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平衡中的三力平衡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动态平衡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动态平衡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动态平衡定律教案
本节课将通过实验和讨论来介绍动态平衡定律,让学生了解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并掌握动态平衡定律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动态平衡定律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动态平衡定律的应用方法;
3. 能够通过实验验证动态平衡定律。

二、教学重点:
1. 动态平衡定律的概念和原理;
2. 动态平衡定律的应用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介绍动态平衡定律的概念和意义。

2. 实验演示:老师进行实验演示,展示在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如何使物体保持动态平衡。

3. 学生讨论: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结果,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应用动态平衡定律来解释物体的运动状态。

4. 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通过计算和分析实际情况来应用动态平衡定律。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确保学生掌握了动态平衡定律的应用方法。

四、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堂练习;
2.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动态平衡定律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了动态平衡定律的原理和应用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生动有趣的实验,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动态平衡中的三力问题 精简版

动态平衡中的三力问题 精简版

动态平衡中的三力问题(精简版)项城二高 物理组 孙云花在有关物体平衡的问题中,有一类涉及动态平衡。

这类问题中的一部分力是变力,是动态力,力的大小和方向均要发生变化,故这是力平衡问题中的一类难题。

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把“动”化为“静”,“静”中求“动”。

根据现行高考要求,物体受到往往是三个共点力问题,利用三力平衡特点讨论动态平衡问题是力学中一个重点和难点,许多同学因不能掌握其规律往往无从下手,下面我们共同讨论一下。

方法一:解析法特点:利用物体受力平衡写出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表达式,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未知量的变化情况,利用临界条件确定未知量的临界值。

原理: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先画出受力示意图,再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列式求解,得到因变量与自变量的一般函数表达式,最后根据自变量的变化确定因变量的变化。

例题 将物体换成挂在竖直墙上的球如图所示,细绳一端与光滑小球连接,另一端系在竖直墙壁上的A 点,在缩短细绳小球缓慢上移的过程中,细绳对小球的拉力F 、墙壁对小球的弹力F N 的变化情况为( )A.F 、F N 都不变B.F 变大、F N 变小C.F 、F N 都变大D.F 变小、F N 变大解析:选C 。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设绳子与墙的夹角为θ,由平衡条件得:θcos mg F = ,FN=mgtan θ,把绳的长度减小,θ增加,cos θ减小,tan θ增大,则得到F 和FN 都增大,故选C 。

练习:如图所示,人站在岸上通过定滑轮用绳牵引小船,若水的阻力恒定不变,则在船匀速靠岸的过程中( )A. 绳的拉力不断增大B. 绳的拉力不断减小C. 船受到的浮力不变D. 船受到的浮力减小方法二:图解法。

特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图象法则适用于物体所受的三个力中,有一力的大小、方向均不变(通常为重力,也可能是其它力),另一个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变化,第三个力则大小、方向均发生变化的问题。

方法:先正确分析物体所受的三个力,将三个力的矢量首尾相连构成闭合三角形。

物理高中力学动态平衡教案

物理高中力学动态平衡教案

物理高中力学动态平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物体在平衡状态下的受力分析方法,能够应用基本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实验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力学平衡概念的理解,受力分析方法的掌握。

难点:平衡状态下不同受力之间的关系及其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1. 力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力的平衡条件、力矩等)。

2. 受力分析方法在动态平衡中的应用。

3. 动态平衡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引入动态平衡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力的平衡条件。

2. 理论讲解:介绍动态平衡的概念及力的平衡条件、力矩的概念及作用。

3. 实验操作:设计动态平衡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进行受力分析,探索力学平衡的规律。

4. 讨论与总结: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总结受力分析的方法及解决问题的技巧。

五、教学手段:1. 实验设备:天平、示波器等。

2. 讲授:PPT、教案等。

3. 实践:实验操作、讨论等。

六、教学反馈: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检查学生对动态平衡的理解及受力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

2. 通过课堂作业或实验报告等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动态平衡的应用领域,如力的分解、力矩的计算等。

2. 鼓励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探究动态平衡的规律。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也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力平衡动态分析

三力平衡动态分析

三力平衡动态分析三力平衡动态分析是通过对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三个力的平衡关系进行综合分析,推导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性质。

三力平衡动态分析是力学中的基础内容,广泛应用于物体的运动、物体的加速度、绳索和滑轮等力学问题的解决和分析。

在三力平衡动态分析中,我们需要考虑三个力的平衡关系,即合力、重力和惯性力之间的关系。

合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的矢量和,重力是物体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产生的力,惯性力是物体自身受到加速度作用产生的力。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三力平衡动态分析的条件。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力为零,即F=0这意味着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其次,我们来介绍一下三力平衡动态分析的步骤。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物体所受的所有力,包括重力、合力和惯性力。

其次,我们需要建立力的平衡方程,即将所有力的矢量和置为零,得到F=0通过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求解出物体的加速度。

最后,我们需要根据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性质。

三力平衡动态分析可以应用于各种物理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用它来分析物体在斜坡上滑动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物体受到重力和斜坡提供的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根据物体在斜坡上的运动状态,确定它的加速度和滑动的速度。

