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腹部CT、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腹部CT、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目的:观察腹部CT、B超和核磁胰胆管在诊断肝外胆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2015年诊治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55例进行检查分析对象,分别进行腹部CT、B超、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测,对三种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核磁胰胆管成像的阳性检出率为83.6%,明显高于腹部CT和B超的阳性检出率,B超的阳性检出率最低,为54.5%。
结论:在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中,采用核磁胰胆管成像有着较高的确诊率,但价格较为昂贵,B超诊断经济性、特异性较高,可以作为临床筛查的检测方法。
标签:腹部CT;B超;核磁胰胆管成像;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价值肝外胆管结石是一种病发在肝总管以内的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结石疾病,临床表现为胆道阻塞、胆管内部压力过大、细菌感染等,临床症状带有胆绞痛、发热等。
肝外胆管结石的主要发病原因为寄生虫感染、饮食习惯或者炎症等,近年来的临床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
当前临床上对肝外胆管结石主要进行影像学检查,比如B超、腹部CT和核磁胰胆管成像主要几种检查方式,由于其检测方式和特点的不同,检验结果也会存在着一些差异,本文分析了这三种检测方式的诊断价值,现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4年~2015年接收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55例进行检测分析,并且分别进行三种方式的检测。
患者的选择标准:患者均确诊为肝外胆管结石,对本次研究知情,排除患者患有肝肾、心脏等器官疾病,无血液疾病、妊娠期患者,可以遵循医嘱配合检测工作。
患者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的年龄在37~66岁之间,平均(51.4±1.3)岁,患者的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一般基线资料不进行研究分析,可比。
1.2检测方法本次检查采用的主要仪器是意大利百胜MyLab ClassC超声系统和LOGIQ E9;腹部CT检查:对患者进行扫描检查,B超:腹部的探头频率设置在3.5MHz,核磁胰胆管成像:对患者进行胰胆管成像检查[2]。
探讨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肝 胆 管结 石主 要有 2 种 ,一 种是 原发 性 ,一种 是 继发 为结石 ,其检测率为3 6 %。采用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所诊断
性【 】 ] 。肝 外胆 管结石 在 患发过程 中会 引起剧 烈 的疼痛 ,主 出来 的结果为 :2 2 例患者被确诊为结石 ,其检测率为8 8 %。 要 是因 为结石在 胆管 内是 向下移动 的,在进 食后食物 的挤 由 此 可 见 , 采 用 核 磁 胰 胆 管 成 像 检 查 肝 外 胆 管 结 石 患 者 能
可 见,采 用核磁胰胆 管成像检 查肝外胆 结石 患者 的有效检 测率显著优 于采用腹 部C T 检 查的检测率 ,两组检 测方式的结果比较差 异有统计 学意 义 ( P<0 . 0 5 )。结论 肝外胆 管结石 的影像 学诊断 中,核磁胰胆 管成像
的检 出率要 明显高于腹部C T 的检 出率 ,且 准确率 更高,相对于腹部C T 而言更具优 势。 【 关键 词】腹部C T;核磁 胰胆 管成像 ;肝 外胆 管结石 【 中图分类号】R 4 4 5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I S S N. 2 0 9 5 — 8 2 4 2 . 2 0 1 5 . 2 5 . 5 3 4 0 . 0 2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5 3 4 0 J o u r n a l o f Cl i n i c a l Me d i c a l
2 o 1 5 年 9月 A第 No . 2 5
探讨腹部C T 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结石诊 断 中的临床应用
孙 永 华
( 广东省廉江市人 民医院放射科 ,广东 湛江
5 2 4 4 0 0 )
【 摘要 】目的 探 讨腹部CT 与核磁 胰胆 管成像 在肝外胆 管结石诊 断中的临床应 用效果 。方法 选 用我 院2 0 1 3 年1 月~2 0 1 4 年1 月收治的5 0 例肝外胆 管结石患者作为研讨对 象,选取2 5 例采 用腹部C T 检 查 ,其他剩 余均采取 核磁 胰胆 管成像检 查 ,分析 其检 查数据 ,论 述腹 部C T 和核磁 胰胆 管成像在肝 外胆 管结石诊断 中的 临床 疗效 。结 果 采用 了腹部C T 进行检 查 的2 5 例肝外胆 管结石 患者 中,有9 例被确 诊为结石 ,其检 测率 为 3 6 %,采用核磁胰胆 管成像检 查 的2 5 例肝外胆 管结石 患者中,有2 2 例被 确诊为结石 ,其检 测率为8 8 %。由此
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结石诊断中的比较观察
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结石诊断中的比较观察李正杰【期刊名称】《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年(卷),期】2017(000)011【摘要】目的:分析肝外胆结石予以腹部CT及核磁胰胆管成像的临床价值对比。
方法:以我院2014年2月1日—2017年5月18日40例肝外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实施腹部CT(对照组)以及核磁胰胆管成像(观察组)检查。
以消化内镜下胰胆管成像及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
观察两组诊断符合情况及直径低于8mm结石检出情况。
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性为92.50%,敏感度为93.55%,特异度为88.89%,均高于对照组,两者准确性、敏感度数据对比性较强,P<0.05,特异度差异性不大,P>0.05;28例结石直径低于8mm患者中,观察组诊断阳性概率为96.43%,未见可疑病例,较对照组数据明显更优,P<0.05。
结论:相比腹部CT,肝外胆结石予以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临床价值更高,准确性、敏感度均较高,利于疾病下一步治疗。
【总页数】2页(P51-52)【作者】李正杰【作者单位】宝应县人民医院CT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相关文献】1.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结石诊断中的比较观察 [J], 李正杰2.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比较观察 [J], 周伟邦3.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比较观察 [J], 周伟邦4.肝外胆结石诊断中应用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的价值对比分析 [J], 易佳5.分析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J], 路瑶;张晓旭;张丽娟;齐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结石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结石诊断中的对比分析发表时间:2015-03-06T15:51:23.9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9期供稿作者:唐建新[导读] 主要表现为胆汁排泄困难、出现胆汁并发性细菌感染、胆管内压升高及胆道受阻。
唐建新(山西省介休市汾西矿业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普外科 032000)【摘要】目的研究讨论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结石诊断中的对比,分析其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肝外胆管结石的患者50例,对全部患者均采用腹部CT及核磁胰胆管成像两种方法进行诊断,并对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通过两种诊断方法的检测,腹部CT检查肝外胆结石患者26例,阳性率为52%,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出肝外胆结石患者45例,阳性率为90%,通过阳性率比较,核磁胰胆管成像明显高与腹部CT的阳性率,并且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对肝外胆结石的进行分别诊断,核磁胰胆管成像的检出率更高,检查结果更准确,对于肝外胆结石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关键词】腹部CT 核磁胰胆管成像肝外胆结石对比分析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9-0086-02发生在肝总管以内的结石成为肝外胆管结石。
主要表现为胆汁排泄困难、出现胆汁并发性细菌感染、胆管内压升高及胆道受阻。
这类疾病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存质量。
