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黄埔军校作文1400字 黄埔军校观后感
参观黄埔军校有感
参观黄埔军校有感机械151黄嘉瑞1507200016 2016年4月,为响应我系党支部为入党积极分子举办的参观爱国主义加培育基地活动,我有幸参观了黄埔军校基地,近距离感受北伐前期黄埔军校建立的艰辛以及建立后的重大意义。
黄埔军校创办于1924年5月,位于珠江中的黄埔长洲岛上。
黄埔军校是我国现代革命史上第一所新型的革命的军事的政治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是中共早期进行军队建设的一个大的实验场。
黄埔军校培育了大量的将才,为日后的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刚走进黄埔军校,就给我们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没有城楼与高厦,只有古朴的老式建筑,狭窄的走道,矮房,屋瓦。
我们的先辈就是在这艰苦的环境下,身背着救国救民的使命,以这里为起点,去实现国家的统一。
他们的身上无不反映着一种黄埔精神,令我们心生佩服。
作为新时期的入党积极分子,我们应该要弘扬黄埔精神。
我们都知道,黄埔军校师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做出了奉献。
黄埔精神实质是以爱国为核心的精神力量,是维护和捍卫祖国完整统一的坚强信念,具有推动社会进步和积极带动社会前进的先锋行动的风范,它引导人们以国家利益为重,以民族大义为先,团结一心,携手并肩,把握大势,着眼未来,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黄埔精神虽然产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但它今天仍不失其现实意义,仍然需要发扬光大。
首先,发扬黄埔精神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当代的大学生,缺乏的是集体荣誉感和敢于担当的精神,这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巨大阻碍。
倘若每个人都有责任担当意识,社会上就不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环境安全问题等问题。
此外,发扬黄埔精神有助于培养新一代学生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如今正处于建设国家的关键时期,作为学生的我们理当背负起历史的使命感和光荣感,接过前辈的衣钵,建设我们的美好祖国。
我们大学生缺乏的就是一种使命感,完全没有意识到国家赋予我们的使命,以至于终日放任自己,毁了自己的学业。
黄埔军校旧址观后感
黄埔军校旧址观后感
去参观黄埔军校旧址之前,我心里就充满了期待。
毕竟,这可是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地方。
一到那儿,我就被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给笼罩住了。
古老的建筑静静地矗立着,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热血故事。
走进里面,看着那些陈列的物件、照片,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你知道吗?看到那些军校学生们的宿舍,虽然很简陋,但是却整整齐齐的,我就忍不住想象当时的情景。
那些热血青年们,怀着报国的壮志,在这里接受严格的训练。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却为了同一个目标聚集在一起。
我当时就在想,那是一种怎样强大的信念啊!这真的让我特别感慨。
而且,墙上的那些标语也特别震撼我。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却道出了黄埔军校的精神内涵。
在那个时候,能有这样的觉悟,是多么的不容易啊!我就站在那里,看了好久好久,脑子里一直在想,要是我生活在那个时代,我有没有这样的勇气呢?
我觉得吧,参观黄埔军校旧址,不仅仅是在看一个历史遗迹,更是在感受一种精神的传承。
这种精神,在现在这个时代,也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提醒着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有坚定的信念,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奋斗。
不过呢,我也有点小遗憾。
就是感觉自己对一些历史细节还不是很了解,所以在参观的时候,有些地方理解得不是很透彻。
我想啊,如果在参观之前能多做些功课就好了。
我真的特别推荐大家去黄埔军校旧址看看!当你站在那个地方的时候,你就会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仿佛自己也成为了那段历史的一部分。
你看了之后,也会和我有同样的感触吗?。
参观黄埔军校观后感简短 参观黄埔军校观后感简短一点优秀3篇
参观黄埔军校观后感简短参观黄埔军校观后感简短一点优秀3篇参观黄埔军校心得体会作文篇一在历史老师的号召下,12月3号下午,我们几个人一组参观了黄埔军校旧址。
设在广州长洲岛的黄埔军校,是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当时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军事政治学校。
孙中山亲任校,蒋中正、廖仲恺分别校长、党代表。
军校以培养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形成了以“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卫民、不怕牺牲”为核心的黄埔精神,锻就出一批新型的军事人才和一支新型的革命军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举行的北伐战争中取得了伟大胜利;在后来的第二次国共合作进行的抗日战争中,黄埔军校培养出来的将领,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所以单就一所军校对自己国家的深远影响、对决定历史走向而言,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1988年,国务院公布黄埔军校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是全国、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众所周知,历史上黄埔军校可谓是精英云集,名将辈出,而这些军事人物和政治人物,在东征北伐、抗日战争以至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带着一份豪情壮志,最先步入的是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
步入庭院,绿树成荫,环境优雅,面向珠江,风景美丽。
一棵白兰树屹立庭中,孙中山先生故居是一座中西结合的两层洋房建筑,墙上嵌有“孙中山先生故居”牌匾。
也许很多人都在深思与回味,一代伟人孙中山的在这平凡的小楼里面创造出三民主义的思想精神,可见其重大历史意义。
走出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我们来到了黄埔军校旧址。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正门两侧围墙,粉刷着耳熟能详的孙中山先生遗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往里,就是校本部,俗称走马楼,建筑方正,共两层,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左右对称,这里就是当年军校办公及部分学生住宿与学习的主要场所,都按照原貌加以复原。
沿着走廊,可以参观到孙中山、蒋介石的办公室,还有政治部、教练部、教授部、军需处等等,楼上还有学生宿舍和阅览室,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设施简陋,从中人们可以轻易想象到当时物质条件的局限、教员与学生生活的俭朴。
