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4.3质量守恒定律学案新版粤教版
九年级粤教版化学上册教案 4.3 质量守恒定律 (1)
4.3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分析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实验,思维能力,培养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能力及应用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从形象的直观上升到抽象思维,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难点:应用多媒体教学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疑点:1、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2、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加深理解,如“镁条燃烧质量增加;蜡烛燃烧后完全消失”以上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在反应中生成别的物质,如: [板]:P+O2===P2O5NaOH+CuSO4===Cu(OH)2+Na2SO4这些物质在质上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些物质在量上是否发生变化呢?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物质在反应前的质量跟生成物量间可能存在哪几种关系?产生猜想,出现不同的想法(增大、减小、不变等),引起学习欲望。
思考、回答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验证化学反应中量是否发生变化?请同学先思考讨论。
(认为不完整的,可补充)讨论、回答初步学习定量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以上的几种猜想,哪一种是对的呢?现在以P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为例进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怎样变化的?下面开始实验:演示[实验一] 边讲边操作观察、思考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与实验记录分析能力。
下面开始分组实验:要求是:①按要求的实验方案进行操作②将反应物情况记录,反应物状态,生成物状态,实验现象以及质量变化情况写在实验记录上,下面分组实验,每两个人一小组,这边为一大组,做的是硫酸铜跟氢氧化钠反应。
这一大组做的是氯化钡跟稀硫酸的反应。
分组实验观察记录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知识的欲望。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教案:4.3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第三节《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化学变化的本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开始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对化学反应进行研究。
教材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的过程,提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吗?”的疑问,启发学生对该疑问进行“猜想和假设”,通过对不同的化学反应进行实验与观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规律。
接着启发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去认识这一规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及其本质。
本节课学习这个定律,除了使学生认识这一客观规律外,同时也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做好理论准备。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知道许多化学反应,能用微粒的观点从质变的角度分析一些化学变化的实质,但对于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是否改变还缺乏认识,从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观念有待建立。
另外学生在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及一些基本实验操作、实验探究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因此,要通过实验得出质量守恒定律并从本质上真正理解该定律的实质有一定的学习难度。
三、教学设计思路这节课首先通过一个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提出问题:“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有什么关系?”并启发学生对该疑问进行“猜想和假设”,通过对不同的化学反应进行实验与观察,先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接着启发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去认识这一规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及其本质;最后通过练习进行应用,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质量守恒定律。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活动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2)从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课堂中,能设计并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能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含义和基本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2)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同时感受化学规律之美。
九年级化学上册4.3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新版粤教版
4.3质量守恒定律课标依据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一、教材分析教材不是从定义出发,把质量守恒定律强加给学生,而是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通过作出假设、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方法,设计并实施一些实验方案,指导学生观察、思索,使学生从自己亲身观察到的事实中,经过思考,得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规律,然后教材又给出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这两个实验方案,让学生比较前后质量变化情况,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而较深刻地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较高,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在观察中讨论,在讨论中形成共识,不仅使学生学到新的化学知识,也可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有更深的理解。
所授课班级学生喜欢探索新问题,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探究活动,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运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五、教法学法六、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铁生锈后它的质量增加了,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在化学变化中隐藏着什么秘密吗?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那么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反应物碳和氧气的质量之和有什么时候关系呢?二、实验探究1、提出假设若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有变化,则可能有几种情况?①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4.3《质量守恒定律》
4.3《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为化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大门,它为化学家从量变的角度去研究化学变化提供了最精确的理论依据,也为后来发现的有关化学变化的一些规律奠定了基础。