今年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的膳食营养也在逐渐的改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胆结石的患者也在逐年的升高。
近几年对流行病的统计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肝外胆结石的发病率在胆石症中达到85%左右。
本文主要研究讨论腹部CT及核磁胰胆管成像对于肝外胆结石的诊断效果,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以便找到更好的检查方法。
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肝外胆管结石的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区间为21—74岁,平均年龄为45.8岁。
观察腹部CT、腹部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病例诊断中的效果
观察腹部CT、腹部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病例诊断中的效果发布时间:2022-06-22T03:40:49.226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9期作者:刘伟光[导读] 目的:研究对肝外胆管结石病例患者开展诊断时采用腹部C刘伟光河北涿州市中医医院河北涿州072750摘要:目的:研究对肝外胆管结石病例患者开展诊断时采用腹部CT、腹部B超以及核磁胰胆管成像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9.12-2021.12期间在我院进行肝外胆管结石诊断的180例患者,按照检查方式随机分为等份三组,行腹部CT患者60例作为CT组、行腹部B超患者60例为B超组、接受核磁胰胆管成像患者60例为MRI组。
对比三组患者的肝外胆结石检出情况、对直径<8mm的肝外胆管结石检出情况等。
结果:干预后,MRI组患者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T组和B超组(P<0.05),且CT组高于B超组(P<0.05)。
MRI组患者对直径<8mm的肝外胆管结石检出率高于CT组和B超组(P<0.05),但CT组与B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比于腹部CT与B超检查方式,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效果更好,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诊断方法。
关键词:腹部CT;腹部B超;核磁胰胆管成像;肝外胆管结石;病例诊断目前肝外胆管结石属于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主要病因是患者的饮食习惯不良、出现寄生虫感染以及炎症等[1]。
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形成结石后的症状表现为胆管内压上升、胆道阻塞以及胆汁排泄不畅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对于该疾病的诊断,大多采用影像学检查方式,常用有腹部CT以及B超、核磁胰胆管成像等[2]。
为探究三种影像学方法的诊断效果,本文展开研究。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院入选研究的病例资料收集时间为2019.12-2021.12,以经过病理检查确诊为肝外胆管结石患者180例作为观察对象。
按照影像学方法的差异,可分为CT组、B超组以及MRI组,各有60例患者。
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的对比研究
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腹部CT 与核磁胰胆管成像的对比研究王艳1,刘志伟2,柴成奎11.寿光市人民医院影像中心,山东潍坊 262700;2.寿光市中医医院影像中心,山东潍坊 262700摘要 目的 探究腹部CT 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对直径≥8 mm 及<8 mm 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效果差异。
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寿光市人民医院60例疑似肝外胆管结石患者。
两组均行CT 与核磁胰胆管成像诊断。
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结石直径≥8 mm 或直径<8 mm 的符合率及总符合率。
结果 核磁胰胆管成像的诊断符合率98.33%、敏感度100.00%高于CT 的83.33%、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07、11.111,P <0.05),核磁胰胆管成像诊断特异度(90.00%)与CT (100.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3,P >0.05)。
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检出的“结石直径≥8 mm ”患者26例及“结石直径<8 mm ”患者24例。
结石直径≥8 mm 核磁胰胆管成像诊断符合率(97.06%)高于CT (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0,P <0.05)。
结石直径<8 mm 核磁胰胆管成像诊断符合率(100.00%)与CT (88.46%)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84,P >0.05)。
结论 对比腹部CT ,核磁胰胆管成像对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应用效果更好,且在结石直径≥8 mm 核磁胰胆管成像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腹部CT ,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腹部CT ;核磁胰胆管成像;肝外胆管结石;诊断效果中图分类号 R 445 文献标志码 A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3.09.05.18A Comparative Study of Mid-abdomen CT and Magnetic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Ex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WANG Yan 1, LIU Zhiwei 2, CHAI Chengkui 11.Imaging Center, Shouguang People's Hospital, Weifang, Shandong Province, 262700 China;2.Imaging Center, Shougu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ifang, Shandong Province, 2627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in the diagnostic effect of abdominal CT and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ex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with a diameter above and below 8 mm. Method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ex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in Shouguang People's Hospital from May 2020 to May 2022 were selected. Both groups were diagnosed with CT and magnetic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The coincidence rate and total coincidence rate of stones with a diameter of ≥8 mm or a diameter of <8 mm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diagnostic methods. Results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and sensitivity of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were 98.33% and 100.00%, respective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T (83.33% and 80.0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8.107, 11.111, P <0.05), while the diagnostic specificity of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90.00%) was com⁃pared with CT (100.00%),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1.053, P >0.05). Using the surgical results as the gold standard,26 patients with a stone diameter of ≥8 mm and 24 patients with a stone diameter of <8 mm were detected.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for stones with a diameter of ≥8 mm (97.06%)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T (79.41%),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100, P <0.05).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for stones* 器材应用与技术研究 *收稿日期:2023-03-02;修回日期:2023-03-24作者简介:王艳(1982-),女,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医学影像学。
