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说课稿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说课稿说课者刘海如亳州市第十八中学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刘海如,来自亳州市十八中学,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探究实验“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部分来阐述我的报告,即:析教材、讲教法、论学法、说过程和谈反思。
一、析教材1.本课题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实验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的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高中生物教材中,该实验一直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它既是本节课程的重要部分,也为后面种群与群落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且在实际中的农林渔业方面应用广泛,故本节内容在生物教学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根据素质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我确定实验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尝试、模仿调查种群密度。
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完成模拟的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生物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积极性。
3.重难点通过我对教材的认真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分别为: 重点:模拟探究实验的操作过程和方法难点:样方法中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二、讲教法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让他们经历模拟探索过程,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着这一原则,再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活动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直观演示法我认为教材中本探究实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以下问题:时间与金钱、课程安排、出行安全问题、样方划定、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因素,老师和学生能够真正野外探究活动的很少很少,这就违背了现代教学的目标。
基于以上问题,我所做的本实验创新和改进之处:1、变探究实验为模拟实验,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对相关生物学知识的认知和运用迎刃而解,从而达到双重的学习效果。
实验十七: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实验十七: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①逐个计数,②估算:样方法(双子叶植物、昆虫);标志重捕法(动物)1、样方法:①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②双子叶草木植物样方大小为ImXIm;③常用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2、标志重捕法:①常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时②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设该种群数量为N,第一次捕获并标志数量M,第二次捕获数量为n,其中有标志m,N:M=n:m二、种群特征:1、出生率:在单位时间里新产生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死亡率:在单位时间里死亡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数量及密度改变的直接表现。
物种的内部和外界因素都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数量及密度。
2、某种群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或迁出率,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
3、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一般分为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和老年(丧失生殖能力)三个阶段。
4、性别比例: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性别比例也一般分三种类型:①雌雄相当型:多见于高等动物;②雌多雄少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及象海豹等群体动物;③雌少雄多型:罕见;如家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引起种群密度下降。
性别比例的应用: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
三、方法步骤:1、确定调查对象:选定调查对象一一双子叶植物;2、选取若干样方:①确定样方数量、大小、取样方法;3、计数: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量,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4、计算种群密度:计算各个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四、实验结论:直接反映种群的数量的是:种群密度;能够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变化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能够预测种群密度变化方向的是:年龄组成;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是:性别比例.五、考点提示:1、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主要有:物种的个体大小——个体大的物种密度低;生存资源的供给能力——生存资源丰富的地方种群密度高;周期性变化——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种群密度周期性变化。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五
等
点
距
取
取
样
样
法
法
调查群体为非长条形 调查群体为长条形
