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改革势在必行

合集下载

浅谈中职校教育教学改革

浅谈中职校教育教学改革

我们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促进 中职教育 ,改变计划经济 的传统 教育模式 , 以适应 国民经济发展 的需 要 , 适应改革开放 、 市场经济 的需 求, 探索 出新 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方式 、 方法是我们 当前的重要任务。 下面从几个方面浅谈 自己的几点看法 。 思想 认 识 要 改 变 社会在前进 , 国民经 济在飞速发展 , 企业 、 各 事业单位 急需 建设型 实用人才。 当前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 马上胜任工作 , 而 独当一面 , 因为, 理论与实际脱节 , 传统教学不能适应 社会 快速发展 的需求 , 因此 , 形势 逼迫我们必须要马上转变思想 , 只有对原有的教学进行改革 , 才能跟上 时 代 的 步伐 。 在当今社会 , 人才竞争激烈 , 各企业 、 事业单位急需要有经验 、 科技 水平高 、操作能力强的技术工人 。而没有经验刚毕业的职业学校 的学 生, 即使专业对 口, 也不受用人单位欢迎 。因为他们技术不熟 练, 不能顶 岗工作。 同样 , 大学毕业生如果没有一技之长 , 找工作也很困难 。 为了找 工作 , 有些大学毕业 生回炉到职业学 校 , 学习一技之长再 找工作 , 甚至 有的提 出零工资试用期。有的地区针对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制定 出了相关 的低保政策。 一方面是急需要有用的科技水 平高 、 操作能力强
遇到 发生。由小概率事件原理知道 , 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是不可 能发生的。 如果在一次试验中小概率事件发 生了, 那么就认为这是一种
反常现象。然而现在的事实是, 在一次具体 的抽样中 , A竟然发生了, 这 是“ 不合情理” 为什么会 出现这种不合情理的情况呢? 的。 其根源在于我 们假定了 p .1因此“ ≤0O ” ≤OO , p .1 的假设是不能接受的。这只能说明该 产品次品率不止 0O , .1 故判断不能出厂。 由于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 中实际上是有可能发生 的,故采取上 述方法将可能会发生错误。假设检验 中可能产生的两类错误。 中, 其 第 类是 当 H 实 际上 成立 的条 件下 , 0 被我们 判断 为不成立 , 即犯 了“ 弃 真” 的错误 。显然犯 “ 弃真” 错误 的概率就是显著性水平 。第二类错误 是当 实际上 不成立时 , 反而被 我们判断为成立 , 即犯 了“ 采伪 ” 的错 误。 就我们的主观愿 望来说 , 自然是希望犯这两类错误 的概率都尽可能 的小 , 即二者都是小概率事件 。 然而可 以证明 , 当样本容量确定后 , 犯两 类错误 的概率不可能同时小 , 小其中一个 , 减 另一个就会增大。若要它 们同时减小 , 只有增大样本容量 。在 实际问题中 , 因为人们常把“ 弃真” 看得 比“ 采伪 ” 更重要些 , 一般 总是控制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 O, t这就是 数理统计 中的“ 显著性检验 ” 。 从上 面的叙述 看到假设 检验 的基本方 法就是 从抽取 的样本值 出 发, 通过观察一个“ 小概率 事件” 在一次抽样 中是否发生来判 断原来 对 总体 x的某种“ 看法”原假设) ( 是否正 确。具 体做 法是: 为了检 验某个 假 设 H 是 否成立 , 。 首先假设 H 成立 , 。 如果由此导出了一个小概率( 小于某 个数 d d即为显著性水 平 , , 常取 = .5 00 等 ) 00 ,.l 事件 发生 , 则认为 是 “ 反证法” 推出了矛盾 , 从而否定 , 否则接受 H 。 o

推动新时代江苏职教高质量发展

推动新时代江苏职教高质量发展

推动新时代江苏职教高质量发展【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推动新时代江苏职教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及路径。

在引言中分析了当前江苏职教的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意义。

在提出了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包括推动江苏职教与产业融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优化课程设置及推动国际化发展。

结论部分展望了江苏职教高质量发展的未来,提出了构建政策体系、共建共享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探讨,旨在为江苏职教的发展提供参考及指导,使江苏职教能够迈向新的高度,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关键词:新时代、江苏、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产业融合、师资队伍、校企合作、市场需求、国际化发展、未来展望、政策体系、共建共享。

1. 引言1.1 新时代江苏职教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革新的不断推进,江苏职教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和提高职业素质的重要渠道,江苏职教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职教的高质量发展可以有效促进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转型升级,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仅靠传统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市场对优秀人才的需求。

推动江苏职教高质量发展,加强与产业融合,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培养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职教的高质量发展可以有效提升教育水平和国家竞争力。

作为培养技能人才和提高就业率的重要渠道,江苏职教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国家的综合实力。