探析腹部CT_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肝胆外结石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
探析腹部CT 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肝胆外结石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赵敬1,薛峰2,周瑞清31.胶州市心理康复医院影像科,山东青岛 266309;2.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肝胆外科,山东青岛 266300;3.胶州市李哥庄镇中心卫生院影像科,山东青岛 266300摘要 目的 分析肝胆外结石患者采用腹部CT 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后的临床诊断效果。
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胶州市心理康复医院收治的80例高度疑似肝胆外结石患者,以手术病理检查作为肝胆外结石诊断的金标准,均先进行腹部CT 检查,后进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d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 )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阳性检查率、符合率以及诊断效能。
结果 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76例患者为肝胆外结石,腹部CT+MRCP 阳性检查率显著高于腹部CT 、MRCP 检查。
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原发性结石55例、继发性结石21例,直径>9 cm 结石32例、直径≤9 cm 结石44例,腹部CT+MRCP 检查结果符合率显著高于腹部CT 、MRCP 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腹部CT+MRCP 检查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均显著高于腹部CT 、MRCP 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腹部CT 和MRCP 联合检查方式对肝外胆管结石的检出率更高,更利于患者病情的确诊,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关键词 肝胆外结石;腹部CT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中图分类号 R 445 文献标志码 A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3.09.08.25Exploring the Clinical Diagnostic Effect of Abdominal CT and Magnetic Reso⁃nanced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Extrahepatic and Biliary Cal⁃culiZHAO Jing 1, XUE Feng 2, ZHOU Ruiqing 31. Department of Imaging, Jiaozhou Psychological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266309 China;2.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Jiaozhou Central Hospital,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266300 China;3. Department of Imaging, Jiaozhou Lige⁃zhuang Town Central Health Center,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2663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diagnostic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extrahepatic and biliary stones after using abdominal CT and mag⁃netic resonanced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highly suspected extrinsic hepatolithiasis admitted to Jiao⁃zhou Psychological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January 2023 were selected, and surgical pathologic examination was usedas the gold standard for the diagnosis of extrinsic hepatolithiasis. Abdominal CT scan was performed first, followed by magnetic resonanced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 The positive rate, coincidence rate and diagnostic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examination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operation an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confirmed 76 patients with extrinsic hepatobiliary stones. The positive rate of ab⁃dominal CT+MRC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abdominal CT and MRCP. Surgical an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confirmed 55 cases of primary stones, 21 cases of secondary stones, 32 cases of diameter >9 cm stones, 44 cases of diameter ≤9 cm stones.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abdominal CT+MRCP examination resul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abdominal CT and MRCP examination, and the difference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of abdominal CT+MRC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abdominal CT and MRC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detection rate of extrahepatic and biliary stones is higher in the combination of abdominal CT and MRCP examination, which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diagnosis of patients' conditions and has hig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器材应用与技术研究 *收稿日期:2023-06-05;修回日期:2023-06-25作者简介:赵敬(1977-),女,本科,副主任技师,研究方向为影像技术。
腹部ct及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综合以上理论及数据得出,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应用核 磁胰胆管成像检查的检出率明显较高,对比腹部CT检查,存 在统计学差异,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后续临床探讨中,进一 步分析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临床优势及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检出率明显更高,差异明显 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例数
阳性
可疑
阴性
3讨论 临床高发结石,主要临床症状是疼痛,多数属于急诊患
者。胆道在人体中较为重要,胆道是结石高发区域,可分为肝 内胆管结石及肝外胆管结石,其中梗阻性黄疸由肝外胆管结 石诱发,可导致多种并发症诱发【2】,患者若未能及时获得对症 治疗,可能出现不良结局。
