继 续 研 大 改 要 深 化 ; 主 生 活 说 空话 , 天 天 气 哈 哈 哈 。 ” 民 今
干部 不愿讲 真话 , 因主 要有 两方 面 : 原 一是很 多事 例 都证 明 “ 真话 没有 好 结果 ” 政 治风 险 比较 高 , 易得 罪 领 导 和 同事 , 讲 , 容

做一个合格的组工干部要从听真话讲真话开始

做一个合格的组工干部要从听真话讲真话开始

说 一套做一套 的 ,坚决 清理出组 织部 门 。在 组 织 部进 入 时 ,严 格 考 核把 关 ,注重把 那些善讲真话 、能干实事 的人选 拔进 组织 部。通过三 年的 “ 讲 党 性 、重品行 、作 表率”活动 ,组织 部里每 一个组工干部 讲真话 的能 力都 得 到了全面提高 。 坚持讲 真话之 勇。敢讲真话 者 , 从 不人 云亦 云 ,从不 随波逐流 ,有 自 己的独特见 解 ,有 自己的处事原 则。 也不是人人 都敢 讲真话 ,讲真话 需要
做一个合格的组工干部 要从听真话讲真话开始
组工干 部必须在 调查 、调 研 、考察 中 ,注重营 造听真话 、讲 真话的 氛 围。努力修炼讲真话之德。 ■ 文 陈 芳
党 的十七届四 中全会提 出了全面 创建学 习型党组织 的战略任务 ,是不
断提高党 执政 能力 ,有效应对 国际新 挑战 ,全面 夺取改 革开放新胜利 的一 项重大战略 举措 。组 织部门是党 的重 要组成部 门 ,必须在创 建学 习型 党组 织 中发挥表率作 用 ,着 力加 强 自身 的 党性修 养 ,努 力养成听真话 之品 ,修 炼讲真话之德 。

话 的品德 ,要 求组工干部在 调查 、调 研 、考察 中 。注重营造 听真话 、讲真
话 的氛 围,在 工作 中自觉做 到既听顺 耳 的话 ,又 听来 自各 方 面 的 逆耳 之




习惯于 左右糊弄 、上下糊 弄 ,表里不 说 一套 做一套 ,那还谈 得上什么

营造讲真话 之境。要让 群众讲真 话 ,需要我们营 造一种让群 众讲 真话 的环境 ,一种轻松 愉快 、自由和谐 、 拉家常式 的宽松环境 。组织 部门和 组

政治品德 、社会公德?在干部考核的 谈话推荐环 节 ,经常会遇 到一些没有

有的为官不言、不愿说真话、不想说实话、不敢说心里话的整改措施

有的为官不言、不愿说真话、不想说实话、不敢说心里话的整改措施

有的为官不言、不愿说真话、不想说实话、不敢说心
里话的整改措施
为了解决官员不言真话、不愿说实话、不敢说心里话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1. 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机制:加强官员的问责制度,确保他们对言行负责。

建立透明的政务公开制度,鼓励官员勇于表达真实想法,提供真实信息。

2. 加强培训和教育:加强官员的道德和职业素养培训,提高他们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

培养他们正确对待权力、正确履行职责的能力。

3. 支持媒体和社会监督:加大对媒体和社会监督的支持力度,保护言论自由,鼓励媒体和公众揭示问题和发声。

同时,对于不实言论进行及时澄清和纠正。

4. 加强内部监督:建立内部监督制度,加强对官员言行的监督和约束。

加强党内监督,严肃查处不言真话、不愿说实话、不敢说心里话的官员。

5. 提升公共参与度:鼓励公众参与决策和监督,加强与民众的沟通和互动。

通过听取民意、解决民生问题,提高官员的公信力和形象。

通过以上整改措施,可以逐步解决官员不言真话、不愿说实话、不敢说心里话的问题,提升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

领导干部要敢于听真话讲真话(精简版)

领导干部要敢于听真话讲真话(精简版)

领导干部要敢于听真话讲真话领导干部要敢于听真话讲真话古语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征敢于直言进谏,唐太宗能容忍“犯上”,君臣合璧,相得益彰,开创了大唐“贞观之治”的辉煌盛世。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而如今在官场上听真话、讲真话的人越来越少,“假大空现象”、“隐报瞒报漏报现象”层出不穷,不仅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说轻点是偏离了群众路线,说严重点是破坏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只有领导干部乐于听真话、带头讲真话,才能真正营造良好的表达民意环境,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才能真正做到密切联系群众,才能真正构建和谐社会。

