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之痛与忏悔之思——评莫言的《蛙》
评莫言小说《蛙》
渭 南师 范学院学报
J o u m M o f We i n a n N o r ma l Un i v e  ̄i t y
J u l y 2 0 1 3
Vo l _ 2 8 No . 7
第2 8卷 第 7期
【 文学研究】
评 莫 言小 说《 蛙》
我设 置 了一个 人类 灵魂 的实验 室 , 用这 种特殊 的事 件、 特 殊 的环境 设 置 了这 么一 个 实 验 室 , 把 我 的 人 物放进 去 考验他 , 然后 看 看 他 的 内心 , 看 看 他 的灵
魂发生一些什么样 的变化。 ” _ l 所 以, 《 蛙》 的叙事
目的并 不 简单 的只是 为 了探讨 、 评判 计 划生 育政 策
《 蛙》 是一部 以乡村妇产科 医生 “ 我姑姑” 的一 生为主要内容的小说 , 关乎敏感 的中国“ 计划生育 政策” , 书本 的背面写着这样一句话——“ 本 书献 给: 经历过计划 生育年代 出生 的千千万万 读者” , 因此有人 很 快锁 定 “ 计 划 生育 ” 这个 关 键 词 , 将 《 蛙》 定义为一部直 面和反思 “ 新 中国计划生育政 策” , 展示 “ 中国 6 0年生育史 ” 的小说。这样从 作
精神 世界 。小 说通 过姑姑历时性的身份变更和其他人物共 时性的关 系结 构所 呈现 出的故事伦 理 , 而上升 为对人 的整体生 存状态 的关 怀 , 以及对世人在 时代 中生存却无法 跳出时代背景的哲学思考 , 写出了在现实生存困境 中不断挣扎 的 肉身和灵
魂, 但也存在部分不足之处 。 关键词 : 莫言 ; 《 蛙》 ; 计划生育 ; 时代 局限 ; 生存 困境
国现 代化 进程 中的 国家政 策 , 无 疑需 要 勇 气 , 在 这
读《蛙》有感
反省历史之痛,呈现对生命的敬重和悲悯——读《蛙》后感本想用一些中性的语句来做标题,思来想去,好像只有《蛙》封面上这沉重的引言可以全面的表述主题。
《蛙》,是当前中国最红作家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
全文采用第一人称回忆和书信的形式,通过朴实无华、乡土气息厚重的语言,以从事妇产科工作半个世纪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为故事原型,形象地描述了在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的背景下,新中国60年来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
它既成功塑造了姑姑这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农村妇科医生形象(“国家意志”与“人性伦理”对抗的集合体),又结合计划生育过程中的复杂现象,批判了以叙述人蝌蚪为代表的知识分子虚伪的嘴脸和卑微的灵魂。
通过《蛙》,我首先感触的不是计划生育政策推行时,全社会关于生育行为的矛盾和冲激,而是作者顺带描述的60、70年代中国历史的画卷。
我们这代人既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时期社会的阵痛,也无法感受到70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的病态和倒退,更无法想象到60年代饥荒时期中国农村那哀鸿遍野的场面。
所以,你就无法想象60年代饥荒时吃煤球度日的凄惨;你也无法理解文化大革命时因为5年前说的一句“苏联飞行员技术比中国的好”而被捕入狱,甚至牵连全家;你更应该噙着泪水,在读到姑姑捍卫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时,那些孕妇遭受的怎样的磨难!不同的年代出生、不同成长环境或不同社会阅历的人在读同样的作品时,触动自身思考的东西大都不同。
同样,我以下想说的几点肤浅的看法仅仅是给其他阅读此书的读者一些参考:一、为什么用《蛙》作书名?简单来说,叙述人的笔名是蝌蚪,主人公作为其姑姑当然是青蛙,用《蛙》这个名字也可以说的过去;其次《蛙》同“娃”音,全书描写的基本都是和生育有关的故事,用《蛙》做书名形象生动;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直至读到全文第四部分的时候,我才发现一点端倪:姑姑光荣退休的那天晚上,酒后返宿舍的途中,路过一片洼地,正赶上青蛙交配的季节,蛙声如鼓,叫声连片,行医几十年,从不怕走夜路的姑姑恐惧了。
《蛙》的文学性评论
有关生命的思考--------浅析《蛙》小说《蛙》以乡土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为背景,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山东高密地区妇产科医生,即“我”的姑姑从事妇产科工作50年来的人生经历,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尴尬与矛盾,闪烁着对生命强烈的人道主义关怀。
莫言在这部小说中强调了结构的重要性。
他最终选取了书信体的形式,通过给一位日本作家的5封书信,来讲述姑姑的故事。
《蛙》相比莫言以前的作品在结构上显得更为新颖、构思也更为缜密。
文中他的姑姑是新中国的妇科医生,从接生到抓计划生育,她的经历既曲折又传奇,既荒诞又残忍,充满了令人捧腹或令人触目惊心的故事。
莫言以其理性的笔触,平实的语言,将故事缓缓道来。
通过文字实现了他对于生命的思考和感悟,对人生的反思与自省,极具现实主义色彩。
小说中的人物塑造也十分出彩。
主人公“姑姑”是一位工作忘我的老妇产科医生。
在“我”的老家高密东北乡,“姑姑”接生过七、八千个孩子,在乡民中拥有极高的威信,被妇女们敬若神仙菩萨;开始计划生育后,主持计生工作的“姑姑”又坚定不移的执行国家政策,做掉了两千八百个胎儿,也因此被乡民们诅咒为恶魔。
文章由一位乡村妇科医生的传奇一生铺陈展开,反映了新中国近60年的农村生育史,描述了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同时,也深度剖析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文中的“姑姑”其实是个坚强而又善良的女人。
姑姑是天才的妇产科医生,凡是见过她接生或是被她接生过的女人,都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
她的手在孕妇肚皮上一摸,就会让孕妇感受到一种力量,并对她产生信心。
从50年代初开始,姑姑已经接生过上万个孩子。
并在后来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直到后来,国家开始实施计划生育。
姑姑变了,她开始冷酷无情的执行计划生育。
例如王仁美为了逃避做流产,躲回自己的娘家。
姑姑就带着阵容庞大的计划生育工作队开进村里来。
“我”的岳母骂姑姑是妖魔,村里不理解姑姑行为的人骂姑姑是土匪。
历史之痛与忏悔之思_评莫言的_蛙_
漂亮的姑娘陈眉外出打工在一场大火中被毁了面容, 中最痛的地方,要写人生中最不堪回首的记忆。现在,
