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课程设置是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基础。


校应该在教学计划中合理安排课程,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

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力学等,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专业课
程则包括设计原理、结构设计、控制系统等,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此外,还应加强实践环节,设置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等,让学生能够将理
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其次,实践环节是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提供充足的实验室和实践基地,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探索。

例如,可以设置机械设计实验室、自动化控制实验室等,让学生亲自操作
和设计机械设备和自动化系统。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项目,如
机械制造竞赛、学生科研项目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最后,实习实训是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必要环节。

学校应该积极与相关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

通过实习实训,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和自动化领域的工作流程和技术要求。

实习实训的内容可以包括生产实习、工艺实习、设备维修实习等,学生可
以在实际工作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总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综合考虑课程
设置、实践环节和实习实训等因素。

通过合理安排课程、加强实践环节和
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可以全面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
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某高专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某高专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某高专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某高专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现代化要求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通过该专业的教育培养,学生将具备以下能力与素质:1. 掌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熟练运用相关工具、设备和软件进行工程设计、制造工艺与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2. 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同等水平的英语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相关技术文献进行学习和研究。

3. 具备良好的工程伦理和职业道德素养,能够独立工作、团队合作并能够积极适应和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4. 具备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发掘现有技术的短板并进行改进,为实现创新和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5.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各类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作,解决工作中的技术问题。

二、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电子技术、材料力学、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等。

(2)专业课程:机械制造工艺、制造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机器人技术、数字控制技术、自动化仪表与检测技术、工程热力学等。

(3)实践课程:实验教学、实习、毕业设计等。

(4)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提供多个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

2. 实践环节(1)实验教学:通过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2)实习:在学院指定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3)毕业设计:通过完成一定的工程设计或研究任务,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模式(1)以课堂教学为主,强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

(2)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

(3)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供实际业务培训和实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4)组织项目式学习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最新10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培养计划

最新10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培养计划

10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培养计划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依托开放型实验室和工程训练中心,以个人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协同工作能力和调控工程-社会大系统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以及对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工程科学基础、创造性和系统思维能力、多学科背景、优秀的管理和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工程技术和工业管理人才。

二、培养规格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自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阅文献或其他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继续学习并提高业务水平的能力。

2、运用知识的能力具有编制、实施机械制造工艺规程、从事工艺工装设计、制造工作的能力;具有从事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高智能设备的编程及操作工作、从事机械CAD/CAM 技术应用工作的能力;具有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现场技术管理工作、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辅助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应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表、数据和信息,设计机械和电气图样的能力。

具有从事机电产品的销售和服务工作的能力;具有一般机械工程项目规划或策划的初步能力;了解装备制造业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适应本行业发展需要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外语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够较熟练地翻译与查阅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和应用能力。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科专业培养方案1.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工程型人才标准1.1基本思路和指导思想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总体部署,结合清华大学“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总体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本计划着力加强工科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各机械工程领域的卓越工程师。

在培养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在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材料加工工程两个学科方面的科研优势,基于实际工程需求,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社会需求和企业技术问题过程中,提升工程意识、工程素质以及工程实践能力,并培养个性化的创造性工程人才。

学生本科阶段校内外实践环节学习累计不少于1年。

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则是培养掌握机械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1.2 基本标准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3.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4.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6.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9.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10.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教学院长签字:______________教学系主任签字:____________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工程、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及管理知识,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强,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和相关交叉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及经营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掌握力学、机械设计技术、机械制造技术、自动化及控制技术等基本知识,接受高级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训练,毕业后能胜任机电设备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制造、应用技术研究、科技开发和生产组织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工程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设计、计算、检测与控制、自动化、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3•具有机电产品和系统的研制、开发、制造、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及经营的基本能力;4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制造工程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数控技术与装备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微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综合训练教学特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电控制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数控技术与装备自动化有限元分析研究型课程:机械工程综合训练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计划学制4年毕业最低学分160+4+5授予学位工学学士辅修专业说明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 48+5学分(1)思政类5门 11.5+2学分021E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第-学年秋冬 021E0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第--学年春夏 021E0030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4第- 学年秋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21E00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第二学年秋冬形势与政策+2(2)军体类 5.5+3学分学生每年的体育达标原则上低年级随课程进行,成绩不另记录;高年级独立进行测试,达标者, 第2学年冬 第1学年短学期 第1学年秋冬 第1学年春夏 第2学年秋冬第2学年春夏 学生必须通过学校大学英语W 考试, 并取得外语类课程9学分,同时,选修课程号含“ F ”的课程,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051F0030 大学英语W 3 (必修)其余6学分,一般情况建议修读: 051F0010 大学英语H 051F0020大学英语皿(4) 计算机类 5学分 (4)计算机类5学分建议修读第二组课程:(5) 导论类 2学分学生可在各专业开设的学科导论课程,以及新生研讨课程中任意选择修读,并取得学分。

机械工程 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 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方案1、专业课程设置在机械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具体来说,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为学生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2)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工艺、自动控制、机械工程制图、机器人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3)实践教学课程:包括实验课、实习课、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课程,为学生提供实践经验和能力培养。