胆管结石患者中选择52例确诊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订了 知情同意书,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分成2组,实验组26例,男 女患者比例15:11,年龄23~71岁,中位年龄46.5岁;对照组 26例,男女患者比例16:10,年龄24~70岁,中位年龄46.O 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可对比,P>0.05。 1.2方法:实验组26例开展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检查前3h 至4h告知患者禁食并利用1.5TMagnetom Avanto超导核磁 共振进行检查,采用MRCP—HR序列、屏气T1w mDIXON序 列、B—TFE序列、r12w—SPAIR—RT序列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 对照组26例开展腹部CT检查:检查前6h叮嘱患者禁食并 在上机前饮温水,约600ml至800ml,使用64排128层螺旋 cT扫描仪为患者实施检查并将层厚螺距调节至5mm,重建 时采用lmm。及时记录2组检查结果,分别对比消化内镜下 逆行胰胆管成像检查结果。 1.3统计学计算:本组探究中,t检验、xz检验过程中使用 SPSSl9.0软件,可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P<0.05,说明差 1任砚冰.腹部CT、B超及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 的诊断价值分析Ⅱ】冲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8):71—72 【2]栾文勃.探讨腹部CT、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 结石诊断中的应用Ⅱ】.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131-132. f31杜鑫.腹部B超、CT和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诊断肝外胆管 结石的对比研究Ⅱ1.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112-113. 『41王晓波.腹部CT与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肝外胆管结 石的应用价值Ⅱ】.当代医学,2017(1). f51于新设,张扬,张景云,等.腹部CT、B超与核磁胰胆管成像 对肝外胆管结石诊断结果和应用价值探讨Ⅱ】.中国医疗器械 信息,2017,23(11):73—75.
腹部CT与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应用价值分析
腹部CT与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应用价值分析目的探讨腹部CT与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90例在我院就诊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腹部CT检查及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分别作为腹部CT组与核磁胰胆管成像组,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
结果腹部CT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85.6%,核磁胰胆管成像组率为95.6%,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且腹部CT组在直径≤8 mm的胆外胆管结石患者中的诊断准确率为34.4%,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对直径≤8 mm的胆外胆管结石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71.9%,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
结论相对于腹部CT而言,核磁胆管成像检查对肝外胆结石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更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标签:腹部CT;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肝外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为临床常见病,患者多伴有腹痛、寒战、高热、黄疸等症状,部分患者甚至可见神志异常、肝区叩痛、休克、胆囊肿大等现象,对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影响极大[1]。
因此,及早明确诊断,并及时开展有效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影像学检查是目前临床上诊断肝外胆结石的主要方式,其中腹部CT及核磁胰胆管成像均为临床上诊断该病的常用方式,但由于诊断方式及特点不同,其诊断结果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2];为提高肝外胆结石的检出率,本研究对腹部CT与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效果进行了对比,详细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35例,患者年龄最小22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55.4±4.9)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标准,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且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均意识清醒,可配合研究;排除合并右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排除合并有血液系统疾病者;排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排除不愿参与研究或中途退出研究者。
对比观察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结石诊断中的效果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年第6卷第39期2019Vol.6No.39158对比观察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结石诊断中的效果史晓莉(北大医疗淄博医院放射科,山东淄博 255069)【摘要】目的 探讨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对肝外胆结石的诊断效果。
方法 研究以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肝外胆结石患者作为对象,患者同时采用腹部CT及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法最终诊断结果。
结果 核磁胰胆管成像中,原发性、继发性胆管结石确诊率分别为:96.15%、96.43%。
腹部CT原发性、继发性胆管结石确诊率分别为:73.08%、71.43%。
核磁胰胆管成像对原发性、继发性胆管结石确诊率均高于腹部CT,P<0.05。
结论 采用核磁胰胆管成像对于肝外胆结石诊断效果更为突出。
【关键词】肝外胆结石;腹部CT;核磁胰胆管成像【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39.158.01肝外胆结石好发于胆总管、胆囊管、总肝管等位置,其中,以胆总管较为常见,患者胆道出现阻塞,导致胆汁难以排泄,胆内压力增大,同时可能出现胆绞痛、寒战、发热、黄疸等症状,对患者的健康、生活造成负面影响[1]。
为保障肝外胆结石的有效治疗,应当明确诊断患者病情,为展开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当前,临床常采用影像学手段诊断患者病变,其中,较为常用的手段有X射线、腹部CT、核磁胰胆管成像等,X射线诊断方法较为简单,但临床诊断效果难以达到预期[2]。
腹部CT具有较好特异性,可对肝外胆结石的位置、大小、性质等诊断提供较为确切的结果,但其正确率存在较大争议[3]。
核磁胰胆管成像为新式肝外胆结石诊断手段,其可判断结石形状、大小,且能够生成图像,为临床病情诊断提供借鉴。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以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肝外胆结石患者作为对象,患者均已掌握研究各项内容,并自愿签署同意书,研究经伦理委员会许可,患者均已应用消化道内镜检查,确诊为肝外胆结石。
核磁胰胆管成像与腹部CT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DOI:10.14163 ̄.cnki.1 1—5547&.2018.13.003
Comparat ive study of nuclear m agnetic resonance oancreatobiliary im aging and abdominal CT in the
diagnosis of ex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Y/Hua,JIANG Shu-xia,Qm Wei.Department of Radiology, Qingdao Eighth People’S Hospital,Qingdao 266100,China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diagnostic satisfaction as 90.0% than 72.5% in the control g roup.and the di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 ificant(P<0.o5).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abdominal CT,nuclea r magnetic resonance
oancreatobiliary im aging shows higher diagnostic detection rate and diagnostic satisfaction with good diagnostic accuracy,an d it can be actively popularized and promoted.
