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尊卑礼”对比研究
汉语和韩语的文化比较(中国的敬语和韩国的敬语比较,可以写论文的)
【摘要】汉语、韩语中的敬语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人们认可的行为准则、社会习惯、思维模式、道德标准等。
本文从敬语的表达方式、使用状况、形成原因三个方面对汉语、韩语的敬语进行了比较研究。
研究发现儒家思想是两种语言敬语形成的根本原因,两种语言都可以用词汇手段表敬语,在敬语使用的环境、目的、原则上大致相同,只是韩语敬语的系统性更强,表达方式更加多样,敬语使用的条件更为严格。
这些研究结果有利于提高汉语、韩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对促进中、韩两国人民交流也会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敬语;汉语;韩语;谦敬文引言所谓敬语,就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表达说话者对他人尊敬之意的特殊语言形式,即含恭敬口吻的一系列用语。
敬语作为礼貌语言之一,广泛运用于称呼、客套应酬和书信写作等各种交际场合和交际活动中。
我国是有着数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产生了既丰富多彩又繁芜复杂的敬语。
敬语的运用就是交际活动的双方把自己与对方分别放在己低人高的不同等级上,即《礼记·曲礼》所谓的“夫礼者,自卑而尊人”,从而显示出“抑己扬人”的礼貌原则。
韩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韩语是敬语系统非常发达、完备的一种语言。
在交际中,韩国人使用敬语时根据不同的情景有严格的区别,全社会遵守统一的敬语使用规则。
这些规则有些表现在词汇的选择上,有些表现在惯用语句的使用上,还有些则通过语言形态的变化表现出来。
近几年来,“韩流”文化风靡亚洲,而且自中韩建交以来,两国领导人频繁互访,交流也日益密切。
在华外国留学生当中,韩国学生人数居第一位。
熟悉汉语、韩语敬语的使用情况,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中韩文化,方便交流。
根据中国期刊网搜索的结果,从1979年到2007年,与敬语相关的研究论文有329篇,其中大部分是对日语敬语、中日敬语异同的研究,对汉语、韩语敬语系统研究的论文相对较少。
而在汉语、韩语敬语对比研究方面可以说几乎是空白状态。
敬语在具有鲜明东方文明特点的中韩两国语言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显然这种研究现状与具有丰富敬语的两种语言极其不对称。
中韩“尊卑礼”对比研究
中韩“尊卑礼”对比研究作者:李玉黎来源:《神州·上旬刊》2018年第01期摘要:社会主义及精神文明建设下,大众对传统文明、现代文明如何融合给予更多的关注。
特别许多青年群体,更注重崇尚“自由”,摆脱纲常性教条的束缚,如对“尊卑礼”的漠视等,而这种情况与韩国形成鲜明的对比。
本次研究将从“尊卑礼”视角出发,比较其在中韩两国中的具体表现,并提出我国现代社会文明建设中如何协调处理传统礼仪与现代文化的建议。
关键词:“尊卑礼”;中国;韩国;现代文明建设前言:“尊卑礼”作为传统礼仪的具体体现,是当前大多年轻群体忽视的主要问题,甚至出现如长辈面前趾高气昂表现,工作环境中强调职位论高低等情况,这些完全与我国文明古国的形象相脱离。
而如何解决该种“怪象”成为当前文明建设中需考虑的主要问题。
因此,本文从中韩“尊卑礼”对比研究着手,分析如何做好现代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生活中中韩“尊卑礼”的表现“尊卑礼”在中韩两国现代生活中,包含较多种表现形式。
以饮食风俗为例,中国现代饮食生活中,如宴席座次安排,正对房门的位置为主陪,对面为副主陪,主陪右侧为尊贵的客人。
同时,入座中要求以尊长为先,由左侧起入座,若为一般社交场合,可请对方先坐。
而韩国现代饮食生活中,尊卑之分极为明显,以斟酒为例,要求以地位、身份、辈分为顺序进行斟酒,举杯中地位辈分最高者先举杯。
再如餐桌坐法,长幼尊卑之礼明显,一般长辈、客人可盘腿而坐,晚辈需保持跪坐。
这种餐饮礼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儒家文化所带来的影响。
再如祭祀礼仪,中国民间祭祀习俗中,包括祭奠祖先、祭奠神明与祭奠天地等,可充分体现“尊卑礼”的为家祭,利用香炉或祭龛设置于厅堂内。
韩国祭祀礼仪中,形式较多,如节日祭祀、忌日祭祀以及周年祭祀等,且有“参香”礼俗,与中国的祭祀香案有一定相同之处。
而从社交礼仪看,现代社交礼仪包括较多形式,如问候礼仪、称呼礼仪、介绍礼仪等,中国社交礼仪强调长者为尊,幼者为卑,韩国亦是如此,如长者沟通中不能抽烟,需摘掉墨镜等。
中韩两国饮食文化礼仪对比
中韩两国饮食文化礼仪对比冀佳中、韩两国地理位置接近,同属于汉字文化圈,两国属于一衣带水的关系,因此,语言、文化等方面有着极高的相似之处,当然差异也是有的。
了解两国饮食文化礼仪方面的差异,对中、韩两国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 引言礼仪是社会文明化的产物,只要人类存在交往和交际活动,就需要通过礼仪来表达他们彼此的情感和尊重。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礼俗和风俗习惯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从奴隶制社会发展至今先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共同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并以此来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准则。
饮食礼仪便是其中的一种,《礼记》中有一句名言;“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的产生是从饮食开始的,饮食礼仪是在饮食习俗基础上形成的,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罢黜百家之后一直独占鳌头,被中国历代王朝所尊崇,可见儒家学说在中国的地位。
