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课文内容整理及练习
(完整word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
![(完整word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7a8d100902d276a201292e43.png)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1.《邓稼先》选自《》,邓稼先,家、家。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他“”功勋奖章。
作者,籍,家。
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奖。
2.《说和做》选自《》。
闻一多,、、代表作有诗集《》《》学术著作《》《》等。
作者,。
代表作有诗集《》等。
3.《回忆鲁迅先生》选自《》第二卷。
作者,原名,家。
代表作有小说《》、《》等。
4.《孙权劝学》节选自《》卷。
这部书是(年代)主持编纂的一部,记载了。
主持编纂者字,(朝代)家、家。
孙权,字,时期。
5.《黄河颂》选自组诗《》。
词作者,本名,湖北光化人,人,家。
6.《最后一课》作者,国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等。
7.《土地的誓言》选自《》卷一,作者,原名,辽宁昌图人,家。
代表作有小说《》等。
8.《木兰诗》选自《》卷二十五(朝代编写。
)这是朝代(地点)的一首(体裁)。
9.《阿长与<山海经>》选自《》(《》第二卷)作者,原名,1898年改名为,字。
浙江绍兴人,与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合称为“”。
20世纪中国的主要作家,是中国现代小说、白话小说和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
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家、家、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的精神。
1918年在《新青年》中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直到1926年,陆续创作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等,杂文集《》《》《》,散文诗集《》,回忆性散文集《》(又名《》)等专辑。
中篇小说《》。
10.《老王》选自《》。
作者,家、家。
代表作有散文《》、译作《》11.《台阶》选自小说集《》。
作者。
12.《卖油翁》选自《》卷一,作者,字,号,晚号。
谥号,(朝代)家,家,之一。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选自《》,叶圣陶,原名,家、家、家。
代表作长篇小说《》、童话集《》等。
作者,、家。
代表作有随笔集《》等。
14.《驿路梨花》作者。
15.《最苦与最乐》选自《》。
作者,字,号,别号,广东新会人,家、。
初中部编语文教材系列之:七(下)语文所有课文文学常识和中心(含题目和答案)
![初中部编语文教材系列之:七(下)语文所有课文文学常识和中心(含题目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dadcf049649b6648d7477a.png)
七年级语文(下)所有课文文学常识和中心1.课文《邓稼先》选自《》,作者是,美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他和李政道共获1957年物理学奖。
这篇回忆性散文将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来描写、评价,突出了,赞扬了邓稼先崇高情怀。
2. 课文《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选自《》,作者是,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等。
闻一多是、学者、,代表作有诗集《》《》,学术著作《》《》等。
刻画了闻一多先生治学态度、精神、爱国热情以及的高尚人格,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仿效。
3. 课文《回忆鲁迅先生》选自《》,作者是萧红,原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等。
课文通过的描写,借以向世人展现一个与的鲁迅。
并借此来抒发自己对之情。
4.课文《孙权劝学》节选自《》,是北宋主持编纂的一部通史,记载了的史事。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家、家。
孙权是时国创建者。
本文写的是,说明只要。
5. 诗歌《黄河颂》选自《》,作者是,本名,诗人,文学评论家。
诗人歌颂黄河,激励中华儿女,。
6. 课文《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小说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等。
通过,真实地反映了,以及,集中地表现了精神。
7. 课文《土地的誓言》选自《》作者是,原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等。
作者以倾诉式的语言,抒发了情;对情,具有强烈的。
8.《木兰诗》选自《》,这是时北方的一首。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记述了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
9. 课文《阿长与<山海经>》选自《》,作者是。
记述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
10. 课文《老王》选自《》,作者是,作家、家。
代表作有散文《》,译作《唐吉坷德》等。
通过对平凡人物老王的描写老王虽然穷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他一本做人的道德良心,是极其纯朴的好人。
提倡,关心老王这样的好人。
提倡老王的一种“善”的精神。
11. 课文《台阶》选自小说集《》作者是。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24d18a6ebd64783e09122bbf.png)
文学常识1.《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着名理论物理学家。
作者热情赞美邓稼先为国家、民族建立的功勋,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2.《说和做》作者臧克家,着名的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着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作者热情歌颂了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3.《回忆鲁迅先生》作者是萧红,原名张乃莹,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
课文主要写了自己与鲁迅先生一家的生活中的小事,去怀念他所做的那些智慧、幽默、爽朗、平易近人、关爱他人的事情。
作者笔下的鲁迅:坦率、敏捷、和善、幽默、爽朗、对青年严格要求的同时又深切关爱生活;平凡随意,为人宽厚仁爱,待友真诚悉心,意志坚定,伟大而平凡。
4.《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命名为《资治通鉴》。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本文通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强调了读书学习对增长才略的重要作用。
5、《黄河颂》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人。
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6.《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国籍)小说家都德,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集《星期一故事集》等。
课文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与感受以及韩麦尔先生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热情。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课文内容整理及练习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课文内容整理及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440caa32bd64783e09122bcc.png)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课文内容整理及练习〖整理〗第一单元1、《邓稼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又是一篇典范的人物传记。
作者杨振宁,物理学家,邓稼先生前好友。
