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教材整理(张荣翼、李松版)

合集下载

(完整版)文学概论整理

(完整版)文学概论整理

(完整版)文学概论整理文学概论【名词解释】艺术构思艺术构思就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直觉直觉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做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

文学风格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文学思潮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在一定哲学思想、美学观念、文学主张支配之下所形成的文学创作的潮流。

文学流派文学流派,就是一批在思想倾向、美学观念、文学主张等方面相互趋同或接近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文学派别,他们在实际创作中往往表现出艺术特色和风格追求的一致性。

文学体裁文学的不同类别或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称为体裁。

小说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等等。

期待视野所谓“期待视野”,就是指读者的全部知识、经验和修养等所构成的欣赏背景,它对欣赏活动起着一种参照框架的作用,一旦缺少这一参照框架,欣赏活动编号变得毫无意义。

隐含读者隐含读者,指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

共鸣“共鸣”原是从物理学吸收而来的概念,它是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之间所发生的声音的共振,在文学鉴赏中则是指读者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情感意蕴达到一致,进而发生心灵的共振,它一是指读者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之间思想感情的共振,二是指读者与作者之间思想感情的共振,三是指读者与读者之间思想情感的共振。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以对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文学批评既属于文学接受范畴,又超越了接受范畴。

社会历史批评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文学概论全册精品完整课件

文学概论全册精品完整课件
•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
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 文学理论认识的客体:文学活动的整体 • 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文学消费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
• 文学哲学 • 文学社会学 • 文学心理学 • 文学符号学 • 文学价值学 • 文学信息学 • 文学文化学
第六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第七章 文学创作过程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第四编 文学作品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第十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 象的理想形态
第四编 文学作品
第十一章 叙事性作品 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第五编 文学消费与接受
第十四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第十五章 文学接受过程 第十六章 文学批评
• 中国古代文论:
“比兴”说、“虚静”说、“神思”说、“滋味”
说、“物感”说、 “妙悟”说、“童心”说、“性 灵”说、“神韵”说、 “出入”说、“象外”说、 “意境”说
• 西方文论:
“净化”说、“移情”说、“审美态度”说、“无
意识升华”说、“原型”说、“投射”说、“心理 距离”说、“直觉”说
• “比兴”说
• “滋味”说
➢ 钟嵘最早以 “滋味”论诗:“五言居文词之要,是 众作之有滋味者也”,“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 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文之难,而诗之难尤 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 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 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 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 所乏耳。”
文学接受论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任务
• 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说

文学概论资料全集

文学概论资料全集

著述:《文学:从元素到观念》杨文虎著学林出版社《文学理论方法论研究》王春元、钱中文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周文柏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文学发展论》钱中文著经济科学出版社《文学沉思录》王元化著上海文艺出版社《文艺创作美学纲要》杜书瀛辽宁大学出版社译著:《文学理论》韦勒克。

沃伦著(美)刘象愚等译三联出版社《理解文学要素——它的形式、技巧、文化习规》理查德。

泰勒著(美)黎风等译四川大学出版社《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艾布拉姆斯著(美)童庆炳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资料汇编:《文学理论学习资料》(上、下)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学理论基础参考资料》《文学理论基础》编写组编上海文艺出版社《文学理论教程参考书》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与形态什么是文艺学?文艺学有哪些分支学科?各个分支学科各有什么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关系?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1.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名称由来:文学学、诗学(诗论)、文学理论文学理论的性质:以哲学方法为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的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

文学理论的对象: 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及相关的科学方法。

它是对过去的文学史、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总结,同时,又对未来的文学活动有指导意义。

文学理论的任务: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研究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即文学如何审美地表现现实,表达人的思想情感等文学创作论:研究作家及其进行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创作心理、表现方法等理论问题。

文学作品构成论:研究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及形象、意境、意象、风格等理论问题。

文学接受论:研究接受者的心理因素以及接受者与作家、作品的关系等。

文学的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读者——(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1.文学的四要素与文学理论的任务的关系是什么?它们之间是如何互动的?2.论述文学理论的构成和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以及文学史三者的关系?◆文学理论是对文学原理、文学范畴、文学标准的研究;而对具体文学作品的研究,则要么是文学批评,要么是文学史。

文学概论章节知识点总结

文学概论章节知识点总结

文学概论章节知识点总结文学概论是文学研究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这门课程可以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文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理论观点以及主要流派和作品。

本文将从五个章节的内容入手,对文学概论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这门课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第一章:文学的基本概念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文学的定义、特征和功能。

文学是人类用语言艺术化地再现生活的产物,它具有语言艺术性、形式美和思想性等基本特征。

文学的功能包括审美功能、思想性功能、情感功能和社会功能等。

此外,本章还介绍了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和联系,以及文学作品的分类和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等内容。

第二章:文学的发展历程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世界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

在世界文学的发展历程中,主要包括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文学、启蒙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等时期。

而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文学、近现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等时期。

每个时期都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章:文学的理论观点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文学的一些重要理论观点,包括文学创作理论、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学研究理论等。

其中,文学创作理论是文学创作的指导思想,主要包括文学创作的方法、创作的技巧和创作的原则等内容;文学批评理论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的理论,主要包括文学批评的方法、批评的原则和批评的标准等内容;文学研究理论是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和探讨的理论,主要包括文学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内容等内容。

第四章:文学的主要流派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文学的主要流派,包括古典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超现实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等流派。

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对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五章:文学的经典作品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的经典作品。

世界文学的经典作品包括《奥德赛》、《哈姆雷特》、《战争与和平》和《麦田里的守望者》等;中国文学的经典作品包括《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和《水浒传》等。

文学概论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文学概论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文学概论第六章知识点总结文学概论是一门研究文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科,本章主要讨论文学的定义、文学的功能、文学的形式和文学批评方法等内容。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结合课程内容,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回顾。

一、文学的定义文学是一种具有语言艺术性的创造性文字作品。

文学的定义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但总的来说,文学应包括诗歌、小说、戏剧等各种文学体裁。

文学不仅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一种表达情感、思想和审美情趣的艺术形式。

不同的文学流派和时期对文学的定义有着不同的理解,但对文学独特的艺术性和创造性都有着共同的认识。

文学的定义涉及到创作、表达和接受三个方面。

创作是指作家以语言为工具,创造出具有艺术性的作品;表达是指作品通过语言传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感受;接受是指读者通过阅读理解和欣赏作品,产生共鸣和体验。

二、文学的功能文学的功能主要包括审美功能、表达功能和社会功能。

审美功能是文学作品的根本功能,它包括作品的艺术性和美感。

文学作品通过语言艺术的表现形式,唤起读者的审美情感和艺术享受,达到审美效果。

表达功能是文学作品的内容功能,它通过作家的表达情感、思想和人生观念,传递作者对世界的认识和体验,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社会功能是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它反映社会生活,引起读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对社会产生影响。

文学的功能与文学的价值密切相关。

审美功能反映了文学的艺术价值,表达功能体现了文学的思想性和情感性,社会功能展示了文学的社会影响力。

三、文学的形式文学的形式是指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和艺术风格。

不同的文学体裁有着不同的形式特点和表现方式。

诗歌是一种艺术性极强的文学形式,它以鲜明的节奏、韵律和意象为特点;小说是一种以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为主要表现手法的文学形式;戏剧是以对话为主要表现方式的文学形式。

文学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学发展的历史和文学作品的风格和语言特色。

文学形式的变革和创新会带来新的文学风貌和表现方式,对文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00529文学概论(一)

00529文学概论(一)

第二章文学语言组织 第三章文学的形象系统 第四章叙事作品 第五章抒情作品 第六章文学的风格 第七章文学创作 第八章文学接受1) 五种文学观念(注2)文学观念嬗变的原因(注3) 文学的界说(注4) 文化(注5)及文学的文化意义(注6) 文学的文化的意义发现(注7) 文学与其他文化形态的互动关系(注8)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注9) 审美及其实现的条件及审美的特点 文学是人的一种审美活动(注10)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注11) 体验与文学(注12) 13) “层次论”,他认为层,图式化外观层,意向性状态中的世界层.英加登同时认为,有的文本有第五层,即形而上学层面。