儒家思想不仅对中国的礼仪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也深深影响着周边的国家和地区。
我国自汉朝起版图不断扩大,各个民族文化技术相互交融,使得周边各国争相前来学习,同时也带走我们的先进文化,朝鲜半岛与我国比邻而居,中国儒家礼仪文化的对于韩国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韩国对于儒家礼仪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十分成功的,中韩两国都是饮食大国,也同被称为“礼仪之邦”,在国际交往日益紧密的今天,中韩两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 饮食礼仪文化在中韩两国的沿革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罢黜百家之后一直独占鳌头,被中国历代王朝所尊崇,可见儒家学说在中国的地位,儒家十三经中《仪礼》 《周礼》 《礼记》自东汉以来被尊为“三礼”是儒家礼学的核心著作,不仅系统地阐述了先秦时代上层社会的饮食名物制度,而且详细记载了饮食礼仪,对后世的中国饮食文化传统影响极大,“三礼”的基本内容即礼学的核心被概括为四个方面:礼之义,即礼主尊卑、亲疏之义;礼之节,即详细说明五礼的仪式规范;礼之实施;礼之器具。
中韩敬语比较研究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中韩文化的差异毕业论文[管理资料]
中韩文化的差异近年来,中华大地韩流滚滚,朝鲜半岛也是汉风阵阵,“韩流汉风”一度被热炒。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灿烂缤纷,在五千年的风雨中,经历了多次兴衰的过程,它是不断更新发展的,而且在每一次扬弃后象凤凰一样又获得了新生,有了新的内容;韩国的文化也有着其悠久和深厚的历史,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风景。
中韩两国隔海相望,有二千多年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历史河流中,两国人民互相学习,帮助和促进。
二者的文化背景虽具有很多共同点,但相异之处还是不胜枚举。
中国人喜欢牡丹,国色天香,象征荣华富贵;韩国人喜欢木槿,质朴无华,小家碧玉,却不屈不挠,顽强生存。
中国人喜欢看《三国演义》,讲国家大事,规模宏大,像百科全书,将文治武功熔于一炉;韩国人喜欢《春香传》,讲才子佳人,对诗传情,和美优雅……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韩中文化背景的差异进行举例说明。
1. 文化认知的差异尽管汉韩两民族在认知视觉上具有很多共同点,但他们对同一思维概念经常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耳熟能详的中国成语“对牛弹琴”是指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在韩国都有类似的成语“对牛念经”,意义完全相同都有“与不可言者而言”的引申义,但一个是弹琴,一个为念经,表现形式却不同;韩语里的大王八和醋坛子只有指称的概念意义,但汉语中则还包括联想的御用意义,所以对汉族人说这两个词则显得不够尊重,甚至羞辱;同时,汉民族的爱人是说妻子或丈夫,而韩语中则指情妇或情妇,不懂得这层意思那难免会失礼了;中韩对“丈夫”这一指称对象从不同的文化视觉去认识和表达,也造成了文化差异的障碍:汉语里的当家的,掌柜的和韩国语里的主人都指丈夫,韩国语里还有一种对丈夫的称谓,翻译过来叫“外头的”,这种称谓都与分配方式有关,也与男尊女卑的宗法制度有关。
在中国自古便有“右为尊左为卑”的传统,成语“无出其右”表示“没有能胜过他或他们”,这里的“右”指上意;而左迁,左降,则是下之意。
另外,人们经常说南征北战,南辕北辙,南腔北调,在说法上“南”常常置前,而由连战皆北,追奔逐北可知,北则与败相连。
应用韩语毕业论文
应用韩语毕业论文应用韩语毕业论文应用韩语毕业论文中韩用餐礼节对比摘要:韩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这充分体现在日常生活礼节中。
饮食礼仪又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一项最基本的礼节。
《礼记》中曾记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中国人民历来好客,在招待客人尤其是异域客人时,要尊重他们的礼仪、风俗。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沟通、交流。
因此,我就中韩两国间用餐礼节的各自特点及异同点进行了研究和比较。
关键词:礼仪之邦用餐礼节异同目录引言一、中韩传统用餐礼节的对比(一)中国传统文化 (3)(二)中国传统用餐礼节 (3)(三)韩国传统文化 (4)(四)韩国传统用餐礼节 (4)(五)中韩传统用餐礼节对比 (6)(六)结论1、中韩传统用餐礼节的相同点 (6)2、中韩传统用餐礼节的不同点 (6)二、中韩现代用餐礼节对比(一)中国现代文化 (8)(二)中国现代用餐礼节 (8)(三)韩国现代文化 (8)(四)韩国现代用餐礼节 (8)(五)中韩现代用餐礼节对比 (9)(六)结论 (9)总结 (10)参考文献 (11)中韩用餐礼节对比引言中国和韩国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礼节,因此都有“礼仪之邦“、“礼仪之国”的称号。
大家都知道,韩国的许多礼节都是来自中国,经过延续和演变形成了他们国家特有的礼仪文化。
既然有着相同的根源,那么由于社会环境、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中韩两国之间的礼仪文化拥有哪些共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呢?一、中韩传统用餐礼节的对比礼仪是由一个国家的文化孕育而生的。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文化,因而产生的礼仪也有所不同。
文化孕育礼仪,礼仪也反作用于文化,礼仪是文化的基础,是文化的精髓,他们密切联系着,不可分割。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