首先领导干部要乐于听真话。

部门下属、群众讲了真话,领导听不进去,虽然会影响讲真话的积极性,但影响并不恶劣;如果讲了真话,某些领导干部对讲真话的人打击压制,就对讲真话氛围的形成产生很大的消极作用。

这样的事例并不少,比较典型的一个就是辽宁省西丰县委书记竟然违法动用公权力拘捕说真话的新闻记者。

如果类似的事情经常发生,每个人都会感到说真话的成本太大了,风险太大了,谁还说那些只会带来成本、不起作用的真话?领导干部要带头讲真话。

“公德来自于政德官德,权力中心,总是正义与美德的源头”。

普通的大家真话的影响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代表权力的执政者和执法者真正以身作则讲真话,才真正有影响力,才有作用。

首先上级下达任务指标要客观实际,不搞压下级不层层加码。

其次要听得进不同意见的话,如果“向上级报告本乡经济落后的实际情况,却惨遭县领导批评”,“上级来考核时,也是睁一眼闭一只眼”,那谁也不想不愿讲真话。

周恩来说过:要大家讲真话,反对讲假话,领导喜欢听真话、带头讲真话,群众才敢讲真话。

领导干部要敢于听真话、讲真话,营造一个良好的民意环境,下情上传,使真话不失真,让“在上的领导”能够听真话,做到实事求是,作出符合民情民意的科学决策,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

干部交流难的原因及对策

干部交流难的原因及对策

干部交流难的原因及对策
干部交流难的原因:
1. 权力分配不平衡:某些干部拥有更多的权力和资源,而其他干部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导致交流难以平等进行。

2. 阶级差距:干部之间存在较大的社会和经济差距,这种差距使得交流变得困难,难以建立共同语言和利益。

3.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干部在交流过程中过于注重形式和程序,而忽视真正的信息交换和理解。

4. 职务压力和竞争:干部由于职务压力和竞争,容易形成防范心理和保持距离,导致交流难以展开。

对策:
1. 推行平等交流原则:干部交流应推行平等原则,不论职务高低,都应该给予充分的机会和平等的对待,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和理解的关系。

2. 加强干部培训和素质提升:通过提升广大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使其拥有更好的交流技巧和方法,能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3. 打破组织壁垒:组织和部门之间应加强交流合作,打破各自的壁垒,形成整体合力,共同解决问题和推动工作。

4. 建立开放的交流环境:营造开放包容的交流环境,鼓励干部积极表达意见和思想,促进信息的共享和理解。

5. 建立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干部之间的交流合作,通过奖励和表彰激发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干部交流难的问题,促进干部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中层干部交流“难”的原因及对策思考

中层干部交流“难”的原因及对策思考

中层干部交流“难”的原因及对策思考•相关推荐有关中层干部交流“难”的原因及对策思考有关中层干部交流“难”的原因及对策思考有关中层干部交流“难”的原因及对策思考干部交流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党政领导干部的交流工作已经走上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良性循环轨道,而中层干部交流工作因其固有的特性,成为干部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亟待加以研究和解决。

当前,导致中层干部交流“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本位思想社会偏见影响比较深,导致中层干部交流难。

从部门领导干部层面来看,有的思想不重视,抱“无所谓”的态度,认为中层干部交流不交流无关大局;有的本位思想严重,不愿意交流优秀、年轻、有潜力、用得顺手的干部,怕影响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有的心胸狭窄,把政绩平平、难以胜任或“看不顺眼”的干部推荐出来交流,想“甩包袱”;有的怕工作难度大,怕得罪人,拉不下“面子”;也有的怕交流进来的干部占了位置,影响本单位、本部门干部的提拔使用。

从被交流干部本身来看,有的长期在一个单位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不愿交流到新的环境;有的条件好的单位的干部,贪图安逸,不愿交流到条件艰苦的单位;有的担心到新的工作岗位后,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怕难以胜任,影响今后的发展。

从社会公众角度来看,有的人误认为干部是犯了错误、能力水平低,或在原单位“混”不下去了才被交流的,特别是一些从机关到基层、从“热点”岗位到“冷门”岗位、从比较“安逸”的部门到矛盾复杂、困难重重部门接受锻炼的干部,往往被怀疑是被组织“发配”的,从而影响了中层干部交流的积极性。

二是部门待遇岗位技能差别比较大,导致中层干部交流难。

无论是行政人员还是事业人员,虽然执行的工资标准是一致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单位之间、部门之间的职能差异,造成了事实上的分配差异。

中层干部交流必然涉及干部的切身利益,有的担心交流后,收入水平会降低,晋级晋职会受到影响,导致中层干部向收入高的单位交流易,向收入低的单位交流难。

领导干部如何听到真话?

