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
关于印发《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的通知

一
《 行动计划 》 )的通知。主要内容是 :我 国能源技
术 革命 应 坚 持 以 国家 战略 需 求为 导 向 ,一 方 面为 解 决 资 源保 障 、结 构 调 整 、污 染排 放 、利 用 效率 、应 急调 峰 能力 等 重 大 问 题 提 供 技 术 手 段 和解 决 方 案 ;
体化 脱 除等新 型技 术 。 在 氢 能 与燃 料 电池 技 术创 新 方 面 ,研 究 制氢 技
先进煤气化 、大型煤炭热解 、焦油和半焦利用等技 关于印发 《 能源技术革命 创新行动计 划 ( 2 O l 6 —
2 0 3 0 年 )》的通 知 国家 发改 委 、国家 能 源局 6月 1日印发 《 能 源 技 术 革命 创 新行 动计 划 ( 2 0 l 6 —2 0 3 0 年 )》 ( 简 称 术 。开发 清 洁燃 气 、超 清 洁 油 品等 煤基 产 品 生产 新 工 艺 技术 。加 强煤 化 工 与火 电 、炼 油 、可 再 生 能源 制 氢 等 相关 能 源技 术 的耦 合 集成 。研 发适 用 于煤 化 工 废 水 的全 循 环利 用 “ 零 排 放 ”技 术 ;研 发 污染 物
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年~2030)

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能源是人类生存和文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供应能力显著增强,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世界能源格局深度调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加速、国家间技术竞争日益激烈、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制约不断强化等挑战。
为积极应对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作出了推动能源消费、供给、技术和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科技决定能源的未来,科技创造未来的能源。
能源技术创新在能源革命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摆在能源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精神,围绕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性能源技术创新和对建设现代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技术领域,明确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能源技术创新的工作重点、主攻方向以及重点创新行动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能源科技的发展形势1)世界能源科技发展趋势:当前,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正在孕育兴起,新的能源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正在并将持续改变世界能源格局: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在北美率先取得突破,页岩气和致密油成为油气储量及产量新增长点,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作业水深记录不断取得突破;主要国家均开展了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研发工作,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增压富氧燃烧等技术快速发展。
燃气轮机初温和效率进一步提高,H级机组已实现商业化,以氢为燃料的燃气轮机正在快速发展;三代核电技术逐渐成为新建机组主流技术,四代核电技术、小型模块式反应堆、先进核燃料及循环技术研发不断取得突破;风电技术发展将深海、高空风能开发提上日程,太阳能电池组件效率不断提高,光热发电技术开始规模化示,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多元化发展;电网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不断深化,电气设备新材料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部分储能技术已实现商业化应用。
日本的低碳发展路径

日本的低碳发展路径陈柳钦/文日本是典型的岛国,受其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气候变化对日本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世界发达国家。
因此,面对气候变暖可能给本国农业、渔业、环境和国民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日本各届政府一直在宣传推广节能减排,主导建设低碳社会。
例如日本是最早推行太阳能政策的国家。
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为了改善能源结构,减轻对石油的依赖,日本就开始寻找替代能源。
1974年执行了“阳光计划”,把太阳能、地热、煤炭、氢能源等4个领域作为石油替代能源的重点进行开发研究。
1993年又出台“新阳光计划”,把原来各自独立推进的有关新能源、节能和地球环境3个领域的技术开发进行综合性推进。
1998年,日本政府成立了以内阁首相为主席的全球变暖减缓对策促进中心,并通过了《地球温暖化对策促进法》。
从1991年至2001年,日本先后制定了《关于促进利用再生资源的法律、合理用能及再生资源利用法》、《废弃物处理法》、《化学物质排出管理促进法》、《2010年能源供应和需求的长期展望》等法案。
自2002年以来,日本的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电池产量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占据了世界总体产量的半壁江山。
2004年,日本环境省设立的全球环境研究基金成立了“面向2050年的日本低碳社会情景”研究计划。
该研究计划由来自大学、研究机构、公司等部门的约60名研究人员组成,分为发展情景、长期目标、城市结构、信息通讯技术、交通运输等5个研究团队,同时项目组还与日本国内相关大学、海外研究机构合作,共同研究日本2050年低碳社会发展的情景和路线图,提出在技术创新、制度变革和生活方式转变方面的具体对策。
自此,日本的低碳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其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事件有以下几个:新国家能源战略2006年5月,日本经济产业省编制了《新国家能源战略》,通过强有力的法律手段,全面推动各项节能减排措施,包括:实现世界最先进的能源供需结构。
全面加强资源外交与能源环境合作:一是推行综合资源保障战略,广泛加强与资源国的关系,支持企业在资源国进行资源开发,实现供应来源多样化,在2030年之前将日本原油总进口量中本国企业权益下的原油交易量所占比重(自主开发比例)增加到40%;二是推进亚洲能源与环境合作战略,对中国、印度等能源需求急剧增长的亚洲国家开展节能、煤炭有效利用、生产安全、新能源、核能等能源环保领域的战略合作。
杭州新能源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杭州市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均从战略角度出发大力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
杭州市政府已将新能源产业列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
为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环境,特别是美国、欧盟“双反”调查对杭州光伏产品出口所造成的重大影响,更好地引导杭州新能源企业危中寻机、转型升级,走创新化、高端化、差异化发展之路,杭州市经信委根据国家新能源产业相关“十二五”规划精神,并结合杭州实际,制定《杭州市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期限2013—2015年。
一、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杭州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以“建设生态型城市,打造美丽杭州”为奋斗目标,以低成本、高性能、品牌化、差异化为产业发展主导方向,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风电设备、新型电池以及核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热发电设备制造等领域,突出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突破核心装备国产化瓶颈,大幅度提高生产工艺水平,加强产业协作配套,推动市场规模化应用,提升杭州新能源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主要目标1.产业规模。
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新能源产业力争实现销售产值500亿元。
其中太阳能光伏产业实现销售产值约250亿元,形成2GW左右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能力;风电设备实现销售产值约150亿元,形成300万千瓦整机制造能力;新型电池实现销售产值约100亿元;核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热发电设备等领域发展迅速,总量显著提高。
2.创新目标。
到2015年,骨干企业平均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力争达到5%,在关键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电池转换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其中单晶硅电池21%,多晶硅电池19%,非晶微晶薄膜电池12%,化合物薄膜电池14%以上。
3.企业培育。
到2015年,培育年销售产值超100亿元企业1家,50亿元以上企业2—3家,10亿元以上企业10—15家。
《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印发