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但最终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韩国礼仪文化2221
社 交 礼 仪
礼仪1:拜访礼仪
必须预先约定。 韩国人很重视交往中的接待, 宴请一般在饭店或酒吧举行, 夫人很少在场 进入家庭住宅或韩式饭店应 脱鞋。
礼仪2:赴宴礼仪
拜访韩国家庭时要带礼物,并用双手奉 上。 敬酒时,要鞠躬致祝辞,要一连三杯, 敬完酒后再鞠个躬才能离开。 不要随便参观主人房间。
餐桌上的素菜多,因为靠海的 缘故,海产素菜也相当多。
另外一项“多”是酱制品。有
专门用来掺和着菜拌饭的一种
酱。
以上“三多”,构成他们饮食中的低糖、低
脂肪、符合营养学要求的合理因素。我们注
意到韩国人中肥胖者不多,一般中老年人都
能保持身材且有健康的气色。
中韩饮食文化对比
中国人一般为一日三餐,分别 安排在早上、中午和晚上。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饮食活动就 与人的审美理念、礼仪活动、文 学艺术、人伦之常,乃至政治、 哲学等紧紧地结合。
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的流派 。其中最有影响和哇跟通过的也 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粤 、闽、浙、湘、徽等菜系,即被 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
韩国饮食的主要特点:高蛋白 、多蔬菜、喜清淡、忌油腻, 味觉以凉辣为主。韩国人自古 以来把米饭当做主食。
中国人就餐主要用竹制的筷子 或勺子,较为习惯将所有的菜 摆于餐桌上大家共同享用。
中国饮食文化讲究情调优雅, 氛围艺术化,主要表现在美器 、夸名、佳镜三个方面。
韩国人有一日四餐的饮食习惯, 分别安排在早上、中午、傍晚、 夜晚。
韩国人就餐用勺和筷子。每个人 都有自己的饭碗和汤碗,其他所 有的菜则摆在饭桌中间供大家享 用。
吃饭时应先为老人或长辈盛饭 上菜,老人动筷后,其他人才 能吃。
在中国或是韩国, 乘车时,人们都会 让位给老年人。
中韩节日文化对比研究
中韩节日文化对比研究摘要本文旨在对比分析中国和韩国的节日文化,从历史、传统和现代的角度出发,探讨中韩两国节日文化的异同点。
通过搜集和分析资料,文章指出,虽然中韩两国的节日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历史、传统和现代方面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本文的结论提出了建议,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韩两国的节日文化。
引言中国和韩国都是亚洲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特别是在文化领域。
节日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韩两国的历史、传统和现代社会。
本文旨在对比分析中韩两国的节日文化,探讨其异同点,以期为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韩两国的文化提供参考。
正文1、历史方面中韩两国的节日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起源于古代农耕社会,与岁时节气、自然崇拜和祖先信仰等密切相关。
而韩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Seollal)、端午节(Tteokgari)和中秋节(秋夕)等,则受到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并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2、传统方面在传统方面,中韩两国的节日文化也有着相似之处。
例如,两国都有新年和中秋节,都强调家庭团聚和感恩。
然而,两国在节日习俗上存在差异。
例如,中国的新年注重拜年祭祖,而韩国的新年注重祭祀祖先和长辈。
此外,中国的中秋节主要吃月饼,而韩国的中秋节则主要吃柿子。
3、现代方面现代社会,中韩两国的节日文化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面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加,两国的节日庆祝活动日益丰富多样。
例如,中国的国庆节和韩国的独立日都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展示了两国的成就和发展。
此外,两国在年轻人中流行的节日也有所不同。
中国年轻人热衷于庆祝圣诞节和情人节等西方节日,而韩国年轻人则热衷于庆祝黑色情人节和光棍节等本土节日。
结论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韩两国的节日文化,发现两国在历史、传统和现代方面都存在异同点。
虽然两国的节日文化都强调家庭团聚、感恩和庆祝,但在具体的历史背景、节日习俗和文化表达方面存在差异。
中韩差异
我眼中的中韩文化差异中韩两国虽同属东亚儒教文化圈,韩国历史的源头却与中国纠缠难分,在文化上受到中国的强烈辐射。
同质的社会、一样的文化,两国的民族性当然会有太多的共同点。
然而在诸多相同之下,却隐藏着一些我们不易体会到的微妙不同。
其中的一个差异就是对平等思想的认识。
过去,我一直认为,中韩两国都深受儒学影响,过去的历史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令我震惊的是,与韩国“家长制”的“大男子主义”迥然不同,中国则更类似于“大女子主义”。
韩国人认为,隐身于男人背后,一心一意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才是女性典范。
因此韩国一直都不太尊重女性权利。
但中国男人却和妻子共同分担家务活,而且几乎所有中国女性都和男性一样,是上班族。
中国女性普遍都有“我能行”的自立与自主精神。
中国人还赋予颜色特殊含义。
在韩国,出去散步的时候,总是不时的看到几个年轻人戴着绿帽子走在大街上,给我的第一感觉那真是哭笑不得.在中国,如果你戴着一顶绿帽子走在路上,那你一定会成为焦点人物,吸引路上大多数人的目光."戴绿帽子",在中国是形容自己的妻子有了外遇,所以,走在街上,你不仅看不到绿帽子,而且在商店里也极难买到.自古以来,韩国极重礼仪,在语言方面,年幼者必须对长辈使用敬语,至于饮食方面,上菜或盛饭时,亦要先递给长辈,甚至要特设单人桌,由女儿或媳妇恭敬地端到他们面前,等待老人家举箸后,家中其他成员方可就餐。
