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BIM技术应用联盟2017年工作报告

合集下载

BIM技术应用发展研究报告

BIM技术应用发展研究报告

BIM技术应用发展研究报告一、引言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 BIM)技术作为近年来在建筑领域广泛应用的创新技术,正深刻改变着建筑行业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方式。

BIM 技术通过数字化的建筑信息集成,实现了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协同化和智能化管理,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显著的效益和价值。

二、BIM 技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BIM 技术是一种基于三维数字模型的信息化技术,它集成了建筑项目的几何形状、物理特性、功能要求等多方面的信息,并能够在项目的不同阶段进行动态更新和共享。

其主要特点包括:1、可视化:能够以三维模型的形式直观展示建筑项目,帮助各方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

2、协同性:支持不同专业、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提高沟通效率和工作质量。

3、模拟性:可以进行能耗分析、施工模拟等,提前发现问题并优化方案。

4、信息集成性:整合了建筑项目的各种信息,为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

三、BIM 技术在建筑设计阶段的应用在设计阶段,BIM 技术为建筑师提供了更强大的设计工具和更高效的设计流程。

设计师可以通过 BIM 软件快速创建三维模型,并进行参数化设计和方案优化。

同时,BIM 技术还支持碰撞检测,能够及时发现不同专业之间的冲突,减少设计错误和变更。

此外,利用 BIM 技术还可以进行日照分析、风环境模拟等,提高建筑的性能和舒适度。

四、BIM 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施工阶段是 BIM 技术发挥重要作用的环节之一。

施工企业可以基于 BIM 模型进行施工进度模拟,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资源调配,提高施工效率和进度控制水平。

同时,BIM 技术还能够辅助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在成本控制方面,BIM 模型可以准确计算工程量,为成本估算和预算编制提供可靠依据。

五、BIM 技术在运维管理阶段的应用在建筑的运维管理阶段,BIM 技术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将 BIM 模型与运维管理系统相结合,可以实现对建筑设备设施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维护水平。

BIM国内外标准综述

BIM国内外标准综述

2、国内BIM标准组织
2、国内BIM标准组织
国内BIM标准组织包括: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CHS)、中国建筑科学研 究院(ABCS)、全国建筑构配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ASC)、全国建筑信息模型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等。这些组织在国家层面上推动了BIM标准的制定和实 施,为我国的BIM应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3、CIBSE指南
3、CIBSE指南
CIBSE(Chartered Institution of Building Services Engineers)指 南是英国建筑服务工程学会制定的BIM标准。该指南旨在为建筑服务工程领域的 BIM应用提供指导。CIBSE指南包括建筑、结构、电气、机械、管道和土木工程等 方面的信息模型标准,以及BIM应用的管理、协调和交付等方面的指南。
三、发展趋势
三、发展趋势
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国内外BIM标准的制定和发展也将不断加强 和完善。未来,BIM标准的制定将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三、发展趋势
1、标准化与协同化:未来BIM标准的制定将更加注重标准化与协同化,包括 不同专业之间的协同、不同软件之间的协同以及不同项目之间的协同等。这将有 助于提高BIM应用的效率和效果。
2、NBIMS标准
2、NBIMS标准
NBIMS(National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Standard)标准是美 国建筑师协会(AIA)和美国总承包商协会(Associated General Contractors of America)联合制定的标准。该标准旨在推动BIM技术的应用,并为建筑行业 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BIM框架。NBIMS标准包括建筑、结构、电气、机械、管道和 土木工程等方面的信息模型标准,涵盖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bim总结报告

bim总结报告

bim总结报告BIM总结报告BIM(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通过数字技术对建筑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方法。

它将三维建模、数据管理和协同工作结合在一起,以提高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效率。

在过去的几年里,BIM已经成为建筑行业中的热门话题,许多公司和专业人士已经开始采用BIM技术来改进他们的工作流程。

在本篇报告中,我将对BIM的优势作一简要介绍,并探讨一些实际案例来说明BIM的应用效果。

首先,BIM可以提高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传统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制作大量的图纸和模型来表示建筑物的不同方面。

这样不仅花费时间,而且容易出现错误。

而使用BIM,设计师只需要在一个模型中输入准确的参数,系统会自动生成各种图纸和模型,并保持其一致性。

这不仅大大减少了设计时间,还降低了错误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BIM可以促进项目的协同工作。

在传统的设计和施工中,各个专业往往是独立作业,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常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

而采用BIM技术后,各个专业可以在同一个模型中进行设计和协调,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冲突,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BIM还可以帮助团队成员共享数据和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协同工作。

除了提高效率和协同工作能力,BIM还可以提供更好的可视化效果和沟通方式。

通过BIM,设计师和客户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参观建筑物,直观地了解其外观、结构和功能。