【Key word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oancreatobiliary imaging;Abdominal CT;Extrahepatic bile
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结石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结石诊断中的对比研究摘要:目的:本文就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及研究。
方法:选取近一年在我院接受诊疗的92例肝外胆结石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有46例患者。
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核磁胰胆管成像诊断法,对参照组患者实施腹部CT诊断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检出率。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检出率为86.96%(40/46),明显高于参照组的56.52%(26/46),经统计分析P<0.05。
结论:在肝外胆结石的临床诊断中,采用核磁胰胆管成像诊断方法更具优势,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部CT;核磁胰胆管成像;肝外胆结石;检出率肝外胆管结石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是指发生于总肝管、胆总管以及胆囊管部位的结石,患者发病后是以发热、胆绞痛、黄疸以及寒战等为主要症状,对其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1]。
对于肝外胆管结石而言,及早诊断并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是阻止病情进展、促使病情康复的有效途径。
为探寻肝外胆结石的有效诊断方法,对我院近一年的患者分别实施核磁胰胆管成像与腹部CT两种检查方法,现将诊断结果做如下对比:1一般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数据选取2016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疗的肝外胆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总数为92例,均经病理结果被证实。
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50例;年龄集中在23--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6±4.1)岁。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有46例患者。
两组患者的资料数据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研究可比性。
1.2方法实验组患者均行核磁胰胆管成像诊断方法,患者在检查前3--4h开始禁食,而后利用西门子1.5TMagnetomAvanto超导核磁共振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检查,先予以冠状位B-TFE,其次为横断面呼吸触发T2W-SPAIR-RT,而后予以MRCP-HR-3D,最后为水脂同反向T1W(屛气)扫描。
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主要对腹部CT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肝外胆结石的诊断进行了粉盒研究。
方法:根据各种诊断方法,在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收治的患者中,选择186例(已确诊)的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分组方式是根据各种诊断方法不同进行分组,每组各位93例,在观察组的检查期间,进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采用CT检查的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检查,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
结果:对照组诊断频率(78.05%)和检出率<9cm小于观察组(78.05%)。
结论:与腹部CT相比,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肝外胆结石的诊断更为准确,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腹部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肝外胆结石诊断;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81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4-0055-02引言胆管外部结石主要与患者肝总管,总肝管和胆囊结石的症状有关,临床经验和研究表明,引起肝外胆管结石的因素是肾内压升高,胆道梗阻,主要的一些症状表现为,如发烧,发冷,胆绞痛等,会让患者一定程度的疼痛,每天都会受到影响病人的寿命和质量,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治疗该并的技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高科技技术的应用,使胆结石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多。
目前,腹部CT和磁共振胆管成像检测是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主要技术。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收治的患者中,选择186例(已确诊)的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分组方式是根据各种诊断方法不同进行分组。
观察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4和26例,年龄在23到71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为(45.26±12.20)岁;对照组男性和女性患者都是25例,年龄在22至70岁至今不等,平均年龄为(45.31±12.13)岁。
上述两组肝外胆结石患者的总体数据无统计学意义,没有可比性。
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比较
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比较发表时间:2019-10-11T09:08:43.6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25期作者:迪丽拜尔·玉奴司[导读] 目的:比较分析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新疆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新疆哈密 839000)【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先后接受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分析两者临床检查的诊断准确性。
结果: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肝外胆结石的总检出率97.50%明显高于腹部CT的77.50%,且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对直径<9mm肝外胆结石的检出率68.75%明显高于腹部CT的52.50%,差异显著(P<0.05)。
结论:与腹部CT检查相比,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对肝外胆结石的检出率更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腹部CT;核磁胰胆管成像;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5-0067-01肝外胆管结石非常常见,这种出现在胆管内的结石会阻碍胆汁排泄、增高胆管内压力、阻塞胆道,甚至出现胆绞痛、黄疸、寒战、高热等症状。
