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电子教案3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深入理解作者揭示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辩证统一”的艺术规律,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艺术之美。

二、学习作者举一反三地说明抽象事理的方法以及深入浅出、明白晓畅的说明语言。

三、培养学生梳理思路和概括内容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体会作者引入音乐、舞蹈、绘画艺术来说明建筑艺术特点的方法。

二、理解“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如何有机统一。

[教学设想]分汲取、解读(第一课时)与探讨、拓展(第二课时)两个学习步骤,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拓展,有所发现,体会作者广博的学识,领略中国艺术博大精深之美。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说明:在于引发学生对作者以及作者的学识深入探讨的兴趣)你去过西安、见过西安的城墙吗?你能想象如果北京城墙不拆,现在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吗?“北京的城墙可以建成环城公园,这将是一个长达3975公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立体公园。

夏季黄昏,可供数十万人纳凉游憩。

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眺,俯视全城,西北苍苍的西山,东南无际的平原,居住于城市的人民可以这样接近大自然,胸襟壮阔——”这段话是著名建筑家、本文作者梁思成在50年代对保留北京城墙的意义所作的形象展望。

如今,“文化遗产”意识深入人心,人们保护古建筑的觉悟越来越高,当年,梁思成为保留中国古建筑和北京城墙的奔走呼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是什么赋予了这位建筑学家极富穿越感的远见卓识呢?今天我们学习他的文章或许能够找到一些答案。

二、通读全文,整体把握1蓖ǘ寥文,你能否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在哪几段?并试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观点。

点拨:学习运用关键句(体现行文思路的句子)确定文章主要内容,学会从各段的重复性语句中提炼概括作者观点。

明确:作者观点——重复与变化的有机统一构成了建筑之美,两者缺一不可。

(可通过关注第1段对“重复与变化”的解题和第2段段尾、第8段过渡段落中反复出现的“统一”一词,作出提炼与概括。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地球上的水”,包括三个课时:水的循环、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污水治理。

本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水的基本知识,掌握水循环的原理,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性,以及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水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水的循环、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污水治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此外,学生的环保意识有待提高,他们需要通过学习,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性,学会珍惜和保护水资源。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循环的原理,掌握水资源的基本知识,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性,学会珍惜和保护水资源。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水循环的原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污水处理的方法。

2.教学难点:水循环的原理,污水处理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水循环的原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污水处理的方法。

2.观察法:观察水的循环实验,了解水循环的过程。

3.实验法:进行水的循环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水循环的过程。

4.讨论法:分组讨论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污水处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水的循环实验器材,污水处理模型。

2.学具:实验记录本,彩色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水的循环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水是如何循环的。

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水循环的原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污水处理的方法。

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水的循环实验,观察水循环的过程,并记录实验结果。

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污水处理的方法,并提出建议。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3篇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3篇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能区分声音的大小与高低。

2、能找到改变乐器发声的响度与音高的方法。

3、培养学生敢于猜想、尊重证据、乐于合作的.科学研究态度。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敢于猜想、尊重证据、乐于合作的科学研究态度。

教学难点:能找到改变乐器发声的响度与音高的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适合制作乐器的材料。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学生说一说自己准备制作什么乐器,激发学生制作的欲望和兴趣。

二、动手制作。

1、选择材料。

学生小组合作,根据自己的设计选择合适的制作材料。

教师巡视指导。

2、动手实验。

学生小组实验各种不同材料发声的大小、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代表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3、制作乐器。

小组合作制作乐器。

(教师强调在使用小刀、剪子时要注意安全)4、改进乐器。

学生小组演奏乐器,发现不足,合作研究加以改进。

三、总结。

各组派代表汇报自己的制作成果。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一、目的要求:1.能正确观察出吸气与呼气时胸部发生的变化。

2.用正确的方法测量自己的肺活量,能按照要求制作一个模拟肺进行呼吸的模型。

3.能运用调查的方法,获得有关呼吸系统疾病的信息。

4.能有根据地解释人体吸气和呼气的过程,解释每个人肺活量和心率不同的现象,能与其他同学交换自己的看法。

5.能利用模型解释呼吸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并能举例说明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的因素。

