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航空发展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航运输机发展史
前言
飞机是人类20世纪所取得的最重大的科技成就之一。

莱特兄弟在1903年发明飞机的最初几年里,各国的军方一直是航空发明的主要资助者,莱特兄弟飞机的第一个买家就是美国陆军通信兵团,还曾因安全因素连续造成十一名军官因失事而殉职,被飞行安全界称作“最初的十一人”(the first eleven)。

直到一次大战结束后,随着军事需要的剧然减少,才开始将之应用于民间的邮政及交通运输。

早期受机械可靠度及天气等因素限制,搭乘飞机旅行往往被看作一种冒险性的时尚方式,直到60年代后期,随着喷射机飞行高度高过大部分的天气变化(三万英尺左右)、同时可提供快捷而又平稳舒适的旅程,搭机旅行才逐渐广为大众接受。

目前全球每年搭乘飞机的旅客约有16亿人次之多,还在逐年不断成长。

与其他交通工具相比,飞机的优点是快捷与机动:快捷在追求高效率的今天,节省了大量的运输时间。

其次是机动,飞机不受高山、河川、沙漠、海洋的阻隔,且可根据客货源数量随时增减班次。

而在众所瞩目的安全性上来说,拜科技进步之赐,世界民航定期航线失事率已大幅降低,目前西方国家设计制造飞机的平均百万操作小时(飞时)失事率仅约0.37,远较陆路运输为低;但因为空难事件的单一死亡率较高,故其安全性仍为舆论关注与质疑焦点。

依照国际民航组织(ICAO)第七号附约规定,航空器依其升力来源之不同可归类为(1)飞机(2)旋翼机(3)滑翔机(4)气球或飞艇等4个类别。

根据「白努利原理」,飞机的升力来自依本身前进时行经翅膀的气流所产生,旋翼机(或俗称的直昇机)则利用「旋翼」的圆周运动产生升力,改变旋翼的运动即能改变其飞行状态。

滑翔机本身不具有动力,需靠外力拖曳运动後再利用长长的翅膀产生升力,然後顺着地表的上升气流「御风而行」;前述三种航空器都比空气要重,气球或飞艇则比空气要轻,完全利用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浮於空中,除了供作交通工具外,在一次大战时曾被广泛运用作为对敌方城市轰炸或战线观测的载具。

第二节、展翅初飞
在飞机大量使用之前,1909年11月16日,德国发明家齐伯林创办了德国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DELAG,後来转为国营DZR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商业性质的民航运输业者。

该公司自1910年开始用飞艇载客收费,到1913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该公司在德国各城市间运送了34000旅次,无一伤亡,确立了「航空公司」的基本经营型态。

一次大战结束後,该公司及其後续者的齐伯林飞艇继续用於客运并成为新兴粹纳政权展示国力的标志;直到1937年5月,填充氢气的飞艇「兴登堡号」在飞越大西洋到达美国时,於纽泽西州降落场地不幸着火失事,事件照片及目击者惊悚证词被当时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体
(报纸、无线电广播)广泛散布,终止了各国继续发展飞艇的意愿;而媒体报导与飞航事故间的隐晦而又复杂的关系才方兴未艾。

固定翼航空器定期商业客运则开始於1914年1月1日,美国东南部佛罗里达州开辟了一条飞越海湾、连接圣彼得堡(St.Petersburg)和谭巴市(Tampa)的旅游航线(Air Boat Line),每天两个班次,飞行时间仅23分钟,在旅游旺季共经营了5个月,载客1204人次。

这个航线充份展现了空运快捷的长处:两地间搭船需要2小时,乘火车绕一大圈需要12小时,汽车更要花上24小时,搭飞机只需23分钟,航空的优势显而易见。

第三节、一次大战後的发展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战)爆发,各国倾全力将航空力量展现在军事活动上。

飞机性能经过4年激烈战争历练,无论在飞行性能还是结构强度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昇。

战後,大量剩余飞机被欧美各国政府以低价抛售求现,数以千计的飞行或技术人员急需谋求军事以外的出路,造就了第一次「军转民」的浪潮,同样的情况也再度发生於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後蓬勃发展的民用航空市场上。

