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二轮4-考前10

合集下载

2013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1-5-10

2013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1-5-10

课后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据记载,1689~1696年,英王威廉三世曾五次行使否决权,此后的安妮女王仅在1708年行使过一次否决权,再以后,国王的否决权逐渐变成有名无实的虚权。

在这一过程中,英国确立了() A.“议会主权”原则B.君主立宪制C.责任内阁制D.两党制度解析:本题通过新的情境材料考查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内阁制两个不同概念的准确理解与鉴别。

英国资产阶级剥夺国王否决权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剥夺国王的行政大权和逐渐确立责任内阁制的过程。

A、B两项确立的标志是1689年的《权利法案》。

答案:C2.《西方艺术史》在叙述西方某一艺术流派时说:(他们)摒弃了中世纪那种司空见惯的再现身体的雕像而上升到表现精神的尊严。

他们从手工艺匠人变成了思想家、画家、雕刻家和建筑家。

这种“精神”的实质是()A.自由主义精神B.人文主义精神C.理性主义精神D.社会主义思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炼并分析整合材料信息的能力,考查了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准确理解。

解题关键首先是判断其所属流派属于文艺复兴时期,其中的“精神的尊严”指的是人文主义思想的重新复兴。

答案:B3.文艺复兴以后,重视实践的风气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后者又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思想上的基础,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不包括()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16~18世纪时期科学发现及科技发明成就的准确再认与理解。

题目涉及的时间界于16~18世纪中期,属于这一时期的科学发现只有伽利略的天文望远镜及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生物进化论发现于19世纪中期,而相对论别提出于20世纪初。

答案:B4.(2012·北京东城区示范校12月综合练习)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

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容的古希腊名言是()A.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重要C.求知是人类的本性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运动。

2013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1-3-8

2013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1-3-8

课后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2011·盐城模拟)对下图所示有关新中国农业发展历程的准确理解是()A.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重大变革B.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C.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D.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解析:第一幅图体现了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第二幅图体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三幅图体现了农民自主合作组织,均体现出中国不断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农业发展的道路。

答案:D2.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

这说明了()A.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B.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解析:材料表明,我国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政府指令性计划减少,企业自主权不断扩大。

答案:D3.(2011·济南模拟)阅读1978~200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及占GDP 比重变化图,图中变化最大处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C.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展D.加入世贸组织解析:据图片可知,变化最大处出现在2000~2005年,属于21世纪初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1世纪初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B、C两项包括在A项中;D项只涉及对外开放,未包括经济体制改革,不全面。

故选A项。

答案:A4.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路线的肯定和发展。

这里的“发展”主要体现在()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C.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解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三大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013年高考历史金太阳 二轮复习 专题2

2013年高考历史金太阳  二轮复习  专题2

名师诊断
专案突破
对点集训
决胜高考
二、董仲舒新儒学 (一)特点 新儒学增加了“大一统”思想,并融合了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及
法家的一些思想,这些都是先秦儒学所不曾有的。
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思想被新儒学继 承,并适应了汉武帝时期的政治需要。 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逐渐成为封建正 统思想。
名师诊断
专案突破
对点集训
决胜高考
4.对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的考查预计仍会以史籍材料、图片、
表格等形式切入,重点考查本阶段经济发展的原因、表现及重农
抑商的经济政策、土地制度等;题型以选择题居多。
5.对儒家思想的发展(董仲舒的“新儒学”、汉代儒家思想成为正
统)的考查,多以史学材料、名人观点切入,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6.对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的发展预计多以选择题的形式 出现,重点考查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特点,文学艺术与社会发展的 关系等。
名师诊断
专案突破
对点集训
决胜高考
●缺乏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如第3题,材料说明佛教传播使父子不和,君臣不义,夫妇疏远,朋友关
系不和睦。而儒家伦理观强调三纲五常,佛教影响与儒家伦理相冲
突。 ●缺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分 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如第4题,材料的观点认为,思想文化为历史条件下不同的人、阶级、 时代背景服务。根据西汉时期儒学思想和新文化运动时为政治、 经济、教育服务的史实回答。
名师诊断
专案突破
对点集训
决胜高考
【主干知识】 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是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时期。 1.政治方面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中国的改革开放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中国的改革开放

