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三角形

合集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三角形 (共17张PPT)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三角形 (共17张PPT)



顶点
三角形有( 3 )条边,( 3 )个顶点, ( 3 )个角。
方格纸上有4个点。从这4个点中任选3 个作为顶Hale Waihona Puke ,都能画一个三角形吗?你有什 么发现?
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 个点不能画一个三角 形。
A
B
C
D
活动二: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人字梁
(1)你能量出图中人字梁的高度吗? (2)你量的是哪条线段?它和底边有什么 样的位置关系?
2cm 3cm
2cm 3cm
4cm 1cm
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底 高 底 高

请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底5厘米、高3厘米的 三角形。
请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底5厘米、高3厘米的 三角形。
底和高都相等 的三角形,形状 不一定相同。
3cm 5cm
用三根同样长的小棒摆成一个三角形。
用三根同样长的小棒摆成一个三角形。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三角形
注意观察,从图中找出一个三角形。
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还见到过三角形?
活动一:初步认识三角形 1.画一画:在练习本上试着画一个三角形。 2.说一说: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3.自学《书》P75中间的图,了解三角形各部分 的名称。数数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和几个顶 点。把三角形的边、顶点和角指给同桌看。
你能说出为什么这个三角形的高 的长度一定比小棒短吗?
用七巧板拼三角形。 (1)选两块拼一个三角形。
(2)选三块拼一个三角形。
(3)你还能用几块拼成一个三角形。
三条线段( 首尾相接 )围成的图形叫作 三角形。 三角形有( 3 )条边,( 3 )个顶点, ( 3 )个角,( 3 )条高。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 ) 是三角形的( 高 ),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 (底)。

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认识三角形》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认识三角形》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认识三角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三角形》是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以及分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他们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图形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特性和分类,还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行深入理解。

此外,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以及分类,能正确识别各种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以及分类。

2.难点: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及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三角形的特征。

3.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形模型、图片、卡片等。

2.学具:学生自带三角形物品、三角形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三角形物品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认识的三角形是什么样子?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认识,教师总结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实物展示,呈现各种三角形,引导学生观察、分类。

教师提问: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三角形的分类。

3.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三角形卡片,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三角形进行操作。

学生可以通过折纸、拼图等方式,探究三角形的特性。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三角形》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三角形》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三角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三角形》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定义、性质以及分类。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三角形,能够分辨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并能够运用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能力,对于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能够分辨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能够运用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2.如何分辨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3.运用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三角形的形状和特点。

2.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

3.采用问题解决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三角形的性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三角形的实物和图片,用于直观演示。

2.准备一些三角形分类的题目,用于巩固练习。

3.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学生解决。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三角形的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三角形的形状和特点。

让学生初步了解三角形,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明白三角形的构成和特点。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分辨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如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三角形分类的题目,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和讨论。

通过实际的操作和交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方法。

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三角形性质进行解决。

苏教数学四年下册《三角形的认识》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

苏教数学四年下册《三角形的认识》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

《三角形的认识》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这节课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可以加深和拓展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积累一些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例1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教材首先呈现一幅斜拉桥的图片,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从现实背景中找到三角形,并说说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在此基础上,指出:“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最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明确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角。

例2教学三角形的底和高,教材从现实情境从发,引导学生通过测量“人字梁”的高度,感知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由此抽象出三角形高和底的概念。

教材还安排“想想做做”,让学生通过画图、观察、操作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说教法和学法根据本课内容特点和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性,我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主要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动手操作,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结合老师适时引导,多媒体课件及时验证结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在猜想、质疑、验证、探究、测量、实践操作、问题解决等过程中,经历探索发现的全过程。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说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的特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定义。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能在三角形内画出对应边上的高。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画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五、说教学过程:板块一、情境引入1.课件出示教材第75页例题1情境图。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认识过三角形,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在图上找出三角形吗?学生先说说哪里有三角形,再让学生在图上描出来。

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形呢?师生交流后说一说。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四三角形《认识三角形》(教案)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四三角形《认识三角形》(教案)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四三角形《认识三角形》(教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一起探索图形的奥秘,认识三角形。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数学,本节课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第67页至第69页。

我们将学习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以及分类。

通过实例观察和操作活动,学生将能够理解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的图形,并能够分辨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的定义,识别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基本特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难点:深刻理解三角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灵活运用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三角形模型,直尺,量角器。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三角形模板,彩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引入:以同学们熟悉的房顶形状引入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三角形的特征。

2. 新课导入:通过PPT展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

4. 讲解与演示:教师用直尺和量角器演示如何测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讲解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5. 练习与巩固:学生自主完成教材P67的“做一做”,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6. 拓展与应用: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第三边可能是多少厘米?”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三角形知识解决。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将包括三角形的定义、特性、分类以及相关实际应用问题。