只有不断提高江苏职教的质量,才能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国家在全球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

新时代江苏职教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教育水平、增强国家竞争力具有深远意义。

1.2 当前江苏职教的现状江苏作为中国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其职业教育体系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目前,江苏省设立了众多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各种不同层次和类型的职业教育。

与发达地区相比,江苏省的职业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浅谈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作者:张程承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3期摘要: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其地位日益增强。

但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已不能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表现在设备投入不足,培养模式相对滞后,片面强调知识中心型课程模式,专业技能训练比较薄弱,难以使学生形成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即针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具体阐述了深化课程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产学结合;就业;教材中图分类号:D523.34 文章编码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很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社会普遍存在重学历轻技能、重视普高,轻视职业教育的思想,即使进入了职业学校,也被认为是无奈之举。

另外,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和现实问题,许多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招生难,经费、师资、设备不足,教学质量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

此外,随着高校扩招,“普高热”升温,普通中专和技校也面临着很多不景气:如生源质量下降、“招生难”问题日益严重、毕业生就业困难、专业设置陈旧等。

以上这些情况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职业教育目前所面临的困境,需要我们从深层次思考,多方位改革,使职业教育尽快走出困境,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认为技术和职业教育为二流教育,处在低于普通教育的地位。

二是很多学生接受技术和职业教育并非出于自愿,他们对毕业后从事技术和职业教育所对应的工作心理准备不足。

三是高等教育的大门长期对职业教育是关闭的。

四是劳动力市场需求预测实际上难以准确实现,有相当一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没有在与其所学专门技能相适应的岗位上工作。

五是职业教育的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的管理机制比较陈旧,往往缺乏灵活性,与就业市场脱节。

职教基本群体的心理失调与职教改革

职教基本群体的心理失调与职教改革

落 ,自我 价值 丧失 ”的心 理 ,这 种 心理 的表 现主 要 力 的 ?我有 以下考 虑 :
有 :土 气低 落 、情 绪 低沉 、自卑 、孤僻 、厌 学 甚 至厌 世 ,缺 乏行 为规 范 的心 理 运行 和迈 向成 功 的 自信
心 。
≯ 一、对学校而言 j
l l
2.职 业学 校 教 师 的心 理状 态

学 习 和 成 长 缺 乏 正 确 的 引 导 和 教 育 ,甚 至 放 弃
进 入 职业 学 校 的学 生 大 都 经 对 孩 子 的管 教 ,任 其 放 任 自流 。他 们 对 孩 子 应
受 了中考 的挫 折 ,有 的甚 至 不 敢 选 择 什 么 专 业 , 如 何 学 好 专 业 没 有 正 确 的 引
1.面 向市 场 、面 向 地 方 经 济 办 出学 校 的特
由 于 高 校 扩 招 等 多 种 原 因 使 职 业 学 校 生 源 色 。
素质 急 剧 下 降 ,教师 面对望 子 成龙 的家 长 、素 质
紧 紧抓 住 中等 职 业 教 育 和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关
较低 的学 生 ,常 常是 吃 力不 讨 好 ,往 往 是 付 出了 系 最 为密 切 的特 点 ,办 出特 色 ,办 出质 量 ,让社 会 许 多都很 难得 到 “回报 ”。一 次次 不 理想 的成绩 , 认 同学 校 ,让 家 长肯 定学 校 ,与 此 同时 ,要 注 意 与
维普资讯
职 教 论 语


、 ,
‘ ’
职教 基 本群 体 当前 ,由于众 多 的原 因 ,中等职 业 教 育 的生 青 年教 师跳 槽 、下 海 、中 年教 师 欲调 离 职校 到 普

提高劳动者素质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提高劳动者素质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提高劳动者素质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陈淑华【摘要】: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然而,我国职业教育质量不高,职业技术工人和高素质劳动者的紧缺现象突出,提高劳动者素质迫在眉睫。

本文从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出发,探讨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内容,提出了提高劳动者素质、扩大劳动就业的一些途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劳动就业;劳动者素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对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

在人才队伍结构方面,既需要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更需要大批有文化、有知识并能够将先进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职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重视专门人才的培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各国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扩大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型结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历来呈“金字塔”型结构,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量的就业岗位一般都以中、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为主,其从业人员并非都需要大学生.因此,职业技能型人才在数量上和需求上都是大有市场的。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加拿大的职业分类中,近万个岗位的从业人员中有2/3属于中等或中等以下层次,有1/3属于高等教育层次,且高等教育中,属职业教育培养的工程型、技术型人才占70%。

美国有70%的工作岗位不需要大学毕业生就能胜任,虽然美国大学的毛入学率超过了60%,但仍有70%左右的青少年没有完成大学学业,这些人成为美国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力量。

德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有68%的就业人口是通过“双元制”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20%的就业人口是经过短期培训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仅占10.4%。