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其基本观念是:文学活动是以作品为中心展开的活动,其它三要素分别是世界,艺术家,欣赏者,其间还包含 表现说、 以下是对上述五种文学观念做出的解释。

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在西方,最古老的“摹仿”说,也就是再现说。

赫拉克利特提出“艺术摹仿自然”,摹仿说的形态至苏格拉底已相当完备,柏拉图的“理式摹仿”和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摹仿”虽有唯心唯物之分,但他们都认为艺术是“摹仿”。

摹仿说作为一种文学观念统治西方达二千年,直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摹仿说才被打破。

与再现说相似的是中国古代的“度物象而取真”的观点。

“度物象而取真”由五代大画家荆浩提出,明代批评家叶昼与清代思想家叶燮也持类似看法。

表现说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表现说产生于十九世纪初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雪莱是其代表。

表现说的基本倾向是:(一)主张文学本质上是诗人、作家内心世界的外化,是他们情感活动时的创造,是他们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二)主张诗人忠实于情感,忠实于诗人自我与人类的情感;(三)强调想象力的充分发挥,使平凡的事物现象以不平凡的色彩呈现出来。

文学概论重点归纳

文学概论重点归纳

文学概论重点归纳文学概论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涵盖了文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文学的定义、历史发展、流派分类、作品解读以及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归纳文学概论的几个关键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文学的定义。

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通过文字艺术表达人类思想、情感和体验的一门学科。

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它运用语言和叙事手法来创造艺术品。

文学作品通常包括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等形式。

其次,了解文学的历史发展对于理解其内涵和价值至关重要。

文学可以追溯到古代,不同文化背景和时期的文学作品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和文化。

从古希腊的史诗诗歌到现代派诗歌,每个历史时期都对文学产生了独特的影响和贡献。

第三,流派分类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流派是指一类文学作品,通常具有相似的主题、风格和结构。

常见的文学流派包括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写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

通过研究不同的流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学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另外,作品解读是文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作品解读涉及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解构,以揭示其中的主题、意义和艺术手法。

从角色塑造到语言运用,从叙事结构到象征意义,作品解读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最后,了解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也是文学概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文学与音乐、绘画、电影等艺术形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例如,文学作品可以被改编成电影,音乐可以与文学作品结合,以创造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

在学习文学概论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到一些关键概念。

例如,文学的主题和意义常常是多层次的,不同读者可能从中获得不同的理解。

此外,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是个人化的,每个人都可能对同一作品有不同的评价。

总之,文学概论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涉及到文学的定义、历史发展、流派分类、作品解读以及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