通过清晰的板书设计,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七、作业设计1. 教材P69的“练习四”第1题:画出一个任意三角形,并标出其各边和角的名称。

2. 思考题: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5厘米和12厘米,第三边可能是多少厘米?为什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三角形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情况。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概念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概念

三角形三角形三个三: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

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条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个角的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三角形最多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至少有两个锐角,最多三个锐角。

)围成三角形的条件:两条短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边。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也就是当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确定后,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会改变),生活中很多物体利用了这样的特性。

如:人字梁、斜拉桥、自行车车架。

三角形高和底: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任何三角形都有三条高。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落在两条直角边上,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

一条在三角形内;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一条在三角形内)。

如何作三角形的高:从底边对应的顶点,作一条垂直于底边的虚线段,标上直角标记。

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就是画它里面的高。

长方形背后藏着的是什么三角形:看到一个锐角不能确定是什么三角形,可能是锐角三角形可能是直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钝角三角形。

如下图:三角形按角的特征来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和大于90度。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和等于90度。

如果一个三角形两个角的和等于第三个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和小于90度。

)三角形按边的特征来分: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外一条边叫做底,两条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和腰的两个夹角叫做底角,它的两个底角相等。

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跟底边上的高正好重合。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可以是锐角、直角或钝角。

底角只能是锐角。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三角形1.认识三角形:(1)生活中的三角形: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如大桥的桥柱、斜拉索与桥面可以组成三角形。

生活中一些物体的包装盒的面,一些积木的面等都是三角形。

(2)画三角形:(步骤)①先画一条线段。

②再以第一条线段的一个端点为端点画第二条线段。

③最后连接另两个端点,围成封闭图形。

(3)三角形的特点:①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和3个顶点。

②三角形的3条边都是线段。

③三角形的三条线段要首尾相接地围起来。

(4)三角形的定义: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5)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①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就是三角形的边,每两条边所组成的角就是三角形的角,每个角的顶点就是三角形的顶点。

②三角形有3个顶点、3条边和3个角。

要点提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

易错点:过同一条直线上的3个点不能画出三角形;围成三角形的3个顶点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要点提示:如果有三条线段,而没有说是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就不是三角形。

(6)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①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7)三角形高的画法:通常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

①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指定的底边重合。

②沿底边平移三角尺,直到另一条直角边与该底边相对的顶点重合。

③再从该顶点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向底边画一条虚线段,这条虚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

④最后标上直角符号。

(8)解决问题:①运用类推法解决数三角形的问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引若干条线段,将三角形分成了若干个小三角形,所分成的三角形的个数与对边上的线段的条数相等。

如果对边被分成n段,则三角形有【n+(n-1)+(n-2)+…+1】个。

②运用分析法解决求用时最短的路线问题:要想使每次走的路线最短,就应从每个顶点向与对面路垂直的方向走,即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最短。

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在拼成的三角形中,任意两根小棒的长度一定大于第三根小棒的长度。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全部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全部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全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内容包括三角形的认识、分类和画法,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和画法,梯形的认识和画法。

这一单元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本概念,学会分类和画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基础数学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和画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本概念,学会分类和画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分类和画法。

2.教学难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空间想象和几何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模型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引导学生对它们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自主发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总结分类和画法。

3.讲解: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讲解和补充,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4.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画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三角形》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三角形》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三角形》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三角形》的内容主要包括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分类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二年级和三年级关于图形的知识,对图形的分类和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三角形这一图形,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对于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边关系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分类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教具等教学资源。

2.学生分组,准备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如自行车的三角架、三角形的屋顶等,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分类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对三角形知识的理解。

如每组用小棒代表三角形的三边,通过调整小棒的长度,尝试组成不同的三角形。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三角形知识进行解答。

如:“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厘米和4厘米,第三边的长度可能是多少厘米?”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看作是三角形?学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对三角形知识的理解。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三角形》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三角形》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三角形》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三角形》的内容包括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分类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平面几何图形认识的一个拓展,也是后续学习三角形面积、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知识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三角形的特征,会用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对图形的性质和分类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三角形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于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深入理解三角形的特征,建立清晰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三角形的定义,知道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会用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分类。

2.难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启发、鼓励、评价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形的模型、图片、卡片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情境创设,如带领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三角形物体,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平面几何图形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三角形的相关图片和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揭示三角形的定义和特征。

同时,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

苏教版数学四下《三角形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下《三角形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下《三角形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是小学数学课程中关于几何图形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包括三角形的定义、分类、边的特性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等。

通过学习,学生能运用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二年级和三年级关于平面图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观察、操作和思考能力。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特点和性质,他们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实例来培养他们运用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性,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克服困难,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性。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操作法: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操作活动,加深对三角形特性的理解。