4.计数 ------计算每个样方内所调查种群的数量
——蒲公英
——其他植物
方框内+左边和上边及两边的夹角
计数原则: 无论大小都要数,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应遵 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一块车前草分布比较均匀的地块,10 个样方统计的结果,请分析数据,该地块的车前
草种群密度是 3 株/ m2。
样方 1 2 3 4 5 6 7 8 9 10
株数/ 3 1 2 3 4 12 4 2 5 3 m2
计算平均值时应舍弃悬殊的数据,减少误差。 种群密度=3+1+2+3+4+4+2+5+3∕9=3
课题名称: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 作者:廖琼 学校:九江县第一中学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步骤:
1.准备 选择调查地点(校园、公园)
2.确定调查对象 选定一种双子叶植物(车前草、一年蓬、蒲公英)
3.取样
样方数目: 一般来说样方数越多,调查结果越准确 样方大小:样方的大小以1m2的正方形为宜 取样方法: 五点取样方和等距取样法
高中生物实验(六)
高中生物实验(六)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①逐个计数,②估算:样方法(双子叶植物、昆虫);标志重捕法(动物)1、样方法: ①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②双子叶草本植物样方大小为lm×lm;③常用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2、标志重捕法:①常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时②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设该种群数量为N ,第一次捕获并标志数量M ,第二次捕获数量为n ,其中有标志m,N:M =n:m2、种群特征:1、出生率:在单位时间里新产生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死亡率:在单位时间里死亡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数量及密度改变的直接表现。
物种的内部和外界因素都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数量及密度。
2、某种群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或迁出率,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
3、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一般分为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和老年(丧失生殖能力)三个阶段。
4、性别比例: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性别比例也一般分三种类型:①雌雄相当型:多见于高等动物;②雌多雄少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及象海豹等群体动物;③雌少雄多型:罕见;如家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引起种群密度下降。
性别比例的应用: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
3、方法步骤:1、确定调查对象:选定调查对象--双子叶植物;2、选取若干样方:①确定样方数量、大小、取样方法;3、计数: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量,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4、计算种群密度:计算各个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4、实验结论:直接反映种群的数量的是:种群密度;能够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变化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能够预测种群密度变化方向的是:年龄组成;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是:性别比例。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课堂模拟实验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课堂模拟实验作者:邓淑媚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0年第95期【摘要】“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是一项高中生物户外探究实验。
在广东梅县东山中学现有的教学条件下,考虑到安全等诸多限制因素,该项实验难以开展。
而学生如果没有亲历该探究实验,容易对该部分内容印象不深,理解不透,掌握不牢,难以达到教学目标。
为解决这一矛盾,本人指导学生改进该探究实验,用学生的课桌桌面模拟草地,将实践场地从室外移向室内,利用铁线圈自制若干个4cm×4cm的样方,用10种易购得、易于分辨的豆子模拟草地中的10种植物,以其中1种豆子代表被调查种群密度的某种双子叶植物。
学生在一节课40分钟内就能在自己的桌面上利用少量的材料工具完成全部操作,最终成功实现了户外实践的课堂模拟实验。
【关键词】样方法;课堂模拟一、研究背景“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的探究内容。
该内容要求教师带领高中生们,准备和携带卷尺、尼龙绳、木楔、签字笔、笔记本和植物分类图鉴等材料用具,到户外作业。
在广东梅县东山中学现有的教学条件下,考虑到操作条件、安全隐患、课务安排等诸多限制因素,师生们能够真正走到户外实践操作的可能性不大。
而如果只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演示,学生通过做习题来巩固知识点,教学效果就非常有限,学生没有亲历动脑动手参与的探究过程,没有通过具体的活动将理论联系实际,没有建立起科学探究思维,容易对该部分内容印象不深,理解不透,掌握不牢,难以达到教学目标,实为一种遗憾。
为解决这一矛盾,本人指导学生改进该探究实验,最终成功实现了户外实践的课堂模拟操作。
二、研究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科学方法之一——样方法。
三、科学原理1.调查种群密度时,如果调查的种群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可以逐个计数。
当逐个计数非常困难时,需要采取估算的方法。
高中生物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探究: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目的要求1、初步学会用样方法探究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方法。
2、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学会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3、通过小组之间的分工合作,培养协作精神。