本文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一个广阔的文化背景中进行描写评价,突出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让读者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本文语言朴实而深情,其中既有作者对中华民族的深情,也有对50年友谊的老友的深情。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作者臧克家,本文通过对闻一多作为学者和民主战士两个方面事迹的记叙,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自学精神,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本文语言夹叙夹议,生动形象,富于音乐美。
3、《回忆鲁迅先生》作者萧红,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作者以纪实的笔法,通过描写鲁迅先生的一些生活小事,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更随和、更真实的鲁迅,让读者更全面的体会到伟大鲁迅的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并借此抒发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作者擅长通过极具灵性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4、《孙权劝学》选自之《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间的史事。
本文写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有了惊人成长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第二单元5、《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
诗人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黄河唱出了颂歌。
作者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6、《最后一课》是一篇小说,作者都德,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柏林之围》等。
本文以普法战争为历史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感受,真实的反映了法国沦陷区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部编版七年级教学下册语文文学常识
![部编版七年级教学下册语文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23d195dc58fb770bf68a5592.png)
文学知识1. 《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 有名理论物理学家。
作者热忱赞叹邓稼先为国家、民族成立的功绩, 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崇拜之情。
2. 《说和做》作者臧克家 ,有名的诗人, 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闻一多 , 湖北浠水人, 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作者热忱歌颂了闻一多先生的慎重勤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汹涌执着的爱国热忱、言行相符的崇高人品。
3. 《回想鲁迅先生》作者是萧红 , 原名张迺莹, 作家 , 被誉为“30 年月文学洛神” , 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
课文主要写了自己与鲁迅先生一家的生活中的小事, 去他所做的那些智慧、风趣、开朗、和蔼可亲、关爱别人的事情。
作者笔下的鲁迅: 爽快、矫捷、和蔼、风趣、开朗、对青年严格要求的同时又深切关爱生活; 平庸任意, 为人宽厚博爱, 待友真挚尽心 , 意志坚定 , 伟大而平庸。
4. 《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的史事。
宋神宗以其“基于旧事,有资于治道”,故命名为《资治通鉴》。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本文经过写吕蒙在孙权劝告下“ 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进步, 令鲁肃叹服并与之“ 结友” 的故事, 重申了念书学习对增加才略的重要作用。
5、《黄河颂》作者光已然 , 原名张光年,1913 年出生 , 湖北光化人。
诗人、文学议论家。
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经冼星海谱曲后流行全国。
诗人采纳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 其实是歌颂我们的民族, 激励中华子女像黄河同样“ 伟大坚毅”, 以英豪的气派和坚毅的信心捍卫黄河, 捍卫中国。
6. 《老山界》的作者陆定一,江苏无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
本文真切、生动地表达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不怕困难,奋发图强的坚毅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归纳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df03a38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4.png)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归纳
一、文学的定义
文学是用语言艺术地再现社会生活的,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多种文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审美、思想、情感和语言
的综合体现。
二、文学的分类
1.按体裁分类
文学按体裁可分为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类。
2.按流派分类
文学按流派可分为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古典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等多个流派。
3.按创作背景分类
文学按创作背景可分为民间文学、宫廷文学、现代文学等多个分类。
三、文学史
1.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可以划分为古代文学、近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三个时期,传统古代文学以诗歌为主要形式,内容丰富多样,唐诗宋词是其中的代表作品;近代文学主要反映了社会变革和改良,有很多优秀的小说和散文作品;现代文学主要以小说和诗歌为主要形式,内容更加真实、深刻。
2.世界文学史
世界文学史可分为古典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文学、启蒙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等多个时期,每个时期都产生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希腊的荷马史诗、莎士比亚的戏剧、俄罗斯的托尔斯泰小说等。
四、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是评价文学作品的专门性文章,主要包括对作品内容、风格、主题等方面的评价,是文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写作技巧
写作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手段,好的文学作品需要借助出色的写
作技巧实现。
写作技巧包括人物刻画、环境描写、情节设计、语言
运用等多方面内容,其中语言运用是最重要的一环。
六、作品分析
对于一个文艺爱好者而言,作品分析是提升自身欣赏和创作水
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作品的细致分析,把握其创作特点和内涵意义。
七年级下课文内容课梳理+文学常识拼音练习
![七年级下课文内容课梳理+文学常识拼音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88ba2352a32d7375a5178005.png)
七年级(下)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菜畦qí皂荚jiá树班蝥máo臃肿yōng zhǒng 攒cuán 成秕bǐ谷系jì一条长绳拗ǎo过去锡箔bó点拨:注意多音字“攒”“系”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桑(shèn) 葚收(liǎn) 敛脑(suǐ) 髓人声(dǐng) 鼎沸 (kuī) 盔甲3.用恰当词浯填空。