再例如,我们可以用三力平衡动态分析来分析电梯的运动情况。

在电梯上,乘客受到地球引力、电梯提供的力和惯性力的作用。

通过对这些力进行平衡分析,我们可以判断电梯的加速度和乘客在电梯中的体验。

总之,三力平衡动态分析是力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它通过对物体受力平衡关系的综合分析,推导出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性质。

它广泛应用于物体的运动、物体的加速度、绳索和滑轮等力学问题的解决和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所受的力和力的平衡方程,进而求解物体的加速度和运动状态。

动态平衡中的三力平衡

动态平衡中的三力平衡

动态平衡中的三力问题方法一:三角形图解法。

特点:三角形图象法则适用于物体所受的三个力中,有一力的大小、方向均不变(通常为重力,也可能是其它力),另一个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变化,第三个力则大小、方向均发生变化的问题。

方法:先正确分析物体所受的三个力,将三个力的矢量首尾相连构成闭合三角形。

然后将方向不变的力的矢量延长,根据物体所受三个力中二个力变化而又维持平衡关系时,这个闭合三角形总是存在,只不过形状发生改变而已,比较这些不同形状的矢量三角形,各力的大小及变化就一目了然了。

例1.1 如图1所示,一个重力G 的匀质球放在光滑斜面上,斜面倾角为α,在斜面上有一光滑的不计厚度的木板挡住球,使之处于静止状态。

今使板与斜面的夹角β缓慢增大,问:在此过程中,挡板和斜面对球的压力大小如何变化?解析:取球为研究对象,如图1-2所示,球受重力G 、斜面支持力F 1、挡板支持力F 2。

因为球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故三个力的合力始终为零,将三个力矢量构成封闭的三角形。

F 1的方向不变,但方向不变,始终与斜面垂直。

F 2的大小、方向均改变,随着挡板逆时针转动时,F 2的方向也逆时针转动,动态矢量三角形图1-3中一画出的一系列虚线表示变化的F 2。

由此可知,F 2先减小后增大,F 1随β增大而始终减小。

同种类型:例1.2所示,小球被轻质细绳系着,斜吊着放在光滑斜面上,小球质量为m ,斜面倾角为θ,向右缓慢推动斜面,直到细线与斜面平行,在这个过程中,绳上张力、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的变化情况?(答案:绳上张力减小,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增大)方法二:相似三角形法。

图1-1 图1-2F 1G F 2 图1-3 图1-4特点:相似三角形法适用于物体所受的三个力中,一个力大小、方向不变,其它二个力的方向均发生变化,且三个力中没有二力保持垂直关系,但可以找到力构成的矢量三角形相似的几何三角形的问题原理:先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画出受力分析图,将三个力的矢量首尾相连构成闭合三角形,再寻找与力的三角形相似的几何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建立比例关系,把力的大小变化问题转化为几何三角形边长的大小变化问题进行讨论。

高中物理三力平衡教案

高中物理三力平衡教案

高中物理三力平衡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三力平衡的概念及相关原理;2. 能够利用受力分析方法解决三力平衡问题;3. 能够运用三力平衡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三力平衡的概念和受力分析方法;难点:运用受力分析方法解决复杂的三力平衡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实物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一个简单的力的平衡问题,引起学生对于三力平衡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介绍三力平衡的概念及相关原理;2. 讲解如何通过受力分析方法解决三力平衡问题;3. 展示实例,说明如何应用三力平衡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三力平衡的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受力分析方法分析,并找出其中的平衡关系;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解决这些案例。

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练习,解决一些三力平衡的练习题;2. 学生将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与其他组员分享,进行交流和讨论。

五、总结与检测(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2. 教师出一道综合性的三力平衡问题作为检测题,检验学生对三力平衡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应的作业,巩固学生对三力平衡理论的掌握,并提醒学生复习本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三力平衡的概念,了解受力分析方法,并能够运用三力平衡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多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力动态平衡

三力动态平衡
三力动态平衡分析
张 健
受力分析
木块A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受力情况
受力分析
分析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分析重力和已经给出的力 3、确定接触面个数,分析每个接触面的弹力N 和摩擦力f(防止少力) 4、确定每一个力的施力物体(防止多力)
受力分析
水平方向:T2-T1sinθ=0 竖直方向:T1cosθ-G=0
三力动态分析
动态平衡即通过控制某一物理量 , 使物体的状态发生 缓慢的变化 , 而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又始终处于一系列 的平衡状态
三力动态分析
受力情况:重力G为恒力,另外两个弹力有一个弹力的方 向保持不变
在木板的支持下,小球在光滑的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的倾斜木板, 分析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N1和木板对小球的支持力FN2的变化(不计摩擦力)
三力动态分析
图解法:运用力的平移得到力的三角形,在三角形中讨论边的长 短变化,即力的大小变化
FN1变小,FN2先变小后变大
三力动态分析
在木板的支持下,小球在光滑的墙壁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 的向下调节木板,分析墙面对小球的支持力 FN1 和木板对小球 的支持力FN2的变化(不计摩擦力)
三力动态分析
受力情况:重力G为恒力,另外两个弹力的方向均发生变化
在光滑的半球面上,质量为 m 的小 球用轻绳绕过定滑轮缓慢拉动,小 球在球面上缓慢移动,分析在移动 过程中,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 FN和 绕过定滑轮轻绳的拉力T的变化
三力动态分析
相似法 : 力的三角形与另外确定的三角形相似 , 对应边成比 例来讨FN不变
谢谢!