方案设计一、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确定要探究的问题是校园草坪植物的种群密度。
二、猜想假设你的假设是校园草坪中植物的种群密度。
三、设计实验将校园草坪分成个样方并记录你所探究的种群个体数量--------计算种群密度--------得出结论实验过程一、材料用具皮尺(或卷尺),尼龙绳,木橛子,钢笔(或圆珠笔),计录本等。
二、方法步骤及结果记录1.确定调查对象本探究所调查的种群是。
2.选取样方(等距取样法)等距取样法是当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采用的方法,是在长方形地段上,先将调查总体分为若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后或间隔抽取样方的方法。
例如:长方形总体为400m长,如果要等距抽取40个样方,那么抽取的比率为,抽样距离为,然后可再按需要在每10m的前1m内进行取样,样方大小要求一致。
3.样方的大小为;样方数量为个。
三、观察现象1、计数各样方内该种群的数量分别是:2、计算种群密度各样方种群数量的平均值是。
四、实验结论校园草坪中种群密度。
五、实验评价讨论以下问题:1、为什么各小组的调查结果有差异?2、哪个小组的调查结果与实际情况更接近?误区警示本探究中应注意的问题是:①调查时,要选熟悉的,又容易计数的植物。
这样不容易认错植物,计数才是准确的。
②调查时应注意随机取样,避免人为心理作用,以免造成结果偏差较大③等距取样法是当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采用的方法,是在长方形地段上,先将调查总体分为若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后或间隔抽取样方的方法。
例如:长方形总体为400m长,如果要等距抽取40个样方,那么抽取的比率为1/10,抽样距离为10m,然后可再按需要在每10m的前1m内进行取样,样方大小要求一致。
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结合年段社会实践,开展生物调查活动厦门六中生物组陈丽环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实验虽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由于课时及师资不足、安全问题等诸多原因,教师很难带学生到野外做实地调查,有关知识的应用也只是服务于书面练习。
其实让学生尝试、模仿调查种群密度,.学会初步整理分析资料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校高二生物备课组在教科室李钢主任的大力支持下,巧妙利用高二年段周末组织学生到园博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寻求生物组内教师的协作,组织指导学生顺利圆满地完成了用样方法调查园博园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最大限度挖掘生物教学资源,让学生在适合探究的环境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取得了不错的探究效果。
活动前师生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共同讨论本次探究中应注意的问题:①调查时,最好选熟悉的,又容易计数的植物。
这样不容易认错植物,计数才较准确;如不熟悉的请认真拍好照片回去好查资料核对。
②调查时应注意随机取样,避免人为心理作用,以免造成结果偏差较大。
③选取样方的个数要依总面积的大小而定,总面积大的选取的样方应多些。
④样方内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有一定的偏差。
⑤计数时,若有正好在边界上的,只计样方左上方相邻两条边上的个体。
同种植物无论大小都应计数。
各小组计数都要如实,不能多报或少报。
⑥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强调注意排查并远离安全隐患;避免损伤植被、破坏公物。
其次,制定了周密的计划,本课题的计划主要是围绕着如何确定“样方”来制订,也即为了获取真正具有代表性样本的信息。
有代表性样本的一般原则应该是:随机取样、样本数量足够大、取样过程没有主观偏见等。
制订计划还包括对学生进行分组(原则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确定各小组的组长,讨论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合作,包括团队如何合作以提高工作效率。
团队合作是开展本项活动的重要目的之一,在活动之前就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活动过程中要求教师留意各组团队合作的情况,对其计划性、协调性、有效性等作出评判。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1、实验原理: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这种方法常适用于对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2、材料用具:绳子、笔、纸
3、实验步骤:
①准备:来到调查地点后,先大致观察一下地形,分析有没有安全隐患,提出安全注意事项。
②确定调查对象:观察该地段中有哪些双子叶草本植物,记录下这些植物的名称。
确定本小组要调查的种群。
③观察调查对象的分布状况和地段的形状,根据观察结果,讨论确定样方的多少、样方大小和取样方法。
④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内用五点取样法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4、实验结果:33 37 34 35 41平均密度:36
5、分析与讨论:
a、取样随机:所选取的样方必须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出自一个该种群分布较均匀的地块。
b、计数原则:Ⅰ、样方内的个体全部计数;
Ⅱ、位于样方边线交叉点的计数;
Ⅲ、位于样方边线上的,只记相邻两边上的个体,即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C、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
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
的种群密度
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样方法调查是一种常用的野外生态学调查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在广阔区域内抽取小块样地,以了解其中植物种群的分布情况。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首先,要进行调查前,我们需要确定调查的区域范围以及调查的植物种类。
一旦确定了调查的区域,我们就可以开始准备调查了。
调查首先需要划分调查区域,将调查区域划分为几个独立的小区域,我们称之为“样方”。
一般来说,样方的大小可以根据调查对象的大小而不同,比如对于植物而言,一般可以采用1m×1m的样方。
接下来,我们需要精心布设样方。
当样方布设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调查了。
在进行调查时,我们需要把每个样方都细心勘测一遍,找出其中植物的数量。
此外,在调查时,需要注意根据样方中植物的种类,将植物分类记录,以便更容易统计。
最后,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计算出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首先,我们可以计算每个样方