领导干部如何听到真话?
题 ,导致 和群众的距离疏远 ,不了解 基层具体 实情 ,这实际上已成为一种
为是 “ 空话 、套 话 、假 话 、 官 话 成 为 浮 躁 风 气 ” ; 4 .%的 受 调 查 者 认 为 77 是 “ 些 领 导 干 部 不 亲 自下基 层 了解 一
领 导 干部
普遍存在 的不 良风气。 梁衡在 《 怎样 才能实事求是 》一
育讲真话的风气和文化?
是有距离的 。受调查 者反映 “ 事先安 排好 领导调查点 ;专讲成绩 ,不讲问
题 ”的比例 达到 了7 %,这足 以说 明 0
领 导 干部 为什 么 很 难 听到 真 话
调查 显示 : 5 . 87 %的 受 调 查 者 认
我们现在 的领 导调研方式存在很多 问
独 家调 查
栏 主 目 持 :蓓 邮 /a b5 2 {.  ̄zne2 @n O hg i1 Sa m C领导干部如何听到真话 ?
调查显 示,大部分受访者认为领导干部听到真话 的可能性仅为5 %左右 ; 0 作风 问题是领导干部听不到真话的主要原因。6 %的受调查者认为不讲真 话和 6 听不到真话 “ 会影响凝聚 力和执政基础” ;7 %的受调查者认为 “ 0 应从法制、
部听不到真话 的原 因有哪些 ”的多项
选 择一 问 中 ,5 .%的受 调查 者认为 87 是 “ 空话 、套话 、假话 、官话成为浮 躁 风气 ” ;4 .%的受调 查者认 为是 77


刊在 全 省 广大 党 员干 部 群 众 中开 展
了一 次 专题 调 查 ,调 查 对 象为 省 直
果的背后 反映 了我们 的执政 者和群 众
且讲真话 是要讲成本和 冒风险 的。一
些领导在 工作中 ,只喜欢听顺从话 、 赞 扬声 ,不 愿 意听 逆耳 的忠 言 。 民 情 、民 声 、民 意 的上 传机 制 又 不畅 通 ,这 样 的情 况 下 ,说 真 话 真 的很 难 ,领 导干部 自然听到真话 也很难 。

如何破解干部考察听“真话”难题

如何破解干部考察听“真话”难题

如何破解干部考察听“真话”难题干部考察是组织部门识别和用好干部的重要环节,关系到选人用人的得失成败、领导班子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

在实际工作中,少数地方存在听不到“真话”、了解不到实情,导致考察结果有偏差的现象。

如何有效破解干部考察听“真话”难题?应从以下四方面下功夫。

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营造“想说”氛围破解干部考察听“真话”难题,首要的是提升组织部门在干部群众心目中的信任度。

一是树立组织部门权威。

进一步强化组织部门干部考察权、班子调整和干部使用建议权,敢于坚持原则,自觉以公道正派抵制歪风邪气,着眼于党的事业发展需要选人用人,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严防“火箭提拔”“带病提拔”“边腐边升”等违规现象发生。

二是加强干部考察队伍建设。

注重把素质高、懂业务、经验丰富的人员挑选出来参与干部考察工作,坚持从培训入手,提升组工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干部考察业务能力,使广大干部群众相信组织,相信组工干部能够执行好、落实好干部考察的政策法规,真正树立起组工干部公道正派,可信、可靠、可敬的良好形象。

严肃干部考察纪律打消“不敢说”顾虑组织部门应主动帮助谈话人减轻心理压力,打消顾虑,放下思想包袱。

一是明确考察纪律。

坚持执行条例不打折扣,全面落实好各项规定要求,严禁在干部考察工作中“跑风漏气”。

谈话结束后,考察组成员必须以对组织、对同志极端负责的态度谨言慎行,做好保密工作,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实行“零容忍”。

二是提高谈话对象讲真话的积极性。

鼓励谈话人坚持原则讲真话、反映实情,对瞒报、虚报、知情不报的,要记入干部日常了解负面清单,对打击报复谈话人的要坚决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切实消除干部群众说真话的后顾之忧。

改进干部考察方式畅通“能说”渠道最大限度地公开考察程序和反映问题的方式,增加考察工作的透明度和群众知情度,积极畅通干部群众表达意见渠道。

一是扩大考察参与范围。

在干部考察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畅通干部能说真话的渠道,提前做好考察对象公示(考察预告),最大范围地扩大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探索将考察范围从“管他的人”“他管的人”延伸至“他服务的人”,从“工作圈”延伸至八小时以外“生活圈”“社交圈”。