通过了解这些重点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

近十年以来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管窥——以中外“三分法”、“四分法”为例

近十年以来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管窥——以中外“三分法”、“四分法”为例

第28卷第2期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Vol.28No.22019年6月JournalofJilin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UniversityJun.2019近十年以来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管窥以中外 三分法 ㊁ 四分法 为例陈星宇ꎬ马亚雪ꎬ彭㊀梅ꎬ施姿伊摘㊀要:本文以近十年的文学理论教材为研究对象ꎬ重新审视中外 三分法 ㊁ 四分法 在分类称谓㊁分类对象㊁分类标准及其性质等方面存在的混乱问题ꎮ虽然近十年以来ꎬ 三分法 在这些问题上仍存在诸多分歧ꎬ 正名 工作也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完成ꎬ但这样的情况已得到改善ꎬ超过一半的文论教材开始有意识地关注 三分法 称谓的发展流变ꎮ认为 三分法 与 四分法 产生于中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语境ꎬ并无整一或单一的划分标准ꎬ两者之间也并无优劣之分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ꎬ对 三分法 ㊁ 四分法 的阐释不能固步自封ꎬ在 正名 工作完成的基础上ꎬ应结合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ꎬ调整内在分类标准ꎬ以更好促进文体的发展ꎮ关键词:近十年ꎻ文学理论教材ꎻ三分法ꎻ四分法收稿日期:2019 ̄03 ̄26文章编号:1674 ̄7852(2019)02 ̄0073 ̄06作者简介:陈星宇ꎬ扬州大学文学院2017在读硕士ꎬ研究方向:文艺学ꎮ(扬州㊀225002)文学理论教材建设问题一直备受学界关注ꎮ例如陈军教授曾经围绕文学体裁问题ꎬ集中探讨过新中国60年文学理论教材建设中存在的亟待注意和改善的所在ꎮ本文基于其中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管窥 以中外 三分法 ㊁ 四分法 为例»一文ꎬ再次审视近十年来文学理论教材在 三分法 与 四分法 问题上的整体状况ꎬ以就正于大方之家ꎮ1㊀分类称谓与新中国以来六十年的文论教材建设情况相比ꎬ近十年以来ꎬ我国文学理论教材对 三分法 ㊁ 四分法 的表述ꎬ发生了较大变化ꎮ其中 三分法 的分类称谓从原来的十三种减少至七种ꎬ而我国传统的 四分法 分类称谓一直保持相对一致ꎬ大多数教材是在 戏剧 与 戏剧文学 的称谓上出现分歧ꎮ但近年来ꎬ受到影视文学㊁网络文学的影响ꎬ有部分文论教材将 戏剧 或 戏剧文学 替换为 剧本 ꎮ1.1㊀ 三分法 分类称谓1.1.1㊀叙事类㊁抒情类㊁戏剧类㊀例如ꎬ余三定«文学概论»(2008)ꎬ鲁枢元㊁刘锋杰㊁姚鹤铭«文学理论»(2009年2版)ꎬ季水河主编«文学理论导引»(2009)ꎬ狄其骢㊁凌晨光㊁王汶成主编的«文艺学通论»(2009)ꎬ曹廷华«文学概论»(2010年3版)ꎬ赵慧平«文学概论»(2010)ꎬ袁书会㊁朱霞㊁张学海主编«文学理论基础»(2010)ꎬ周均平㊁赵奎因㊁赵之昂«文学概论»(2010)ꎬ吴中杰«文艺学导论»(2010年4版)ꎬ郭久麟«文学理论与鉴赏»(2010)ꎬ王一川«文学理论»(修订版㊀2011)ꎬ查紫阳㊁孙敬东主编«文学概论»(2012)等ꎬ共计20本教材ꎮ1.1.2㊀抒情文学㊁叙事文学㊁戏剧文学㊀例如ꎬ南帆㊁刘小新㊁练暑生«文学理论基础»/«文学理论»(2008)ꎬ刘甫田㊁徐景熙«文学概论»(2008年2版)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文学理论»(2009)ꎬ黄也平«文学通论导论»(2009)ꎬ李永燊主编«文学概论»(2011年3版)ꎻ1.1.3㊀史诗㊁戏剧㊁抒情诗㊀例如ꎬ杨春时«文学理论新编»(2007)ꎮ1.1.4㊀叙事的㊁抒情的㊁戏剧的㊀例如ꎬ郭正元«文艺学新论»(2009)ꎬ许鹏«文学概论»(2011年2版)ꎮ1.1.5㊀诗歌㊁小说㊁戏剧㊀例如ꎬ王利云«文学概论新探»(2008)ꎮ1.1.6㊀叙事类㊁抒情诗㊁象征型㊀例如ꎬ张利群«文学原理»(2008)ꎮ1.1.7㊀抒情类㊁史诗类㊁戏剧类㊀例如ꎬ周宪«文学理论导引»(2012)ꎮ1.2㊀ 四分法 分类称谓1.2.1㊀小说㊁诗歌㊁散文㊁戏剧㊀例如ꎬ南帆㊁刘小新㊁练暑生«文学理论基础»/«文学理论»(2008)ꎬ王利云«文学概论新探»(2008)ꎬ鲁枢元㊁刘锋杰㊁姚鹤铭«文学理论»(2009年2版)ꎬ袁书会㊁朱霞㊁张学海«文学理论基础»(2010)ꎬ曹廷华«文学概论»(2010年3版)ꎬ郭久麟«文学理论与鉴赏»(2010)ꎬ董学文«文学原47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㊀㊀㊀第28卷理»(2014)ꎬ阮青«文学理论基础»(2017)ꎬ李西建«文学理论教程»(2017)等11本教材ꎮ1.2.2㊀诗歌㊁小说㊁散文㊁戏剧文学㊀例如ꎬ余三定«文学概论»(2008年2版)ꎬ刘甫田㊁徐景熙«文学概论»(2008年2版)ꎬ张利群«文学原理»(2008)ꎬ狄其骢㊁王汶成㊁凌晨光«文艺学通论»(2009)ꎬ季水河«文学理论导引»(2009)ꎬ郭正元«文艺学新论»(2009)ꎬ吴中杰«文艺学导论»(2010年4版)ꎬ赵慧平«文学概论»(2010)ꎬ张荣翼㊁李松主编的«文学概论»(2013)ꎬ王先霈«文学理论导引»(2014年2版)等15本教材ꎮ1.2.3㊀小说㊁诗歌㊁散文㊁剧本㊀例如ꎬ黄也平«文学通论导论»(2009)ꎬ王一川«文学理论»(修订版ꎬ2011)ꎬ杨守森㊁周波«文学理论实用教程»(2013)ꎬ阎嘉«文学理论基础»(2014)ꎮ2㊀划分标准中外 三分法 ㊁ 四分法 的划分标准ꎬ大概包含了下面几层具体意思ꎮ2.1㊀分类的对象根据文学作品或者体裁进行分类ꎮ第一种分类对象是文学作品ꎮ例如ꎬ曹廷华«文学概论»(2010年3版)中ꎬ文学作品被 三分法 分为叙事类㊁抒情类㊁戏剧类ꎬ被 四分法 划分为:诗歌㊁散文㊁小说㊁戏剧文学四大类[1]ꎮ其他还有:余三定«文学概论»(2008年2版)ꎬ刘甫田㊁徐景熙«文学概论»(2008年2版)ꎬ张利群«文学原理»(2008)ꎬ王利云«文学概论新探»(2008)ꎬ黄也平«文学通论导论»(2009)ꎬ查紫阳㊁孙敬东«文学概论»(2012)ꎬ周均平㊁赵奎因㊁赵之昂«文学概论»(2010)ꎬ袁书会㊁朱霞㊁张学海«文学理论基础»(2010)ꎬ李永燊«文学概论»(2011年3版)ꎬ张荣翼㊁李松«文学概论»(2013)ꎬ阎嘉«文学理论基础»(2014)ꎬ阮青«文学理论基础»(2017)等等ꎮ这种情形在三种类型中数量最多ꎮ第二种分类对象是文学体裁ꎮ如鲁枢元㊁刘锋杰㊁姚鹤铭编著的«文学理论»(2009年2版)认为:文学体裁被 三分法 分为叙事类㊁抒情类和戏剧类这三大类ꎬ被 四分法 分成诗歌㊁小说㊁散文㊁戏剧[2]ꎮ其他如:王朝元«文艺学概论»(2011)ꎬ董学文«文学原理»(2014)ꎬ曹顺庆«文学概论»(2017)等教材亦是如此ꎮ第三种情形复杂一些ꎬ大概结合了上面说的两种态度ꎮ认为中外 三分法 ㊁ 四分法 所针对的分类对象是不同的ꎬ文学体裁是 三分法 的划分标准ꎬ而文学作品是 四分法 的划分标准ꎮ例如:赵慧平«文学概论»(2010)认为: 三分法 把文学体裁分为抒情类㊁叙事类和戏剧类这三大类ꎮ同时 四分法 把文学作品分成诗歌㊁小说㊁戏剧文学和散文[3]ꎮ其他如郭正元«文艺学新论»(2009)ꎬ李西建«文学理论教程»(2017)等皆同此观点ꎮ还有几种特殊的分类ꎬ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童庆炳«文学概论»(修订本ꎬ1995)与赵慧平«文学概论»(2010)的观点一致ꎮ但是他在«文学理论教程»(2015年5版)中认为:文学作品形式多样ꎬ划分方式也难以归一ꎬ这里主要从类型和体裁把握ꎮ文学类型分为:现实型㊁理想型㊁象征型三种类型ꎬ文学体裁分为:诗㊁小说㊁剧本㊁散文和报告文学等基本体裁[4]ꎮ与之相对应的是张利群的«文学原理»(2008)ꎬ他主要从类型和作品来把握:结合文学发展的具体状况ꎬ他认为 三分法 将文学类型分为叙事型㊁抒情型㊁象征型三类ꎮ 四分法 将文学作品分为诗歌㊁小说㊁散文㊁戏剧文学[5]ꎮ最后一种分类的对象是文本ꎬ例如王先霈«文学理论导引»(2014年2版):文学文本被 三分法 划分为叙事类㊁抒情类㊁戏剧类ꎬ被 四分法 分为诗歌㊁小说㊁散文㊁戏剧文学四类[6]ꎮ其他还有王一川的«文学理论»(修订版ꎬ2011)2.2㊀标准的性质三分法 和 四分法 分类的标准是单一的还是综合的?分类标准本身是否一致?对于这些方面的分歧我们将一一考察ꎮ本文仅研究同时提及 三分法 和 四分法 分类标准的教材ꎮ不少教材并未提及 三分法 ㊁ 四分法 的分类标准ꎬ例如:李志宏«文学通论»(2009)ꎻ或只提及其一:王朝元«文艺学概论»(2011)只有三分法的划分标准ꎻ为论说方便客观ꎬ本文以同时提及 三分法 与 四分法 分类标准的教材为对象ꎮ三分法 分类标准是单一性的认识是相对一致的ꎬ但也有几个例外ꎬ他们认为是综合性的ꎮ例如袁书会㊁朱霞㊁张学海主编的«文学理论基础»(2010):西方的三分法是依据文学作品选取题材㊁构思方式㊁情感体验方式以及塑造形象的表现手法将各种文学划分为叙事类㊁抒情类㊁戏剧类的一种作品分类法[7]ꎮ其他还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文学理论»(2009)ꎬ张利群«文学原理»(2008)ꎬ胡有清«文艺学论纲»(修订本ꎬ2013)ꎮ本文主要研究 四分法 ꎮ第一种认为分类标准是单一的ꎮ 三分法 和 四分法 分而治之ꎬ如果 三分法 以内容㊁性质或是反映生活方式为分类标准ꎬ那么 四分法 则对应的是外在形式层面ꎮ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文学理论»(2009): 三分法根据文学作品的性质和表现方式的不同划分ꎬ 四分法 的分类依据是文学作品的外在形态㊁语言运用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征[8]ꎮ 胡有清«文艺学论纲»(修订本ꎬ2013): 三分法从审美创造对象的基本性质和特点来区分文学作品ꎬ四分法是从作品的外在形态即体裁划分的ꎮ[9] 也有不同的分类标准ꎬ如果 