幼儿动态平衡教案中班下学期

幼儿动态平衡教案中班下学期

幼儿动态平衡教案中班下学期教案标题:幼儿动态平衡教案(中班下学期)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发展动态平衡能力,提高他们的身体控制能力和协调性。

2. 培养幼儿对身体平衡感的认知和理解。

3. 通过游戏和活动,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和整体运动技能。

教案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 让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活动,如摇摆、跳跃、转圈等,以准备他们的身体和注意力。

2. 动态平衡概念介绍(10分钟)- 使用图片或实物,向幼儿介绍动态平衡的概念,解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 与幼儿互动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动态平衡情况,如走路、跑步、跳跃等。

3. 平衡游戏(15分钟)- 设置不同的平衡挑战,如走平衡木、跳跃在脚上、单脚跳等。

- 分组进行比赛,鼓励幼儿互相观察和学习。

4. 平衡练习(15分钟)- 引导幼儿进行一些简单的平衡练习,如站立平衡、单脚跳、手脚同时触碰地面等。

- 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平衡姿势,提高他们的身体控制能力。

5. 平衡游戏延伸(15分钟)- 制作一个平衡板或使用其他材料,让幼儿进行更具挑战性的平衡游戏。

- 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分享技巧和经验。

6. 结束活动(5分钟)- 让幼儿进行放松活动,如伸展运动和深呼吸,以缓解身体疲劳。

教案评估:1. 观察幼儿在平衡游戏和练习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动态平衡能力。

2. 与幼儿进行讨论,了解他们对动态平衡的理解和体验。

3. 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教案扩展:1. 在户外环境中进行平衡游戏和练习,如在操场上走平衡木、跳跃在石头上等。

2. 结合音乐和舞蹈,进行更具挑战性的平衡活动。

3. 鼓励幼儿参加其他体育运动,如滑冰、骑自行车等,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动态平衡能力。

教案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2. 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游戏和练习的难度。

3. 关注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尝试和进步。

希望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能够帮助您设计一堂有趣、有效的幼儿动态平衡教案。

三力平衡练习课教案

三力平衡练习课教案

三力平衡练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三力平衡的概念,掌握三力平衡的条件。

2. 培养学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三力平衡的定义及条件2. 三力平衡的判定方法3. 三力平衡在实际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力平衡的概念、条件及判定方法。

2. 教学难点:三力平衡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三力平衡的概念、条件及判定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中的三力平衡问题。

3. 动手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三力平衡实验。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出三力平衡的概念。

2. 讲解:讲解三力平衡的条件及判定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中的三力平衡问题,如建筑物的稳定性、桥梁的承重等。

4. 动手实践:让学生进行三力平衡实验,如用杠杆原理平衡重物。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三力平衡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课堂表现、实验操作、课后作业、小组讨论。

2. 评价标准:(1)课堂表现:积极参与、认真听讲、主动提问。

(2)实验操作:操作规范、观察细致、数据分析准确。

(3)课后作业:完成及时、答案正确、解题过程清晰。

(4)小组讨论:积极参与、分享观点、团队协作。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力学基础知识教材。

2. 实验器材:杠杆、滑轮、重物、测力计等。

3. 辅助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4. 网络资源:相关力学知识视频、案例分析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2课时(90分钟)。

2. 教学进度:(1)第一课时:讲解三力平衡的概念、条件及判定方法。

九、教学拓展1. 拓展内容:四力平衡、多力平衡的概念及应用。

2. 拓展方式: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动手实践。

3. 拓展目标:培养学生对力学知识的兴趣,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高中地理三力平衡教案

高中地理三力平衡教案

高中地理三力平衡教案教案一:三力平衡的探究教学目标:1.了解三力平衡的定义和基本原理;2.掌握三力平衡的相关计算方法;3.探究生物体在水中的浮力问题,进一步了解密度的概念;4.提高学生对三力平衡的应用水平。

教学重点:1.三力平衡的基本原理;2.根据三力平衡公式进行计算;3.浮力的概念和计算。

教学难点:1.如何解决非水平方向上的三力平衡问题;2.怎样计算物体在水中的浮力。

教学过程:一、引入(1)通过图片或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介绍三力平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理解三力平衡的重要性。

(2)组织实验或观察水表和气球等材料,引导学生探究浮力和密度的关系。

二、知识讲解(1)介绍三力平衡的公式和计算方法;(2)强调非水平方向上的三力平衡的解决方法;(3)讲解浮力的概念、公式和计算方法。

三、案例分析通过实例让学生练习进行三力平衡问题的计算。

四、课堂练习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三力平衡和浮力问题。

五、拓展应用(1)通过实验让学生进一步探究密度和浮力的关系;(2)提供相关拓展阅读,让学生了解三力平衡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六、总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及重点难点,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具准备:1.黑板、彩色粉笔、橡皮;2.三力平衡的公式和实例;3.实验材料:水表、气球等。