时至今日,军方资源仍是许多国家民航事业发展的重要来源之一。

Commerical,当时被称作「维梅机」或「维美机」,该机因性能不佳,在欧洲只卖出了3架,幸而有北洋政府的订单方能维持生产,不过该机北洋政府进口数量虽多,主要用途还在供作
军阀混战时轰炸和侦察之用,真正在民航运输上发挥者极少。

同时,德人容克斯由战时的J-10型轰炸机改良成世界上第一架全金属单翼的F-13型4人座民航机,此机性能优异,在民航运输史上占有极重要地位,被60多家航?空公司采用,巴西航空甚至使用到1954年。

民初各方军阀及北伐军(俄援装备)以至国民政府时期均曾使用过F-13型机。

一战刚结束时的民航机多由军用轰炸机改装而来,荷兰人安东尼?福克从1919年的4人座单发动机的F.2开始,才开发了一系列纯民用飞机。

1925年,福克再度以他的木质福克F.7a/3m开创三发动机飞机设计的新潮流。

这种飞机实际上是单发动机F.7的三发衍生型,後来还有F.12和F.20等後续机型。

一时之间,三发动机的设计除了在欧洲造成风潮外,也影响了大西洋彼端的美国:位於底特律的福特汽车公司在1926年推出一种全金属三个发动机的Ford Tri Motor 14人座客机,因外型酷似被称作「锡鹅」(Tin Goose)。

1928年,波音公司也生产了非常类似但体型较小的Boeing 80型三发动机双翼机。

国民政府时期与美方合办的中国航空公司曾引进福特「锡鹅」机,而另一家与德国合办的欧亚航空公司为了在市场上与其竞争,紧急进口了大名鼎鼎的德制容克斯Ju-52机多架,被称作「大容机」。

其中有一架还售予国民政府成为蒋公座机,民国25年西安事变时由蒋夫人乘座该机前往西安营救,从而留下了历史镜头。

德国容克斯公司在1930年推出了单发动机的Ju-52/1M
并在1932年改为装置三个发动机的Ju-52/3M。

这种飞机采用与该厂F-13型机相同的波浪形金属蒙皮,结构坚固可靠,复翼式的襟翼及副翼组合,具有良好短场起降能力,曾参与西班牙内战及二次大战,成为纳粹空军运输主力,也是德国伞兵的标准突击运具,被昵称为「钢铁安妮」。

1929年,容克斯另外还生产了外型巨大的30人座的G-38,部分旅客居然被安置在该型机宽大的机翼里。

20年代欧洲在民用飞机的发展处於领先地位,除了英、法、德等国各自发展外,小国荷兰的福克厂一系列优秀的民用飞机迭创长程飞行记录,也开发了三发动机飞机设计的新潮流。

二次大战後,该厂还陆续发展FK-27、FK-28、FK-50、FK-70、FK-100等机型,但在90年代航空界不景气中仍以破产告终,其产品目前由该厂员工组成的「Fokker Service」来维系,国内华信航空仍是其大宗用户。

第四节、经典年代
进入30年代後,世界航空发展的优势逐步落到地大物博的美国人手中,我们可以从一些统计数字中略窥一端:在1926年,美国一年只有5,800人次搭过飞机;但在1930年,虽逢经济大萧条,却仍有417,000人次的搭乘量。

这股热潮要感谢一个称为林白的美国航空邮件公司飞行员,1927年5月,林白独力以33小时冒险飞越大西洋,成为首位由美洲到欧洲不停靠的飞行员,他的壮举给予美国政府、民航业界及飞机制造厂极大的鼓励,投
入大量资源从事相关的发展,这种优势仍保持到今天。

1931年,波音公司制造了一架外观现代化的轰炸机B-9,参与当时美国陆军航空兵的竞标案,不幸落败。

波音遂以B-9为基础开发出一种新型民用飞机,称为B-247,它的外形新颖,采用半硬壳机身及可收放式起落架等新技术,可载客10人,性能超过当时所有的民航机,被公认是第一种“现代化”的民航机,连爱好新事物的少帅张学良也曾购买一架作为专机,後来转为国府空军所用。