2、实践教学环境在机械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境非常重要。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同时,学校还应该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掌握实际工作中的技能和知识。

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机械工程理论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

3、科研与创新能力培养机械工程领域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

学校可以建立科研实验室和科研团队,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让他们接触和掌握最新的科研技术和成果。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4、国际化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机械工程领域也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因此,学校在培养机械工程人才时应该注重国际化教育。

可以通过开设双学位课程、引进外国教师、组织交流访学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学习和交流平台,让他们了解国际机械工程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5、就业指导学校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支持。

可以组织一些就业指导活动,如职业规划讲座、就业技能培训等,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情况,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校企合作的就业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选择。

综上所述,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应该综合考虑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境、科研与创新能力培养、国际化教育以及就业指导等方面。

最新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最新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最新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培养目标: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素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的专业人才精通工程制图、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工艺、机电产品设计、自动控制理论等专业技能,同时兼具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具备独立思考意识、开拓创新精神、协作互助的团队意识和参与管理能力,可以适应我国工业信息和通信产业发展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相关领域研发的专业要求。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学习掌握有关机电设备的系统设计、制造、测试和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的企业管理等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工程图学、力学、机械设计与制造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掌握电路基础、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4.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5.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系统设计、开发、测试和使用的基本能力;6.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或产品虚拟制造的基本知识和较强的设计能力;7.掌握机电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制造工艺和生产组织管理的基础知识;8.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专业特色:本专业以机械工程、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机器人技术、邮电机电系统的智能化与自动化为特色,强调机电综合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

依托学科: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控制工程基础、运动控制、流体传动与控制、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机械创新设计、数字化制造、现代邮政技术、工业机器人。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培养具备机械制造和自动化领域相关知识和能力的专业人才的专业。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和智能化的进一步推进,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

因此,为了培养具备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以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2.培养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3.培养具备国内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相关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

4.培养具备工程实践经验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专业人才。

二、培养内容1.建立丰富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基础理论课程体系,包括机械设计原理、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课程。

2.开设实践环节,包括机械制造实训、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发实验、机械设计与仿真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调实习实践环节,与企业合作,提供实际工程项目实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4.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组织机器人竞赛、学术讲座、专题研究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

三、培养方法1.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课堂内容紧密结合现实工程实践,通过项目案例和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教学资源,开设国际化课程,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

3.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设人文素质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4.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研活动,提供科研机会和平台,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实施步骤1.制定课程体系和课程大纲,明确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

2.组织教师团队,进行教师培训和教学资源准备工作。

3.加强教学管理,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和反馈,对教学效果进行改进和优化。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080201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080201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080201)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Their Automation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基层和生产一线,掌握现代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基础知识、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内的工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组织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复合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1、思想品德素质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为国家昌盛繁荣、为现代化建设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扎根基层、踏实肯干、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的良好素养和道德品质;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作风;具有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新时代大学生风貌。

2、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控制的基础理论,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在机械工程领域里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良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自动化基础、机械工程材料、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4)掌握机械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机械工程前沿发展现状及趋势;(5)具有应用本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6)具有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3、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一定的基本体育知识,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技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有意识的增强体魄,提高心里素质、审美情操,保证身心健康。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是旨在培养掌握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备机械设计、机器人应用开发、自动化装置设计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工艺、自动控制理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

二、培养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机械制造装备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具备机械结构的优化设计能力。

2.创新能力: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解决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的实际问题,具备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

3.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和现场管理能力,具备机械加工与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技术。

4.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

三、学习内容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课程。

2.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机械制图与CAD》、《工程材料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等。

3.自动化控制专业课程《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

四、实践教学1.实验课程:开设有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控制、机器人技术等实验课程,提供实际操作和实验设计的机会。

2.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实训,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工程管理能力。

3.工程实践:开展机械设计制造项目和自动化控制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五、专业实训基地建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配备先进的机械设备和自动化控制装置,提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的条件。

六、毕业要求1.具备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能够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

2.具备自动化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能够设计和开发自动化设备和系统。

3.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4.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解决复杂问题。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西南科技大学机械创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材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机械行业的发展方向并熟悉机械设计、机械创造及自动化的设计方法和技术,具有对机械工程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的基本技能,能在设计单位、厂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和机械工程管理等部门从事机械设计、机械创造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材。

二、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创造、自动控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培养具有从事机械设计、创造、光机电液系统的设计、创造与控制,创造自动化及创造过程管理的能力和素质。

其主要课程有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工程制图、工程材料、精度设计及检测、机械创造基础、机械工程传感与测试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机电控制技术、数控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机械工程科学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掌握工程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学、材料与成型技术、精度设计与检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机械设计、机械创造、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并具有相应的工程应用能力;3.了解机械创造及自动化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4.掌握文献检索与资料查询的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修业年限和授予学位学制四年,允许学习年限为三至六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动化专业人材培养方案主要课程:工程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学、材料与成型技术、精度设计与检测,计算机辅助设计,创造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数控机床与编程技术、自动控制理论。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综合实验、工程训练、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