(1)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形容词或动词。
(2)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动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主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本文选自《朝花夕拾》主旨: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了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含蓄地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P2注释①选自《朝花夕拾》1.重点:第2段(1)空间描写顺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具体描写的事物(2)三种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具体描写的事物(3)先静物到动物,再由动物到静物2.动作描写:P5 第7段雪地捕鸟(9个动词)3.P6 第9段过渡段(作用:承上启下)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鸡毛掸dǎn子咻xiū咻玉簪zān花骊lí歌花圃pǔ懒惰duò2.用恰当词语填空。
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头的那种手套,举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举着从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送给亲爱的韩老师,是她教我跳舞的。
部编版语文七下文学常识填空(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下文学常识填空(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a3295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0.png)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梳理与文学常识1、《邓稼先》是一篇,作者,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邓稼先的品质:对工作的精神。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作者,现代著名、。
因代其代表作《》广泛流传,被誉为“”。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闻一多对研究学术的务实精神、治学专心致志;对革命高度责任感和言行一致的品格、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和爱国精神。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选自《》,作者,代表作《》、《》。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代表作品:散文集《》,散文诗集《》,小说集《》、《》《》。
鲁迅的品质:乐观爽朗、平易近人、幽默风趣、关心青年人、宽容、敬业、做事认真的严谨。
4、《孙权劝学》选自《》。
作者,家、家。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
历时完成,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内容以为主,长于描写战争。
宋神宗认为此书“”,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5、《黄河颂》是一首,作者,家、家。
本文是著名音乐作品《》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主题的现代诗来读。
这首诗以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式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七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
6、《老山界》作者,家。
是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又叫。
本文即是按顺序记叙了第一天下午到第二天下午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
7、《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是,原名,曾用笔名。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通讯集《》、散文《》等。
本文表现了8、《土地的誓言》是作家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作者对沦丧故土的怀念不是抽象直白地抒情,而是通过对大量景、物的生动描写,抒发了。
9、《木兰诗》的作者是北宋。
是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与《》并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文学常识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4130618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1.png)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文学常识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汇总一、课内古诗文1.《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北宋郭茂倩编,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
歌词来源有二种:一部分是文人专门作的,一部分是从中国民间收集的。
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辞,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
3.《卖油翁》选自《归田录》卷一。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柳三苏,欧阳曾巩带一王)。
4.《陋室铭》选自《刘禹锡集》。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有“诗豪”之称。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
《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
说,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
《通书》等。
5.《登幽州台歌》选自《陈子昂集》《望岳》选自《杜诗详注》,五言古诗。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登飞来峰》选自《王荆文公诗笺注》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游山西村》选自《剑南诗稿校注》卷一,七言律诗。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家、文学家。
6.《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笔记体小说。
纪(jǐ)昀,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纪昀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二、附录古诗及名著阅读1.《竹里馆》选自《王维集校注》,绝句。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唐朝诗画家。
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七年级下课文内容1-30课梳理+文学常识、拼音练习
![七年级下课文内容1-30课梳理+文学常识、拼音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74ad0306915f804d2b16c19b.png)
七年级(下)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菜畦qí皂荚jiá树班蝥máo 臃肿yōng zhǒng 攒cuán成秕bǐ谷系jì一条长绳拗ǎo过去锡箔bó点拨:注意多音字“攒”“系”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桑(shèn) 葚收(liǎn) 敛脑(suǐ) 髓人声(dǐng) 鼎沸 (kuī) 盔甲3.用恰当词浯填空。
(1)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形容词或动词。
