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科学学科第一章第1节生

合集下载

七年级科学上册全部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上册全部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上册全部知识点作为初中学科之一,科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于七年级科学上册而言,其中的知识点则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重点。

本文将为大家梳理七年级科学上册全部知识点。

第一章:物质的分类和性质第一节:物质的概念和分类1.什么是物质2.物质的分类3.物质的物理性质4.物质的化学性质第二节: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物质的颜色、形状、大小、硬度等性质2.物质的大小变化、形状变化、位置变化等3.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4.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第二章:材料的世界第一节:材料和材料的分类1.材料的概念2.材料的分类和特点3.金属的性质和使用4.非金属的性质和使用第二节:材料的提取和加工1.材料的提取和选用2.金属的提取和加工3.非金属的提取和加工4.水的净化和加工第三章:生物的特征第一节:生物现象的观察和分类1.生物现象的观察2.生物的分类3.线虫、蜗牛、蛇、鸟等的分类第二节:细胞及其特征1.什么是细胞2.细胞的种类3.细胞的结构和功能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第三节:植物和动物的特征1.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特征、营养特征2.动物的形态特征、生长特征、营养特征3.昆虫、鱼、鸟、兔、猫等的生活习性第四章:地球运动和季节变化第一节:地球的运动和季节变化1.什么是地球的运动2.影响季节变化的因素3.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意义4.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生长和睡眠第二节:地球的旋转和公转1.地球的自转和偏转2.地球的公转和轨道3.日食、月食和日月食第五章:天体研究第一节:星座、星系和黑洞1.什么是星座2.银河系、星系和星团3.黑洞的概念和成因4.太阳系的概念和特征第二节:行星和卫星1.行星的概念和分类2.卫星的概念和分类3.行星和卫星之间的关系以上就是七年级科学上册全部知识点的内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并理解初中科学学习的内容。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一中七年级科学上学期第1章知识要点整理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一中七年级科学上学期第1章知识要点整理

2010年菱湖一中七上科学第一章知识要点整理材料第1节科学在我们身边1.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并寻找的学科。

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

2.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是:多、多、多。

第2节实验和观察1.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规程。

2.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

态度:认真的观察,目的明确;方法:操作和观察要全面、细致、深刻,并用文字适当地描述;注意:操作要,各种,并各种和3.实验室常用仪器:试管、停表、天平和砝码、电流表、电压表、显微镜、酒精灯、玻璃棒、表面皿、药匙、烧杯、量筒、量杯等。

4.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

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

可以观察X围。

第3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和一个公认的进行的过程。

(一)长度的测量1.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单位符号是。

l千米(km)=米(m);1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106微米(µm)=109纳米(nm)(纳米是长度单位)2.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

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测量前:三看:(1)零刻度线;(2)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所表示的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3)量程:所能测量的长度。

(2)测量时:*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

思考:视线偏左读数,视线偏右读数。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

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否则数值没有意义)。

*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例如:某同学记录的测量数据为:9.45厘米(厘米)(毫米:最小刻度值,倒数第2位)可以看出他使用的刻度尺为刻度尺(从数据的倒数第2位可以看出),准确值为:厘米,估计值(数据倒数第1位)为:* 知道: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值决定的。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一章第1节形形色色的生物(36张PPT)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一章第1节形形色色的生物(36张PPT)
遗传多样性:不同生物体内,控制性状遗传的遗 传信息是不同的,即使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遗 传信息也不尽相同。
3.学生讨论:日常接触到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鸟儿在空中飞翔
鱼在水中游
生态系统:在一 定的区域内,
生物 和 环境 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构成了生态系统。
马在草原上奔跑
荷花生活在水中
3.生态系统多样性
3.以下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圈范围的是( ) A
A.大气圈的上层 B.大气圈的下层
C.整个水圈
D.岩石圈的上层
4.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 )D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土壤多样性
2.意义: 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征,它能够使生 物“趋利避害〞。
1.应激性:
其他生物的应激性
猎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 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躲避。
向日葵的应激性
阳台上的植物总是向窗外生长
平静时的河豚
受到惊吓的的河豚
特征二:生长 观察以下图,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特征三:繁殖
母狮生下小狮,母鸡下蛋,植物结出种子是什么 现象?
1.概念: 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
2分类:
生陆地生态系统物来自湿地生态系统圈
海洋生态系统(地球之肾)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
海洋生态系统
• 〖课堂小结〗 生物圈〔定义〕: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所生活的环境
〔最大的生态系统〕 大气圈的下部 生物圈〔范围〕 整个水圈 岩石圈的上部 物种多样性 生物的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1-1科学并不神秘提优手册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1-1科学并不神秘提优手册新版浙教版