影像学检查是目前诊断肝外胆结石的主要手段,以期找出准确的病变位置,包括腹部CT、X线、核磁胰胆管成像技术等[1]。
其中X线检查最简便,但其诊断准确率欠佳。
CT能清楚反应结石位置、形态、大小等,诊断特异性较高,但诊断准确性有争议。
核磁胰胆管成像是新型影像学诊断技术,能在显示结石位置、形态、大小的同时进行成像,为疾病诊断、治疗提供更可靠依据[2]。
现就我院影像科腹部CT、核磁胰胆管成像诊断肝外胆结石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28~66岁,平均(41.8±0.2)岁。
分析对比腹部CT及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价值
分析对比腹部CT及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摘要】目的:分析对比腹部CT及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诊断肝外胆管结石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肝外胆管结石确诊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5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测,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腹部CT检测,并对两种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肝外胆管结石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胰胆管成像在检测肝外胆管结石时优于腹部CT成像,更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肝外胆管结石;腹部CT;核磁胰胆管成像;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1-0233-02肝外胆管结石是较常见的肝胆外科疾病,据相关调查显示[1],肝外胆管结石占胆石症总量的82%,患者表现症状为寒战、腹痛、黄疸、高烧等,严重时会出现患者休克导致神志不清等,通过早期有效诊断采取相应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疾病进展。
截至目前临床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主要方式是影像学检测,其中包括腹部CT、核磁胰胆管成像等两种重要方式。
伴随两种方法在临床广泛开展,发现两种方法各有优劣[2],其中腹部CT检测简单易操作,价格低,但是临床使用过程中漏诊、误诊等情况时有发生,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测过程耗时较长,价格高,但是在诊断肝外胆管结石时其诊断率很高,误诊少。
这两种方式各具特点,其诊断结果也有所差异,因此需根据实际情况在临床上合理采用。
本研究中从诊断价值方面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肝外胆管结石确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诊断标准参考《实用医学》中诊断标准,排除严重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疾病患者、妊娠期孕妇、血液系统疾病及精神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
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高晗【期刊名称】《黑龙江医学》【年(卷),期】2024(48)11【摘要】目的:分析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5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70例疑似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扫描诊断,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效能,统计两种诊断方式对直径<8 mm结石的检出率,记录检查所耗用的时间。
结果: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70例疑似患者中阳性和阴性分别为67例和3例,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53例(75.71%)和65例(92.86%),在诊断效能方面,两种诊断方式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0.05);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的敏感度、准确率均较腹部CT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73、8.776,P<0.05);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直径<8 mm结石检出率较腹部CT高,但是所用的检查时间稍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46;t=2.613,P<0.05)。
结论:临床上对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实施诊断时,应用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均可,但是相比较而言,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准确率更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
【总页数】3页(P1365-1367)【作者】高晗【作者单位】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相关文献】1.探讨腹部CT、B超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2.腹部CT、B超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3.B超及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4.腹部CT、MR 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5.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部CT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诊断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腹部CT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诊断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中的应
用研究
刘盼盼
【期刊名称】《现代医用影像学》
【年(卷),期】2024(33)3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诊断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在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将医院查体发现的76例疑似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纳入,对患者实施腹部CT检查、MRCP检查,将手术诊断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对比CT检查、MRCP检查关于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结果,分析CT检查、MRCP检查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结果是否与诊断金标准之间保持高度一致。