经 可 以 为风 电场 的微观 选址 、设 备选 型 、生 产运 行 提供 直 接 的气象 数据 应 用服 务 .同时 还可 为地 方政 府 、投 资 集 团提供 专属 定 制集 成服 务 ,掌 控 及 布局 所属新 能源产 业的规 划与 发展 方 向。
据悉 ,该 气象 平 台 旨在 为全 国新能 源 行业 用 户提 供专 业 的风 力 、光伏 气象 预报 数据 。强 大 的 在线 平 台可 以帮 助风 电场 和光 伏 电站 更完 善 、更 便 捷地 了解 与掌握风 电和 光伏 系统的发 电效率 。
据 悉 ,该 项 目本 期 建 设 规 模 为 12万 千 瓦 , 拟 安 装 34台 3兆 瓦风 电机 组 和 3台 6兆瓦 风 电
机 组 。项 目建 成后 ,将 通过 该 海上 风 电项 目与 海 岛 电网联 网 工程 ,把珠 海 东澳 岛 、桂 山岛 、大 万 山 岛三个 海 岛的微 电网与 陆上 主 电网连 接 .实 现 海 岛联 网供 电 ,彻底 解决偏远 海 岛稳 定供 电难题 , 实 现 海 岛能源 资源 综合 利 用 ,极 大促 进 珠海 万 山 区社会 经 济 的可持 续 发展 。同 时对 促进 海上 风 电 设 备国产 化 、海上机 组基础选 型及施 工技 术创新 、 解 决珠 海 万 山区海 岛供 电难 题 、促 进地 方经 济 发 展 等方面 都具 有十分 重要 的意 义 。
《计 划 》要 求 通过 能 源 技 术 创 新加 快 化 石能 源勘 探 开 发和 高效 利用 ,大 力 发展 新能 源和 可再 生 能源 ,构 建 常规 和非 常规 、化 石 和非 化 石 以及
多种 能源 形 式相 互 转化 的多元 化 能源 技 术体 系 ; 要 求在 可再 生 领域 ,要 重点 发 展更 高效 率 、更低 成 本 、更 灵活 的风 能 、太 阳能 利用 技术 。《计 划 》 还 将 研 究适 用于 200- 300米 高 度 的大 型风 电 系 统 成 套 技 术 、研 发 100米级 及 以 上 风 电 叶 片 和 研 制具 有 自主知 识 产权 的 1O兆瓦 级 及 以上 海 上 风 电机组 及 轴承 、控 制 系统 、叶 片等 关键部 件 作 为 重点 任 务 ,力争 在 2030年 实现 我 国 成 为风 电 技术 创新 和产 业 发展强 国 的 目标。
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路线图

附: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一、煤炭无害化开采技术创新 (1)二、非常规油气和深层、深海油气开发技术创新 (5)三、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创新 (11)四、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创新 (18)五、先进核能技术创新 (23)六、乏燃料后处理与高放废物安全处理处置技术创新 (28)七、高效太阳能利用技术创新 (33)八、大型风电技术创新 (39)九、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 (45)十、生物质、海洋、地热能利用技术创新 (49)十一、高效燃气轮机技术创新 (55)十二、先进储能技术创新 (59)十三、现代电网关键技术创新 (64)十四、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 (69)十五、节能与能效提升技术创新 (74)一、煤炭无害化开采技术创新(一)战略方向1.煤炭资源安全高效智能开发。
重点在煤炭开采隐蔽灾害探查、重大灾害综合治理、应急救援技术及装备、煤系共生伴生资源综合高效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回收率提高、煤炭智能开采、地下气化开采等方面开展研发与攻关。
2.煤炭资源绿色开发与生态矿山建设。
重点在绿色高效充填开采、绿色高效分选技术与装备、采动损伤监测与控制、采动塌陷区治理与利用、保水开采、矿井水综合利用及深度净化处理、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开展研发与攻关。
(二)创新目标1.2020年目标。
煤炭安全绿色、高效智能开采技术水平大幅提升。
大中型矿区基本实现安全绿色开采,原煤入洗率达到80%,采动环境损害降低70%以上,煤矿稳定塌陷土地治理率达到85%以上;基本实现智能开采,机械装备及智能化控制系统在煤炭生产上全覆盖,重点煤矿区采煤工作面人数减少50%以上,全国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90%以上,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65%以上;单个气化矿井年气化50万吨煤炭。
2.2030年目标。
煤炭实现科学产能。
实现煤炭安全开采;基本建成绿色矿山,原煤入洗率达到应洗尽洗,采动环境损伤降低90%以上,煤矿稳定塌陷土地治理率达到90%以上;实现智能化开采,煤炭无害化开采技术创新路线图重点煤矿区基本实现工作面无人化、顺槽集中控制,全国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95%以上,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80%以上;规模化地下气化开采矿井实现工业示范。
2020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考试题