这有助于客户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并提出宝贵的建议。

此外,BIM还可以提供一种更直观的方式来展示建筑物的各个方面,如照明、通风和节能。

这不仅有助于设计师更好地评估各种设计方案的优劣,还为建筑运营提供了更多的决策依据。

现在让我们通过几个实际案例来看看BIM的应用效果。

首先,有一家建筑公司使用BIM技术来设计和施工一座复杂的商业建筑。

他们利用BIM模型进行各个专业的协调,及时发现并解决设计冲突,大大减少了返工和延误的可能性。

此外,他们还使用BIM来模拟建筑物的能耗和节能策略,从而提供了更可靠的设计决策依据。

BIM的技术特征

BIM的技术特征

BIM的技术特征(1)参数化BIM几乎不用以CAD为基础的技术,它的核心技术是参数化建模技术。

操作的对象不再是点、线、圆这些简单的几何对象,而是墙体、门、窗、梁、柱等建筑构件,如图2-2所示。

BIM将设计模型(几何形状与数据)与行为模型(变更管理)有效结合起来,在屏幕上建立和修改的不再是一堆没有建立起关联关系的点和线,而是由一个个建筑构件组成的建筑物整体。

BIM 立足于在数据关联的技术上进行三维建模,模型建立后,可以随意生成各种平、立、剖二维图纸,并保持视图之间实时、一致的关联,如果修改了平面图,相关的修改马上就可以在立面图、剖面图、效果图、明细统计表以及其他相关图纸上表达出来,杜绝了图纸之间不一致的情况,这样可以减少设计引起的错误,提高设计工作效率,保证设计质量。

图2-2CAD与BIM的区别(2)多维化相比CAD设计软件,BIM最大的特点就是摆脱了几何模型的束缚,开始在模型中承载更多的非几何信息,例如,材料的耐火等级、材料的传热系数、构件的造价与采购信息、重量、受力状况等一系列扩展信息。

建筑信息模型中的基本构件元素叫作族,它不仅包括了构件的几何信息,还包括了构件的物理信息和功能信息。

表2-1为一个梁族参数表,这个梁族的参数有3D描述参数、空间位置参数、物理量参数、标识参数、材质参数、受力分析模型等,这些参数信息都是以此型钢为载体,以数据库的形式储存的,并且可以贯穿于整个项目周期。

随着建设过程的延伸,有关建筑产品的信息会不断被以结构化的形式保存,实现建设过程信息的连续流动。

正是BIM构件信息的多元化特征使其除了具有一般3D模型的功能外,还可以模拟建筑设施的一些非几何属性,如能耗分析、照明分析、冲突检查等。

表2-1族参数表(3)可协作性由于BIM内含的信息覆盖范围包括了项目的整个建设周期,模型必须包含相当多的建筑元素才能满足项目各参与方对信息的需求。

从理论上说,BIM系统实现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用单一中央数据库的综合模型,另一种是使用联合数据库的分类模型。

BIM技术的介绍

BIM技术的介绍

BIM技术的介绍要想正确、合理地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进度、成本、安全管控中,企业就要先了解BIM技术的软件构成、技术原理、特点,从而制定好引入BIM技术的策略。

一、BIM技术的概念与发展(一)BIM技术的概念通常建筑业与其他标准化制造企业相比效率低下,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标准化、信息化、工业化程度低。

而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以下简称BIM)的理论基础是基于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管理)技术的传统制造业的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理念和以产品数据管理PDM与STEP工艺流程为标准的产品信息模型。

近十年来,BIM技术正以传统二维CAD模型应用为基础快速成长为一种多维(3D空间、4D进度、5D成本)模型信息整合技术,它能够使工程的每个参与者从最初的项目方案设计一直到项目的使用年限终止期间都可以通过项目模型使用信息或利用信息使用模型。

这就从本质上转变了工程管理者仅仅依据单一的符号文字和抽象的二维图纸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低效管理方法,大大提高了管理人员在工程的整个寿命周期的管理效率和效益。

BIM是一种技术、一种方法、一种过程,它不仅包含了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的信息模型,而且还包含作业人员的具体管理行为模型,通过BIM技术管理平台将两者的模型进行整合,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的集成管理应用。

BIM技术的出现将引发整个A/E/C(Architecture/Engineering/Construction)领域的第二次革命,它给建筑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2002年,Autodesk收购三维建模软件公司Revit Technology,首次将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首字母连起来使用,成为如今广为人知的“BIM”,BIM技术也开始在建设项目管理中得到了普遍的、深度的应用。

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7月1日实施

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7月1日实施

特别关注The Special Focus建筑信息模型应用信息系统,对工程实体质量和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质量检测单位的质量行为监管信息进行采集,实现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等信息共享,保障数据可追溯,提高工程质量监管水平。

建立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对工程现场人员、机械设备、临时设施等安全信息进行采集和汇总分析,实现施工企业、人员、项目等安全监管信息互联共享,提高施工安全监管水平。

5、重点工程信息化大力推进BIM、GIS等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建立综合管廊集成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形成智能化城市综合管廊运营服务能力。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积极应用BIM、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展规划、设计,探索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的运营管理,并示范应用。

加快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施工中的应用,推动各参建方共享多维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工程管理。

在“一带一路”重点工程中应用BIM进行建设,探索云计算、大数据、GIS等技术的应用。

6、建筑产业现代化加强信息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推进基于BIM的建筑工程设计、生产、运输、装配及全生命期管理,促进工业化建造。