教学反思:1.本节课内容相对单薄,可以适当添加更多的案例进行计算练习;2.需要更详细地讲解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3.需要更多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和实践中。

幼儿园的动态平衡教案

幼儿园的动态平衡教案

幼儿园的动态平衡教案概述:动态平衡是指不同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状态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

在幼儿园教育中,动态平衡教学法能够充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有助于培养其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组织,实施动态平衡教学法,达到优化幼儿园教学效果的目的。

第一节:环境营造一、采用亲和力强的色彩和布置环境。

教室内的墙壁和地面颜色宜选择温暖、柔和的色调,搭配幼儿喜爱的卡通动漫元素,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视觉环境。

二、设置丰富多样的角落和中心区域。

在教室中设置阅读角、游戏角、创作角、科学实验区等不同功能的角落,以及中心区域,满足幼儿不同需求的探索和发展。

三、提供开放的自由选择环境。

在活动时间内,设置物品种类多样、功能各异的游戏玩具和材料,并与主题相结合,让幼儿主动选择和探索,促进其探究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第二节:教学过程一、合理规划教学内容。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与幼儿生活经验和实际环境有关的教学内容,开展有目的的活动,使幼儿在参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有效运用教学方法。

根据幼儿园教育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游戏教学、情景教学等多种方法,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培养其观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通过情景设置,创设真实、生活化的教育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和资源,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第三节:评估与反馈一、注重观察和记录。

教师应定期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思维发展、语言表达等方面,并做好记录,以便进行个体化评估和反馈。

二、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

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采用观察记录、口头表达、作品展示、游戏评估等方式进行评估,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

三、及时反馈和指导。

根据评估结果,教师要及时向幼儿和家长反馈评估结果,并针对幼儿的特点和需求,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第四节:家园共育一、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通过家长会、家访、家园共育活动等形式,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幼儿园的动态平衡教案

幼儿园的动态平衡教案

幼儿园的动态平衡教案动态平衡教案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初次接触教育的重要阶段,动态平衡教育在幼儿园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将就动态平衡教育的概念、动态平衡教育的原则和实施方法以及动态平衡教育的评价与监测,展开论述。

二、动态平衡教育的概念动态平衡教育是指在幼儿园教育中,通过合理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培养儿童的生活和学习中的平衡能力。

动态平衡教育包括了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平衡,以及儿童在身体、智力和情感上的平衡。

三、动态平衡教育的原则1.充分尊重儿童的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根据每个孩子的发展特点和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帮助他们实现动态平衡。

2.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和体验机会,使儿童能够全面发展。

3.注重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通过培养儿童积极向上的情感和良好的品德,使他们能够在人际交往中保持良好的平衡。

4.鼓励儿童主体性和创造性发展: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强调自由和规范的统一:在自由和规范的辩证关系中,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和自我约束意识。

四、动态平衡教育的实施方法1.个体化的教育计划: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

2.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包括游戏、故事、绘画等形式,以满足不同类型和个性的儿童的需求。

3.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通过教授情感管理、冲突解决等技巧,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素质和品德修养。

4.问题导向的学习:引导儿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5.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与家长、社区和其他教育机构合作,共同为儿童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机会。

五、动态平衡教育的评价与监测1.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观察记录、表演展示等,全面了解儿童的发展情况。

2.定期的评估与反馈:定期对儿童进行评估,及时反馈给家长,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调整。

幼儿园讲解动态平衡教案

幼儿园讲解动态平衡教案

幼儿园讲解动态平衡教案教案主题:动态平衡教学目标:1.了解动态平衡的概念和重要性;2.学习动态平衡的原理和方法;3.了解动态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动态平衡的原理;2.如何保持动态平衡。

教学难点:1.如何应用动态平衡在生活中;2.如何在游戏中锻炼动态平衡。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师生问答:(1)你们知道什么是平衡吗?(2)你们家里有哪些东西需要平衡呢?(3)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需要平衡的场合?2.通过上述问题的引导,老师简单地介绍平衡的概念。

二、讲授环节1.动态平衡的概念和重要性(1)动态平衡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达成的一种稳定状况。

(2)动态平衡在运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果运动中没有动态平衡,就会因为失去平衡而摔倒。

2.动态平衡的原理(1)动态平衡的实现需要依靠人体的某些部位,如脚、手、躯干以及头部。

这些部位在运动中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位置,从而维持动态平衡的状态。

(2)人类的平衡能力主要依靠下列三个方面:①视觉平衡:人类的视觉系统能够帮助我们感知外界的信息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②前庭系统:人体内部的前庭系统包括小耳和半规管,负责感知身体的位置和方向,并控制姿势和平衡。