被迫与人代生孩子充当“孕奴”为父还债,又被出尔反 我觉得还应该写人生中最尴尬的事,写人生中最狼狈
尔的袁腮等人欺骗,精神上饱受摧残。王肝、王仁美等 的境地。要把自己放在解剖台上,放在聚光镜下。二十
女性在国家、家庭、历史所构成的复杂困境中作为生育 多年前,我曾经大言不惭地说过:我是为自己写作,为
一
中国当代历史是一个急速变革的历史,历史的 机缘在不同的时代为人物的命运变化带来了丰富的 戏 剧 性 ,在 历 史 宏 大 的 机 制 下 ,个 人 的 身 影 是 卑 微 而 渺小的。小说叙事的魅力在于可以自由地穿行于虚构 与历史之间,以历史性和想象性混杂的人物故事去重 新 整 理 和 评 价 历 史 ,给 读 者 带 来 阅 读 的 快 乐 ,并 获 得 反思历史的机会与展望未来的可能性。在命运的播弄 和历史的夹缝中,人性的卑微和屈辱在小说家的故事 叙述中得到了生动的再现。与社会学家、经济学家、 统 计 学 家 、政 治 学 家 对 历 史 时 代 的 描 述 不 同 ,小 说 的 历史叙事既有丰富的生活细节,人性的可能性想象, 也有超越于时代政治的悲悯情怀和人文关怀,甚至是 哲学的思索和启示。小说家与社会历史学家的不同还 在 于 ,他 不 需 要 直 接 回 答 他 的 社 会 诊 断 ,一 切 皆 在 人
的“容器”丢掉了生命,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赎罪而写作当然可以算作为自己写作,但还不够;我
想,我还应该为那些被我伤害过的人写作,并且,也为 二
那些伤害过我的人写作。我感激他们,因为我每受一
据莫言自己的讲述,《蛙》的写作有一波三折的经 次伤害,就会想到那些被我伤害过的人。”在这样的段
生命在民间——莫言《蛙》剖析
生命在民间──莫言《蛙》剖析张勐2009年岁末,莫言孕育了近十年的长篇小说《蛙》终于呱呱坠地。
《蛙》经由对乡土中国一部生育史的纵览、反思,折射六十年历史的风云变幻、腐朽神奇。
形式上,莫言又一次地花样翻新,将《蛙》分作五部分,前四部分采用书信体小说叙事,第五部分则选取话剧形式,由此衍生出多元繁复的叙事网络:书信体部分带出了写信人、收信人、作家之间的错综对话关系;话剧部分则在一派喜剧、闹剧形式下暗蕴着悲剧性的深层结构;书信体小说与话剧又适成“互文”,在在昭示出文本叙事基调“拟真”与“戏说”间的交错变换。
而这一系列形式迷障背后,更剪不断、理还乱的应是国家意志的“历史合理性”与民间伦理中的“生命自在性”这一对矛盾的纠缠论辩。
此外,伴随着新作的出版,莫言又在北京、上海等地做了多次演讲与访谈,这些作家自述与作品之间无形中又延展成一种新的互证、互诘的阐释空间。
鉴于此,笔者拟悉心探寻上述叙事网络结构间的种种“缝隙”,由是深入拓展,开掘小说的思想蕴藉与形式意味。
一、小说的预设读者《蛙》在文体上分别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诸封长信与一部话剧构成。
有别于其他文体的第一人称叙事擅长“独语”,运用书信体小说形式应更适宜于“对话”。
然而,若将《蛙》称之为“书信体小说”,每封“书信”与“小说”却都是割裂的,其语体亦截然有别:前者取知识分子话语,略带学生腔;后者主要取民间话语。
除却个别段落作者有意透露“知识分子或其他角色与民间人物交错进行的”叙事体那未及缝合的针脚处①──如“我母亲”与“有文化的哥哥”的复调式表达;就整体而言,知识分子叙事已如洪炉化雪,不露痕迹地融入了民间叙事中。
在小说部分中,叙事者径自滔滔不绝,言说间鲜有与收信者的直接思想情感交流。
如是,令人不免猜度莫言之所以采用书信体小说言说的动因与目的。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则是部分批评家所指出的:这是“莫言向诺贝尔文学奖的一种‘献媚’策略”②。
众所周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与莫言情同谊深,他曾多次谈及,莫言将是中国诺贝尔文学奖最有竞争实力的候选人。
时代的忏悔与思考——评莫言《蛙》对孕育与生命的探索
曼
. ………Leabharlann … 时代 的忏悔 与思考
评莫 言 《 蛙 》对孕 育与生命 的探索
张辰 琛
《 蛙 》是一部复杂 多义的小说 ,莫 言 以世俗 的手 段剖析 了中国当代知 识分子的矛盾 的心态 。小 说中通过对乡 村妇产 医生姑 姑这一形 象的刻画 ,折 射出当代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 的 现状 。莫言直面 由计划生 育政 策造成 的一 系列时代 问题和 历 史 问题 ,以犀利 的语 言启发读者对计划生 育的思考 。
第一节 姑姑与时代的变迁
2 0 1 2 年1 o E , 莫 言 获 得 诺 贝 尔 文 学 奖 的 消 息 传 来 ,整 个 中国文 坛沸腾 了。莫言成为第 一位获得诺 贝尔文学奖 的中 国作家 。而使他获得 这份殊荣 的作 品,正是创作 于2 0 0 9 年 的 长篇 小说 《 蛙 》。这是莫言经过长 时间 的酝酿潜 心写成 的第 十一 部长篇小说 ,也是一部 以中国六十年来 生育史为背景 , 能够触及 到 国人灵 魂最痛处 的长 篇力作 。莫 言在 《 蛙 》中用 看似 轻 松 的笔 调描 绘 了非常 残酷 的社会 现实 。改革 开放 以 来 ,人 口众多成为 了限制 国家经济 发展 的重要 因素 。为 了解 决这一发 展难题 ,通 过计划生 育来 控制人 口增长 也就成为 了 必要手段 , “ 计划 生育 ”也就成为 了我 国的基本 国策 。计划 生育是 了解 中国社会 的一面镜子 ,莫言 曾说 ,不 了解 中国的 计划生 育 ,就无法 真正了解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 在人 口 日益 增 长 的 中 国社 会 是 合 理 合法 的 , 国家甚 至 在 十 年 前 出 台 了 《 计 划生 育法》。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 国策,是受法律保护的。 《 蛙 》 以一 名 从 医5 0 多 年 的乡村 妇科 医 生姑姑 为 主人 公,描述 了她充满悲剧 和传奇色彩 的一生 。在新 中国成立初 期的生 育高峰 ,姑姑 由于医术高 明,经她接生 的新生命不计 其数 ,因此她被乡亲们 视作 “ 送子 娘娘 ”;然而 ,在实行计 划生育政 策之后 ,姑姑 不得不响应 国家号召 ,无 奈地 中止一 个个 尚在 孕育之 中的生 命 ,她也 由一个圣母般 的人物沦为 杀 人 的 魔 王 。 莫 言 自 己也 曾 这 样 评 价 姑 姑 这 个 人 物 : “ 姑 姑 的 命运 也带有 悲剧性 。她 珍视 、敬畏生命 ,对强制性 人工流产 的做法有 意见却无能为 力, 内心遭受 了痛苦 的折 磨和煎熬 , 而姑 姑从本性上说是对生命充满 了尊重和关爱 。” 生育 ,这种人类 自然且崇高 的生产 行为 ,一 经国家 “ 计 划 ”,便 带有 了强制 色彩 ,民众 受 “ 重 男轻 女 ”和 “ 多子 多福 ”等传统 家庭 伦理观 念的影响 ,很难对 此有发 自内心 的 认可 。书 中高密县东北 乡的广大 民众更 是O i r e l 。因此 ,尽管 “ 计划 生 育 ”宣传 的是温 和 的提倡 ,但 是传 统 观念 根深 蒂 固,要想在农 村实施下去 ,就不可避免地 带有强制性 ,正如 人 口学家马 寅初在 《 新人 口论》 中指 出的: “ 如婚姻 法修改 之后 ,控制人 口的力量还 不够大 , 自应 辅之 以更严 厉更有效 的行政 力量。 ” 国家政策和根深 蒂固的 民间观念之间 的激烈 冲突成为铸就 《 蛀 》这 篇小说中姑姑 悲剧人生的重要原因。 《 蛙 》中的姑姑认识 到开展计划生 育工作对 国家 发展 的 重要 性,成为计 划生育坚定 的拥护者 。姑姑 严格执行 计划生 育政 策,铁面无私 ,甚至亲 自 “ 抓捕 ”那 些违反计划 生育政 策 的亲戚朋友 。在 她看来 : “ 计划生 育是头等大事 ,事关 国 家前 途、 民族 未来……建设 四个现代化 的强 国,必须 千方百 计控制人 口,提高人 口质量 ……” 姑姑 既是一名忠心耿耿 的 共产党 员 ,也是一 名充满悲悯 无奈之情 的女性,姑姑对使 自 己由圣母 转变为杀 人狂魔 的计划 生育政策有 着 自己的理解 : “ 在城 市里 ,用不着这样 野蛮 ;在 外国 ,更 用不着野蛮—— 那些洋女人们 ,只想 自己玩 耍享受 ,国家鼓 励着奖赏着 都不 生——可我们 是中 国的农 村 ,面对着 的是农 民,苦 口婆 心讲 道理 ,讲 政策 ,鞋底跑 穿了,嘴唇磨薄 了,哪个听你 的?你
莫言-《蛙》-评论
论《蛙》——莫言莫言,是近日文学论坛中备受关注的一位作家,自2006年《生死疲劳》出版后,他就没再出一部小说,沉寂了近四年的他终于推出了自己的第十一部长篇小说——《蛙》。
这部小说被誉为是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的一部触及国人灵魂最痛处的长篇力作”。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前四部分为蝌蚪写给日本友人杉谷义人先生的信,后一部分为一部话剧。
作品以乡土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了姑姑这个山东高密地区妇产科医生传奇而复杂的一生,揭示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尴尬与矛盾,闪烁着对生命强烈的人道关怀和敬意。
当初,被要求看这本书的时候就觉得书名很特别,貌似是描写蛙这一生物的特性,后来看来之后才为之而震撼,为“姑姑”在小说里的人物形象而感触很深。
“蛙”,全文的内容与蛙无关联,已蛙为书名,极有隐喻意味。
“蛙”神性生殖意,而且据我所知蛙的繁殖速度是十分惊人的,“蛙”可同“娃”和“娲”,“娲”是古神之女,化万物者。
书名是整部小说的主旨和浓缩。
在《蛙》中,最突出的就是“姑姑”,姑姑是个阶级观念很强的人,但她只有在将婴儿从产道中拖出来的那一刻时才会忘记阶级和阶级斗争,她体会到的喜悦是一种纯洁、纯粹的人的感情。
后来她也感慨过,从事接生工作时她被人成为“送子娘娘”,蜜蜂蝴蝶到处都围绕着她,自从她从事了计划生育工作后,苍蝇都缠着她飞了。
在陈鼻出生的时候,陈额还夸张地说:感谢心姑赐名!可想而知在当时,接生孩子的任务是如此光荣而伟大的,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延续,更是一个母亲最基本想得到的权力。
姑姑是个心高气傲的女性代表,可在阶级面前却会屈服,她愿意跟这王小倜逃跑,可也愿意嫁给“像怀孕八个月的大肚子、满嘴的大蒜味儿、比姑姑大了二十多岁、下乡坐着草绿色吉普车,身后跟随着秘书、警卫员的大人物”的县委书记。
对于姑姑这个人物,其一生充满了传奇与悲哀。
1953 年开始从事妇产工作,到1997 年退休,共接生了一万多名婴儿。
发展的悲剧和未完成的救赎_论莫言_蛙_
《蛙》的题材有着独特意义和高度的敏感性。
长远而论,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在中国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和必要性。
作为解决不断增长的人口和日益减少的有限资源的矛盾的所有可能性方案中,最有效且便捷的途径即是控制人口的出生率。
这也是后发展现代国家实现现代性转型的无奈之举,并必然与作为人的基本权利的生育权发生剧烈的冲突。
两难的处境,使得计划生育政策成为一个异常复杂和尖锐的问题。
一、姑姑———叛神者的悲剧小说中的姑姑无疑为中国文学史增添了一位令人难忘的乡村妇科医生形象。
她一生动荡不安,毁誉参半。
姑姑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前,是产妇敬爱、信任的送子观音;计划生育开展后,她则摇身变作扼杀胎儿的恶魔。
小说中的姑姑颇有几分远古圣贤的高风亮节。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姑姑则风里来雨里去,遗忘爱情,搁置亲情,将青春韶华给了被乡间百姓所唾弃诅咒的计划生育政策。
她甚至亲自将怀有六月身孕的侄媳妇王仁美送上堕胎的手术台,并酿成了一尸两命的惨剧。
双手血污的姑姑却不惧地狱鬼神:“我不怕做恶人,总是要有人做恶人。
我知道你们咒我死后下地狱!共产党人不信这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即便是真有地狱我也不怕!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①她骇人的激情和钢铁般的决心来自一个信念:“计划生育不搞不行,如果放开了生,一年就是三千万,十年就是三个亿,再过五十年,地球都要被中国人给压扁啦。
所以,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把出生率降低,这也是中国人为全人类做贡献!”②姑姑这个形象是复杂和多面的,对她的理解,或许可以从知识分子这个角度切入。
毛泽东在1926年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把小知识阶层归入小资产阶级即非无产阶级劳动群众的范畴,看做是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最接近的朋友”。
之后,毛泽东对于知识分子阶级属性和在革命中的地位的分析和论述,虽在不同阶段有细微的差异,但对知识分子有所保留的态度并无改变。
工人和农民才是革命事业可以倚重的基本力量,而知识分子的地位总是微妙的、不坚实的。
论莫言的小说《蛙》
论莫言的小说《蛙》摘要《蛙》是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的一部长篇小说。
《蛙》的文字很平实,小说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用讲故事的口气,讲述了姑姑——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用生动感人的细节展示乡土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毫不留情地剖析了现代人的卑微的灵魂。
作者从“站在人类或人性的角度去写“人”,将家族记忆、个体生命经验和想象虚构熔铸一体,表现了个体人格、人性、情感、生命、灵魂在奇特语境(比如严苛的政治文化禁忌,比如国家意志与民间伦理的矛盾)下的畸变和冲突。
