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土工艺标准(101-1996)
人工挖土施工工艺标准
人工挖土施工工艺标准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及一般构筑物的基槽和管沟人工挖土施工。
二、施工准备(一)机具设备铁镐、铁锹、手推车、风镐、空压机、钢尺、坡度尺、小线、梯子、测量仪器、土方密度检查仪器等。
(二)作业条件1.土方开挖前应详细查明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
对位于基坑、管沟内的管线和相距较近的地上、地下障碍物已按拆、改或加固方案处理完毕。
2.建筑物、构筑物或管沟的定位控制线、水准基点已测设完毕,并经预检合格,已放好开挖灰线。
3.基坑(槽)、管沟位于地下水位线以下时应提前降水,将水位降至开挖底面下500mm时方可进行土方施工。
4.在城市施工要做好交通疏导方案,并经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应根据场地情况合理安排施工便道、土方存放点、运输方式和支护方案。
5.夜间施工,施工场地应安装照明设施,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警示标志。
(三)技术准备编制人工挖土施工方案,并经审批,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三、操作工艺(一)工艺流程(二)操作方法1.测放开槽线基坑、基槽尺寸应满足结构和施工要求。
当基底为渗水土质,槽底尺寸应根据排水要求和基础模板设计所需基坑大小而定。
一般基底应比基础的平面尺寸增宽0.5~1m。
当不设模板时,可按基础尺寸和施工操作工作面、最小回填工作宽度要求确定基底开挖尺寸。
不加支护的基坑、基槽应根据土质条件、基坑深度、施工方法等确定边坡坡度。
当为无水基坑,且土层构造均匀时,边坡值可参照表1确定。
表1 深度在5m内的基坑、基槽(管沟)边坡的最陡坡度注:在软土沟槽坡顶不宜设置静载或动载;需要设置时,应对土的承载力和边坡的稳定性进行验算。
2.开挖、出土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土方开挖的分层深度不宜超过0.5m,多人分段开挖时,施工层面间应留出一定的安全距离。
边坡应随挖随修整,不加支护放坡开挖的基坑,应每隔5m设坡度尺,随时检查开挖坡度是否正确。
土建工程中“应该注意的质量问题”
土建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应该注意的质量问题”一、土方工程(应该注意的质量问题)土方工程人工挖土工艺标准(10-1996)应该注意的质量问题:6.1 基底超挖:开挖基坑(槽)或管沟均不得超过基底标高。
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6.2 软土地区桩基挖土应防止桩基位移:在密集群桩上开挖基坑时,应在打桩完成后,间隔一段时间,再对称挖土;在密集桩附近开挖基坑(槽)时,应事先确定防桩基位移的措施。
6.3 基底未保护: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上的扰动。
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出0.3m厚土层,待做基础时再挖掉。
6.4 施工顺序不合理;土方开挖宜先从低处进行,分层分段依次开挖,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6.5 开挖尺寸不足:基坑(槽)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除结构宽度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
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所需的宽度,在开挖前均应考虑。
6.6 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不直不平,基底不平:应加强检查,随挖随修,并要认真验收。
土方工程机械挖土工艺标准(10-1996)应该注意的质量问题:6.l 基底超挖:开挖基坑(槽)管沟不得超过基底标高。
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6.2 基底未保护: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
如遇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30cm土层不挖,待做基础时再挖。
6.3 施工顺序不合理: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施工顺序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应注意宜先从低处开挖,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6.4 施工机械下沉:施工时必须了解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
推土机、铲运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5m以上推铲土;挖土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8m以上挖土,以防机械自重下沉。
正铲挖土机挖方的台阶高度,不得超过最大挖掘高度的1.2倍。
6.5 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基坑(槽)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和坡度,除应考虑结构尺寸要求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等所需的宽度。
(GY102-1996)机械挖土工艺标准
1—2 机械挖土工艺标准(102—1996)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物、构筑物的大型基坑(槽)、管沟以及大面积平整场地等机械挖土。
2 施工准备2.1 主要机具:2.1.1 挖上机械有:挖上机、推上机、铲运机、自卸汽车等。
2.1.2 一般机具有:铁锹(尖、平头两种)、手推车、小白线或20号铅丝和钢卷尺以及坡度尺等。
2.2 作业条件:2.2.1 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2.2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2.2.4 开挖有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一般要降至开挖面以下0.5m,然后才能开挖。
2.2.5 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
