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制度

合集下载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制度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制度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制度一、概述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是指对新生儿进行系统性的疾病筛查,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影响儿童健康的疾病为目的的一项工作。

早期发现和干预可以减少儿童发生严重疾病的风险,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本制度旨在规范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提高筛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筛查范围1.全面筛查:出生后48小时内进行筛查,包括遗传代谢性疾病、遗传性耳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

2.高危筛查:对有家族史、母婴传播疾病或其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筛查。

三、筛查方法1.筛查项目:根据筛查范围确定需要进行的筛查项目。

2.筛查工具和设备:使用高精度的筛查工具和设备进行筛查,确保筛查结果的准确性。

3.检测方法:根据筛查项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筛查,包括血液检测、听力筛查、甲状腺功能检测等。

4.检测标准: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制定筛查项目的检测标准,保证筛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筛查人员1.筛查人员: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组成筛查团队,包括儿科医生、检验师、听力师等。

2.筛查人员培训:筛查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提高筛查技能和专业知识。

五、筛查工作流程1.登记和预约:新生儿出生后,家庭应及时到医疗机构登记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并预约筛查时间。

2.采样和检测:在筛查时间到达后,筛查人员根据筛查项目进行采样和检测。

3.结果分析和通知:筛查人员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及时将结果通知给新生儿家庭和相关医疗机构。

4.高危儿童管理:对筛查结果阳性的儿童,应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并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进行长期随访和干预。

六、筛查结果1.阳性结果:筛查结果异常的儿童,应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并建立相关的随访和管理机制。

2.阴性结果:筛查结果正常的儿童,应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和监测,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

七、质量控制1.质量控制措施:制定筛查工作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质量评价、质量监控、质量数据分析等。

2.质量评估:定期对筛查工作进行质量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制度范本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保障新生儿健康,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工作目标1. 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确保筛查质量;2. 及早发现新生儿疾病,实施早期干预,降低疾病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危害;3. 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认识。

三、工作职责1. 医疗机构职责:(1)建立健全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2)对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3)组织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确保筛查质量;(4)对筛查结果进行跟踪随访,实施早期干预。

2. 采血人员职责:(1)按照规定时间、地点和程序,负责新生儿足跟血采集;(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血样采集质量;(3)做好血样保存、传递和登记工作。

3. 检验人员职责:(1)按照规定时间、地点和程序,对血样进行检测;(2)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3)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提出诊断意见。

4. 质控人员职责:(1)对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2)定期对采血、检验人员进行检查和考核;(3)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四、工作流程1. 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要性,提高社会公众的认识。

2. 签订知情同意书:新生儿出生后,监护人需签署《新生儿疾病筛查知情同意书》。

3. 采血:新生儿出生后72小时,充分哺乳后,由指定人员负责采集足跟血。

4. 保存和传递:采血人员将血样制成滤纸干血片,妥善保存,并按规定时间传递至检验机构。

5. 检验:检验机构对血样进行检测,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6. 结果反馈:检验机构将结果反馈至医疗机构,医疗机构通知监护人筛查结果。

7. 跟踪随访:医疗机构对筛查结果进行跟踪随访,实施早期干预。

五、监督管理1. 医疗机构要定期对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卫生行政部门对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筛查工作规范有序。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制度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制度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制度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制度是为了保障新生儿健康成长,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疾病和遗传性疾病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程序。

它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新生儿疾病的发生和死亡率,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

以下是一份1200字以上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制度范文:一、背景和目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是我国卫生部门倡导和推广的一项重要公共卫生措施。

其目的是通过对新生儿进行早期的疾病筛查,尽早发现和诊断部分遗传疾病或潜在的疾病,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以减少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水平。

二、范围和内容1.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范围包括遗传性代谢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地中海贫血等常见疾病。

2.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内容包括血液筛查、听力筛查、心脏筛查等。

3.血液筛查的项目包括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

听力筛查的项目包括耳聋、听力缺损等。

心脏筛查的项目包括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三、工作流程1.正常新生儿在出生后72小时内进行疾病筛查。

如果有早产或低体重儿,要在出生后尽早安排筛查。

2.疾病筛查由医疗机构的相关专业人员负责进行。

负责疾病筛查的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并获得相应的资质证书。

3.疾病筛查采用标准化的筛查工具和方法,保证筛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所有筛查结果要进行记录,并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和家庭。

