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区域地理专项突破练习中亚

合集下载

高中区域地理-世界地理7--中亚

高中区域地理-世界地理7--中亚

世界地理局部——中亚精选习题中亚:①、读出中亚主要的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②、读出里海、咸海、阿姆河、锡尔河、乌拉尔河、伏尔加河。

③、中亚地区的战略地位重要性何在?④、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和“白金之国〞分别是哪个国家?分析中亚地区盛产棉花的自然条件。

⑤、图中山脉是亚欧两洲的重要分界线,其名称是 ,它的形成原因是 。

⑥、目前,里海的石油和天然气经过油气管道输往欧洲能源市场必须经过哪个国家最合理?为什么? 根底题一、 读图答复以下问题。

1、标出图中的经度和纬度,仔细观察经过的地方。

2、中亚地理位置重要表达在古代丝绸之路、EN现代的第二亚欧大陆桥。

3、国家。

①,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

②③④⑤4、A 丘陵 B 平原C 平原D 高原E 山地5、中亚地区以气候为主,成因,特点;东部降水稍多,因为从洋和洋吹来大量水汽,在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由于降水少,所以多河和湖,多、植被。

7、⑥河,⑦河,这两条河的补给形式主要是,该河流的流量与自然因素密切相关;⑧河,它注入洋,是中亚唯一一条外流河;⑨河,⑩河。

8、F 湖;G 湖;H 湖,该湖沿岸有丰富的资源。

〔1〕近年来F湖面积越来越小,为什么?〔2〕F湖周围出现了白沙暴,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比拟G东部和西部盐度的上下,简单阐述理由。

9、世界三大产棉基地、、。

世界三大长绒棉基地,,。

白金之国是,简述该作物生长条件。

一单项选择题1、中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A、乌兹别克斯坦B、哈萨克斯坦C、土库曼斯坦D、吉尔吉斯斯坦2、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是〔〕A、蒙古B、哈萨克斯坦C、伊朗D、老挝3、关于中亚的经济,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种植业为主,盛产小麦B、盛产棉花、黄麻,纺织业兴旺C、草地森林广阔,畜牧业兴旺D、矿产丰富,采矿业占重要地位4.有关中亚地理位置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五国全为内陆国②古代东西方陆路骆队商人和“丝绸之路〞均经过这里③第二条“亚欧大陆桥〞〔连云港~鹿特丹〕从中亚腹地通过④中亚有4国同我国相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关于中亚的自然环境,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地处北温带,地势西高东低B.图兰平原气候湿润C.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D.境内多内流河、内流湖6.中亚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降水稀少B.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C.高原沙漠广布D.深居亚欧大陆内陆7.阿姆河和锡尔河都是内流河,它们同时流入〔〕A.里海B.黑海C.巴尔喀什湖D.咸海8.咸海近年来不断缩小,原因主要是〔〕A.气候干旱,降水越来越少,湖面缩小B.蒸发和灌溉的原因,汇入湖泊的河水日益减少C.河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使湖面缩小D.人们大肆围湖造田,扩大耕地,使湖面缩小2001年6月15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等六国聚集上海,在“上海五国〞的根底上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

高三地理《区域地理综合》简答题专项突破练习(含答案)

高三地理《区域地理综合》简答题专项突破练习(含答案)

高三地理《区域地理综合》简答题专项突破练习(含答案)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西部和西北部是西藏最重要的食盐产地,这里的食盐广泛分布于湖边,无须晒盐。

古代,西藏的牧民以十几户为一个团队组织上百头牦牛和上千头绵羊,在冰雪消融的季节到西藏西部和西北部运输食盐,在每年的秋季(青稞收获的季节)赶到藏东南的拉萨等地用食盐去交换粮食。

有的运输食盐的团队甚至走得更远。

这条古代食盐的商贸通道被称为“食盐之路”。

(1)指出西藏西部和西北部盛产食盐的原因。

(2)简析西藏牧民在夏半年运输食盐的优点。

(3)简述西藏牧民在食盐运输路线上遇到的主要困难。

答案(1)该地区多内流湖,湖水盐度高;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多大风天气,水分蒸发强烈,因而多盐。

(2)该季节气候温暖,利于人类活动;夏半年沿途地区草料茂盛,牲畜饲料充足;积雪融水和降水多,水源补给充足;夏季产盐量大。

(3)气候多变,路途艰险;运输牲畜队伍庞大,沿途人烟稀少,食物补给困难;海拔高,缺氧且紫外线强烈;地质灾害多;食盐装卸过于耗时。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

下图区域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乙)和伊犁河流域(图甲)示意图。

材料二黑蜂耐寒抗病,采蜜范围广,特别适应伊犁河谷湿润的气候,善于采野生山花蜜源。

其所酿之蜜被称为蜜中上品。

B为伊犁河谷,蜜源分布广、数量大、品质高,素有“天然蜜库”之称。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阐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因地制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措施。

(2)根据材料,分析图乙中A城成为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核心城市的主要区位优势。