中国的改革开放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银川模拟)“全会对于中央在二中全会以来十个月的工作表示满意。

……所有这一切,都为全党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准备了良好条件。

”这段文字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的公报。

关于这次重要会议的正确说法是()①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②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③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④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此次会议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据此可以直接排除②;党的指导思想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是在1981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据此排除④。

答案:A2.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后一个“改变组织方式”是指()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解析:注意“后一个‘改变组织方式’”,特指邓小平进行的改革,联系所学知识不难判断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答案:C3.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被称为建国后中国的第二轮“土地革命”。

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B.这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C.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D.这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解析:A、B、D三项分别指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质、分配方式和作用,都是正确的。

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获得了土地的经营权,而没有获得土地的所有权,由此可以判断C是错误的,故答案为C。

答案:C4.下表反映的是1952~1984年中国部分年份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单位:百万吨)。

造成1978年后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C.经济政策的调整D.农业集体化的实行解析:1978年后中国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主要是因为中国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故选C。

2013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1-2-4

2013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1-2-4

课后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解析:传播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是新文化运动,而不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B、D均正确。

答案:C2.孙中山先生研究了太平天国之后,得出结论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

”该观点() A.基本否定太平天国B.客观地评价太平天国C.高度肯定太平天国D.片面地评价太平天国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反对清王朝统治为“知有民族”,建立的政权仍具有封建色彩为“知有君主”,但作为旧式的农民起义没有涉及民权、民主等问题,所以孙中山先生的评价是客观的。

答案:B3.(2011·南通模拟)1845年,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

“其势日就增加”的原因主要是()A.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中国白银开始出现外流的趋势C.中国即将进入半殖民地社会D.中国自然经济面临着解体的危机解析:逐项分析,银价上涨,说明白银大量外流,这与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外国大量倾销商品有着因果关系,故选A。

B项错在“开始”两个字,中国白银开始出现外流的趋势早在鸦片战争前的鸦片走私时就开始了。

C、D两项均与题意不符。

答案:A4.某学生分析下表得出四项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太湖流域湖丝出口欧洲情况B.1679~1833年间中国湖丝出口逐增主要得益于上海港的便利C.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湖丝出口猛增得益于五口通商的刺激D.工业革命的开展使欧洲扩大了对中国湖丝的需求解析: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被迫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其中包括上海,B项中时间不符,A、C、D三项分析均正确。

2013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2-3

2013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2-3

课后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英国著名的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说过:“(在)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

……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

”这里的“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的含义是()A.欧洲大陆的争霸主角由法德变为英德B.欧洲大陆的争霸主角由法俄变为德俄C.欧洲的英德矛盾成为世界争霸的主要矛盾D.一战爆发战争范围从一洲扩展到三洲解析:结合题干材料中的“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和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1914年一战爆发,大战的范围扩大了,成为世界性的战争。

答案:D2.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

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威尔逊的原则能征服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A.美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欧洲各国B.人们厌战,渴望和平C.美国操纵的“国联”在欧洲影响深远D.“十四点原则”较好地维护了欧洲的利益解析: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是打着和平的幌子,企图插手欧洲,称霸世界,迎合了一战后欧洲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心理,故答案为B。

答案:B3.在一场灾难过后,几位学者对欧洲前途发出这样的感叹。

学者甲说:“我们这个时代的现实:欧洲之没落。

”学者乙说:“欧洲已进入了艰困的时代。

”学者丙说:“我们欧洲的命运只能这样。

”从材料中推断,这些学者担忧的是()A.宗教改革后,罗马教会学者对欧洲陷入信仰分裂感到忧心B.法国大革命期间,欧洲保守派对革命运动的传播深感不安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知识分子对欧洲文明的前途失去信心D.冷战期间,西欧学者对于亚洲新兴势力的崛起甚为疑虑解析:概括材料中三位学者的共同点都是对欧洲前途的担忧,不涉及信仰或其他各洲的情况。