三分法 分类标准是反映㊁模仿生活的方式ꎬ那么 四分法 的划分标准就是外在形式ꎬ如季水河主编的«文学理论导引»(2009):三分法依据文学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来加以划分ꎮ四分法根据文学文本的体制和格局进行的划分[10]ꎮ阮青«文学理论基础»(2017)认为: 三分法的分类标准是文学作品塑造形象㊁表达思想感情㊁反映社会生活的不同表现方式ꎬ四分法着重从文学作品的表现形态上来区别文学体裁ꎮ 李西建«文学理论教程»(2017): 三分法依据文学文本模仿现实的手段分类ꎬ四分法主要以语言特征㊁体制篇幅等文学作品的外在形态为依据ꎮ[11] 第二种认为相对于 三分法 的单一的划分标准ꎬ 四分法 分类标准是综合的ꎬ或者可以说 四分法的划分标准涵括了 三分法 划分标准ꎮ以群«文学的基本原理»(上㊁下册ꎬ1963㊁1964)中: 三分法 根据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将文学作品㊁体裁分类ꎬ 四分法 还要注意到体制的差别ꎮ[12] 21世纪这一用法在众多教材中蔚然成风ꎬ影响甚大ꎮ如余三定«文学概论»(2008年2版): 三分法主要依据文学作品描述对象与塑造形象的方式不同划分ꎬ四分法依据文学作品塑造形象的方式语言运用以及结构体制等方面的不同划分ꎮ[13] 陈文忠«文学理论»(2012): 三分法的分类标准是单一的ꎬ根据文学形象的塑造方式分类ꎻ四分法还要兼顾到文学作品在形象塑造㊁体制结构㊁语言运用和表现方法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划分[14]ꎮ 曹廷华«文学概论»(2010年3版): 三分法 的划分标准是塑造形象㊁反映社会生活㊁思想感情的表达方式ꎮ 四分法 的划分标准是形象塑造㊁表现方式㊁语言运用和结构体系的基本特点ꎮ 其它还有:赵慧平«文学概论»(2010)ꎬ查紫阳㊁孙敬东«文学概论»(2012)ꎬ杨守森㊁周波«文学理论实用教程»(2013)ꎬ李永燊主编«文学概论»(2011年3版)ꎬ周均平㊁赵奎因㊁赵之昂«文学概论»(2010)ꎬ鲁枢元㊁刘锋杰㊁姚鹤铭«文学理论»(2009年2版)ꎮ需要注意的是ꎬ仍然有一些教材在划分标准上举棋不定ꎬ含糊其辞ꎬ认为没有固定的划分标准ꎮ例如:南帆㊁刘小新㊁练暑生«文学理论»(2008): 文类的划分ꎬ包括文类形式的特性的区分始终与特定时代的历史文化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关联ꎬ不存在一种天经地义的文类划分形式及其结果ꎮ文类始终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物ꎬ并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变迁ꎮ个人的创新冲动或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促成了文类的变迁ꎬ但这种文类的变迁必须能够与现有的文类传统或惯例保持着某种对话关系ꎬ而不是彻底的颠覆ꎬ所以ꎬ无论是传承文类还是瓦解文类ꎬ特定时期现有的文类规范都始终是一个在场的力量ꎮ[15] 郭正元的«文艺学新论»(2009)认为: 三分法 和 四分法 对于文学体裁的分类标准是相的ꎮ在具体的作品中ꎬ不同文学体裁的性质和艺术因素会有交错ꎮ这种交错是有益的ꎮ所以ꎬ考察文学体裁的分类ꎬ我们需要辩证唯物论的思想方法ꎮ[16] 3㊀结㊀语第一ꎬ本文选取2008年至今十年内的文学理论教材为研究对象ꎬ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完善ꎮ特别是对陈军教授在论文«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管窥 以中外 三分法 四分法 为例»[17]中所指出的文学理论教材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重新审视ꎮ陈军教授认为在新中国成立至2010年长达60年的时间跨度中ꎬ文学理论教材中 三分法 的称谓模式存在较大的分歧和混乱ꎮ的确ꎬ在此前的研57第2期陈星宇ꎬ等:近十年以来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管窥67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㊀㊀㊀第28卷究中ꎬ文论教材的 三分法 称谓模式多达13种ꎮ而通过分析㊁梳理最近十年以来的文论教材ꎬ 三分法 的分类称谓已下降至7种ꎮ其中ꎬ 叙事㊁抒情㊁戏剧 ꎬ 叙事性的㊁抒情性的㊁戏剧性的 ꎬ 抒情的形态㊁叙事的形态㊁戏剧的形态 ꎬ 叙事诗㊁抒情诗㊁戏曲 ꎬ 叙事诗的㊁抒情诗的㊁戏曲的 ꎬ 叙述的㊁抒情的㊁戏剧 ꎬ 叙事作品㊁抒情作品㊁戏剧作品 这六种称谓模式没有出现在近十年以来的文论教材中ꎮ此外ꎬ还出现了一种新的称谓: 抒情类㊁史诗类㊁戏剧类 ꎮ 三分法 分类模式的减少说明近十年以来的文论教材在 三分法 称谓上的分歧逐渐缩小ꎬ但新出现的称谓表明ꎬ这种分歧与混乱依然存在ꎬ并未取得共识ꎮ与之前60多年的文论教材相比ꎬ这样的分歧依然没有引起广大文学理论教材编写者的足够重视ꎬ 史诗 与 抒情诗 ㊁ 喜剧 在外延上能否并列ꎬ 史诗 与 叙事的 ㊁ 叙事类 是否同义等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商榷与探讨ꎮ第二ꎬ从近十年以来文论教材的统计数据上看ꎬ横向上ꎬ与此前60年的文论教材相比ꎬ 叙事类㊁抒情类㊁戏剧类 依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ꎮ在作为研究对象的32本文论教材中ꎬ有20本教材采用 叙事类㊁抒情类㊁戏剧类 这种称谓模式ꎮ其次是 抒情文学㊁叙事文学㊁戏剧文学 ꎮ纵向上ꎬ近十年内ꎬ称谓由杂陈到主导的大融合模糊的趋势只增不减ꎬ然而这种大融合并不是化解分歧的积极办法ꎮ那么近十年内的文学理论教材在这个问题上究竟是积极消化分歧ꎬ还是消极应付与敷衍之举?这个问题上ꎬ我们必须注意到近十年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者的年龄层ꎬ考虑到新中国成立后60年中的文学理论教材对他们是否产生了 惯性 影响或理论 反抗 ?第三ꎬ毫无疑问ꎬ 三分法 与 四分法 出现的语境不同ꎬ 三分法 源起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ꎬ一直发展㊁绵延至今ꎬ而 四分法 诞生于清末ꎬ定型于上世纪30年代ꎮ陈军教授在看待 三分法 与 四分法 的关系时ꎬ指出我们应该摒弃西方 三分法 那种单一的划分标准ꎬ并且在 四分法 中寻找一个单一的划分标准ꎬ与 三分法 比较优劣ꎮ而在近十年以来的文论教材中ꎬ只有部分文论教材分别阐释了 三分法 ㊁ 四分法 ꎬ而未将两者进行比较ꎮ如李西建编写的«文学理论教程»(2017)㊁董学文主编的«文学原理»(2014)㊁查紫阳ꎬ孙敬东主编的«文学概论»(2012)㊁许鹏主编的«文学概论»(2011年2版)㊁袁书会ꎬ朱霞ꎬ张学海主编的«文学理论基础»(2010)㊁黄也平主编的«文学通论导论»(2009)ꎮ另有一些文论教材也没有对 三分法 与 四分法 的关系进行论述ꎬ只是说明各文类在具体使用中会出现交叉ꎮ如王朝元«文艺学概论»(2011)中说:文学体裁的分类是相对的ꎮ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ꎬ一种体裁往往会和另一种体裁的因素相融合[18]ꎮ持相同观点的文论教材还有阎嘉主编的«文学理论基础»(2014)和郭正元主编的«文艺学新论»(2009)ꎮ而有一些文论教材在处理 三分法 与 四分法 的关系时ꎬ虽然分别比较了两种划分方法自身的优劣ꎬ却未明确表明更偏向于哪一种分类方法ꎮ这些教材认为这两种分类方法各有特点ꎬ也各有不足ꎬ难以相互替代ꎬ但若放在一起使用ꎬ却可以使其不足在某种程度上得到矫正和弥补ꎮ如阮青主编的«文学理论基础»(2017)中指出 三分法 的优点是科学性的区分了叙事性㊁抒情性㊁戏剧性这三个基本的特点ꎮ不足之处就是分类的标准过于单一ꎬ只看到了不同体裁的内在特点ꎬ却忽视了不同文学体裁的作品的行文结构㊁语言描写等外部特点ꎬ以至于将可归类于同类体裁的特点ꎬ分割为不同的类别ꎮ[19] 同时指出 四分法 这种分类方法的优点是 分类标准比较全面ꎬ从体式㊁结构㊁语言等方面多角度㊁多层次的划分ꎬ它把文学的体裁分为诗歌㊁散文㊁小说㊁戏剧四大类ꎬ这种分类方法既发展了我国文学分类的理论ꎬ全面顾及到整个作品的体系和格局ꎬ又注意到了语言运用上的差异ꎬ同时也比较符合文学的实际情况ꎬ融汇了世界文学体裁分类的经验ꎬ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19] ꎮ但 四分法 的缺点也显而易见ꎬ它的分类标准不够统一ꎮ胡有清主编的«文艺学论纲»(修订本ꎬ2013)认为: 四分法 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划分标准ꎬ对于新的文学体裁往往不能涵盖ꎮ它也没有从审美创造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出发ꎬ不能区分出文学作品的主要区别ꎮ[9]此外ꎬ还有张荣翼ꎬ李松主编的«文学概论»(2013)㊁周均平ꎬ赵奎因ꎬ赵之昂等著的«文学概论»(2010)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的«文学理论»(2009)㊁狄其骢ꎬ王汶成ꎬ凌晨光等编著的«文艺学通论»(2009)刘甫田ꎬ徐景熙«文学概论»(2008年2版)㊁余三定«文学概论»(2008年2版)等文论教材持有这样的观点ꎮ此外ꎬ也出现了比较 三分法 与 四分法 孰优孰劣的教材ꎮ有些文论教材认为ꎬ 四分法 是在参照西方 三分法 ㊁结合自身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ꎬ既注意了塑造形象ꎬ反映社会生活的不同点ꎬ又注意到了作品体裁上的差别ꎬ因而 四分法 的定名比 三分法 更具体ꎬ便于掌握ꎮ虽然 四分法 的理论依据不如 三分法 严谨ꎬ但 四分法 的实用性更强ꎮ持这种观点的文论教材有王先霈主编的«文学理论导引»(2014年2版)㊁王一川主编的«文学理论»(修订版ꎬ2011)㊁李永燊主编«文学概论»(2011年3版)㊁郭久麟主编的«文学理论与鉴赏»(2010)㊁吴中杰主编的«文艺学导论»(2010年4版)㊁赵慧平主编的«文学概论»(2010)㊁曹廷华编写的«文学概论»(2010年3版)㊁张利群主编«文学原理»(2008)ꎮ而鲁枢元ꎬ刘锋杰ꎬ姚鹤铭等著的«文学理论»(2009年2版)更是直接引用了以群主编的«文学基本原理»中的观点ꎬ认为 四分法 相较于 三分法 