(3)分析伊犁河谷成为“天然蜜库”的原因。

答案(1)光热资源丰富,积极发展绿洲农业、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矿产、能源资源和农副产品丰富,积极发展第二产业,延长产业链;自然风光与文化古迹众多,积极发展旅游业;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节水农业。

高考世界区域地理微专题复习训练——中亚

高考世界区域地理微专题复习训练——中亚

高考世界区域地理微专题复习训练——中亚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中亚五国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剧克斯坦。

地处亚欧大陆中邮(地理范围:35°N~55°N,50°E~85°E),经济相对落后,工业基础薄弱。

下图示意中亚五国1992~2015年水体、耕地、草地、城镇的覆盖面积变化。

读图,完成1~3题。

1. 图中代表城镇的是A① B.② C.③ D.①2. 据统计,图示时间内中亚五国的裸地减少了约4万平方千米面积下降态势。

随着环保意识增强,其主要转变为A.草地、耕地B.城镇、耕地C.水体、耕地D.林地、草地8.当地土地覆盖而积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蒸腾量增加B.蒸腾量减少C. 沙生天气减少D.水资源增加位于中亚的咸海原为世界第四大湖,湖水主要来自两大内流河——锡尔河和阿姆河。

下图示意咸海不同时期的湖岸线。

据此完成4~6题。

4. 下列各地,湖岸坡度最大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5. 咸海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A.地下水和淡水湖泊水B.季节性积雪和地下水C.冰川融水和大气降水D.湖泊水和跨区域调水6. 随着咸海面积的变化,受影响最大的是A.水产捕捞业B.船舶制造业C.棉花种植业D.石油开采业咸海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水位每年降低20厘米,1987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两片水域,2007年水域面积已萎缩至原来的10%,对此,相关人员提出了多项拯救举措设想,其中“北水南调”是比较可行的方案。

下图为咸海“北水南调”输水线路图。

据此完成7~8题。

7. 若实施“北水南调”工程,面临的主要困难有①地形崎岖,施工困难②穿过板块边界,多地震③投资巨大,工期长④跨国工程,协调难度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 除补给咸海水量外,“北水南调”工程带来的影响还有A.咸海流域作物生长期明显变长B.西西伯利亚生物多样性增加C.沿线地区粮食产量明显提高D.中亚地区年降水量急剧减少阿姆河上游流域东南部为高海拔山区,海拔约800~6100m,平均约3600m。

2020年高考区域地理专项突破作业:区域地理综合测试含解析

2020年高考区域地理专项突破作业:区域地理综合测试含解析

区域地理综合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 回答1~2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A.先向东,再向东南B.先向西南,再向南C.先向北,再向东北D.先向西北,再向西解析:河流在山谷中流,其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再结合指向标可判断出图中河流先向北流,再向东北流,故选C。

答案:C2.该区域的东面临海,区域内有一个村庄夏季能看到海上日出,而冬季看不到,这个村庄可能是图中的()A.甲村B.乙村C.丙村D.丁村解析:该地夏季日出东北方向,冬季日出东南方向。

该地夏季能够看到海上日出而冬季看不到,说明该地东南部有山地阻挡。

图中只有丙村东南有山地遮挡,冬季看不到海上日出。

故选C。

答案:C河道中沙石堆积而成,称碛;用船摆渡过河,曰渡。

甲图是我国某区域图,乙图是清朝黄河碛口段干支流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关于甲图中引水工程叙述正确的是()A.北水南调B.沿线需逐级抽水C.带动了调出区产业集聚D.调入区人口容量可能增加解析:北方水资源短缺,南方水资源充足,南水北调,A错;南高北低,可以自流引水,B错;对调出区产业结构影响较小,C错;调入区水资源总量增加,人口容量可能增加,D对。

答案:D4.关于乙图黄河古渡的叙述错误的是()A.位于碛的上游B.位于干支流交汇处C.碛可以抬升黄河古渡水位D.碛可以使黄河古渡水流加快解析:从图中海拔高度可以判断,黄河古渡位于碛的上游,A对;位于干支流交汇处,B对;碛阻挡河水,可以抬升黄河古渡水位,C对;碛阻挡河水,水位抬高,使上游河水流速减慢,D错。

选择D。

答案:D5.比较甲图中引水工程的调入区和调出区,其相似的地理特征是()A.农业景观B.地质成因C.汛期长短D.径流量季节变化解析:比较甲图中引水工程的调入区和调出区,可以看出两地同属于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一致,径流量季节变化相同,D对;两地热量带不同,农业景观不同,A错;两处地壳运动不一样,一上升一下降,B错;南方汛期长,北方汛期短,C错。

高二世界地理中亚练习题

高二世界地理中亚练习题

高二世界地理中亚练习题在高二世界地理课上,学生们常常会遇到中亚地区的练习题。

中亚地区以其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而闻名。

以下是一些中亚练习题,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个地区。

1. 中亚地区包括哪些国家?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2. 哪个国家是中亚地区最大的国家?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最大的国家。