该机於1933年2月首飞,3月起投入联合航空公司(UA)营运,在该年的夏天便创造了从美国东海岸到西海岸只需19小时45分钟的速度纪录。

因为波音公司最初只肯将B-247卖给当时属同一个集团旗下的UA,使UA的对手环球航空(TWA)非常不满,转而求向另一家飞机制造厂道格拉斯公司,成功开发出了DC系列客机。

道格拉斯公司於1933年推出DC-1,1934年为了与波音公司的B-247抗衡,再推出加长型的14座DC-2(我空军使用者称为「大达机」),航空公司反应不错,遂又开发了加宽机身、21人座可带卧铺并有空厨提供热食的DC-3,从此掀开了波音和道格拉斯(後来的麦道公司)两家公司长达数十年的竞争,直到1996年底波音将麦道合并为止。

DC-3是一种性能良好、安全又可靠的飞机,堪称目前最为长寿的一种飞机,直到今天仍有少数还在世界各地飞翔。

其强化机身底部的军用型C-47除了在二战时空投盟军的伞兵,飞越驼峰运送支援中国抗战物资外,战後的
1948年和C-54(DC-4军用型)共同执行柏林空运任务,在军事运输上占有历史性的地位。

DC-3以其更大载运能力抢在波音B-247前面,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成功的设计。

波音为了重新夺回B-247失去的优势,便开始生产的革命性的B-307「同温层客机」,於1938年首飞。

这是一种从由B-17「飞行堡垒」轰炸机发展出来的设计,成为世界上第一种座舱增压客机(机身截面也由B-17的方型改为圆筒型以均衡内部压力),它可以飞得更高(一万尺以上)以避开大部分的天气变化,却又使旅客在高空飞行时不受稀薄空气的影响。

第一批B-307於1940年中左右由环球航空和泛美航空(PAN AM)使用,但是因为舱压可靠性等问题并没有大量被市场接受。

从30年代至50年代的20年间里,由於飞机的续航力有限,曾使水上飞机(或水陆两用机)一度大行其道。

水上飞机最大的优点是使用时不需要专门的场地。

为了多载载客、飞得远,飞机的尺寸不怕大,因为在浩瀚的江洋湖面上总会找到供飞机起降的地方,其巨大者如德国多尼尔公司的Do X型等;美国泛美航空也曾使用波音公司制造的B-314飞艇,运作於「中」美间定期航线(旧金山至上海及香港等地),中国航空公司也曾使用过Loening公司的C2H水陆两用飞机(洛宁机)经营长江航线,直至中航引进DC-2後方才退居第二线,抗战时期还曾纳编为我空军後备兵力。

随着客机性能的提昇和二次大战时因军事需要在各地广建机场,战后水上飞机就逐步退出了空运市场。

30年代的美国,除了波音和道格拉斯公司之外,还有一家洛克希德公司也致力开发新型的民用客机,以代替该公司最早发展,但并不受欢迎的「猎户座」(不是该公司制造的另一种P-3「猎户座」反潜机,但显然洛克希德公司很喜欢这个名字)。

为满足环球航空公司对增压座舱、不着陆横跨美洲和越洋飞行的要求,洛克希德公司自1939年开始了L-049/1049/1649系列「星座式/超级星座式」客机的设计(军用型称C-69/C-121),这种客机後来成为该公司最富盛名的流线设计。

第一架星座机於1943年1月飞行,它比竞争对手:DC-3的后继机DC-4更大、飞得更快,於1946年初交付给环球航空公司,投入纽约至巴黎之间的大西洋航线。

第五节、二次大战後的发展
二战期间发展的道格拉斯DC-4/C-54是第一种采用前三点式起落架的客机/运输机。

战後更有许多航空公司把战时军用剩余物资的C-54运输机改装为DC-4民航机使用,我国民航空运公司(CAT)及中华航空均在其中。

同时为了和星座机竞争,道格拉斯公司还研制了DC-4的加长型,86人座的DC-6(军用型称为C-118,曾为我国「中美号」总统座机,到70年代初期被另一架波音720「中美号」取代),於1947年4月投入使用,後来又特别为泛美航空的大西洋航线设计了加长型的DC-7。