建立基于BIM、物联网等技术的云服务平台,实现产业链各参与方之间在各阶段、各环节的协同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6年12月2日发布第1380号公告,批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1212-2016,自2017年7月1日起实施。

《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5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由毛志兵、王丹等10位行业专家组成的标准审查委员会认为,《标准》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和工程建设行业现阶段特12。

bim工作总结(共6篇汇总)

bim工作总结(共6篇汇总)

第1篇bim工作总结BIM工作总结一、BIM工作总目标1、初步建立了****项目综合实验楼revit工程模型、广联达算量模型;2、试运用BIM 5D平台。

二、BIM工作遇到问题1、在创建模型时,一般都是按照底层到顶层构件相同时,会直接把构件从底层升到顶层,这种创建是不正确的,会导至模型在后期计算和模拟时出现错误,应分层创建模型。

2、在Revit中钢筋模型创建难度比较大,通过咨询在广联达GCL中创建钢筋模型在5D 模型中也可以和Revit模型相结合。

3、水电建模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欠缺,还没有进展。

三、BIM工作总结1、人员组建方面3个人就可分别为技术指导、建模、GCL建模各1人。

2、族的创建还需在深化学习,这关系到在5D模拟时构件的匹配。

3、计划对***工地项目进行建模,应用5D平台做工程量统计和结构模型进行实操应用。

水电建模进一步学习、落实。

工程技术部 2016第2篇BIM工作个人总结个人总结各位领导上午好,从主管铁五院和来广营项目的BIM工作,到调入科技部BIM中心。

项目到机关,很快适应了新的岗位,在管理项目、开展培训、参加大赛、完成科技部其他工作、配合经营部投标等与相关部门配合上都尽我所能并得到各部门领导、同事的好评。

除了领导安排的任务,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研究真正适合特定项目的BIM 实施思路,以实现实际的经济效益为目标;二是研究高端BIM软件如Revit、Tekla、Lumion 等以弥补鲁班软件的不足;三是把BIM与其他高科技如虚拟现实、3d打印、装配式施工、综合管廊等技术结合,确保人有我有,下一步就是人有我精!但是工作不尽如人意,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主动学习力度还不够特别是对鲁班BIM以外的高端BIM软件和管理思路的学习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导致在申报奖项和投标时炫酷的动画视频还需要委托外部公司制作,这是以后我需要加强的地方,将在集团2017年上半年的动画培训中有较大的能力提升。

BIM论文

BIM论文

BIM在中国的开展引言在我国,BIM理念正逐步为建筑行业所认知与推进。

早在2005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就通过与欧特克联合的方式,创办了专业性的BIM实验室,并将BIM作为当年度最主要的课题以及研究方向。

2010年,清华大学借鉴美国国家BIM标准〔NBIMS〕的经验,以前期调查研究成果为着眼点,提出了以我国实际情况为核心的建筑信息模型标准框架〔CBIMS〕,同时将CBIMS标准框架根据面向对象的不同做出了划分〔分别归纳为面向用户的CBIMS标准以及面向IT的CBIMS标准〕,这标志着BIM技术在我国建筑领域中的应用正在逐步的开展与成熟过程当中。

而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在BIM技术自初步建模至成熟应用不断开展、提升的这一过程当中,如何促进BIM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规模化应用,这一问题是非常关键的。

只有通过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与探讨,才能够培养我国当前建筑行业所需要的BIM专业应用型人才。

本文即围绕BIM在中国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

1 科研情况〔工程、机构〕2004年,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建筑生命周期管理〔BLM〕实验室成立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并负责展开了BLM国际论坛会议。

随后,在2004~2005年一年的时间内,包括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以及华南理工大学在内的一系列高等院校纷纷成立以BLM为中心的实验室以及课题小组,而BLM作为BIM技术下一大关键性的应用领域,为BIM技术在我国科研领域的开展提供了更好的推动作用力。

在这一背景之下,我国大量先进的建筑设计工作小组以及地产开发公司纷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组织建设了专门的BIM技术研究机构与工作小组,典型代表包括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建国际建设、以及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等。

开展至2008年,BIM技术在我国与互联网的融合关系更为紧密,首个BIM门户网站于该年度正式成立,该门户网站的主旨在于推动BIM技术核心下整个建筑行业的信息化转型与开展,同时为从事BIM技术研发与应用工作的相关企业以及工作人员提供包括行业咨询、技术资料、交流、学习资源、以及招聘在内的一系列综合效劳。

土木工程知识点-BIM技术对建筑业带来哪些影响?

土木工程知识点-BIM技术对建筑业带来哪些影响?