我国也不例外。

在上个世纪末有关部门调查统计表明,在北京的中关村,硕士、博士只占7%左右,本科生约占20%,大专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占60%以上。

事实上,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其一,发展职业教育是“中国制造"转化为“中国创造”的需要。

加快发展博州职业教育步伐势在必行--博州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研讨会综述

加快发展博州职业教育步伐势在必行--博州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研讨会综述
口援疆 机 遇 , 大力 推进 自治 区职业教 育科 学发展 。 形 势催 “ ” 业教 育 !面对新 的 形势 。 疆博 热 职 新
动人 事局 、 经贸 委 、 州 州农 业 局 、 职业 学 校等 相关 州 部 门和学 校负 责人 参加 了本 次研 讨会 。 议 由州教 会
育局负责人主持 . 以张光德为组长的四位湖北职教 专 家应邀 到会 指导 。 大家 强烈 呼 吁进 一步 推进 职业 教 育改革 。 加快 博州 职业 教 育发 展 步伐 。
挤 进 职校 。 企业 争先 恐后 抢 职 校毕 业 生 。州 劳动 人
提 同 志则 希 望 将这 次会 议 作 为开 创 职 业教 育 工作 新局 面 的坐 标原 点 。他 说 。 们特 地从 万里 之外 的 我 湖 北省 请 来 张 光 德 等 四 位 职业 教 育 专 家 到会 指 导
要 。2 1 00年 4月 。 自治 州 召开 了职 业 教 育发 展 方 向研 讨 会 , 析 了博 州职教 的 形 势 , 确 了深 化 改 革 的 方 向 , 出 了加 快博 州职 分 明 提 业 教 育 发展 的措 施 。
关键 词 : 疆 ; 州 ; 业 教 育 ; 业 学 校 ; 学改 革 新 博 职 职 教
形 势 催 “ ” 业 教 育 热 职
州 的各级 领导及 职教界 同仁坐 不住 了 。 教育局 负 州 责 同志 说 , 去 由于 机 制 问题 , 们 过 问 职业 教 育 过 我
不够 , 后局 里 将 把它 作 为重 要工 作来 抓 。帕尔 哈 今
职业教 育在 博州 曾一度 很 “ ” 学生 千 方百计 热 ,
交 流与探
自己独有 的经 济特 色 : 一是 旅 游 资 源 丰 富 , 地域 民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作者:高敏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年第08期【摘要】我国教育非改革不行,改革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再不改革,后果将不堪设想。

改革是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是国际人才素质竞争的需要。

一个国家的前途,是和教育分不开的,谁疏忽了对人的教育,谁就忽略了国家命运。

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传统的教育理念。

从体制到理念进行破天荒地改革,勇于确立已经行之有效的新体制、新举措、新理念。

我国的教育改革,定会在中国和世界产生深刻的历史影响,它将被人类伟大史册记载。

【关键词】教育改革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自上而下逐步展开,形势喜人。

面对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飞速发展,面对着国际人才素质竞争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这一重大决策,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是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再不改革,后果将不堪没想。

我们应该懂得国际政治、经济等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

那么,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传统教育理念,难道能培养出高素质的、能适应国际人才竞争需要的人才吗?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的改革,是将我国目前的人才素质现状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人才素质状况结合起来做出的重大举措。

这一决定将从体制到理念对我国教育进行破天荒地改革,它将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等形势产生重大影响。

诚然,我国自春秋时的孔夫子首创私学至今,已是一个有2500百年传统教育的国家,传统教育的理念盘根错节,根深蒂固,这就要我们从理念上来一次洗礼,用新的理念、新的眼光去对待、去从事我们的教育,毫不留情地从灵魂深处抛弃那些陈腐的、陈旧的理念和模式,勇于确立已经行之有效的新体制、新举措、新理念。

任何事物都有其来龙去脉,当孕育了许久的新事物要萌生时,旧的东西是无法阻挡的,这是因其有产生和消亡的原因。

当陈腐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阻碍着教育发展的时候,当教育要急需改革的时候,就会有新的理念产生,这新理念的产生原因,其实也就是旧东西要消亡的原因之所在。

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根据教育局年初的工作部署,根据我们教师进修学院的工作重点,请徐×教授讲学后,结合省优质课的评比,我们职教部进行了集体调研。

先后走进了13所学校,38校次,听、评、指导了23节课,召开了由教学校长、教务主任、课改试点专业的专业课教师46人参加的5场座谈会。

一、我市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现状及成果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各学校都能抓住机遇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力度,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环境不断改善,重视学校内涵式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共识,学校专业化建设也在朝着规范化、标准化迈进。

校领导有教改的意识,老师有教改的热情。

在课堂教学上多数都能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参加省优质课评比的23节课,受到了省评审组专家的好评。