2020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考试题1.关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1.0分)A.对象一般是多个项目B.涉及面较小C.评价范围较小D.工作较为简单2.发展绿色经济的导向是(C)。
(1.0分)A.生态科技B.能源类型C.市场D.资本3.(B )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布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1.0分)A.十七大B.十八届三中全会C.十九大D.十三届人大4.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将绿色产业划分为(B)大类别。
(1.0分)A.5B.6C.7D.85.2017年6月1日,(B)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1.0分)A.英国B.美国C.德国D.日本6.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全球PM2.5污染主要集中在(A)。
(1.0分)A.亚洲B.欧洲C.非洲D.大洋洲7.201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额最大的国家是(A)。
(1.0分)A.中国B.美国C.日本D.印度8.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八十九条“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中第六项“(六)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修改为“(六)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B )”。
A.社会文明建设B.生态文明建设C.物质文明建设D.精神文明建设9.首次在国家正式文件中出现“生态文明”一词的是(B )。
(1.0分)A.《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C.《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D.《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0.在下列行业中,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C )。
(1.0分)A.能源业B.畜牧业C.种植业D.渔业1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包括(D)。
(1.0分)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特殊性原则12.在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新部署中,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内容不包括(D )。
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

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发布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09)联合组织编著的《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近日正式发布,首次提出了我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的发展路线图和技术发展路线图。
国务院参事徐锭明(原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局长)为蓝皮书作序,指出这本书不仅为氢能工作者提供了权威的信息咨询,也为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由积极意义的建议,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蓝皮书说了什么?蓝皮书从氢能产业基础设施的角度切入,系统分析了氢源分布、氢能关键技术与装备、国内外发展现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的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发展,提出我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的路线图和技术发展途径,并就加快发展氢能产业基础设施提出了政策建议。
蓝皮书明确了我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在近期(2016-2020年)、中期(2020-2030年)和远期(2030-2050年)三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根据蓝皮书规划,到2020年,我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将取得重大突破。
其中,以能源形式利用的氢气产能规模将达到720亿m3;加氢站数量达到100座;燃料电池车辆达到10000辆;氢能轨道交通车辆达到50列;行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
▲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路线图为什么发展、利用氢能?近年来,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广受关注。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能源消费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
预计到2020年,我国原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分别高达70%和37.2%,国家能源安全供应面临挑战。
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化石能源比重高,其中煤炭比重高达64%,能源结构亟待优化。
《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规划了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部署了15项具体任务,“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位列其中。
随着氢能利用技术发展成熟,氢能已经纳入我国能源战略,成为我国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的战略选择。
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

解读 国家的能源安全决定了国家的经济安 全,在面对世界能源格局深度调整、全球应对气候 变化行动加速等问题大形势下,推动能源消费、供 给、技术和体制改革具有深远意义。
陈吉宁:环保法实施尚存问题 需引起重视
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组第一 次全体会议 6 月 3 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
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关于贯彻实施环境 保护法情况的汇报中表示,环境保护部连续两年开 展实施年活动,推动一大批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 决,遏制了严重污染行为,促进了环境污染治理和 经济转型,公众对新法的实施效果总体比较满意。
解读 环保问题需常抓不懈,需要各方团结 一道,加强监管,共同治理;同时,需要发挥强有力 的行政手段,惩治违法排污等问题。
6
2016 年第 07 期
共勉箴言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折腾出来的。
后,将实现脱碳发展。
气候变化是对全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挑战。解振华说,它影响世界各国的水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
全,乃至国家安全。中美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也是最大的温室气
体排放国,应该共同推动相关进程。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 会原副主任解振华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美的角色”
产业资讯
Industry News
声 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解振华:中国碳排放与 GDP 增长逐步脱钩
碳中和成为国家战略后,必须要知道的几件事

17电器 2021/7大气中的CO 2,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碳标签:是把商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以便推广低碳排放技术。
碳足迹: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
历史背景中国家电制造业对碳中和所牵涉的气候问题这一历史背景并不陌生,冰箱和空调为核心的家用制冷领域,甚至对全球气候的背景已经十分熟悉。
正是保护臭氧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才有了中国冰箱行业成功的制冷剂和发泡剂的全部升级替换,以及家用空调制冷剂的持续更新换代。
碳中和的历史背景,与温室气体对地球的破坏息息相关。
巴黎气候大会2015年12月通过《巴黎协定》。
《巴黎协定》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长期目标是把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幅度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之内,并努力将气温升高幅度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之内。
该协定奠定了碳达峰以及碳中和的基础,即明确只有全球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峰值,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才能降低气候变化给地球带来的生态风险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生存危机。
根据2018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1.5℃特别报告的主要结论,要实现《巴黎协定》下的2℃目标,要求全球在2030年比2010年减排25%,在207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实现1.5℃目标,则要求全球在2030年比2010年减排45%,在205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
同时,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新发布的《排放差距报告2020》,要实现2℃和1.5℃的温控目标,则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比各国的自主贡献2021年6月22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发布了《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事项的公告》。
公告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全国碳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
全国碳交易市场将正式开启。
燃料电池汽车政策点评:示范应用政策推动全产业链发展,销量有望于2025年前后爆发