(2)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动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主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本文选自《朝花夕拾》主旨: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了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含蓄地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P2注释①选自《朝花夕拾》1.重点:第2段(1)空间描写顺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具体描写的事物(2)三种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具体描写的事物(3)先静物到动物,再由动物到静物2.动作描写:P5 第7段雪地捕鸟(9个动词)3.P6 第9段过渡段(作用:承上启下)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鸡毛掸dǎn子咻xiū咻玉簪zān花骊lí歌花圃pǔ懒惰duò2.用恰当词语填空。
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头的那种手套,举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举着从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送给亲爱的韩老师,是她教我跳舞的。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练习及答案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6bc35710a6f524ccbf85d4.png)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练习1、《邓稼先》的作者是______ __籍华裔,1957年“_________物理学奖”获得者______________。
邓稼先是我国的“______________”元勋。
2、《说和——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______________。
文中所记叙的闻一多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作者是,是中国,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
后来发表了著名的长篇小说等。
4、《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______,该书是一部______________体通史,作者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__家。
.5、《黄河颂》选自组诗《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作词,______________谱曲,写于抗日战争时期。
6、《最后一课》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__。
小说以______________战争为背景。
7、《土地的誓言》写于十周年,作者,原名,有长篇小说代表作《》《》等。
课题的意思是。
8、《木兰诗》是我国______________时北方的一首______________ 民歌,选自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____编的《》。
9、《阿长与山海经》作者是______________,原名 _________,___ __人,1918年5月,首次用“______________”作笔名在《新青年》发表了鲁迅的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的______________。
10、《老王》选自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__,作家,文学翻译家。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专题复习《文学常识》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专题复习《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10ef4187b84ae45c3a358ce4.png)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专题复习《文学常识》(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复习学案—文学常识1、《邓稼先》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
《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人名),他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说和做》作者是臧克家,当代诗人。
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
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
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
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
3、《回忆鲁迅先生》《回忆鲁迅先生》作者萧红是现代女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等。
4、《孙权劝学》《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作者为北宋(朝代)司马光,《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5、《黄河颂》《黄河颂》 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作者光未然,由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谱曲。
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6、《最后一课》《最后一课》的体裁是小说,作者是这篇文章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我”是本文的线索。
7、《土地的誓言》 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又名曹京平,著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等。
他属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现当代著名作家、小说家(文学派别),他们的作品大都表现了家仇国恨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的双重情感。
8、《木兰诗》《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知识整理
![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知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f7b0b72ed630b1c59eeb5ea.png)
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知识整理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知识整理及其练习第一单元: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小说集《呐喊》(《社戏》《故乡》出自其中)、《彷徨》、《故事新编》,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出自其中),散文诗集《野草》(《风筝》、《雪》选自其中)。
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其中)。
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记叙童年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欢喜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在文中提到了长妈妈、寿镜吾老先生和闰土及闰土的父亲。
2.《爸爸的花儿罗勒》节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是林海音,台湾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城南旧事》是林海音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所作的自传体小说。
3.《丑小鸭》的作者是丹麦(国别)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代表作有《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等160多篇童话作品。