3.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三角形模型、图片、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组三角形模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物品,如自行车的三角架、三角形的屋顶等,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形。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在哪里见过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和性质,如三角形的定义、分类、边的特性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等。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第7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第7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 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举例: 判断:等腰三角形上面的 一个角叫顶角。 ( ) 错解: 正解:✕ 等腰三角形两腰所夹的 角叫顶角。
②等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 边叫作腰,另一条边叫作底,两腰的夹角叫作顶角,底边与两腰 的两个夹角叫作底角。
③特征: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是轴对 称图形,底边上的高在它的对称轴上。
在梯形中可以画出无数 条高,所有高的长度都相等,且 互相平行。
等腰梯形中,腰的长度可 以和一条底的长度相等,即等 腰梯形可以有 3 条边的长度 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三、认识梯形
1.定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作梯形。
2.认识梯形的底和高:
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
段 的 条 数 相 等 。 如 果 对 边 被 分 成 n 段 , 则 三 角 形 有 直线段才是高。
【n+(n-1)+(n-2)+…+1】个。
②运用分析法解决求用时最短的路线问题:
要想使每次走的路线最短,就应从每个顶点向与对面路
垂直的方向走,即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最短。
欢迎下载编辑修改打印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
七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一、三角形
1.认识三角形:
要点提示:三角形具有稳定
(1)生活中的三角形: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如大桥的 性。
桥柱、斜拉索与桥面可以组成三角形。生活中一些物体的包
装盒的面,一些积木的面等都是三角形。
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
(2)画三角形:(步骤)
尾相接围成的图形。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精品教学课件(8课时)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精品教学课件(8课时)
A
C
B
小明想要给他的小狗做一个房子,房顶的框架是三角形的, 其中一根木条是3分米,另一根是5分米,那么第三根木条可以
是多少分呢?(取整分米数)
你认为最有可能是哪种?
5 3 3√ 534
3
3
5
535 536
5
5
dog
537
3
用长度为2cm、2cm、6cm、6cm、6cm 这五条线段中的任意三条线段拼成一个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风筝, 一个底角70°,顶角多少度?
180°-70°-70°=40°
180°-70°×2=40°
70° 70°
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是 50°,另一个锐角是几度?
180°-90°-50°=40°
180° -(50°+90°)=40 °
50°
90°-50°=40°
选择
1.下面每组三个角,不可能在同一个三角内 的是( C )。 A.15° 78° 87°B.55° 120° 5°C.90° 18° 102°
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1=1400,∠3=250,求 ∠2的度数?
1800-1400-250
=400-250
=150
答:∠2的度数为150。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 它的一个底角是700,它 的顶角是多少度?
400
1800-700 -700 =1100 -700 =400
700
700 1800-700×2
1、3cm ,8cm, 5cm (×)
因为 3 + 5 = 8,
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两条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
两条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 可以围成三角形
在能围成三角形的一组线段后面打 √,不能围成的打×。(用手势判 断)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认识”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以及分类。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识别和判断各种三角形,并理解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基础数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但对于三角形的特性和分类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掌握三角形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性,学会判断各种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合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究欲望,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学会判断各种三角形。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地感受三角形的特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形的图片、实物模型、教学课件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如自行车三角架、三角尺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由发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如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的图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

同时,教师用实物模型进行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单元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单元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一、三角形 1.认识三角形:(1)生活中的三角形: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如大桥的桥柱、斜拉索与桥面可以组成三角形。

生活中一些物体的包装盒的面,一些积木的面等都是三角形。

(2)画三角形:(步骤) ①先画一条线段。

②再以第一条线段的一个端点为端点画第二条线段。

③最后连接另两个端点,围成封闭图形。

(3)三角形的特点:①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和3个顶点。

②三角形的3条边都是线段。

③三角形的三条线段要首尾相接地围起来。

(4)三角形的定义: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5)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①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就是三角形的边,每两条边所组成的角就是三角形的角,每个角的顶点就是三角形的顶点。

②三角形有3个顶点、3条边和3个角。

要点提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

易错点:过同一条直线上的3个点不能画出三角形;围成三角形的3个顶点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要点提示:如果有三条线段,而没有说是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就不是三角形。

(6)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①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7)三角形高的画法:通常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

①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指定的底边重合。

②沿底边平移三角尺,直到另一条直角边与该底边相对的顶点重合。

③再从该顶点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向底边画一条虚线段,这条虚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

④最后标上直角符号。

(8)解决问题:①运用类推法解决数三角形的问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引若干条线段,将三角形分成了若干个小三角形,所分成的三角形的个数与对边上的线段的条数相等。

如果对边被分成n 段,则三角形有【n+(n-1)+(n-2)+…+1】个。

②运用分析法解决求用时最短的路线问题:要想使每次走的路线最短,就应从每个顶点向与对面路垂直的方向走,即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最短。