我们也发现了许多典型教师,如卫生学校曹×老师的《腹外疝病人的护理》一课,评委点评到:“设计精巧、语言幽默、重组教材、自编儿歌、堪称完美”;一职专王××老师的i’m playing table tennis一课,评委点评说:“这即是英语课更是一堂活动课!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了英语知识,在学知识的过程中又掌握了幼师的专业技能,充分体现了快乐学习”;对二职专王×老师的《物流》课如是说:“男老师能这么用心设计课很少见,板书这么规范的年轻教师就更少见”等等。

二、我市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各个学校都把教育教学改革作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动力,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整体教学改革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及在大环境的背景下,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相比还是相对迟缓和薄弱,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问题:1.在如何解决学生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上学校和教师的办法不多,过多地抱怨学生入学质量越来越差,行为和养成习惯不好,难以管理,难以有效地组织和开展教学,是我们此次调研在学校各个层面上听到的最多的声音。

中等职校语文教材改革势在必行

中等职校语文教材改革势在必行

1 文 化 基 础 方 面 ,学 生 的 文 化 课 基 础 相 对 薄 弱 。 职 校 在 一 些 班 级 为 获 得 一 堂 有 序 的课 堂 教 学 ,得 扯 开 沙 哑 的嗓 .
学 生普遍表现 为缺乏文学涵养 ,对神圣 与美妙 的文学无任 子嘶吼 ,偶 得片刻 的宁静 ,然而 ,瞪着你 的也 只是那几双 何 的感觉 ;大部分学生不 爱读书 ,有 些是没有读 书习惯 ,
有些 是 不 知 读 什 么 。 2 心 理 方 面 , 与 现 代 社 会 对 劳 动 力 及 人 才 的 要 求 有 .

在 喧 闹 中无 奈 而 也几 分 麻 木 的 眼 睛 。
由 “ 三个现状 ”得出的结论 :


中等职业教育语 文教材改革迫在眉睫
定 差 距 。 由于 自身 等 各 方 面 的 问 题 ,从 小 这 些 学 生 基 本
心 , 除 了接 受 批 评 与 指 责 ,他 们 也 只 习 惯 于 被 批 评 , 甚 而 是大力发展 我国教育事业 不可轻视 的部分 ,也有着 不可低
是 以此为乐 ,因为只有被批评 时他们是 受人关注 的。学生 估的意义 。而 语文教育作 为 “ 教育系 统工程 中处 于特 殊重
心 中 多 年 来 形 成 的 自悲 阴 影 极 为 严 重 , 对 生 活 他 们 感 到 迷 要地位 的基础工程 ”,其教学质量 的提高更不容忽视。 茫 、 困 惑 ,感 到 世 事 一 无 所 取 、 一 无 可 为 的 消 极 心 理 普 遍
对于 曾经 的语文 旧教材 ,学生们有几 乎一致 的说法 : 乏 味的说 明文、议论 文太多 ;选 材太过简 单,文章 也多平
语 文 教 材 , 可 谓 铺 天 盖 地 ,但 真 正 适 合 我 们 的学 生 ,真 正 语 文教材 内容过于单 调 ,枯燥 乏味 ,易读 却是难懂 ;枯燥

浅议职教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浅议职教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进 入职教学 习的学生大部分都 是由于种种原 因未 能升人普高继续学习的学生。英语水平 差是他们的一个通
病, 他们 中少数英语成绩好 的同学也 只能读读单词 和课 文 , 或和老师做 一些 简 单的 日常对话 ,而大 部分学生对英语则

的转型 、 产业 的升级 , 企业 向效率 、 向管理要 利润 已成普遍 现象 , 企业大量采用高技术含量 的设 备 , 生产高附加值 的产
31 英 语 教 学 与 经 济 的 关 系 .
种情况下 , 为英 语教师 , 作 如果不 让他们 活跃 , 让他们 保持
安静 ,便成 了学生们不受欢迎 的人 ;如 由他们任意妄为 的 话。 这课也就无法再继续下 去了。久而久之 , 学生们 由听不
懂 到 听 不 进 , 由 听不 进 到 了恨 英 语 , 老 师 了 。英 语 老 师 再 恨
32职教英语教学如何与市场经济接轨 . 在贯彻国家“ 以应 用 为 目的 , 用 为 主 , 用 为 度 ” 实 够 的教 育方针的前提下 , 既要 培养学 生必要 的英语语 言知识 , 也要
学校对每学期的课时进行 了缩减 ,也有 的学校 由两年 的英 语课缩减到 了一年 ;在教材方面 ,很 多学校没有 固定 的教 材, 而且是常年不停地更换 。这 些教材普遍偏难 , 和学生们
品。然而我 国的尖端装备主要还是依 靠进 F , I这些设 备都备
窍不通 , 的学生甚 至连 2 有 6个英 文字母都 记不全 。百分
之九十的学生都说 ,选择职教就是 因为英语 成绩较差或者 英语学习兴趣不高。学期初 , 出于对 老师 的尊重 , 部分学生 还能勉强 自己安静地坐在座位上 , 可时问一长 , 他们也不愿 委屈 自己, 也跟着一些 “ 活泼的学生 ” 在课堂上活跃起来 。这