答案:C4.(2011·四川文综)下图是17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系列重要文献。

它们()①反映了近代以来国际争端频繁②得到了各国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③展现了人类追求和平的持续努力④成为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依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迁移和材料解读能力。

2013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2-4

2013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2-4

课后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下图所示石碑是由汉字和叙利亚文共同篆刻而成的。

石碑文字讲述的是唐太宗贞观年间,古波斯传教士阿罗本来华要求在中国传播波斯教,得到太宗许可的故事,并记载了大量儒释道经典和波斯教典故。

这一石碑的留存,证明了唐太宗的哪一政策()A.休养生息政策B.对外开放政策C.民族团结政策D.仁义为本原则解析:根据题干中“传播波斯教”、“儒释道经典”和“波斯教典故”等信息,反映了中外文化的兼容并包,本质上反映了唐太宗对外开放的政策。

答案:B2.拿破仑说:“我有时是狐狸,有时是狮子,进行统治的秘密在于要知道什么时候应当是前者,什么时候应当是后者。

”下列事件中体现拿破仑有时是“狐狸”的是()A.筹划“雾月政变”B.建立执政府C.颁布《拿破仑法典》D.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解析:狐狸是狡猾的,拿破仑趁国内混乱之际,发动“雾月政变”,走上了法国政治舞台,体现了拿破仑善于捕捉时机的特点。

答案:A3.(2011·北京模拟)甘地和凯末尔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A.争取国家独立,重建民族文明B.和平合法方式是民族复兴手段C.推动了宗教变革和世俗化进程D.主张借鉴俄国革命和建设经验解析:迁移所学知识,对比分析,B项只符合甘地;C、D两项只符合凯末尔,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4.(2012·安徽合肥八中第四次月考)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

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②洪秀全选错斗争对象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④拜上帝教无法发动群众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斗争。

从材料看,对比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运动的结果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资产阶级革命派以三民主义为斗争的号召。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总结4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总结4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A.中国民主政治力量赢来了合作的春天 B.抗战中国民党政府内部分崩离析局面 C.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处于最后胜利阶段 D.重庆谈判中,国民政府内部出现分裂
史观渗透
学案17
解析
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1949 年春天正处于人
民解放战争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 国民党的统治处于风雨飘摇 之中。此题应该选择 C。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线索发散
(3)资产阶级
学案17
①实践:维新变法运动、实业救国、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北 伐战争等。 ②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或利用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建立资 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 特点:具有先进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但同时又具有妥协 性、软弱性的一面,决定了其改革或革命只能是“屡战屡败”。 (4)无产阶级 ①实践: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②主张: 用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作指导, 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③特点:集革命性、先进性于一身,决定其领导革命取得最终的 胜利。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史观渗透
2.从革命史观看列强侵华
学案17
从革命史观看, 近代通商口岸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 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 半殖民地化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 3.从整体史观看近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加强 (1)近代通商口岸的开放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 动的,却是客观事实),使中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 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 (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已紧密地相 联在一起。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2013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2-2

2013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2-2

课后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2011·湛江模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指出:“国家本来是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的,然而却由于他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

”他这句话是对()A.克伦威尔军事独裁的抨击B.查理一世专制统治的批判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否定D.查理二世复辟统治的不满解析:解答本题抓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结合材料信息“他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可以判断是抨击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统治,故答案为A。

答案:A2.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宣称:“任何政府的正当权利,均由人民同意而产生。

”法国大革命时期,各地人民组织自治政府,政权落入国民议会手中。

该材料体现了()A.主权在民B.三权分立C.议会制度D.社会契约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法国大革命主要思想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政府的正当权利,均由人民同意而产生”、“政权落入国民议会手中”反映的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实践了卢梭的人民主权说。

故答案为A。

答案:A3.《独立宣言》明确指出:“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

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有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这表明《独立宣言》体现的主要原则是()A.主权在民B.三权分立C.天赋人权D.民主共和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材料中“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信息,反映了政府权力受人民群众的制约,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答案:A4.(2012·辽宁抚顺第一次月考)下表是小张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

从中可以提取的正确信息是()B.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C.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解析:农民阶级的斗争目标是建立人间天国和“扶清灭洋”,与资产阶级的民主宪政不同,排除A;民主自由思想仅与资产阶级运动相一致,与日益封建化的太平天国农民政权关系不大,排除B;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求民主是相伴而生的,故D错误。

2013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1-1-1.