6.能分别提出几条减少呼吸系统疾病和保持呼吸系统健康的具体措施。

7.能举例说明感冒时,应选择什么药物治疗,并能对自己的选择说明理由。

二、教学重点1.能正确观察出吸气与呼气时胸部发生的变化。

2.能利用模型解释呼吸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并能举例说明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的原因。

3.能分别提出几条减少呼吸系统疾病和保持呼吸系统健康的具体措施。

三、教学难点:1.能有根据地解释人体吸气和呼气的过程,解释每个人肺活量和心率不同的现象,能与其他同学交换白己的看法。

2.能利用模型解释呼吸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并能举例说明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的因素。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科学第三单元教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科学第三单元教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科学第三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新教科版六年级上科学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地球上的水》,主要包括了水资源的分布、水循环、水的净化和保护水资源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本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状况,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学会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水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等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意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水循环、水的净化和保护水资源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节约用水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水资源的分布、水循环、水的净化和保护水资源的基本知识。

2.难点:水循环的原理、水的净化方法。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3.实验教学: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水循环、水的净化等知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动画、视频等。

2.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如水槽、玻璃棒、活性炭等。

3.教学资源:收集有关水资源保护的资料,以便进行拓展教学。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状况,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地球上的水资源是如何分布的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呈现(1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水资源的分布、水循环、水的净化和保护水资源等基本知识。

2.针对水循环,教师讲解水循环的原理,并通过动画演示水循环过程。

3.介绍水的净化方法,如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操练(15分钟)1.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活性炭对水中有色杂质的吸附作用。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第一章:人体的运动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掌握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基本知识。

3. 学会用科学方法观察和分析人体运动。

教学内容:1. 人体的运动系统2. 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结构与功能3. 人体的运动原理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人体的运动视频,引发学生对人体的运动产生兴趣。

2. 讲解:介绍人体的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讲解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结构与功能。

3. 实践:学生进行简单的运动实验,观察和分析人体的运动原理。

第二章:声音的世界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3. 学会用科学方法观察和分析声音现象。

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2. 声音的传播3. 声音的三个特性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声音现象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声音产生兴趣。

2. 讲解:介绍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讲解声音的三个特性。

3. 实践:学生进行简单的声音实验,观察和分析声音现象。

第三章:地球与宇宙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特点和位置。

2. 掌握太阳、月球和行星的基本知识。

3. 学会用科学方法观察和研究地球与宇宙现象。

教学内容:1. 地球的特点和位置2. 太阳、月球和行星的基本知识3. 地球与宇宙的研究方法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与宇宙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地球与宇宙产生兴趣。

2. 讲解:介绍地球的特点和位置,讲解太阳、月球和行星的基本知识。

3. 实践:学生进行简单的地球与宇宙观察和研究实验,掌握研究方法。

第四章:光与色彩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

2. 掌握光的折射和色散原理。

3. 学会用科学方法观察和分析光与色彩现象。

教学内容:1. 光的传播和反射2. 光的折射和色散原理3. 光与色彩的研究方法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光与色彩的现象,引发学生对光与色彩产生兴趣。

2. 讲解:介绍光的传播和反射,讲解光的折射和色散原理。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一、第一章教案:物质与材料1. 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定义和分类。

(2)掌握常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

2. 教学内容(1)物质的定义和分类。

(2)常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定义和分类。

(2)新课:讲解物质的定义和分类,介绍常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3)实践: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二、第二章教案:简单机械1. 教学目标(1)了解简单机械的定义和分类。

(2)掌握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

2. 教学内容(1)简单机械的定义和分类。

(2)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简单机械的定义和分类。

(2)新课:讲解简单机械的定义和分类,介绍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实践: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三、第三章教案:能量与生活1. 教学目标(1)了解能量的定义和分类。

(2)掌握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

2. 教学内容(1)能量的定义和分类。

(2)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能量的定义和分类。

(2)新课:讲解能量的定义和分类,介绍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3)实践: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四、第四章教案:生物与生活1. 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2)掌握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