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知识点1 科学在我们身边1.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中,科学现象无处不在,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都在不断变化中,如壮观的火山爆发、种子长成幼苗、昆虫蜕皮、流星划过夜空等。

2.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__原因和规律__的学科。

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

3.科学研究是从__提出问题__开始的。

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提出疑问、仔细观察、认真实验和积极思考。

说明学习科学要善于感知身边的各种自然现象和各种变化,如日月星辰、雨后彩虹、花开花落、昆虫蜕皮、青蛙冬眠、节日礼花、奔驰的列车、升空的火箭等。

学习科学不但要学习科学知识,还要善于了解科学家探索科学奥秘的过程,学习科学家研究科学的方法。

知识点2 科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1.科学的发展改变着人们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认识,人类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逐渐提高。

2.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它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舒适,使各行各业的效率更高、更安全可靠。

3.科学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人们学会了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并能从表面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内在规律。

4.科学技术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

人类在利用科学技术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必须尽可能地减少滥用科学发明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易错点1 不会区分科学问题和非科学问题【例1】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B )A.千岛湖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B.杭州植物园内哪种花卉最美观C.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D.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易错辨析】问题有两种:一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问题;一种是科学研究中所说的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应该是对身边的各种事物、现象提出问题,再通过实验仪器或科学设备进行科学探究,最后发现一些科学道理,同时解决问题。

七年级上学期科学课时安排

七年级上学期科学课时安排

七年级上学期科学课时安排教学进度表周次起讫时间教学内容课时执行情况19.6-9.11第一章科学入门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第2节走进科学实验室学生实验第3节科学观察429.14-9.18第4节科学测量课堂练习学生实验439.21-9.25第5节科学探究单元复习及检测449.28-9.30试卷分析第二章观察生物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4510.1-10.7中秋节、国庆节(9月30日—10月7日,放假调休)610.8-10.10第2节细胞第3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3710.12-10.16第4节常见的动物3810.19-10.23第5节常见的植物第6节?物种的多样性?4910.26-10.30单元复习及检测试卷分析41011.2-11.6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41111.9-11.13?期中考试复习期中考试41211.16-11.20试卷分析第3节组成地壳的岩石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41311.23-11.27第5节泥石流第6节地球表面的板块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41411.30-12.4本章复习及检测试卷分析41512.7-12.11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1节物质的构成第2节质量的测量学生实验41612.14-12.18第3节物质的密度学生实验41712.21-12.25第4节物质的比热第5节熔化与凝固第6节41812.28-12.31第6节汽化与液化第7节升华与凝华第8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419 1.4-1.8第4章复习及检测期末复习4201.11-1.22期末复习4211.25-1.29期末考试教学分析与措施教科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七年上册出版社?2012年7月第1版一、教材分析《科学》教材的逻辑体系是:自然界由不同层次的物质组成,这些物质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着,而物质组成、运动、变化的自然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科学就是认识的有效途径。

七年级上册的教材在《科学入门》之后就安排了三章教学内容。

2024版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时练 01-第1节 生物与非生物

2024版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时练 01-第1节 生物与非生物

第2章观察生物单元大概念素养目标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基础过关全练1.【跨学科·语文】(2022海南中考)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深受人民喜爱。