3. 中亚地区以何种资源而闻名?中亚地区以能源资源而闻名,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

4. 中亚地区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中亚地区主要是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

5. 中亚地区是哪些地貌类型的集合?中亚地区是高原、山脉和沙漠的集合。

6. 中亚地区最高的山是哪座山?帕米尔高原上的伊斯莱塔峰是中亚地区最高的山。

7. 中亚地区的哪个湖泊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湖?中亚地区的咸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湖。

8. 中亚地区的主要经济活动是什么?中亚地区的主要经济活动包括农业、矿产资源开采和能源产业。

9. 中亚地区的哪个城市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乌鲁木齐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中亚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

10. 中亚地区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地貌类型?中亚地区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和山脉周边地区。

这些是关于中亚地区的一些基础练习题,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地区的地理特点。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我们才能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拓宽我们的视野。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些练习题,巩固对中亚地区的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用地理知识。

地理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

高二区域地理:中亚练习题

高二区域地理:中亚练习题
C.正午太阳高度、气温、气压 D.气温、气压、正午太阳高度
7.该经线可能是B
A.30°E B.120°E C.100°W D.60°W
8.关于图中①、②、③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C
A.曲线①在M处达最小值的原因是受沿岸寒流的影响
B.这一天,曲线②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纬度越高值越小
C.曲线③在N处达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温度低
12.下图为“1271~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东行途中经过A、B、C三地,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其中A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5分)
(2)马可·波罗乘船返回途中,途经的D处为_____海峡,E处位于____板块和_____板块的交界处附近。(3分)
(5)(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湖岸线后退,)湖的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
(6)“白风暴”中的盐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L湖是咸水湖)。(或:一是土壤盐碱化在地表积聚的盐分;二是湖面减小后裸露的湖底上的盐分)
评析:本题中档。考查知识点:河流补给和区域气候特征。考查能力:区域定位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原理能力。解题关键:两区域能够准确定位,并分析区域的气候特征。
(2)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可从等温线的数值大小(变化趋势)、疏密程度(梯度不同)、极值分布等信息中去分析。从甲地等温线弯曲方向,可知甲地虚线沿线气温高于两侧气温。结合区域地理知识,附近有大兴安岭山脉分布,气温升高的原因是该地处于山地背风坡,空气下沉增温所致。
评析:此题较难。考查知识点:气温分布特征和气温的影响因素。考查能力:描述和归纳能力。解题关键:能够准确获取图中等温线分布特征,及时准确判断甲处虚线位于大兴安岭东侧。

高考区域地理专项突破作业:10中亚 Word版含解析

高考区域地理专项突破作业:10中亚 Word版含解析

第二部分第十讲中亚目标达成作业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完成1~2题。

1.甲、乙、丙三地的典型植被依次是()A.荒漠、草原、荒漠B.森林、草原、荒漠C.森林、高山草甸、荒漠D.草原、草原荒漠、荒漠解析:根据图的相关信息可知图示区域为中亚地区,气候干旱是其基本特征。

从图中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来看,甲地降水在300毫米左右,乙、丙的降水量都在300毫米以下,而且丙地比乙地更少,故甲、乙、丙三地的典型植被依次是草原、草原荒漠、荒漠。

答案:D2.丁地降水量及主要水汽来源组合,正确的是()A.大于300 mm;大西洋B.大于300 mm;印度洋C.小于300 mm;北冰洋D.小于300 mm;印度洋解析:丁的东南方向是海拔较高的山地,正处在来自大西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上,降水相对较多。

再从图上的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来看,丁的降水量处在300毫米以上。

答案:A下图示意某湖7 000年来的湖面变迁状况,该湖多年平均降水量95 mm,蒸发量1 315 mm。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信息反映出()A.古湖泊地势北缓南陡,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荒漠B.湖泊变迁最快的时期是距今7 000~距今5 700年C.湖泊今盐量最大,对周围环境调节作用减弱D.距今7 000年时,湖泊南北最大距离约为150千米解析: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区位于亚洲内陆地区,植被为温带荒漠,据湖面变化情况可判断古湖泊地势北陡南缓,湖泊变迁最快的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

湖泊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大,对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距今7 000年时,湖泊南北最大距离不到111千米(纬度相差不到1°)。

答案:C4.该地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①破坏森林导致水土流失②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③引水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④沿湖围垦导致降水量减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解析:该地森林较少,降水较少,水土流失较弱。