2.2.6选择土方机械,应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与作业条件、土的类别与厚度、总工程量和工期综合考虑,以能发挥施工机械的效率来确定,编好施工方案。
2.2.7 施工区域运行路线的布置,应根据作业区域工程的大小、机械性能、运距和地形起伏等情况加以确定。
2.2.8 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
2.2.9 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 分段分层平均下挖→ 修边和清底3.2 坡度的确定:3.2.1在天然湿度的上中,开挖基础坑(槽)、管沟时,当挖土深度不超过下列数值规定时,可不放坡,不加支撑。
3.2.1.1 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0m。
3.2.1.2 硬塑、可塑的粘质粉土及粉质粘土—1.25m。
3.2.1.3 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5m。
GY102-1996机械挖土工艺标准(102—1996)
筑龙网
《1—2 机械挖土工艺标准》
1—2 机械挖土工艺标准(102—1996)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物、构筑物的大型基坑(槽)、管沟以及大
面积平整场地等机械挖土。 2 施工准备
2.1 主要机具: 2.1.1 挖上机械有:挖上机、推上机、铲运机、自卸汽车等。 2.1.2 一般机具有:铁锹(尖、平头两种)、手推车、小白线或 20 号铅丝和 钢卷尺以及坡度尺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 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2.2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开 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 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2.2.4 开挖有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 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开挖面以下 0.5m,然后才能开挖。 2.2.5 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应事先经过检 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 2.2.6 选择土方机械,应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与作业条件、土的类别与厚度、 总工程量和工期综合考虑,以能发挥施工机械的效率来确定,编好施工方案。 2.2.7 施工区域运行路线的布置,应根据作业区域工程的大小、机械性能、 运距和地形起伏等情况加以确定。 2.2.8 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 人工进行。 2.2.9 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 分段分层平均下挖→ 修边和清底 3.2 坡度的确定:
汽车在另一恻装运土。 3.3.4 挖土机沿挖方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基坑(槽)
人工挖土工艺标准
人工挖土工艺标准一、背景介绍人工挖土作为一种基本的土方工程方式,在工程施工中被广泛应用。
而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因此,制定一套可靠的人工挖土工艺标准,对于确保土方工程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标准内容人工挖土工艺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 作业前准备作业前准备是确保人工挖土工程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
要求在进行挖土作业前,必须完成以下准备工作:•检查土方工程设计图和规范,了解挖土范围、深度和坡度要求。
•对场地进行勘测,确定挖土现场地形、土质和稳定性情况。
•清除挖土现场上的障碍物,开挖通道、设立安全防护措施。
2. 挖土工艺挖土工艺是保障挖土作业顺利进行的核心要素。
要求在挖土的过程中,按照下列工艺进行:•根据设计深度,从土面开始逐层挖掘,保持坑面整洁。
•发现松散土层或泥浆层时,要及时处理并及时排出坑外。
•发现岩石时,要进行钻孔炸掉或人工劈开。
•挖土到设计深度后,要对坑面进行整理,确保坑面和坑底的水平度。
3. 挖土质量控制挖土质量控制是保障人工挖土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需要根据挖土深度和坡度要求,在挖土的过程中,加强对挖土质量的控制和监督。
确保挖土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4. 安全防护要求人工挖土安全防护意识和措施是保证挖土施工人员安全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要求做好以下安全防护工作:•在挖土作业前,要对坑面进行检查和安全排查,确认无人后方可开始挖土作业。
•在挖土过程中,要尽量保持斜坡边缘和坑底的坚固性和完整性,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人员在坑内作业时,应佩戴安全帽、安全带并开启坑内通风设备。
•对松散土层、泥浆层、岩石等隐患要及时发现和处理。
三、结论人工挖土工艺标准是人工挖土作业的重要保证。
本标准依据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实际需要,明确了人工挖土工艺、挖土质量控制、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应遵行标准。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本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建筑工程人工挖土方标准
1土方工程1-1 人工挖土工艺标准(101-1996)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及民用建筑物、构筑物的基坑(槽)和管沟等人工挖土。
2施工准备2.1 主要机具:尖、平头铁锹、手锤、手推车、梯子、铁镐、撬棍、钢尺、坡度尺、小线或20号铅丝等。
