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课程设置和目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审美价值
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
追求的结晶”,“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 造物体”。 历史教育过程就是人类发现 美、鉴赏美的过程。 自然美、社会美、行为美、艺术美无不在 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流光溢彩,历史丰富多 彩的内容为表现美,创造美提供了条件。
二.历史课程沿革和历史教学目标演进 课程的定义:
出发,构建其价值体系: 1.科学价值 历史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并揭示其客 观规律的一门科学。
历史教育的科学价值在于通过历史发展
的具体历程,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 性和统一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必然性 与偶然性,从而揭示历史发展的本质和 客观规律,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政治价值
c.以领会现代为归宿。 d.指示研究途径,多与学生以自己研
究之机会。 e.说明一时期历史局势之概观,参用 问题式以维持兴趣。
高中历史课程重视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强调
历史学习与现代社会的结合。 从初、高中历史课程纲要来看,都受到新文 化运动和新史学思想的影响。不过,20年代 初期的课程改革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高 中阶段只有高一开设历史课,而且只学文化 史;文化史课程内容过多,在一年内用有限 的学时讲完,显然不符合教学规律和实际。
历史学科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特点的学科,
其本身就具有人文社会科学所具有的阶级 性、民族性、时代性、创造性的特征。
历史教育,尤其是本国史教育,通过叙述
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及对世界文明发 展所做的贡献,就能够从中形成相应的民 族意志,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这就是历史教育所蕴涵的政治价值。
1.清末历史课程设置及教学目标 1904年,清政府在新政中推行“癸卯学
制”,首次将历史课程作为中小学课程 的必修课。 《奏定学堂章程》中关于历史课程的设 置如下:
wenku.baidu.com
一年级
中国史 二年级 中国史及亚洲各国史 三年级 中国本朝史及亚洲各国史 四年级 东西洋各国史 五年级 东西洋各国史
4.伦理价值
《易经》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
其德”。可见,在形成学生情感、态度、 价值观方面,历史首先有着丰富的内容。 历史上优秀人物的高贵品质、 高尚情操、 坚强意志、良好性格都能给予学生以深 刻生动的教育,使学生的思想信念和人 生价值受到熏陶和感染。
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
从楚汉战争刘邦取胜而项羽失败的史实
中,可以得出人才对于事物成功的关键 作用; 从官渡、赤壁、淝水等战役的反思中, 可以得出骄兵必败的规律 。 江泽民同志十分重视历史教育,并说: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6.思维价值
恩格斯在《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 判>》中说:“历史从什么开始,思维进程 也应从什么开始,而思维进程的进一步发 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 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 。
历史学科是人文社会学科,必然要体现出一定
的政治、思想、社会、道德、价值等方面的意 识和观念。这是由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 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认为,历史教育有三项任 务:一是讲做人的道理;二是讲历代兴衰治乱 之故;三是讲历史的前途。
一、历史教育的社会价值
从历史教育与自然、社会、思维三个层面
对民国历史教学贡献最多的,当推第一位留
学美国攻读历史学学位的何炳松。给他影响 最大的是哥伦比亚大学欧洲史教授鲁滨逊倡 导的“新史学”。 它的突出的观点是:历史的范围是人类过去 活动的全部;用进化的观点看待历史的变化; 研究和学习历史的唯一目的是为了了解现状 和瞻望未来。何炳松1924年翻译出版了鲁滨 逊《新史学》。
第三章 中学历史课程设置与目标
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
中外著名教育家都十分重视人文学科在教育
中的地位。蔡元培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 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 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而 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 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 德国教育家洪堡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充分发 展个人的一切能力和个性,使之成为意识到 自己尊严的、有教养的、独立自由的公民。
有所稳定,教育发展也进入一个新时期。颁布了 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初、高中均开设中外历史课程,高中历史的授课 年级不作统一规定。
⑤凡教历史者,注意在发明实事之关系,
辨文化之由来,使得省悟强弱兴亡之故, 以振发国民之志气。
2.民国时期历史课程设置及教学目标
①民国初期(1912-1913)
民国政府于1912—1913年颁布“壬子
癸丑学制”,以取代清末“癸卯学制”。 课程设置:根据1913年《 中学校令施 行规则》和1913年《中学校课程标准》 设置如下:
。民初不但缺少好的历史教师,就是合适的
历史教材也难找到。当时有一种历史教材, 商朝一课,课文用了348个字,记载了30余 件史事,27个人名,8个地名,几乎包括了 《史记殷本记》的全部内容,其中还用了许 多“再兴”、“复衰”等空洞的词。这种正 史的压缩饼干,文字极简省,内容极枯燥。
尽管历史教学现状令人失望,但五四前后,
司马光著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的目
的在于:“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 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以使当 权者能从该书中“鉴前代之兴衰,考当 今之得之,嘉善矜恶,取是舍非”。 宋神宗为此书题名:“鉴于往事,有资 于治道”。
历史的借鉴价值在世界各国中具有普遍性,