中植物的平均数量,然后将该数量乘以每个样方的面积,就可以得出每平方米中植物的数量。
最后,根据调查区域的总面积,除以每平方米中植物的数量,即可得出植物种群的总密度。
以上就是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具体步骤。
样方法调查的优点在于可以获得客观、准确的数据,能够直接反映调查区域内植物种群的真实分布情况,从而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
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1.准备:在野外实地测量时必须做到点①测量目的要明确, 计划要周全②准备工作要充分, 特别是要带齐所需的测量工具③应如实记录有关现象和数据, 并进行相关分析④要精心组织, 严格管理, 注意安全。
为使学生的实地测量能顺利进行, 在具体实施前, 教师要作好精心的组织、周全的准备和必要的指导。
材料用具绳子、铁钉、皮尺、植物分类图鉴、笔、记录本。
2.地点选择选取地势开阔、平坦, 植被茂盛的地区作为调查地点。
注意避免有陡坡、深水塘、毒虫等安全隐患的地点。
像校园草地、公园、较宽的田埂都是比较理想的地点。
植物选择选取几种易识别且分布较均匀的双子叶植物为调查对象,双子叶草本植物则容易辨别个体数目。
像蒲公英这类单株生长特征明显的双子叶植物就是很理想的调查对象划定调查地段根据调查对象划定调查地段的大小。
调查地段应大小适中, 面积过大费时费力, 面积过小则失去调查意义。
地段形状可以是规则或不规则的, 地段边界按植被分布或地理边界划定。
确定“ 样方” 本实验的计划主要是围绕着如何确定“ 样方”来制订, 也即为了获取真正具有代表性样本的信息。
有代表性样本的一般原则应该是随机取样、样本数量足够大、取样过程没有主观偏见等。
3.确定调查对象和样方的选择一般而言, 取样需要考虑的是样方的定位、样方的大小、样方的数量等问题。
就均匀分布的情况而言,只要采取简单的随机取样方法即可, 因为种群中每个个体都有相等的被选择机会而对于其他的分布情况如系统分布、分层分布、梯度分布等, 采取简单的随机取样方法未必能获得有代表性的样本。
为了避免简单随机取样方法的不足, 可以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法, 即将区域分为若干亚区域, 然后在亚区域上进行随机取样。
样方大小应视调查对象的大小和分布情况而定。
显然, 在森林中对某种树的调查与在草地上对某种草的调查的样方大小是不同的。
一般而言, 对于分布不规则的种群, 多个小样方取样比少数大样方取样效果更好。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随机选 取若干
计数每 个样方内
样方法
求得每 个样方内
密度 平均值
种群密 度估计值
实验详细步骤
提出问题: 深中附近的某些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 度是多大? 制定计划: 1.在某个月黑风高杀人夜,我们小组的四个成 员召开了秘密会议,商讨决定调查地点在
人民公园
2.确定了行动口号:茶不思,饭不想,一心搞好 实验建设
实验详细步骤
实验详细步骤
实验详细过程
实验详细
实验结果
在划定的十个样方中双子叶植株的数量如下:
9,15,9,0,6,4,5,3,0,0
所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为: (9+15+9+0+6+4+5+3+0+0)/10=5.1(株/平方分米)
总结反思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得到 了人民公园草坪双子叶 植物的种群密度为5.1 株/平方分米
总结
反思
实验过程不够严谨,样 方的面积较小,增大了 实验误差
继续调查的设想
2 1
3 4
双子叶植物 对环境的要 求
导致实验的 误差的因素 有哪些
样方法的局 限性
样方法与其 它调查方式 的对比
实验详细步骤
实施计划: 1.第二天中午,我们来到了人民公园进门右拐的 某片不知名的草地上,左顾右盼了一番确定不 会出先无关目击者后 向花草童鞋做了深刻检讨后————踩了上去。 2.确定了我们的作案目标~ 随后,我们观察了目标的分布状况和地段形状, 讨论了下手(样方)的多少,大小和取样方 法——等距取样法~
组员: 常慧颖,熊瑜,孙倩琳,魏天烨
目录检索:
继续调 查的设想 实验相 关介绍 总结 反思
3月31日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3月31日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高考频度:★★★☆☆难易程度:★★★☆☆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随机取样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样方法最主要的是进行随机取样,A正确、B错误;根据调查数据取平均数可估算该种群的种群密度,C正确;根据地段的不同可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样方法,如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等,D正确。
1.要调查某生态系统中下列种群的种群密度,应选用标志重捕法的是A.一片草地上的蒲公英B.一块农田中的玉米C.一片草地上的田鼠D.一片森林中的黑松2.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①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长度分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画一个大小为1 m2的样方②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集中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分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画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④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草场中灰仓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仓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
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5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
则该草场中灰仓鼠的种群数量大约为A.50只B.200只C.400只D.100只4.下面是模拟动物种群密度调查的实验。
材料和用具:绿豆一包,红豆50粒,大烧杯。
方法步骤:A.从一包绿豆中取出50粒,换上50粒红豆,然后将这包豆子放入大烧杯中,充分搅拌,使两种豆子混合均匀。
B.抓取豆子。
每次从大烧杯中随机抓取一粒豆子,放入培养皿中,随即将大烧杯中的豆子充分混匀,再随机抓取一粒放入培养皿中。
依此方法,连续抓取豆子20次。
C.数一下小烧杯中共有多少粒红豆(假若为a粒)。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教学设计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教学设计——设计者:张莫属指导思想教材在呈现种群的特征这一内容时,是从问题出发,落脚于对科学方法的学习——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因此,让学生尝试、模仿调查种群密度,是本节的重要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要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来制定,即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完成尝试、模仿的操作。