2.2 作业条件:2.2.1 土方开挖前,应摸清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并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2.2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场地表面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度,在施工区域内,要挖临时性排水沟。
2.2.4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2.2.5 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低于开挖底面的50cm,然后再开挖。
2.2.6 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3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坡度的确定:3.2.1 在天然湿度的土中,开挖基坑(槽)和管沟时,当挖土深度不超过下列数值的规定,可不放坡,不加支撑。
3.2.1.1 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0m;3.2.1.2 硬塑、可塑的粘质粉土及粉质粘土——1.25m;3.2.1.3 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5m;3.2.1.4坚硬的粘土——2.0m。
3.2.2 超过上述规定深度,在5m以内时,当土具有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好,且无地下水,不加支撑的基坑(槽)和管沟,必须放坡。
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表1-1的规定。
3.3.1 开挖各种浅基础,如不放坡时,应先沿灰线直边切出槽边的轮廓线。
3.3.2 开挖各种槽坑;3.3.2.1 浅条形基础。
一般粘性土可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每层深度以60cm为宜,从开挖端部逆向倒退按踏步型挖掘。
101-人工挖土安全技术交底.doc
3、开挖深度超过2m时,必须在周边设置牢固的安全防护栏,并立挂密目安全网。槽深大于2.5m时,应分层挖土,层高不得超过2m,层间应设平台,平台宽度不得小于0.5m。作业时两人横向间距不得小于2m,纵向间距不得小于3m。严禁掏洞挖土、搜底扩槽,严禁在槽内或坑坡角下休息。
4、作业时必须遵守劳动纪机械挖土清理槽底作业时,应注意以下要求:
(1)土斗落稳时方可靠近作业。
(2)在竖井(坑)内作业时,必须服从指挥人员的指挥。
(3)垂直运输时,作业人员必须立即撤至边缘安全位置。
(4)严禁进入铲斗回转半径范围,必须等挖掘机停止作业后方可进入颤抖回转半径范围进行清槽作业。
9、槽、坑、沟边上口边1m以内,不得来回上人走动,不得堆放任何物、料、机具或杂物,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5m。槽、坑、沟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间距不得小于1.5m。堆土不得遮压检查井、消防井等设施。
11、在从事挖土作业前必须熟悉作业内容、作业环境,对使用的工具要进行检修,不牢固着不得使用,作业时必须执行安全技术交底,服从带班人员指挥。
12、开挖槽(坑、沟)深度超过1m时必须根据土质和开挖深度情况按技术交底要求放坡、支撑或护壁。遇边坡不稳、有坍塌危险征兆时,必须立即撤离现场,并报告有关负责人,经过安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10、人工挖土应提前做到以下要求:
(1)作业中应避开管线和构筑物。
(2)地下构筑物外露时,应按交底要求进行加固保护。
(3)挖土前应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了解地下管线、人防及其他构筑物情况,按要求坑探,掌握构筑物的具体位置。
(4)在现场电力、通讯电缆2m范围内和现场燃气、热力、给排水等管道1m范围内挖土时,必须在主管单位人员的监护下采取人工开挖。
中国某建设总公司人工挖土施工工艺
人工挖土施工工艺标准目次1 适用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施工准备 (1)4 操作工艺 (1)5 质量控制 (3)6 质量标准 (4)7 成品保护 (4)人工挖土施工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基坑—(槽)和管沟等人工挖土工程。
2 引用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 施工准备3.1 作业条件3.1.1 开挖前,应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对靠近基坑(槽)的原有建筑物、电杆、塔架等采取保护或加固措施。
3.1.2 降低地下水位至标准要求。
3.1.3 在挖方前,应做好地面排水,整场地的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排水沟的坡度不应小于2‰。
3.1.4 修筑好运输道路。
3.1.5 复验定位轴线桩、水准基点和挖土灰线,并办完预检手续。
3.1.6 夜间作业,应根据需要设置照明设施,在危险区域设置明显警戒标志。
3.2 主要机具准备铁锹(尖、平头)、大锤、手推车、梯子、铁镐、撬棍、钢尺、坡度尺、小线或20#铅丝等。
4 操作工艺4.1 工艺流程4.2 坡度的确定人工挖土的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 人工挖土的边坡坡度一般性粘土注:1、设计有要求时,应符合设计标准。
2、如采用降水或其它加固措施,可不受本表限制,但应计算复核。
3、开挖深度对软土不应超过4m,对硬土不应超过8m。
4.3 根据基础和土质、现场出土等条件合理确定开挖顺序,然后再分段分层下挖。
4.44.5 开挖各种基坑(槽)4.5.1 浅条形基础。
一般粘性土可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每层深度以60㎝为宜,从开挖端部逆向倒退按踏步型挖掘。
碎石类土先用镐翻动,正向挖掘,每层深度视翻土厚度而定,每层应清底和出土,然后逐步挖掘。
4.5.2 浅管沟。
与浅的条形基础开挖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沟帮不需切直修平。
标高按龙门板上平往下返出沟底尺寸,接近设计标高后,再从两端龙门板下面的沟底标高上返50㎝为基准点,拉小线用尺检查沟底标高,最后修整沟底。
1 人工挖土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 人工挖土施工工艺标准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人工开挖基坑(槽)的施工要求、方法和质量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工程及一般构筑物的基坑(槽)和管沟人工挖土施工。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30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025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JGJ120 建筑基坑支护规程1.3 术语和定义1.3.1 人工挖土采取人力利用铲、锹、镐等工具对基坑(槽)及管沟土方进行挖除。