2013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1-1-1.

课后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2012·湖南长郡中学)近十多年来,家谱作为一种历史文献,受到了史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除正史、地方志、考古资料以外最重要的资料来源。

家谱取得这一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它() A.记载了某一家族的兴衰荣辱B.能起到凝聚社会群体力量的作用C.增加了历史材料的种类数量D.能弥补正史缺载和地方志粗疏的缺陷解析:本题考查家谱的作用,回答本题,需注意材料中关键信息“成为除正史、地方志、考古资料以外最重要的资料来源”,体现了家谱能够弥补正史等记载的缺陷。

本题选D项。

答案:D2.(2012·河北保定高三期末考试)家谱,是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以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

古人重视修订家谱的原因不包括() A.为了彰显家族的声誉B.为了凝聚亲族C.为了给历史研究者提供历史史料D.为了教化子孙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宗法制度。

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由此可以凝聚亲族,彰显家族声誉,“以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可以教化子孙。

修家谱的目的是强调血缘关系为中心,而不是为了历史研究者提供史料。

3.(2012·内蒙古赤峰优质高中一模)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学者李峰综合运用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表形态特征,认为西周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统治结构决定的,其灭亡的外部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区少数部族的侵略。

对二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司马迁的观点属内因决定外因论,符合历史事实B.李峰的观点有考古发现及文献记录为依据,其他史学家必然接受C.两人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西周灭亡的原因,均有一定道理D.由于年代久远,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臆断,不足为信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史学评论观点的理解。

根据相关史实西周灭亡的原因还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诸侯国的变法、思想文化的变动等,司马迁和学者李峰的观点均是一家之言,并不全面客观,故此题应该选择C。

2013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1-6-13

2013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1-6-13

课后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2012·惠州第二次调研)以《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和《欧洲时代的消失》等为标题的论文和专著大量出现在欧洲某一时期。

欧洲的这一时期最有可能开始于()A.19世纪末20世纪初B.一战后C.二战后D.20世纪70年代初解析:二战后,欧洲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丧失。

答案:C2.(2012·襄樊四校高三期中)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说: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说:“……美国正在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

”上述材料说明()A.意识形态的对立导致军事上的冲突B.意识形态的对立导致国家关系的紧张C.意识形态的对立压倒其他国际关系D.美苏对峙,世界大战一触即发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

材料反映了美国和苏联由于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分歧,使国家关系紧张。

乔治·凯南关于遏制苏联的战略理论被美国决策层采纳,成为美国冷战政策的理论依据。

本题选B项。

答案:B3.(2012·浙江高三第一次五校联考)“冷战是一个多因素的产物”,影响冷战形成的因素包括()①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的差异②美苏双方互感“安全威胁”③英国等欧洲国家推波助澜的作用④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瓦解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冷战的背景。

二战后,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双方产生对抗,出现了冷战。

④属于冷战的结束。

答案:C4.(2012·山东潍坊青州第一学期期中质检)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

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A.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B.表明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C.实质上是马歇尔计划的具体实施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美国冷战政策。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4-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胜利 新人教版必修1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4-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胜利 新人教版必修1

【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4-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胜利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1.(安徽省城名校2012届高三10月联考,11)下列与五四运动有关的四幅对联中,哪一幅能够反映出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A.“学生含冤,定卜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年风雪”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3.(温州市八校2012届高三期初联考,8)1923年12月1日,陈独秀在《前锋》杂志上撰文认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阶级固然一体幼稚,然而资产阶级的力量究竟比农民集中,比工人雄厚”。