党员干部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党员干部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党员干部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准确掌握我市党员干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市委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开展了深入调研,与20个市级部门“一把手”个别访谈,到55家基层单位专题调查,召开各层面座谈会15个,分层分类有针对地发放问卷11600余份,广泛听取了各方面意见。

从调研掌握的情况看,当前我市党员干部队伍作风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存在24种比较突出的具体表现。

一、形式主义的主要表现1、学习流于形式、学用脱节。

有的不愿学、不勤学、不真学,学用“两张皮”,说一套做一套、学一套用一套,遇到矛盾问题就无所适从、束手无策。

有的对上级政策和部署要求一知半解,遇到问题凭经验主义办事,习惯于吃老本,很大程度上存在“本领恐慌”、“能力不足”。

有的缺乏钻研精神,对新知识、新技术、新事物不能及时学习掌握。

有的对自己负责的业务政策不熟、情况不明,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导致群众来办事时做不到“一口清”。

2、调研不深不细、走马观花。

有的下基层蜻蜓点水,喜欢看亮点、看特色,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摸不到真情,听不到实话。

有的浮于表面,只到事先安排好的点进行调研,发现不了基层真实情况,有的明知是不实的情况,也听之任之。

有的把下基层调研当作休闲,景区散散步、点上讲讲话,不解难题、不办实事。

3、文山会海、文来文往。

有的抓工作习惯开会发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

有的层层开会、重复开会、层层陪会。

有的讲究会议规格规模,不区分具体情况都要求主要领导参加,开会“撞车”现象时有发生,牵扯了领导干部太多精力。

有的作报告写文章八股习气浓重,大话、套话、官话、空话多。

有的文件刚下发,就要求基层汇报情况、上报总结。

有的信息简报只注重形式和数量,不重实际内容。

4、花拳绣腿、工作浮夸。

有的抓工作落实力度不够,工作布置了不抓跟踪、不抓检查,没有结果,一些工作要求在嘴上、停留在会上、落实在纸上。

说实话 说短话 说暖心话 领导干部正话风要善于讲好这“三种话”

说实话 说短话 说暖心话 领导干部正话风要善于讲好这“三种话”

46热点述评Highlights Review说话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能力。

有的人说话中听,容易入耳入心,甚至令人产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慨。

有的人说话不中听,很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甚至引发争端。

“话风”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重要表征,不仅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性格,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

领导干部的“话风”,是其工作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方式,也是衡量领导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

古人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养成和练就良好的“话风”,是提升领导干部自身素质和领导水平、转变不良工作作风的基础和关键。

对于一般人而言,语言表达准确、简洁、及时、委婉、替他人着想,就可以了。

但对于领导干部而言,由于其职责所在,良好的“话风”不仅要符合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更需要从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视角去审视和把握,即要说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国家发展、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话。

领导干部的“话风”连着作风、反映党风、引领政风。

端正“话风”,就是要说实话、说短话、说暖心话说实话,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是对一个人最基本的要求,更是领导干部应有的基本素质。

领导干部说实话,重点是要不隐瞒下情,不曲解上意,不好大喜功,不回避问题,不夸大其词,不避重就轻,不文过饰非。

对上级,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当地情况,不夸大成绩,不掩盖问题,客观地分析困难,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建议。

对人民群众,要正确地解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具体政策,理性地引导人民群众的认知和认同,向人民群众敞开心扉,为人民群众担当责任。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讲真话是一个领导干部真理在身、正义在手和有公心、有正气的重要体现”。

说实话,必须先做坦诚人。

只有以党的千秋大业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的领导干部,才能够无私无畏,开诚布公讲实话。

也只有敢于担当、善于担当,愿意并且能够对党的命运、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福祉负责的领导干部,才有底气、有心胸讲实话。

说短话,用最精炼的语言把最重要的事情表达清楚,是建立在较强的逻辑思辨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基础上的,对个人素质的要求比较高。

怎样掌握基层真实情况

怎样掌握基层真实情况

怎样掌握基层真实情况2013年06月06日10:10 来源:学习时报求真务实的基础和前提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真实掌握,只有准确掌握真实情况,才能把各项工作和建设做好、做实。

不可否认,当前,各级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上没少下工夫,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基层报道情况不实、机关掌握情况不准的现象。