③神经系统:人类神经系统能够将来自视觉和前庭系统的信息进行复杂的加工和协调,从而实现有效的平衡控制。

3.如何保持动态平衡(1)练习站立:让幼儿尝试站立,保持身体平衡,用脚尖站立,然后用脚跟站立,让幼儿感受身体的平衡状态,并学会保持身体的平衡状态。

(2)练习走路:让幼儿尝试走路,保持身体平衡,提醒幼儿注意脚步稳定,保持身体的平衡状态。

(3)练习跳跃:让幼儿尝试跳跃,保持身体平衡,强调幼儿在跳跃的过程中要注意身体的平衡状态。

三、活动环节1.幼儿可以进行“赛跑比赛”,利用比赛来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同时也能够加强幼儿的动态平衡能力。

2.幼儿可以进行“平衡板大挑战”,先模仿老师的动作,把平衡板放在身前、身后、身侧尝试站平,站稳后执行转身、足尖起立等动作,如站稳无误,则认为完成挑战,继续下一轮。

关于幼儿动态平衡培养的教案

关于幼儿动态平衡培养的教案

关于幼儿动态平衡培养的教案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练习来促进幼儿动态平衡的培养。

本教案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以实现身体平衡和关节控制。

通过探索和实验,幼儿将学会如何垂直站立,如何平衡在不同的表面上,以及如何调节身体以保持稳定。

一、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幼儿:1.学习垂直站立的基本动作;2.平衡在不同表面上的技巧;3.学会通过自我感觉和调整来实现身体平衡。

二、教学重点1.垂直站立的基本动作;2.在不同表面上平衡的技巧;3.通过自我感觉和调整来实现身体平衡三、准备1.各种不同材质的平衡球,轮胎和板子等;2.空旷的活动室和适合跳跃的垫子。

四、教学步骤1.暖身(5分钟)教师和幼儿进行热身运动,例如小跑,高抬腿和踏步等,以准备开始该课程。

2.垂直站立的基本动作(15分钟)教师将向幼儿介绍站立的正确姿势,例如双脚要相距肩宽,臀部要收紧,膝盖要微曲,并提醒幼儿要维持这样的姿势,以实现身体的平衡。

之后,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训练,例如让幼儿尝试平衡在一只脚上。

3.平衡在不同表面上的技巧(20分钟)教师准备各种表面的平衡球,板子和轮胎。

幼儿将有机会体验在不同表面上保持平衡的感觉。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逐渐尝试更困难的平衡技巧,例如站在一个摇晃的板子上或者在一个移动的轮子上行走。

4.通过自我感觉和调整来实现身体平衡(15分钟)在前面的练习中,幼儿已经体验到了保持身体平衡的感觉。

现在,教师将帮助幼儿学习如何通过自我感觉来调整身体以维持稳定。

例如,在站在单脚上过程中,幼儿可以注意到身体微微晃动,那么他们就可以通过调整身体姿势来维持平衡。

5.活动结束(5分钟)教师指导幼儿做简单的伸展运动,以释放身体的紧张。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幼儿能够学习并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以实现身体平衡和关节控制。

通过探索和实验,幼儿可以了解到如何垂直站立,如何平衡在不同的表面上,以及如何调节身体以保持稳定。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幼儿的动态平衡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注意幼儿的安全。

三力平衡练习课教案

三力平衡练习课教案

三力平衡练习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三力平衡的基本概念,理解三力平衡的条件和原理。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三力平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思维能力。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题导入通过讲解三角形稳定性的实例,引入三力平衡的概念。

2.2 理论讲解介绍三力平衡的定义、条件和原理,解释三力平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3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三力平衡的原理,并学会运用三力平衡解决问题。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讲解讲解三力平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思考三力平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2 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实际操作体验三力平衡的原理,并记录实验结果。

3.3 讨论交流学生分享实验心得,讨论三力平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三力平衡知识的掌握程度。

4.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4.3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三力平衡的应用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1 课堂小结5.2 学生反馈5.3 教学反思教案编辑专员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过程,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对教案进行调整和完善。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器材准备平衡尺重量块细线三角板滑轮组计算器6.2 场地准备宽敞的实验室或教室确保实验安全的环境6.3 教学资料实验指导书学生作业模板相关视频或图片资料第七章:实验设计7.1 实验目的验证三力平衡的条件学习使用平衡尺和滑轮组进行力的测量7.2 实验步骤组装实验器材,设置平衡尺挂载重量块,调整位置,记录平衡点改变重量块的位置和大小,重复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力平衡的条件7.3 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实验过程中器材稳固避免用力过猛导致器材损坏使用仪器时遵循操作规程第八章:教学策略8.1 引导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三力平衡的原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假设8.2 分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想法和观察结果8.3 实时反馈与评价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提供即时反馈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第九章:延伸活动9.1 课后讨论让学生探讨三力平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引导思考如何将三力平衡原理应用于工程设计9.2 项目式学习设计小项目,让学生应用三力平衡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设计一个简单的桥梁模型,并测试其稳定性9.3 家庭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材料和练习题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三力平衡现象,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第十章:教学评价与反馈10.1 学生评价通过实验报告、作业和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的提高10.2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表现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10.3 教学改进根据评价和反思的结果,调整教案和教学内容寻找新的教学资源和工具,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三力平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讲解需要重点关注的原因:理解三力平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后续实验操作和问题解决的基础。