2. 教学内容(1)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2)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2)新课:讲解生物的特征和分类,介绍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3)实践: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对现象的原因、条件、过程和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借助资料完善自己的猜想。

2、会从众多的问题中选出科学问题,能通过查阅资料丰富自己的猜想。

3、乐于接受他人的观点,学会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学习。

教学重点:1、借助他人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猜想,但又不迷信。

2、通过各种方法选出科学问题。

教学难点:选出科学问题。

教具准备:几盆身子倾斜的花草,资料卡,图片,关于植物的书籍,准备好资料本。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察与提问在每组桌子上放置一盆倾斜的凤仙花,斜向南方。

师:不知道什么时候,窗台边上的凤仙花,都悄悄的把头探向了窗外。

它们倾斜着身子,好像被窗外的某种力量所吸引。

有标记的这里向着南方。

你们能找到答案吗?学生思索,可以有少部分的学生回答。

师: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现象?比如路边的哪棵树、盆景、向日葵(教师出示照片)。

对于这些现象,我们有哪些认识和疑惑?请同学们交流。

二、猜想与假设师:谁有这么大的魅力,让花草为之倾倒?请同学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条件、过程进行猜想。

学生讨论后交流。

教师记录学生的猜想。

师:要找到真正的答案,我们很有必要要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帮助我们作出更全面的猜想。

比如科学家的研究、学者的报告,书上的资料等。

三、分析与总结师:这么多猜想,究竟真正的答案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分析大家作出的各种猜想,对于明显不符合实际的猜想,我们应及时排除,以确保更具有价值的假设能得以研究。

这样获得的问题,才更可能是一个科学问题。

(板书《植物角里的科学问题》)师:哪个假设最不可能成立呢?说说理由。

请同学说出判断的方法和结果。

比如,“不可能是风刮斜的。

因为这几天没有大风;另外,窗户晚上还关着,没有北风吹过来。

”我们可以通过报纸查天气预报,还可以实地观察。

记录学生最后留下的科学问题。

师:我们不能对所有的猜想都进行探究,因为时间、能力、条件等都是有限的,怎么办呢?我们常常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来帮助我们作出更全面的猜想;同时又要对这些猜想进行选择,可以用观察、访问、分析等方法选出可能成立的假设,选出科学的问题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第一章:人体的运动系统1.1 骨骼和肌肉教学目标:了解骨骼和肌肉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掌握骨骼和肌肉的相互作用。

教学内容:介绍骨骼和肌肉的基本构成。

讲解骨骼和肌肉的功能。

展示骨骼和肌肉的相互作用。

1.2 骨骼的分类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骨骼的分类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骨骼的分类。

讲解骨骼的功能。

1.3 肌肉的类型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肌肉的类型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肌肉的类型。

讲解肌肉的功能。

第二章:人体的呼吸系统2.1 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呼吸道的组成。

讲解呼吸道的功能。

2.2 肺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肺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肺的结构。

讲解肺的功能。

2.3 呼吸的过程教学目标:了解呼吸的过程。

教学内容:讲解呼吸的过程。

第三章:人体的消化系统3.1 消化道的组成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消化道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消化道的组成。

讲解消化的功能。

3.2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学目标:了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教学内容:讲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讲解食物的吸收过程。

第四章:人体的循环系统4.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心脏的结构。

讲解心脏的功能。

4.2 血管的类型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血管的类型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血管的类型。

讲解血管的功能。

4.3 血液循环的过程教学目标: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

教学内容:讲解血液循环的过程。

第五章:人体的泌尿系统5.1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泌尿系统的组成。

讲解泌尿系统的功能。

5.2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学目标:了解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教学内容:讲解尿液的形成过程。

讲解尿液的排出过程。

第六章:人体的内分泌系统6.1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教学目标:理解内分泌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掌握主要内分泌腺的位置和它们的作用。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多种多样的自然现象气象万千:认识不同气象现象,如风、云、雨、雪等。