下列诗句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C.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D.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2.【新独家原创】【跨学科·语文】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3.(2022浙江杭州期中)在春晚表演当晚,540个Alpha 1S机器人排列成9×15的4个方阵为歌手伴舞。

为了让每个方阵的Alpha 1S 机器人能够有3套不同的动作以追求更佳的舞台效果,技术人员共为其特意定制了12套舞步,配合上歌曲节奏,非常具有韵律感。

但Alpha 1S机器人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因为Alpha 1S机器人不具有下列哪项功能()A.排出代谢废物B.来回自由行走C.能够与人交流D.解答多种问题4.(2023浙江金华义乌稠州中学期中质量检测)2020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此病毒属于生物的依据是(S7102001) ()A.能使人患病B.个体微小C.能进行繁殖D.能进行运动5.(2023浙江杭州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期中)草原上,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

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S7102001) ()A.能遗传和变异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能适应并影响环境D.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6.(2023浙江温州乐清虹桥一中期末)生物的共同特征是:它们都是有的。

除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7.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天净沙·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七年级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PPT课件

七年级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PPT课件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6)盆栽上的绿萝,窗台外侧比内侧的长势茂盛,这一现 象说明了生物( )
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能进行呼吸 C.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生活需要营养
3.选择
1)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生物特征的是( )
A.植物落叶
B.H7N9病毒能繁殖后代
C.含羞草受到碰触叶片会合拢 D.钟乳石慢慢长大
2)生物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下列与"植物向光生长"
现象具有相同 特征的是( )
A.母鸡孵卵
B.种子萌发成幼苗
C.膝跳反射
D.排出汗液和尿液
3)关于生物获取营养的方式,下列哪种方式是不可能的? ()
生物的基本特征
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许多植物能产生种子(繁殖) 种子萌发成幼苗(生长) 幼苗发育成植物体(生长)
生物的基本特征
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植物除了利用种子繁殖,也可以利用根、茎、 叶进行繁殖。
生物的基本特征
六.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
狗狗的一家
同株碧桃上不同颜色的花
1.遗传: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变异:亲代和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 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同株碧桃上不同颜色的花。
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因浅水区可以获得较多阳光,适宜 的温度,也有利于藻类的生长,可 以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
生物的基本特征
一.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二.生物能进行呼吸 三.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四.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六.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七.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七年级科学 第1章 地球上的生物 1《艳丽多姿的生物》3 水生生物习题 自然科学

七年级科学 第1章 地球上的生物 1《艳丽多姿的生物》3 水生生物习题 自然科学

【点拨】生物科学研究中,在同时有活体和模型可供选用 的情况下,应首选活体作为实验材料。这样可以更直接、 准确反映生物的特征。所以丙与丁提出的实验方案相比较 ,丁提出的实验方案更可靠。由图中A、B可以看出,用细 线捆扎鱼的尾鳍、背鳍,可知探究的是尾鳍、背鳍在游泳 中的作用,它们都进行了特殊处理属于实验组。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C.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D.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点拨】材料中的“水葫芦”引种到昆明后,这种植物很 快在池中蔓延,表明“水葫芦”适应昆明池的环境,又没 有天敌控制,加上缺少消费者,因此大量繁殖疯长,挤占 了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灾害,其水面被水葫芦无情 地侵占,池中原生生物面临灭绝,这属于外来物种的入侵 威胁了生物的多样性,表明生物又能影响环境。故选B。 【答案】B
19.水蚤的身体呈半透明,制作装片后在低倍显微镜下可以观 察到其心脏的搏动情况。某班甲、乙、丙、丁四组学生, 分别用滴管从10 ℃、20 ℃、30 ℃的三种含有水蚤的培养 液中吸取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制成不同装片进行观察, 得到数据如下表。试回答:
平均心率/(次/分) 10 ℃ 20 ℃ (室温)
3.关于黑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属于多细胞藻类植物 B.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叶挺出水面 C.身体沉于水中,但雌花开花时挺出水面 D.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
4.下列有关荷花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它没有发达的主根,但在茎节上会长出一些不定根 B.它的叶伸出水面,能从大气中充分获得氧气 C.支持荷花的叶、花、果实挺出水面的结构是它的茎 D.它的叶柄和茎中都有孔道,有利于氧气和二氧化碳 的输送
C.体形似鱼,体毛退化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第一章科学入门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