2024年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一年

2024年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一年

师资队伍现状分析及需求预测
现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包括年龄、学历、职称、专兼职比例等方面。
职业教育发展需求预测
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预测未来职业教育师资需 求。
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设定
明确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提出针对性措施和计划。
专兼职教师比例调整方案
专兼职教师比例现状
分析当前专兼职教师的比例及存在的问题。
06
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持续 改进
质量评价标准制定及实施过程
制定全面、科学的质量评价标准
涵盖教学、实践、师资、设施等多个方面,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明确评价标准制定流程
广泛征求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意见,确保评价标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加强实施过程的监督与指导
建立专门的质量评价机构,对评价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监督,确保评价工作的公正性和规 范性。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推动 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意义。改革职业教育 ,有利于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更多高素质技 术技能人才。
提升国家竞争力
职业教育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职业教育,有 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实现经济高质 量发展。
新闻媒体宣传
新闻媒体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 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支 持度。
03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创新
课程体系优化调整方向及策略
01
对接产业需求
紧密跟踪行业发展趋势,动态 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确 保教育与产业需求有效对接。
02
强化职业素养
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 合能力,将职业道德、法律法 规、安全环保等内容融入课程

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几点看法[心得体会]

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几点看法[心得体会]

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几点看法[心得体会]各位领导:你们好!对于政府工作报告,我的观点是:无论是去年还是过去的十五期间,政府所采取的抓手扎实有效,所取得的成绩令人欢欣鼓舞,对存在问题的分析中肯实在,对今年及十一五的目标规划切实可行,又鼓舞人心,报告的行文又不拖沓冗长,短短的一万多字囊括了全县人民所关心的方方面面,也体现了政府领导班子工作效能高,工作作风实,全县人民会感谢你们的,从而会加倍的支持和拥护你们。

我是来自教育一线的代表,现就报告中有关教育的内容谈一下我的一点看法。

我想谈的主题是:做实做强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技工人才。

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才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提高人民素质、提升综合实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许多发达国家,各类职业学校培养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与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数相当,甚至超过高等院校学生数。

国发20XX、16号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相当,须为社会输送2500多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就我县来讲,每年得向社会输送4、5千左右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而在这一数字背后隐含着一系列的问题:中高级技术人才的严重短缺,与我县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不相协调;企业中好多中高级技术工人为从外地引进的人才,本地的一些初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或是高中毕业生不是无用武之地,而是无才可用,在就业中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对于初中毕业生的去向选择,家长们普遍看好普通高中,对中等职业教育抱怀疑态度,即使子女知识学习能力欠佳,但动手操作能力极强,多数家长也情愿花钱买读普高,尽管攻读大学的希望很渺茫,问题就在于他们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不信任,这种情况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春季招生和提前招生时更为明显;即使是在中考后,同样是就读职高或中专的,毕业生流失现象很常见;就读期间,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中途辍学的也为数不少……。

关于“三教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三教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三教改革”的几点思考摘要:本文围绕着教师、教材、教法三个方面的改革,阐述了职业院校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思路,诠释了“三教”改革是深化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

践行“三教”改革能够提高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能够推动专业教学工作的发展,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提升,能够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三教改革职业属性校企合作活页式教材教法改革2019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职教20条”,该方案中首次提出了“三教”改革的任务。

作为职业院校必须要适应产业转型升级,“三教”改革就是关键抓手,深化“三教”改革可以打造活力课堂,可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深化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一、教师改革1.需要提高教师的职业性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职业属性,哪个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职业属性更强,那么就一定会更加受企业的欢迎,这才是职业教育的独特之处和生存之本。

学生职业属性的培养离不开具备职业属性的教师,“一名不会干活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一名会干活、干活好的学生”,然而目前的现状是,学校教师的构成绝大多数都是没有企业一线工作经历的,如果强求这些没有任何企业工作经历的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具有很强的职业属性,这是不现实的。

因此合理的、符合现代职教要求的、适合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结构改革势在必行。

2.外聘教师需合理聘任职业教育外聘教师必须聘,但是需要有目的性,有选择性、根据实际需要去聘任。

从课程上看,专业核心课可以聘,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就没必要聘;从外聘教师身份上看,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可以聘,同类院校教师没必要聘,至少没必要长期聘;从外聘教师能力上看,只是自己明白不行,还需要能把问题能讲明白,能讲清楚才可以,因为外聘教师本职的岗位是工程技术人员,他的最主要的能力是实践动手能力,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能力也正是我们职业院校师资队伍所缺乏的,但是如果他只能够自己明白,不能够把他所会的东西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讲出来,那么这样的工程技术人员即使水平再高,也不是我们需要的,因为外聘教师的聘任适合更重要。