初中生物的动态平衡教案

初中生物的动态平衡教案

初中生物的动态平衡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动态平衡的概念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2. 掌握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相互作用。

3. 能够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和种类的变化,并解释其原因。

教学重点:1. 动态平衡的概念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2.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1. 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和种类的变化及其原因。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相关生态系统图片或视频。

3. 生态系统的实例或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生态系统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2. 提问:“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数量和种类是否会一直保持不变?”引发学生思考。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动态平衡的概念,解释动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2. 讲解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相互作用。

3.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和种类的变化。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提供一个个例或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解释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和种类的变化。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生物数量和种类变化的原因。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生态系统,分析其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相互作用。

2. 每个小组成员负责分析一种生物类别,并解释其数量变化的原因。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知识。

2. 提问学生:“生态系统中的动态平衡对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有何重要性?”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选择一个生态系统,绘制其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相互作用图。

2. 要求学生在图中标注出生物数量和种类变化的原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了生态系统中的动态平衡及其重要性。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更深入地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和种类的变化,并解释其原因。

作业布置旨在巩固学生对于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绘图和分析能力。

三力平衡教案

三力平衡教案

三力平衡习题课一.习题教学目标(1)运用选择相似三角形与力的图示技能,解答三力平衡习题。

(2)理解三力平衡的特点,在新情景下正确运用。

(3)形成解决此类习题的图示。

二.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内容】三力平衡问题的解决【教学目标】能够陈述此类习题图示(含情景特征、解决策略及典型题例),根据新题特征判断该题是否属于该类型,如果属于,则运用解题方法求解。

【教学过程】环节一习题解决阶段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学习解决一个质点或者物体在受到三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的物理问题。

首先,请同学们尝试着完成例一。

例一.如图3所示,在半径为R的光滑半球面上高h处悬挂一定滑轮,重力为G 的小球用绕过滑轮的绳子被站在地面上的人拉住,滑轮光滑且大小可忽略不计,人拉动绳子,在与球面相切的某点缓缓运动到接近顶点的过程中,试分析小球对半球的压力和绳子拉力如何变化。

师:同学们分析出了答案了么?是不是觉得不知道这道题目应该从何入手?之前我们总是用正交分解法来进行解题的,但是这里的角度比较多,所以比较难以入手。

所以老师这里用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我在黑板上完整的给大家做一次解析。

解析:首先,小球是从底端缓慢运动到接近顶点的,我们想一下,在每个瞬间,这个小球是不是可以看做是静止不动的,处于平衡状态?这个假设我们认为是合理的,即这个小球处于静态平衡状态。

小球处于平衡状态,那么所受合外力为零。

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沿绳方向的拉力F,看到这里有个光滑的定滑轮,所以绳子两端的拉力是相等的。

还受到球面给的支持力N。

容易得到,支持力N与小球球心和圆心的连线在同一直线上。

我们以前学过二力平衡的条件,是这两个力等大反向。

那么这里,我们就可以把N与F进行力的合成,合成为一个力G1,G1与G构成两力平衡,所以G1与G等大反向,过球心做G的反向延长线,去大小与G相等的线段,我们就画出了力G1的图示。

N与F的合力是G1,已知G1的大小和方向,F与N的方向,聪明的同学们知道怎么画出F与N的大小么?对,就是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过G1顶点分别做平行于F ,N 方向的平行线,就得到两个交点,如图所示,得到了N 与F 的图示。

动态平衡复习高三物理教案

动态平衡复习高三物理教案

动态平衡复习高三物理教案•相关推荐动态平衡复习高三物理教案【考点自清】一、平衡物体的动态问题(1)动态平衡:指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一系列平衡状态中。

(2)动态平衡特征:一般为三力作用,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化,一个力的大小变化而方向不变,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变化。

(3)平衡物体动态问题分析方法:解动态问题的关键是抓住不变量,依据不变的量来确定其他量的变化规律,常用的分析方法有解析法和图解法。

解析法的基本程序是:对研究对象的任一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求出应变物理量与自变物理量的一般函数关系式,然后根据自变量的变化情况及变化区间确定应变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图解法的基本程序是:对研究对象的状态变化过程中的若干状态进行受力分析,依据某一参量的变化(一般为某一角),在同一图中作出物体在若干状态下的`平衡力图(力的平形四边形或三角形),再由动态的力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的边的长度变化及角度变化确定某些力的大小及方向的变化情况。

二、物体平衡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1、临界问题:(1)平衡物体的临界状态:物体的平衡状态将要变化的状态。

物理系统由于某些原因而发生突变(从一种物理现象转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从一种物理过程转入到另一物理过程的状态)时所处的状态,叫临界状态。

临界状态也可理解为恰好出现和恰好不出现某种现象的状态。

(2)临界条件:涉及物体临界状态的问题,解决时一定要注意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等临界条件。