参观黄埔军校观后感
参观黄埔军校观后感参观黄埔军校观后感我来到南京古都,参观了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军事文化遗址之一——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是新时代诞生的地方,而中国的革命史也在这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在参观过程中,我一方面通过电影、书籍以及演出回望那段历史,另一方面对于黄埔军校的历史和精神,以及它对于今天的启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黄埔军校,是中国国民党的势力范围内创办的最具代表性的军事教育机构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军事基地,其成立和壮大,是近代中国军队发展史上一幅绚丽的图画。
电影《黄埔决战》中,我们看到了黄埔军校是如何由一个血流成河的训练场地,发展成一支拥有强大思想和纪律的先进军队的历程。
时至今日,黄埔军校早已不存在,但是它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我们将会一面欣赏《黄埔决战》中的那些悲壮的画面,一面思考那段历史所教导我们的精神。
电影《黄埔决战》中的许多画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幕便是学员毕业时在活动场上举行的阅兵式。
当时,大量新兵齐刷刷地列队而过,听命于下达命令的长官。
在那一刻,整个场面涌现出了一种肃杀气息,让人不由地感受到军队的威武和壮志。
另一处值得留恋的画面是新生学员们离别的场面。
他们各自回到各自的单位,背着行囊,面对亲人!当时场面十分感人,表达了坚定的目的和对家庭亲情的无奈和感激。
总的来说,《黄埔决战》用画面描绘了军人的忠诚、团结及英勇拼搏的精神。
电影中最动人的是那一幕,学员们听到母校黄埔军校被摧毁的消息,随即号啕大哭,淋漓尽致的表达出他们对于母校的怀念之情。
穿插影片的一段期望,黄埔军校将永不垮掉的戏剧段落,让我们感到军校的存在是一种信仰,一种生命力。
在影片中,直到结束的时候,那句“黄埔军校不该被摧毁”,始终在回荡。
演出,是黄埔军校精神的再现。
演出中,人们可以感受到革命先烈的不屈不挠,和民族新生的信心。
整个演出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了一个群体的革命信仰和磅礴力量。
在演出中,《义勇军进行曲》响彻现场,老一辈革命家的事迹被演绎了出来,激励人们不断奋斗,不忘革命初心,继承先烈的遗志,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
参观黄埔军校爱国教育基地观后感
参观黄埔军校爱国教育基地观后感
6月24日,在建党93周年来临之际,我院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埔军校,我也有幸随行到现场进行参观。
我随队参观了黄埔军校旧址、中山故居及孙总理纪念碑,对黄埔军校的创建、发展历程及黄埔精神进行了重点学习。
1924年6月16日,在苏联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诞生的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事学校,因校址在广州黄埔,人们习惯称为“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在广州创办到1949年底迁往台湾高雄县凤山市,在大陆共办了二十三期,在台续办至今已七十八期。
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堪称中国的“西点军校”,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显赫地位。
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通过寻找革命先辈们曾经生活和学习时所留下的足迹,缅怀他们的英雄事迹,而且从中体会到了先辈们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奋勇前进的革命精神。
作为一名现代的中国共产党员,我要继承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不怕困难,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争优创先,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医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患者早日康复尽职尽责。
参观黄埔军校心得
参观黄埔军校心得我最近有幸参观了黄埔军校,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且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历。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遗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在这次参观中,我对黄埔军校的历史、精神和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军事训练机构之一。
它于1924年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旨在培养出一支为国服务、为人民担当的现代化军队。
黄埔军校的创建,对于那个时代的中国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它为中国的军队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理念,培养了一大批具备国际视野和军事才能的军官。
在参观黄埔军校的过程中,我发现此地的建筑风格独特而庄重。
高大的石墙、宽广的广场以及雄伟壮观的建筑,都显现出军人应有的战斗精神和荣耀感。
我仿佛能够感受到当年学员们历经艰苦训练时的铁血气息和忠诚精神。
整个校园被保持得十分完整,展示了当年那段历史的珍贵文物和照片。
除了建筑,黄埔军校迷人之处还在于它的历史意义。
这里不仅孕育了中国共产党,还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军事、政治人物。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革命先烈都曾在此学习、工作并磨砺自己的革命理念。
他们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
参观黄埔军校的过程中,我还特别留意到了这里的纪念碑和雕塑。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孙中山元帅雕像。
这座雕像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孙中山先生的风采和威严。
他手持刀剑,目光坚毅,仿佛在向人们展示一种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
此外,我还看到了许多纪念牌匾和浮雕,记录着学员们的名字和奋斗历程。
这些纪念碑和雕塑不仅展示了黄埔军校丰硕的成果,也唤起了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记忆和敬仰。
参观完黄埔军校后,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军人的忠诚和奉献精神。
黄埔军校的历史教育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培养军事人才上,更在于传承先辈们的精神。
如今的中国军队在和平年代中,更加注重军事训练和科技创新,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黄埔精神中汲取力量,将忠诚和奉献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总的来说,参观黄埔军校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
黄埔军校观后感(共10篇)