至于席上倒酒,亦需要按年龄大小顺序,由长至幼,当长辈举杯之后,年幼者才可以饮酒。
另外,还有一个传统习惯,男女七岁不同席,女孩子到了七岁之后就不与任何男子(包括父亲和兄弟)在同一房间同席。
不过,这种习俗在大城市已渐渐破除,偶尔在乡间仍然可见。
现代的韩国人用餐习惯已有很大变化,不少是使用食品盘,每人的一份饭菜装在盘中,也有些更加摩登的家庭已不用食品盘,而是用碗盛饭了.虽然不端碗,但是你的左手绝不能放置于台面上。
韩国的烟文化和酒文化与中国也有很大的差异.在韩国,如果你给长辈敬酒,一定要用双手斟酒,表示你对长辈的尊敬;喝酒的时候,一定要避开长辈的目光,转身后方可饮酒.抽烟时也一样,路上碰见了长辈,一定要把烟藏在身后(其实长辈可能早已经发现,不过也只会一笑了之).在中国,给朋友让烟的时候,大老远的扔就可以了,但是在韩国,这却是绝对不允许的,韩国人会认为这是一种侮辱.当然,以上的这些仅仅是目前我所了解的中韩文化,相信在今后的韩国留学生活中,我还将经历更多有趣的事.不过,丰富自己的出国阅历,那也是一件满有挑战的事情啊.多元文化与单一文化许教授说:“儒道融合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特色,而在古代的韩国,儒教的神圣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中日韩之间的文化差异
中日韩之间的文化差异中日韩三个国家之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不同的历史、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这三个国家在某些文化上存在明显的不同点。
以下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中日韩之间的文化差异。
1. 礼仪方面中日韩三个国家在礼仪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在日本和韩国,它们有着非常严格的礼仪规范,例如在日本,想要进入别人家里必须换上专门的拖鞋以表示尊重,而在韩国则要先进行鞠躬礼。
但是在中国则会比较随意,通常不需要穿上拖鞋或者表示过多的礼仪。
2. 饮食方面中日韩三国的饮食文化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菜肴食物的种类非常丰富,从川菜到粤菜到湘菜的风味都很不同。
日本的饮食文化相对受限于其土地资源的限制,因此它们的食物更加精致,色彩缤纷,非常注重食材的新鲜度和切割的精细程度。
同样,韩国的饮食文化也注重食材新鲜度,但是它们更注重辛辣、酸爽的口感,例如泡菜。
3. 宗教信仰方面在宗教信仰方面,中日韩三个国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日本,传统的宗教是神道教,而在韩国则是佛教和基督教,中国则是道教、佛教和儒家思想。
这种不同的宗教信仰也会对人们的价值观和文化习惯造成不同的影响。
4. 社会关系方面中日韩三个国家,它们在社会关系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在日本和韩国,人们普遍存在以长辈为尊重的传统观念,例如在韩国,人们称呼比自己年长的人时通常要说“哥哥”或“姐姐”,在日本则是称呼人的职位或者社会地位。
而在中国则会注重朋友之间的“平等”,不太像日韩国家那么注重能力和地位的等级。
5. 艺术文化方面艺术文化是中日韩三个国家之间差异最为明显的。
例如,在中国,京剧、汉字书法、民间音乐等文化艺术,它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间传统;而在日本,则注重漫画、动画和传统日本艺术体操等方面,而韩国则是音乐和电影产业比较先进。
总的来说,中日韩三个国家之间存在着许多文化差异,这种差异造就了这三个国家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正是这些不同点使得这三个国家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和韩国的文化差异
中国和韩国的文化差异中国和韩国是亚洲两个邻近的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尽管它们地理上相近,但两国在很多方面存在着显著的文化差异。
本文将从礼仪、饮食、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等几个方面探讨中国和韩国的文化差异。
一、礼仪中国和韩国在礼仪方面都非常注重面子和尊重他人,但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在中国,人们通常以握手或鞠躬来表示问候,尤其是在商务场合。
长辈和上级被普遍视为尊重的对象,而年轻一代则需要向他们致以更多的敬意。
另外,在中国人的交往中,人们经常会邀请朋友到家中享用丰盛的饭菜。
而在韩国,人们通常以深鞠躬的方式表示问候,较为注重年龄和社会地位的区别。
长辈和上级在社交场合中享有更高的地位,年轻人则需要表现出更多的尊重和恭敬。
此外,韩国的餐桌礼仪也非常重要,在用餐时需要注意遵守规定的顺序和规矩。
二、饮食中国和韩国的饮食文化都有着独特的风味,但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中国菜以其独特的烹饪方法和口味而闻名于世。
中国的饮食文化非常丰富多样,拥有八大菜系和各种地方特色小吃。
中国人喜欢在餐桌上分享食物,通常会点一些主菜和几个小菜,供大家一起品尝。
此外,中国人非常重视饮食的热量和平衡,讲究五谷为养、荤素搭配。
而韩国的饮食文化以其辛辣的口味和发酵食品而闻名。
韩国人喜欢食用泡菜、辣椒酱和烧烤等特色食物。
在韩国,人们通常会将主菜、米饭、汤和几种小菜摆放在同一个餐桌上,供大家共同享用。
韩国人的饮食文化注重健康和卫生,他们相信食物的选择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价值观中国和韩国在价值观方面存在一些不同,这反映在它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上。
中国人注重传统价值观念,尊重长辈和家庭观念深-root。
孝敬父母和长辈被视为美德,忠诚和勤奋也被重视。