2、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

3、科学带给我们什么?①科学的发展改变人们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认识,人类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逐渐提高。

工业化时代——电器时代——信息时代。

②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③科学技术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④科学技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第2节:走进科学实验室一、常见的仪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一)、试管1、主要用途: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②收集少量气体或验纯;③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④用作少量气体的发生容器。

2、使用方法:①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使用前应擦干试管外壁,再进行预热,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②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③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要朝着别人或自己,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④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⑤使用试管夹夹持,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处),加热后不能骤冷,也不能立即放回塑料试管架上。

3、原因:①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②防止液体溢出;③防止液体喷出伤人,倾斜可增大受热面积,使受热均匀;④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⑤避免烫伤手,防止试管炸裂,塑料试管架熔化变形。

(二)、试管夹1、主要用途:夹持试管。

2、使用方法:①试管夹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然后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处);②手握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3、原因:①防止杂质带入试管,加热时烧焦试管夹。

②防止试管脱落。

(三)、烧杯1、主要用途:①用作常温或加热时较多量的液体物质的反应容器;②溶解物质或配制溶液。

2、使用方法:①加热时要垫石棉网,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2/3,加热前外壁应擦干,不能用于固体加热;②进行反应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容积的1/3;③配溶液时,要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形形色色的生物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形形色色的生物

生物的概念 讨论:机器人和珊瑚是不是生物? 1. 讨论:机器人和珊瑚是不是生物?为 什么? 什么? 答:不是。因为它们没有生命。 不是。因为它们没有生命。 什么样的物体是生物? 2.什么样的物体是生物? 什么样的物体是生物 答:必须是“活”的,是有生命的。 必须是“ 是有生命的。
3.请指出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 请指出画面中哪些是生物, 非生物? 非生物?
讨论生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讨论生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讨论生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应激性 (2)生长、发育 生长、 (3)繁殖 (4)新陈代谢
(5)遗传变异 )
探究二:生物的特征
思考以下生物现象, 思考以下生物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特 征? 答:生物具有应激性。 生物具有应激性。 (1)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 )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 根向地生长。 (2)植物的茎背地生长 根向地生长。 )植物的茎背地生长,根向地生长 (3)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 )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 捕虫植物有特殊的捕虫作用。 捕虫植物有特殊的捕虫作用。 (4)动物会捕捉食物逃避敌害等。 )动物会捕捉食物逃避敌害等。
观察该图,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观察该图,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答:生物能够繁殖。) 生物能够繁殖。)
观察该图,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观察该图,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答:生物能够生长。) 生物能够生长。)
讨论: 2.讨论:除我们已经了解到的生物特 讨论 征之外,生物还具有哪些特征? 征之外,生物还具有哪些特征?” 答:(1)能进行呼吸; :( )能进行呼吸; (2)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3)有遗传和变异; )有遗传和变异; (4)能生病、老化和死亡; )能生病、老化和死亡; (5)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 )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 (6)有严整有序的结构。 )有严整物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第一章地球上的生物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第一章地球上的生物

第一章地球上的生物第 1 节、明丽多姿的生物1、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它们生活和居住的地方叫做栖息地或生境。

2、陆地环境复杂,水分不够充分,温度变化较大,陆生生物之间的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也较大,造就了适应多种环境的、形态和生活习惯各异的生物。