更具合理性[20]ꎮ而只有陈文忠主编的«文学理论»(2012年3版)明确偏向于 三分法 ꎮ他认为文学区别与其他人文学科的根本是形象性ꎬ 三分法 用文学形象的构成方式和特点来分类ꎬ因此我们赞成 三分法 [14]ꎮ第四ꎬ近十年以来ꎬ 三分法 称谓混乱的情况逐渐得到改善ꎬ超过一半的文论教材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关注 三分法 称谓的发展流变ꎮ例如ꎬ阮青主编的«文学理论基础»(2017)中认为亚里士多德的 三分法 是叙事类作品㊁抒情类作品㊁戏剧类作品ꎮ而后ꎬ现代理论家以别林斯基的 三分法 为基础ꎬ并结合其他样式的文学作品ꎬ从而使 三分法 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ꎬ逐渐形成叙事类㊁抒情类㊁戏剧类的一般称谓ꎮ持有类似观点的文论教材还有刘甫田ꎬ徐景熙主编的«文学概论»(2008年2版)㊁季水河主编的«文学理论导引»(2009)㊁郭正元编著的«文艺学新论»(2009)㊁曹廷华主编的«文学概论»(2010年3版)㊁周均平ꎬ赵奎因ꎬ赵之昂编著的«文学概论»(2010)㊁周宪«文学理论导引»(2012)㊁阎嘉主编«文学理论基础»(2014)ꎮ李西建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2017)对 三分法 称谓流变的论述ꎬ与南帆等著的«文学理论基础»的看法类似ꎬ都是从模仿论向表现说的演绎出发ꎬ认为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的是 二分法 ꎬ即依据文本模仿现实的手段将文本分为史诗和戏剧两大类ꎮ而当抒情诗在文学中逐步提高地位后ꎬ 二分法 被 三分法 所取代ꎬ即将文学文本分为叙事类㊁抒情类㊁戏剧类三类ꎮ持有这种观点的文论教材还有狄其骢主编的«文艺学通论»(2009)和王先霈主编的«文学理论导引»(2014年2版)ꎮ还有一些教材ꎬ虽然没有详细梳理 三分法 称谓的流变ꎬ但明确指出 三分法 的来源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ꎬ并详细阐述了亚里士多德的 三分法 ꎮ如张荣翼ꎬ李松著的«文学概论»(2013)中ꎬ 亚里士多德所讲的三种摹仿的方式实际上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文学体裁: 像荷马那样 用 叙述手法 的就是像荷马史诗那样的叙事类作品ꎻ 用自己的口吻来叙述 的就是抒情类作品ꎻ 使摹仿者用动作来摹仿 的就是戏剧类作品ꎮ[21] 观点类似ꎬ只是在 三分法 称谓上稍有分歧的还有张利群主编的«文学原理»(2008)㊁鲁枢元主编的«文学理论»(2009年2版ꎬ)㊁袁书会ꎬ朱霞ꎬ张学海主编的«文学理论基础»(2010)㊁吴中杰主编的«文艺学导论»(2010年4版)㊁刘甫田主编的«文学概论»(2008年2版)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的«文学理论»(2009)㊁许鹏«文学概论»(2011年2版)等教材ꎮ陈军教授认为ꎬ国内的文学理论教材应当说明其所说的 三分法 是亚里士多德的说法ꎬ还是经过演绎的版本ꎬ以此为 三分法 正名ꎮ近十年以来ꎬ虽然有多数文论教材梳理了 三分法 称谓的流变ꎬ但 正名 工作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完成ꎮ陈军教授对 三分法 称谓的建议是:亚里士多德的 三分法 是史诗㊁抒情诗㊁戏剧文学ꎬ以此避免混乱ꎮ值得欣慰的是ꎬ众多理论教材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区分所谈论的 三分法 是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 三分法 ꎬ还是经过演绎的现代版的 三分法 ꎮ但仅有区分的意识还不够ꎬ 三分法 称谓上的分歧与混乱仍然需要引起文论教材编写者的注意ꎮ第五ꎬ值得肯定的是ꎬ大部分文学理论教材对主要的两种分类方法 三分法 和 四分法 重新进行了整理归类ꎮ通过分析ꎬ我们可以看出各版文学理论教材的文类分类方法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差异ꎮ首先ꎬ部分教材坚持传统 四分法 ꎮ例如南帆㊁刘小新㊁练暑生«文学理论基础»/«文学理论»(2008)㊁鲁枢元ꎬ刘锋杰ꎬ姚鹤铭«文学理论»(2009年2版)㊁曹廷华«文学概论»(2010年3版)㊁吴中杰«文艺学导论»(2010年4版)㊁董学文«文学原理»(2014)㊁阮青«文学理论基础»(2017)㊁王利云«文学概论新探»中国社会(2008)㊁李西建«文学理论教程»(2017)ꎮ其次ꎬ部分教材能比较清晰地对 三分法 和 四分法 进行梳理后详细介绍传统 三分法 ꎮ例如余三定«文学概论»(2008年2版)㊁鲁枢元ꎬ刘锋杰ꎬ姚鹤铭«文学理论»(2009年2版)㊁曹廷华«文学概论»77第2期陈星宇ꎬ等:近十年以来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管窥87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㊀㊀㊀第28卷(2010年3版)㊁赵慧平«文学概论»(2010)㊁王一川«文学理论»(修订版ꎬ2011)㊁查紫阳㊁孙敬东主编«文学概论»(2012)㊁季水河主编«文学理论导引»(2009)ꎮ黄也平«文学通论导论»(2009)㊁南帆㊁刘小新㊁练暑生«文学理论基础»/«文学理论»(2008)㊁刘甫田㊁徐景熙«文学概论»(2008年2版)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文学理论»(2009)ꎮ再次ꎬ在近十年文学现状面前ꎬ部分文学理论教材对文学分类方法进行了扬弃ꎬ吸收了影视文学或报告文学ꎬ形成新的分类方法ꎮ例如ꎬ陈文忠主编«文学理论»(2012年3版)㊁杨守森㊁周波«文学理论实用教程»(2013)ꎻ再比如童庆炳在«文学理论教程»(2015年5版)中认为文学作品形式多样ꎬ划分方式也难以统一ꎬ这里主要从类型和体裁把握ꎮ文学类型分为:现实型㊁理想型㊁象征型三种类型ꎬ文学体裁分为:诗㊁小说㊁剧本㊁散文和报告文学等基本体裁ꎮ此外ꎬ少数文学理论教材对文类问题避而不谈ꎮ例如李志宏主编的«文学通论»(2009)㊁何懿主编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2012)㊁阎嘉主编的«文学理论读本»(2013)ꎬ在以上版本中ꎬ对文类问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ꎮ避而不谈和含糊其辞的做法ꎬ都会制约和影响文类研究的发展ꎮ作为文学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ꎬ这种忽视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与反思ꎮ综上所述ꎬ近十年以来的文论教材在 三分法 与 四分法 问题上取得了一些进展ꎬ更多的文论教材能够关注并梳理 三分法 称谓的流变ꎬ但 三分法 与 四分法 的分类称谓与划分标准仍存在一些歧义与混乱ꎬ 正名 的工作仍未完成ꎬ这些仍需要进一步引起广大文论研究者的重视ꎮ参考文献:[1]曹廷华.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ꎬ2010(3):128.[2]鲁枢元ꎬ刘锋杰ꎬ姚鹤铭.文学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ꎬ2009:124.[3]赵慧平.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ꎬ2010.[4]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ꎬ2015:200 ̄212.[5]张利群.文学原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ꎬ2008:198 ̄203.[6]王先霈.文学理论导引[M].北京:高教出版社ꎬ2014(2).[7]袁书会㊁朱霞㊁张学海.文学理论基础[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ꎬ2010.[8]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文学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ꎬ2009:179 ̄181.[9]胡有清.文艺学论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ꎬ2013:103 ̄108.[10]季水河.文学理论导引[M].湖南:湘潭大学出版社ꎬ2009:118 ̄120.[11]李西建.文学理论教程[M].陕西:陕师大出版社ꎬ2017:40.[12]以群.文学的基本原理:下册[M].北京:作家出版社ꎬ1964:368 ̄371.[13]余三定.文学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ꎬ2008(2):213.[14]陈文忠.文学理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ꎬ2012(3):98 ̄99.[15]南帆ꎬ刘小新ꎬ练暑生.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ꎬ2008:49.[16]郭正元.文艺学新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ꎬ2009:120 ̄123.[17]陈军.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管窥 以中外 三分法 四分法 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ꎬ2011(1):164 ̄172.[18]王朝元.文艺学概论[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ꎬ2011:123 ̄124.[19]阮青.文学理论基础[M].广东:汕头大学出版社ꎬ2017:77 ̄78.[20]鲁枢元ꎬ刘锋杰ꎬ姚鹤铭.文学理论[M].第2版ꎬ华东师范大学ꎬ2009:123.[21]张荣翼ꎬ李松.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ꎬ2013:49 ̄50.ʌ责任编辑:韩㊀雪ɔ。