黄埔军校观后感(共10篇)第1篇:参观黄埔军校爱国教育基地观后感参观黄埔军校爱国教育基地观后感6月24日,在建党93周年来临之际,我院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埔军校,我也有幸随行到现场进行参观。
我随队参观了黄埔军校旧址、中山故居及孙总理纪念碑,对黄埔军校的创建、发展历程及黄埔精神进行了重点学习。
1924年6月16日,在苏联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诞生的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事学校,因校址在广州黄埔,人们习惯称为“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在广州创办到1949年底迁往台湾高雄县凤山市,在大陆共办了二十三期,在台续办至今已七十八期。
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堪称中国的“西点军校”,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显赫地位。
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通过寻找革命先辈们曾经生活和学习时所留下的足迹,缅怀他们的英雄事迹,而且从中体会到了先辈们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奋勇前进的革命精神。
作为一名现代的中国共产党员,我要继承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不怕困难,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争优创先,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医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患者早日康复尽职尽责。
第2篇:参观黄埔军校后感参观黄埔军校黄埔军校诞生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见证,在中国现代史和军事史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
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
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
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
门两边各有一个士兵岗亭,给参观者一种军旅特有的庄重与威严.校门口左右两面围墙上用毛笔书写了国父孙中山先生对革命目标尚未实现,在病床上弥留之际,给满目疮痍的国家和饱受苦难的同胞留下了最后的遗言,给中华民族寄予最激越也最沉重的声音:“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参观黄埔军校有感
参观黄埔军校有感
在四月十八号这一天,我们班级一起包车去了黄埔军校,虽然出现了等车得小插曲,但我们还是到达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是一座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散发着一种宁静清幽。
在参观的过程中,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参观了孙中山先生的寝室和铜像。
他的寝室是那么简单,让我感受到了孙中山先生当年忧国忧民,与民共苦的品质。
当在看周恩来总理的生平事迹时,让我的内心深深震撼,周恩来总理为新中国贡献了一生,心中时时刻刻为人民着想,在离世前还在担心中国的前途,他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黄埔军校底蕴深厚,曾是培养将领得的圣地,是我们取得近代战争胜利的重要支柱,我们要永远记住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贡献的每一位英雄,记住我们的人才培养圣地黄埔军校。
参观黄埔军校心得
参观黄埔军校心得
在班委们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三十多人参观了黄埔军校。
组织这次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加强我们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这次活动但参加的人数超过了百分之八十,证明了大家的热情。
出发前我们先在9栋前集中,在清点好人数和说明有关事项后,我们兵分两路前往黄埔军校。
经过一翻周折,我们终于在十点半左右来到了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
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
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
在智航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整个黄埔军校旧址。
在这里我只想讲一讲黄埔军校大门历史。
黄埔军校大门风格非常朴实,中央上方横匾上“陆军军官学校”几个大字,是谭延闿所书。
校门于1965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重新修建。
在二门门口挂着一副对联:“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二门右侧墙壁上,挂着蒋中正手书的“亲爱精诚”校训。
军校大门彩楼两旁原挂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额为“革命者来”。
孙中山逝世后改为总理遗嘱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这次活动让我们的爱国热情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加强了我们对党的认识,也使我们对国家更加热爱。
与此同时也给我们上了一次爱国
主义的教育课。
我们要做的就是怀揣一颗爱国,感恩报国之心,努力学习,将来好好报效祖国。
参观黄埔军校心得体会(精选3篇)
参观黄埔军校心得体会(精选3篇)参观黄埔军校篇1这是一次很难得的机会,学校组织我们参观黄埔军校。
导游的热情详细讲解,校内的文物景观都让我有一种不虚此行的感觉!在参观之前就停了导游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历史由来: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之显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黄埔军校建立以来,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以培养军事与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实行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国民大革命为目的。
一方面积极进行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教育;一方面灌输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
军校采用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黄埔军校自1920xx年6月在广州创办到1949年底迁往中国台湾高雄县凤山市,在大陆共办了二十三期,在台续办至今已七十三期,在大陆时期其毕业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计有41386人。
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显赫地位。
而昔日的黄埔军校旧址于198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大门。
黄埔军校大部分建筑物于1938年被日军飞机炸毁。
1965年,做了一次较大修缮,基本恢复原貌。