关键词:莫言蛙姑姑反思书信体Abstract"Frog" is novel that Mo Yan brewing for more than ten years,.Also his pen IV contains three drafts, he devote himself to creating the novel.The text of the "frog" is very plain.And he wrote four long letters and a drama to the Japanese writer Sugitani.This novel use a Storytelling tone to tell us the Life experiences about Aunt - a rural obstetricians. It use a lot of Vivid and moving details to show six decades of ups and downs reproductive history in Rural China, analyzes the humble soul of modern man. Mo Yan was standing on human or humanized angle to write" human ",and combine family memories with individual life experience and imagination to express the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 personality, human nature, emotion, life, soul in the unique context (such as harsh political cultural taboos, such as the will of the state and Folk Ethics paradox) distortion under and conflicts.Key words: Mo Yan Frog Aunt self-examination Epistolary目录一.绪论二.书信体叙事特点三.对“姑姑”人物形象进行剖析四.剖析作品的现实意义五.结论参考文献一.绪论在《蛙》这部小说中,莫言用带有魔幻主义的写作手法,以繁复诡秘的家族传奇、天马行空的叙事链索立足“民间”的叙事姿态、模糊含混的价值立场还有戏谑混合反讽的话语修辞,给我们展示了一部说不清是非对错的计划生育史。
莫言 蛙 读后感
莫言蛙读后感《蛙》是莫言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故事。
小说以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为背景,通过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荒诞和荒谬。
莫言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笔法,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背景与个人命运紧密结合,展现了一幅真实而深刻的历史画卷。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田小娥的女孩,她的成长经历与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事件紧密相连。
在小说中,田小娥经历了家庭的破裂、父亲的被迫害、自己的被迫害等一系列不幸遭遇,但她始终坚强勇敢,不断挣扎,最终走向了自己的命运。
通过田小娥这个形象,莫言展现了当时中国农村的生活状态和人们的精神面貌,以及他们在历史巨变中的无奈与坚韧。
小说中还描绘了许多其他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遭遇和命运。
有的是因为自己的信仰而坚守不移,有的是因为利益而出卖良知,有的是因为无奈而选择逃避……这些形象的丰富和多样,使整个小说更加丰富和生动,也更加真实地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莫言在《蛙》中运用了大量的对话和描写手法,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和具体。
他用朴实的语言和真切的情感,描绘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生活状态和人们的内心世界。
同时,莫言还通过一些细节和象征,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矛盾和荒谬,使整个故事更加深刻和震撼。
《蛙》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思想的小说,它不仅仅是一个个人命运的故事,更是一幅中国社会历史的写照。
通过对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再现,莫言深刻地反思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荒谬,以及人们在历史巨变中的选择和抉择。
小说中的一些对话和情节,如“蛙”这个象征性的形象,都富有深刻的启示和思考,使读者在阅读中不仅仅得到了情感上的震撼,更得到了思想上的启迪。
总的来说,《蛙》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和丰富内涵的小说,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笔法,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荒诞和荒谬,以及人们在其中的挣扎和坚韧。
通过对个人命运和历史事件的再现,莫言使整个故事更加真实和生动,也更加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价值。
莫言笔下的人性矛盾——《蛙》
莫言笔下的人性矛盾——《蛙》自从莫言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后来莫言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我就开始关注上了这么一个传奇人物。
一开始抱着好奇的心理想读一读他的书,什么样的书能获得诺贝尔奖呢?结果就因为这份好奇,让我无法自拔的从他的“世界”出不来了!我读的第一本书就是莫言的《蛙》,一开始拿着这本书,手里沉甸甸的……《蛙》这本书主要是通过书信和叙述的方式对当时身为产科医生的“姑姑”荒缪的所作所为,进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下所发生的时间,莫言进行了历史的解说和对人性的思考,充分体现了当时农村社会人们思想的落后以及人性的各种自私与扭曲,从而对人性进行思考和对当时政策的批判。