4.对于出现阳性结果的新生儿,要及时转诊和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同时,要积极开展家庭健康教育,引导家长积极配合治疗和管理。

四、质量控制和监督1.设立专门的质控中心,负责疾病筛查工作的监督和质量控制。

定期开展各类筛查工作和质量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

2.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和交流,提高筛查工作的技能和水平。

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借鉴和推广先进的筛查方法和经验。

3.建立新生儿疾病筛查档案,对筛查结果进行长期的跟踪和分析。

定期总结和评估筛查工作的效果和成果,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管理制度

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管理制度

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管理制度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对新生儿进行全面体检和检测,以尽早发现和治疗可能存在的疾病和隐患。

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管理制度是指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新生儿疾病筛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信息,保障新生儿筛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推动新生儿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而建立的一套规范性的制度与流程。

1.筛查对象和范围:明确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对象和范围,包括出生在该地区所有新生儿,不论是否出生在医疗机构,以及其他特殊情况下的新生儿。

2.筛查项目和标准:明确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项目和标准,包括必测项目和可选项目。

必测项目一般包括遗传代谢病筛查、听力筛查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可选项目根据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同时,制定相应的筛查标准,明确筛查结果的判定标准和处理流程。

3.筛查机构和人员:明确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机构和人员,包括筛查机构的设置、人员配备以及必要的技术培训与考核制度,保障筛查工作的专业性和可靠性。

4.信息采集与录入:建立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的采集和录入系统,确保新生儿疾病筛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采集信息包括新生儿基本信息、筛查项目结果、跟踪随访信息等。

5.信息传递与共享:建立信息传递与共享机制,确保筛查结果及时传递给家长和相关医疗机构,确保新生儿疾病的及时干预和治疗。

同时,建立跨机构、跨地区的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对筛查结果的分析和评估,为政策制定和疾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6.信息保护与隐私保密:建立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的保护和隐私保密制度,确保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限制非授权人员的访问和使用权限,加强对数据的备份和安全存储,设立追责机制,保障信息的合法使用和高效管理。

7.绩效评估与信息利用:建立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的绩效评估机制,定期对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同时,将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与其他相关信息相结合,开展新生儿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和健康管理工作,为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

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信息管理制度

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信息管理制度

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信息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质量和效率,保护新生儿的健康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信息管理制度是指在新生儿疾病筛查过程中,对筛查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管理,确保筛查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准确性。

第三条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信息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一)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三)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信息管理和信息安全;(四)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第四条妇幼保健院应当设立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领导机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领导机构应当由院长或副院长担任主任,相关科室负责人担任成员。

第五条妇幼保健院应当设立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办公室应当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组成。

第六条妇幼保健院应当设立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对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和监督。

质量控制小组应当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组成。

第三章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第七条妇幼保健院应当制定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操作规程,明确筛查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流程。

操作规程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筛查工作的准备和实施;(二)筛查样本的采集、保存和运输;(三)筛查试剂的使用和废弃;(四)筛查结果的判定和报告;(五)筛查工作的记录和档案管理。

第八条妇幼保健院应当加强对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质量控制,确保筛查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措施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定期对筛查工作进行内部质量控制检查;(二)对筛查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三)对筛查试剂和仪器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四)对筛查结果进行复核和确认。

第四章信息管理和信息安全第九条妇幼保健院应当建立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对筛查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信息化管理。

新筛项目工作制度

新筛项目工作制度

新生儿筛查(简称新筛)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旨在早期发现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及时进行干预治疗,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

为了确保新筛项目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从组织管理、工作流程、质量控制、培训与宣传、数据管理与分析等方面论述新筛项目工作制度。

一、组织管理1. 新筛项目管理小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成立新筛项目管理小组,负责新筛项目的组织、协调、管理和监督工作。

项目小组成员应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2. 职责明确:项目小组成员分别承担新筛项目的各项职责,如项目管理、技术指导、质量控制、数据统计分析等。

3. 协作机制: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实验室等相关部门应建立协作机制,共同推进新筛项目的实施。

4. 定期会议:项目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新筛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二、工作流程1. 筛查范围:新筛项目应覆盖所有出生新生儿,确保每一个新生儿都能接受筛查。

2. 筛查时间:新生儿出生后72小时内完成筛查。

3. 标本采集:采用无菌技术采集新生儿出生后72小时内的血液标本。

4. 标本运送:标本应在冷藏条件下运送至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实验室。

5. 检测方法:采用串联质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方法检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