1984年,建立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
1996年,广州市政府按国家文物局批复的“原位、原尺度、原面貌”原则重建,6月16日奠基,11月12日落成,面积10,600平方米,耗资20xx余万元,复原了孙中山、廖仲恺、周恩来及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各部的办公室和课室、师生的饭堂、寝室等,但由于赶工期而埋下了不少质量隐患。
20xx年,又投入1400多万元进行全面修缮,将严格按照“修旧如旧”和“不赶工期”两大原则。
参观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事军校大门,军校大门坐南向北,面临珠江,在牌坊门额上书有白底黑字的“陆军军官学校”横匾,是国民党元老谭延闿的手笔。
黄埔军校观后感18篇
黄埔军校观后感18篇黄埔军校观后感(一):黄埔军校旧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浦区长洲岛上,它是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忙下创办的一所新型的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合作的第一次历史见证。
它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
孙中山先生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办校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学习苏联的建军经验,培养革命的军事人才,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毛泽东同志在抗战时期曾对黄埔军校的历史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称赞说:“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
”活动按照既定安排,首先参观了黄埔军校展览馆。
了解到我党诸多重要领导都曾在此锻炼成长,如周恩来、聂荣臻、叶剑英等,不禁让我肃然起敬,因为正是他们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不怕牺牲,为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建立了不朽勋功;正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铁的意志,钢的脊梁,构成了“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爱民,不怕牺牲”的黄埔精神。
一个个展馆展示的是黄埔军校的历史,一幅幅照片见证的是黄埔军校的故事,一件件文物保存的是黄埔军校的精华。
之后,我们参观了孙中山纪念碑,看着碑上总理的训词:“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
还有“先生之道,天下为公,先生之志,世界大同,三民建国……”—对总理一生的写照。
我沉思良久,仿佛回到那个烽火交加的年代,看到了孙总理,为了革命的胜利,不辞劳苦,舍身忘我的情景。
想想如今的完美生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忘却那段心酸的历史和峥嵘岁月,又有什么借口来抱怨今日的抑郁与不公。
参观结束后,大家都表示深受鼓舞,并在横幅上签字,励志学习黄埔精神。
本次参观学习,让我们理解了一次深刻的革命历史教育课,不仅仅开阔了眼见,爱国主义之情也油然剧增。
我们庆幸没有生活在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因为正是那些革命先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观后感(一)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观后感(一)观后感: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背景介绍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所军事学院。
成立于1924年,是国共两党培养军事人才的摇篮,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军事将领。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位于广东省省会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占地面积达14.3万平方米,是一处集展览、研究、纪念、游览于一体的历史遗迹。
参观感受在参观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艰辛与荣耀。
外观与布置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的建筑风格独特,采用传统建筑与现代元素的融合。
馆内的布置精美,每一件展品都有其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展现出黄埔军校的师生们不畏艰辛、不惧牺牲等革命精神。
视听体验参观者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场馆说明等方式,了解更多有关黄埔军校的历史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观众可以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感受到当时士兵实战演练的情形和黄埔军校早期学习成长中的困苦与辛酸。
纪念意义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的存在,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军人的职责、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和保卫国家的责任。
它让我们更加珍视人民军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总结总之,参观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之旅。
它不仅展示了军队的辉煌历史,更让我们进一步了解黄埔军校的历史地位、培养人才的关键作用,也是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方式。
去黄埔军校,感受我们伟大军队的力量和精神,更要深入了解国家的历史,从中汲取力量,为建设强大中国贡献我们的力量。
收获与启示参观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让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军人的忠诚、担当和牺牲精神,这是我们国家建设的重要保障。
其次,我也意识到了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做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公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参观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也让我更加珍视和感恩我们现今的和平年代,更加理解和尊重中国军人的使命和奉献。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更加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为祖国的未来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黄埔军校纪念馆作文
黄埔军校纪念馆作文
《参观黄埔军校纪念馆》
小朋友们,你们去过黄埔军校纪念馆吗?上个周末,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了,那可真是一个特别的地方!