土木工程知识点-BIM技术对建筑业带来哪些影响?为了进一步提升建筑业的信息化水平,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9月份发布了《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明确指出建筑业信息化是建筑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建筑业转变的发展方式、提质增效、节能减排的必然要求。

纲要的主旨在于增强建筑业信息化的发展能力, 优化建筑信息化的发展环境, 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发展深度融合。

纲要提出建筑企业应积极探索互联网+形势下管理、生产的新模式, 深入研究BIM、物联网等技术的创新应用, 创新商业模式, 增强核心竞争力, 实现跨越式发展。

主要任务包括企业管理信息化、行业监管信息化、咨询服务信息化、专项信息技术标准化等。

业内人士看来, 纲要将BIM技术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 对于加强BIM技术深化和推广工作有重要意义, 但如何让这种地位的上升与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实现联动, 进而激发从业人员掌握BIM的热情和提升技术水平的兴趣, 我们还有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可以说, 新政的出台对BIM技术的推进工作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BIM技术将改变建筑行业发展运营模式BIM指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 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 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 在设计、施工、运维方面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模式和方法, 使项目信息共享, 协同合作、沟通协调、成本控制、虚拟情境可视化、数据交付信息化、能源合理利用和能耗分析方面更加方便快捷, 从而大大提高人力、物料、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 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 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 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 建筑行业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 建筑能耗高、能效低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

bim技术应用经典案例

bim技术应用经典案例

bim技术应用经典案例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BIM技术已经成为了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必备工具。

下面我将介绍几个经典的BIM技术应用案例。

1. 上海中心大厦
上海中心大厦是目前中国最高的建筑,也是世界第二高的建筑。

在这个项目中,BIM技术被广泛应用,从建筑设计到施工、装修等各个环节都使用了BIM技术。

其中,BIM系统与施工计划的计算机辅助规划(CAP)系统相结合,可以有效地优化施工进度和施工方案,降低了建设成本,提高了建设效率。

2. 中国传媒大学新校区
作为一所新建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新校区利用BIM技术进行了全过程设计和施工管理。

BIM技术实现了全过程协同,从设计、施工到维护,不同团队之间实现了高效的沟通,减少了错误和漏洞,提高了建筑质量和安全性。

3.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一项建设周期长、设计难度大的工程项目。

针对这个项目,BIM技术应用于施工规划和混凝土浇注计划。

通过BIM技术可以实现规划和建设时间表的优化,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了人工误差和浪费,还可以更好地管理施工过程,降低了建设成本。

总体来说,以上几个案例展示了BIM技术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和优势。

BIM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和施工人员更好地协同工作,从而降低了项目成本和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今后的建筑工程中,BIM技术将会越来越成为必备工具。

bim工程施工汇报

bim工程施工汇报

BIM工程施工汇报一、项目背景本项目为某小区二标段工程,位于芹滨路和芹海路交汇处,总建筑面积约为146217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为33837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为112380平方米。

工程包括一个地下车库,层高为6.9米,场地平坦。

工程于2021年8月1日开工,计划于2022年10月15日竣工。

为确保工程质量,项目目标为省优、泰山杯,并争取国优奖项。

二、BIM技术应用1. BIM模型建立在项目开工前,我们建立了完整的BIM模型,对建筑物的结构、管线、通风等各个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模拟。

BIM模型不仅为施工人员提供了直观的视觉呈现,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细节。

2. 施工模拟利用BIM技术,我们对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包括土方开挖、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机电安装等各个环节。

通过模拟,我们发现并解决了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了施工进度和质量。

3. 管线综合本项目管线布置复杂,利用BIM技术进行管线综合,优化了管线布局,减少了施工中的冲突和修改,提高了施工效率。

4. 施工管理通过BIM技术,我们实现了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项目指挥部、办公区和职工宿舍区均位于施工现场附近,通过BIM技术,我们能够实时了解施工进度、资源利用情况、人员出勤等信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5. 施工安全BIM技术为我们提供了详细的施工模拟和预警,帮助我们识别施工中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三、施工进展1. 灌注桩施工:2021年8月1日至2021年8月20日,完成灌注桩施工,共计完成约1000根桩。

2. 土方开挖:2021年8月21日至2021年9月5日,完成第一层土方开挖,开挖深度为3米。

3. 腰梁、锚索施工:2021年9月15日至2021年10月10日,完成腰梁和锚索施工,确保土方稳定。

4. 基础底板施工:2021年10月12日至2021年11月10日,采用间歇法施工,完成基础底板施工。

BIM在国内外应用的现状及障碍研究

BIM在国内外应用的现状及障碍研究

BIM在国内外应用的现状及障碍探究引言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是一种以数字化方式创建、管理和交换建筑项目信息的过程。

它已在国内外建筑行业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BIM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并分析其面临的障碍及解决方案。

一、国内外BIM应用的现状在国外,BIM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

美国、英国等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制定了BIM进步和应用的相关政策,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国内,BIM的应用虽然相对较晚,但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目前,国内龙头建筑企业已经开始推广BIM技术,并且国内政府也将其归入相关政策和法规中,乐观推动BIM的进步。

BIM的应用范围涉及建筑、桥梁、道路、水利等多个领域。

在建筑设计中,BIM能够实现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设计效率;在建筑施工中,BIM可以援助实现施工过程的模拟和优化,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在建筑管理中,BIM可以实现设备维护和管理、能源消耗分析等功能,提高建筑的维护和运营效率。

二、国内外BIM应用面临的障碍尽管BIM在国内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依旧面临许多障碍,限制了其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1. 技术障碍BIM涉及的相关技术较为复杂,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能和专业知识。