比如说“姑姑”是一位热爱自己的从医事业,并且出身较好,有着一定的社会地位优秀医生,但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到来,身为产科医生的“姑姑”对政策是完全听从并严格实施的,在她手下所失去的小生命数不胜数,“姑姑”已经完全失去了从医人员的医德以及对生命的尊重,所表现出来的都是可怕扭曲的人性;“陈鼻”是文中具有较大的冒险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人物,从青少年时期并体现出了对生活的热爱精神,但也是继承了社会的封建和传统思想,有着严重的重男轻女和女人传宗接代的思想,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到来,陈鼻成为了其中的反抗者之一,虽然他有着种种封建的思想,但他还有着公平和平的向上理念;还有就是对“小狮子”的描写,他是“姑姑”的奴隶,是她杀人的刀,“小狮子”对姑姑有着崇拜的心理以及对爱情孩子的渴望。
就是这些人物形象反映了人性的矛盾。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那个晚上的蛙声,像是许许多多孩子的哭声”。
将孩子比喻成为了“蛙”,那些被“姑姑”迫害的孩子们又鲜活了起来,这是对人性的召唤,人性中的善良。
莫言用文字的形式为生命搭建一个保护伞,并在伞下笃心祈祷和灵魂救赎。
小说真实的反映了计划生育国策的推行的艰难历程,一面是接生近万名婴儿的乡村医生,一方面是坚定的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计生部干部,这两种矛盾的事强加于一人之身,使得“姑姑”这个人物角色陷入两难,又不得不违背自己的初心去做,在内心充满了极度的痛苦和不断抉择又停不下来的矛盾心理,无法逃避,无法挣脱。
莫言《蛙》赏析 读后感
莫言《蛙》赏析读后感莫言的小说《蛙》通过对文化大革命时期农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普通农家的命运历程,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人性的善恶与无奈。
通过阅读《蛙》,我深切感受到了莫言的独特魅力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小说以一个农村干部的视角,揭示了中国社会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动荡和变革。
小说中的“蛙”一词寓意着人们对权力的态度和对权力斗争的暗喻,莫言巧妙地将一个以“蛙”为中心的故事延展开来,通过一家人的生活经历,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面对权力与革命的挣扎与纷争。
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农村普通家庭的生活状态。
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鲜明,他们的命运与人性的善恶的表达也非常真实和深入。
作者在人物中注入了丰富的情感,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和真实,使读者更容易被吸引和感动。
小说的故事情节安排紧凑,起承转合自然流畅。
小说通过一系列的事件和发展,展现了主人公及其家庭成员在动荡的年代中生活状态的变迁,以及他们思想和精神上的转变。
这种逐渐升华的叙事手法,使得整个故事情节更加紧凑和有力。
同时,作者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使得读者更能够深入地体验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变迁。
在《蛙》这部作品中,莫言采用了独特的语言和叙事风格,以及鲜明的意象和隐喻。
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写,他呈现出了一幅深邃的人性画卷。
在这个故事中,人性中的善恶、温情与冷酷交织在一起,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真实而有力。
作者强调了人性的复杂性,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对人性有更深入的思考。
通过阅读莫言的《蛙》,我不禁想到了中国历史上那段痛苦的文化大革命时期。
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虽然是虚构的,但却展现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苦难和无奈。
莫言通过对历史的再现,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历史的悲剧和人性的扭曲。
总的来说,《蛙》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思想价值的小说。
莫言通过对历史和人性的探索,呈现出了一个普通人在特殊时代中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变化。
他以独特的叙事手法和细致入微的描写,使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变革和人性的善恶。
读莫言〈蛙〉有感
读莫言〈蛙〉有感〈蛙〉读后感1在莫言的《蛙》中,我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复杂情感与深刻思考的文学世界。
《蛙》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中国计划生育时期的历史画卷。
莫言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将那个特殊时代的人们的挣扎、痛苦与无奈淋漓尽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小说中的姑姑,这个曾经坚定的计划生育执行者,在岁月的流转中,内心也经历了无数的波澜。
她的形象既让人敬佩又让人心疼,她的坚持与纠结,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矛盾与冲突。
书中对生命的尊重与思考令人动容。
在计划生育的大背景下,每一个生命的诞生与消逝都承载着沉重的意义。
莫言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故事,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脆弱。
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于生育权利、人性以及社会发展的深入思考。
这部作品让我们明白,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使命和挑战。
而对于当代青少年来说,我们也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