高职高专《文学概论》教材编写刍议

高职高专《文学概论》教材编写刍议

高职高专《文学概论》教材编写刍议作者:张海涛来源:《文学教育》2021年第02期内容摘要:编写高职高专《文学概论》教材要汲取近十年比较通行的《文学概论》教材的经验,要遵循四个原则:文学理论是基础,应用能力是目标的应用性原则;结合文学发展和文学研究前沿,反映文学最新变化、文学研究最新成果的时代性和前瞻性原则;与文学史课程、写作课、文学鉴赏课等课程互补性原则;简明生动、深入浅出,难易适中的可读性原则。

关键词:高职高专文学概论教材编写《文学概论》是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的基础主干课(有的院校小学教育专业也把它作为基础理论课),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理论素养,培养学生文学创作能力、文学鉴赏能力、文学批评能力、文学研究能力有重要作用,也是学好其他文学课的基础课,还是学生将来走向讲台,讲授语文课能够有自己独特见解,不人云亦云、照本宣科的重要工具课。

但是长期以来,针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符合高职高专办学实际,满足高职高专师生需求的《文学概论》教材却少之又少,很多院校直接使用理论性、学术性、思辨性很强的本科教材,造成这门课理论程度深,实践能力差,学生不愿上,老师不好教,学了不会用等现象,这非常不利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因此,编写符合高职高专特点的《文学概论》教材成为当务之急,这是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合格语文教师的重要保证。

那么,该如何编写高职高专《文学概论》教材呢?笔者认为汲取经验是基础。

我国已有百余年编写文学理论教材的历史,编写的教材250余部(据鲁枢元,刘锋杰,姚鹤铭《文学理论·绪论》),前人的编写经验是最为宝贵的财富,而近十年的《文学概论》教材是最符合当前指导思想和文学理论实际的,因此要以此为基础。

笔者研究分析了最近十年比较通行的20余种《文学概论》教材,发现编写情况如下:从内容的编排来说,有的以理论为主,这类教材往往有完整严密的文学理论体系,文学活动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文学发生发展论等方方面面都涉及,结构谨严,条理清晰,逻辑分明,而且每部分都是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如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姚文放《文学理论》(第四版)、王元骧的《文学原理》(第四次修订版)等。