《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
这篇童话写了一只处处受到排挤、嘲笑、打击的丑小鸭形象,但是它心中一直怀着一份梦想,因为这份梦想,它在困难面前没有绝望、沉沦,而是始终不屈的奋斗,终于面呈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俄国(国别)诗人普希金,代表作有《自由颂》,《致大海》等。
5.《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又称王文公。
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诗人、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伤:哀伤,叹惜。
第二单元:1.《最后一课》的作者是都德,法国小说家。
主要是写普法战争后在沦陷的法国小镇上,最后一堂法语课。
主要人物小弗朗士、韩麦尔先生,他们是法国广大群众的代表,反映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作者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
七年级(初一)下册文学常识梳理
![七年级(初一)下册文学常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fd3a63f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d.png)
古诗词文学常识
王维(701—761),字 ,河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西)人,祖 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唐代诗人、画家。 韩愈(768—824),字 ,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 黎,世称“ ”, 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 八大家之一。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代 文学家。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 ,抚州临川(今江西抚 州)人,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 一。
时北方的一首 ,是北朝
民歌中的代表作,是古代的一首
诗。在中国文学史
上它与南朝的《
》合称为“乐府双璧”。
10课《阿长与<山海经>》选自《 朝花夕拾 》,作者 鲁迅 , 原名 周树人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 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 》等。 11课《老王》杨绛(1911—2016),江苏无锡人,作家、翻译家 。代表作有散文《 干校六记 》、译作《 堂吉诃德 》等。钱 锺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作家、学者。代表作有小说 《 围城 》,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
津)人,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有随笔集《
》等。
15课《课梁启超(1873—1929),字
,号 ,别号 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思想家、学者。著作大多收入《
》。
17课《陋室铭》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 铭 ,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 一种文体。 《 爱 莲 说 》 周敦颐,字茂叔,北宋(朝代)哲学家。著有《太极图 说》《通书》等。本文选自《周敦颐集》。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 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 ,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文学常识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6d1d02bbccbff121dc36835e.png)
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汇总一、课内古诗文1.《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北宋郭茂倩编,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
歌词来源有二种:一部分是文人专门作的,一部分是从中国民间收集的。
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辞,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
3.《卖油翁》选自《归田录》卷一。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柳三苏,欧阳曾巩带一王)。
4.《陋室铭》选自《刘禹锡集》。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有“诗豪”之称。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
《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
说,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
《通书》等。
5.《登幽州台歌》选自《陈子昂集》《望岳》选自《杜诗详注》,五言古诗。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登飞来峰》选自《王荆文公诗笺注》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游山西村》选自《剑南诗稿校注》卷一,七言律诗。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家、文学家。
6.《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笔记体小说。
纪(jǐ)昀,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纪昀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二、附录古诗及名著阅读1.《竹里馆》选自《王维集校注》,绝句。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唐朝诗画家。
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统编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
![统编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12acc5c0b9d528ea80c7792e.png)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中国文学部分:1.《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北宋郭茂倩编),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赞美了本兰的勇敢、谨慎、机敏。
2.《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命名为《资治通鉴》。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本文通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强调了读书学习对增长才略的重要作用。
3.《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著名理论物理学家。
作者热情赞美邓稼先为国家、民族建立的功勋,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4.《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记述了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和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湿的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5.《最苦与最乐》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广东新会人。
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
著有《饮冰室全集》。