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繁荣且充满机遇的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坐享其成。
我们应当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要学会尊重生命,关爱他人。
无论是身边的亲友,还是陌生人,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去呵护和珍惜。
在面对社会问题时,我们不能冷漠旁观,而应积极参与,用自己的行动传递正能量。
我们可以参与志愿者活动,关心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同时,我们也要有担当精神,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社会矛盾等。
我们不能逃避这些问题,而应勇敢地站出来,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为解决这些问题贡献自己的方案。
莫言的《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它让我们反思历史,珍惜现在,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应当以积极的态度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蛙〉读后感2读完莫言的《蛙》,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部小说以一种冷峻而又充满温情的方式,讲述了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种种故事。
莫言蛙读后感
莫言蛙读后感《莫言蛙》读后感。
《莫言蛙》是一部由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该小说以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为背景,通过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在政治运动中所经历的磨难和痛苦。
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叙事手法,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
小说的主要情节围绕着一个叫做蛙的普通农民展开。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蛙被迫参加了一场政治运动,而他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的父亲被打成了右派,家庭陷入了困境,他自己也被迫背负起了沉重的思想压力。
小说通过蛙的视角,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痛苦和无奈,以及他们在政治运动中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
蛙的命运也让人们深刻地反思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扭曲。
莫言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和对话,使得整个故事显得非常真实和生动。
他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他们在政治运动中所承受的痛苦和煎熬。
同时,莫言还通过对农村生活的描写,展现了那个时代农民的艰辛生活和对未来的渴望。
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使得故事更加有说服力,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在阅读《莫言蛙》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莫言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把握。
他通过对蛙的命运的描写,让人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痛苦和无奈,也让人们深刻地反思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扭曲。
同时,莫言也通过对农村生活的描写,展现了那个时代农民的艰辛生活和对未来的渴望。
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使得故事更加有说服力,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通过阅读《莫言蛙》,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痛苦和无奈,也让我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扭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我也对莫言的写作手法和对人性的洞察力深感敬佩。
他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对话的运用,使得整个故事显得非常真实和生动。
他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他们在政治运动中所承受的痛苦和煎熬。
这些都让我对莫言的写作手法和对人性的洞察力深感敬佩。
姑姑的爱情悲剧 ——浅读莫言小说《蛙》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姑姑的爱情悲剧——浅读莫言小说《蛙》李想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摘 要:莫言的长篇小说《蛙》,描述了在双重身份下姑姑跌宕起伏的一生,一种是乡村妇科医生,一生中亲自接生的婴儿将近万名,人称“活菩萨”、“送子娘娘”;另一种是铁腕推行计划生育国策的计生干部,人称“活阎王”。
同时在其中也通过生动的文笔向读者展示了姑姑生命中的一个又一个爱情悲剧。
关键词:莫言;《蛙》;姑姑;爱情悲剧作者简介:李想(1993-),女,汉族,吉林珲春人,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034-02一、莫言与《蛙》《蛙》是莫言的代表作,这是他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的一部触及国人灵魂最痛处的长篇力作。
《蛙》延续了他以往作品的小说结构、叙述语言、审美诉求、人物形象塑造、史诗般反映社会变迁等方面的执着探索,在整体上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也是最近几年中国原创长篇小说中举足轻重的力作之一。
