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五至八单元阅读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至八单元课内阅读练习
一、读《莲叶青青》,回答问题。
1、课文采用( )的写法,叙述了祖母对莲叶的()之情和()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2、文中“一物降一物”具体是指()。
3、词语搭配。
()地寻找()的句子()的莲叶
二、读《萧山杨梅》第5—7自然段,回答问题。
1、该文段写了(),赞扬了金老师()的品质。
2、句子训练:金老师却说:“我要谢谢你们,帮我整理书,我可以早几天回家了。
”
改为转述句:
三、读《地震中的父与子》,回答问题。
1、体会句子。
(你从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1)、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七岁的儿子的学校。
(2)、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他不停地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
2、课文抓住父亲的()、()和()进行详细描写。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父亲是指();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儿子是指()。
四、读《爬山》,回答问题。
1、“父亲爱山,爱水,也爱人——尤其是我。
”这个句子写了();其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2、“别人爬山是为了征服山,我们爬山是为了征服自己。
”中“征服山”指();“征服自己”指()。
这句话说明了()。
3、“其实能不能爬到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了力。
”说明了()。
4、“我听了以后,脸就像煮熟的虾一样红,赶紧低下了头。
”这是一个()句,把()比作(),写出了我();我脸红的原因是()。
五、读《语言的魅力》,回答问题。
1、按课文填空。
“是的,春天是()的,那(),那(),那(),那(),怎么不叫人()呢?”
2、改写句子。
(1)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改为陈述句)
(2)当人们想到这个失明的老人,一生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改为陈述句)
一五一十:
似懂非懂:
自以为是:
慢条斯理:
若隐若现:
5、按课文填空:
(1)大自然的美景,不只是用()去看,还要用()去听,更要用()去体会,最后要用你的()去思考。
(2)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从父亲身上,我学到了()。
六、读《寓言两则》,回答问题。
1、《滥竽充数》说明了()的道理。
2、《邯郸学步》说明了()的道理。
3、我们还学过()、()、()、()等成语故事。
七、读《鸟的天堂》,回答问题。
1、课文写了作者()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属于()描写;第二次看到了(),属于()描写。
2、文中解释“应接不暇”的句子是
3、课文最后一句中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
七、读《鲸》,回答问题。
1、“我国捕获过一头四十吨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这句话用了()、()等说明方法写了鲸的()、()和()特点。
2、鲸之所以不是(),而是(),是因为鲸具有()和()的特点。
3、文中有一句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句子是:
八、读《麋鹿》,回答问题。
1、课文主要抓住了()和()两方面介绍。
2、麋鹿的外形特点是:(),(),(),();所以又称为()。
它还是我国古典神话小说《》里()的坐骑。
九、读《孔子学琴》,回答问题。
1、课文是按()顺序叙述了()的事。
2、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家、()家和()家。
3、课文主要赞扬了孔子的()()和()。
4、句子训练。
(1)孔子激动地站起来,大声说:“我已经知道作曲者是谁了。
他就是体恤百姓、胸怀博大的周文王。
”(改为转述句)
(2)你的琴艺炉火纯青。
(改为感叹句)
十、读《端午节的来历》,回答问题。
1、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的,他是()时期()的著名的()。
2、端午节的习俗有()、()、()、()等。
3、我还知道()、()、()、()等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