地球的力量:了解地震、火山、山川等地理现象。

2. 生命在变化中成长植物的生长:学习种子发芽、植物生长的过程。

动物的发育:了解昆虫、鱼类、鸟类等动物的发育过程。

3.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能量无处不在: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等。

能量的转化:学习能量转化的实例,如水力发电、太阳能电池等。

4. 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生环境保护: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习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环保行为。

和谐共生: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途径。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不同自然现象的特点及成因。

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认识生命的神奇。

理解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原理,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

培养环保意识,学会与自然和谐共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激发学习兴趣。

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原理。

环保意识的形成与实践。

2. 教学重点:自然现象的特点及成因。

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象现象图片、地球仪、植物种子、动物模型等。

实验器材:显微镜、放大镜、温度计、能量转化装置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植物种子、土壤、浇水工具等。

学生个人实验器材: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实践情景引入,如观察校园内的气象现象、植物生长等。

2. 新课内容:通过讲解、实验、讨论等形式,学习各章节内容。

3. 例题讲解:指导学生分析典型例题,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2. 内容:各章节及重点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优秀6篇)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优秀6篇)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优秀6篇)六年级科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

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

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

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3篇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3篇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8教学目标:1、在制定研究方案的基础上,搜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

2、利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解释本组研究内容的过程和结果。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让学生共同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在制定研究方案的基础上,搜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

教学难点:利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解释本组研究内容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实验记录表、手表、跳绳、神经系统课件、血液循环系统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健康,那怎样才能做到健康生活呢?就让我们一起《登上健康快车》。

二、探究活动。

1、计划于组织。

(1)学生完成“脉搏频率与各种运动的关系”实验,并填写好实验记录表。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定“情绪与脉搏快慢的关系实验设计”研究方案。

(3)学生自读“小资料”,了解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教师加以讲解引导。

2、事实与证据。

(1)学生搜集证据,对“情绪与脉搏快慢的关系”的实验加以研究。

(2)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对研究情况进行交流。

(3)学生自读“资料卡”,了解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三、总结。

第二课时一、计划与组织阶段。

教材在此环节提供了“健康从‘心’开始研究小组”、“捍卫‘人体司令部’研究小组”、“探究‘心理奥秘’研究小组”、“‘青春期知识知多少’研究小组”四个小组的.研究情况。

着重提供了“健康从‘心’开始研究小组”的样张,特别注重数据的积累。

教学中,教师不要限制学生研究内容,即使同样在“心”小组的研究,学生研究内容也可能不尽相同,有的想研究心脏的作用,有的想研究心脏的保健,有的想研究心脏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

教师应鼓励学生,既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定研究方案,又可以在研究中分头进行,以便搜集证据时相互补充完善。

同样,“青春期知识知多少”的研究也会因学生兴趣的不同而出现具体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制定的不同。

二、事实与证据阶段。

教材在此环节重点介绍“青春期知识知多少”研究小组的样张,侧重学生搜集到的各种数据,并采用统计表、折线图、资料图卡等多种表达形式进行分析和表达。

六年级科学上册电子教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电子教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电子教案一、第一章:物质与能量1.1 物质的概念与分类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的概念,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学习物质的分类,了解不同类型的物质特点。

1.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探讨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观察和分析物质的变化,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1.3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引导学生理解能量的概念,探索能量的转化形式。

学习能量守恒定律,通过实验活动体验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二、第二章:地球与宇宙2.1 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了解地球的结构特点。

探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习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

2.2 地球上的水循环学习水循环的过程,了解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和作用。

探讨水循环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3 宇宙的探索引导学生了解宇宙的概念,探索宇宙的组成和结构。

学习宇宙中的恒星、行星、星系等概念,了解宇宙的奥秘。

三、第三章:生物与环境3.1 生物的特征与分类引导学生理解生物的特征,学习生物的分类方法。

观察不同种类的生物,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3.2 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探讨生物的生长过程,了解生物的繁殖方式。

学习植物和动物的繁殖特点,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3.3 生态系统与环境引导学生认识生态系统的概念,了解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成分。