(1)陆生植物的生活离不开土壤,大部分陆生植物将根系固定在土壤中,茎支撑着枝、叶向空中伸展。

①叶片大部分为绿色扁平状,特别环境下的植物的叶片会发生适应环境的变化。

如荒漠中神仙掌的针状叶;②茎大部分为直立茎,为了适应生计空间,有的茎特化为爬行茎、环绕茎和攀附茎;③花大部分很娇艳,这是花对昆虫传粉环境的适应,很轻的花则适应于风力传粉;④果实形式多样,颜色娇艳的能引诱动物捕食,构造轻盈的有益于风力流传,比重轻的有益于水流流传等。

(2)陆生动物栖息地的环境不稳固,天气、土壤和生物环境常常变化,使陆生生物对环境的变化产生很多适应。

①发达的附肢支撑身体,能在陆地上运动,以捕食和避敌;②身体表面有防备水分别失的皮肤,以适应水分相对较少的陆地环境;③有的能长毛和脱毛,以适应环境气温的变化;④有的有“ 拟态”、保护色或戒备色,以躲避仇敌;⑤有的进行土壤穴居生活等。

(3)水环境比陆地环境稳固,营养物质比较简单获取,温度变化小,但氧气的含量较空气中低。

水生植物多种多样、形态万千。

水生动物的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惯也与其生计环境相适应。

第 2 节、生物的基本特色1、生物的共同特征是生物都能感觉、运动、生长,能从环境中摄入营养物质(食品)和氧气,并排出废物。

生物经过氧气的作用,从食品中获得能量。

生物都能进行生殖,产生像双亲的新个体。

2、生物能进行生命活动而非生物则不可以。

3、生物的基本特色是能进行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拥有应激性和运动能力,以及进行生殖和遗传。

【启示与拓展】例 1 以下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拟态的是()A、大刀螂B、黄蜂C、竹节虫D、避役剖析:不一样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是不一样的。

七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一章1-5节复习课

七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一章1-5节复习课
365开户 我们不再往前走了,我怕越走越感到失望,越走越勾起子过得一年比一年好,可是,打工潮的到来,让更多的年轻人离开了村庄,让更多的老人过上了孤苦无依的生活,让更多的房子变成了空巢,
让整个村子变得越来越寂静,失去了生机。 我不知道如此发展下去,村庄会是一种什么样子,这种空巢的现象,寂静的情景会持续多久,但有一点我是坚信的,那就是随着农村政策的日益完善,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在外打拼的年轻
人一定会回来,他们会用勤劳的双手共建自己的美好家园,还村庄一个家人团聚,和谐吉祥,安居乐业的欣欣向荣景象。 这样的生活不会很远,这样的梦想一定会实现,而且一定能够实现。 离开村庄的时候,依然没有碰到几个熟人,但我的眼前分明又浮现出很多熟人,他们正以当年的情景,以现代化农村生活的繁荣景象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二0一九年十二月七日 (丹枫原创首发)
想你的时候 寄亡友恩佩 辘轳在转,一团湿泥在我手里渐渐成形。陶艺教室里大家各自凝神于自己转盘上那一块混沌初开的宇宙,五月的阳光安详而如有所待,碌碌砸砸的声浪里竟有一份喧哗的沉静。