国内一些中小企业在技术和人才方面存在短板,限制了其BIM应用的能力。

2. 文化障碍BIM需要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但建筑行业中存在竞争激烈、信息封闭的文化氛围,阻碍了BIM的顺畅推广和应用。

3. 法律障碍BIM应用涉及到设计、施工、管理等多个环节,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和规范。

目前,国内对于BIM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限制了其在国内的应用。

三、克服BIM应用障碍的方案为了克服BIM应用中的障碍,国内外已经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技术培训和创新通过技术培训和创新,提升中小企业的BIM技术水平,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援助企业更好地应用BIM技术。

bim技术应用总结及建议

bim技术应用总结及建议

bim技术应用总结及建议bim技术应用总结及建议参考如下:一、BIM技术应用概况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是一种数字化工具,用于表示建筑、基础设施和设备的物理和功能特性。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和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增加,BIM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BIM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建筑行业的生产效率,还为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在建筑设计阶段,BIM技术为设计师提供了更直观、精确的模型表示,从而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

利用BIM模型,设计师可以更好地进行方案优化、能耗分析、日照分析等复杂的工作。

此外,通过协同设计和实时同步,BIM技术还促进了各专业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减少了设计变更和返工。

三、BIM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在施工过程中,BIM技术为施工单位提供了更精确的施工计划和优化方案。

利用BIM模型,施工单位可以模拟施工过程、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

此外,通过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结合,BIM技术在施工阶段还可以实现实时监控、自动化管理等功能,提高了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四、BIM技术在设施管理中的应用设施管理是建筑项目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BIM模型,设施管理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建筑物的性能和状况,从而制定更有效的维护和管理计划。

此外,利用BIM技术的数据管理和可视化功能,设施管理者还可以提高设施运营的效率和可靠性。

五、BIM技术的优势与局限BIM技术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数据整合能力和可视化效果,使得项目各参与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建筑项目。

此外,BIM技术还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和减少资源浪费。

然而,BIM技术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挑战。

例如,对技术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需要建立统一的协作平台等。

六、BIM技术应用的未来展望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BIM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BIM技术将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进一步融合,实现更高效、智能的项目管理和运营。

BIM 概述

BIM 概述

BIM 概述1.1 BIM 基本概念1.1.1 BIM 的定义BIM 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的简称,是由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建筑与计算机专业的查克·伊斯曼(Chuck Eastman)教授于20 世纪70 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

BIM 的概念主要体现在“信息”上,BIM 并不是单纯的建筑模型,建筑模型的概念很早就有了,BIM 里所包含的“信息”意味着建筑中每个构件里会有其信息数据并包含在模型中,这就是BIM 的优势。

例如一栋建筑中某个地方用的混凝土材料,根据这种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就可以进行后续的能量、采光、损耗等的分析,所以BIM的核心是“信息”。

所谓BIM 就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目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

简单来讲,BIM 相当于建筑的DNA,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我们在CAD 中绘制的墙体只是两根简单的线条,而在BIM 中如果要绘制一面墙,首先需要设置墙的结构层。

比如结构层用的混凝土空心砌块,然后是找平层,接下来是水泥砂浆找平,然后还需要保温层,最后还有一层装饰面层。

即在BIM 中绘制墙之前会将其每一层的材料信息都设置出来,设置好之后绘制出来的是一个“真实材质”的墙,可以提取出各部分材质的用量,进而扩展到整个工程,如后续采光、环保等方面的分析。

因此,BIM 就相当于建筑的DNA,它具有整个工程内部所有的信息数据。

单纯的建筑建模有很多软件都可以实现,而一个不具有信息数据的三维模型是无法提取用量以及进行后续分析的,而这一点BIM 技术可以实现。

从理念上说,BIM 试图将建筑项目的所有信息纳入一个三维的数字化模型中。

这个模型不是静态的,而是随着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演进,前期方案、设计、项目施工、建后维护、运营管理等各个阶段的信息都可以不断集成到模型中。

因此,可以说BIM 模型就是真实建筑物在计算机中的数字化记录。

BIM技能大赛理论题题库【附答案】

BIM技能大赛理论题题库【附答案】

BIM技能大赛理论题题库【附答案】1.BIM的全称是..rmatio.Modeling(正确答案)A. B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正确答案)rmatio.Modelingrmatio.ModelD.Buildin.Intelligent.Modeling答案解析: (通识知识)《GBT 51235-2017 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2.在.)阶段.BIM工程师将依据需求方的要求, 对设计部门提交的设计文件和图纸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给出各个专业具体化的指标化的设计策.A.初步设计B.深化设计(正确答案)C.结构设计D.施工图设计阶段答案解析: (通识知识)《GB∕T51212-2016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3.模型精细度是指..A.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应用需求而分解和交付的最小拆分等级的模型单元。