应。

形的种类不同置也就不同。

顶点到对边的线段中直线段才是高。

四年级数学二《认识三角形》教案(精选12篇)

四年级数学二《认识三角形》教案(精选12篇)

四年级数学二《认识三角形》教案四年级数学二《认识三角形》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二《认识三角形》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数学二《认识三角形》教案篇1【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学生在已经直观认识了三角形,且对三角形有一些感性认识。

所以教学例1时选择从生活中的场景入手,通过让学生画三角形、说三角形特点,逐步总结出三角形概念及基本特征。

教学例2,也是从现实情境出发,通过测量人字梁高度,感知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由此抽象出三角形高和底的概念。

从实例到抽象概念,使学生获得正确而清晰的表象。

【学情分析】学生在低年级时已经对三角形有了直观的认识和初步的感知,这种感知往往来自于生活,所以教学时例题的选择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抽象。

画高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和已有知识进行练习,在比较中区分,从而正确的对知识体系进行重组和建构。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具体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知道三角形的高与底的含义,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内)。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基本特征的过程,积累一些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活动经验,体验数学抽象的一般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理解三角形概念。

【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直角三角尺,学生每人一张学习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大桥夜景,提问:同学们,你能从这幅图中看到什么?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三角形?多媒体展示存在于生活中的三角形。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认识”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授课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分类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并为后续学习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关系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能力,对于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学习三角形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对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理解不够深入,特别是对于三角形分类和内角和的知识点,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行讲解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性,了解三角形的分类,以及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分类。

2.难点: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操作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三角形的模型、卡片、课件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三角形图形、剪刀、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图形,如自行车的三角架、三角形的旗帜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形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三角形的认识。

2. 呈现(10分钟)教师分发三角形卡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三角形?三角形有几条边?有几个角?(2)三角形有什么特性?(3)三角形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总结出三角形的定义、特性和分类。

扬州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三角形》教案

扬州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三角形》教案

扬州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三角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三角形》是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分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征,并能运用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

他们在三年级时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图形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特点和分类,还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性质,能正确识别各种类型的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性质。

2.难点:学生能正确识别各种类型的三角形,并能运用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操作法、交流讨论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自主学习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形模型、图片、卡片等。

2.学具:学生自带三角形物品、彩色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图形的特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你们还记得三角形的特点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

呈现(10分钟)1.教师展示三角形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特征。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三角形的性质。

操练(10分钟)1.教师给出各种类型的三角形,学生分组进行识别。

2.学生互相检查,教师巡回指导。

巩固(10分钟)1.教师设计一些有关三角形的问题,让学生抢答。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总结。

拓展(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举例说明,教师点评并总结。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三角形特征的理解。

小学数学说课稿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说课稿范文模板

小学数学说课稿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说课稿范文模板

小学数学说课稿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说课稿范文模板三角形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认识三角形》。

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下面我首先对教材进行简要分析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体验和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三角形和其他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并且在上学期学生已经相对集中地认识了角,认识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

例一首先提供现实背景让学生从中找到三角形,并说说生活中看到过的三角形,从整体上初步感知三角形,接着让学生动手做出一个三角形,从而体会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并抽象出图像,进而介绍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形成三角形的概念。

例二则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发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

教材还安排“想想做做”,让学生通过画图、观察、操作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使学生在认识三角形有关特征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体会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3.教学重难点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教学目标,我制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重点: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难点:探究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

二、说教法学法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感知并理解掌握新知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到三角形?
想一想:小马虎
边是线段
首尾相接围起 来
下面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为什么?

不是
不是
不是

不是








在同一条直线上的 三个点不能画一个 三角形。 ④



你能量出图中人字梁的高度吗?
(1)量人字梁的高,应该从哪里量到哪里? (2)量人字梁的高实际上就是量图中哪条 线段的长度?
(3)这条线段和人字梁下面的横梁所在线 段有什么关系?
顶点


注意:①画高要用虚线
②要标直角符号 ③标出底和高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 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 是三角形的底。
量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各是多 少厘米。
2cm 2cm 3cm
3cm
4cm 1cm
找一找



画一画
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用七巧板拼三角形。 (1)选两块拼一个三角形。
(2)选三块拼一个三角形。
(3)你还能用几块拼成一个三角形。
A

高 高 高 底
B

C



猜一猜 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
请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底5厘米、高3厘米的 三角形。
请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底5厘米、高3厘米的 三角形。
底和高都相等 的三角形,形状 不一定相同。
3cm 5cm
比一比
用三根同样长的小棒摆成一个三角形。
比一比
用三根同样长的小棒摆成一个三角形。
你能说出为什么这个三角形的高 的长度一定比小棒短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