湖泊多为咸水湖,不能围垦发展种植业。

高考复习专项训练区域地理——中亚

高考复习专项训练区域地理——中亚

高考复习专项训练区域地理——中亚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

下图中甲是哈萨克斯坦人口最多的城市,该国1997年将首都由甲迁至乙。

读下图,完成1~3题。

1.哈萨克斯坦A. 终年严寒B. 降水稀少C. 森林广布D. 多高原山地2.哈萨克斯坦的河流A. 多源远流长,水量丰富B. 多发源于我国,向西注入海洋C. 多为外流河,水量丰富D. 多为内流河,水量季节变化大3.甲市不适合继续作为首都的主要原因有①地处边境,安全受到邻国威胁②周围沙漠广布,环境条件差③人口众多,资源环境压力大④距离其他城市远,联系不便A. 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答案】1.B 2.D 3.A【解析】1.哈萨克斯坦纬度高,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地表植被以荒漠草原为主,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故选B。

2.哈萨克斯坦位于内陆地区,降水少,该国的河流多为内流河,水量季节变化大,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故选D。

3.读图可知,甲位于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距离其他城市较远,周边沙漠广布,环境条件差,有河流流经,人口众多,环境压力大,不适宜作为首都,故选A。

中亚唯一的内陆高山国家——塔吉克斯坦拥有整个中亚地区60%的水资源,境内山地和高原约占90%,其中约一半在海拔3 000米以上,有“高山国”之称,如图示。

回答4~5题。

4..塔吉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原因是A.地处山地和高原,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多B.离海洋较近C.纬度较低D.有很多大河流经5.中亚地区的降水,水汽主要来自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印度洋④北冰洋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4.A 5.D【解析】4.根据材料得知,塔吉克斯坦境内山地高原占比很大,高山冰雪融水多;从纬度位置看,位于中纬度地区,受西风带控制,水汽被地形抬升形成山地降水,所以区域内水资源较多,A正确。

中亚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达到,B正确。

高考区域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中亚详解

高考区域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中亚详解

2021 届高考区域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中亚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哈萨克首都阿斯塔纳成功申办2017 年世博会,将成为首次由中亚国家举办的世博会。

读图回答1~2 题。

1. 关于该地区自然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 水域面积广大,气候湿润B. 棉花种植业占有最重要地位C. 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D. 主要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大2. 阿斯塔纳成功申办2017 年世博会的主要优势最可能有A. 位置优越,位于亚欧连接纽带B. 水陆交通便利,旅客集散量大C. 资源丰富,工农业非常发达D. 人口多,市场广,服务质量高【答案】1.D 2.A【解析】1.该地区位于中亚,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水域面积小, A 错。

棉花种植业占有最重要地位,不是自然特征,B 错。

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不是自然特征,C错。

主要河流的水源补给是冰雪融水,流量季节变化大,D 对。

故答案选D 项。

2.阿斯塔纳的主要优势是位置优越,位于亚欧连接纽带,A 对。

水运不发达,以铁路交通为主,旅客集散量大,B错。

资源丰富,经济水平落后,C错。

地广人稀,国内市场小,D 错。

故答案选A。

读巴尔喀什湖地区示意图,完成3~4 题。

3. 巴尔喀什湖对该地区起的作用是A.提供沿岸农业丰富的灌溉水源B.活跃该地区水循环C.是沙漠向南扩展的天然屏障D.对沿岸河流起调节作用4. 甲河入湖口的三角洲形态比乙河入湖口更为明显,主要原因是A.甲河下游地势平坦B.乙河沿途植被覆盖良好C.乙河入湖处湖面狭小D.甲河流量更大【答案】3. B 4. D【解析】3. 巴尔喀什湖属于咸水湖,湖水不能用来灌溉农田,A 错;该湖面积大能调节气候、活跃该地区水循环,B 正确;沙漠在湖的南侧,不能阻碍沙漠向南扩展,C 错;河流是流向湖泊的,湖泊对河流起不到调节作用,D 错。

故选B。

4. 三角洲的形成是因河流流速降低,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沉积形成。

据图中等高线判断,甲河下游地势比乙河平坦,利于泥沙沉积,但是三角洲形成关键在于流量大、泥沙的含量要多, A 错误;甲河流经沙漠,乙河沿途植被覆盖比甲河好,但是三角洲形成关键在于流量大、泥沙的含量要多, B 错误;乙河入湖处湖面宽阔,C错误;甲河上游地处西风的迎风坡,能从大西洋带来水汽,多地形雨,支流多,所以河流流量大,流经沙漠,携带的泥沙多,在入湖口处泥沙沉积多,形成的三角洲明显;乙河为季节性河流,河流的流量小,携带泥沙少,在入湖口处泥沙沉积少,形成的三角洲面积较小;D 正确。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东半球 地区专练(2)中亚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东半球 地区专练(2)中亚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东半球地区专练(2)中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中亚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较远。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北部盐度低,为0.2‰,南部盐度高达13‰。

下图为中亚地区河湖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亚地区的河流( )A.均为内流河B.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没有结冰期D.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2、里海北部盐度较南部低,主要是因为北部( )A.湖水较深B.用水量较小C.降水较多D.有河流注入3、中亚地区可开发的主要清洁能源是( )A.地热能B.生物能C.太阳能D.天然气4、塔吉克斯坦是中亚唯一的内陆高山国。