九年级广教版第四章第五节引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课程。
这一课程的引入也使学生开始走进了从量变研究化学变化的的大门。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使学生初步接触化学:①对化学学科的基本认识(化学是什么?化学研究什么?化学怎么学?)②对化学基本实验的认识与操作③对化学学科的基本态度与情感。
第一章的学习能使学生建立“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化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科学思想。
第二章《认识空气、保护空气》使学生认识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第二节《物质构成的奥秘》从微粒的角度去学习化学,使学生建立“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和“物质是不灭的、物质是可变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化学基本观念。
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使学生认识身边的具体物质——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从化学角度特别是从化学变化的角度去学习,使学生步入化学学习的殿堂。
初步建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和“物质两面性”的化学基本观念。
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从化学变化中量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变化中的量变关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建立“化学变化中质量守恒关系”的重要科学思想,也为下一节课《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提供理论保障。
因此本节课程的知识内容在化学教材中起呈上启下的地位,在化学教学中呈突出地位,在学生学习中起链接地位。
在情感态度上,通过本节的学习,要使学生感受科学发现的过程和所运用的科学方法,学习科学家那种敢于质疑、精益求精、深入探究的科学精神。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三章内容的学习,已完全掌握了什么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但并不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科学中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这个主题下的内容,主要了解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通过活动与探究得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结论;然后通过活动与探究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从而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1)原子的种类不没有改变,(2)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3)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九年级化学上册4.3质量守恒定律学案(新版)粤教版
4.3质量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能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自主探究】1、旧知回顾:水的组成和构成。
2、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110页—112页内容,记忆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了解托盘天平的使用。
3、应知应会:在化学反应中, ,这是由于化学反应中三“不变”:、、。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探究一:质量守恒定律1.探究活动: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③实验与事实:【实验4—7】、【实验4—8】、【实验4—9】④实验结果:将上述实验的现象和称量数据记录在教材第111页的表格中。
⑤实验小结: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总质量。
2.比较上述实验得到的数据,小组讨论:为什么【实验4-7】和【实验4-8】都属于同一个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前者相等而后者不相等?3、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讨论化学实验过程中出现质量变化的问题。
(教材第112页“讨论与交流”,小组合作,通过交流完成)探究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1.以水通电分解为例,分析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中有三“不变”:不变、不变、不变。
2、以水通电分解为例,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改变的是;肯定改变的是;可能改变的是。
【跟踪练习】见教材113页4.3习题第2、3、4、6题【达标检测】1、绿色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发生反应:CO2+H2O→葡萄糖+O2,由此推知葡萄糖()A、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B、一定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C.一定含碳、氢、氧元素D、无法确定2、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A、物质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B.分子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C.分子的数目不会发生变化D.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3、从下图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A.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4、某化工厂进行生产,用食盐(NaCl)和水配成食盐水,然后电解。
粤教版化学九上4.3《质量守恒定律》word教案
4.3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产生学习的成功体验,享受学习、享受科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难点:微观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过程:
课后记:
设计意图:
环节一设计意图:构建一个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对象,借题说事。
环节二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不管是科学的重大发现还是个人的发展,观念、思路的重要性。
环节三设计意图:渗透化学史的教育,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产生过程,重温历史,学习科学家敢于质疑、开拓创新的精神。
环节四设计意图:电解水微观图演示,通过学生在观察基础上,认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引导学生从化学的微观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产生质的飞跃。
环节五设计意图:为了便于理解,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实例作为质量守恒的类比模型,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以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能更容易的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
环节六设计意图:学习的反思;一个知识内化、认识提高、情感升华的过程。
九年级化学上册 4.3 质量守恒定律学案(无答案)(新版)粤教版
【知识 运用】1. 下列变化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10g水受热变成10g水 蒸气
B.5g食盐溶解在95g水中,成为100g食盐溶 液
C.50mL水加入50mL酒精,成为体积小于100mL的溶液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大
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
【合作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
⑴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所生成产物的质量比铁丝原质量增加了,增加的质量是哪种 物质的质量?
⑵把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后,试管里剩余物质的质量小于原混合物的质量,减少的质量是哪种物质的质量?