这一认识( )A.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B.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D.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特点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

注意题干时间“1923年12月1日”,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孙中山提出的三大政策,A项说法错误。

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是领导农民运动,C项不符合题干。

D项没有体现题干内容。

答案:B4.(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卷,17)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

导致下表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 南昌起义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C.北伐战争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图表材料分析能力。

根据表格数据反映的时间“1926年6月”“1927年6月”可以排除A、B项(均为1927年),D项是毛泽东考察了北伐战争期间农民运动后发表的,因此也可以排除。

1926年~1927年,随着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在中共领导下的农民运动在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迅速发展,故选择C项。

答案:C5.(衡阳市八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8)观察下列图片,如果用一个主题概括图中事件的教训,最突出的应该是( )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C.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D.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解析:从三幅图片可以看出南昌起义走的是夺取大城市的道路,秋收起义也是攻取大城市,广州起义同样如此,它们都是学得苏维埃俄国的城市包围农村的经验,结果最后都是失败,故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所以正确答案为C。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题型突破复习:非选择题设问术语与应对措施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题型突破复习:非选择题设问术语与应对措施

学案5
材料三 材料四 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 ——《孙中山全集》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
事,悉以宪法行之。
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 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 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 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学案5
答案 (1)差异:《十二铜表法》保护私有财产或侧重民法,
注重法律公平。唐律注重伦理或“以礼入法”,赋予贵族、 官僚一定的法律特权,皇帝拥有最高裁决权。
(2)表现: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 国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 充分,社会长期动荡不安,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学案5
【典例1】 材料一 阅读下列材料: 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考(雍正)以来,
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 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盖与其权移于下,而作威作福, 肆行无忌,何若操之自上,而当宽而宽,当严而严,此朕 所恪守前规,不敢稍懈者。 材料二 ——《乾隆实录》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
学案5
第二步,根据材料并联系相关知识。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 综合归纳,找准切入点,比如两部法律的侧重点、权利的享 有者等。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孙中山的主要反封建活动 归纳;第二小问,根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政治、经 济、社会等方面的情况概括。第(3)问,第一小问,套用“答 题模板”,这里的措施,显然是指具体的措施,也就是在新 中国成立之初是如何落实“民治”的,可根据新中国成立初 期的重大民主政治事件概括。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新中国 成立之初,落实“民治”的具体措施既有法律方面的,也有 政治制度方面的;第二小问,根据新中国的国家性质等回 答。 第三步,结合上述分析准确作答。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历史,2-4-19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历史,2-4-19

一、选择题1.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抒发美好愿望。

下列最可能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是()A.“共产党恩泽天下,新中国情满未来”B.“总路线鼓舞人心,大跃进快马加鞭”C.“十载寒风浸岁月百春凋谢,一朝风雨洗家乡万木峥嵘”D.“五谷丰登将再现,六畜兴旺定有时”[答案] C[解析]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文革”结束、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因此所选答案应该含有这一信息。

A项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选项B是在大跃进运动时期,选项D无法判断,都要排除。

根据“十载寒风浸岁月百春凋谢”可知当时十年“文革”已经结束,根据“一朝风雨洗家乡万木峥嵘”可知改革开放给新中国带来了希望。

因此选C项。

2.(2011·镇江模拟)在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的社论中提出:“这是一个必须认真汲取的历史教训……决定从明年起,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________上来。

这是我们党在进行新长征中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

”文中空白处应填充的内容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B.经济建设和文化革命方面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 C[解析]从材料中1978年12月25日的时间可以判断出社论反映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22日在北京举行)的内容。

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3.(2011·银川模拟)“全会对于中央在二中全会以来十个月的工作表示满意。

……所有这一切,都为全党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准备了良好条件”。

这段文字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的公报。

关于这次重要会议的正确说法是()①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②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③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④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A[解析]由“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不难判断此次会议应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013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1-2-5

2013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1-2-5

2013年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1-2-5课后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质上要求() A.改革社会风尚B.吸收世界文明C.发展近代交通D.主张机器生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