一走进纪念馆的大门,我就好像穿越到了过去。
那里有好多古老的照片和物品,就像在给我们讲过去的故事。
我看到了黄埔军校的学生们穿的衣服,很朴素但很精神。
还有他们用过的书本、笔,感觉和我们现在的很不一样呢。
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有一位年轻的战士,他在战斗中非常勇敢,不怕敌人的枪炮。
就算受伤了,他还是坚持战斗,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我想,他一定非常坚强和勇敢。
参观完黄埔军校纪念馆,我心里特别激动。
我知道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那些勇敢的战士们用生命换来的。
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也像他们一样勇敢和厉害!
《神奇的黄埔军校纪念馆》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我去黄埔军校纪念馆的经历,那可真是太神奇啦!
一到那里,我就被一座大大的房子吸引住了。
走进去,里面有好多好多的东西。
我看到了一些旧枪炮,它们看起来很威风。
听讲解员叔叔说,以前的战士们就是用这些枪炮打敌人的。
还有一面墙上挂满了照片,照片里的人都很严肃,很有精神。
他们为了保卫我们的国家,付出了好多好多。
记得有一张照片,是一群战士在雪地里前进,他们的脸都冻红了,但是眼神却特别坚定。
我想,他们心里一定想着一定要把敌人打败。
从黄埔军校纪念馆出来,我觉得自己好像长大了一点。
我明白了我们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小朋友们,如果有机会,你们也一定要去看看哦!。
关于黄埔军校的观后感范文5篇
关于黄埔军校的观后感范文5篇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关于黄埔军校的观后感工业城党委组织工业城全体党员参观了广州黄埔军校旧址,共有60多名党员参加了这次活动。
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走近黄埔军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牌匾高挂在欧陆式的白色大门上,虽并不华丽,却简单中透着庄严。
此行的目的,我们不仅仅能领略军校的风采和建筑艺术,更重要的是,能够了解其辉煌的历史,感受浓厚的英雄气息。
沿着院落正中的红砖小路缓步前行,左右两边的展厅会依次讲述着黄埔军校的史迹、黄埔群英的故事,描绘着北伐战争中黄埔军人的飒爽英姿和铮铮傲骨。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用心支持和帮忙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
黄埔军校建立后,为国民党培养了大批军事将才。
从那里,也走出了一批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的中共名将,例如黄埔一期的徐向前、陈庚,黄埔四期的林彪、刘志丹,黄埔五期的许光达、陶铸等。
巾帼英雄赵一曼也曾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
在军校门口前我们群众合影,把难忘的瞬间停留下。
在陆军军校学校几个大字前面留下了我们人生中的一段完美记忆,也让我们置身感受那庄严的气氛,这也启示了我们历史是不可改变的。
黄埔军校观后感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
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
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
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
黄埔军校一经建立,就成为当时的革命摇篮。
游黄埔军校有感
游黄埔军校有感一踏进黄埔军校那扇沉甸甸的大门,我就跟穿越了似的,心里头那股子劲儿,咋说呢,就像是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热血沸腾的。
这地儿,不光是一块砖一块瓦堆出来的,它里头藏着的是咱们国家的一段传奇,是无数英雄好汉的梦想起点。
走在校园里,每一步都踏得特别实在,脚下的石板路坑坑洼洼的,感觉像是走过了历史的沟沟坎坎。
两旁的树啊,郁郁葱葱的,风一吹,叶子沙沙响,像是在低语着过往的故事。
我抬头一看,嘿,那些教学楼,虽然年代久远,但那股子庄严劲儿,愣是一点没少。
“纪律严明,忠诚为国”,这几个大字刻在墙上,金灿灿的,晃得人眼疼,但心里头却是暖洋洋的。
想着当年那些年轻的学员们,站在这儿,对着这几个字,许下的可是要用生命去捍卫的誓言啊!我情不自禁地挺直了腰板,感觉自己也多了几分正气。
走到操场,一眼望过去,空旷得让人心潮澎湃。
想象着当年的训练场景,学员们穿着整齐的军装,喊着响亮的口号,汗水湿透了衣背,但眼神里全是坚定和执着。
那场景,简直就是活生生的“男儿当自强”嘛!我闭上眼,耳边仿佛还回荡着那些激昂的声音,心里头那个激动啊,简直没法用言语来形容。
再往里面走,就到了博物馆。
一进展厅,那些老照片、旧物件儿,就像是一扇扇窗户,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点点滴滴。
每一件展品背后,都藏着一段故事,有的悲壮,有的感人,有的则让人忍俊不禁。
我边看边想,这些家伙事儿,咋就这么有魔力呢?能让人一下子就穿越到那个年代,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历史感。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尊雕像。
那是一位年轻军官的形象,英姿飒爽,目光如炬。
导游说,这是黄埔军校的杰出代表,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
我站在雕像前,心里头那个敬佩啊,简直是五体投地。
想着自己要是能有那么一点点他的勇气和智慧,那该多好啊!逛了一圈下来,我这心里头是又激动又感慨。
激动的是,能亲眼看到这么一块圣地,感受到那份浓厚的爱国情怀;感慨的是,咱们国家能有今天这样的和平与繁荣,真的是来之不易啊!那些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咱们得好好珍惜才行。
参观黄埔军校心得3篇
参观黄埔军校心得3篇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
下面是参观黄埔军校心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参观黄埔军校心得黄埔军校诞生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见证,在中国现代史和军事史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