本实验是一个室外探究的活动,且属于《标准》技能性目标的模仿水平中的“尝试、模仿”层次,故一般可在本节结束时进行。
教学内容分析种群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数量上的变化,认识和把我种群的数量特征很重要。
而教材在呈现这一内容时,是从问题出发,落脚于对科学方法的学习: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在进行调查密度的方法的教学时,教师有必要先介绍“抽样调查”的方法。
教材中介绍了估算最常用的方法——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
什么是“样方”?如何获得具有代表性的“样方”?多取几个样方结果会不会更确定些?这些都是本实验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本次实验,帮助学生了解到“抽样调查”在科学研究中应用的普遍性,建立科学探究的思维。
学习对象分析学生更偏向于接受比较直观的知识,所在在进行本实验的教学时,可以从日常生活中人们关心的话题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关心某种生物种群数量的数量变化,如大熊猫还剩多少只?蝗虫有没有达到成灾的密度?老鼠数量有没有增长?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多高?怎样调查在学生中,哪些人喜欢玩电脑游戏?(男生还是女生?小学生还是高中生?成绩好还是成绩差的学生?等等)。
由这样一些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问题,自然过渡到“抽样调查”这种科学估算方法,更加容易接受。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目标结合调查区域的相关情况,对该估计值作出生物学解释。
能力目标1、运用样方法调查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2、帮助学生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亲身调查周边植物,帮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自然,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操;2、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3、认同国家“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每日一练试卷A卷含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每日一练试卷A卷含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在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将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的主要目的是()。
A.让植物叶片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B.有助于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C.促进酸雨与植物体内有机物反应D.帮助植物体提高温度【答案】 B2、下列生物学实验及操作,不合理的是()。
A.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时,加入二氧化硅防止色素被破坏B.在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时,除果胶酶量以外的其他变量适宜且相同C.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摇匀酵母菌培养液后取样并显微计数D.在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时,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为观察材料【答案】 A3、PCR技术是一种特异扩增基因片段的技术,其技术的关键点在于使用了一种耐高温的酶。
这种酶是()。
A.DNA连接酶B.解链酶C.引物酶D.DNA聚合酶4、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意在使学生认识到同伴间互助互利,及小组成员间资源共享,同伴问互相支持和鼓励的重要性。
在“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实验中,教师在组织学生的探究活动时的以下安排不合理的是()。
A.将学习成绩相差不多的学生分到一组B.指导学生合理分工,组内成员间分担不同的角色C.给每个小组布置具有相互依赖性的任务目标D.在分发资料时,只给每个学生部分资料,让学生相互交流资料【答案】 A5、在学习有关酶的知识时,教师课前让学生使用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蛋白酶、脂肪酶)分别洗衣服,然后对比洗衣效果,这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A.提高生物科学素养B.面向全体学生C.倡导探究性学习D.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答案】 D6、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包括( )。
多选A.参加奥数学习B.学会合理安排和分配时间C.学会思考D.学会学习的规则和方法7、“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是“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这一节的教学目标之一.该教学目标属于()。
A.知识目标B.能力目标C.过程与方法目标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答案】 A8、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完整word版)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实验设计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一、实验目标1、初步学会用样方法调查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2、帮助学生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3、通过亲身调查周边植物,帮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自然,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操.二、实验原理样方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计算每个样方内的平均个体数,然后将其平均数推广,来估计种群整体.我们需要根据不同形状的调查地段选择相应的取样方法。