6. 结果反馈:实验室应在筛查完成后7个工作日内将结果反馈给医疗机构。

7. 阳性病例处理:医疗机构收到阳性病例通知后,应及时对患儿进行复诊、确诊和治疗。

三、质量控制1. 实验室质控: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实验室应参加国家或省级质控考核,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 室内质控: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室内质控,监控检测过程,确保实验结果的稳定性。

3. 室外质控:项目小组应定期对医疗机构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标本采集、运送、检测等环节。

4. 质控数据反馈:项目小组应及时将质控结果反馈给相关单位和个人,促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四、培训与宣传1. 培训:对新筛项目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规划》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规划》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9.11.16•【文号】•【施行日期】2009.11.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规划》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已于2009年2月16日以卫生部第64号部长令发布。

根据《管理办法》第六条,我部组织制定了《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规划》。

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规划二○○九年十一月十六日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规划为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减少先天残疾发生,推动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健康发展,依据《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制定本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将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作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积极实施干预措施,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二)基本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实行防治结合。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动员社会广泛参与。

坚持公益性质,注重公平、效率和可及。

坚持知情同意,尊重个人意愿。

(三)工作目标。

到2012年,基本建立以省为单位的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网络;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率分别达到90%、50%和40%,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分别达到80%、40%和30%。

努力提高确诊病例的治疗率。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室和听力障碍筛查及诊断机构质量控制率达到100%。

以省为单位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

到2015年,完善以省为单位的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网络;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率分别达到95%、80%和60%,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分别达到90%、60%和50%。

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工作制度

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工作制度

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工作制度
1.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经省市初检技术培训学习合格后持证上岗。

2.严格遵守样本的采集、保存制度;样品的运送处理制度;遵守实验室操作、检验结果的报告处理和保密、实验室污染物废弃物以及工作人员防护消毒隔离制度。

3.接受上级实验室的业务培训和技术考核。

4.必须参加省市临检中心的室间质量评价工作。

5.未尽事宜按实验室工作制度和相关管理条例执行。

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随访工作制度
1.各助产机构保健门诊要定期对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新生儿疾病筛查阳性患儿进行追踪随访。

2.随访中指导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到上级医院进行下一步的诊断性检查,如果胎儿最终确诊是先天性疾病的患者,孕妇可根据诊断决定是否继续妊娠。

3.每季度对新生儿疾病筛查阳性患儿进行随访,提供治疗及喂养指导,督促定期复查,接受常规儿童保健和生长发育监测。

4.每次随访结束,详细填写随访登记表,记录随访情况并预约下次随访时间,由随访者签字,对于当年随访未转归的患儿纳入下年度随访对象。

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管理制度

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管理制度

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管理制度一、制度背景新生儿早期疾病筛查是通过对新生儿进行特定的检查及相关检测,对新生儿常见遗传代谢性疾病、听力障碍、先天性心脏病、甲低等疾病进行早期发现与诊断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保障婴幼儿健康、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减少社会资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确保筛查工作顺利进行,提高筛查准确率和及时率,确保新生儿疾病得以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最大限度减少新生儿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影响。

三、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的管理工作,包括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听力筛查等项目。

四、制度内容1.项目确定(1)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法规,明确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的范围和目标。

(2)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前期研究和可行性分析,确定具体可开展的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

2.设备准备(1)根据各项筛查项目的要求,采购必要的设备和仪器。

(2)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人员培训(1)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的培训课程,确保其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

(2)定期组织培训考核,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

4.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标准程序采集新生儿筛查标本。

(2)确保标本的及时送达实验室,确保实验室检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监督和审核实验室工作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5.数据管理(1)建立新生儿疾病筛查数据管理系统,对每个新生儿的筛查结果进行登记和记录。

(2)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定期制作筛查工作报告。

(2)对有异常筛查结果的新生儿,及时推送给相关专家进行再次确认和诊断。

7.质量控制(1)建立质量控制制度,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质量评估。

(2)及时反馈和处理筛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良事件。

8.宣传推广(1)定期组织新生儿疾病筛查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对筛查项目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2)积极与相关媒体合作,借助广告和媒体报道,扩大筛查项目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制度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制度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制度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对新生儿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测试,以早期发现和诊断潜在的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其他慢性病。