六、毕业条件完成总学分190,其中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共计174学分,综合教育16学分。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一、指导思想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近10余年来依托学院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实力,通过国际合作办学,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革新学科内容,率先进行通才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的机械工程技术人才。

1、以人为本,革新单纯传授知识的模式,加强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2、教学内容突破传统专业设置的界限,体现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学科交叉的鲜明特点。

3、加强数理基础和人文科学基础,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4、建设机械工程学科大平台,以“大工程”为主导,在设计、制造、控制、工程管理、环境、市场等多方面设置系列课程。

5、强调工程理论和工程实践,学科基础核心课程教学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目标突破单纯培养“专家”和“工程师”的模式,着力培养宽厚型、复合型、开放型、创新型的本领域优秀人才,为国家输送能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层次的机械工程技术人才。

三、基本要求通过系统学习和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强的综合素质;6、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敏锐的市场意识。

四、学制与学位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取得规定的学分数后提前毕业;也允许延长学习年限,但一般不超过六年。

学生修完本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及教学实践环节,取得规定的学分,德、智、体考核合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条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体系的构成及学时分配比例整个课程体系由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等教学模块所组成。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与此同时,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行业也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

为了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课程体系,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相关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合。

这个课程体系应该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实践操作课程以及实习实训课程。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学生可以全面地了解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在基础理论课程方面,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思维能力。

通过教授相关的数学、物理和工程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开展小组讨论、项目研究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实践操作课程方面,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开设相关的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的实践操作。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并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实习实训环节。

通过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

在实习实训中,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到实际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项目中,了解实际工作的流程和要求。

通过实习实训,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除了课程体系的建设,我们还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行业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开设相关的综合素质培养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最后,我们还应该注重与企业的合作。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与企业密切合作,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已成为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在这个背景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的培养也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以期对未来的人才培养工作有所启示。

1.人才培养目标在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非常重要。

对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的培养,我们需要明确的目标是:(1)培养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人才。

这些人才需要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供快速、高效、精准的生产解决方案。

(2)培养掌握自动化技术的人才。

这些人才不但需要掌握机械制造技术,还需要掌握电子、计算机、通信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能够设计、开发和应用自动控制系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培养创新型人才。

这些人才需要将机械和自动化技术创新融合,能够推动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2.人才培养内容在制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确定具体的培养内容。

建议培养内容包括:(1)基础理论课程。

这些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电子电气、控制原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专业课程。

这些课程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工艺学、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工业机器人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3)实践课程。

这些课程主要包括实验课、综合实践课和毕业设计。

通过实践课程,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4)工作实践。

考虑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高度实践性,建议学校和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践、参观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3.培养方式人才培养方式是实施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的培养方式包括:(1)课堂教学。

这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式之一。

在课堂上,教师们可以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细节,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实验教学。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获得工程技术或科学研究基本训练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掌握设计制造、生产管理、设备维护、质量控制等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在工厂、公司、科研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开发与制造、技术推广、设备管理与维修、运行管理、质量检测与营销等方面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研究生,从事技术研究和教学工作等。

二、培养要求1.知识要求(1)工具性知识:①要求学生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②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程序设计和办公自动化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文献查阅和检索技能。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①要求学生能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人文艺术修养、审美趣味和鉴赏力、具备一定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技巧和一定的交际能力。

③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术,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身体健康,达到大学体育合格标准。

(3)自然科学知识:①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利用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②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够正确地理解和初步应用,特别是为电子信息科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4)工程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机械工程专业技术技能,能解决常规性的工程技术问题。

(5)专业知识:具备机械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电子学、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等知识。

2.能力要求(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会学习的方法,具备适应社会的发展再学习的能力,善于与人沟通,具备团体协作的能力和应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不断获取信息的能力;(2)应用知识能力:能将所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生产维护与工业生产上,具有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3)创新能力:了解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科的前沿知识,掌握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动态,具备新技术、新工艺的消化吸收能力,一定的新产品、新设备的开发设计能力,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一、专业代码、名称
080305Y,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二、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机械工程的研究、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

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领域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有较强的计算机能力、专业语言表达能力、素质优良、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制造的基础理论,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生产管理、控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子学、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四、主干学科
力学、机械工程
五、主要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电工基础、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机械测试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数控加工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机电一体化技术、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经营与管理等。

六、学制及学分要求
学制四年。

本专业应达基本学分:179学分。

其中必修课112.5学分,占总学分62.8%;选修课程32学分,占总学分17.9%,其中包括通选课为12学分,各模块方向不少于20学分;自学辅导课教学6学分,占总学分3.4%;实践类课28.5学分,占总学分15.9%。

七、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
八、相近专业
机电一体化
九、教学计划进程表及时间分配表(见附表)
表一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必修课程教学计划进程表
注:机械基础实验二的实验部分周学时数为2;*(测绘的周学时数)和▲表示每学期前两周内由相关实验室安排实验教学计划,报学校相关部门。

表二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选修课程教学计划进程表
表三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践性教学计划进程表
表四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学分(学时)分配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