与此同时的DC-5,则是种没有被大规模运用的小型飞机。

波音公司也在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的基础上发展
成民用型的B-377「同温层巡航者」(Stratocruiser),军用型称作C-97,采用4具R-4360型发动机,每个发动机的汽缸高达28个,构造复杂但扭力惊人,是往复式发动机最终极致的发展,不过该机在市场上并不成功,除军方以外的使用者有限,最後被改装成为特殊用途的「超级古比鱼」,为美国太空总署(NASA)运送太空火箭或替其对手空中巴士集团输送飞机组件半成品。

二次大战结束带来民用航空运输的兴旺发达。

1946年,全球空运旅客达1800万人次,其中三分之二是美国国内航空公司运送的。

但当时使用的往复式飞机,不仅速度慢,而且因为飞行高度低,飞机易受大气乱流影响,天气不好时多数乘客呕吐不止,十分难受。

大战时期因军事需要世界各地兴建的大型机场为战後民航迅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喷射发动机的出现适时为民航机喷射化奠定了基础。

喷射机投入使用是民航技术另一次跃升,不仅使民航飞机的速度提高,而且使飞行高度跨举到平流层,提昇了安全性和舒适性。

第六节、喷射高飞
最初使用涡轮喷射技术的民航机是1950年英国的Viscount「子爵」式,安装了4具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利用涡轮喷射原理转动螺旋桨,不算是真正的喷射机。

民航第一种「纯」喷射客机是英国「彗星」式,翼根装有四具喷射发动机,1949年由迪哈维兰公司设计,1952年5月2日开始在伦敦-南非航线上使用。

不过该型机因为对客舱加压的结构设计经验不足,在反
覆加压的情况下造成机身金属疲劳,接连发生数起重大空难,使社会上对刚发展出的喷射客机产生极大的质疑,也是英国战後蓬勃发展的航空工业重大挫败。

为了与英国的彗星客机相抗衡,1954年7月,美国波音公司的Dash 80出厂,它是波音707喷射客机的原型,采用了大後掠角的机翼,安装4具普惠公司的JT3涡轮喷射发动机(後来体积略小的衍生型波音720B则改装具有旁通比的JT3D涡轮风扇发动机)。

波音707及体型较小但速度更快的波音720成功综合了美方较为成熟的机体设计、制造经验和战後习自英国/德国的喷射发动机技术,为美国民用航空霸业打下了重要基础;也证明了航空工业是一门「整合」性的技术,不只考验一个国家的制造工艺与设计水准,更能看出其相应的工程联络、系统整合能力。

时至今日,波音公司的飞机制造工作早已分包全球各供应商,但最初的系统开发及最後总装的衔接/整合工作仍保留在美国本土进行。

同一时间在欧洲,英国的迪哈维兰公司努力解决「彗星」喷射机上出现的问题而再度发展了彗星二型/四型。

法国的南方航空则开发了西方第一架双发动机,专供短程使用的喷射客机「Caravell」(卡拉维尔),该机於1955年首飞,并於1959年5月开始飞航定期航线。

我国的中华航空曾於1971年引进此型飞机飞航国内北高线,以仅35分钟的飞行时间对抗当时远东航空螺旋桨的Viscount「子爵式」。

1957年,洛克希德公司修长而流线的「超级星座式」最後一种发展型L-1649出厂,尽管它的续航时间长达18小时,可以从美国西海岸不着陆直飞欧洲,但也只生产了44架;自此除小型机市场外,活塞螺旋桨客机终於走入历史
第七节、全面开发
1958年4月,道格拉斯公司在波音707之後也推出了四发动机的DC-8喷射客机,一年後向联合航空及达美航空交付第一批。

在各国竞相发展的喷射机市场中,DC-8并不是一种成功的商品,目前仅有少数的货机还在使用。

同时另一家康维尔(Convair)公司也生产了略小的CV 880/990,市场接受度比DC-8还低,很快就退出了竞争。

我国民航空运公司在1959年开始使用Convair 880,称作「超级翠华号」(该公司波音B-727也被称为超级翠华号),从名字就可约略猜到应是当时最顶级的消费,也是我国使用的第一种喷射客机。