深化电大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深化电大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 一

教育学院副教授 。

作 暑 全 }3 ,云 双人 雄 范 院人 育 院教 ; 彪1 一男 南 丰 , 师 学成 者 介 华9一 , 誓 羿 ( 3 男 南柏 , 师 学 成 教 学副 授 如 (4 ,云糠 人 雄 范 院人 简: 0 李 1 筝 0 ) 6 - 楚 马 ), 榱 楚 9 6
5 一 O
维普资讯
两个方面 : 一是现行课程有必须进行研究和调整 , 使 其更加合理 ; 二是课程的实施与整合有必要对地方资 源和社会岗位需要进行研究。 二、 我校 电大五 年 制高职 教育 课程 改革 的构 想及 实施情 况 省电大给定的课程方案 , 主要 由基础课 ( 必修 ) 、 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技术课( 必修课 )选修课和专业实 、 践课等 四个板块组成 。板块设计是科学和合理的, 特 别是专业实践课的学时几乎 占总学时的 14 用意非 /, 常好 , 但问题是专业实践课 程多数 学校无法落 到实 处, 同时专业技能技巧 的培养也有差距 , 学年课程的 安排顺序 、 密度也值得研究 , 因此地方电大五年制高 职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我校对此提出了明确的 指导思想 、 重点和 目标 , 并进行 了一些大胆的尝试。 ( 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 一) 市场 指导就业 , 就业指 导专 业 和课 程 。 ( 改革的重点是 : 二) 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 阶段 分 分层次循序有秩地进行专业实践 , 提升学员的社会专 业岗位适应 能力 , 练就专业 岗位需要 的专业 技能技 巧,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 争能力 , 五年一贯制 的培养模 式为“ +1 ” 3 +1的培养模式 , 即前三年重点学 习基础 理论课程 , 第四年重点 学习专业技能技巧 。 第五年直 接进入有意项 的就业单位实习。 ( 改革的目标是: 三) 以学生的胜任职业岗位需要 为核心 , 以职业能力的培训为主线 , 以用人单位需要 为导向, 让社会满意 、 家长放心 、 学生喜欢 , 实现招生 与就业的 良性 循环 , 创建 电大五年制高 职教 育 的品 牌。 ( 课程改革的实施步骤及方法 四) l分专业选定有一定实践经验和研究能力 的项 、 目 研究人对现行课程方案( 教学计划) 进行论证修定, 进一步开发有用的专业课程资源 , 坚持市场导向 、 能 力培养 、 适应实用 、 岗位需求 的动态原则。要根据不 同专业的人才培养 目标 , 进行职业岗位分析 , 职责分 析, 确定履行职业岗位 职责所需要 的能力 , 在此基础 上有针对性地对现行课程教学内容 , 现有教学条件 、 教学资源进行分析 , 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基本需 求和课程标准 , 最后形 成可行实用的课程实施方 案。 课程方案应包含课程 目标 、 内容、 教学手段和方法等 起码要素 。 2根据课程实施方案整合师资资源 , 、 基础课程可 以以地方高校为主, 专业课程则要 不拘一格用教师, 进一步建立地方或跨地方的专业教师信息网, 进一步 整合地方师资资源为地方电大所用 。 3要确定和论证使用好教学基地 , 、 充分发挥好教 学实践基地的专业打造作用 , 把近 1, / 的专业实践课 4 时间用好 。五年制高职较长的培养周期为学校专业 能力的打造提供了充余的时间保障, 专业实践能力应 该包含操作技能 、 实验技能 、 专项 能力训 练 、 岗位见 习、 社会综合实践 、 毕业设计 、 顶岗实践 、 职业证 书的