1.3.2 地基为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1.3.3 基础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组成部分。
1.3.4 建筑基坑为进行建筑物(包括构筑物)基础与地下室的施工所开挖的地面以下空间。
1.3.5 基坑(槽)侧壁构成建筑基坑围体某一侧面。
1.4 施工准备1.4.1 技术准备1.4.1.1 熟悉图纸,了解地质勘探报告中的工程地质概况,编制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并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质量、环保、文明施工交底。
1.4.1.2 根据给定的永久性坐标、水准点,按建筑物总平面和建筑红线要求,引测到现场。
在建筑物周围设置测量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平基准点,做好轴线控制的测量和校核。
1.4.2 物资准备1.4.2.1 定位用的木桩、龙门板,小线或20号铅丝等。
1.4.2.2 基坑(槽)作简单支护时,支护用材料。
1.4.2.3 雨期施工应准备护坡用材料(如塑料布、钢丝网、水泥等)。
1.4.2.4 冬期施工应准备基底保温覆盖材料。
1.4.3 施工设施准备1.4.3.1 施工机械翻斗车、运土车辆、水泵等。
1.4.3.2 主要工具用具尖、平头铁锹、铁镐、撬棍、、手推车等。
人工挖土工艺标准(101-1996)
人工挖土工艺标准()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及民用建筑物、构筑物的基坑(槽)和管沟等人工挖土。
施工准备主要机具:尖、平头铁锹、手锤、手推车、梯子、铁镐、撬棍、钢尺、坡度尺、小线或号铅丝等。
作业条件:土方开挖前,应摸清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并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场地表面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度,在施工区域内,要挖临时性排水沟。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低于开挖底面的,然后再开挖。
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操作工艺工艺流程: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分层开挖→修整槽边→清底坡度的确定:在天然湿度的土中,开挖基坑(槽)和管沟时,当挖土深度不超过下列数值的规定,可不放坡,不加支撑。
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一;硬塑、可塑的粘质粉土及粉质粘土一;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一;坚硬的粘土一。
超过上述规定深度,在以内时,当土具有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好,且无地下水,不加支撑的基坑(槽)和管沟,必须放坡。
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表的规定。
根据基础和土质以及现场出土等条件,要合理确定开挖顺序,然后再分段分层平均开挖。
各类土的边坡坡度边坡坡度(高∶宽) 表坡顶无荷载坡质有静载坡顶有动载中密的砂土∶∶∶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 ∶∶∶硬塑的轻亚粘土∶∶∶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 ∶∶∶硬塑的亚粘土、粘土∶∶∶老黄土∶∶∶软土(经井点降水后) ∶开挖各种浅基础,如不放坡时,应先沿灰线直边切出槽边的轮廓线。
开挖各种槽坑:浅条形基础。
一般粘性土可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每层深度以为宜,从开挖端都逆向倒退按踏步型挖掘。
人工挖土工艺标准
1 土方工程1-1人工挖土工艺〔101-1996〕1范围本工艺适用于一般工业及民用建筑物、构筑物的基坑〔槽〕和沟等人工挖土。
2 施工准备2.1主要机具:尖、平头铁锹、手锤、手推车、梯子、铁镐、撬棍、钢尺、坡度尺、小线或20铅丝等。
2.2作业条件:土方开挖前应摸清地下线等障碍物并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去除和处理完毕。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程度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场地外表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度在施工区域内要挖临时性排水沟。
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当设置明显标志。
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低于开挖底面的50cm然后再开挖。
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3 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分层开挖修整槽边清底3.2 坡度确实定:在天然湿度的土中开挖基坑〔槽〕和沟时当挖土深度不超过以下数值的有关规定可不放坡不加支撑。
实、中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0m;硬塑、可塑的粘质粉土及粉质粘土——1.25m;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5m;坚硬的粘土——2.0m。
超过上述规定深度在5m以内时当土具备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好且无地下水不加支撑的基坑〔槽〕和沟必须放坡。
边坡最陡坡度应当符合表1-1的有关规定。
各类土的边坡坡度表1-13.3 根据根底和土质以及现场出土等条件要合理确定开挖顺序然后再分段分层平均下挖。
开挖各种浅根底如不放坡时应该先沿灰线直边切出槽边的轮廓线。
开挖各种槽坑;浅条形根底。
一般粘性土可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每层深度以60cm 为宜从开挖端部逆向倒退按踏步型挖掘。
碎石类土先用镐翻松正向挖掘每层深度视翻土厚度而定每层应清底和出土然后逐步挖掘。