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
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
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
走近军校大门,首先看到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醒目牌匾,大门两边各有一个士兵岗亭,给参观者一种军旅特有的庄重与威严.校门口左右两面围墙上用毛笔书写了国父孙中山先生对革命目标尚未实现,在病床上弥留之际,给满目疮痍的国家和饱受苦难的同胞留下了最后的遗言,给中华民族寄予最激越也最沉重的声音:"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我们就可以想象,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所肩负的特殊使命.步入校门,一个侯等间的两侧墙上题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它真实地表达了军校师生投军报国的心愿,时刻告诫军人能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为物质诱惑而堕落。
校本部建筑面积不是很大,但建筑别具一格,是两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
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且相互对称。
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漆上油棕色的走廊明亮雅致。
我们参观黄埔军校,是为了学习"黄埔精神","黄埔精神"是在孙中山先生的期望和军校师生在大革命斗争之中形成的。
黄埔军校的观后感
黄埔军校的观后感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主要将领出自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军校在创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一些关于黄埔军校的观后感,欢迎阅读借鉴,希望你喜欢。
黄埔军校观后感今天跟老李出去逛了下广州大学城和黄埔军校。
这些地方很久就想去逛逛,今日才成行,真是遗憾。
下午吃晚饭我们就坐上车直接到大学城,这里真是不小,我们随便围着一个体育会馆绕了圈就累得不行。
完了去黄埔军校旧址。
没有想想中的好。
没有气魄,很小,楼也很旧。
不过靠近珠江边,江风吹来,淡淡的腥味,很是舒服。
很多卖纪念品和军用品的。
又看了孙中山的纪念堂。
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真是物是人非了。
晚上回去都5点多了,坐了轮渡。
转公交车的时候看到一个MM,广东人吧。
扎着马尾,真的很漂亮,身材也好,露肚脐。
很是时尚。
但是当她转过头来得时候。
哇,她得这边耳朵连上脖子,整个的被烫伤或烧伤的感觉。
看着真是触目惊心。
我突然想。
世界上果真是没有完美的人,老天总是给你找一点缺点。
我很喜欢她的坦然,高高的乍起马尾。
不在乎别人的目光。
我都幻想自己是位医生帮她看好病。
就算是自己的缺点,如果实在隐藏不了,大胆露出来,没人会嘲笑,大家反而会欣赏你得坦诚。
黄埔军校观后感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东南的黄埔区长洲岛上,恰和中科院南海所的新洲码头隔江相望。
实验结束后的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一行十余人,随摆渡而前往参观了绿树丛中静谧的军校旧址。
走近黄埔军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牌匾高挂在欧陆式的白色大门上,虽并不华丽,却简单中透着庄严。
校门两侧的围墙上分别刷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大字。
走进首道校门,具有传统岭南风格的祠堂式建筑群映入眼帘。
房屋很高大,因骑着战马可从楼下穿堂而过,俗称走马楼,是典型的南方祠堂式建筑,二门之内,前后四进,东西两边各有四栋房子,形式一致,布局对称,错落有致。
黄埔军校参后感 1
黄埔军校参后感上周星期二下午,我们班组织了一次参观黄埔军校的班级集体活动,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可以了解到黄埔军校的历史发展,学习革命红色精神,培养我们新时代青年的爱党爱国情怀。
我和舍友随着人流的走向走近黄埔军校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挂在白色大门上的牌匾,牌匾上写着“陆军军官学校”这六个端正有力的繁体字;我走进大门,沿着红色砖头路直走,左右两边都有展厅。
我第一个参观的展厅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黄埔军校的关系,有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共产党人在黄埔,积极协助创校、开拓政治教育、参加东征北伐;第二部分是共产党人走出黄埔,“清党”离校、武装斗争、矢志革命、发展党员队伍、支援工农运动。
这都体现了黄埔军校与中国共产党有着深刻而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
有大批共产党员参加了黄埔军校建校、建军,这也代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具有深刻意义的开拓与创新;通过黄埔军校,中国共产党也培养出很多优秀的人才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我参观的第二个展厅展示了黄埔军校的女生队,这个展厅的文字叙述分为四章。
第一章是创办军校、培养人才,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为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需要,国民党中央决定在武汉创办黄埔军校分校,培养更多人才;第二章是热血巾帼、踊跃投军,国民革命军的北伐促进了妇女解放思想的传播;第三章是革命熔炉,淬炼成钢,有很多满怀热情和理想的女生来到这所军校学习;第四章是炮火洗礼、初试锋芒,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危急关头,女生队与军校师生一起保卫武汉政权。
这体现了男女平等的思想,也体现了以黄埔“四女杰”为代表的女生队的坚定信念与爱党爱国情怀,这都值得我们的敬佩与学习。
参观完一楼的展厅,我们便顺着木楼梯走上二楼。
二楼展示的是军校老师的办公室、会议室、学生教室、自习室、饭堂、宿舍等等。
这些房间都很朴素,可以看出当时的军校经费并不富裕,但是军校仍能培育出很多优秀人才。