七年级上册 科学 第一章科学入门

七年级上册 科学  第一章科学入门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1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都在发生变化.还有许许多多自然现象:昆虫蜕皮,青蛙冬眠;刮风下雨,潮起潮落……2 科学: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只要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3 经过长期的科学探索,人们对自然界的许多问题已经找到了答案,对许多自然的奥秘有了比较合理的解释.但是,科学的发展是无穷尽的,人们会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问题.正是这些无尽的问题引导着我们去探索,去创新,推动科学不断地向前发展.4 科学技术改变了我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适.但也会给人们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学习科学知识,学会科学探究的本领,对我们今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第二节观察和实验1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重要方式.许多科学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并通过认真的思考而总结出来的2 单一观察不能说明普遍的规律,要想知道这些现象是否会反复出现,以及其中的道理.为此,人们需要进行反复的观察和精确的测量,并设计各种实验,从中总结出普遍规律.3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此而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4 试管及其使用,显微镜及其使用,酒精灯及其使用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1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2 长度的测量:常用单(位米m)常用工具:刻度尺. 更准确地测量长度工具:游标卡尺长度的单位是米用m表示.1千米(km)=1000米(m) 1米(m)=10分米( dm )=100厘米(C m)=1000毫米(mm)=10 微米(µm)=10 纳米(nm)五对:选对.放对,看对,读对.记对.长度的特殊测量法: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间接地测量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圈数再计算即可化曲为直线:测较长曲线的长度,可用一根没有弹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沿着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量出棉线长度即可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的直径仪器测量:潜水艇在水下航行时常用声纳来测量潜水艇可障碍物之间的距离.雷达用电磁波反射的原理来测量距离;激光测距也是现代测量中常用的技术3体积的测量:积体: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固体体积常用单位是立方米(m³)液体常用单位是升(L)和毫升(mL)1立方米(m³)=1000升(L) 1立方厘米(cm³)=1毫升(mL) 1升(L)=1000毫升(mL)测量规则物体: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宽,高测量不规则物体(不溶于水也不吸水):量筒或量杯V物=V物+水-V水测量液体:用量筒或量杯应注意:放平稳,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读正确(凹形液面中央最底处)第四节温度的测量温度:物体冷热度称温度.温度的单位摄氏度,用Cº表示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º,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º.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份就表示1摄氏度.零度以下读作零下摄氏度.温度计:液体温度计(体温,气温常用),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色带温度计,辐射温度计光谱分析等等温度计的构造:玻璃外壳(上面有刻度),毛细管(内径很均匀很细),玻璃泡(内有液体),刻度及温标.(体温温度计在玻璃泡附近多一个弯曲细小装置,以便离开人体不会回落,这样方便读数)注意几点:测量前:选合适的温度计测量时:手握在温度计的上方,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能碰到容器壁.浸入后不能立即读数.要待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记录时:数据后面要写上单位第五节质量的测量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本组成的,质量常用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改变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把物体放在水下,地面或宇宙空间,物体的质量都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质量常用单位是千克(kg)1吨(t)=1000公斤(kg) 1公斤(kg)=1000克(g)=1000000毫克(mg)质量测量工具:杆称,台称,案称,托盘天平,电子盘秤,电子分析天平等托盘天平的构造:1底坐2托盘架3托盘4横梁标尺5平衡螺母6指针7分度盘8游码天平使用(右物左码):使用前:注意测量范围使用时:不能用手模天平托盘,不能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不能用手接触砝码要用摄子轻拿轻放,加砝码由大到小.减砝码由小到大方法:调平,称量,称量完毕整理天平累积法:它用于测量微小物体的质量,如一枚邮票,一个大头针等第六节时间的测量我们无法用感官来直接感觉时间的存在时间常用单位是秒,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用时和分1时(h)=60分(min)=360秒(s)测量时间常用:钟,表是我们常用计时器.实验室常用电子停表和机械停表.第七节科学探究在科学探究时,应当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针对所提出的问题,依据自己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经验,通过思考,建立猜测和假设.要依据探究的目的和条件制订探究的计划.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途径获取事实与证据.对假设进行检验.还要对探究的过程和结论进行评价,并以口头或书面报告等形式表达出来,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课件(1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课件(19张ppt)

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展开的叶片会合拢。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龙生龙,凤生凤, 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 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生物的共同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什么是生物学?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 规律的科学。
考考你:
判断下列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 生物?
生物大家族中,包括植物、 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等。
生物和非生物的本质区别: 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
第一章 认识生物
观察 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工具:
肉眼,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摄象机、 录音机等,有时还需要测量。
注意事项:
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 作记录;要有计划和耐心;要积极思考,并同别人交 流看法,进行讨论。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 的区别。
2.举例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 他们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 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 从中获得营养物质。 淀粉等有机物。
2、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产生的废物
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 植物也产生废物。落 废物。例如,人可以通过出汗、 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
421
河鲀
平静时
受惊吓后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1、科学是研究各种,并寻找它们的学问。