例如: 从人心向背的巨大历史作用中,可以得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经验教训。 从勾践与夫差兴替的反差中,可以得出卧 薪尝胆,发愤图强的必要。
商鞅为坚持变法而流血牺牲;班超为
报效祖国而立功边陲;王昭君为“和 亲”大业而远嫁漠北;诸葛亮为匡复 蜀汉而鞠躬尽瘁;范缜为追求真理而 不卖论取官;李时珍为写《本草纲目》 而孜孜追求。 其事迹,令人鼓舞,只争朝夕。
5.借鉴价值
历史被人们喻为一面镜子。
唐太宗就说:“以古以镜,可以知兴替”。 列宁也认为:“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 叛”。
他又1925年介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
历史系教授亨利· 约翰生的《历史教学法》, 1926年又将约翰生的这本书翻译并交商务印 书馆出版。何炳松20年代还参加过《中学历 史课程标准》的制定,并且编写过初高中 《外国史》教科书。
③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历史课程设置及
教学目标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完成全国统一后,政局
德的培养,特别是首次提出“以研究历史的 方法指导学生,以养成学生读史的兴趣和习 惯。”目标表述简洁而全面,也使历史教学 的目的回归到认识历史、学习历史本身。
高中文化史也采取中外文化史合编的体例。
历史教学目标:
a.注重研究世界文化之源头,及其同流交
感之效果。 b.说明世界文化之性质,及现代文化问题 为主旨。
仍有许多进步史学家和历史教师在不断探索。 1920年商务馆出版了吕思勉编写的《自修适 用白话本国史》,开创了白话文编写历史教 科书的先河,1923年傅运森按北洋政府颁布 的课程标准编写了将中外历史混合为一体的 教材。
1922年梁启超还在中华教育改进社的会议上
提交《中学国史教本改造案并目录》,附有 他所设计的中学国史二百课课题,从目录可 见,它以文化史代政治史,以纵断史代横断 史,进行大胆尝试。
通过了解历史演进的过程,历史事件因
果关系的分析,历史规律的抽象概括, 也就是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学生分析、 综合、归纳、比较、评价等思维能力, 发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学习和研究需要纵向、横向的比较思辨,这对
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创新不 仅需要既有知识的积累,还需要沟通各类知识和重 组知识体系的中介性思维工具,纵横交错的历史思 辨能力可以在创新过程中发挥这种不可缺少的中介 作用。 杨振宁:“1934年我念完初一,暑假我父亲想找一 个人来教我。他没有找一个人来教我数学,也没有 找一个人来教我物理。他去找雷海宗教授。那个时 候雷是清华大学的历史学教授。雷先生就介绍了他 的一位得意弟子,叫做丁则良。丁后来是很有名的 历史学家。”
3课时 3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其教育目标为:
①当专举历代帝王之大事,陈述本朝列圣
之善政德泽,暨中国百年以内之大事。 ②讲古今忠良贤哲之事迹,以及学术、技 艺之隆替,武备之驰张,政治之改革,农、 工、商业之进境,风俗之变迁等事。
③详于近代而略于远年;五十年以内之
事尤宜加详,说近世者十之九,说古事 者十之一,并示以今日西方东侵东方诸 国之危局。 ④(世界史)详于大国而略于小国,详 于近代而略于远年;五十年以内之事尤 宜加详;说近世者十之九,说古事者十 之一。
实事求是的学风。 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 艰”的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 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
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
轻于鸿毛”的人生价值观。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汗青”的豪言壮语; 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 公而忘私精神。 其言行,感人肺腑,催人奋进 。
②北洋政府时期历史课程设置及教学目标
1922年,北洋政府推行“壬戌学制”,
废欧洲学制而取美国学制。其变化为: 其一是采用“六· 三”学制,中学阶段 三· 分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 其二是课程采用选科制(包括必修、选修) 和学分制。
历史为初中必修课,与公民、地理归属社
会学科;高中文理分科,文化史作为必修 课。 初中历史采取中外史合编的体例,从上古 叙述到近世(现代),以世界史为纲,而 于中国史部分则较为详细。
历史教学目标:
a.研究人类生活状况之变迁,以培养
学生适应环境,制御天然的能力。 b.启发人类的同情心,以养成学生博 爱、互助的精神。
c.追溯事物的原委,使学生了解现代
各项问题的真相。 d.随时以研究历史的方法指导学生, 以养成学生读史的兴趣与习惯。
初中历史课程目标,注重学生的能力以及品
3.理智价值
培根的一句名言是“读史使人明智”。
17、18世纪,许多教育先驱者都强调了历
史学科的重要性,在基础教育课程的开设 中,将其列为必修课程。其中一个重要原 因,就是历史教育对提高公民素养所具有 的理智价值。
历史教育通过对世界各国、各时代的社
会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文化传 统、风土人情和交往关系的介绍,加深 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开拓国际 视野、形成国际意识,培养适应国际化 社会的公民素养,具有重要的理智价值。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本国史(上古、中古、近古) 2课时 本国史(近世、近代)2课时 东亚 各国史、西洋史 2 课时 西洋史 2课时
历史教学目标: a.历史要旨在使知历史上重要事迹,明于 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 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 b.本国历史授以历代政治文化递演之现象 与其重要事迹。 c.外国历史授以历史大事之变迁,著名各 国之兴亡,人文之发达,及与本国有关系 之事迹。
从清末学堂的历史教育到民国初期,甚至直
到民国十几年,变化发展十分的缓慢。 1924年顾颉刚就近代中学的历史教学状况写 道:“最平常的教员只会把教科书念一遍, 不但教科书以外不能回答,连教科书以内也 没有弄清楚”,“稍微好一点的,就专门写 黑板,为历史人物开履历,某朝的皇帝有几 个儿子,哪一个儿子继承了皇位……”,“最好 的能写一点地名的沿革、器物的注解,他们 的能事就完了”。
朱熹在《朱子全书· 论学》中多次提到
课程,如“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 其涵义是指功课及其有意义的学习活 动。
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1859年英国教育家
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 西方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 程”,简称学程。 我国学术界对课程的定义为:学科或教 学科目。广义的课程还包括学习者的学 习经验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