这项工作的目的是尽早发现患病儿童,及时给予治疗和干预,以减少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和对患儿的影响。

对于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来说,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要建立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规定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范围、内容和要求。

同时,明确医疗机构、医生和护士的职责和义务。

只有在法律法规的保障下,才能保证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执行和管理的规范性。

其次,建立统一的疾病筛查项目及技术规范。

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

这些项目应覆盖常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脑外伤、听力障碍等,并结合国内外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确保筛查项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同时,医疗机构应制定详细的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明确操作流程、质量控制要求等。

通过统一的项目和技术规范,可以提高筛查工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患儿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服务。

还应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制作宣传材料,向广大孕妇和家庭普及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同时,加强医生和护士的培训和专业知识更新,提高他们的筛查技巧和诊断水平。

只有通过宣传和教育,大家才会重视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从而提高筛查工作的覆盖率和准确性。

最后,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监督和评估。

相关的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通过对医疗机构和专业团队的考核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责任和专业素质。

同时,要加强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的监测与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不断完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制度。

总之,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制度的建立是保障新生儿健康和减少疾病的重要途径。

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统一的项目和技术规范、健全的机制、宣传和教育以及监督和评估的加强,可以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每个新生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新生儿疾病筛查科工作制度三甲资料标本登记保存管理制度院内及辖区转会诊制度随访评估制度

新生儿疾病筛查科工作制度三甲资料标本登记保存管理制度院内及辖区转会诊制度随访评估制度

新生儿疾病筛查科工作制度三甲资料目录标本登记保存管理制度院内及辖区转会诊制度随访评估制度一制定目的为规范新筛实验室标本的验收、登记、保存、处置,确保筛查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新生儿疾病筛查科实验室所有标本。

三主要内容1新筛实验室人员一旦收到送检标本应立即进行验收,将标本情况进行详细登记。

不合格样本应注明不合格原因,并将母亲姓名、婴儿性别、出生日期、采血日期、采血单位等信息录入年度不合格样本登记追踪表,利用辖区新筛工作群联系采血单位采血负责人召回重采,并将重采血片信息登记补全。

2将实验室检查结果认真登记在案,作好检验标本与检测结果的查对工作,避免医疗差错事故发生。

3保存好每次标本检测结果的原始资料,包括标准曲线、质控结果、筛查结果等。

4保存好有关质量控制资料,包括室内质控图、实验室间能力比对检验结果反馈、失控原因、纠正方法等。

5做好可疑阳性追踪随访记录。

6滤纸干血片标本必须保存在2—8C。

条件(有条件可0C。

以下保存)下至少5年,以备复查。

7完整的实验室检测信息资料存档保留至少10年,10年后可在不泄露信息的情况下焚烧销毁。

四参考文献《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年)《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实施细则(2023版)一制定目的为加强我市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有序管理,促进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规范运行,根据《市新生儿疾病筛查实施方案》,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新生儿疾病筛查科全体人员。

三主要内容1医院因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对不能诊治的筛查疾病患儿,上报医务科同意后,提前与接受医院联系,征得同意后方可转诊。

2转诊的患儿,由经治医师根据在本院的诊治检查情况,写好转诊单,转诊单一式两份,一份放在原病历。

原则上,原病历不外借。

3患儿病情重者,应向医务科汇报,由医务科派人护送,并携带必要的抢救药品,保证转诊、转院途中的安全,在极度危险状态下不得转院。

4转院前应与家属联系,取得家属的支持和配合。

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制度(3篇)

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制度(3篇)

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制度(3篇)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制度(精选3篇)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制度篇1一、工作人员必须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考核批准,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二、为方便婴儿家长,坚持到病房服务。

筛查房屋应当安静,远离电梯、超声等辐射干扰,室内本底噪声≤45DB(A)。

三、严格遵守检测仪器操作规范,测查前校对好仪器,清洁受检者外耳道。

四、保持高度责任心,动作要轻柔、规范。

服务态度要热情,耐心与家长沟通,告知家长听力筛查的意义,做好听力保健宣传工作,取得家长的同意与配合。

五、详细告知家长听力检测结果,对初次筛查未通过者告知42天复查,复筛未通过者及时转诊到听力检测机构。

六、做好听力检测结果登记,保存好资料,每季度统计和上报一次,每年统计分析一次,掌握筛查率、通过率和复查率,提高工作质量。

七、保持听力筛查室安静和清洁卫生。

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制度篇2一、新生儿访视时,询问产妇孕产期是否有高危因素,对于筛查出的高危儿童进行建档管理,并增加新生儿访视次数。