在中国文化中,人际关系和面子问题非常重要,人们通常会为了维护自己或家族的面子而努力。
而韩国人注重集体主义和社会群体观念。
他们非常重视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韩国文化中,人们普遍遵循社会规范和礼仪,注重集体利益。
中韩礼仪文化对比
中韩礼仪文化对比摘要:同为亚洲文明国家的中韩两国,在礼仪方面有着悠久的的历史,又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
中国作为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礼仪方面更为突出。
韩国作为中国的邻国,在礼仪文化上深受中国的影响,两国文化同是以儒家文化为根基的,中国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中韩两国自古以来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在几千年的历史洗涤和沉淀中,中国和韩国的文化犹如双生花,既有着共同的根和血液,又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礼仪文化,展现着各自不同的风情和姿态。
本文就中韩礼仪文化的不同进行探讨。
关键词: 文化差异礼仪之邦中国韩国餐饮礼仪一、中韩传统文化1.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古代形成和发展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的财产,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代生活中的真实展现。
这个思想体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
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但最终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
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研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以修身、治国、平天下为落脚点,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孔子的儒学文化,而儒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礼1。
中韩生活习惯比较研究
中韩生活习惯比较研究摘要:本文从中韩生活习惯的相同与不同进行对比,并总结两国的文化交流以及生活习惯可以互相的学习之处。
关键词:中韩比较文化习俗随着中韩1992年8月建交以来,中韩两国之间的贸易、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往来越来越频繁,两国友好关系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快速发展。
自古以来,中韩两国人民都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生活习惯方面大同小异,下面将对中韩两国的传统文化与生活习惯进行异同点对比。
1中韩传统文化与生活习惯的相同点1.1传统文化的相同点韩国社会文化的底蕴便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以人为本注重现世,极重尊卑,这与韩民族的传统精神有许多共同之处对其后韩国人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韩国人的价值观、生活习惯和司法制度等方面都打上了深深的儒家思想的烙印。
在韩国两千年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家(后称儒教)的思想一直作为一条主线,贯穿整个韩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深深地植根在韩国人的意识之中,成为韩国人精神世界的支配力量。
来到韩国的外国人,通过流传至今的这些古典礼仪和韩国人日常的言谈话语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仍可以窥视儒家文化在韩国的深刻影响。
1.2生活习惯的相同点在传统服饰上,韩国人的传统服饰只有韩服一种,据历史上来说, 韩服的最初样本也是依照中国古代三国时代蒙古族人的壁画上改制而来,随着汉文化传入韩国,韩服也一直随着时代的不同跟着演变,所以韩服在中国古代的很多个朝代上都能找到它的影子。
如今,随着世界在向地球村转变,中国人和韩国人在穿着上都已经现代化,男人大都穿西装,打领带;女人们也都穿着连衣裙,牛仔裤等。
人们的穿着都更加的休闲、潮流、一体化。
在饮食文化上,中国人和韩国人都是历史上的农业大国,因此也都以米饭为主食,以肉类、蔬菜为副食,注重搭配营养丰富的食谱。
韩国人和中国人在饮食方面另外比较相似的可能就是都特别的注重餐桌的文化和礼仪。
在餐桌上的座次,上菜都是尊崇长幼有序的观念。
韩中风俗对比论文
韩中风俗对比以中韩风俗为对象进行研究,从衣、食、住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目的是能够了解认识两国风俗的各自特点及异同点。
本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在序论部分主要对本研究的研究必要性、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进行介绍。
第二,正文部分对韩中衣、食、住方面的风俗进行对照研究。
第三,结论部分对前文的研究进行整理。
中韩风俗对比1韩中服饰对比1.1韩国的服饰风俗在韩国,人们日常以穿着洋服为主,男子多穿西装,女子着连衣裙,款式很多。
但在节日和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人们都习惯身着韩服参加。
韩服是韩民族的传统服装,韩服优雅且有品位,也是韩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
韩服分很多种,有节日服、周岁服、祭祀服等等,每种韩服有着不同的穿着场合。
节日服是必需的,过年时不穿韩服会被视为无礼。