该国拥有整个中亚地区60%的水资源,境内山地和高原约占90%,其中约一半在海拔3000米以上,有“高山国”之称。

读图并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塔吉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原因是( )A.有很多大河流经B.离海洋较近C.纬度较低D.地处山地和高原(2)图中地区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B.沙尘暴C.水土流失D.洪涝灾害(3)杜尚别坐落在吉萨尔盆地中,走进杜尚别会发现建筑物大多以平房为主。

首都杜尚别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和建筑物以平房为主的原因分别是( )A.河流、防山洪暴发B.矿产资源、减少海浪侵袭C.地形、防震D.政治因素、地质构造复杂5、下图为中亚局部区域图,R1和R2沿岸是一个著名的长绒棉种植区,由于各种原因,L湖不断萎缩。

读图回答1-2题。

(1)制约该地棉花种植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为( )A.光照B.热量C.水源D.地形(2)L湖萎缩后造成的主要影响为(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土地荒漠化③土地盐碱化④水土流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近年来,我国加强了与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农业合作。

高中区域地理专项练习第四节 中亚

高中区域地理专项练习第四节 中亚

第四节中亚读“中哈输油管线建设示意图”,回答1~3题。

1.中哈输油管线经过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壤次生盐碱化C.土地荒漠化D.气候变暖2.哈萨克斯坦石油最丰富的地区在( )A.里海沿岸B.巴尔喀什湖附近C.额尔齐斯河沿岸D.北部丘陵3.修建中哈输油管道的重要意义有( )①哈萨克斯坦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②中国能减轻对时局动荡的中东的石油依赖③使中国的供油管线更加安全④将为中国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陆地能源供应源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1.C 2.A 3.D 第1题,中亚地区降水少,植被稀少,易发生土地荒漠化现象。

第2题,哈萨克斯坦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里海沿岸地区。

第3题,中哈输油管道可以向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输出石油,输送包括俄罗斯等里海沿岸国家的石油,中哈管道不经过第三国,也不用铁路和油轮运输,安全系数高。

加上中国的石油需求量稳步增长,因此投资潜力巨大。

此项合作,中哈互补,可实现双赢。

下图为乌拉尔河水系示意图,①②③为三个水文观测站。

读图,回答4~5题。

4.下列关于乌拉尔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参与海陆间循环B.补给水源主要为季节性积雪融水C.径流量季节变化大而年际变化小D.全流域航运价值大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至③河段径流量不断增大B.蒸发旺盛导致①处径流量小C.①至②河段的结冰期最长D.②至③河段支流汇入少,下渗量大解析:4.B 5.D 第4题,乌拉尔河是内流河,参与陆地内循环;该河的径流量集中在春季,说明其补给水源主要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该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也会随着积雪量的多少有较大的变化;该河流水量较小,冰封期长,航运价值不大。

第5题,由图中左上角的数据可知,①至③河段径流量先增大后减小;①处位于河流的源地,径流量小;该河结冰期最长的河段,应是纬度最高的河段;②至③河段支流较少,且流经较干旱的地区,下渗量大。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6题。

专题09 中亚(专项训练)-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必刷题专项训练(解析版)

专题09 中亚(专项训练)-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必刷题专项训练(解析版)

【必刷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专项训练专题03 中亚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2-23高三下·河北石家庄·阶段练习)在帕米尔高原上有着中亚唯一的内陆高山国家——塔吉克斯坦(如图所示)。

该国拥有整个中亚地区60%的水资源,境内山地和高原约占90%,其中约一半海拔在3000米以上,有“高山国”之称;棉花种植业在农业中举足轻重,尤以出产优质细纤维棉花闻名于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国拥有数千湖泊、河流、美丽的瀑布,大部分河流注入()A.波罗的海B.咸海C.地中海D.贝加尔湖2.塔吉克斯坦棉花质优的主要原因是()A.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水质优良B.人口众多,农业劳动力丰富C.昼夜温差大,棉花有机质积累多D.海拔高,棉花生长期长【答案】1.B 2.C【解析】1.根据图示位置信息和所学知识,塔吉克斯坦的北面有天山山脉阻挡,东面有昆仑山西端阻挡,南面有兴都库什山脉阻挡,只有西面地势低,所以河流只能向西,流入咸海,B对;波罗的海、地中海、贝加尔湖与该国之间有高山相隔,并且距离太远,A、C、D错。

故选B。

2.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水质优良,不是棉花优质的主要原因,A错误;人口众多,农业劳动力丰富,与棉花品质优秀无关,B错误;棉花喜光照,昼夜温差大,而塔吉克斯坦海拔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棉花有机质积累多、品质高,C正确;海拔高,棉花生长期长,品质较高,但不是主要原因,D正确。