浅沟。
人工挖土工艺标准
人工挖土工艺标准人工挖土工艺标准是指在工程施工中,通过人工挖土的方式对土壤进行开挖处理,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施工,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人工挖土工艺标准一般由土工勘察单位或施工单位制定,并经常对其进行更新和完善。
一、人工挖土工艺标准的实施意义人工挖土工艺标准是保障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在现代建筑和工程施工中,人工挖土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施工方式,但是如果没有标准的操作和规范的施工,就会出现土方塌方、工人伤亡等安全事故以及工程质量的降低等问题,因此,制定人工挖土工艺标准对于保护工程安全和质量也非常关键。
二、人工挖土工艺标准的适用范围人工挖土工艺标准适用于各种建筑和工程施工项目的土方开挖过程,包括房屋建筑、地基处理、道路、桥梁等重要工程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按照人工挖土工艺标准进行施工,可以有效地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能够保护环境和工人的安全。
三、人工挖土工艺标准的主要内容1. 土方开挖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土方开挖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施工人员的培训、对施工现场的评估、土地调查和勘探、编制施工计划等。
同时,还需要对地面和建筑物进行防护,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 土方开挖的工艺流程在进行土方开挖时,需要经过以下几个工艺步骤:首先,需要在开挖区域上进行测量和标记。
然后,进行顶土清理和淤泥清除,在保证工人的安全的前提下,按照一定的开挖深度和步骤进行开挖。
同时,还需要对开挖区域的土方进行分类和处理。
3. 施工环境的控制在进行土方开挖时,需要控制施工环境的温度、湿度、振动和噪音等参数,以保护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同时,还需要合理安排施工工艺流程,防止由于交叉作业引起的安全事故和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
4. 施工质量的控制为了保证土方开挖的质量,需要对开挖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包括监测施工总量、记录操作过程和记录土方的分类和处理等。
还需要对开挖过程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和确认。
四、结论人工挖土在建筑和工程施工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流程,为了保障工程安全和质量,必须制定成规范化的施工操作标准和工艺流程。
机械挖土工艺标准(1021996)[003]
机械挖土工艺标准(102-1996)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物、构筑物的大型基坑(槽)、管沟以及大面积平整场地等机械挖土。
施工准备2.1 主要机具:2.1.1 挖土机械有:挖土机、推土机、铲运机、自卸汽车等。
2.1.2 一般机具有:铁锹(尖、平头两种)、手推车、小白线或20号铅丝和钢卷尺以及坡度尺等。
2.2 作业条件:2.2.1 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2.2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2.2.4 开挖有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一般要降至开挖面以下0.5m,然后才能开挖。
2.2.5 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
2.2.6 选择土方机械,应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与作业条件、土的类别与厚度、总工程量和工期综合考虑,以能发挥施工机械的效率来确定,编好施工方案。
2.2.7 施工区域运行路线的布置,应根据作业区域工程的大小、机械性能、运距和地形起伏等情况加以确定。
2.2.8 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
2.2.9 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平均下挖→修边和清底3.2 坡度的确定:3.2.1 在天然湿度的土中,开挖基础坑(槽)、管沟时,当挖土深度不超过下列数值规定时,可不放坡,不加支撑。
3.2.1.1 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一1.0rn。
3.2.1.2 硬塑、可塑的粘质粉土及粉质粘土一1.25m。
3.2.1.3 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5m。
人工回填土工艺标准(104-1996)
人工回填土工艺标准(104-1996)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物中的基坑、基槽、室内地坪、管沟、室外肥槽及散水等人工回填土。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土: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
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0mm,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1.2 主要机具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40~60mm)、木耙、铁锹(尖头与平头)、2m靠尺、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2.2 作业条件:2.2.1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2.2 回填前应对基础、箱型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且要办好隐检手续。
其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土。
2.2.3 房心和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煤气的管道安装和管沟墙间加固后,再进行。
并将沟槽、地坪上的积水和有机物等清理干净。