韩服着装比现代服装复杂得多,一般女性的韩服是短上衣搭配优雅的长裙,男性则是短褂搭配长裤,以细带缚住宽大的裤脚周岁服是在孩子的一周岁仪式上穿着的韩服,在韩国,孩子一周岁的时候要举行祈求孩子,无病长寿的仪式。
在仪式上,男孩子穿浅色衣服,一般是蓝色边粉红色短衣、浅紫色裤子,上面穿蓝色背心,草绿色衣带。
女孩子用深绿色或黄色做短衣,穿七色彩缎长裙,也有家庭给周岁的女孩子穿唐装。
1.2中国的服饰风俗和韩国相比,中国传统服装并不统一。
因为我们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各个兄弟民族服饰不同。
另外各地差异太大。
南方的衣服薄,北方的衣服厚,衣料不同,山区和平原不同。
而且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源远流长,从商朝到民国,民族的服装也在一直变化。
就目前而言,公认的汉民族服装是唐装和旗袍。
辛亥革命后,在日常生活中,国人穿着以洋服为主,但也不乏出现了一些中国特有的服饰。
下面以旗袍为例介绍一下中国服饰。
旗袍,被看作中国服饰的典型,也是带有满族风格,体现西式审美并采用西式剪裁的时装。
旗袍因为能把亚洲女性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而备受国人喜爱,是20年代后期中国新女性的典型装扮。
1.3中韩服饰的差异中韩两国地理位置相近,交流频繁,所以在服饰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世界各国文明礼仪的比较研究
世界各国文明礼仪的比较研究人类文明的发展使得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而文明礼仪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也是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和理解的桥梁。
本文将对世界各国的文明礼仪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异同之处。
首先,我们来看亚洲国家的文明礼仪。
中国作为东方古老文明的发源地,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在中国,尊敬长辈是一种重要的礼仪,年轻人需要向年长者行鞠躬礼来表示敬意。
而在日本,人们习惯进行鞠躬礼,不同的鞠躬方式代表着不同的社会地位和场合。
韩国则注重礼貌用语,人们在交流中会使用特定的敬语来表示尊重。
亚洲国家的文明礼仪强调了尊重长辈和他人的重要性,体现了亚洲文化中的传统价值观。
接下来,我们转向欧洲国家的文明礼仪。
在法国,人们非常重视正式场合的礼仪,例如在社交活动中,人们会互相问候并握手,女士通常会进行轻轻的亲吻脸颊。
而在英国,人们注重绅士风度,男士通常会为女士开门、让座,同时在社交场合中保持一定的距离。
欧洲国家的文明礼仪强调了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同时也体现了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看非洲国家的文明礼仪。
在非洲,礼仪被视为一种尊重和团结的象征。
例如在南非,人们在交流时通常会握手并问候对方的家人,这体现了对家庭和社群的重视。
在埃及,人们会使用右手来进行握手,因为左手被认为是不洁的。
非洲国家的文明礼仪强调了家庭和社群的重要性,反映了非洲文化中的价值观。
最后,我们来看看美洲国家的文明礼仪。
在美国,人们注重个人空间和独立性,因此在交流中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常见的。
同时,美国人也非常注重时间的准确性,迟到被视为不尊重他人的行为。
而在巴西,人们喜欢亲密接触,例如在交流时会进行拥抱和亲吻。
美洲国家的文明礼仪强调了个人独立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反映了美洲文化中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世界各国的文明礼仪存在着差异和共通之处。
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在礼仪中得到体现,而文明礼仪作为一种交流方式,有助于促进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中国和韩国礼仪的差异
年级:姓名:专业:学号:【摘要】中韩两国隔海相望,有二千多年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历史河流中,两国人民互相学习,帮助和促进。
中国和韩国同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都是亚洲文明国家,有着较悠久的礼仪文化历史。
礼仪是在人们的长期生活和互相交往中渐渐形成的,最终通过传统的风俗习惯确定下来的规范准则。
礼仪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
【关键词】中国韩国礼仪文化对比一、绪论大韩民国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南部,面积 9.9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万。
全国人口均为单一朝鲜民族,通用朝鲜语。
历史上受我唐代文化影响很大。
国旗为太极旗,白地中央为红、蓝两色太极图案,周围有四组八卦符号。
白色代表土地,太极图和八卦由我国传人,象征宇宙永恒运动、均衡和协调,反映我国“易经”代表的东方哲理。
受我国佛学、儒学影响很深,居民多信奉佛教、基督教和儒教,首都汉城文庙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举行祭孔大典。
韩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居世界前列,经济发展水平居亚洲前列,外向型经济较发达。
韩国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体,本篇主要就中韩文化进行了对比,,既比较了相同之处,又比较了不同之处。
中韩两国隔海相望,有二千多年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历史河流中,两国人民互相学习,帮助和促进。
二者的文化背景虽具有很多共同点,但相异之处还是不胜枚举。