【点拨引导】
2.在A+B==C+D中,5gA跟足量的B反应,得到4gC和9g的D, 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 )
A.16g B.4g C.8g D.13g
4.(中考链 接)在化学反应中,下列各项中: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原子的种类、④物质 的总质量、⑤原子的质量、⑥分子的种类、⑦元素的种类、⑧物质的种类,肯定不会改变的是;肯定会改变的是;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的是。
【检测反馈】(拓展延伸),
1 .某同学观察到家中铜器表面出现绿色物质,对此进行了探究,原来是铜生锈了,其反应原理为2Cu+O2+X+H2O==C u2(OH)2CO3则X的化学式为 。
2.某纯净物加热后分解生成NH3、H2O和CO2。 根据这一事实推断,该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2.观察实验4-8,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取下气球后观察到什么现象?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4.3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2)能从微观角度分析在一切化学反应里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动手实验,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研究化学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的假设,并用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验证,使学生会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通过实验汇报等,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3)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2.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方法】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理解应用【教学准备】仪器:托盘天平、锥形瓶、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气球、烧杯、小试管、镊子、坩埚钳等。
药品:白磷、氢氧化钠、CuSO4溶液、盐酸、碳酸钠、镁带等蜡烛。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如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蜡烛渐渐变短。
那么大家知不知道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可能有哪几种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请大家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大胆地作出自己的假设。
学生作出假设回答: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教师:除了相等,还可能有哪几种情况呢?学生: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大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小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假设1.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大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假设2.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小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假设3.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九年级化学上册 4.3 质量守恒定律学案(无答案)(新版)
4.3质量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 记住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表现和微观本质,认识到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总质量没有增减。
3.学会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和解释某些现象。
【知识回顾】1.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水通电时,水分子分解成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然后这些原子进行重新组合,生成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分别生成了_________和__________。
在这个过程中,氢、氧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________(有或没有)发生变化。
因此,被分解水的质量_________(等于或不等于)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和。
3.托盘天平使用时药品放________、砝码放__________,取用砝码时用__________。
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纸片,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应置于玻璃器皿(如表面皿、___________)里称量。
【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与验证实验[提出问题]:我们通过前面碳、硫、磷的燃烧,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电解水等化学反应的学习已经深入体会到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肯定都发生了变化,那么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与生成的物质的总质量是否相等呢?[猜想与假设]: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生成的物质的总质量;②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生成的物质的总质量;[结论]通过以上的实验探究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但是________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是........,_______反应后生成质量守恒定律。
【思考】利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没变、原子的______没有增减,原子的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4.3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设计理念】本节课以实验探究作为教学的突破口,注重以学生为本,坚持直观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实验。
由实验过程的设计、探究,到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充分考虑到视障生的特点和差异,尽可能让视障孩子拥有与健全人同等的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权利。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2)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探究兴趣,获得探究的乐趣。
(2)通过实验探究和史实资料,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树立“物质不灭”的辩证统一观点。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其涵义。
【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从微观角度认识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教学准备】仪器药品:1、演示实验:电子秤、烧杯、铁钉、硫酸铜溶液、镊子2、学生实验:电子秤、烧杯、小试管、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碳酸钠、锥形瓶、小试管、气球。
自制教具:水分子模型【教学过程】【回忆引入】:在前几章的学习中,我们接触了许多化学反应,请大家回忆一下,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提出问题】: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那么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是什么关系呢?【大胆猜想】: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用事实说明你猜想的理由。
PPT出示那么怎样证明你的猜想呢?(通过实验证明)称量物质的质量关系,用到的主要仪器是什么?讨论:实验怎么进行小结:(1)用天平称量反应物的总质量(2)让反应物反应(3) 再称量生成物的总质量,进行比较师演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请大家注意观察现象,盲生认真听好。
这是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我把它倒入烧杯。
这是一枚银白色铁钉。
反应前先称出它们的总质量,记录。
现在我将铁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请大家观察反应现象。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4.3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课题名称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质量守恒定律》科目化学年级九年级课时 1一、教材内容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教材从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入手,从观察一张纸的燃烧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出发,通过思考去“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而不是去死记硬背规律。
这样学生容易接受。
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中,只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使反应物变成生成物,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并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同时也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记住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2)能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能推测物质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逻辑推理和综合归纳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体验探究过程。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班学生的化学学习习惯较好,在本片区同年级12个班处于中偏上的水平,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抽象,枯燥。
如果直接讲授,学生难以接受。
因此,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特点,设置演示实验来探究试验结果。
学生大多是十四、五岁的孩子,对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分析试验结果,获得新知识,并将这种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九年级化学上册 4.3 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无答案)(新版)粤教版
装订线的质量是()A.18gB.11gC.8gD.5.5 g5.下列变化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释的是()A.10g水变成10g冰B.物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C.9g水完全电解生成1g氢气和8g氧气D.5g糖放入25g水中得到30g糖水【课后练习】1.硫粉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含空气)中加热,下列图示能正确表示容器中所盛物质质量变化的是()2.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4.8g氧气,同时只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则该化合物中()A.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无法确定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20 50 30 80 反应后的质量(g)0 100 80 x 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 )A.50 B.40 C.10 D.704.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的()A. 反应条件B. 那些物质是反应物C. 那些物质是生成物D.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5.将25g甲物质,5g乙物质, 10g丙物质,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知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有 10g甲,21g丙,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则丁物质的质量为()A.40gB.20gC.11gD.9g6.根据蜡烛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可以推断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的组成里一定含有()A.碳一种元素B.氢一种元素C.碳和氢两种元素D.碳、氢、氧三种元素7.蜡烛燃烧前的质量为a g,燃烧后的质量为b 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c g,水蒸气的质量为d g,则产物共_____________g,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8.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
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_____________。
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章 生命之源—水 4.3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新版)粤教版
学生要解决的问
题或完成的任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
入
新
课
思考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
化,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是否发生的变化?是增加?减
小?还是不变?下面我们通过实
验来探究。
导课
教
学
过
程
将实验的现象及数据填写教材P111 页上 的空白处。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体会理解
思考质量守恒的原因
[演示实验4-7、4-8、4-9],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强调天平使用的步骤及注 意事项
思考:实验4-7、实验4-8有什么不同?用小气球的作用 是什么?