2.2.4 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
如在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上,每隔3m 钉上水平板;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上标高控制木桩。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 检验土质→ 分层铺土、耙平→ 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 修整找平验收3.2 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肥槽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3.3 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上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4 回填土应分层铺摊。
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
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rn;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
建筑人工挖土施工工艺标准5
建筑人工挖土施工工艺标准5建筑人工挖土施工工艺标准5提要: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低于开挖底面的50cm建筑人工挖土施工工艺标准51人工挖土主要机具:尖、平头铁锹、手锤、手推车、梯子、铁镐、撬棍、钢尺、坡度尺、小线或20号铅丝等。
作业条件:土方开挖前,应摸清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并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场地表面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度,在施工区域内,要挖临时性排水沟。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低于开挖底面的50cm,然后再开挖。
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工艺流程: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分层开挖→修整槽边→清底坡度的确定:在天然湿度的土中,开挖基坑(槽)和管沟时,当挖土深度不超过下列数值的规定,可不放坡,不加支撑。
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一;硬塑、可塑的粘质粉土及粉质粘土一;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一;坚硬的粘土一超过上述规定深度,在5m以内时,当土具有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好,且无地下水,不加支撑的基坑(槽)和管沟,必须放坡。
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表1-1的规定。
根据基础和土质以及现场出土等条件,要合理确定开挖顺序,然后再分段分层平均开挖。
开挖各种浅基础,如不放坡时,应先沿灰线直边切出槽边的轮廓线。
开挖各种槽坑:浅条形基础。
一般粘性土可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每层深度以60cm为宜,从开挖端都逆向倒退按踏步型挖掘。
碎石类土先用镐翻松,正向挖掘,每层深度,视翻土厚度而定,每层应清底和出土,然后逐步挖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挖土工艺标准(101-1996)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及民用建筑物、构筑物的基坑(槽)和管沟等人工挖土。
@@1
施工准备
2.1 主要机具:尖、平头铁锹、手锤、手推车、梯子、铁镐、撬棍、钢尺、坡度尺、小线或20号铅丝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土方开挖前,应摸清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并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2.2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场地表面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度,在施工区域内,要挖临时性排水沟。
2.2.4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2.2.5 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低于开挖底面的50cm,然后再开挖。
2.2.6 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 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 分层开挖→ 修整槽边→ 清底
3.2 坡度的确定:
3.2.1 在天然湿度的土中,开挖基坑(槽)和管沟时,当挖土深度不超过下列数值的规定,可不放坡,不加支撑。
3.2.1.1 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一1.0m;
3.2.1.2 硬塑、可塑的粘质粉土及粉质粘土一1.25m;
3.2.1.3 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一1.5m;
3.2.1.4 坚硬的粘土一2.0m。
3.2.2 超过上述规定深度,在5m以内时,当土具有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好,且无地下水,不加支撑的基坑(槽)和管沟,必须放坡。
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表1-1的规定。
3.3 根据基础和土质以及现场出土等条件,要合理确定开挖顺序,然后再分段分层平均开挖。
各类土的边坡坡度边坡坡度(高∶宽) 表1-1
坡顶无荷载坡质有静载坡顶有动载
1中密的砂土 1∶1.00 1∶1.25 1∶1.50
2中密的碎石类土 (充填物为砂土) 1∶0.75 1∶1.00 1∶1.25
3硬塑的轻亚粘土 1∶0.67 1∶0.75 1∶1.00
4中密的碎石类土 (充填物为粘性土) 1∶0.50 1∶0.67 1∶0.75
5硬塑的亚粘土、粘土 1∶0.33 1∶0.50 1∶0.67
6老黄土 1∶0.10 1∶0.25 1∶0.33
7软土 (经井点降水后) 1∶1.00