平衡物体的临界问题的求解方法一般是采用假设推理法,即先假设怎样,然后再根据平衡条件及有关知识列方程求解。

解决这类问题关键是要注意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

2、极值问题:极值是指平衡问题中某些物理量变化时出现最大值或最小值。

平衡物体的极值,一般指在力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

物理三力平衡物理教案:共点力作用下三力平衡问题的常见题型及解法(简案)

物理三力平衡物理教案:共点力作用下三力平衡问题的常见题型及解法(简案)

物理三力平衡物理教案:共点力作用下三力平衡问题的常见题型及解法(简案)
教学目标1、构建力学知识网络2、明确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3、归纳总结平衡条的重要推论4、用所得推论解决平衡问题教学重点用平衡条的推论解题教学难点构建力学知识网络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复习归纳教师提示学生回顾形成网络力学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力和运动的关系1、不受力----平衡状态(牛一定律)2、受外力(牛二定律)(1)、合外力为零――平衡状态(2)、合外力不为零――非平衡状态导课教师点明课题三力平衡是高中物理研究的重点推论得出提示回顾四个结论,重点推导拉密定律(实物投影)
一、平衡条的推论――解决平衡问题的方法1、合成法
2、分解法
3、三角形法
4、拉密定律
5、三力汇交原理题型归纳教师提出实物投影二、常见题型1、定量求解力的大小2、定性分析力的变化3、判断力的方向或确定重心的位置例题分析师生互动例1、已知m、θ、,求OA、OB绳的拉力。

解:方法1-4例2、已知θ=600、光滑、m1、m2、平衡。

求:解:拉密定理例3、A 点沿墙向上移动,O点位置不变,求,OA、OB绳拉力变化?解:三角形分析法例4、在F作用下,小球沿半球面缓慢移动,求、F 及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变化。

解:三角形相似法小结教师提问学
生作答实物投影1、解决平衡问题的依据是什么2、解决平衡问题的具体方法有哪些3、第三类题型下节分析共点力作用下三力平衡问题的常见题型及解法(简案)这一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态平衡中的三力平

动态平衡中的三力问题
方法一:三角形图解法。

特点:三角形图象法则适用于物体所受的三个力中,有一力的大小、方向均不变(通常为重力,也可能是其它力),另一个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变化,第三个力则大小、方向均发生变化的问题。

方法:先正确分析物体所受的三个力,将三个力的矢量首尾相连构成闭合三角形。

然后将方向不变的力的矢量延长,根据物体所受三个力中二个力变化而又维持平衡关系时,这个闭合三角形总是存在,只不过形状发生改变而已,比较这些不同形状的矢量三角形,各力的大小及变化就一目了然了。

例1.1如图1所示,一个重力G的匀质球放在光滑斜面上,斜面倾角为α,在斜面上有一光滑的不计厚度的木板挡
住球,使之处于静止状态。

今使板与斜面的夹角β缓慢增大,问:在此过程中,挡板和斜面对球的压力大小如何变化?


F1
G
F2
图1-
解析:取球为研究对象,如图1-2所示,球受重力G、斜面支持力F1、挡板支持力F2。

因为球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故三个力的合力始终为零,将三个力矢量构成封闭的三角形。

F1的方向不变,但方向不变,始终与斜面垂直。

F2的大小、方向均改变,随着挡板逆时针转动时,F2的方向也逆时针转动,动态矢量三角形图1-3中一画出的一系列虚线表示变化的F2。

由此可知,F2先减小后增大,F1随 增大而始终减小。

同种类型:例1.2所示,小球被轻质细绳系着,斜吊着放在光滑斜面上,小球质量为m,斜面倾角为θ,向右缓慢推动斜面,直到细线与斜面平行,在这个过程中,绳上张力、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的变化情况?(答案:绳上张力减小,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增大)
图1-4
方法二:相似三角形法。

特点:相似三角形法适用于物体所受的三个力中,一个力大小、方向不变,其它二个力的方向均发生变化,且三个力中没有二力保持垂直关系,但可以找到力构成的矢量三角形相似的几何三角形的问题
原理:先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画出受力分析图,将三个力的矢量首尾相连构成闭合三角形,再寻找与力的三角形相似的几何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建立比例关系,把力的大小变化问题转化为几何三角形边长的大小变化问题进行讨论。

例2.一轻杆BO ,其O 端用光滑铰链固定在竖直轻杆
AO 上,B 端挂一重物,且系一细绳,细绳跨过杆顶A 处的
光滑小滑轮,用力F 拉住,如图2-1所示。

现将细绳缓慢往左拉,使杆BO 与杆A O 间的夹角θ逐渐减少,则在此过程中,拉力F 及杆BO 所受压力F N 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 .F N 先减小,后增大
B .F N 始终不变
C .F 先减小,后增大 D.F 始终不变
解析:取BO 杆的B 端为研究对象,受到绳子拉力(大小为F )、BO 杆的支持力F N 和悬挂重物的绳子的拉力(大小为G )的作用,将F N 与G 合成,其合力与F 等值反向,如图2-2所示,将三个力矢量构成封闭的三角形(如图中画斜线