讨论:P112页讨论与交流
[归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的总和。
强调:(1)、“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总和”等关键词;
子种类(微观)
“一可能变”:分子的个数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教
学
过
程
小
结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及原因
板书Biblioteka 设计作业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设计
课标
要求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用微观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做出解释
教
材
及
学
情
分
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 的定律,在前面几章的学习中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反应,研 究物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变化,但还没有接触反应物与生成物 质量之间的关系,本节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所以本节的知识显得格外重要,通过两个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而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质量守恒定律》学生学案
4.3 质量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2.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旧知回顾】1.托盘天平的使用:称量前要先对天平进行,即检查天平是否____________。
称量时,称量物放在_________,砝码放___________。
加减砝码要用_____________,先加,后加。
2.我知道的化学反应有(任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学习】1.你认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其总质量是如何变化的?2.你能通过实验来检验你的假设吗?请把你的实验方案和大家交流讨论。
3.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4.实质:参加化学反应反应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即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原子的、原子的没有改变,因此,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守恒。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要抓住“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和“两个可能改变”。
(1)五个一定不变: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原子、原子、原子不变、元素种类______。
(2)两个一定改变:的种类、的种类一定改变。
(3)两个可能改变:、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6.质量守恒定律使用时注意的事项:(1)“化学反应”是前提。
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参加反应”是基础。
概念中明确指出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如蜡烛燃烧剩余的石蜡不算在内。
(3)“质量总和”是核心。
无论是参加反应的物质,还是反应后生成的物质,计算时不能漏掉任何一项。
如肉眼看不见的气体也应考虑在内。
(4)“质量守恒”是目的。
定律只适用于“”守恒,不包括体积守恒、分子数守恒等。
2019-2020年粤教版化学九年级质量守恒定律》教案.doc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2、能用微粒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生的猜想,并用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验证,使学生会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通过实验、汇报等,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3、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乐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重点,难点1、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和应用2、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形成过程以及微观含义的理解三、教学过程一、内容在化学反应中,4.5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班级:《质量守恒定律》导学单姓名: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并进一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2、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3、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有关的化学问题二、知识纲要:三、“质量守恒定律”探究之旅:四、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是的实质。
从原子、分子的观点来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分解成,重新组合成的过程。
在反应过程中,原子的、、没有发生改变。
因此,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
五、课堂练习:1、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分子个数;⑥各种原子的总数。
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A.①②③⑤B.①⑥C.②③⑤D.①③⑥2、在A+B→C+D的反应中,5克A和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是()A.18克B.7克C.8克D.6克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XY2+Y2=2Z,则X的化学式为()A.XY B.XY2C.X2Y D.XY34、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H2O+CO2→淀粉+O2。
九年级化学上册 4.3 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无答案)(新版)粤教版(1)
质量守恒定律课题 4. 3质量守恒定律课型预习展示课课时1 【反馈提升】1.学生质疑、展示2.教师点拨:(1)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关键词(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达标测评】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A.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B.分子的运动速度改变C.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D.原子重新组合2.下列各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食盐逐渐溶解在水中 B.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C.空气液化后再蒸发得到气态的氮气和液态氧气 D.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3.a g白磷在b g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A.一定是(a+b)g B.一定不足(a+b)gC.大于(a+b)g D.小于等于(a+b)g4.在A+B→C+D反应中,反应物中A、B质量比为5:2,若反应生成的C和D总质量为28 g,则反应消耗反应物A的质量为()A、14 gB、8 gC、20 gD、16 g5.某反应如下:2R +2H2O + 7O2 = 2FeSO4 + 2H2SO4,则R的化学式是()A.FeS B.Fe2S3 C.FeO D.FeS2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由X、Y、Z、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量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g 4 10 1 25反应后质量/g 待测21 10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X中未测值为零 D.若Q为氧气,则该反应为氧化反应7.某可燃物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则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