故选C。

(23-24高三下·四川成都·期中)帕米尔高原的那一边,有着中亚唯一的内陆高山国家——塔吉克斯坦。

该国拥有整个中亚地区60%的水资源,境内山地和高原约占90%,其中约一半在海拔3 000米以上,有“高山国”之称。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3.塔吉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原因是()A.纬度较低,受暖流影响B.离海洋较近C.地处山地和高原,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多D.有很多大河流经4.中亚地区降水,水汽主要来自()①太平洋①大西洋①印度洋①北冰洋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答案】3.C 4.D【解析】3.塔吉克斯坦位于39°N附近,属于中纬,且为内陆国家,不会受洋流影响,A错误。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专题8中亚专题训练(解析版)2020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专题8中亚专题训练(解析版)2020

专题8 中亚专题训练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丙植被带的典型植被依次是A.森林、草原、荒漠 B.森林、高山草甸、荒漠C.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2.丁地降水量及主要降水类型A.大于300 mm;锋面雨 B.大于300 mm;地形雨C.小于300 mm;对流雨 D.小于300 mm;气旋雨答案:1.D 2.B解析:1.根据图的相关信息可知图示区域为中亚地区,气候干旱是其基本特征,图中的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来看,甲地降水在300毫米左右,乙丙的降水量都在300毫米以下,而且丙地比乙地更少,故甲、乙、丙三地的典型植被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丁的东南方向是海拔较高的山地,正处在来自大西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上,降水相对较多。

再从图上的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来看,丁的降水处在300毫米以上。

中亚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多内流河、内流湖。

读中亚图,回答3~4题。

3.巴尔喀什湖西部是淡水、东部是咸水,其原因是( )A.巴尔喀什湖东部蒸发量大B.巴尔喀什湖东部离太平洋近,降水量大C.巴尔喀什湖西部离大西洋近,降水量大D.巴尔喀什湖西部有伊犁河河水注入4.假如图示地区要开发新能源,应着重考虑的是( )A.地热能B.太阳能C.潮汐能D.天然气答案:3.D 4.B解析:3.读图可知巴尔喀什湖西部有伊犁河河水注入,而东部没有河流注入。

有河流注入的地方会对湖水起到稀释作用,导致湖水盐度较低。

4.图中所示地区为中亚,由于深居内陆,常年降水少,晴朗天气多,太阳能资源丰富,故要开发新能源,应着重考虑太阳能。

读世界某区域图及甲、乙、丙三地气候资料统计表,回答5~6题。

5.A.①②③B.③②①C.①③②D.②①③6.丙地附近的湖泊是世界著名的内流湖,其面积逐年萎缩,湖泊萎缩的原因不包括( ) A.围湖造田B.气候变暖C.人口增长D.种植棉花答案:5.B 6.A解析:5.甲乙丙自西向东受西风影响越来越小,所以受西风带来的水汽越来越少,降水也依次递减,故根据三地年降水量判断B正确。

高二世界地理复习《中亚》练习题

高二世界地理复习《中亚》练习题

《中亚》练习题1.中亚地区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分别是()A.俄罗斯、哈萨克斯坦B.哈萨克斯坦、蒙古C.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D.乌兹别克斯坦、蒙古2.有关中亚地区的论述,正确的是()①在古代是联系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②该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③中亚农业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灌溉水源主要靠本地区的外流河——额尔齐斯河④中亚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有色金属含量占世界重要地位,但缺少煤、石油、天然气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有关中亚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B.地处西风带,深受湿润的西风影响,气候温湿C.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D.境内多为内流河、内流湖4.有人形容说:“中亚干旱地区,一年只有两季:西伯利亚的冬季和撒哈拉的夏季。

”这反映了中亚地区的气候特点具有()A.气温的日较差大B.气温的年较差大C.气温的年际变化大D.气候干燥,降水稀少5.下图四地中,分别是世界和我国重要的棉产区的为()A.乙与丙B.甲与丙C.甲与丁D.乙与丁6.甲图是某湖泊,乙图表示其水位季节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近年来,②线逐渐靠近①线,最可能的原因是( )A.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B.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C.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 D.该区域夏季水量减少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咸海的位置及其变迁。

材料二近年来,咸海一带的气候越来越恶劣,夏季更热,冬季更冷,一年到头,狂风不止,空中盐粒飞舞。

(1)试分析咸海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

(2)分析咸海面积缩小可能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8.如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

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R1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______________,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_________。

区域地理《中亚》复习训练题

区域地理《中亚》复习训练题

《中亚》复习训练题(2015 上海十八)中亚是我国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深入理解中亚地域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情况,有助于认识我国与该地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4 分)43.剖析中亚地域自然地理环境特色及其对该地域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5·北京卷) 40.(24 分)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

图 12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表示图陆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主要在今中国境内,其正式开通源自张骞通西域,汉与西域的交往主要经过河西走廊;南北朝期间,因为河西走廊被盘据政权占据,南朝与西域的交往主要经过今青海境内的青海道;唐代一致后,河西走廊又恢复了在丝绸之路中的主导地位;11世纪西夏兴起,青海道和河西走廊被切断,北宋只好向北渡过黄河,再由河套地域向西进入西域。