A. 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应用需求而分解和交付的最小拆分等级的模型单元。

B.建筑信息模型中所容纳的模型单元丰富程度的衡量指标。

(正确答案)C.模型单元在视觉呈现时,几何表达真实性和精确性的衡量指标。

D.模型单元承载属性信息详细程度的衡量指标。

答案解析: (基础知识)《GB/T 51301-2018 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4.BI.技术可以被广泛应用于以下哪些项目阶段?..A.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B.方案设计、性能分析C.设计、施工D.策划、设计、施工、运维(正确答案)答案解析: (基础知识)《GBT 51235-2017 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5.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中规定建筑信息模型的交付协同应包括设计阶段的交付协同和面向应用的交付协同, 其设计阶段的交付协同中的项目需求定义过程应由.)完.A.建设方(正确答案)B.提供方C.应用方D.运维方答案解析: (基础知识)《GB/T 51301-2018 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6.施工模型不包括..A.施工图设计模型(正确答案)B.深化设计模型C.施工过程模型D.竣工验收模型答案解析: (基础知识)《GBT 51235-2017 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7.根据《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 .)表示的是建筑主体中独立或与其他部分结合, 满足建筑主体主要功能的部.A 元素(正确答案)B 数据C 模型D 工作成果答案解析: (基础知识)《GBT+51269-2017+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8.根据《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 建筑信息模型分类表代码应采用.)数字表.A 一位B 二位(正确答案)C 三位D 四位答案解析: (基础知识)《GBT+51269-2017+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9.建筑信息模型及其交付物的命名应简明且易于辨识, 模型单元及其属性命名宜符合下列规定, 其中错误的是. .A.宜使用汉字、英文字符、数字、半角下划线“_”和半角连字符“-”的组合。

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建造的机遇与挑战

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建造的机遇与挑战

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建造的机遇与挑战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建筑行业也开始了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数字化转型为建筑行业带来了许多机遇,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本文将探讨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建造的机遇与挑战。

一、数字化转型的机遇1. 提高工作效率数字化转型使建筑行业从传统的纸质文档管理转变为数字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技术,建筑师、设计师和工程师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设计、施工和监控工作,大大减少了沟通和协调的时间和成本。

2. 提升设计质量数字化转型使建筑设计过程更加精确和可控。

通过BIM技术,设计师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设计和模拟,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了在实际施工中出现的错误和纠纷。

数字化模型还可以为建筑师和设计师提供更好的设计思路和创意,从而提高设计质量。

3. 降低施工成本数字化转型使建筑施工过程更加高效和精确。

通过使用智能设备和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施工进度和质量,提前发现和解决问题,减少了重复工作和人为错误,降低了施工成本。

此外,数字化转型还可以优化物料管理,减少浪费和损耗,进一步降低施工成本。

4. 提升建筑品质数字化转型使建筑的品质得到了提升。

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建筑质量,提高建筑的结构和安全性能。

智能化的建筑系统和设备可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为用户带来更加舒适和便捷的使用环境。

二、数字化转型的挑战1. 技术和设备投入较大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的技术和设备投入,包括建筑信息模型软件、智能设备和传感器等。

这对于一些中小型建筑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同时,数字化转型还需要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学习,提升技能水平,这也需要一定的投入。

2. 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数字化转型使建筑行业涉及到大量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同时也带来了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

建筑企业需要加强数据保护意识,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保护用户和企业的数据安全和隐私。

3. 文化和管理变革数字化转型需要建筑企业进行文化和管理变革。

建筑业10项新技术BIM信息化技术

建筑业10项新技术BIM信息化技术

建筑业10项新技术-BIM信息化技术(2017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7年10月25日前言为促进建筑产业升级,加快建筑业技术进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国内建筑行业百余位专家,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进行了全面修订。

本文件与2010年版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混凝土技术”和“钢筋及预应力技术”合并为“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新增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将“防水技术”扩充为“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升级更新绿色建筑、建筑防灾减灾、建筑节能、建筑信息化等相关内容。