学习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探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四、第四章:人体与健康4.1 人体结构与功能引导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学习人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

探讨人体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4.2 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习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运动和心理健康。

4.3 预防疾病与急救知识学习预防疾病的方法,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

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五、第五章:科学与技术5.1 科学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包括观察、实验、调查和分析。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5.2 简单的机械与工具学习简单的机械原理,了解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10篇】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10篇】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名老师怎么能没有好的教案,你知道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怎么做比较好吗?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10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3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表格式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3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表格式教案)

学生对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充满天生的喜爱,关键是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记录的习惯。

学生往往将使用显微镜和成功获得观察结果感到兴奋,但对观察后的记录和分析较为疏忽。

根据学生学习特性,将本节课重点放在显微镜的正确使用,难点放在观察后的记录和分析,帮助学生对记录的分析和研讨上促进思维的发展和自身学习的反思。

探究活动一:利用不同观察工具观察蝴蝶结构并记录教材设计是利用三种不同工具分别蝴蝶身体的不同微小结构部分。

为了聚焦观察对象的结构特点,通过问题引导驱动学生挑战观察难度最大的微小结构,让学生主动认真去观察自己希望了解的结构;其次,引导学生必须用自己的记录呈现观察内容。

三种观察工具,是一个有序的观察过程,课堂上我是要求学生先用肉眼观察,然后发放放大镜观察,以此让学生每一个环节的观察都趋向细致、清晰。

随后,开展显微镜使用的指导使用,引导学生使用显微镜的关键问题是:蝴蝶翅膀是怎样的结构才能让它如此轻盈的飞行,翅膀到底有什么?(或者蝴蝶的触角是怎样的结构特点?)用关键新问题促进学生思维从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记录。

探究活动二:使用手持式显微镜观察本环节是在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后再次利用手持式光学显微镜观察,从教学逻辑上说是用不同显微镜进行同质任务。

前一个环节的光学显微镜使用是全新的,学生学习的认知负荷较大。

因此本环节我没有开展。

将使用手持式显微镜的观察活动能够延后到下一课。

但是,学生使用显微镜中已经产生了光线不足的疑惑,引出自带光源的显微镜使用就顺理成章延后一课。

活动环节三:交流研讨教学中学生的绘画记录能力有待提高,因此课堂上教师利用手机及时拍摄和记录学生显微镜下的观察结果,非常重要。

研讨环节分为两个步骤实施:第一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交流,交流的指向是显微镜观察到细节和放大镜、肉眼观察到的区别有哪些?研讨环节,要充分让学生表达自己观察到的细节,教材中对蝴蝶翅膀上。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14篇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14篇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14篇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过程与方法● 经历设计、制作、介绍交流的过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

● 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及经验设计和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

● 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的品质。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旧报纸一张、胶带、剪子、尺子。

教学过程:一、检查学生合作带来的各种桥模型,请学生按照展览要求先报名,再统一在讲台前参展。

二、请各在座的评委检查制作的材料是否统一,然后讨论分别从几个方面去评价这些不同形状的桥模型?教师提出要求,板书如下:我们的桥展示评奖大会——最佳作品奖,最佳评委奖。

最佳作品:描述分、比较分、承重分,总评分。

单项奖:省料奖、美观奖、实用奖、参与奖。

三、准备怎样介绍自己的。

桥?下面的内容可供参考:设计的想法是怎样形成的,出示设计图或设计过程。

应用了哪些形状方面的知识。

应用了哪些结构方面的知识。

我们的桥哪里受压力,哪里受拉力……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

哪些地方限于技术,做得不够好。

哪些地方是具有明显的优势的。

预计能承多少重量。

板书设计:我们的桥展示评奖大会描述分、比较分、承重分,总评分最佳作品奖最佳评委奖单项奖省料奖美观奖实用奖参与奖【信息反馈】:评奖结果令人出乎意料,平时成绩优秀,表现良好的学生动手能力不佳,平时不起眼的几个同学作品出人意料得好,经过了解,家长帮忙了,但是最出色的桥是刘雪松同学制作的,而且没有家长帮忙,独立完成,设计简单,牢固,而且材料非常容易找到,几个一次性被子,一个拱形,真是令人叫好啊!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科学语文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知道进行一项大的活动(事情)首先要从整体上进行计划和组织。