从元代起,河西走廊成为中西方交往的稳固通道。

(2)在上图的甲、乙两地中任选其一,说明主要农作物及其散布,并论述农业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

(12 分)( 2014 四川)图 3 所示地区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 毫米。

读图回答 7—8 题。

76 8084400 300300② 44100①③300100300 400河流699湖泊42500400 季节河500300500100山岳及高程699④100等高线及高300400100图 37.图中 ① 、 ② 、③ 、 ④ 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① 地B.② 地C.③ 地D.④ 地8.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测,图示地域以下土地利用种类的比率A.草地 >荒地 >林地B.耕地 >林地 >荒地C.荒地 >草地 >耕地D.林地 >耕地 >草地( 04 全国卷一) 36.(36 分 )图 6 所示的平原地域在 20 世纪 60 年月频发沙尘暴。

因沙尘中古有许多的盐尘,该地域的沙尘暴被称为 “白风暴 ”。

2019年高考区域地理专项突破作业:10中亚

2019年高考区域地理专项突破作业:10中亚

2019年高考区域地理专项突破作业:10中亚一、地理位置10中亚地区位于亚洲大陆的中部,东邻中国,西连欧洲和中东地区,北接俄罗斯,南毗印度洋和阿拉伯海湾。

二、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10中亚地区地形地貌多样,包括山地、高原、戈壁、沙漠、平原和盆地。

其中,天山山脉、帕米尔高原、塔克拉玛干沙漠、库姆塔格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等是典型的地貌现象。

2.气候特点10中亚地区气候主要分为干旱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其中,塔里木盆地、库姆塔格沙漠、哈萨克斯坦中南部等地属于典型的干旱气候,年降雨量少于500毫米。

而南部的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等地则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气候温和。

3.自然资源10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煤炭、黄金等矿产资源,以及森林、水力资源等。

其中,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家的石油、天然气储量位居全球前列。

三、人口特征1.人口数量10中亚地区总人口约为7000万,其中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是人口数量最多的两个国家。

2.文化背景10中亚地区的人们信奉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等不同宗教,同时也保留着自己的传统文化习俗,如吐鲁番盆地的维吾尔族人民保留了自己的独特民族音乐与舞蹈。

3.经济发展10中亚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互有差别,其中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以资源产业为主,经济相对较为发达;而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则经济落后,依然以农业为主。

四、文化景观1.天山天池天山天池是中国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天山山脉中的一座高山湖泊,是中国大陆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泊,被誉为“天上人间”。

2.塔塔尔寺塔塔尔寺位于中国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奇台县,是新疆著名的古代佛教寺庙之一,被誉为“西域第一名刹”。

3.崆峒山崆峒山又称为太白山,山峰海拔最高峰为霞浦峰,达5416米,是中国及亚洲大陆海拔第二高的山脉。

五、政治关系10中亚地区包括中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五个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第十讲中亚
目标达成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完成1~2题。

1.甲、乙、丙三地的典型植被依次是( )
A.荒漠、草原、荒漠
B.森林、草原、荒漠
C.森林、高山草甸、荒漠
D.草原、草原荒漠、荒漠
解析:根据图的相关信息可知图示区域为中亚地区,气候干旱是其基本特征。

从图中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来看,甲地降水在300毫米左右,乙、丙的降水量都在300毫米以下,而且丙地比乙地更少,故甲、乙、丙三地的典型植被依次是草原、草原荒漠、荒漠。

答案:D
2.丁地降水量及主要水汽来源组合,正确的是( )
A.大于300 mm;大西洋
B.大于300 mm;印度洋
C.小于300 mm;北冰洋
D.小于300 mm;印度洋
解析:丁的东南方向是海拔较高的山地,正处在来自大西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上,降水相对较多。

再从图上的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来看,丁的降水量处在300毫米以上。

答案:A
下图示意某湖7 000年来的湖面变迁状况,该湖多年平均降水量95 mm,蒸发量1 315 mm。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信息反映出( )
A.古湖泊地势北缓南陡,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荒漠
B.湖泊变迁最快的时期是距今7 000~距今5 700年
C.湖泊今盐量最大,对周围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D.距今7 000年时,湖泊南北最大距离约为150千米
解析: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区位于亚洲内陆地区,植被为温带荒漠,据湖面变化情况可判断古湖泊地势北陡南缓,湖泊变迁最快的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

湖泊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大,对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距今7 000年时,湖泊南北最大距离不到111千米(纬度相差不到1°)。

答案:C
4.该地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①破坏森林导致水土流失②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③引水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④沿湖围垦导致降水量减少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解析:该地森林较少,降水较少,水土流失较弱。