二、对所有新生儿进行疾病筛查、筛查出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患儿,并及时转诊到上级部门进行治疗。

三、利用耳声发射方法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凡初筛未通过者,通知42天复查,复筛未通过者,转听力诊断中心,以确保出生后3个月内对听力障碍患儿给予明确诊断。

四、一岁内每3个月进行一次52项神经运动发育检查或高危儿脑损伤筛查,及时发现运动发育迟缓或早期脑瘫。

五、发放儿童保健手册,按照“4—2—1”标准,定期进行儿童健康管理,发现营养不良、贫血、单纯性肥胖、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高危儿童。

对口腔发育异常(唇腭裂、高鄂弓、诞生牙)、视力低常或听力异常儿童应及时转诊。

六、随访体检的同时,给予早期教育知识辅导,做好高危儿家庭监测的'宣传工作。

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制度篇3一、设专职质控员、采血员、并指派专人负责送检标本的交接和质控。

二、积极开展新筛健康宣传,在实施血片采集前,将新筛的项目、条件、方式、费用等情况如实告知监护人,并遵循知情选择的原则。

新生儿疾病筛查实施方案

新生儿疾病筛查实施方案

新生儿疾病筛查实施方案第1篇新生儿疾病筛查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的为保障新生儿健康,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实施方案。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预防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措施之一,旨在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新生儿疾病致残率及死亡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二、筛查范围与对象1. 筛查范围: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2. 筛查对象:出生后48-72小时之内的新生儿。

三、筛查项目1. 常规筛查项目:苯丙酮尿症(PKU)、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

2. 推荐筛查项目: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可增加听力障碍、先天性心脏病等筛查项目。

四、筛查方法与流程1. 筛查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干血斑法进行苯丙酮尿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筛查。

2. 筛查流程:(1)新生儿出生后48-72小时内,由接生单位负责采集足跟血。

(2)将采集到的血样送至具备资质的筛查中心进行检测。

(3)筛查中心在收到血样后,于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测,并将结果反馈至接生单位。

(4)接生单位将筛查结果告知新生儿监护人。

(5)对筛查结果异常的新生儿,及时进行复查和确诊。

五、质量控制1. 设立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筛查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及时性。

2. 定期对筛查中心进行质控考核,包括设备校准、实验方法、人员培训等方面。

3. 建立健全筛查数据上报和统计分析制度,提高数据管理水平。

六、诊断与治疗1. 对筛查结果异常的新生儿,及时进行复查和确诊。

2. 确诊患儿应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跟踪随访。

3. 建立多学科合作机制,为患儿提供综合治疗和康复服务。

七、宣传与培训1. 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认识和重视。

2. 定期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筛查技术水平。

八、政策支持与保障1. 落实新生儿疾病筛查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投入,保障筛查工作顺利开展。

2. 建立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筛查数据共享。

卫生部关于印发《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印发《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印发《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4.12.15•【文号】卫妇社发[2004]439号•【施行日期】2004.12.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妇幼健康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卫生部关于印发《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年版)》的通知(发布日期:2010年11月10日,实施日期:2010年11月10日)修订卫生部关于印发《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的通知(卫妇社发[2004]43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计划单列市卫生局: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措施之一。

《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已明确规定医疗保健机构应逐步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并将其列入母婴保健技术服务项目。

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在北京、上海开展苯丙酮尿症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筛查,到目前新生儿疾病筛查已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近几年来,为减少听力缺陷,我国将新生儿听力筛查也列入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

为规范新生儿筛查工作,切实提高筛查质量,我部制定了《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现予以发布,请遵照执行。

附件:1、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2、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检测技术规范3、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4、新生儿疾病筛查追访与管理技术规范5、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诊治技术规范二00四年十二月十五日附件1: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血片采集是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采血质量直接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因此必须按规范要求完成血片采集工作。

一、采血机构及人员要求(一)采血机构: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设有产科或儿科的医疗保健机构。

(二)采血人员:1、具有中专以上学历,从事临床工作2年以上。

2、接受过新生儿疾病筛查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包括: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原则、方法及网络运行;滤纸干血片采集、保存、递送的相关知识;新生儿疾病筛查有关信息、结果登记和档案管理。