情况不准就会误事,甚至把事情办错,“就像一个人穿衣服,第一粒纽扣扣错了,后面都会跟着错”。

致使一些决策、计划、措施在落实时打了折扣,影响了基层建设的质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如何才能做到讲实话、摸实情、用实功,值得认真研究和思考。

基层为啥不愿讲实情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倾听基层官兵的实话难、摸清基层的真实情况难的问题,的确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有的基层干部在向上级领导和机关汇报工作时,讲成绩浓墨重彩,极力渲染,对问题和缺点则轻描淡写,讳莫如深;有些基层单位出了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个别的甚至上级机关追查下来还制造假象,蒙骗领导。

在这些弄虚作假的背后,究竟是什么作怪呢?“家丑不可外扬”。

一些主官不怕出事,就怕露丑,把出现问题视为不可避免,把暴露问题看作是切肤之痛,认为只要暴露了问题,就会被领导机关抓住“把柄”和“小辫”不放。

所以,一些同志生怕讲问题砸牌子,亮家丑丢面子,揭短处丢失位子,为了显示能力政绩,给领导留下好印象,不惜弄虚作假,把数字当作“变形金刚”,把成绩当“泡泡糖”。

比如,有的单位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往往要准备几套数字:上报成绩时一套数字,要钱要物时一套数字,对外宣传时一套数字,对内宣传时又一套数字。

事实证明,看重名利、私心杂念是一些基层干部不愿讲真话的主要原因。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看来,把名利看淡些,讲真话的腰杆子才能硬朗些。

“为集体利益说假话无罪”。

少数基层干部怕报忧影响对本单位工作的评价,影响本单位评先评优,便打着对单位“负责”、“为集体争光”的幌子,把实情讲虚了,重情报轻了,该上报的问题迟报,或者干脆就不报了。

官员为何难听到真话

官员为何难听到真话

官员为何难听到真话作者:宋腊梅来源:《人民论坛》2008年第14期尽管老百姓百般厌恶假话,可还是被不少人娴熟地运用于各种场合。

到底是什么原因在阻碍我们讲真话呢?领导干部难于听到真话源于面子情结作怪面子,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词汇,要给它下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相当困难。

它十分抽象,不可捉摸。

它既可以“争取”,也可以“丢掉”;既可以“很大”,也可以“没有”;还可以当作“礼物”送人,所谓给某人一个面子是也!它是中国人调节社会交往的最细腻的标准,只有长期浸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才能悟出其中的韵味,实在不足与外人道也!深谙中国人习性的林语堂先生对此颇有研究,他说,面子不服从道理,却服从于习惯。

不给人面子就是最大的无礼。

许多官员一个晚上要参加3—4个宴会,宁冒着消化不良的危险,也不使任何一个欲请他赴宴的人失掉面子。

另外,面子比宪法更受人尊敬,比命运和恩惠更有力量。

他举例说,在扬子江的一条轮船上,两个士兵执意要船长给他们一个面子,允许他们进入一间严禁入内的、装有整箱硫磺的房间。

他们进去了,并且不顾劝告,坐在箱子上抽烟,而且乱扔烟蒂,结果轮船被炸。

这两位士兵成功地保全了自己的面子,却未能保全性命。

这说明一些事情与知识、教养等无关,只与面子有关。

因此,给人留面子尤其是给官员留面子,成为由来已久的潜规则,极少有人违反,所以我们见到的批评,经常不是直接点名,而是以“某地”、“某人”指代的;不是深入追究,而是蜻蜓点水式的;不是严厉问责,而是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的……即便某些领导没有尽到责任甚至出现严重错误,领导们也要保全自己的面子,不允许别人批评,一批评就会恼羞成怒,就会通过对下压制、对上不合作等来给批评者难堪。

试问,在这种情况下,真话还有多少生存空间呢?“高成本”阻碍人们讲真话讲真话,不仅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

此事古今亦然,中外也无别,如秉笔直书的司马迁遭受了宫刑,捍卫“日心说”的布鲁诺被烧死。

人类文明史中不乏讲真话要付出巨大代价的事例。

对巡察组组长的批评意见

对巡察组组长的批评意见

巡察组意见和建议篇一:一是党员群众存在顾虑导致巡察组难以摸到真情、实情。

在巡察中,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干部对巡察组不讲真话的现象。

有的习惯将套话、空话,说成绩多,讲问题少,要么只谈成绩不谈问题。

有的即便在讲问题,也明显避重就轻,带有保留,甚至把问题当作成绩来讲。

另外,个别巡察人员责任意识不强,担心群众反映的问题过于敏感或矛盾尖锐,难以应付,对深入群众中调研摸底实情有畏难情绪。

二是巡察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经费保障不全影响巡察效果。

巡视组临时组成,巡视工作衔接性、延续性不强。

巡视部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巡视工作绩效不能充分显现。

在挑选巡视组人员时,抽调的人员由各科室自行选派的人员组成,巡视必备的专业知识和具体的业务操作水平不够,工作绩效不高,影响巡察效果。

同时,在巡察工作中工作人员的通讯费及交通费得不到具体的补贴,一定程度上打消巡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三是巡察结论定性不全,成果转化不畅。