8.小文同学对“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定律”心存疑虑,为此他设计用右图装置进行验证:将一支蜡烛固定在一小木片上,然后放在托盘天平在左盘,再向右盘加入适量的砝码使两边平衡。
点燃蜡烛,不久便观察到天平逐渐失去平衡 .小文的实验能否说明蜡烛燃烧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质量守恒定律-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4.3 质量守恒定律-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和意义;2.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方法;3.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问题;4.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2. 教学重难点重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表述方法;2.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难点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3. 教学内容和步骤内容1.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表述方法;2.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步骤1.引入问题:当我们使铁与硫粉混合并加热时,会发生什么?生成的铁硫化物重量是否等于铁和硫粉的重量之和?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并用图示法进行解答。
2.学习质量守恒定律:老师向学生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表述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含义,并进行实验验证。
3.实验操作: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铁和硫粉混合并加热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4.计算数据: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质量守恒计算,并填写记录表格。
5.分析结果:学生根据计算所得数据,进行结果分析,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应用。
4. 实验设计实验目的1.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具体实例;2.观察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变化;3.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铁、硫粉、点燃器、电子称、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1.下取约2g左右的铁、硫粉,并称量记录铁和硫粉的质量;2.使用镊子将铁和硫粉混合;3.使用点燃器加热混合物,观察反应过程,直至反应结束;4.将反应后的产物称量,并记录产物的质量;5.计算铁和硫粉的质量之和,并比较其与实验结果的差异;6.分析实验结果,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应用。
5. 作业布置1.选取一处实际场景,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并填写作业表格;2.搜集并总结与质量守恒定律相关的实例,并发表心得体会;3.阅读相关的科普材料,扩展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
6.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应用和意义,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实验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加深了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理解和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4.3质量守恒定律学案新版粤教版
【学习目标】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能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自主探究】
1.旧知回顾:水的组成和构成。
2.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110页—112页内容,记忆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了解托盘天平的使用。
3.应知应会:在化学反应中,,这是由于化学反应中三“不变”:、、。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探究一:质量守恒定律
1.探究活动: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③实验与事实:【实验4—7】、【实验4—8】、【实验4—9】④实验结果:将上述实验的现象和称
量数据记录在教材第111页的表格中。
⑤实验小结: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总质量。
2.比较上述实验得到的数据,小组讨论:为什么【实验4-7】和【实验4-8】都属于同一个反应,反
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前者相等而后者不相等?
3.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讨论化学实验过程中出现质量变化的问题。
(教材第112页“讨论与交流”,小组合作,通过交流完成)
探究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1.以水通电分解为例,分析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中有三“不变”:不变、
不变、不变。
2.以水通电分解为例,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改变的是;肯定改变的是;可能改变的是。
【跟踪练习】见教材113页4.3习题第2、3、4、6题
1 / 2
【达标检测】
1.绿色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发生反应:CO2+H2O→葡萄糖+O2,由此推知葡萄糖()A.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B.一定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C.一定含碳、氢、氧元素 D.无法确定
2.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A.物质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B.分子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
C. 分子的数目不会发生变化
D.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3.从下图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化学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4.某化工厂进行生产,用食盐(NaCl)和水配成食盐水,然后电解。
电解食盐水不能得到的产物是()
A.NaOH B.HNO3 C.H2 D.Cl2
【化学用语天天练】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碳在空气中燃烧:,铁在氧气中燃烧:,
磷在空气中燃烧:,铜在空气中加热:,
镁在氧气中燃烧:,过氧化氢制氧气:,
高锰酸钾制氧气:,氯酸钾制氧气:。
-----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