1、示范应用政策有望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快速发展本次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能源局等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财建〔2020〕394号)》,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支持方式,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入围示范的城市群,按照其目标完成情况核定并拨付奖励资金。
二是示范内容。
示范城市群应找准应用场景,完善政策环境,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构建完整产业链。
三是示范城市群选择。
采取地方自愿申报、专家评审方式确定示范城市群。
鼓励申报城市群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强强联合,自愿组队,取长补短。
四是组织实施。
示范城市群应确定牵头城市,明确任务分工,强化沟通协调,统筹推进示范。
在支持方式上,由原来的购置补贴转为“以奖代补”形式的产业链扶持,并争取通过4年左右时间,建立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在奖励金额上,新政策采取了积分评价体系,包括整车、零部件、氢气系统等环节,具体测算如下表。
其中整车部分对于燃料电池系统功率、货运车辆总质量等关键指标进行倾斜,零部件方面对于电堆、双极板、膜电极、催化剂等关键零部件给予奖励,氢能供应方面对于成本、清洁能源、运输半径等予以倾斜,整体上鼓励燃料电池重卡、核心零部件国产化,以及清洁、便捷、低成本的氢能供应。
图表1. 新政策下各环节积分情况整车 功率 功率折算 质量调整 20202021 2022 2023 说明1.3 1.2 1.1 0.9 系数逐年下降乘用车50kW 1.0 11.30 1.20 1.10 0.90 Y=(p-50)×0.03+1;p≥80时,Y=1.9 80kW 1.9 12.47 2.28 2.09 1.71轻中型货车、中小型客车50kW 1.0 11.30 1.20 1.10 0.90 Y=(p-50)×0.02+1;p≥80时,Y=1.6 80kW 1.6 12.08 1.92 1.76 1.44大型客车 50kW 1.0 11.30 1.20 1.10 0.90 Y=(p-50)×0.03+1;p≥110时,Y=2.8 80kW 1.9 12.47 2.28 2.09 1.71 110kW 2.8 13.64 3.36 3.08 2.52重型货车(12-25吨) 50kW 1.0 1.01.30 1.20 1.10 0.90 燃料电池系统的额定功率大于80kW 的货运车辆,最大设计总质量12-25(含)吨按1.1倍计算,25-31(含)吨按1.3倍计算,31吨以上按1.5倍计算80kW 1.9 1.12.72 2.51 2.30 1.88 110kW 2.8 1.1 4.003.70 3.39 2.77 重型货车(25-31吨) 50kW 1.0 1.01.30 1.20 1.10 0.90 80kW 1.9 1.33.21 2.96 2.72 2.22 110kW 2.8 1.34.73 4.37 4.00 3.28 重型货车(31吨以上) 50kW 1.0 1.01.30 1.20 1.10 0.90 80kW 1.9 1.53.71 3.42 3.14 2.57 110kW 2.8 1.55.46 5.04 4.62 3.78 零部件 (分/辆) 2020 2021 2022 2023 说明电堆、双极板 0.20 0.20 0.20 0.20 每款产品在示范城市群应用不低于500台套,产品实车运行验证超过2万公里,技术水平和可靠性经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 膜电极、空气压缩机、质子交换膜 0.25 0.25 0.25 0.25 催化剂、碳纸、氢气循环系统 0.30 0.30 0.30 0.30 最高合计 2.05 2.05 2.05 2.05 氢气系统 (分/百吨) 2020 2021 2022 2023 说明 标准 7 6 4 3成本 1 1 1 1 成本达标清洁 3 3 3 3 每公斤氢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小于5公斤 运输1 1 1 1运输半径<200km资料来源:工信部、中银证券我们可以大致测算补贴的变化情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宁夏能源转型发展科技支撑行动方案》的通知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宁夏能源转型发展科技支撑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2.05.07•【字号】宁科高字〔2022〕30号•【施行日期】2022.05.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能源科技正文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宁夏能源转型发展科技支撑行动方案》的通知各市、县(区)科技局,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关于实施科技强区行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宁党发﹝2022﹞4号)、《关于推动能源转型发展高水平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宁党发〔2021〕41号)精神,推动能源领域科技创新,支撑自治区能源转型发展及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高水平建设,自治区科技厅研究制定了《宁夏能源转型发展科技支撑行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2022年5月7日宁夏能源转型发展科技支撑行动方案为贯彻落实《关于实施科技强区行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宁党发﹝2022﹞4号)、《关于推动能源转型发展高水平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宁党发〔2021〕41号)精神,推动能源领域科技创新,支撑自治区能源转型发展及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高水平建设,结合科技创新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以“绿能开发、绿氢生产、绿色发展”为重点,聚焦能源生产、能源储运、能源消耗全链条技术需求与瓶颈问题,围绕火电、光伏、风电、氢能、电网等重点领域,实施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主体培育、创新载体建设等重点任务,加快构建支撑能源转型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有力支撑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
制氢装置除氧水换热方案优化