巡察是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的监督检查,每次巡察检查结束,对被巡察单位缺少细化的整改意见和知道措施,只对班子下文提出整改意见,对班子成员没有书面定论。

下步探索工作机制、程序、办法等好的意见建议:一、配好巡视人员做到有的放矢巡视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选好、配好人员至关重要。

对巡视人员的构成要科学安排、合理搭配,既要有懂纪检监察工作的,又要懂组织人事工作的;既要有熟悉相关政策法规的,又要有熟悉财务审计的;建议巡察组在开展巡察工作前确定对被巡察单位业务精通的工作人员择优吸收。

这样在巡察前充分准备,做到对被巡察单位和被谈话人情况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要加大巡察力度,加强后勤保障。

从组织和后勤保障上加大对巡察工作支持,增强巡察密度和强度;坚持问题导向,将巡察与案件查办、党政主要领导述职述廉相结合,注重巡察结果运用,坚决查处巡察中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以监督的实际成效赢得党员群众支持。

三、加强巡察队伍建设。

提高巡察干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树立和维护巡察组的监督权威;发挥以老带新工作机制优势,加强对巡察组成员的培训,丰富巡察人才储备,强化纪律意识,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做到“打铁首先自身硬”。

讲真话要处理好五个关系

讲真话要处理好五个关系

爱 好 ,口味 ,投 其所 好 ,对 爱 听 恭 维 话的 ,就 吹 喇叭 、抬 轿 子 ,制造 一 片 莺歌 燕舞 的假 象 。显然 。不 是 基 层 不 讲 真 话 ,而 是讲 真 话 受批 ,讲 假 话 有 名有 利 。也就 造 成 了层 层 说 假 话 、谎
话 、伪 话 。 因此 ,我 们 鼓 励 讲 真 话 ,
想路 线 ,大 力 弘扬 求 真 务 实 的精 神 ,
以宽 广 的眼 界 观察 事态 。准 确把 握 事
么 时 候 讲 假 话 ,虚 报 浮 夸 ,弄 虚 作
假 ,什 么 时候 党 和人 民 的事 业就 遭 到 挫 折 ,甚 至失 败 。 五 是 讲真 话 与讲 技 巧 的 关 系。有
真 话 出 自于 实际 、出 自于 实 情 、出 自 于 事 实 ,指 向 的是 客观 规 律 、客 观 情
弊 ,抓 住本 质 ,影 响 全 局 ,决 定 大 局 的真话 、真理 来 。
三 是 讲真 话 与 听真 话 的 关 系。 讲
况 、客观 事 实 。达 到这 一 要 求 ,就 要
四是 讲 真话 与 讲人 格 的 关 系。能
就 会 把 问题 、情 况 、矛盾 ,讲 错 、讲 假 、讲伪 、讲 偏 ,或讲 “ 左” 、讲 右 , 也就 讲 不 出 、 讲 不 准 、讲 不 全 真 话
话 ,不 讲 空 话 ,就 要 讲 有益 于 问题 解 决 的话 ,不 讲 不 利 于 问 题解 决 的 话 ,
先 能 够正 确 认 识 客观存 在 的 世情 、国
话 。什 么 时候 我 们党 的事 业 、人 民的 事 业就 胜 利 、就 前进 ;什 么地 方 讲 真
话 ,那 里 的工 作就 有 成效 。反之 ,什

5人民时评:基层干部为何不敢讲“监督真话”

5人民时评:基层干部为何不敢讲“监督真话”

说起监督,并不是谁都能胜任的。

它起码需要两个条件,首先是知情,最好是参与。

照这两条来看,对地方领导干部的监督,谁最有资格?当然是广大的基层干部。

他们是体制内的“专业人士”,熟谙其中的运作之道,按理说应该是监督地方党政领导的最佳人选了。

事实却并非如此!据有关媒体的调查,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基层干部的态度大都很消极。