如牛顿发现了瓦特发明了。

而这些都源于对身边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探究,所以从身边的问题着手就能进入科学世界。

2、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使人们改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

3、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4、学习科学的方法是:。

5、重要的实验:鱼和气球的浮沉、“喷泉”实验。

第二节:实验与观察1、是科学探究最重要的环节;实验前要了解实验的步骤,熟悉实验的仪器。

实验时,我们要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尊重实验事实,不得捏造实验事实,更改实验数据。

2、请填出下列仪器的用途:(1)试管架:(2)试管:(3)停表:(4)酒精灯:(5)显微镜:(6)天平:(7)量筒:(8)刻度尺:3、在很多情况下凭我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作出判断是不可靠的,为了准确的判断,实验时我们要借助一些和。

4、测量工具: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观察工具: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雷达5、人们直接用感官器官的观察叫:,借助仪器工具的观察叫:。

6、重要的实验:鸡蛋浮沉实验。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主单位是。

较大的还有,较小的还有。

3、长度单位的换算:1千米= 厘米、1米= 微米= 纳米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1纳米= 米4、雷达、激光、声纳等可测长度。

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正确使用该工具的方法是:(1)放正确: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

(2)看正确:视线与尺垂直。

(3)读正确: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

(4)记正确:数值一定要有单位。

使用时还要注意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

5、一些特殊的长度测量方法:(1)累积取平均值法:得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和的方法间接测量。

例:测纸厚、细铁丝的直径、一枚邮票的质量。

教科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件第1章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

教科版七年级科学上册课件第1章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

新讨论课与讲补解充
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也带来哪些坏处?
新课讲解
小结
一、科学的定义:
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二、4科学的好处:
1、科学的发展改变人们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的认识理解;维方式。 三、科学方法:
新课讲解
科学是无止境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发现问题,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推进科学与人类社会的 发展与进步。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新课讲解
二、科学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关系?
牛顿 苹果落地-万有引力
瓦特
奥斯特
水的沸腾顶起壶盖 -蒸汽机 电流磁效应-开启电与磁世界
第1章 科学入门
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科学发现可从观 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动手活动、小组讨论等等,引导 学生发现问题和解答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及崇尚科 学。
新课导入
神奇小实验:
新课讲解
一、什么是科学?
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求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 和规律的学问。
要点: 1.自然现象:彩虹、火山、昆虫蜕皮等等 2.产生原因:水中筷子为什么会往上折? 3.发展规律:樟树种子萌发长成大树!
新课讲解
二、科学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关系? 讨论
科学不断进步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2.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B)
A.千岛湖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
B.杭州植物园内哪种花卉最美观

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第一节

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第一节

03 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第一 节的主要内容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是指物质形态、状态或性质的改变。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 和化学变化。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所具有的特性,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指 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等;化学 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科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质、能量、信息、遗传、进化等,这些概念是构建科学知识 体系的基础。
科学概念具有客观性、实证性和可检验性,需要经过反复实验和验证,不断修正和 完善。
科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实验 结果,获取感性认识和数 据。
实验法
通过设计和进行实验,探 究自然现象和物质运动规 律。
推理法
评价参与度
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 和贡献,鼓励积极参与。
引导深入思考
引导学生对讨论主题进行深入 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
06 本节课程的总结和思考
本节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了解科学探究在日常生活和科 学研究中的应用。
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的方法 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他们的 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点
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 的反应。例如,氢气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水。
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另 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例如,铁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 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
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是指一种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 上的新物质的反应。例如,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成氧化钙 和二氧化碳。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1章 科学入门 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教案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七年级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1章 科学入门 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教案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七年级

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

2.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现象,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