【节能技术】制氢装置除氧水换热方案优化杨雪炜镇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042【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中海油气泰州石化公司制氢装置除氧水换热方案优化的工程实例。
通过除氧器进出口产品脱盐水与除氧水的直接换热,既降低了除氧器加热蒸汽用量,又节省除氧水冷却所需循环水,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关键词】除氧水换热流程优化节能中图分类号:TE09 文献标识码:A引言加氢装置加氢反应产物在空冷器冷却降温过程中,会伴随盐类的析出结晶,造成空冷器堵塞,故反应产物需在进空冷器前注入水以溶解析出盐。
原流程注水采用脱盐水,用量为15~30t/h。
现脱盐水氧含量较高,易腐蚀空冷器管束,拟采用除氧水(133℃)替代。
制氢装置是全厂除氧水来源。
由于除氧器产水温度过高,无法满足加氢装置注水泵操作要求,同时较高温度除氧水会增大加氢产物空冷器负荷,故需新增冷却器将除氧水冷却至70℃以下。
通过计算,除氧器产除氧水总量增加30t/h,需新增脱盐水进料25.5t/h,中压蒸汽进料4.5t/h。
直接采用循环水冷却器对除氧水冷却,循环水用量200t/h,显然循环水用量过高,会加大整个炼厂公用工程负荷。
经优化,利用除氧器新增至加氢装置的30t/h除氧水(133℃)余热用于预热新增脱盐水进料。
预热后的脱盐水直接并入除氧器。
该改造方案既不会影响现有流程,又能降低除氧水温度,并提高新增脱盐水温度,从而充分利用除氧水余热,以节省除氧器用加热蒸汽,同时节约循环水。
1 工艺流程简述1.1除氧器制除氧水流程简述自界区来68℃脱盐水经与中变气换热至121℃,进入除氧器D152脱氧。
在1.0MPa低压蒸汽作用下,将脱盐水加热并带走其携带微量氧,以达到除氧目的。
除氧水部分经除氧水泵P151送锅炉产汽,其他部分经泵加压至不同压力等级除氧水供全厂各装置用,具体流程如图1-1所示。
图1-1 除氧器制水工艺流程除氧器的操作压力0.2MPa,产出除氧水温度133℃,除氧器D152操作参数具体下表、表1-1所示表1-1 除氧器D152操作参数项目单位运行值脱盐水进料量t/h105蒸汽进料量t/h 2温度℃133压力MPa(g)0.19- 40 -宁波化工2 改造方案2.1 除氧水-循环水冷却方案补充38℃脱盐水与原68℃脱盐水合并,经与中变气换热至106℃,进入除氧器D152进行除氧。
专题9: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课件)高考政治重大时政热点预测

2.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新征程 上,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将以更加坚定有力的保护和修复举措,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生机盎然的大 美湿地。这体现出( ) ①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起决定作用 ②适应时代要求的哲学能够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③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是当今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 ①: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起重要影响,而不是决定作用,①说法错误。 ②④:新征程上,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将以更加坚定有力的保护和修复举措,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 生机盎然的大美湿地,这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也表明适应时代要求的哲学能够推动人与 自然和谐共存,②④符合题意。 ③:真正的哲学是当今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考向预测】
1.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的最大优势,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在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 代化的过程中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②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现经济社 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③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的执政理念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绿色发展,通过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让人民 群众共享美丽生态环境的福祉。
3.位于四川省剑阁县的翠云廊“三百里程十万树”相传为三国名将张飞组织种植,明朝李壁担任剑州知州时,发出 “官民相禁剪伐”的禁令,同时制定“交树交印”制度,每逢新官和旧官交接任,都要核查清点当地古柏树的增减 情况并进行奖惩,这一制度沿袭至今、相习成风,造就了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人工栽植驿道古柏群。这对我国生 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是( ) ①构建治理体系,完善执法程序 ②坚持为民执法,提高服务效能 ③弘扬法治精神,增进社会共识 ④创新监管方式,优化职能配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制定“交树交印”制度,每逢新官和旧官交接任,都要核查清点当地古柏树数量的增减情况并进行奖 惩,这启示我们应构建并完善治理体系,完善执法程序,提高治理效能,①正确。 ②:材料强调“官民相禁剪伐”的禁令和“交树交印”制度对翠云廊的保护作用,主要体现的是严格执法,强化管 理职能,而不是提高服务效能,②不符合题意。 ③:发出“官民相禁剪伐”的禁令,制定“交树交印”制度,有利于通过弘扬法治精神,增进社会共识,动员人民 群众广泛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效,③正确。 ④:材料没有涉及优化职能配置的问题,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