课文通过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证明了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的论点,告诉我们不能躲避责任、苟且偷生,要勇于背负人生、社会的大责任,体会人生的快乐。
6.《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陋室铭》这篇铭文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7.《爱莲说》作者周敦颐,道州人,字茂叔,谥号“元”,北宋哲学家。
世称“濂溪先生”。
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
著有《周元公集》。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660a244a1eb91a37f1115c6b.png)
部编语文文化常识5、《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
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诗人,文学评论家。
1939年在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由冼星海谱曲。
6、《最后一课》都德,法国小说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集《星期一故事集》等。
7、《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曹京平,辽宁昌图人。
代表作有小说《科尔沁旗草原》等。
8、《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北宋郭茂倩编,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木兰诗》又叫《木兰辞》,它和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一起誉为我国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十五从军征》9、《老王》选自《杨绛散文》作者杨绛,江苏无锡人,作家、翻译家。
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
钱锺书夫人。
10、《卖油翁》选自《归田录》,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14、(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戈宝权译。
普希金,俄国19世纪伟大诗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
(2)《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弗罗斯特,美国诗人。
15、陈子昂,字伯玉,唐代诗人。
《登幽州台歌》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望岳》《江南逢李龟年》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渡荆门送别》《峨眉山月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春夜洛城闻笛》《登飞来峰》选自《王荆文公诗笺注》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文学常识、课文内容整理及练习〖整理〗第一单元1、《邓稼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又是一篇典范的人物传记。
作者杨振宁,物理学家,邓稼先生前好友。
本文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一个广阔的文化背景中进行描写评价,突出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让读者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本文语言朴实而深情,其中既有作者对中华民族的深情,也有对50年友谊的老友的深情。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作者臧克家,本文通过对闻一多作为学者和民主战士两个方面事迹的记叙,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自学精神,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本文语言夹叙夹议,生动形象,富于音乐美。
3、《回忆鲁迅先生》作者萧红,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作者以纪实的笔法,通过描写鲁迅先生的一些生活小事,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更随和、更真实的鲁迅,让读者更全面的体会到伟大鲁迅的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并借此抒发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作者擅长通过极具灵性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4、《孙权劝学》选自之《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间的史事。
本文写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有了惊人成长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第二单元5、《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
诗人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黄河唱出了颂歌。
作者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6、《最后一课》是一篇小说,作者都德,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柏林之围》等。
本文以普法战争为历史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感受,真实的反映了法国沦陷区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小说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刻画人物,韩麦尔先生和小弗朗士,都是小说的主人公。
小说在高潮部分戛然而止,震撼人心。
7、《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
标题的意思是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以“我”对土地“挚痛的热爱”为情感主线,描绘了沦陷的故乡昔日的美丽丰饶,自己在故乡的成长足迹,抒发了作者对沦陷的故乡强烈的思念之情,并抒发了为解放故乡而战斗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誓言。
8、《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属于叙事诗。
叙述了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歌颂了木兰勤劳朴实、刚强勇敢的性格,和不爱功名、不慕富贵的高尚品德。
详写了木兰的女儿情怀,略写了她战场上的英雄气概。
《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合称汉乐府的双璧。
第三单元9、《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的著作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文中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通过记叙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勾画出一个善良朴实,迷信唠叨的长妈妈。
通过写长妈妈寻购、赠送自己渴慕已久的《山海经》,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和思念之情。
10、《老王》作者杨绛,钱钟书之妻,女作家,翻译家。
本文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位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
11、《台阶》作者李森祥,当代小说家。
本文叙述了父亲建造有高台阶的新屋的过程,描写了一位倔强、有自信心、永不服老的典型农民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与怜悯之情,也展现了一种凄楚辛酸的情感。