立足根本跨越发展——对高职高专学校改革的几点看法

立足根本跨越发展——对高职高专学校改革的几点看法
职 教之 窗
5 0
s 嘲
— —
立I I I I I f l 足 裉 本 跨 越 发 展
对高职高专学校 改革的几 点看法
■ 李 哲 张 霆
现在我 国高等职业 教育得到 了跨越式 的发 展 , 但 在快速发展 的过程 中也逐渐出现一些值得探讨的 问题 。当前 , 国经济 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 我 但高层 次、 高素质 的人才 匮乏 , 中生产一线 的技 术 、 能 其 技 型 高级 人 才 更 加 短 缺 。近 年 来 , 各级 政 府 调 整 、 组 重 教育资源 , 采取多种措施 , 积极发展 高职教 育 , 是 但
入 调研 的基 础 上 多 联 系 一 些 实 习 实训 基 地 , 行 “ 进 定 单式 教 育 ” 甚 至 有 可 能 的 话 可 以 开 设 校 企 合 作 班 , ,
直接开设社会所需紧缺人才的专业 , 结合社 会实际 , 完 全打破高等教 育“ 象牙 塔现象” 使学生 毕业后 会 , 做事 , 能做 事 , 接 走 向 市场 , 今 天毕 业 明天 就 业 。 直 即 而作为理工科的信息工程 系 , 应该切实 地走 产学 更 研 之 路 。即 社 会 生 产 实 习— — 学 校 专 业 学 习— — 科 学 研 究 相 结 合 的 科 学 方 式 。 这 样 , 生 才 能 在 学 校 学 中体 会 掌 握 到 社 会 生 产 的 动 手 实 践 能 力 , 时 又 可 同 以在 实 习 基地 社 会 生 产 中 加 强 理 论 的 学 习 , 外 在 另 些 教 师 和单 位技 术 人 员 的 指 导 下 , 可 以 进 行 一 也 些 适 当 的 创新 性 科 学 研 究 。走 产 学 研 结合 之路 虽 然 是 高 职 教 育发 展 的 必 由之 路 , 就 目前 调 查 情 况 来 但 看 , “ ” 一 环 节 实施 的难 度 最 大 , 为一 般 的 高 在 研 这 因 职 院 校在 这 方 面 的 投 资 有 限 , 大 多数 带 有 公 司 企 且 业 的盈 利 性 质 。 只有 真 正 做 到 产 学 研 的 协 调 统 一 , 才 能 培养 出适 应 生 产 、 设 、 理 、 务 第 一 线 的 创 建 管 服 新型的高等技术应用 型人才 。因此 , 高职教育 加大 投资“ 的方面力 度势在必行 , 研” 同时应 把眼光 放得 更长远一些 。 二、 高职 高专 学 校 应 重 新 审 视 高 职 学 生 的 培 养 目标 。 职业性 应 是高 职教 育培 养 目标 定 位 的基本 内 涵。职业性必须明了三点 : 一是职业不等 于专 业 , 而 是专业的复合 、 综合 、 融合。普通高等教育一般 有一 个“ 专业” 研究方向”特 别培养宽基础 、 或“ , 适应性 强 的“ 识 通才 ”而 高 职 教育 培 养 的应 是 能解 决 职 业 岗 知 ; 位综合的、 复杂实际问题的“ 职业通才” 。二是职业的 具 体化 , 就 是 岗 位 。 高 职 教 育 必 须 立 足 “ 岗 ” 服 也 上 、 务“ 就业 ”否则就丢掉 _ , r自身的优势。三是高职要体 现知识 、 技术的应用性 , 技术与管理的结合性 , 而不是 简单 的“ 专 知识 +中 职 技 能 ” 高 职 培 养 的人 才 除 大 。

学习《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心得体会(优.选)

学习《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心得体会(优.选)

学习《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心得体会根据我校“学习贯彻职业教育会议精神”的要求,本人认真研读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职业教育政策与理论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现结合学习情况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学习内容《决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是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统筹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积极发展继续教育,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二是要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和投身职业教育,激发学校发展活力,完善现代学校制度。

三是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

四是要提升发展保障水平。

发挥好政府保基本、促公平作用,完善经费稳定投入机制,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支持力度,健全就业和用人保障政策。

五是要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督导评估,减少对学校教育教学具体事务的干预。

引导全社会确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创新的观念,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

二、学习体会与收获(一)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职业教育是关系到大多数人就业生存的一种技能教育,也是提高全社会劳动水平的基础教育,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素质教育。

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已有一定规模,国家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三教改革形势与政策

三教改革形势与政策

三教改革是指教育改革中的教师、教材和教法三个方面的改革。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形势下,三教改革成为增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

以下是关于三教改革的形势和政策:
1.教师改革:制定“双师型”教师标准,包括职教师资的选用标准、培养培训标准、晋升标准和考核评价标准。

同时,构建职教师资鲜明特色的标准体系,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技能。

2.教材改革:推进职业教育教材的改革,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需求,编写符合实际需要的教材,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

同时,加强教材内容的更新和升级,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3.教法改革: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新型教学方法的运用,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能力。

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总之,三教改革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旨在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适应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持。

具体的改革措施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实施。

浅探职校教学改革及其措施

浅探职校教学改革及其措施

浅探职校教学改革及其措施一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传统的教育模式与课程设置下,职业性与实践性的热点并没有在当前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中充分体现。

许多职业院校的学生通过许多时间来“打基础”,而实际的工作能力练习与应当具备的素质水平难以胜任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与我国社会实际的需求相矛盾。

随着我国职业院校的改革建设深入推进,而职业教育作为标志性的教学产品成为了教育领域关注的方面,因此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此起彼伏。

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改革浪潮的冲击中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以职业活动为培养导向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教育行业的普遍认同。

本文根据当前职业教育的整体趋势,指出在改革职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1 当前职业院校教育现状与问题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几年的院校不断扩招,职业教育呈现出了跨越式的发展,职业院校在校生与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规模已经占到我国教育的一半,这表明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是在近年来,职业院校却在发展中遇到了困境。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通过项目工作为载体突出学生能力目标的培养模式。