附: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一、煤炭无害化开采技术创新 (1)二、非常规油气和深层、深海油气开发技术创新 (5)三、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创新 (11)四、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创新 (18)五、先进核能技术创新 (23)六、乏燃料后处理与高放废物安全处理处置技术创新 (28)七、高效太阳能利用技术创新 (33)八、大型风电技术创新 (39)九、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 (45)十、生物质、海洋、地热能利用技术创新 (49)十一、高效燃气轮机技术创新 (55)十二、先进储能技术创新 (59)十三、现代电网关键技术创新 (64)十四、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 (69)十五、节能与能效提升技术创新 (74)一、煤炭无害化开采技术创新(一)战略方向1.煤炭资源安全高效智能开发。
重点在煤炭开采隐蔽灾害探查、重大灾害综合治理、应急救援技术及装备、煤系共生伴生资源综合高效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回收率提高、煤炭智能开采、地下气化开采等方面开展研发与攻关。
2.煤炭资源绿色开发与生态矿山建设。
重点在绿色高效充填开采、绿色高效分选技术与装备、采动损伤监测与控制、采动塌陷区治理与利用、保水开采、矿井水综合利用及深度净化处理、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开展研发与攻关。
(二)创新目标1.2020年目标。
煤炭安全绿色、高效智能开采技术水平大幅提升。
大中型矿区基本实现安全绿色开采,原煤入洗率达到80%,采动环境损害降低70%以上,煤矿稳定塌陷土地治理率达到85%以上;基本实现智能开采,机械装备及智能化控制系统在煤炭生产上全覆盖,重点煤矿区采煤工作面人数减少50%以上,全国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90%以上,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65%以上;单个气化矿井年气化50万吨煤炭。
2.2030年目标。
煤炭实现科学产能。
实现煤炭安全开采;基本建成绿色矿山,原煤入洗率达到应洗尽洗,采动环境损伤降低90%以上,煤矿稳定塌陷土地治理率达到90%以上;实现智能化开采,煤炭无害化开采技术创新路线图重点煤矿区基本实现工作面无人化、顺槽集中控制,全国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95%以上,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80%以上;规模化地下气化开采矿井实现工业示范。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
•【公布日期】2016.04.07
•【文号】发改能源[2016]513号
•【施行日期】2016.04.0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能源科技
正文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关于印发《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
年)》的通知
发改能源[2016]5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各有关中央企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精神,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实施能源“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战略思想,充分发挥能源技术创新在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组织编制了《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2016年4月7日。
氢燃料电站在氯碱工厂的成功应用

氢燃料电站在氯碱工厂的成功应用姜龙;袁媛;刘子程;李剑;董文虎;张佳兴【摘要】The technology features of a hydrogen fuel power station were introduced as well as its device components.Ynnovate Sanzheng ( Yingkou) Fine Chemical Co., Ltd.has built the world's first 2-MW hydrogen fuel power station, transforming excess hydrogen into clean electric energy.The station was driven by electrolysis hydrogen energy, fully automatic controlled, and its startup and shutdown was completely independent from electrolysis device.%介绍了氢燃料电站的技术特性和装置的组成.营创三征(营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以电解氢为驱动能源,建成全球首套2 MW氢燃料发电站,将多余氢气转换成清洁电能,完全自动控制,且与电解装置完全独立开停车.【期刊名称】《氯碱工业》【年(卷),期】2018(054)004【总页数】3页(P17-19)【关键词】氢能;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氢燃料电站;电池堆【作者】姜龙;袁媛;刘子程;李剑;董文虎;张佳兴【作者单位】营创三征(营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辽宁营口115003;营创三征(营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辽宁营口115003;营创三征(营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辽宁营口115003;营创三征(营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辽宁营口115003;营创三征(营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辽宁营口115003;营创三征(营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辽宁营口115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14.262氢燃料电池是使用化学元素氢制造成的储存能量的电池。
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读本试题