新生儿疾病筛查办公室工作制度

新生儿疾病筛查办公室工作制度

新生儿疾病筛查办公室工作制度一、工作宗旨二、组织机构三、工作职责1.制定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操作规程和流程。

2.组织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的收集、录入、分析和报告工作。

3.指导和培训筛查专家和技术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确保筛查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定期开展相关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

5.负责新生儿疾病筛查资料的管理和归档。

6.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工作。

7.组织开展针对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8.收集、整理和分析新生儿疾病筛查数据,编制相关工作报告和研究论文。

9.协助卫生部门对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并积极配合相关工作的督导和审核。

10.安排并监督办公室内部工作的执行情况,保证筛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工作流程1.编制疾病筛查方案:根据卫生部门发布的新生儿疾病筛查政策和要求,制定具体的筛查方案。

2.宣传与教育:对医务人员、孕妇及其家属开展宣传与教育工作,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采样与送检:对每位新生儿按照规定的项目进行标本采集,并将标本送检到指定的实验室进行检测。

4.数据录入与分析:将检测结果录入系统,并进行数据分析,形成报告结果。

5.报告与干预:根据筛查结果,及时向医生和家长报告检测结果、解释结果意义,并进行干预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6.数据管理与归档:对筛查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进行管理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7.质量控制与质量评估:制定质量控制措施,开展质量评估,确保筛查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考核与奖惩1.对筛查工作表现优秀的人员进行奖励和表彰。

2.对筛查工作中存在不负责任、不认真、擅离职守等不良行为的人员进行批评和处罚。

3.对工作中发现的错误和缺陷进行整改,并进行追责和惩戒。

六、工作条件1.办公室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筛查工具。

2.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保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制度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制度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制度(一)
1、加大对新生儿疾病的宣传,让广大孕产妇及新生儿监护人切实了解新筛的目的、意
义、方式、费用等,签订新生儿疾病筛查知情同意书。

2、由指定人员负责在本院内新生儿筛查血样标本采集、保存、传递工作。

血片采集人
员需经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3、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有关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采血常规,保证血片采集运送和卡片填写
质量。

4、采血者必须认真填写登记卡,字迹清晰,不得漏项。

5、采集的血样经检查合格方可进行检验,对不合格的血样要及时通知有关采集人员重
新采集。

6、对同意进行新筛的对象,在出生后72小时,且哺乳达到6次以上的新生儿进行采
血,制成血片,制成血片标本,做好登记,储存至2-8℃的冰箱内。

7、按市物价局收费及相关规定进行收费。

8、质控员应协助市新筛中心做好可疑阳性召回及阳性患儿的跟踪管理工作。

9、及时上报相关工作报表、统计信息。

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制度
1、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及有关规定。

2、签订听力筛查知情同意书。

3、严格按照筛查技术规范操作,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做好本职工作确保筛查质量。

4、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知情同意告知。

5、房间具有隔音装置,噪声≤40dB(A)。

6、仪器妥善保管,专人负责维护保养。

7、保持筛查室的卫生清洁。

8、及时做好听力可疑儿召回、转诊和随访工作。

1/1。

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制度

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制度

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及时发现、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常见疾病,提高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和生存率,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范围本工作制度适用于妇幼保健院所有接待新生儿的科室和医务人员。

三、工作内容1.完成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包括先天性听力障碍、苯丙酮尿症、甲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常见疾病的筛查。

2.在新生儿接生后的48小时内,由相关医生或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疾病的筛查。

3.筛查时,要对新生儿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指标的测量,以及外部特征的观察。

4.对于筛查结果异常的新生儿,应立即通知儿科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5.对于患有先天性疾病的新生儿,要及时向家长和监护人提供相关知识和指导,包括饮食、生活习惯、治疗和康复措施等。

四、工作流程1.接生后的48小时内,由医生或技术人员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2.对新生儿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观察外部特征。

3.根据筛查结果,记录在新生儿筛查工作登记表中。

4.对于筛查结果异常的新生儿,立即通知儿科医生开展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工作。

5.儿科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向家长和监护人提供相关知识和指导。

6.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随时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并进行及时的记录和通知。

7.患儿康复期间,医务人员要定期追踪和评估患儿的病情,并根据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和指导。