《文学概论》参考书目

《文学概论》参考书目

《文学概论》参考书目1、参考教材《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文学理论》鲁枢元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文学原理新释》顾祖钊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文学原理》王元骧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参考书目《辞海·文学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艺术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词典》湖北人民出版社《简明中国古典文学词典》江西人民出版社《简明外国文学词典》北京出版社《文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文艺理论词典》吉林文史出版社《西方文学理论大词典》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的文学理论》(美)刘若愚著中州古籍出版社《文学理论》(美)韦勒克、沃伦著三联书店《美的历程》李泽厚著文物出版社《美学散步》宗白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谈艺录》钱钟书著三联书店《中国美学史大纲》叶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著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文学精神》徐复观著上海书店出版社《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张少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诗学》叶维廉著三联书店《中国文学批评史略》滕福海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西方文论选》伍蠡甫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上海文艺出版社《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评论选》湖南人民出版社《诗学》亚里士多德著商务印书馆《诗艺》贺拉斯著人民文学出版社《拉奥孔》莱辛著人民文学出版社《汉堡剧评》莱辛著人民文学出版社《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美育书简》席勒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美学》黑格尔著商务印书馆《判断力批判》康德著商务印书馆《艺术哲学》丹纳著商务印书馆《十九世纪文学主潮》勃兰兑斯著《发生认识论原理》(瑞士)皮亚杰著商务印书馆《艺术的起源》(德)格罗塞著商务印书馆《罗丹艺术论》葛赛尔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00版《法国作家论文学》三联书店《十九世纪英国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别林斯基选集》(一、二、三卷)上海译文出版社《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上、中、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杜勃罗留波夫选集》(第一、二卷)上海译文出版社《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Ⅰ.Ⅱ集)人民出版社《论文学》高尔基著人民出版社《契珂夫手记》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现代西方文论选》伍蠡甫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文论述评》张隆溪三联出版社《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德著商务印书馆《艺术与视知觉》阿思海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美感》(美)乔治.桑塔耶纳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艺术问题》(美)苏珊.朗格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艺术即经验》(美)约翰.杜威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符号学美学》(法)R.巴特著辽宁文艺出版社《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德)姚斯.(美)霍拉勃辽宁文艺出版社《存在主义美学》(日)今道友信著辽宁文艺出版社《真理与方法》(德)H.G伽达默尔著辽宁文艺出版社《抽象与移情》(德)W.沃林格著辽宁文艺出版社《人的潜能和价值》(美)马斯洛著华夏出版社《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英)弗兰克.戈布尔著上海译文出版社《结构主义和符号学》(英)特伦斯.霍克斯著上海文艺出版社《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美)斯坦利.费什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作品.文学史与读者》(德)瑙曼著文化艺术出版社《艺术》(英)克莱夫.贝尔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走向科学的美学》(美)托马斯.门罗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小说修辞学》(美)韦思.布斯著广西人民出版社《现代小说美学》(美)利昂.塞米利安著陕西人民出版社《小说面面观》(英)佛斯特花城出版社《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赵毅衡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艺术形态学》(苏)列.谢.维戈茨基著上海文艺出版社《艺术类型学》李心峰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艺术心理学》(苏)莫.卡冈著三联书店《艺术社会学》(匈)阿诺德.豪泽尔著学林出版社《艺术与宗教》(苏)乌格里诺维奇著三联出版社《艺术与科学》(苏)米.贝京著文化艺术出版社《文艺伦理学论纲》赵红梅戴茂堂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法律与文学》苏力著三联书店《文学批评原理》(英)艾.阿.瑞恰慈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批评的概念》(美)雷内.韦勒克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批评的剖析》(美)弗赖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比较文学》陈、孙景尧、谢天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比较诗学》(美)厄尔.迈纳著中央编译出版社《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三联书店《裸体艺术论》陈醉著文化艺术出版社.。

文学概论整理供打印(一)

文学概论整理供打印(一)

文学概论整理供打印(一)第一章文学的本质特征第一节文学的本质一、文学的含义1)广义:泛指一切见诸于语言文字的材料2)狭义:借助于想想所虚构的语言艺术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体裁)3)折中:包括报告文学、人物传记、史论等体裁二、两种文学观——再现论与表现论1)再现论:文学是客观现实的再现(摹仿说)2)表现论:文学是作家心灵的自我表现三、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1)审美反映的含义:审美反映是审美主体面对美的食物,精神上获得的愉悦和享受,是人对自身本质力量的观照。

2)审美反映的特点:①审美反映是在审美情感中的反映,所谓审美情感是指作家、艺术家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对过去的体验进行的沉思、梳理和加工而升华了的第二种情感,它是一种既具有鲜明形象又超越世人利害可供心灵享受的情愫。

②审美反映同时是对审美主体的反映,审美反映同时是作家、艺术家人生境界的反映③审美反映是在审美理想观照下的反映。

第二节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语言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文学以语言为媒介,塑造文学形象,表达思想意蕴,所以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二、文学活动中的言意矛盾1)意丰言寡:具有丰富心里感受而语言平凡浅陋,另一种极端为语言本身所携带的意义太多、太复杂,显得不够单纯、透明,遮蔽甚至歪曲了“意”的表达。

2)言不尽意:某些生成于个性体验的审美感受、对人生意蕴的领悟,本身具有不可言说或言说不尽的特点。

3)言滞后于意:语言的发展滞后于意识形态三、语言艺术的特征1)形象感知的间接性2)反映现实的广阔性3)表现情思的深邃性第三节文学的社会功能一、文学对社会的影响1)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2)干预生活与改造灵魂二、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1)文学的认识作用①对生活知识、生活现象的认识《红楼梦》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②对人类自身的认识③同时帮助读者认识自己的灵魂2)文学的教育作用①通过英雄人物对读者有影响作用②通过揭露、暴露不良品行是接受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而起到教育作用③代表社会进步的艺术形象对读者的启迪作用3)文学的审美娱乐作用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得到娱乐和休息第二章文学作品结构【分析文学作品的三个层次:语言、形象、意蕴】第一节文学语言一、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的区别1)文学语言是内指性的语言,普通语言是外指性的语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与作品第一章文学与语言文学从根本上说是语言性的,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是与其他艺术作品最大的区别。

有关文学与语言的关系有两个观点:①语言是文学的载体,是手段和工具,文学表达是目的;②语言是文学的本体,是文学存在和显现价值的本体。

一、文学语言的理解⑴言可尽意孔子要求语言表达要“文质彬彬”,“辞达而已矣”。

文德统一,即外在的美和在的德。

对于语言与意、象之间的关系,孔子认为,书、言、意之间不可直接通达,于是圣人通过立象来沟通三者。

王弼认为“言出于象”,可以通过语言追索象的存在,“象生于意”,可以从形象之中理解意义所在。

⑵言不尽意庄子有“得意忘言”的观点,认为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意识的,掌握了思想意识就不必在意语言了。

他还认为语言有言说的边界,而意义的涵无限,书写固然具有记录的功能,但意义并不是语言能完全传达的。

庄子对于言意困境的揭示引导人们去思考文学表意功能的巨大潜能。

勰也认为“神道难摹”,微妙的道理即使用精确的语言也不能完全表达。

言不尽意的主既是对言与意的边界的区分,也体现了对言语背后的意义的探索精神。

二、文学语言的特点①形象性:形象性是文学的首要特征,体现在以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文学的媒介是观念性的语言符号,而不是视觉符号,因此作家需要多种手法实现文学语言的形象性,如运用修辞手段。

②蕴藉性:语言有指称功能和表现功能。

普通语言侧重指称功能,而文学语言则侧重表现功能,是情感性的,功用在于表达情感。

文学作品语言的这种指性显示了它与其他文体语言的差异。

③音乐性:汉语具有音乐美,主要体现在音节、节奏和韵律上。

晋后出现了古典诗歌“律绝体”,近体诗讲究平仄、对偶、长短和轻重的格律规,开始看重汉语言本身的音乐性。

不仅在诵读时有音乐感,意象与情感也在虚实、明暗、上下的变化中推进、对照与转换。

西方语言也具有声音、节奏与韵律的音乐感。

--------------------------------------------------------------------------------------------------------------------第二章文学与文本语言学转向:是用来标识西方20世纪哲学与西方传统哲学之区别与转换的一个概念,即集中关注语言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显著特征,语言不再是传统哲学讨论中涉及的一个工具性的问题,而是成为哲学反思自身传统的一个起点和基础。

在方法论上,人们把语言学的理论模式作为一种新的认知式,广泛用于各学科的研究;在观念上,人们彻底抛弃了工具论的语言观,强调语言的本体性。

其涵包括:以索绪尔的语言观为理论起点,俄国形式主义、捷克布拉格学派、英美新批评以及法国结构主义等文学理论。

以福柯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思潮推动语言向话语转型。

作品与文本的区别:作品更强调与作家主体的联系,而文本更强调自身结构和系统的独立性和自足性。

作品论意味着作者可以成为作品意义阐发的中心权威,文本论则意味着对于作品中心、本源或根基的颠覆,文学的意义转向多元化、相对主义和不确定性。

一、从作品到文本形式主义文论将文学作品视作自主的结构系统,分析语言、技巧、风格和结构功能;英美“新批评”文论认为文学文本是具有独立结构的语言系统;法国结构主义文论认为文学文本是特殊的文学惯例与代码定势;后结构主义文论强调文本的“互文性”涵;罗兰·巴特认为任何文本都是未完成和开放的,有赖于读者的自主自由阅读(作者之死);后现代主义文论则将文本视作反中心的网络结构。