2、能较好的分析讨论他人的经验。

3、培养学生严禁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活动整体构思意识。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3)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3)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一、教案背景六年级是小学最后一年的学习阶段,学生在科学领域需要掌握更深入的知识和技能。

本教案是六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的教学计划。

二、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过程,培养科学观察和实验的能力;2.认识自然界中的环境问题,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3.掌握基本的生态系统知识,了解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4.学习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5.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重点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的三态、物质的热胀冷缩、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等;2.环境问题: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3.生态系统: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多样性等;4.科学方法:观察、实验、记录和总结;5.实验活动:研究物质变化、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实验。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物质的三态,引起学生对物质性质的思考。

2.学习:讲解物质的三态,参与性实验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

3.实践:进行小组实验,观察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4.总结:学生总结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完成相关笔记。

第二课:环境问题1.导入:展示环境问题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2.学习:讲解常见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3.讨论:小组讨论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并提出自己的想法。

4.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5.总结:学生总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记录相关心得体会。

第三课:生态系统1.导入:通过展示生态系统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生态系统的兴趣。

2.学习:讲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如植物、动物、环境等。

3.观察:组织学生进行生态系统的观察,了解生物和环境的相互关系。

4.讨论:小组讨论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相关知识,展示自己的发现。

5.实践:组织学生参与保护生态系统的活动,如种植树木、保护野生动物等。

6.总结:学生总结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记录相关体验和观察结果。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7篇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7篇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7篇教案能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活动和练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详细的教案,教师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篇1水的秘密本活动选自《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中班上册红黄蓝绿主题,是颜色对对碰的一个生成活动。

在开展区角活动我爱颜色宝宝时,有的幼儿喜欢挑圆瓶的水玩,有的爱挑方形的水玩,还有的幼儿想尝试各种水的玩法,为了满足幼儿对水的好奇心,让他们了解更多对水的知识,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我选择了本次科学活动《水的秘密》。

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在玩水的活动中充分感受水是流动的、无固定形状的特性。

1、感知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特性;2、在玩水中初步体验水是流动、无固定形状的。

1、师幼人手一杯水和一杯牛奶,两个小番茄,一双筷子,ppt。

2、投放盛着水的大脸盆四个,毛巾若干条,各种形状的容器。

孩子们我们一起去玩玩水,找找水的秘密吧!1、感知水是无色的:看看牛奶是什么颜色?水是什么颜色?2、感知水是无味的:幼儿品尝水和牛奶,说说水是什么味道,牛奶又是什么味道的?。

3、感知水是透明的:哪个杯子能看见小番茄?(放两个小番茄到两个杯子里,让幼儿观察)4、小结:原来水是透明的、无色、无味的。

1、让幼儿尝试用手抓水。

2、讨论:用我们的手能把水抓住吗?为什么?3、小结:原来水会流动,水从我们的指缝流走了。

自来水会流动,我们用水后要关紧水龙头,节约用水。

1、投放各种形状的容器,幼儿盛水,观察水的形状。

2、引导幼儿讨论:(1)你的水装到什么形状杯子里?水又是什么形状?(2)讨论:水到底是什么形状的?结论:水装到圆杯子里变圆了,装到正方形杯子里像正方形,装到长方形杯子里像长方形,装到椭圆形杯子里而像椭圆形。

3、出示ppt,欣赏大自然中水的形状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关于水的照片,看看水到底是什么形状的。

4、小结:水的形状变来变去的,我们用来装水的容器是什么形状,水就变成什么形状,原来水是无固定形状的。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3)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3)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学目标•了解科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科学意识和科学态度。

•认识和掌握光的特性和光的传播规律。

•了解并学习地球上的水资源和空气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了解并掌握简单的电路的搭建和电流的流动规律。