——适用范围以建筑工程应用为主,每项技术具有一定适用性、成熟性与可推广性。

本文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

本文件的技术主编单位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要参编单位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总负责人:王清勤、赵基达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部分:高文生、王曙光、王也宜、衡朝阳、李耀良、王理想、陈辉、陈驰、黄江川、王佳杰、吴斌、邹峰、卢秀丽、杨宇波钢筋与混凝土技术部分:赵基达、冯大斌、冷发光、刘子金、朱爱萍、王晓锋、王永海模板脚手架技术部分:高峰、张良杰、杨少林、石亚明、杨棣柔、吴亚进、黎文方、黄玉林、杨波、陈伟、冼汉光、王祥军、杨秋利、陈铁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部分:王晓锋、蒋勤俭、田春雨、赵勇、高志强、钱冠龙、樊骅、李浩、谷明旺、汪力、姜伟、赵广军、张渤钰、周丽娟钢结构技术部分:李景芳、戴立先、韦疆宇、曾志攀、郭满良、陈志华、李海旺、韩建聪、朱邵辉、余永明、赵宇新、余玉洁、李浓云、李锦丽机电安装工程技术部分:吴月华、徐义明、陈静、任俊和、王升其、周卫新、王红静、冯凯、严文荣、刘杰、张勤、芮立平、陈晓文、宋志红绿色施工技术部分:单彩杰、杨香福、杨升旗、王涛、段恺、石云兴、张燕刚、倪坤、冯大阔、刘嘉茵、杨均英、司金龙、张静涛、陈波、郝伶俐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部分:曲慧、吴小翔、董宏、李良伟、李光球、黄春生、刘文利、赵力、李建军、王晓峰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部分:姚秋来、常乐、聂祺、唐曹明、李瑞峰、张荣强、韦永斌、赵伟、曹振、杨光值、潘鸿宝信息化技术部分:杨富春、王静、谭丁文、王兴龙、刘刚、曾立民、张义平、黄炜、苑玉平、颜炜、王剑涛、张臣友、高峰、黄从治、肖新华、王威、王文刚、王海涛顾问(按姓氏笔划排列):毛志兵、叶浩文、冯跃、李久林、杨健康、张希黔、张琨、苗启松、胡德均、龚剑秘书组:张靖岩、程岩、康井红、赵海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按章节排序):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一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深圳现代营造科技有限公司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天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中建建筑科研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发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筑信息模型(BIM)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用友建筑云服务有限公司目录目录 (V)信息化技术 (1)1 基于BIM的现场施工管理信息技术 (1)2 基于大数据的项目成本分析与控制信息技术 (2)3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采购技术 (3)4 基于互联网的项目多方协同管理技术 (5)5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项目动态管理信息技术 (6)6 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总承包项目物资全过程监管技术 (6)7 基于物联网的劳务管理信息技术 (8)8 基于GIS和物联网的建筑垃圾监管技术 (9)9 基于智能化的装配式建筑产品生产与施工管理信息技术 (10)信息化技术1 基于BIM的现场施工管理信息技术基于BIM的现场施工管理信息技术是指利用BIM技术,并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施工现场可视化、虚拟化的协同管理。

bim技术的发展历程

bim技术的发展历程

bim技术的发展历程Bim技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是一种建筑设计、建造和维护的技术,它使用了三维图形、提供的信息和数据让施工者、设计师和投资商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Bim技术能够收集,存储,分析这些数据,这样就能够根据项目的设计,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简化施工环节,从而节省资金和时间。

二、Bim技术的发展1985年,美国纽约高架桥项目,是众多Bim技术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这个项目中,建筑模型被开发出来,用它来模拟建筑物构建过程,以帮助设计者完成设计任务。

1998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建筑功能需求定义》,这是第一部将传统设计和Bim技术相结合的法规,它标志着数字设计的开始。

2007年,欧洲建筑信息模型(ECM)联盟成立,这是欧洲促进Bim 技术发展的组织,它不仅宣传Bim技术,还推出了一系列标准和规范,为建筑信息模型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2009年,微软发布了Building Connected系列软件,这是一款支持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管理软件,它能够帮助建筑人员更加有效地完成以及协调任务。

2010年,Autodesk针对设计和施工领域推出了Revit BIM技术,这是一款专为各个行业而设计的系统,它能够提供更加全面细化的信息和设计,以服务于AEC行业。

2011年,世界交易中心重建为世界贸易中心,它实现了基于Bim技术的设计和施工,这一成果表明,Bim技术已经能够支撑大型建筑项目的成功。

2012年,国家建筑局(NBI)推出了英国政府2015年Bim要求,为Bim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和规范,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低成本、更加高效率的施工体验。

2017年,“信息模型点云”技术在建筑行业中越来越受到欢迎,利用3D激光扫描点云技术,它能够将建筑物的实体场景快速转化为信息模型,从而实现更加可视化、更加准确的结果。

2018年,英国建筑模型协会(BIM+)推出了基于BIM技术的新型工具套件,它能够有效地满足建筑过程中的各种需求,比如施工过程中的规划、调试、施工计划、设计验证以及总结报告等,这一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 BIM

网 5 《钢结构深化设计模型细度标准》
在编 准备立项 准备立项
联 6 《暖通空调深化设计模型细度标准》 互
准备立项
业 7 《给排水深化设计模型细度标准》
准备立项
产 8 《电气深化设计模型细度标准》
准备立项
筑 9 《幕墙深化设计模型细度标准》 建
准备立项


THANKS VERY M用交UCH


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IM 技术不仅是建筑行业技术创新的关键,还是助推智慧城市、建筑大数据、 IM 品质工程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本次大会的交流学习,我们将更好的推动 BIM 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充分发 B 挥 BIM 技术的价值,增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与 同志们,欣逢盛世,当无愧于时代。让我们共同努力,积极进取,合力开创BIM技术应用和推广的新

技 BIM








PAGE 24
开展课题研究、标准体系建设工作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f the subjec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andard system
会 流 交
北京市地方标准《民用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建模细度技术标准》
会 流 交
开展了市住建委科技处课题《智慧工地技术指南研究》

本课题围绕“人、机、料、法、环、质量安全、进度管理、成本管理” 等所采用的各种智能设备设施、数据采集、存储方式及数据应用情况对北京
应 术
技 市63个项目进行了调研,研究分析北京市智慧工地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M 提出了新常态下北京市智慧工地发展建议与展望。 BI 课题已于2017年11月通过结题验收,成果将转化为北京市地标《智慧工
怎样制定项目协同应用模式、BIM技术如何帮助项目提升效益。BIM应用价
应 值如何衡量,在应用环境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推进BIM的应用。如何打造
BIM应用示范工程。
术 2017年,联盟协助市住建委赴中建三局、中天建设集团等5家企业开展了“送建筑技术到企业”的
活动,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BIM