有5种心态挡住了基层干部说“监督真话”。

一是认为监督领导干部太敏感,不敢讲也不愿讲;二是对监督效果心里没底,认为“形式大于内容”;三是等待“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等待党内监督“有突破”;四是认为“一把手”应是监督的主力;五是认为监督制度很难落实,缺乏刚性。

尽管基层干部不敢讲“监督真话”,但这5种心态本身,实际上就揭示出些许实情。

在这5种心态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解剖基层干部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剖析他们对待监督的普遍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目前权力监督方面的体制性缺失。

让直接利益相关者搞监督,会产生患得患失的“本位”心态,从而使监督走样。

干部任用的有关条例,特别强调亲属等有相关利益者的回避制度。

实际上,上级与下属之间,才是最大的利益相关者。

而干部考察的制度设计,偏偏是在干部中考察干部,而不是在干部的服务对象中考察干部。

这就产生了一个简单的“劣币淘汰良币”的机制:人员调动时,凡在本单位不受欢迎的,往往最先被“包装推荐”出去。

当然,对那些只要走人就能给别人腾位置的,大家也不吝美言,心照不宣地“歌功颂德”。

而如果是业绩考察,因为自己的升迁待遇握在领导手里,谁还敢说“监督真话”?让太了解“内情”的人搞监督,会产生“说了白说”的麻木心态,从而使监督“空转”。

基层干部身处一线,是最讲实际效益的一群,没有用的话不说,没有效果的事不做。

目前一些地方监督口号、形式多,落实、惩处少,一旦有谁不知天高地厚真反映问题时,往往被监督者只是伤了皮毛,监督者却会大伤“元气”。

这样的事情见多了、听多了,谁还要再触这个霉头?大家都明白了“宁当喜鹊不当乌鸦”的道理,哪里还会有“监督真话”?让权力来自上级任命的人搞监督,会产生一切等待上面下指令的唯上心态,从而使权力难以互相制约。

如何让考察谈话者说真话

如何让考察谈话者说真话

如何让考察谈话者说真话作者:潘月亮来源:《师资建设·理论与政策版》 2012年第2期文/辽宁省抚顺市委组织部潘月亮考察谈话是干部考察工作的中心环节,在考察过程中,个别谈话者存在着不说真话的现象,极易影响干部考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甚至导致选人用人上的失察失误。

谈话者不说真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主观上看,主要有主观认识上不配合不想说,思想意识上有顾虑不敢说,个人私心恩怨较重不实说等原因。

从客观上看,主要原因有:一是组织措施不到位,谈话者多次真实反映情况和问题不见回音和结果。

二是考察人员素质缺失,个别时候向考察对象沟通“反馈”情况,或先人为主定下调子,使谈话者不愿多谈。

三是外界的压力,比如个别领导的暗示或者某些非组织活动等。

笔者认为,考察干部时可从以下方面让谈话者说真话。

强化责任,使谈话者出以公心。

一方面,要加强对考察对象的教育,倡导平和心态,将自己的使用和去留交给群众选择和组织鉴别。

男一方面,对谈话者也要加强教育。

考察谈话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本人的责任、权利、义务,本着对事业、对干部、对自身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评价干部。

严肃纪律,使考察人员可信。

一方面,要严把入口关。

选拔政治素质好、坚持原则、公道正派的干部担任考察工怍人员。

另一方面,对考察人员进行经常性的纪律教育。

只有从讲政治的高度,严肃考察纪律,提高考察人员素质,才能够保护群众敢于讲真话的积极性,形成敢讲真话的氛围。

讲究方法,创设说真话环境。

考察人员要注意端正听取谈话者意见的态度,做到举止严谨,礼让有度,态度诚恳,不拿架子,不盛气凌人,创造一种融洽、平等、宽松的关系和氛围,给谈话者以充分的亲和力和信任度,使其能敞开思路、放心大胆说真话。

此外,要注意谈话技巧。

对于有些谈话者由于种种原因而不敢说真话,如吞吞吐吐、说话藏一半露一半、话里有话等情况,考察人员应观其色、察其言,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应对。

注重考察结果的使用,使谈话者讲真话见实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部“讲真话”难的原因分析
网友:邵道生
由深圳社会科学院和市直机关工委在对全市1423名科级以上干部思想狀况进行问卷调查后完成的《深圳蓝皮书:中国深圳发展报告(2003)》一书,披露了这样一个令人不安的调查结果:在对机关工作环境的评价方面,干部意见最大的是在机关难以做到讲真话。

这的确是一个令人尴尬的、值得深思的一个倾向性问题。

说真话,不就是我们整天在讲的实事求是吗,这怎么会成为机关干部最大的意见箱呢?更何况——“好孩子,要讲真话,可不许说谎啊!”——这本来是家长要求孩子、老师要求学生做的最起码的事,然而现实是,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来说,却成了一件烦恼的事、难办的事。