结果:在怀疑发生肝外胆管结石的76例患者中,经手术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确诊50例,剩余26例患者在肝胆管无结石。
在诊断肝外胆管结石时,MRCP检查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等五项指标数值均高于CT检查(P<0.05)。
与诊断金标准作对照,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MRCP检查与其保持高度一致,CT检查与其一致性未达到高度,仅为中度。
结论:对肝外胆管结石进行诊断时,应用MRCP 技术可实现准确诊断,将肝外胆管结石灵敏检出,其诊断价值优于腹部CT。
【总页数】3页(P497-499)
【作者】刘盼盼
【作者单位】灌云县中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
【相关文献】
1.B超及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腹部CT、MR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3.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4.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部CT及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评估
腹部CT及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评估发布时间:2021-03-22T09:25:02.99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5期作者:孔欣欣[导读] 对比分析腹部CT及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评估。
孔欣欣虎林市人民医院黑龙江虎林 158499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部CT及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评估。
方法:选取在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本院接诊的8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临床诊断研究,以数字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0例,实验组4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腹部CT检查,以及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
结果: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相较核磁胰胆管成像检出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P<0.05);实验组直径小于8毫米肝外胆管结石检出结果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32.50%,(P<0.05)。
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核磁胰胆管成像更具有显著优势。
结论:腹部CT及核磁胰胆管成像均可作为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主要诊断手段,但核磁胰胆管成像诊出率明显高于腹部CT诊断方法,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腹部CT;核磁胰胆管成像;肝外胆管结石诊断;应用评估肝外胆管结石发病原因在于现代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等,因此诱发肝外胆管结石等疾病的发生,当肝外胆管结石发生的初期并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变化,会让患者逐渐出现胆管感染、堵塞等现象,并且有绞痛等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
当患者出现严重疼痛而就诊时,病情就已经发展的较为严重,因此就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2]。
目前腹部CT及核磁胰胆管成像都是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主要方式。
本文选取在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本院接诊的8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临床诊断研究,探究腹部CT及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评估,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在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本院接诊的8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临床诊断研究,以数字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0例,实验组40例。
腹部CT及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腹部CT及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发布时间:2022-01-05T08:57:37.134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0月19期作者:徐瑞源袁璐[导读]徐瑞源袁璐(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江西高安 330800)摘要:目的:探析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核磁胰胆管成像和腹部CT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肝外胆管结石者82例为对象,分设为MRI组(行胰胆管成像检查)和CT组(行腹部CT增强扫描),观察二者诊断检出率。
结果:CT组阳性诊断检出率为60.97%,明显低于MRI组的82.93%,差异大(P<0.05)。
结论:相比腹部CT,行核磁胰胆管成像诊断肝外胆管结石者,其诊断检出率高,有较好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肝外胆管结石;核磁胰胆管成像;腹部CT伴随近几年人们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加,及膳食习惯的转变,使得肝外胆管结石的发生率不断递增。
由于该疾病早期阶段症状表现不显著,易被患者忽略,往往发现时患者已出现胆管堵塞、胆管感染等情况,甚至还会出现胆绞痛反应,能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
对此,诊断检查工作的及早开展非常重要。
本文经对磁胰胆管成像和腹部CT的诊断效果情况分析,做归纳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线资料以2019年3月~2021年2月选取肝外胆管结石者82例为对象,经手术、病理证实均已确诊。
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分设组别。
在MRI组41例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33~79岁(56.4±2.6)岁。
在CT组41例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34~80岁(57.3±2.5)岁。
对比所有患者基线资料,数据间相比(P>0.05)。
1.2方法MRI组:所应用设备为超导核磁共振机,实施前检查叮嘱患者禁食4小时。
扫描序列:行屏气水脂反向T1W序列、MRCP-HR序列或2W-SPAIR-RT序列于横断面呼吸触发;行B-TFE序列于冠状位。
由图像工作站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