60年代时,喷射机已经成为中、长程航线的唯一选择。

但航空公司此时还搞不清楚,对短程航线而言,应该采用新式的喷射机还是沿用旧有的老式飞机较为经济法国Caravell短程喷射机研制成功对「喷射机派」是一个鼓励:1962年1月,英国霍克希德黎公司应「英国欧洲航空公司」的要求,研发出短程三发动机100人座的DH.121「三叉戟」。

一年後,波音公司也推出外型类似但稍为大些的B-727。

由於727市场极为成功,几乎囊括了所有西方世界的空运市场,到1984年停产为止,波音公司
共生产了1832架727,而同时期的「三叉戟」则只生产了117架,除供英国本身使用之外,还有部分作为60年代的英国外交筹码卖给了中共「中国民航」和解放空军专机部队,「林彪事件」失败夜奔和「六义士」投奔自由均为此型飞机。

三叉戟是第一种安装CAT III类仪降设备的民航机,可以在零能见度的情况下执行自动进场。

1963年8月,整合後的英国航太公司推出「子爵」机的後继机种—尾置双喷射发动机80人座的BAC 1-11以取代老旧的子爵式飞机;1965年2月,道格拉斯公司推出外型与性能均类似的DC-9,同年投入市场竞争,DC-9较占上风并有多种发展型,不断加长到DC-9 Super 80才被改称为MD-80。

当DC-9仅以两具发动机的简便维修受到航空公司欢迎时,波音还忙於销售它的热门商品707和727,没有空闲理会这块日渐成熟的短程喷射客机市场,迟至1967年才推出翼下安装双发动机的B-737,居然在销售竞争中後来居上。

为减少操作成本,737是世界上第一个取消飞航机械员(FE)的客机,也是150座级客机中最卖座的机队,自1967年4月首次试飞以来,737-100/-200和737-300/-400/-500共交付了3132架;1997年开始交付新一代波音737-600/-700/-800/-900,目前仍在持续生产,各型737总数预计将会超过5000架。

第八节、石油危机
到60年代中期,由於航线飞机的发展,航空公司本身也处
於在一个转捩点:价格保謢的市场、便宜的航空燃料和不断增加的市场造成飞机不断加大,加长型的DC-8-60系列已达到250人座,波音公司还推出400座的宽体型波音B-747。

1969年,747原型机出厂,次年便由泛美航空公司投入纽约与伦敦之间的航线运营。

但随後遭遇了70年代初期严重的石油危机,使得当初看好而花大笔经费购买747的航空公司大喊吃不消。

时至今日,客机的耗油率仍是左右航空公司采购机种的重要因素。

1976年泛美航空采用了缩短机身但航程超长的747SP飞航太平洋线,此型机也广为同样有太平洋航线需求的新兴的亚洲航空公司(日航、华航等)所喜用。

第九节、空中巴士崛起
从30年代到70年代初,美国航空工业一直主宰着世界飞机市场,其间欧洲几个航空发达国家虽然也推出过几种性能不错的飞机,但彼此之间总是处於相互竞争、自相残杀的困境(子爵式、卡拉维尔、三叉戟、BAC 1-11等等)。

直到60年代中期以後,法国、德国和英国才意识到,如果要生存,就必须停止生产类似的产品自相残杀,而需集中各国之力来对抗美国强大的航空工业。

1965年6月巴黎航展期间,欧洲国家的航空公司集会,提出适应欧洲「城市对」市场的大容量中、短程客机,於是英、法两国展开合作计划,後来扩大到德国。

1967年,三国政府商定合作发展一种新型中短程宽机身客机,取名「空中巴士」(Airbus),因为目标载客量为300人,代号为A-300。

1970年12月,空中巴士公司正式成立,基地设在法国南部图鲁兹。

第一个产品A-300B型於1972年10月出厂,算是世界上第一种广体客机,因为新发动机开发时程无法配合,并没有使用原设定的英制发动机,反而装配了美国现货CF-6发动机,其推力只够推动250人,也使得原本计画的发动机提供者英国翻脸退出合作,直到1979年才重新加入。