康有为赞同“今为机器之世”,认为世界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而“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说明他主张废除旧的思想主张,其实质即仿照欧美模式,吸收世界文明,故选B。

答案:B2.(2011·漳州模拟)甲午战争后,维新人士认为“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

这反映了维新派的教育理念是()A.培养人才B.开启民智C.普及科学D.废除八股解析:结合甲午战后的时代背景,阅读材料,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发展教育,促进人们思想文明的开化,以达到拥护变法的目的,故答案为B。

答案:B3.(2011·丹东模拟)中国近代史上,上海许多商家曾把招牌中的“满”字改成了“新”字,如“满汉首饰”、“满汉茶食”等改成了“新汉首饰”、“新汉茶食”,这主要是缘于()A.维新变法的兴起B.辛亥革命的进行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D.五四运动的爆发解析:由“满”到“新”的变化,说明了其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而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和辛亥革命密切相关。

答案:B4.梁启超主张“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者也”。

以下对历史规律的认识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分久必合合久必分B.王者承天意以从事C.历史由人民创造D.往而不返进而无极解析:梁启超认为,历史的撰述是叙述进化之现象从而发现其历史规律,此处主要强调历史撰写的性质和范围,根据其意思可知为D。

答案:D5.1912年,孙中山对袁世凯说:“十年之内,大总统非公莫属。

”“希望您当十年总统,十年之内我筑成铁路二十五万里,您练精兵五百万。

2013高考岳麓版历史总复习备考训练选修4第2讲

2013高考岳麓版历史总复习备考训练选修4第2讲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乔治·华盛顿1732年生于美国弗吉尼亚的威克弗尔德庄园。

首先,他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是一位成功的军事领袖。

其次,华盛顿是立宪会议主席。

再次,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

乔治·华盛顿在本国中的位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民怎样认识他给美国所带来的历史意义。

华盛顿比亚历山大大帝和拿破仑这样的人物排得高些,因为他的功劳比起他们的来说是更加不可磨灭的。

——《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材料2:列宁说:“无可争辩的历史经验证明,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

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义是彼此相容的。

”(1)结合材料归纳华盛顿的主要功绩。

(2)拿破仑是材料2中列宁所说的典型代表。

作为法国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他是怎样建立个人独裁的?他采取的哪些措施和活动体现了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的相容性?(3)就华盛顿和拿破仑对个人独裁表现出的不同态度,谈谈你的认识。

解析:本题考查华盛顿和拿破仑的历史功绩和活动。

第(1)问,可从军事、政治、经济等角度归纳;第(2)问,“建立个人独裁”结合所学回答即可,“措施”实际要求回答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措施;第(3)问,可从内外两个角度分析不同态度的原因,并指出其本质的相同点。

答案:(1)功绩: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建立了联邦制民主共和国;总统任期内促进美国各项事业发展。

(2)雾月政变夺权;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同时,对内采取了政治、经济、法制和文化教育等一系列措施巩固了革命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对外战争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3)独裁与否取决于各自的国情和不同的时势。

其结果都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山东省济南市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4月份质量检测试题岳麓版

山东省济南市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4月份质量检测试题岳麓版

某某省某某一中2013届高三二轮复习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某某、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填涂在试卷密封线内或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观察右图,对其体现的政治制度表述不正确...的是()A.实行嫡长子继承制B.与分封制互为表里C.以血缘关系来维系D.确立封建等级秩序2.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出现“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的现象。

这说明当时()①封制和郡县制并行②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③郡县制能够消除内乱④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3.伏尔泰曾这样评价中国的科举制度:“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谩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

”伏尔泰如此推崇科举制是因为它()①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②有利于选拔优秀政治人才③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④为科学研究提供高素质人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4.“(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一同学认为此观点是错误的,最恰当的理由是()A.军机处是处理西北军务的机构B.军机大臣大权独揽C.军机处是传达皇帝决策的机构D.军机大臣有决策权5.雅典有几百万常驻外来移民,为雅典人提供税收,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