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读本1.世界上第一本将环保作为主题的科普图书是()。
(1.0分)A.《封闭圈》B.《增长的极限》C.《只有一个地球》D.《寂静的春天》我的答案:D√答对2.()是公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以后向有关部门请求保护的权利,既包括向国家环境行政机关主张权利,又包括向司法机关要求权利保护。
(1.0分)A.环境资源使用权B.环境状况知情权C.环境参与权D.环境侵害请求权我的答案:D√答对3.()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模式。
(1.0分)A.可持续发展B.阶段性发展C.绿色发展D.永续发展我的答案:C√答对4.()是国际上第一个对碳关税进行立法的国家。
(1.0分)A.美国B.印度C.俄罗斯D.中国我的答案:A√答对5.()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时代。
(1.0分)A.游牧文明B.农业文明C.工业文明D.生态文明我的答案:D√答对6.()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1.0分)A.十六大报告B.十七大报告C.十八大报告D.十九大报告我的答案:C√答对7.全球每年1260万死亡人数中,有()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
(1.0分)A.10%B.23%C.32%D.35%我的答案:B√答对8.()是环境权的核心,是指日照权、眺望权、景观权、嫌烟权、亲水权、清洁空气权、公园利用权、历史性环境权、享有自然权等。
(1.0分)A.环境资源使用权B.环境状况知情权C.环境参与权D.环境侵害请求权我的答案:A√答对9.在世界范围内,先污染后治理的代表国家是()。
(1.0分)A.美国B.德国C.英国D.法国我的答案:C√答对10.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小范围的环境污染,还要关注大范围的全球环境问题;不仅要关注日常生活中“小我”和近期影响范围上的环境问题,而且要关注“大我”和远期影响范围上的问题,关注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子孙后代和全人类的未来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一、煤炭无害化开采技术创新 (1)二、非常规油气和深层、深海油气开发技术创新 (5)三、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创新 (11)四、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创新 (18)五、先进核能技术创新 (23)六、乏燃料后处理与高放废物安全处理处置技术创新 (28)七、高效太阳能利用技术创新 (33)八、大型风电技术创新 (39)九、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 (45)十、生物质、海洋、地热能利用技术创新 (49)十一、高效燃气轮机技术创新 (55)十二、先进储能技术创新 (59)十三、现代电网关键技术创新 (64)十四、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 (69)十五、节能与能效提升技术创新 (74)一、煤炭无害化开采技术创新(一)战略方向1.煤炭资源安全高效智能开发。
重点在煤炭开采隐蔽灾害探查、重大灾害综合治理、应急救援技术及装备、煤系共生伴生资源综合高效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回收率提高、煤炭智能开采、地下气化开采等方面开展研发与攻关。
2.煤炭资源绿色开发与生态矿山建设。
重点在绿色高效充填开采、绿色高效分选技术与装备、采动损伤监测与控制、采动塌陷区治理与利用、保水开采、矿井水综合利用及深度净化处理、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开展研发与攻关。
(二)创新目标1.2020年目标。
煤炭安全绿色、高效智能开采技术水平大幅提升。
大中型矿区基本实现安全绿色开采,原煤入洗率达到80%,采动环境损害降低70%以上,煤矿稳定塌陷土地治理率达到85%以上;基本实现智能开采,机械装备及智能化控制系统在煤炭生产上全覆盖,重点煤矿区采煤工作面人数减少50%以上,全国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90%以上,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65%以上;单个气化矿井年气化50万吨煤炭。
2.2030年目标。
煤炭实现科学产能。
实现煤炭安全开采;基本建成绿色矿山,原煤入洗率达到应洗尽洗,采动环境损伤降低90%以上,煤矿稳定塌陷土地治理率达到90%以上;实现智能化开采,煤炭无害化开采技术创新路线图重点煤矿区基本实现工作面无人化、顺槽集中控制,全国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95%以上,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80%以上;规模化地下气化开采矿井实现工业示范。
3.2050年展望。
全面建成安全绿色、高效智能矿山技术体系,实现煤炭安全绿色、高效智能生产。
(三)创新行动1.地质保障与安全建井关键技术。
研究西部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大深度和智能化的地质钻探技术及装备、直升机时间域航空电磁技术、无人机航磁技术、环境地质和灾害地质的评价及煤矿安全地质保障技术;研究千米冲积层立井施工、西部弱胶结软弱岩层钻井法凿井和大斜长沿轴线斜井冻结等安全建井关键技术。
2.隐蔽致灾因素智能探测及重大灾害监控预警技术。
研发煤矿水害、火灾、瓦斯、顶板及冲击地压等主要灾害隐蔽致灾因素智能探测技术与装备,研究重大灾害危险源及前兆信息识别与自分析评价技术,研发事故隐患相关基础参数、工程参数、人员及设备运行状态与故障参数等信息监测技术及装备,以及重大灾害智能预警技术。
3.深部矿井煤岩、热动力灾害防治技术。
研发深部矿井采场及围岩控制技术与装备、以区域卸压增透和致裂卸压增透为主的深部矿井煤岩瓦斯灾害治理技术及装备,研发以阻化泥浆和液氮为主的深部矿井自然发火综合防治技术、工艺与装备;研究以集中降温和局部降温为主的深部矿井热害综合治理技术。
4.矿山及地下工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技术及装备。
研发煤矿重大事故灾区高可靠性无人侦测技术、救援通道快速构建技术及装备、灾变环境应急通讯及遇险人员搜求技术与装备,以及分布式联合仿真救援培训演练系统与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5.煤炭高效开采及智能矿山建设关键技术。
研发煤矿智能化工作面成套技术及装备、巷道高效快速掘进技术与装备,以及薄和较薄、大倾角-急倾斜及特厚的煤层高效高回收率开采技术与装备;研发千万吨级矿井大型提升装备、煤矿智能供配电与节能技术;研究矿山海量数据存储管理和并行分析技术、基于云服务和大数据技术的煤矿智能预测和决策系统,以及矿业感知、管控、诊断与维护技术。
6.与煤系共伴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
研究煤矿区煤炭及伴生资源条件探测和精细识别技术,以及矿井水井下储存、深度净化处理、综合利用与水环境保护技术;研发西部煤田控火及热能利用技术、煤与煤层气共采及瓦斯高效抽采利用技术与装备;开发“煤-水-气-热-铀”多资源共采关键技术。
7.煤炭绿色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技术。
研发井下采选充一体化技术及装备、绿色结构充填控制岩层沉陷关键技术,以及大型露天矿连续、半连续开采工艺生产系统关键技术与装备。