A-300起初销售情况不好,美国市场对欧洲产品也不屑一顾,但到70年代末,爰於航空公司燃油节省等考量,A-300销售量遂持续上升,它的第二个衍生的产品A-310也顺势切入市场,从而逐渐形成今日两强相争的局面。

第十节、铁幕银翼
前苏联航空工业早有基础,二次大战时先是专利生产美国的DC-3并仿制为Li-2式运输机,仿制B-29成为Tu-4式轰炸机(中共称为杜4式),战後逐步利用己身的轰炸机技术研制民航客机如IL-12及IL-14等(中共称伊尔12及伊尔14)。

1955年,前苏联国营民航公司采用了世界上第二种喷射客机-从Tu-16轰炸机(中共仿制称为轰6)发展而来的Tu-104。

1957年,图波列夫厂设计出另一种硕大的Tu-114客机,它是由Tu-95「熊」式轰炸机衍生出来的四发涡轮螺桨飞机,可载220人,是60年代末期广体客机(两排以上走道)出现前世界上最大、最重的民航客机,但仅生产了32架。

在冷战的60年代和70年代,前苏联各航空设计局除了为
军事服务外,为了满足国内及其附庸国的民航市场需求,也发展了一系列的民用飞机:苏联第一架装置涡轮扇发动机的客机Tu-124是前述Tu-104的改良型(其实也就是Tu-16后继机种Tu-20的民用型),於1962年11月投入使用;另一种T形尾翼、後置发动机的Tu-134也自1967年交付使用。

图波列夫设计局还有一种全新的三发动机130~160人座的Tu-154,可作为Tu-104及涡轮螺旋桨IL-18(中共称为伊尔18)的後继机种,後来几经改良,直到现在还被许多的航空公司大量使用。

伊留申设计局1967年9月推出尾置四发动机140~180人座的IL-62,1980年再推出了翼置四发动机的IL-86及其远程型IL-96。

1978年雅克设计局则推出了外型和性能和英国的三叉戟相当的Yak-42型。

前苏联的最後一型民航机是1989年首飞的Tu-204,其外型约略与757相当,苏联解体後该机改装西方的航电和发动机,改称为Tu-214。

中共的航空工业最初以国民政府遗留在大陆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早期以修配、维持俄援新飞机及国府时期的旧有飞机操作为主,50年代中期起逐渐转型至设计、制造新机。

先以仿制An-2而成「运5」,在60年代中期发展的两款运输机,「运7」(最新采用西方发动机和航电的改良型称为「新舟60」)可以看到An-24/26影子,「运8」则是An-12的翻版。

70年代初期曾自力发展过外型酷似707的「运10」,历经十载的研制,总共只造了两架半,因种种因素最後无疾而终。

目前中共航空工业在民
机市场上,除了参与国际民航客机的联合制造外,正自力开发70人至100人座的ARJ-21区间客机。

第十一节、两强争霸
80年代初期是民用航空制造业十分繁荣的时期。

波音公司在营运良好的氛围下,一举推出两种新型双发动机客机—双走道的波音B-767和单走道的波音B-757,分别於1982年和1983年开始使用,两型客机的驾驶舱概念及飞机系统都非常类似,很多零件甚至通用。

在同一时间,欧洲空中巴士公司也继A-300之後,於1983年开始交付A-310。

757最初的目的在於取代727的市场,但最後的发展成为另一种全新的200人座市场;767本来就是为了填补727至747间的250-300人座市场空隙,免不了要和同样思想下的A-300正面迎战。

目前A-300及757/767这两型80年代生产的客机逐渐已届汰换年龄或改作货机使用,A-300因属双走道广体机身故享有较多的客改货优势。

到80年代中期,随着DC-9及B-737等型机的老化,出现了对新型150人座飞机的迫切需求,以更新这些60年代出厂的几千架短程喷射客机。

经过反覆权衡,空中巴士推出第一种窄体设计A-320,1988年投入使用。

A-320对该公司而言是首度和波音同级商品(7J7计画和後来的新一代737系列)进行面对面的较量,其成功也进一步确定了它稳坐世界第二大民用飞机制造商的地位。

A-320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先采用数位式电传飞控系统和「玻璃座舱」的客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