这说明雅典某某政治具有()①狭隘性②排他性③不公正性④阶级性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6.《十二铜表法》规定:“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午思 易混 易错 晚练 预测 押题
的基本组织形式。
②阶级结构: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分化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 阶级。
③世界市场:欧美列强成为工业生产的中心,亚非拉地区成为原
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④社会经济结构:工业取代农业成为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
菜 单 隐 藏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菜 单 隐 藏
高考新课标专题复习 ·历史
晨读 识记 主干
午思 易混 易错 晚练 预测 押题
本小节结束
请按ESC键返回
山 东 金
晨读 识记 主干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午思 易混 易错 晚练 预测 押题
材料一
如果说,此前几个世纪的圈地运动是由转为大租佃主的
各庄园主在各个村子进行的,18世纪的圈地就带有集团性的有计划实 施的性质。1688年政变后……代表新贵族利益的议会积极支持扩大本阶
级的地产……通过立法形式采取的合法行动 (进行圈地运动)。圈地从道
本主义萌芽发展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
2.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而不 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珍妮纺纱机的出现,引发了纺织生产领域一系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列发明创造,蒸汽机只是为机器大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工业
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用机器制造机 器。
菜 单 隐 藏
高考新课标专题复习 ·历史
晨读 识记 主干
材料三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午思 易混 易错 晚练 预测 押题
材料四
1802~1803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济贫税年均为530万
英镑;1813年,增长到860万英镑;1817~1818年,达到前所未有的
山 东 930万英镑;从1802年到1833年,济贫税增长了62%。 金 太 材料五 1802年,英国政府颁布“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案”,1833 阳 年英国第一个有实效的工厂法问世,1834年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 书 业 即“新济贫法”。 新“济贫法”首次强调了需要社会救助是公民的 有 限 一项基本权利,国家和社会对公民实施社会救助是其应尽的义务…… 公 司
午思 易混 易错 晚练 预测 押题
来的贫困化加剧;政府用于贫民救济的财政支出数额增加。
(4)特点:通过立法的形式。原因:近代工人的斗争;英国民主政 治的发展;工业革命的进行,使国家财富增加,有能力把社会救济作
为一项政府义务;英国历史有通过立法实施社会救助的传统,如1601
年的通过《济贫法》;各种进步社会思潮的影响,如空想社会主义思 潮。
菜 单 隐 藏
高考新课标专题复习 ·历史
晨读 识记 主干
二、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
午思 易混 易错 晚练 预测 押题
(1)首先发生于英国的前提条件
①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 ②资金:殖民掠夺和黑奴贸易为英国工业革命准备了资金条件。 ③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 ④市场:英国庞大的海外殖民地为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了广阔的海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菜 单 隐 藏
高考新课标专题复习 ·历史
晨读 识记 主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圈地运动在18世纪之前和18世纪之后有什么
午思 易混 易错 晚练 预测 押题
不同?根据材料二,结合材料一,指出1601年《济贫法》出台的背景。 (2)材料三反映了英国近代什么社会现象?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 识,指出推动这种现象发展的主要原因。
D.中国客观上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菜 单
隐 藏
高考新课标专题复习 ·历史
晨读 识记 主干
午思 易混 易错 晚练 预测 押题
解析:本题考查了材料分析能力和所学知识的再现能力。根据所 学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贸易中心,材料中欧洲大量 白银流入中国,但这并没有使中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故选D。 答案:D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高考新课标专题复习 ·历史
晨读 识记 主干
2.第二次工业革命 (1)条件: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 (2)成就 ①电力的应用: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同时,电动机被制造
午思 易混 易错 晚练 预测 押题
出来。
②新交通工具:19世纪八十年代,内燃机问世,随后汽车和飞机 相继问世。 ③石油化工: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 (3)影响 ①生产方式: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垄断”成为资本主 义生产的主要形式。 ②世界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增强了帝国主义征服世界的能力, 世界市场至此形成。