湖泊多为咸水湖,不能围垦发展种植业。

而不合理的农业活动会导致土地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

答案:B
(2018·武汉检测)读下图,回答5~6题。

5.下列不属于乙地所在湖泊面积减少原因的是( )
A.流域内气温升高,蒸发旺盛
B.流域内工农业耗水量大
C.山地冰雪融水减少,河流补给水源减少
D.河流流经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解析:该地区位于中亚及亚欧交界地区,乙湖泊是一内陆湖;由于流域内气候干旱,气候变暖蒸发加剧,以及流域内工农业发展耗水量增加流域内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使得注入湖泊的河水减少,导致湖泊面积萎缩,气候的变暖会使得冰雪融水增加,故选C。

答案:C
6.图中河流丙水文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该河流是一条外流河,主要通过雨水补给
B.该河流有结冰期,并有凌汛
C.该河流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D.该河流主要通过雨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解析:丙河是乌拉尔河,注入里海是一条内流河,排除A;因其由北向南流,有结冰期但不会出现凌汛,排除B;该河是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但这不属于河流水文特征,故排除C;因其纬度较高流域内冬季降雪春季融水补给河流及夏季大气降水补给,故选D。

答案:D
下图中的巴尔喀什湖,以湖水东部咸西部淡著称于世。

读图回答7~8题。

7.不属于巴尔喀什湖对该地区起的作用的是 ( )
A.东部农业发展的重要灌溉水源
B.缩小周边地区的气温变化
C.阻碍沙漠扩展的重要屏障
D.提供较为丰富的鱼类产品
解析:巴尔喀什湖东部水咸,不能作为灌溉水源;水域面积较大,对于调节当地气候、阻碍沙漠扩展有重要作用;该湖水质条件的差异为多种鱼类生存提供了条件。

答案:A
8.甲河入湖口的三角洲比乙河入湖口更为明显,主要原因是( )
A.甲河下游地形平坦
B.乙河沿途植被覆盖良好
C.甲河流量更大
D.乙河入湖口较深
解析:甲河为伊犁河,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受天山阻挡,使得伊犁河上游降水较多,比乙河流量大,更利于三角洲的形成。

答案:C
读某区域图,回答9~10题。

9.图中四国属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方的是( )
A.甲和乙B.乙和丙
C.乙和丁D.丙和丁
解析:甲乙丙丁分别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中国、蒙古,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国: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中国台北、泰国、美国、越南。

答案:B
10.丙国目前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 )
A.原始型B.传统型
C.过渡型D.现代型
解析:丙国是中国,中国目前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现代型。

答案:D
2015年9月,美国国家宇航局发布的卫星图片显示:图中M湖水域面积明显缩小。

据统计,该湖2020年或将完全消失。

读M湖位置图,完成11~12题。

11.导致M湖水域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工业发达,酸雨侵蚀B.植被破坏,泥沙淤积
C.过度引入湖河水灌溉D.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解析:图示信息显示入湖主要河流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大规模种植棉花、水稻,这会导致入湖径流减少,湖泊萎缩。

答案:C
12.M湖消失对该地区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A.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
B.气温年较差变大,盐尘暴频发
C.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
D.灌溉水源增加,农业增产
解析:咸海对周边地区气候具有调节功能,若消失,将使得该地区气温年较差变大,湖底裸露,冬春季节盐尘暴多发。

答案:B
二、综合题
13.读“中亚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亚深居内陆,但有不少河流、湖泊,请简述其发育的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哈萨克斯坦工业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试列举中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解析:解答该题应把握的关键是知道中亚地区的河湖与气候的关系,中亚矿产资源分布状况,以及图示天然气管道的走向及特点。

第(1)题,中亚的河流主要是内流河,湖泊主要是内流湖,发育的原因要从高山冰雪融水、山地迎风坡降水等方面分析。

第(2)题,由图可知东部矿产有煤、铁、锰、铬、铝土、铅锌、金等矿产→机械、冶金,西部石油、天然气→油气开采或加工。

第(3)题,可结合干旱地区产生的环境问题回答。

答案:(1)东部天山和帕米尔高原的冰雪融水为河湖的发育提供了比较多的水源;东高西低的地势特征使水流向西汇集,形成一些大湖、大河。

(2)分布特点:机械、冶金工业主要分布在煤、铁、锰等资源丰富的东部,石油天然气
开采和加工主要分布在油气资源丰富的西部(里海附近)。

原因:哈萨克斯坦的工业主要靠近矿产地,是原料指向型的工业。

(3)主要环境问题有: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白风暴”、水资源短缺、湖泊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14.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A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2)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3)分析甲地沙漠广布的原因。

(4)有人主张该区域建设重化工业基地,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大致位于40°N~50°N、50°E~80°E,地处北温带;地处亚欧大陆交通要道,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家,也是中亚地区国土最辽阔的国家;西濒里海,南邻咸海;与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多国接壤;处于众多宗教和民族聚居区的结合部。

(2)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部和南部为山地、丘陵且沙漠广布,中部、北部和西部为平原。

(3)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受地形阻挡作用强烈,降水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4)赞成。

该地油气资源丰富;地广人稀;地形开阔平坦;靠近河流;交通便利。

不赞成。

该地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建设重化工业基地污染严重;科技较为落后;市场需求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