这都体现了军校老师学生们吃苦耐劳的宝贵品质和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
【五年级】参观黄埔军校旧址 参观感想作文700字
【五年级】参观黄埔军校旧址参观感想作文700字今天,我们班来到了广东省广州市参观了黄埔军校旧址。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中国的历史。
当我踏进黄埔军校旧址的大门时,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激动人心的时代。
所有的建筑物都很古老,但依然保存得非常好。
我能够看到许多标示着黄埔军校历史的展板,了解到黄埔军校是中国的第一所现代军事学校,成立于1924年,由孙中山先生创办。
在黄埔军校的时期,许多杰出的将领们都在这里接受过训练,如蒋介石、陈诚等等。
我们首先来到了军校的大礼堂,听了一堂精彩的讲座。
讲座主要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历史和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
我了解到,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军人,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奋不顾身,坚决投身到革命斗争中去。
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青年的力量和责任。
这让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接着,我们参观了军校的教学楼、食堂、宿舍等地方。
教学楼内陈列着许多介绍黄埔军校历史的展览品,我认真地观看每一件展品,想更加深入地了解黄埔军校的故事。
食堂和宿舍的环境虽然简陋,但是很干净整洁。
我想象当年学员们在这里吃饭、睡觉的情景,他们只有简单的生活条件,但他们却充满热忱和斗志,为了理想和信念而奋斗。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参观了黄埔军校纪念馆。
馆内展示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文件和文物。
其中最吸引我眼球的是一张孙中山先生的肖像照,他站在讲台上,面带微笑,目光坚定,给人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
看到这个伟大的领袖,我不禁思考,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现在能过上这么幸福的生活吗?我们应该怀揣着感恩的心,铭记他们的付出,并努力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参观黄埔军校旧址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我从中学到了许多关于中国革命的知识。
这次参观让我对黄埔军校的英雄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更加明白了努力学习和为国家社会贡献的重要性。
我要时刻铭记历史的教训,热爱祖国,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军校纪念馆有感
参观军校纪念馆有感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黄埔军校纪念馆心得体会黄埔之行2013-11-22中午,阳光明媚,我们小组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了黄埔军校,我们当时十分疲惫,但是随着我们慢慢的了解了黄埔的成长历史,我们的疲劳慢慢被遗忘了。
带着一份豪情壮志,最先步入的是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
步入庭院,绿树成荫,环境优雅,面向珠江,风景美丽。
一棵白兰树屹立庭中,孙中山先生故居是一座中西结合的两层洋房建筑,墙上嵌有“孙中山先生故居”牌匾。
也许很多人都在深思与回味,一代伟人孙中山的在这平凡的小楼里面创造出三民主义的思想精神,可见其重大历史意义。
走出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我们来到了黄埔军校旧址。
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
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
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
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
黄埔军校一经建立,就成为当时的革命摇篮。
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
军校中国共产党的一批重要干部都曾在那里锻炼成长,如周恩来、叶剑英、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
他们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流血牺牲,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铁的纪律,形成了“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爱民,不怕牺牲”的黄埔精神。
毛泽东同志在抗战时期曾对黄埔军校的历史功绩给予高度评价。
他说:“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
”黄埔军校师生为了民族的解放、祖国的统一与富强,在中国现代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黄埔军校作文1400字黄埔军校观后感
2013年6月7日下午,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党支部组织党员,预备党员,用心分子去位于黄浦区长洲岛的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参观,共有31名党员,预备党员,用心分子参加活动。
让我重温了以前历史学习过的“黄埔军校”精神!孙中山先生在黄埔军校题词: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需发奋!能够看出孙中山先生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为民族的独立而奋斗的梦想!这天也爬上了孙中山先生的纪念碑亲眼目睹了,小时候奶奶和我说过:“孙先生临终训词:和平,奋斗,救中国!遗憾的是他老人家壮志未酬,却与世长辞!