)
④电报的使用
山 东 党宣言》诞生于1848年,此时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期,此时出现了 金 太 机器、蒸汽轮船等发明,而汽车和电报的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阳 书 故选C。 业 有 答案:C 限 公 司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成果,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共产
菜 单 隐 藏
高考新课标专题复习 ·历史
高考新课标专题复习 ·历史
晨读 识记 主干
午思 易混 易错 晚练 预测 押题
考前第10天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菜 单 隐 藏
高考新课标专题复习 ·历史
晨读 识记 主干
午思 易混 易错 晚练 预测 押题
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隐 藏
菜 单
高考新课标专题复习 ·历史
晨读 识记 主干
2.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肯定“资产阶级在它 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
午思 易混 易错 晚练 预测 押题
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成就有(
①机器的采用 ②轮船的行驶 A.①②③ C.①② ③汽车的通行 B.①②④ D.③④
(3)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问题?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五指出英国政府解决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的特
点。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的原因。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菜 单
隐 藏
高考新课标专题复习 ·历史
晨读 识记 主干
解析:第(1)问,由信息“此前几个世纪的圈地运动是由转为大租 佃主的各庄园主在各个村子进行的”和信息“18世纪的圈地就带有集
午思 易混 易错 晚练 预测 押题
团性的有计划实施的性质”、“通过立法形式采取的合法行动(进行圈
地运动)”得出18世纪前后圈地运动的不同。1601年《济贫法》出台就 是为了解决圈地运动造成的恶果。第(2)问,由图表数据看出城市人口
占总人口比例不断增加。圈地运动迫使无地农民涌入城市。第(3)问,
由材料数据可以看出济贫税不断增加。结合时间分析,是由于工业革 命发展引发的社会问题。第(4)问,由信息“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案”、 “《济贫法》修正案”可得出解决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是通过立 法的方式。综合材料信息和课本知识分析原因。
德评判层面上讲,给小农带来深重灾难,使大批农民无家可归…… 山 材料二 1601年英王室通过了一个新法案:《济贫法》。其主要 东 金 内容是:各教区负责向居民和房地产所有者征收济贫税,以此为来源 太 给无力谋生的贫民发放救济。通过各教会的教区组织失业者从事劳动, 阳 书 业 安排未成年的孤儿学工。 有 限 公 司
菜 单 隐 藏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高考新课标专题复习 ·历史
晨读 识记 主干
午思 易混 易错 晚练 预测 押题
1.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不是对黄金的狂热追求,而是
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对黄金的狂热追求本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即资
外市场。
⑤劳动力:通过圈地运动获得大量自由劳动力。
菜 单
隐 藏
高考新课标专题复习 ·历史
晨读 识记 主干
(2)成就
①纺织业: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②动力机器: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为机器的使用解决了动力问题。 ③交通工具: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蒸汽机车。 (3)影响 ①生产方式: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工厂制成为工业生产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菜 单
隐 藏
高考新课标专题复习 ·历史
晨读 识记 主干
答案:(1)不同:18世纪之前,圈地运动主要是民间自发的行为; 18世纪之后,圈地运动是政府行为;圈地运动成为合法(通过立法形式 进行)。背景: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无家可归,社会不稳定 因素增加。 (2)反映了近代英国城市化的现象 民大批涌进城市;工业革命的兴起。 (3)反映的问题:济贫税不断增长。原因:工业革命和城市化所带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因圈地运动而失去土地的农
各有27 000吨和54 000吨运到欧洲,两个世纪合计81 000吨。在欧洲获
得的白银中,大约一半(39 000吨)又转手到亚洲,这些白银最终主要流 入中国。对这组数据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山 东 金 太 阳 书 业 有 限 公 司
A.中国的封建经济仍然在不断发展
B.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 C.商品贸易的发展使欧洲需要更多的资本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初步形成、最终形成的标志性
事件分别是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菜 单 隐 藏
高考新课标专题复习 ·历史
晨读 识记 主干
午思 易混 易错 晚练 预测 押题
1.贡德·弗兰克著作《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统 计数据:美洲在17世纪和18世纪分别生产了42 000吨和74 000吨白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