中国人喜欢牡丹,国色天香,象征荣华富贵;韩国人喜欢木槿,质朴无华,小家碧玉,却不屈不挠,顽强生存。
中国人喜欢看《三国演义》,讲国家大事,规模宏大,像百科全书,将文治武功熔于一炉;韩国人喜欢《春香传》,讲才子佳人,对诗传情,和美优雅……中韩两国共同依山傍水,频繁的文化交流由来已久,相互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韩国处于朝鲜半岛,中韩两国虽然都地处东亚,文化根基亦是一脉相承,但由于在历史潮流中面对着各自不同的历史冲击,以及原本就存在的地理、历史、人文风俗习惯等差异,使得两国形成同源不同流的文化。
通过对比不同民族间文化,我不仅感叹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体会到文化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对人民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中韩礼仪差异
中韩礼仪差异篇一:中韩文化差异对比中韩文化差异对比摘要:大韩民国历史上受我国唐代文化影响很大,受我国佛学、儒学影响很深。
韩国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体。
本文通过对中韩两国的饮食、服饰、礼仪等传统文化进行对比,找出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对两国传统文化的保留程度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语言文字,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一、中韩语言文字的差异对比(一)语言属系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藏语系的诸语言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西起克什米尔,东至我国东部边界。
主要包括汉语、侗台、苗摇和藏缅三个语族。
汉藏语系的特点:一般都有声调而没有词的重音;多用词序、虚词表示语法关系;虚词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类别词——量词。
2.韩语的系属问题学术界至今无定论韩国语的系属问题:历史上主要有过四种不同的主张,即所谓的北方系统说,所谓的南方系统论,韩日语同系论;所谓的印欧同系论;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韩国语应归属为包括蒙古语、满语在内的“东北亚语系”这样一个新的语系;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韩国语属于阿尔泰语系。
(二)在语言方面差异1.元音(1)国际音标相同的元音,读音有细微差别,且发音方法略有差异。
(2)韩国语分为阳性元音和阴性元音,汉语无此分类。
但日语和韩国语的元音性质不完全对立。
2.辅音(1)韩国语中的清辅音与浊辅音无对立。
(2)韩国语的辅音是由松音、送气音、紧音形成对立。
(3)韩国语“r”和“l”不分,而汉语中区别明显。
3.音节(1)都可以由一个元音单独构成。
(2)都有“辅音+元音”的组合形式。
(3)汉语无复辅音;韩国语有,以复韵尾的形式出现。
(4)韩国语无复合元音;汉语有。
如“买”4.音节构造(1)韩国语属闭音节语言,汉语属于居于开音节语言和与音节语言之间的语言,二者既有开音节,又有闭音节,音节构造闭日语复杂。
(2)汉语和韩语音节可由4个音素组成6.声调(1)汉语高低声调发生在音节内,即所谓四声。
(2)韩国语的高低声调发生在音节和音节之间。
因此,有些词虽然发音相同,但根据声调分布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意思。
韩国礼仪调研报告
韩国礼仪调研报告韩国礼仪调研报告一、引言韩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国家,其礼仪习俗一直以来都备受世人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韩国的礼仪文化,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本报告将总结我们的调研结果并对韩国的礼仪进行分析。
二、社交礼仪在韩国,社交礼仪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非常注重以礼待人,尤其是在正式场合。
在正式会议或活动中,韩国人通常会先行鞠躬致意,表示敬意和友好。
鞠躬的深浅程度通常与对方的身份和地位有关,一般来说,对长辈或地位较高的人要鞠躬更深一些。
在日常生活中,韩国人注重家庭内部的尊敬和尊重。
家人之间的交流通常是尊敬、关心和照顾的体现。
此外,在公共场合,如公交车或地铁,在给老人让座时,这种尊敬也得到充分体现。
三、餐桌礼仪韩国人对餐桌礼仪也非常注重。
在传统的韩式餐桌上,人们通常以地位较高的人为中心,其他人按照一定的原则坐在各个位置上。
进餐时,大家会注意不要过多地抢先动筷,尤其是当长辈先开始用餐时。
在用餐过程中,韩国人会使用韩式筷子和长勺这样的特殊工具。
他们通常会把筷子放在右手中,长勺放在左手中。
并且,他们会以自己的筷子夹菜放到别人的碗里,以表示友好和尊重。
四、传统礼仪韩国的传统礼仪在韩国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其中,韩服作为传统韩国服装,也体现了韩国人对礼仪的尊重。
在特殊的场合,如节日、婚礼等,人们会穿上传统的韩服来庆祝。
另外,在传统礼仪中,对长辈的尊敬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例如,韩国人在与长辈交流时会使用尊敬的称谓,他们也会在长辈的领导下工作或学习,以展示对长辈的尊重。
五、现代礼仪随着时代的发展,韩国的礼仪也在不断演变。
现代韩国对于礼仪的要求更注重个人空间和隐私。
例如,在与陌生人交谈时,韩国人通常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给对方带来不适。
此外,随着韩国经济的发展,商务礼仪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商务谈判或会议中,人们会对每一个细节都非常注重,以展示自己的专业和尊重对方的价值。