开展无煤柱连续开采、保水开采、矿区环境遥感监测、采动损伤监测与控制、高强度大规模开采、西部浅埋煤层开采覆岩移动与控制等技术研究,研发毛煤井下分选与矸石井下充填处置技术与装备。
8.煤炭高效分选关键技术与装备。
研发煤炭精细化重介质分选技术、高效干法选煤技术、煤炭产品质量监测与选煤过程智能控制技术、千万吨/年模块化洗选技术与装备,以及矿区煤泥综合利用技术。
9.矿区地表修复与重构技术。
研究煤炭开采与城镇化建设协调开发技术、煤炭高强度开采沉陷与生态演变精准监测及修复治理技术,以及赤泥与煤矸石混合堆存技术;研发矿区地貌、土壤、植被、水体重构和景观再造技术。
10.煤炭地下气化开采技术。
研究气化煤层的赋存条件判识,以及高可靠性的地下气化炉燃烧工作面位置监测方法,研发拉管法后退式注气装备与工艺,以及地下气化的燃空区充填及气化工作面组的接替技术与工艺。
二、非常规油气和深层、深海油气开发技术创新(一)战略方向1.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
重点在页岩油气赋存机理、资源和选区评价等基础理论与技术,页岩油气藏地质建模、动态预测和开采工艺,页岩油气长水平井段水平井钻完井及压裂改造技术和关键装备等方面开展研发与攻关;在深层煤层气开发、复杂储层煤层气高效增产、低阶煤层气资源评价与开发、煤层气开发动态分析与评价,以及煤层气井高效排水降压工艺等方面开展研发与攻关;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目标预测及评价、钻井及井筒工艺、高效开采,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和安全控制等方面开展研发与攻关。
非常规油气和深层、深海油气开发技术创新路线图2.深层油气勘探开发。
重点在深-超深层油气成藏地质理论及评价、储层地震预测及安全快速钻井、深层超高压油气流体评价,以及复杂储集层深度改造和开发配套等方面开展研发与攻关。
3.深海油气开发技术与装备。
重点在深远海复杂海况下的浮式钻井平台工程、水下生产系统工程、海底管道与立管工程、深水流动安全保障与控制、深水钻井技术与装备,以及基于全生命周期经济性的开发技术评价及优选等方面开展研发与攻关。
(二)创新目标1.2020年目标。
在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方面,初步明确页岩油气富集机理、流动机理,建立页岩油气资源与选区评价、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表征、页岩含气量准确测定、页岩气测井综合评价、甜点地球物理预测、产能预测、长水平段水平井钻完井及分段压裂技术,陆相页岩油气地质与工程应用基础研究取得进展,主要装备、工具、材料基本实现自主化生产,单井成本降低10%以上,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体系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煤层气基地直井平均产量达到2500方/天,水平井产量达到15000方/天,实现高煤阶煤层气高效开采;油页岩地面干馏收油率达到90%以上、尾料利用率达到80%以上,地下原位裂解技术实现产业化,建成3~5个示范工程;落实冻土区和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建成2~3个先导开采试验区。
在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方面,形成深层油气成藏地质理论体系,勘探开发技术体系完善,且总体上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初步形成埋深7000米以上深层油气开发技术。
在深海油气勘探开发方面,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海油气田开发工程技术体系,自主建造效率更高、能耗更低的第七代超深水半潜平台,形成自主开发3000米深水大型油气田工程技术能力。
2.2030目标。
在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方面,查明不同类型页岩油气富集机理、开发机理、流固耦合机理,形成适合于中国地质特点的页岩油气资源与选区评价、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表征、页岩含气量准确测定、页岩油气测井综合评价、甜点地球物理预测、产能预测、长水平井段水平井钻完井及分段压裂等技术,配套装备、工具、材料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水平井钻完井及压裂改造费用大幅度降低,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海相页岩气的高效开发和陆相页岩油气的有效开发;实现低煤阶煤层气选区动用;形成天然气水合物有效开发能力,初步建成天然气水合物试验基地。
在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方面,技术水平总体达到国际领先且技术趋于成熟;深-超深层油气资源有效开发,勘探开发埋深突破8000米领域,形成6000~7000米有效开发成熟技术体系。
在深海油气勘探开发方面,深海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水平总体达到国际领先且技术趋于成熟;实现深远海油气田工程技术有效开发达到4000米水深,深海油气勘探、钻井以及开发生产关键工程技术与装备完全国产化。
3.2050年展望。
全面建成先进的页岩油气科技体系,配套的装备、工具、材料全面实现国产化,页岩油气资源实现高效开发,产量持续快速增长,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全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成本大幅度降低。
全面建成深层油气科技创新体系。
全面突破深远海钻采工程技术与装备自主制造能力,建成先进深远海油气开发工程科技体系。
非常规和深层、深海油气资源全面高效开发,产量持续快速增长,成为我国油气产量主力。
(三)创新行动1.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分布预测技术。
针对我国海、陆相页岩层系特点,研究页岩油气赋存机理与分布规律,开展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页岩含气量测定、页岩油可流动性评价、页岩油气资源评价与选区评价、页岩油气测井综合评价和“甜点”地球物理预测技术等研究,形成适合于我国地质特点的页岩油气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体系。
2.页岩油气流动机理与开发动态预测技术。
针对我国页岩油气藏的地质特点,以油气藏精细描述和地质建模研究为基础,借助现代油藏工程的技术手段,开展页岩油气多尺度耦合流动机理、物理模拟、产能预测和动态分析方法、数值模拟技术等基础研究,揭示页岩油气藏开发过程中的流动规律,发展页岩油气藏工程理论和技术方法,为页岩油气高效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3.页岩油气成井机制及体积压裂技术。
开展高精度长水平段水平井钻完井、增产改造与测试工艺技术研究,重点研发海相深层页岩气水平井优快钻井与压裂改造技术、陆相页岩油气长水平段水平井钻完井与压裂改造技术、无水压裂技术、重复压裂技术,实现不同类型(海相、陆相、海陆过渡相)、不同深度(3500米以浅、3500米以深)页岩油气高效开发。
4.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关键装备与材料。
针对页岩储层低孔、特低渗特点,研发适合于不同类型页岩的长水平段水平井钻完井关键装备、工具、钻井金属材料、油基钻井液和弹塑性水泥浆体系,开发制备低磨阻、低伤害、低成本的滑溜水压裂液体系和高效携砂、低伤害的冻胶压裂液体系,开展压裂返排液再利用技术研究,形成适合于中国页岩油气地质特点的钻完井关键装备、工具及材料,提高国产化比例,大幅度降低钻完井成本,实现页岩油气的高效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