《蛙》是一部写实主义小说,它真实地反映了计划生育国策当年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艰难推进过程。
小说的主人公姑姑万心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人物,她矛盾地拥有着两种身份:一种是乡村妇科医生,一生中亲自接生的婴儿将近万名,人称“活菩萨”、“送子娘娘”;另一种是铁腕推行计划生育国策的计生干部,人称“活阎王”。
虽然是矛盾的两种身份,但姑姑却必须做到统一,因此她的一生都可以说是生活在无法逃脱的极度矛盾和悲剧之中。
同时莫言也在犀利而又客观冷静的书写着高密东北乡无数人内心深处的极致痛苦。
二、姑姑的爱情悲剧在感情方面,找到一个如意郎君,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几乎是每个女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谁人不想找到一个终生依靠,即使是对于姑姑这种有一些强悍的女人来说,也会怀有一颗温柔似水的女人心。
但是命运就是如此的不公平,对于其他女人来说很轻而易举的事情,在姑姑的一生中,却成了大难事,传说中浪漫而又甜蜜的爱情似乎与她总是无缘。
莫言的《蛙》读后感范文
莫言的《蛙》读后感范文《蛙》是莫言的一部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大革命年间的故事。
这部小说可以说是我近年来读过的最震撼人心的作品之一。
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深受其影响,产生了许多激动人心的感慨。
这部小说以一个普通农民的视角展示了大革命时期的残酷现实。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叫蛙的农民,他被迫参加革命并离开了家乡。
在他的遭遇中,我们看到了无数平凡人民的悲惨命运和无奈选择。
小说中刻画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遭遇让我深感痛心。
尤其是主人公蛙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揭露了那个特殊时期的黑暗面,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历史的残酷性。
莫言的写作风格独特,他以细腻入微的文字描写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他深入探讨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生与死的意义以及人性的冷酷与善良。
这些深刻的思考和反思,在我读完小说后仍然回荡在我的脑海中。
《蛙》通过讲述一个小人物的故事,强调了人类尊严和命运的可贵。
尽管小说中的大多数人物面临着艰难的生活境地,但他们从未放弃希望,而是努力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幸福。
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和鼓舞。
通过读《蛙》,我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历史中的一段重要时期。
作为一个年轻人,我觉得了解历史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国家和文化。
《蛙》向我展示了曾经发生在我们祖辈身上的事情,让我体验到历史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莫言的《蛙》是一部深思熟虑,令人扣人心弦的作品。
它向我们展示了历史的残酷和人性的善良,让我对自己的国家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读《蛙》有感
读《蛙》有感他人有罪,我也有罪,反省历史之痛,呈现对生命的敬重与悲悯----莫言谈及莫言,仿佛诺贝尔文学奖的光环便会瞬间笼罩在这个普通却又不普通的名字之上,莫言从字面上是不言语的意思,但也有着无言胜有言的内涵。
一方宽大的鼻梁镶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似乎能将尘世看透的深邃眼球,弯月般的眉毛也恰如一轮明月给人以安详与宁静,一双略显臃肿的手正合十仿佛向神灵祷告,他人有罪,我也有罪,也正是这充满沧桑岁月痕迹的双手下,写出了憾动人心的灵魂篇章。
伴随着第九幕话剧落下帷幕,一整部小说中的爱恨情仇,历史变迁也大体告一段落,在浏览过后记之后,我也合上了这部展示了十几年来乡村生育史和计划生育史的宏伟巨作,正如莫言所说:“直面中国生育问题是我的一贯坚持。
”也正是如此,莫言站在人民群众的层面上深刻剖析了这段曲折而又复杂的历史,意犹未尽的我仍在品尝话剧背后所流露的心酸和灵动语言散发的甘甜。
“一阵风一阵雨一阵青天,半是文半是武半是野蛮。
”是的,这正是在民国时期的县衙之中,伴随这衙役整齐却拖着强调的威武声中,原告和被告陆续登堂。
说起原告陈眉,却因一场大火,痛失亲情且惨遭毁容,之后便展开了与被告蝌蚪一家的思怨纠葛……说起蝌蚪便自然而然联想到青蛙,而蛙则是贯穿全文的一条暗线,娃与蛙同音,而婴儿刚出生是的啼哭与蛙鸣十分相似,之后也便有了娃是蛙之说。
谈及婴儿,除了可爱与天真之外,还会想到节省的医师,而此时作者的姑姑万心便应运而生了。
全文围绕这个平凡而悲哀的妇科医生勾勒了一幅计划生育年间一场壮丽而悲观的画卷,有千名婴儿在她的帮助下来到人间体验酸甜苦辣,也有不少婴儿在未见天日之前夭折在她的手下。
正是这样一个饱受争议辛勤劳累的妇科医生的形象将全文的脉络一一串通,升华到了新的高度,而例如小狮子,王肝这类有些有肉的,有爱有恨的配角也将历史的缩影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全文中有婴儿降生的喜庆,有一尸两命的凄楚,有亲情爱情的胶着,也有连绵蛙声的悲凉与恐怖,一个妇科医生就这样由欢迎走向落寞,在走向受人敬重和最后的神经错乱,历史所设下的棋局无人能解,唯有迎着历史潮流,沿着当的方针不断探索,从前是如此,今后亦是如此。
历史之痛与忏悔之思——评莫言的《蛙》
历史之痛与忏悔之思——评莫言的《蛙》
周志雄
【期刊名称】《创作与评论》
【年(卷),期】2012(000)002
【摘要】莫言在谈到大江健三郎的创作时说:"写作新小说时我只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如何面对所处的时代;二是如何创作唯有自己才能写出来的文体和结构."①这何尝不是莫言自己创作的夫子自道.作为一个已经写出了《红高梁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等许多优秀作品的作家,莫言写作《蛙》时有很高的起点,对于像莫言这样"重复自己是可耻的抄袭"的成熟作家来说,写作最大的困惑是如何面对已有作品的挑战,在阅读《蛙》时,我们会不自觉地追问,《蛙》在何种层面上构成了对莫言以往作品的超越?