六、总结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对韩国的礼仪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
神州文化
中韩“尊卑礼”对比研究
李玉黎
资阳市雁江区委党校
摘要:社会主义及精神文明建设下,大众对传统文明、现
代文明如何融合给予更多的关注。
特别许多青年群体,更注重崇尚“自由”,摆脱纲常性教条的束缚,如对“尊卑礼”的漠视等,而这种情况与韩国形成鲜明的对比。
本次研究将从“尊卑礼”视角出发,比较其在中韩两国中的具体表现,并提出我国现代社会文明建设中如何协调处理传统礼仪与现代文化的建议。
关键词:“尊卑礼”;中国;韩国;现代文明建设前言:
“尊卑礼”作为传统礼仪的具体体现,是当前大多年轻群体忽视的主要问题,甚至出现如长辈面前趾高气昂表现,工作环境中强调职位论高低等情况,这些完全与我国文明古国的形象相脱离。
而如何解决该种“怪象”成为当前文明建设中需考虑的主要问题。
因此,本文从中韩“尊卑礼”对比研究着手,分析如何做好现代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生活中中韩“尊卑礼”的表现
“尊卑礼”在中韩两国现代生活中,包含较多种表现形式。
以饮食风俗为例,中国现代饮食生活中,如宴席座次安排,正对房门的位置为主陪,对面为副主陪,主陪右侧为尊贵的客人。
同时,入座中要求以尊长为先,由左侧起入座,若为一般社交场合,可请对方先坐。
而韩国现代饮食生活中,尊卑之分极为明显,以斟酒为例,要求以地位、身份、辈分为顺序进行斟酒,举杯中地位辈分最高者先举杯。
再如餐桌坐法,长幼尊卑之礼明显,一般长辈、客人可盘腿而坐,晚辈需保持跪坐。
这种餐饮礼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儒家文化所带来的影响。
再如祭祀礼仪,中国民间祭祀习俗中,包括祭奠祖先、祭奠神明与祭奠天地等,可充分体现“尊卑礼”的为家祭,利用香炉或祭龛设置于厅堂内。
韩国祭祀礼仪中,形式较多,如节日祭祀、忌日祭祀以及周年祭祀等,且有“参香”礼俗,与中国的祭祀香案有一定相同之处。
而从社交礼仪看,现代社交礼仪包括较多形式,如问候礼仪、称呼礼仪、介绍礼仪等,中国社交礼仪强调长者为尊,幼者为卑,韩国亦是如此,如长者沟通中不能抽烟,需摘掉墨镜等。
二、中韩“尊卑礼”对比研究(一)“尊卑礼”相同之处
比较中韩“尊卑礼”相同之处,包含较多层面内容:第一,精神内涵相同。
尽管不同领域中两国尊卑礼仪表现有一定不同,但却有相同的精神内涵,即均为民族心理与民族精神,代表一种思想文化价值观,且均有儒家思想文化的烙印。
以《松药店的儿子们》为例,该韩剧中便能呈现出明显的长幼尊卑观念,其中的尊卑礼仪与观念与中国基本相同。
第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中西方文化交流日趋深入背景下,中韩两国在传统礼仪继承方面均出现一定变化,对将传统男尊女卑思想摒弃,而其中的优秀传统如长幼尊卑一直被延续发扬。
第三,东方价值观色彩浓厚。
东方价值观体系内,主要以奉献精神、道德观念等为主,如长幼尊卑、等级尊卑均是道德观念的一种表现,而为尊者贡献、付出则是奉献精神的体现,这些在中韩梁国均较为明显,带有浓厚的东方价值观色彩。
(二)“尊卑礼”差异之处
虽然从精神内涵、传统文化继承方面中韩两国在“尊卑礼”上有较多相同之处,但其中也不乏较多差异之处,具体分析主要包括:第一,“尊卑礼”表现形式不同。
以男尊女卑思想为例,虽然该思想在时代变迁下两国均发生一定变化,但中国一般局限于生育方面的重男轻女,而实际社交活动中女性并无明显被歧视情况,而韩国现代生活中,女性地位仍不高,甚至以“主人”称呼自己的丈夫。
第二,历史渊源不同。
有研究中指出,与韩国尊卑礼仪比较,中国要先于其两千年之久,儒家文化在中国兴盛时间极为漫长,随后传入韩国甚至被称为“国教”,加之两国在社会制度上有一定差异,所以即使思想文化相近,但因历史渊源不同,使尊卑礼仪表现形式不同。
[1]
三、中韩“尊卑礼”差异带来的启示
(一)传统文明与现代文化矛盾冲突问题的处理
尊卑礼仪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吸纳其中的精髓,但也需摒弃糟粕,这样在批判性继承下,可解决传统文明、现代文明存在的矛盾冲突问题。
例如,“尊卑礼”中强调的对在长辈尊重,引入到现代文明中对构建良好文化氛围与社会风气效果明显,再如祭祀礼仪,在现代文明中可帮助人们感悟生命,民族归属感与凝聚力均会因此得到增强。
但也有部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需被去除,如传统孝的礼仪中,有愚忠愚孝思想,再如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若直接引入到社会现代文明中。
将导致女性生理、心理需求被忽视,是所以应避免注意将其从现代文明建设中摒弃。
(二)传统文明与现代文化最佳契合点的挖掘
针对当前传统文明、现代文明冲突问题,仍需考虑立足于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融入现代社会文明,融入过程中需将脱离时代发展的东西清除。
实际寻找融合最佳契合点中,可考虑使自身文化安全保证的同时,通过竞争中交流、交流中竞争以此使优秀传统得以继承发展。
以婚礼形式为例,当前无路中国或韩国在婚礼形式上均采用西式婚礼形式,包括服装、节日等,其实质在于传统文明与现代文化的有效融合[2]。
结论:
“尊卑礼”作为传统礼仪一直是中韩两国传承的文化内容。
从中韩两国在“尊卑礼”比较中能够发现,有较多异同之处,但这些也反映出传统文化、现代文明间的相互矛盾冲突情况,需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包括传统文明与现代文化矛盾冲突问题的处理以及传统文明与现代文化最佳契合点的挖掘,这样才能在继承我国优良文化传统的同时,符合现代文明建设要求,在此基础上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
参考文献:[1]马淑红,江宁宁,何美萱.借鉴韩国经验提升中国服务型公务人员形象礼仪素养[N].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28(06):47-48.
[2]肖蕾.基于儒学影响下的中韩两国高职学生礼仪教育对比研究——以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成功(教育),2013,(20):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