图2-
部分),力的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OBA 相似,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得:(如图2-2所示,设AO 高为H ,BO 长为L ,绳长l ,)
l
F L F H
G N ==,式中G 、
H 、L 均不变,l 逐渐
变小,所以可知F N 不变,F 逐渐变小。

正确答案为选项B
同种类型:如图2-3所示,光滑的半球形物体固定在水平地
面上,球心正上方有一光滑的小滑轮,轻绳的一端系一小球,靠放在半球上的A 点,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后用力拉住,使小球静止.现缓慢地拉绳,在使小球沿球面由A 到半球的顶点B 的过程
中,半球对小球的支持力N 和绳对小球的
拉力T 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D )。

(A)N 变大,T 变小, (B)N 变小,T 变大
(C)N 变小,T 先变小后变大 (D)N 不变,T 变小
方法三:作辅助圆法
特点:作辅助圆法适用的问题类型可分为两种情况:①物体所受的三个力中,开始时两个力的夹角为90°,且其中一个力大小、方向不变,另两个力大小、方向都在改
变,但动态平衡时两个力的夹角不变。

②物体所受的三个

力中,开始时两个力的夹角为90°,且其中一个力大小、方向不变,动态平衡时一个力大小不变、方向改变,另一个力大小、方向都改变,
原理:先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画出受力分析图,将三个力的矢量首尾相连构成闭合三角形,第一种情况以不变的力为弦作个圆,在辅助的圆中可容易画出两力夹角不变的力的矢量三角形,从而轻易判断各力的变化情况。

第二种情况以大小不变,方向变化的力为直径作一个辅助圆,在辅助的圆中可容易画出一个力大小不变、方向改变的的力的矢量三角形,从而轻易判断各力的变化情况。

例3、如图3-1所示,物体G用两根绳子悬挂,开始时绳OA水平,现将两绳同时顺时针转过90°,且保持两绳之间的夹角α不变)
90
(0
>
α,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在旋转过程中,设绳OA的拉力为F1,绳OB的拉力为F2,则
()。

(A)F1先减小后增大
(B)F1先增大后减小
(C)F2逐渐减小
(D)F2最终变为零
D
图3-3
解析:取绳子结点O为研究对角,受到三根绳的拉力,如图3-2所示分别为F1、F2、F3,将三力构成矢量三角形(如图3-3所示的实线三角形CDE),需满足力F3大小、方向不变,角∠ CDE不变(因为角α不变),由于角∠DCE为直角,则三力的几何关系可以从以DE边为直径的圆中找,则动态矢量三角形如图3-3中一画出的一系列虚线表示的三角形。

由此可知,F1先增大后减小,F2随始终减小,且转过90°时,当好为零。

正确答案选项为B、C、D
另一种类型:如图3-4所示,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用M、N两个测力计通过细线拉橡皮条
的结点,使其到达O点,此时α+β
M的
读数不变,而使α
的办法是( A )。

(A)减小N的读数同时减小β角
(B)减小N的读数同时增大β角
(C)增大N的读数同时增大β角
(D)增大N的读数同时减小β角
方法四:解析法
图3-
特点:解析法适用的类型为一根绳挂着光滑滑轮,三个力中其中两个力是绳的拉力,由于是同一根绳的拉力,两个拉力相等,另一个力大小、方向不变的问题。

原理:先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画出受力分析图,设一个角度,利用三力平衡得到拉力的解析方程式,然后作辅助线延长绳子一端交于题中的界面,找到所设角度的三角函数关系。

当受力动态变化是,抓住绳长不变,研究三
角函数的变化,可清晰得到力的变化关系。

例4.如图4-1所示,在水平天花板与竖直墙壁间,通过不计质量的柔软绳子和光滑的轻小滑轮悬挂重物
G =40N ,绳长L =2.5m ,OA =1.5m ,求绳中张力的大小,并
讨论:
(1)当B 点位置固定,A 端缓慢左移时,绳中张力如何变化?
(2)当A 点位置固定,B 端缓慢下移时,绳中张力又如何变化?
解析:取绳子c 点为研究对角,受到三根绳的拉力,如图4-2所示分别为F 1、F 2、F 3,延长绳AO 交竖直墙于D 点,由图4-1
图4-
图4-
图4-
于是同一根轻绳,可得:21F F =,BC 长度等于CD ,AD 长度等于绳长。

设角∠OAD 为θ;根据三个力平衡可得:
θ
sin 21G F =
;在三角形AOD 中可知,AD
OD =θsin 。

如果A 端左
移,AD 变为如图4-3中虚线A′D′所示,可知A′D′不变,OD′减小,θsin 减小,F 1变大。

如果B 端下移,BC 变为如图4-4虚线B′C′所示,可知AD 、OD 不变,θsin 不变,
F 1不变。

同种类型:如图4-5所示,
长度为5cm 的细绳的两端分 别系于竖立地面上相距为4m 的两杆的顶端A 、B ,绳子上 挂有一个光滑的轻质钩,其 下端连着一个重12N 的物体, 平衡时绳中的张力多大?
图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