在文学文本论中,文本的涵有以下四个特点:①文学的自主性强调作品是一个自主的、封闭的系统结构,独立于外在的社会文化。

美学是独立自治的。

文本论强调文学背后的意义,即坚信作品语言和形式背后必定存在客观本质和意义。

②文学文本是一种自主自为的存在作品独立于作者、读者以及外在世界,是一种自在自为的存在。

文本中心论认为,文学研究应该聚焦于作品本身。

③文本作为一种方法论的领域罗兰·巴特以文本概念取代作品概念,意味着一种新的文学观的建立,一种新的文学视野的诞生。

文本的构建活动是“穿越”,文本意义是生产性、动态性、开放性的。

④文本作为一种能指的游戏文本的意义在不断的延异之中,处于差异、断裂和变化之中。

文本是去中心的,在延异之中衍生生产性的意义。

文本的生产性意味着:⒈文本与它置于其中的语言的关系是重新分配的;⒉诸文本的交换,即文本的互文性。

作品到文本的观念转型意味着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文学理论的分野。

后现代思想是怀疑论的、开放的、相对主义的和多元论的,是对大一统的政治信条和专制权力的激进批判。

二、文本话语的性质定位文学文本:这一语汇来自20世纪以来的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理论。

是指创作出的文学作品的文本,由一定的语言组成的、多层次的、含有审美意味的、开放性的符号系统。

该理论将文学写作物孤立起来,作为一个相对封闭和自足的整体来看待。

当我们说文学作品时,是说包含了作者意谓、批评家阐释、读者的个人悟解在的意义网络,而文学文本只是由各种语词按照一定构词规则、修辞关系构成的表达物。

文学文本是康德哲学中的“物自体”1。

文学文本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概念,是一个有自我组织和协调能力的整体。

原型:某一形象在作品中循环出现或反复出现的文学单位,如某种形象、主题、叙事模式、情感意向等。

原型批评:从文学的乃至文化的整体观念出发,认为单个的文学作品都是对人的某一文化原型观念的表达。

互文本:法国结构主义符号学家克里斯蒂瓦提出的概念。

文学文本的表达虽以文本结构作为相对完整的组织,但它也与文本之外的文化有所交流、融汇,包括与其他文学文本之间的相互映照、参证。

所有文学作品都是从社会、时代等因素构成的“大文本”中派生而出的,有相近的文化母本,有相互交融的关系。

三、文学文本的社会定位文学文本的社会定位是将文学与社会作为一个相关的整体来看待,这与之前所说的封闭性并不矛盾。

相对孤立地看待文学文本是消除作者、读者、美学与艺术的观点等与写作物相关方面的优先权,以便更自由地与社会的某一方面建构起认识上的关系。

中心在结构之,又在结构之外。

①血缘关系定位1“物自体”就是主体之外的客观存在,这种客观存在与现象有区别,它(物自体)由现象来表现,但又不是现象。

在康德那里现象是主体认识的对象和感性的基础,物自体却不能被认识,人的理性所认识的只是感性的抽象,并不是真正的存在(物自体)。

作者与其文本的关系类似于父子关系,使得文本在被阅读前就给读者以期待视野。

读者理解的作者也已经不再是作者本人,而是一个有关知识系统、研究式的集结点。

文学写作物既是作者的创造物,也是某个时代的创造物。

此外文学作品也与前代作者的作品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②社会关系定位从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来分析文学文本,也就是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

不过知人论世以意识形态力量来强化,读者的理解也有商业文化力量的支持。

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的涵与读者结合自身处境来阅读的涵存在反差。

③阐释定位对文学文本我们还应结合读者理解。

接受美学倡导者斯认为文学作品在流传过程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文本的意义是由它的言词与读者的悟解二者合成的。

在文学文本的阅读上存在阅读中的再理解、再创造的问题,涉及对文本意义的阐释和对文学文本的定位。

④文本定位的可能框架从大文本角度来解读文本的合法性在于,读者试图在更高的理解层次来阅读文本,将自己的理解以某种形式再投射到文本的结果,它是一种真正的对话,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

四、文学潜文本文学潜文本:指在文学文本中潜藏着的另一套意义系统,必须经由对文本之外的容的探掘才能找到。

类型有:①作者寓意型:作者在写作时借题发挥或咏物言志,是作品营构的文学文本深层次的思想容,有双关语的作用。

②形象暗示型:可以是作者有意为之的,但形象与抽象的意义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读者可能会理解为另一种意思。

③文本语境型:结合文本的言说语境、阅读语境和整个文化氛围作为背景的“大语境”来进行,有时也可能使文本与其潜文本相互摩擦,成为有深度的话语模式。

④社会耦合型:作品中的意义与社会上某种状况达到了密切相关的效果。

耦合机制。

--------------------------------------------------------------------------------------------------------------------第三章、文学意蕴文学意蕴是文学文本的思想与情感涵审美化的表达,是外在形象与在蕴涵的融合统一,如勰在《文心雕龙》中标举的“隐秀”。

文学意蕴通常体现出含蓄性、多义性的特点。

一、文学意象特点:①为表达意蕴创造的形象,蕴含个人情感;②生成受民族的心理结构、文化背景、文学惯例和意象体系的制约,具有传承性和普遍性。

⑴中国的意象理论《易传》中表达了言、意、象之间的关系,即于是圣人通过立象来沟通三者。

“象”在先时是哲学畴,到晋南北朝才成为文学理论,受到了佛教和晋玄学的影响。

勰赋予了意象以文学理论的涵。

意象的涵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的言外之美,如严羽《沧浪诗话》所言“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⑵西方的意象理论西方的意象概念与中国相比更强调客观性和理性。

意象主义的代表庞德高举意象的旗帜对抗客观和理性,赋予了它更强的主观性和反理性的色彩。

二、文学意境特点:①意境的绘形受主体意识的投射、点染、虚化、集合化;②意境的表意具有超越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⑴意境的界定意境是一系列意象的构成,是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形成的审美境界。

区别: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单位,意境则指整个作品体现出来的氛围与境界。

⑵意境的类型意境一词最初来自佛教文献,唐代进入文学理论中。

王昌龄在诗学中提出“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

熙载在《艺概·诗概》中提出诗歌的四种境界:“花鸟缠绵,云雷奋发,弦泉幽咽,雪月空明。

”王国维则提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⑶意境的特点①情景交融:情景是榛诗论的中心问题,他主诗歌应该主客体之间融合统一。

王夫之的诗论则注重意境的创造,他认为诗歌中情景的结合有三种:“妙合无垠”、“景中情”和“情中景”。

②虚实相生:王国维认为“境界”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同宋代严羽的“兴趣”、清代王士禛的“神韵”一样。

王国维还举例指出五代、北宋词从整体上突出体现了“境界”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色。

他还以夔作为无意境的反面例子。

③超以象外。

⑷意境的营造皎然认为要处理好“意”与“境”的关系,要注意“取境”的高低。

司空图认为神思与情境贵在和谐统一、彼此融合,“韵味”是鉴赏诗歌意境的标准。

他的“韵味说”来源于钟嵘的“滋味说”,但有所发展,主要强调了“韵外之旨”(情致)、“味外之旨”(理趣)、“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境象)。

三、文学典型⑴文学典型的含义文学典型,也称典型性格、典型人物、典型形象,是就叙事类文学而言,指具有鲜明、独特个性的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特殊与普遍的高度统一,是作家主观与客观现实的统一,能够反映社会生活某些本质特征,有丰富的人生意蕴和涵以及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