【总页数】4页(P73-76)
【作者】周志雄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姑姑的忏悔--论莫言的《蛙》 [J], 储诚意
2.历史与人文的悖论——评莫言的小说《蛙》 [J], 冉利华
3."忏悔"、"语境"和灵魂写作的局限性r——对莫言小说《蛙》的再解读 [J], 程宁;王达敏
4.《思痛录》及其忏悔意识--兼论新时期自传文学对历史的反思 [J], 康粟丰
5.历史之痛与忏悔之思——评莫言的《蛙》 [J], 周志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莫言《蛙》的生命追思
莫言《蛙》的生命追思龙源期刊网 /doc/b87037211.html,莫言《蛙》的生命追思作者:辛璐穆阳来源:《山西农经》2017年第10期摘要:莫言是中国文学界一个多产的作家,他精心创作的作品《蛙》赢得了中国文学界的第一个诺贝尔奖,继莫言的处女作《红高粱》之后,他的叙事语言及风格不断创新,并在作品《蛙》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到达了文学叙事创作的巅峰。
在小说《蛙》之中,以“蛙”的意象着手,探讨和分析其中的生命意蕴,也流露出作者对生命的追思、对历史的反省和忏悔之情。
关键词:莫言《蛙》;生命追思文章编号:1004-7026(2017)09-0045-02 中国图书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志码:A1 莫言的小说《蛙》与计划生育政策莫言的小说《蛙》以中国20世纪60年代波澜壮阔的乡村计划生育为时代背景,讲述乡村妇科医生的跌宕人生,展示出生动鲜明、亦正亦邪的农村妇科医生形象。
中国计划生育的推行与敏感的文化大革命时期相链接,使之成为了一种全民的运动,带有摧残人权的性质,最令人触目惊心的便是姑姑对耿秀莲的不依不饶、王仁美对侄儿媳妇的穷追猛打,其结局是两个孕妇与胎儿双亡的一幕而告终,显露出姑姑内心阴暗的心理和不可遏制的犯罪意识,这些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者以“合法”的旗号恣意践踏人权,释放出内心的邪恶意识。
在这些“血淋淋”的事件之中,人们内心对于传宗接代的基本要求被打压,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悲剧色彩,流露出普通民众被遮蔽的苦难与悲凉,对此,我们难以用简单的道德价值观去评判小说中的人物,是中国民族、国家面临的特殊困境及惨痛经历,对于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的制定是由中国特定国情所决定的,小说并没有简单地褒贬计划生育,而是通过计划生育的历史细节的挖掘,实现对生命的追思和对历史的反省。
2 莫言小说《蛙》的文体结构及生命意识2.1 《蛙》的文体结构莫言的小说《蛙》是采用了书信、小说、戏剧融为一体的文体结构,并以语言的朴素、简洁、内敛为特征,让人在催人泪下的故事情节之中,感悟到生命中坚韧的力量与本质。
莫言蛙读后感
莫言蛙读后感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巨匠,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
《蛙》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它以蛙为载体,讲述了中国农村在大跃进时期的一段历史。
这部作品不仅令人震撼,更是对中国现实的深刻反思,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
《蛙》以蛙为主角,讲述了在大跃进时期,中国农村的一系列变革和灾难。
通过蛙的视角,展现了农民在政治运动中所受到的压迫和痛苦,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蛙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种种磨难,最终也成为了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生命。
这种以动物为视角来反映人类社会的手法,使得作品更具有震撼力和思考性。
莫言在《蛙》中对中国农村的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他通过蛙的视角,展现了农民在政治运动中所受到的压迫和痛苦,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作品中对于大跃进时期的政治运动和农村生活的描写,使人深刻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黑暗和痛苦。
同时,莫言也通过蛙的成长历程,表达了对于生命的尊重和对于自由的追求。
这种对于现实的批判和对于人性的探讨,使得《蛙》成为了一部具有深刻思想的文学作品。
《蛙》不仅仅是对中国农村现实的揭露和批判,更是对人性和生命的思考。
蛙在作品中经历了种种磨难,最终也成为了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生命。
作品中对于生命的尊重和对于自由的追求,使人深刻地感受到了蛙的坚韧和勇敢。
莫言通过蛙的成长历程,表达了对于生命的尊重和对于自由的追求。
这种对于人性和生命的思考,使得作品更加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
总的来说,《蛙》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和独特风格的文学作品。
它以蛙为视角,对中国农村的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同时也对人性和生命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作品不仅令人震撼,更是对中国现实的深刻反思,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
莫言通过这部作品,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真实而深刻的中国农村,同时也呼吁人们对于生命和自由的尊重和追求。
这种对于现实的批判和对于人性的探讨,使得《蛙》成为了一部具有深刻思想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