•掌握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了解物种的分类和保护。

•培养探索科学问题、观察、实验和推理的能力。

授课内容第一单元:科学与生活1.生活中的科学现象2.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3.培养科学意识和科学态度第二单元:光的传播1.光的特性2.光的传播方式3.高低早晚的变化原因和预报方法第三单元: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水的重要性和用途2.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方法3.水的循环过程第四单元:空气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空气的组成和性质2.空气污染的危害和防护3.空气污染治理方法第五单元:电路与电流1.电流的产生和流动规律2.简单电路的搭建3.电流的传导介质和影响因素第六单元:物种与保护1.生物多样性和生命链2.物种的分类和特征3.动植物的保护方法和意义教学准备•教材和教辅材料•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示范工具和模型•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步骤第一单元:科学与生活1.引入–通过问题或实例引发学生对科学与生活的思考。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科学意识和科学态度。

2.理论学习–设计教学活动,通过讲解和互动让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

3.实验探究–利用教材提供的实验活动或自行设计实验,让学生亲手进行实验操作。

–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结论,培养实验和探究能力。

4.知识总结–整理课堂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对学生进行小结,梳理重点和难点知识。

第二单元:光的传播1.引入–呈现一个与光相关的现象,如阳光折射成彩虹等。

–引导学生思考光的特性和传播方式。

2.理论学习–通过讲解和互动,让学生了解光的特性和光的传播方式。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光的现象。

3.实验探究–配备实验器材,进行与光相关的实验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教案
科目科学
年级六年级
教师
第一学期
学期授课计划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批备注或调整: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
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

…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
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
二、认识杠杆
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
工作的工具——杠杆。

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
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

而今天我们科学
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
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
的位置叫阻力点。

4、出示P4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

6、分辨杠杆
观察P4 P5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
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
三、研究杠杆的秘密
1、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
杆都是省力的呢?
2、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
3、教师问题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
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
上几个钩码?还有其他方法吗?
4、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
挂?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
呢?
5、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P6
上的表格内。

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省力情况有
()种,费力情况有()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种。

6、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教学过程:一、趣味引入
批备注或调整:游戏:出示油漆桶一个、啤酒一瓶、粉笔5支;镊子、一字
螺丝刀、开瓶器。

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开,然后在里面倒一杯水;
2、用工具打开啤酒瓶,倒一杯啤酒;
3、用工具用夹5支粉笔到一个空杯子里。

比一比,哪个同学完成地快,请其他同学为他们加油。

二、杠杆类工具的比较
1、刚才三位同学的表演非常精彩,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
他们使用的工具合适吗?
2、思考一下,他们所使用的三种工具哪种是省力的?哪种是
费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请几位同学进行判断,并说说
理由)
3、判断他们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4、请同学们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上画出每件工具的三个
点。

5、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工具是否省力?为什么?
6、在全班内进行交流反馈;并对学生的画图进行展示交流。

(重点分析镊子和开瓶器的三点位置的变化。

开瓶器支点在前端,
阻力点在中间;镊子支点在末端,用力点在中间)
7、小结:怎么样的工具是省力的?怎么样的工具是费力的?
三、给各种杠杆类工具分类
1、请同学们在书本P8页的10种工具上画一画,找出每样工
具的三个点。

然后判断一下它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费
力。

2、学生各自作图、填表。

3、汇报交流(请学生到展台下进行展示交流)
4、思考:我们都知道杠杆能省力,能帮助我们抬起自己无法
徒手搬动的东西;但是为什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工具他们有的是
费力的呢?为什么这样设计呢?
四、小杆秤的研究
1、俗话说:“称砣虽小,能压千斤”,今天老师就带了一把杆
秤来,请大家来说一说,为什么杆秤的称砣这么小,却可以“压住”
这么重的重物。

2、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来做一杆小杆秤。

小杆秤制作过程指导。

五、课后思考题
出示教师用的杆秤进行示范,用不同的2跟提绳分别进行称
重时,杆秤会发生什么变化?
电子教案
电子教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