CT组:所应用的设备为16排螺旋CT机,实施检查前叮嘱患者禁食6小时,并叮嘱患者多喝水,上机前饮用量>800毫升。
探讨分析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
探讨分析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7-15T14:24:10.04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5期作者:郎丽影[导读] 探讨分析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郎丽影哈尔滨天泰医院 151801【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外胆管结石中,随机选择66例作为该受试者的研究样本,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
对照组接受腹部CT,观察组接受核磁胰胆管。
均以病理诊断为标准,比对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诊断效果。
结果对照组检出养性18名,可疑4名,阴性11名;观察组检出阳性28名,可疑2名,阴性3名。
由此得知,核磁胰胆管成像检出率(84.8%)显著高于腹部CT诊断(54.6%)。
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肝外胆管结石的影像学诊断中,核磁胰胆管造影的检出率显着高于腹部CT,并且比腹部CT更准确。
因此说明,该方法适合在临床中视同推广。
【关键词】:腹部CT;核磁胰胆管成像;肝外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最常见的区域是常规区域——胆管下端。
大多数胆囊管结石可通过进食或搬迁高脂食物而引起胆汁过度或者酸痛。
主要原因是结石可沿胆管向下移动,引起胆管痉挛并阻塞胆汁的通过。
肝外胆结石在临床上表现为胆管阻塞,胆管压力升高,很容易导致胆管细菌感染,典型症状是发冷,高烧,黄疸和胆绞痛。
本文对66例患者进行了腹部CT和核磁胰胆管造影,对结果进行讨论并分析了这两种测试方法在该疾病诊断中的效果。
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外胆管结石中,随机选择66例作为该受试者的研究样本,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
对照组中15名男性,18名女性,年龄20至71岁,平均(45.5±2.3)岁;观察组中14名男性,19名女性,年龄20至72对,平均(46.2±2.5)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 义 。
晰成 像 并 准 确 定 位 结 石位 置 ,能 够进 行 胆 结 石 的彻
肝 外 胆 管 结 石 在 临床 医学 上 指 的 是发 生 于 胆 囊 龄 25~ 70岁 ,平均 年龄 (47.73±4.26)岁 ;病程 2
管 、胆 总管 、总肝 管部 分 的结 石 症 状 ,主要 由胆 内 个月 3年 ,平 均病 程 (8.58±2.90)个 月 。两 组患
压 力 增 高 、胆 道 阻 塞 、胆 汁并 发 感 染 等 因素 导致 , 者均 符 合 肝 外 胆结 石 诊 断 标 准 ,实 验研 究 经 本 院伦
(8.11±2.34)个 月 。观 察 组 女 24例 ,男 36例 ;年 能完 全 诊 断 出 阳性 结 石 ,误 诊 或 漏 诊 的例 数 越 大 ,
915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年 第 24卷 第 6期 IMHGN,March 2018,Vo1.24 N0.6
则 诊 断确 诊 率 越 底 ,反 之 ,诊 断 确 诊 率越 高 。诊 断 层 扫 描 腹 部 CT检 查 对 结 石 位 置 无 法 准 确 定 位 ,成
管 成 像 对 肝外 胆管 结 石 进 行 诊 断 ,关 于 2种 诊 断 方 诊 断前 禁食 6 h,饮 用 600~ 800 ml温水 后使 用飞利
式 的优 劣 比较研 究 正不 断 深入 【2],本 文 就腹 部 CT与 浦 64排螺 旋 CT及 GE4排 、西 门子 64排仪器设备
磁 共 振 胰 胆管 成 像 在 肝外 胆结 石 诊 断 中 的 临床 应 用 进行 常规 扫描 ,设 置 5 ainr层 厚 、层 距 ,重 建层 厚为 2.5
组 女 26例 ,男 34例 ;年 龄 24~ 71岁 ,平 均 年 龄 两组 患 者 的确 诊 率 ,以此 判 断 临床 应 用效 果 。所 选
(47.32±4.05)岁 ;病 程 1个 月 ~ 3年 ,平 均 病 程 患 者 均 确 诊 为 肝 外 胆结 石 患 者 ,2种 诊 断方 式 若 不
1.1 一 般 资 料 在 本 院 2016年 4月 至 2017年 5月 2D—MRCP等 系列仪 器进 行 常规检 查 。 由专 业 医师对 期 间接 受腹 部 CT与磁 共振 胰胆 管成 像诊 断 的肝外 胆 两组 患者 的检查 结果 进行 分析 ,做 出诊 断结果 。
结 石 患者 各 60例 ,依 次归 人对 照 组 和观察 组 。对 照 1.3 观 察 指标 由专 业 医师根 据 病理 检查 结 果 比较
析 数 据 ,用 t检 验 以 ( ±s)表 示 的计 量 资 料 ,用 断则 具 备 更 大 的优 势 ,磁 共振 胰 胆管 成 像 检 查 能 够 检 验 以百 分 数 (% )表示 的计 数 资料 ,P < 0.05 对 等 密 度 结 石 分辨 率 低 的泥 沙 样 结石 等 结 石 类 型 清
效 果采 用对 比实 验 的方式 进行 分析 ,现 报道 如下 。 mm。 观察组 患 者接 受磁 共 振胰 胆 管成像 诊 断 :患者
1 资料 与方 法
在 诊 断前禁 食 6 h,使用 1.5 T超 导型磁 共振 扫描仪(美 国 GE公 司 )、屏气 水脂 同反 向 T1WI、3D—MRCP、
【摘要 】 目的 对 比腹部 cT与磁共 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 胆结 石诊 断 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在 本 院 2016年 4月至 2017年 5月期 间接受 腹部 cT与磁 共振胰胆 管成像 诊断 的肝外 胆结石患者 各 6O例 , 依次归 入对照组 和观察组 ,两组 患者 的确诊 率 比较 ,以此判断 临床应用效果 。结果 观察组 患者的诊断 确诊率 (98.33% )明显高 于对 照组 患者诊 断确诊 率 (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05)。结论 在肝外胆结石诊断 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中,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 断比腹部 cT诊断的确诊率更高 ,更利于患 者的生命健康 ,值得推广 。
确 诊 率相 对 较 高 的 Hq: ̄bN_结 石 诊 断方 式 的 临床 应 用 像 单 一 ,导致 阴性 结 石 诊 断 出现 较 大 误 差 ;同 时 ,
效果 更 为显著 。
腹 部 CT诊 断前需 要 禁食 6 h且 饮用 600~ 800 ml温
1.4 统 计 学分 析 运 用 SPSS17.0统 计 学软 件统 计 分 水 ,操 作 相 对 复 杂 。对 此 ,磁 共 振 胰 胆 管 成像 诊
产 生 寒 战 、高 热 、胆 绞 痛 、黄 疸 等 临 床 症 状 f1]。准 理会批 准 ,两组 一般 资料 比较 ,差 异无统 计学 意义 (P
确 诊 断肝 外 胆 管 结 石对 患 者 及 早 实施 针对 性 治 疗 方 >0.05),具可 比性 。
案极 为关 键 。临床上 主要 采用 腹部 CT与 磁共 振胰 胆 1.2 方 法 对 照 组 患 者 接 受 腹 部 CT诊 断 :患者 在
国际医药卫 生导报 2018年 第 24卷 第 6期 IMHGN,March 2018,Vo1.24 No.6
· 超声 与影像 ·
对 比腹部 CT与磁共振胰 胆管成像 在 肝外胆结石诊断 中的临床应用
郭 松 山 4.j.issn.1007-1245.2018.06.040
【关键词 】 腹部 CT;肝外胆结石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Abdominal CT versus M R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in diagnosis of extrahepatic cholelithiasis Guo Songshan XinmiFirstPeople Hospital,Xinmi 45237 ̄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