五、工作责任1.科室负责人负责指导和监督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开展。

2.医生和技术人员负责参与筛查工作,并保证筛查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儿科医生负责对筛查结果异常的新生儿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工作。

4.家长和监护人负责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按照医生和护士的指导进行饮食、生活习惯和康复措施的实施。

六、工作评估1.审核筛查工作登记表,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定期制作工作报告。

2.进行内外部评估,对工作进行监督和改善。

七、工作要求1.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本工作制度的要求开展筛查工作,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公室工作制度

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公室工作制度

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公室工作制度
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公室工作制度
1、在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领导小组的向导下,负责
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工作;
2、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筹划、考核标准,并对实行环境举行监视、检查和评估。

3、负责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设置装备摆设、组
织管理、人员培训、监督指导和工作;
4、对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举行业务引导,技术
培训和监视评估,负责组织县级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5、定期对全市新筛工作开展环境举行查抄评估、监
督考核;
6、负责组织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的网络,规范采血、送检、召回、追踪随访等环节,包管筛查工作有序开展。

7、设立新生儿疾病筛查经费专帐,严酷财务管理制度,专款专用。

8、建立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系统,每月按时收集、汇总、分析新生儿疾病筛查统计信息,定期向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央、
市卫生局上报,每季向各县(区)反馈筛查信息,及时办理工作中存在的题目。

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相关制度及流程

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相关制度及流程

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相关制度及流程一、背景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对新生儿进行一系列医学检查,以发现可能影响其健康和发育的潜在疾病。

通过早期发现和干预,可以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预防长期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医疗费用支出。

二、制度要求1. 筛查计划制定:医疗机构应根据地区和新生儿特点,制定详细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计划,包括筛查项目、筛查对象、筛查时间、筛查流程等。

2. 筛查人员资质:负责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医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3. 筛查设备管理:应确保筛查设备的质量和有效性,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保证筛查结果的准确性。

4. 知情告知:医疗机构应向家长提供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知情告知书,说明疾病筛查的重要性、可能的结果及应对措施。

5. 隐私保护:在疾病筛查过程中,应尊重和保护新生儿的隐私,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三、流程设计1. 筛查对象:医疗机构根据筛查计划,对新生儿进行身份核实后,纳入筛查对象。

2. 采样方法:采用适当的采样方法,如足跟血采集,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送检与检测:采样的血液样本应立即送至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

实验室应根据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 结果报告:检测结果应及时报告给医疗机构和家长,告知筛查结果和下一步的干预措施。

5. 复查与干预:对于可能存在的潜在疾病,应安排复查并进行必要的干预,以确保新生儿的健康和发育。

6. 质量控制:应建立严格的质控体系,对筛查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和监督,确保整个流程的规范化和有效性。

7. 反馈与改进:根据反馈和评估结果,对筛查流程进行持续改进,以提高疾病筛查的质量和效率。

总之,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是一项重要的医疗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流程,确保筛查的规范化和有效性。

同时,需要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为新生儿的健康和发育提供更好的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制度
1、加大对新生儿疾病的宣传,让广大孕产妇及新生儿监护人切实了解新筛的目的、意义、方式、费用等,签订新生儿疾病筛查知情同意书。

2、由指定人员负责在本院内新生儿筛查血样标本采集、保存、传递工作。

血片采集人员需经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3、
4、
5、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有关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采血常规,保证血片采集运送和卡片填写质量。

6、采血者必须认真填写登记卡,字迹清晰,不得漏项。

7、采集的血样经检查合格方可进行检验,对不合格的血样要及时通知有关采集人员重新采集。

8、对同意进行新筛的对象,在出生后72小时,且哺乳达到6次以上的新生儿进行采血,制成血片,制成血片标本,做好登记,储存至2-8℃的冰箱内。

9、按市物价局收费标准及相关规定进行收费。

10、质控员应协助市新筛中心做好可疑阳性召回及阳性患儿的跟踪管理工作。

11、及时上报相关工作报表、统计信息。

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制度
1、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及有关规定。

2、签订听力筛查知情同意书。

3、严格按照筛查技术规范操作,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做好本职工作确保筛查质量。

4、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知情同意告知。

5、房间具有隔音装置,噪声≤40dB(A)。

6、仪器妥善保管,专人负责维护保养。

7、保持筛查室的卫生清洁。

8、及时做好听力可疑儿召回、转诊和随访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