台阶是小说的故事线索,围绕台阶组织材料,以台阶命题立意,表现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表现了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12、《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是北宋欧阳修,这是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文章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故事,阐明了“业精于勤”,“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时也告诫人们应牢记“满招损,谦受益”的古训。
第四单元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张中行。
本文通过记叙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几件小事,重点塑造了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品行,突出了其宽厚与认真,表达了作者的敬佩之情,同时也阐明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
14、小说《驿路梨花》作者彭荆风,以“我”和老余为线索人物,围绕着“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展开故事情节,运用设置悬念、以物喻人的手法,通过发现小屋、投宿小屋、偶遇瑶族老人、准备修葺小屋、听梨花妹妹讲述小茅屋的来历等几件小事,赞美了梨花等人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显示了雷锋精神的深入人心。
标题“驿路梨花”一语双关,字面上指驿路上的梨花,实指梨花姑娘,梨花精神。
15、《最苦与最乐》是一篇论证严密的议论文,作者梁启超。
本文围绕着中心论点“人人必须尽责任”,阐述了一个深刻的哲理: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全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
16、《陋室铭》的“铭”本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韵文。
本文虽然只有短短的83字,但融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以山水起兴,引出陋室不陋,再通过具体描写陋室的自然环境清幽,交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高雅来表现作者两袖清风的情怀,最后以名人案例、古人之言收束全篇。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不慕名利的情操,流露出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17、《爱莲说》的“说”是一种偏向于议论的文体。
作者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
第一段细致描绘莲的形象,说明自己爱莲的原因,第二段以花喻人,托物言志,表达了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第五单元18、《紫藤萝瀑布》作者宗璞,本文以“紫藤萝花”为线索,按照“赏花”“忆花”“思花”的顺序展开,赞美了生命的顽强美好,抒发了“不幸是暂时的,生命是永恒的”哲理感悟。
19、《一棵小桃树》作者贾平凹。
全文采用双线结构,以小桃树的生长为明线,以“我”对理想的追求为暗线,揭示了只要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未来的生活哲理。
20、《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一首哲理抒情诗,作者是“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
作者没有借助具体的形象,而是运用劝告的口吻和平淡的语气,告诉人们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挫折,面对挫折时要正确对待它,要镇静,要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
21、《未选择的路》作者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
在这首诗中,弗罗斯特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形象,以比喻的手法引起人们丰富生动的联想,烘托出人生岔路这样具有哲理寓意的象征。
22、《登幽州台歌》作者陈子昂,唐代文学家。
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古吊今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
23、《望岳》作者杜甫,通过描绘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24、《登飞来峰》作者王安石,通过描写登飞来峰的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的高瞻远瞩,以不畏艰险的勇气和决心。
25、《游山西村》作者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
以一个“游”字作为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26、《己亥杂诗》作者龚自珍。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感受,既有解甲归田的惆怅,又有继续为国效力的信念,展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传达出“不在其位,要谋其政”的难能可贵的精神。
第六单元27、《伟大的悲剧》作者茨威格,奥地利作家。
本文通过叙述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行五人,精疲力尽,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悲哀的发现他们竞争对手已经捷足先登了。
丧气地踏上归途,遭受到突如其来的恶劣气候,饥寒交迫,体力不支,最后一个个悲壮死去。
颂扬了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28、《太空一日》作者杨利伟,是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本文展现了我国宇航员首次飞行太空的一些经历,表现了严谨、科学的态度。
29、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作者刘慈欣,本文以“我”的经历见闻转变为主线,以她的故事回述为暗线。
记叙了人类使用地航飞船深入地球内部进行探险,在航行中失事,下沉到地心,飞船上只剩下一名年轻的地航员,她只能在封闭的地心度过余生的故事,表现了人类为探索地球不怕牺牲的精神。
为读者探测了奇幻神秘的未来科学前景,也展示了浓厚深刻的人文关怀,于科幻中结合现实,在小说中表露沉思。
本文想象奇特,构思精巧。
30、《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本文通过寺僧、讲学家和老河兵,推求沉在河里的石兽的位置的故事,说明了许多现象的发生有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做推断,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分析作出判断的道理。
〖练习〗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
B.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也有他称。
他称中,除一般他称外,又有爱称、敬称等。
C.《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阿尔萨斯地区人民的悲痛与愤慨,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D.杨绛的散文《老王》,围绕老王的生活遭遇展开叙述,表现社会下层劳动者艰辛的生活,以及质朴、善良、忠实的可贵品质。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
C.《阿长与〈山海经〉》出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朝花夕拾》。
D.《最后一课》作者都德,法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
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作有《自由颂》《致大海》等。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彭荆风的《驿路梨花》是一篇散文,以“我”和老余所见所闻为顺序,围绕着“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生动地展示了雷锋精神在祖国边疆军民中生根、开花、发扬光大的动人情景,歌颂了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貌。
B.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诗人,此文以明白如话的诗句和具体的形象阐明了一中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你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