但是部分教师却由于不正确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将传统高校的教学模式照搬到了职业教育中来。

由于生源质量较低,因此,许多职业院校的学生并不具备其他院校学生中所具备的抽象思维能力与推理能力等,而学生面对教师的教学方式,认为内容并不感兴趣,因此,产生枯燥与厌学的情绪等。

在另一方面,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内容设置上不够系统化,同样的专业中课程内容前后重复。

在学科专业内的新技术技能难以及时融入到课堂之中,对学生实践性教学较少,很难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操作能力。

面对这些状况,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们需要转变传统观念,将视野放宽,对院校的专业课程进行整体改革。

2 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对策与思考第一,建立起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教改革势在必行
闵端乾
日前,顺德启动了“三元融合五年贯通”的职教改革试点。

从今年开始三个专业将贯通中职、高职,用五年时间打造技术骨干人才。

这项改革将形成由政府主导,公办民办企业资源整合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模式,极具革命性意义。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两种高考模式。

即一种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其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

另一种是学术型人才的高考。

学生在高中阶段16岁时就可以选择未来发展的模式。

今后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将发生重大调整,近700所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为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

按照企业需要和岗位对接实现教育转型。

以上信息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将迎来重大变革,将会给整个教育带来勃勃生机。

顺德的职教改革试点,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催生出来的。

它必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教育和经济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教育需要强有力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而经济的发展需要教育培养合格的各种类型的人才来促进。

所以,如果教育与经济不相适应,不但会影响教育畸形发展而且会拖经济发展的后腿。

前些年,我们的高等教育逐步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度。

当然高等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1999年,我国1071所普通高校,其中474所是大专,597所是本科院校,毕业生共计84.8万人。

到2012年,高校猛增到2442所,其中大专1297所,本科院校1145所,毕业生人数超过620万。

这样造成了高校毕业生数量相对过剩,部分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与此同时制造企业又无法招到高素质的人才和劳动力。

造成这种矛盾尴尬的局面,只能用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严重脱节来解释。

国家经济结构复杂多样,而学生的智力体力和能力兴趣爱好以及家庭条件等千差万别。

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改革结构,大力兴办职业技术教育。

只占高等教育知识结构10﹪的比例的职业教育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者、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主张,教育要合理分流。

如果学生不顾自己能力有多大,家庭条件如何,都一定要上大学,上名校。

城里孩子要上大学,农村孩子也要上大学。

将上大学作为个人前途的唯一出路。

千军万马奔独木桥,路径只能越走越窄,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他主张让青年人根据自身的条件在不同的阶段找到不同的出路。

使各类学校良性竞争发展,保证各类人才的正常培训和发挥。

专注于教育研究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持相同的观点,指出,激烈的高考竞争机制无疑是摧毁青年人创造力的大端。

要改善这一生态,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就要实行分流,减少竞争的参与者。

高考前一部分学生离开高考大军的队伍,去职业技术学校或者企业工厂边干边学,从而可以缓解高考的压力。

国外的经验或可借鉴。

德国是早期分流的成功榜样。

他们的学生少年时就开始分流到不同轨道的学校,有的去主体中学,有的到实科中学,有的去文科中学,还有综合中学。

只有文科中学的大部分学生以后去读大学,当然其他学校的学生也有机会读大学,但比例很低。

这样早期分流找到职业兴趣点。

通过学校和企业双元制培训,掌握技能,进入社会。

这对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发展都有莫大的好处。

二战之后的德国实现了经济起飞,劳动力素质高即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欧债危机的背景下,德国青年的失业率为7﹪左右,而法国、意大利占到30﹪——40﹪。

正是因为德国特有的职业教育体系起了重要作用。

我们对外国的经验不主张生搬硬套,但对他们有效的作法也无法拒绝。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就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要求职教占中等教育50﹪的目标。

近几年来,职教得到了国家财政补贴,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但其发展速度和质量仍不够理想。

原因也许很复杂,其中恐怕与社会轻视职业教育的陈旧观念有关。

一直以来,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并不很高,一提起职业教育总是会联想到一些不恰当的符号和标签。

诸如上职业院校的学生是升学考试的失败者,或者是文化知识薄弱者,或者是家庭条件不好的万般无奈之举。

中国职教学会理事会会长纪宝成去年四月在一次会上说:现在几乎没有市委书记、市长,县委书记、县长的孩子上职校,就连说职教重要的人的孩子一般都没有上职校。

职教简直成了“平民教育”的代名词。

(见去年4月15日《中国青年报》)这种对职教的偏见和歧视,让人可怕。

职教和普教是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正如一个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

对职教的地位和作用不可低估,其发展不仅关乎教育本身的健康,而且关乎国家经济未来的走向。

职教改革势在必行。

2014.5.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