3.3.1 开挖各种浅基础,如不放坡时,应先沿灰线直边切出槽边的轮廓线。
3.3.2 开挖各种槽坑:
3.3.2.1 浅条形基础。
一般粘性土可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每层深度以60cm为宜,从开挖端都逆向倒退按踏步型挖掘。
碎石类土先用镐翻松,正向挖掘,每层深度,视翻土厚度而定,每层应清底和出土,然后逐步挖掘。
3.3.2.2 浅管沟。
与浅的条形基础开挖基本相同,仅沟帮不切直修平。
标高按龙门板上平往下返出沟底尺寸,当挖土接近设计标高时,再从两端龙门板下面的沟底标高上返50cm为基准点,拉小线用尺检查沟底标高,最后修整沟底。
3.3.2.3 开挖放坡的坑(槽)和管沟时,应先按施工方案规定的坡度,粗略开挖,再分层按坡度要求做出坡度线,每隔3rn左右做出一条,以此线为准进行铲坡。
深管沟挖土时,应在沟帮中间留出宽度80cm左右的倒土台。
3.3.2.4 开挖大面积线基坑时,沿坑三面同时开挖,挖出的土方装入手推车或翻斗车,由未开挖的一面运至弃土地点。
3.4 开挖基坑(槽)或管沟,当接近地下水位时,应先完成标高最低处的挖方,以便在该处集中排水。
开挖后,在挖到距槽底50cm以内时,测量放线人员应配合抄出距槽底50cm平线;自每条槽端部20cm处每隔2~3m,在槽帮上钉水平标高小木橛。
在挖至接近槽底标高时,用尺或事先量好的50cm标准尺杆,随时以小木橛上平,校核槽底标高。
最后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据此修整槽帮,最后清除槽底土方,修底铲平。
3.5 基坑(槽)管沟的直立帮和坡度,在开挖过程和敞露期间应防止塌方,必要时应加以保护。
在开挖槽边弃土时,应保证边坡和直立帮的稳定。
当土质良好时,抛于槽边的土方(或材料)应距槽(沟)边缘0.8m以外,高度不宜超过l.5m。
在柱基周围、墙基或围墙一侧,不得堆土过高。
3.6 开挖基坑(槽)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至弃土处,避免二次搬运。
3.7 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季进行。
否则工作面不宜过大。
应分段、逐片的分期完成。
雨季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注意边坡稳定。
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或设置支撑。
同时应在坑(槽)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
施工时,应加强对边坡、支撑、土堤等的检查。
3.8 土方开挖不宜在冬期施工。
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时,其施工方法应按冬施方案进行。
采用防止冻结法开挖土方时,可在冻结前用保温材料覆盖或将表层土翻耕耙松,其翻耕深度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一般不小于0.3m。
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必须防止基础下的基土遭受冻结。
如基坑(槽)开挖完毕后,有较长的停歇时间,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适当厚度的松土,或用其他保温材料覆盖,地基不得受冻。
如遇开挖土方引起邻近建筑物(构筑物)的地基和基础暴露时,应采用防冻措施,以防产生冻结破坏。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柱基、基坑、基槽和管沟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
4.2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1-2。
基坑、管沟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值表1-2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2 3 标高长度、宽度边坡偏陡+0 -50 -0 不允许用水准仪检查用经纬仪、拉线和尺量检查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
成品保护
5.1 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挖运土时不得碰撞,也不得坐在龙门板上休息。
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检查是否正确。
5.2 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邻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或变形。
必要时,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
5.3 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立即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
在敷设地上或地下管道、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损坏管线。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基底超挖:开挖基坑(槽)或管沟均不得超过基底标高。
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6.2 软土地区桩基挖土应防止桩基位移:在密集群桩上开挖基坑时,应在打桩完成后,间隔一段时间,再对称挖土;在密集桩附近开挖基坑(槽)时,应事先确定防桩基位移的措施。
6.3 基底未保护: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上的扰动。
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出0.3m厚土层,待做基础时再挖掉。
6.4 施工顺序不合理;土方开挖宜先从低处进行,分层分段依次开挖,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6.5 开挖尺寸不足:基坑(槽)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除结构宽度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
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所需的宽度,在开挖前均应考虑。
6.6 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不直不平,基底不平:应加强检查,随挖随修,并要认真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