难点:理解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保护环境。

教学准备玻璃杯、水、吸管(笔或筷子)、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素材。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名言:人的天职在于勇敢探索真理你知道这是哪位科学家说的吗?(哥白尼)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回答或解决各种问题,掌握相关的科学规律并为人类服务。

让我们一起迈进科学的大门,探究科学的奥秘,感受科学研究的乐趣。

二、新知讲解(一)科学在我们身边我们生活的大自然中,存在着各种奇妙的自然现象,你想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吗?教师总结:火山爆发是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美丽的含羞草,轻轻一碰,叶子就会收起来,像害羞一样,是生物的一种条件反射。

小鸟经过鸟妈妈的辛苦孵化,成熟后本能地啄破蛋壳而出来的。

周围的各种事物都在发生着变化。

你知道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吗?教师总结:在适合的水分、温度、氧气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此时内部产生大量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等激素,逐渐长成幼苗。

教师总结:因为蝉身体表面有一层比较坚硬的皮,这层皮使体内物质不外流,又又能防止外界有害之物的入侵,这样就对蝉幼虫的成长却很不利,它限制了幼蝉身体的长大,为了蝉幼虫的成长,所以要经常脱壳。

当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后,与大气摩擦,产生大量热,从而使之气化,在该过程中发光形成流星。

我们周围有许多奇妙的现象。

教师演示:光的折射现象铅笔在水中被“折断”教师总结:这是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的缘故。

学生活动:阅读理解科学的定义以及意义。

1.科学的定义以及意义:(1)定义: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组名姓名
课题:1.1科学并不神秘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知道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通过探究和实验可以了解自然现象
并对一些现象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

2、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了解科技改变世界。

3、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
然的关系。

4、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激发对科学的向往,增强环保意识,学会
全面看问题。

【学习重点】
1、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初步形成“观察―疑问―探究―科学”的思维。

2、从自然现象到最新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并且在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学习难点】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一、课前预学
1、科学要研究各种,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和。

每一
个小小的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

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瓦特好奇于水沸腾后顶起壶盖而改进了。

2、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和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

3、科学技术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

二、课中导学
1、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并进行简单的现象描述,根据现象提出一些问题、并尝试解答(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2、不断变化的自然界:
(1)自然界的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着,请认真观察课本图1-1至1-6,它们各出现了
哪些变化?
七年级上科学学科第一章第1节第1页共3页
图1 ;
图2 ;
图3 ;
图4 ;
图5 ;
图6 ;
(2)你能举出一些发生在你周围的奇妙的变化吗?
3、现在你认为科学研究的是什么问题?
科学要研究,并寻找它们、的原因和规律。

下列事物中,属于科学研究对象的是:。

A.风是怎样形成的?
B.政府是如何管理流动人口的?
C.为什么会打雷?
D.我们学校有多少初一新生?
E.小鸡是如何出生的?
F.水为什么会结冰?
G.小明的理想是什么? H.露珠是怎样形成的?
4、怎样进行科学研究?
1、当一只乒乓球略有凹陷时有办法使它恢复球形吗?
我的办法是
2、活动:用老师给你的乒乓球、烧杯、热水,验证一下
(1)我的实验方法是
(2)我的发现是
(3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思考:是不是所有的科学问题都有了答案?
三、学习体会
你觉得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是:从开始,留心,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

分享:你所知道的科学探索的故事
四、课后研学
1、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了哪些好处?请你说说,跟大家一起分享。

2、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它有时还会给我们带来负
责影响,你能举一些我们生活周围存在的实例加以说明吗?我们应当用什么措施来消除这些不良影响?
七年级上科学学科第一章第1节第2页共3页
五、自我测试
1、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
A.仔细观察
B.积极实验
C.认真思考
D.以上都是
2、关于科学技术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带给人们的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B.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带给人们的都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C.既有好处,也有坏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好处将占主导地位
D.既有好处,也有坏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坏处将占主导地位
3、科学是一门研究,并寻找它们、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

4、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文明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影响。

我们要多、多、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和的关系。

七年级上科学学科第一章第1节第3页共3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