当然,这个“讲真话”决不是“讲好话”的真话,一个单位搞得好了,要总结一下为什么搞得好的“真实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干部们是决不会有所顾忌的,肯定会毫无保留地将“真话”统统都讲出来的。

所以,这儿所说的“讲真话”难指的是反映单位存在问题的难,对领导工作作风提意见的难。

因为这性质“讲真话”难,所以人们不得不说那些放之五湖四海皆准的官话,说那些永远不会错的冠冕堂皇的话,说那些大而无用的空、套话,说那些应付领导的话,说那些自己根本不愿说的违心话,说那些违背自己意愿的弄虚作假的话,说那些阳奉阴违的两面派的话,说那些领导最最喜欢听的好话……
关键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如今有不少领导干部最最关心的是自己在任时的“政绩”,有了它自己就可以获得上级的信任,就可以“发达”,就可以升迁,所以只要有一点点能吹的,就拚命拔高,就上纲上线,然而自己厎下人关心的却是“问题”,这些领导就这样想:这不等于是给自己难看吗?不等于断了自己向上“发展”的路吗?这样一来,能给这些人好脸色看吗?给这些人好果子吃吗?而且很快将脸色付之于行动。

在这种单位“讲真话”自然就难。

这是因为“左的习惯势力”和“陈旧的思维定式”仍然很强大、很可怕,而且强大、可怕到了使人们什么真话都不敢说、不想说、不会说的程度了。

就以如今的官场盛行的“保持一致论”来说,本来,“保持一致”是个政治概念,指的是与党中央的路线方针保持一致,然而一些“聪明的领导”马上将它作了“改造”,变成底下的干部在言行上要绝对地与我们党委“保持一致”,与我这个“第一把手”“保持一致”,因而明文规定不准“出杂音”,谁不这样做,就是犯“组织纪律”的错误,就是“不照顾大局”,就是“不维护团结稳定”……想一想,在充满了这种似是而非论调的环境中普通干部们能“讲真话”吗?
这是因为我们的社会无论在过去或是现在,真还有不少“讲真话”就没有“好下场”的“榜样”。

想当初,马寅初老先生从自己的调查出发提出了控制人口的观点,因为不合领导的意,就被打成了资产阶级的人口论;1957年中国忧国忧民的精英们讲了真话,结果50余万人被打成了“右派”;中国的开国元勋彭德怀在自己党的会议上讲了真话,结果被打成了反党集团的头子,“文化大革命”被惨遭整死;即便是在改革开放的当今仍有很多。

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写了一份“农民真苦、农民真穷、农民真危险”讲真话的信直寄国务院,引发了监利县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革,李应该是有功之臣,但是,在监利却呆不下去了,只能选择了一条辞官弃职之路。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面对这类的“榜样”有不少人只能选择不讲真话这种消极的方法了。

这是因为如今我们的社会最最崇尚的“利益机制的驱动”。

为什么有的单位不实事求是,为什么很多人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那是“利益机制”在“驱动”,有的单位(或群体)出于自己的私利,出于狭隘的团体主义,将自己的或本单位的利益置于国家、社会之上,就硬是不顾事实的真相,想尽办法去隐瞒,去欺骗,去撒谎,去弄虚作假,而且有的领导就带头这么干,厎下有不少干部虽不愿这么干,但不得不干,为什么?“寡不敌众”啊!你一个人能与有权的领导斗?能与一个有势的“群体”斗?怎么办?好的就洁身自好,不说话,意志差一点也就“同流合污”了,然而即便如此也得发牢骚、说怪话。

这是因为如今有一些领导不注意自己个人的修养,往往随着自己的发迹而“名高脾气大”、“人阔脸就变”,变得骄傲自满、固步自封,越来越以为自己掌握了真理的全部,越来越听不进群众的意见,越来越想奉承自己的话,再加上几千年封建社会留给我们的“一言堂”和“家长制”之“传统”,也就使一些领导越来越远离“民主”两字,的确,在那些独断专行、个人说了算的单位中,要求厎层干部“讲真话”的确是很难的。

以上或许就是《深圳蓝皮书》中关于机关干部“讲真话”难的原因分析。

它仅仅是深圳一地所有?非也!恐怕整个社会存在这个“讲真话”难的问题,若党风不变,这个“讲真话”难的问题还得存在下去,看来,还得大力加大社会的民主进程才行啊!
来源:人民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