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走近黄埔军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牌匾高挂在欧陆式的白色大门上,虽并不华丽,却简单中透着庄严。
此行的目的,我们不仅仅能领略军校的风采和建筑艺术,更重要的是,能够了解其辉煌的历史,感受浓厚的英雄气息。
沿着院落正中的红砖小路缓步前行,左右两边的展厅会依次讲述着黄埔军校的史迹、黄埔群英的故事,描绘着北伐战争中黄埔军人的飒爽英姿和铮铮傲骨。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用心支持和帮忙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
黄埔军校建立后,为国民党培
养了大批军事将才。
从那里,也走出了一批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的中共名将,例如黄埔一期的徐向前、陈庚,黄埔四期的林彪、刘志丹,黄埔五期的许光达、陶铸等。
巾帼英雄赵一曼也曾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
当年,孙中山先生对军校关怀备至,多次来那里办公。
孙中山先生革命屡经挫折,痛感革命的失败在于没有建立革命的武力。
1924年1月28日,正在国民党“一大”期间,孙中山先生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决定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校址就选在原广东陆军学校和广东海军学校的旧址长洲要塞――黄埔,故简称为黄埔军校。
这是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学校。
孙中山先生任命蒋中正为校长、廖仲恺为国民党军校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任教授部副主任。
当时黄埔军校的特色在于实行政治与军事并重教育方针,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革命精神。
黄埔军校的建制是学习苏联红军的,设立党代表和政治工作制度,之后推行到国民革命军各级部队中去,成为区别于过去一切旧军队的主要标志。
之后,我登上孙总理纪念碑参观。
登上这山巔远眺,滚滚珠江,万顷沃野,林立高楼,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此刻,才对范仲淹《岳阳
楼记》里“衔远山、吞长江”的气势有了些许体味。
也遥想200多年前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从这古黄埔港发祥,一时刻商贾云集,船只穿梭,几多繁华。
古时的黄埔云樯便是黄埔十景之一。
而今日更是锦上添花。
我们在军校门口前群众合影,把难忘的瞬间停留下。
在“陆军军校学校”几个大字前面留下了我们人生中的一段完美记忆,也让我们置身感受那庄严的气氛,这也启示了我们历史是不可改变的。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发奋”苍劲有力地题写在门口两边的白色墙壁上,异常醒目,坚信它曾激励着中华子孙一代又一代人向前发奋奋斗。
走进各个展览厅,听着导游有条不紊的详细讲解,霎时使我更加对历史的了解,历史的那一幕幕似乎在眼前重现了,仿佛那炮声,冲杀声在耳边回绕着。
同时对那些在战争中立下了不朽荣功的先烈肃然起敬,佩服他们的勇敢,佩服他们为国牺牲的可贵精神。
他们的辉煌战绩在中国史册上永垂不朽,何以让人忘怀?
归途的路上,随之浮想,不论是国民党的主帅还是共产党的将领,都曾是胸怀报国理想的精英青年,他们曾一同生活、学习、训练,一同成长,却又因不一样的政治信仰而分道扬镳,甚至针锋相对。
而历史已经证明,只有把个人的理想和信仰与为多数人谋福址的事业结合
起来,才能真正名垂青史,造福后世,历史,让我们铭记!
透过这次黄埔军校之旅,增进各党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了党员关注国家和党的发展。
让党员们更加关注群众,服务群众!学习和贯彻十八大精神,两会前后的时事,尤其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方针和政策。
为今后开展更多的党员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