PAGE 24
协助政府推进BIM应用
Assisting the government to promote BIM applications
会 流 交
组织编写《北京市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工作指导意见》
用 应
术 2017年6月,编写组成立,编写工作启动,已完
技 成了各委办局征求意见。
BIM 李云贵
会 流 交 用
建筑产业互联网与BI术M应技术应用 交流B会IM技
2018年4网月与 26日
联 互 业 产 筑 建
PAGE 24
2017年工作总结
Summary of work in 2017
会 流 交



政府推进BIM应用
技 BIM
开展课题研究、标准体系建设工作

网 联
开展“BIM+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交流会
地技术规程》。








PAGE 24
开展课题研究、标准体系建设工作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f the subjec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andard system
会 流 交
用 市住建委工程处课题《基于BIM技术的居住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指南研究》
息模型(以下简称BIM)技术。
BIM
与 (二)工程总承包单位或未实行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建设单位
网 (三)工程总承包单位或未实行工程总承包项目的设计单 互联 位
业 (四)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单位

筑 (五)工程总承包单位或未实行工程总承包项目的施工单


PAGE 24
开展课题研究、标准体系建设工作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f the subjec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andard system
局面,共同迎接BIM新时代的到来!

联 再次感谢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辛勤组织工作,祝各位代表在北京生活愉快、收获丰富!祝本
次大会圆满成功!
互 谢谢大家!





术 本课题研究了基于BIM技术的居住建筑工程的竣工验收应用流程、内容,软件方案与数据交互标准,为基于BIM的竣工联
合验收进行了必要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深入分析了支撑这些方法所需采用的技术路径,并通过对资料管理软件与BIM模型数据
技 交互格式的研究开发,研究成果经过了3个工程试点应用,验证了本课题所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路径,实现了竣工验收BIM M 模型与验收资料成果文件的关联。完成了《建筑工程竣工验收BIM模型与验收资料的数据交互标准》草案、同时为下一步的工 BI 作完成了《建筑工程验收部位描述编码标准》 草案的编写。
课题已于2017年11月通过结题验收。









PAGE 24
开展课题研究、标准体系建设工作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f the subjec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andard system
会 流 交
用 市住建委工程处课题《基于BIM技术的居住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指南研究》 应




一、政策层面


北京市政策:


应 1、 《关于加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设计施工质量安全全过程管控通知》
(京建法〔2018〕6号)

技 BIM








一、政策层面


交 二、推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设计施工全过程应用



技 (一)本市行政区域内由政府投资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项目应全过程应用建筑信
PAGE 24
协助政府推进BIM应用
Assisting the government to promote BIM applications
开展北京市BIM应用示范工程的征集、评审工作
会 流 为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推进BIM应用、率先实现
转型升级


2017年3月,市住建委发布征集通知后,共有57个项 目申报,联盟组织专家对57个项目进行资料初评、汇报答辩

座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对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标准体系进行讲 解,并邀请企业相关负责人分享了信息化技术落地实施的工程 案例。受众企业近300家,2000多人受益
技 BIM
5月17日 BIM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与 网
220家 780人
229家 700人
联 180家 互 570人

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应用 4月27日




筑 建
被评为北京市BIM应用示范工程的工程项目在施工总承 包企业市场行为信用评价分中加3分。
PAGE 24
协助政府推进BIM应用
Assisting the government to promote BIM applications
会 流 交
开展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大型公益讲座
用 应
协助北京市住建委开展了3期“BIM+”大型公益讲座,讲
应 术
综合评审后,确定22个项目立项为北京市BIM应用示范工程。 2017年7月公示
2017年12月21~29日,联盟组织专家顾问及专家共18 人对21个示范工程项目进行了检查,帮助工程项目梳理了:

BIM

征集通知
公布立项名单通知
网 BIM基础应用点、创新应用点及示范应用点,对各示范工程
项目的BIM应用情况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指导


术 技 完成了该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作,研究 BIM 完善BIM应用标准体系。








二、标准方面
北京市地方标准
会 流
序号
名称
交 备注
1 《民用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基础标准》


2014年5月1日实施
2 《民用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建模细度技术标准》

在编
3 《智慧工地技术规程》 4 《建筑结构深化设计模型细度标准》

张建平
中建总公司 首席技术专家 清华大学 教授
网 指导专家 联 互
马智亮 李久林
清华大学 教授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副总工程师

赵雪峰
北京工业大学 副教授
产 筑 建
编写组
曾立民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 副院长
严巍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总承包部BIM中心 副主任
鲍 雷 北京建谊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裁
产基于BIM+智能技术 筑BIM+大数据等在智慧工地的应用
6月14日

PAGE 24
协助政府推进BIM应用
会 流
Assisting the government to promote BIM applications

开展“送建筑技术到企业”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