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一下几种:五点取样法,样方的形状可以是方形的、长方形的、条带状的或圆形的,但样方必须具有良好的代表性,这可以通过随机取样来保证。
等距取样法.当调查的地段为长条形时,可用等距取样法。
先将调查地段按纵向分成若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样方之间的距离或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的方法,叫做等距取样法。
长条形的总体为100m长,如果要等距抽取10个样方,那么抽样的比率为1/10,抽样距离为10m。
然后可再按需要在每10m的前1m内进行取样,样方大小要求一致。
五点取样法。
当调查地段为方形时,可以按梅花形取五个样方:先做该地段的两条对角线,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确定一个样方的中心,在每条对角线上距边角1/4对角线长处,各确定一个样方的中心,共五个样方。
样方面积一般为1m²,如果该种群的密度较小,样方面积可适当扩大。
三、材料用具卷尺、尼龙绳、木楔、钢笔、记录本、植物分类图鉴四、实验准备1、调查前教师先进行实地考察,找出比较典型的地块。
2、选择学生比较熟悉、容易识别而且分布比较均匀的双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这样有利于数据的分析、比较。
像一年蓬这类单株生长特征明显的双子叶植物,就是很理想的调查对象。
3、教师事先对该地块进行种群密度取样调查,并可采集好有关植物并制作成标本,使学生掌握好调查对象的形态特征.4、如果遇上样方边界的压线个体,按左上原则处理,压线个体出于线的左侧或上方,则计入样方内。
模拟实验论文双子叶植物论文:“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论文双子叶植物论文:“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模拟实验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三教材中,“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探究实验是重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尝试、探究调查种群密度,是本节的重要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要围绕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来制订,即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完成尝试、模仿的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时如果直接把学生带到自然环境中,通过实地测量,收集所需要的数据,运用数学方法分析整理数据,然后再相互交流体会,则由于学生的准备不充分、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等原因,学生在实际调查实验中会手忙脚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为此,笔者在教学时改变思路,让学生先进行模拟实验,在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课前准备1.1材料准备方法一:用不同树叶分别代表单、双子叶植物进行模拟实验。
学生分组:把教室课桌排放成两个区域,一个区域是5×5的课桌组合,另一个区域是2×8的课桌组合。
每个区域的学生再平均分为两组。
摘取香樟树叶和阔叶黄杨树叶若干混在一起,并以随机的、适当的密度铺在两个区域的课桌上,让香樟树叶代表单子叶植物,阔叶黄杨树叶代表双子叶植物。
80 cm长的铁丝30根,每个区域发15根,由学生折成边长为20 cm的正方形,代表样方大小。
米尺一根。
实验记录表若干张,每个区域分别由6位学生填写相关结果。
方法二:用小○和小△分别代表单、双子叶植物进行模拟实验。
学生分组:把学生分成4人学习小组。
在边长为25×25 cm和边长15×35 cm的纸上随机打印上小○和小△符号,每组各一张。
带正方形小孔的透明塑料绘图板。
米尺一根。
实验记录表若干张,每组2张,由2位学生填写相关结果。
1.2设计实验记录表模拟样方法调查种群记录表的内容与实际样方法调查表相似,包括取样方法、样方数量、样方面积、不同的种群、种群密度等。
表1 模拟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记录表2.实施模拟调查2.1决定调查对象模拟样方法实验因只有两种不同的“物种”,所以两个不同的“物种”都作为调查对象。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些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教学设计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些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用样方法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些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方法。
3. 学会如何计算种群密度。
4. 学会如何撰写调查报告。
二、教学内容
1. 用样方法的概念和作用
2. 用样方法的调查方法
3. 种群密度的计算
4. 调查报告的撰写
三、教学重点
1. 用样方法的调查方法
2. 种群密度的计算
3. 调查报告的撰写
四、教学难点
1. 用样方法的调查方法
2. 种群密度的计算
五、教学方法
1. 讲授法:教师讲解用样方法的概念和作用,并演示用样方法
的调查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态学调查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种群密度的计算方
法和调查报告的撰写方法。
3.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在野外调查草地中某些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
1. 学生掌握用样方法的调查方法,能够独立完成野外调查。
2. 学生掌握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的计算种群密度。
3. 学生能够撰写出规范的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一、实验目标
1、初步学会用样方法调查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
2、帮助学生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
3、通过亲身调查周边植物,帮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自然,培养热爱自然、保护
环境的情操。
二、实验原理
样方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计算每个样方内的平均个体数,然后将其平均数推广,来估计种群整体。
我们需要根据不同形状的调查地段选择相应的取样方法。
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一下几种:五点取样法,样方的形状可以是方形的、长方形的、条带状的或圆形的,但样方必须具有良好的代表性,这可以通过随机取样来保证。
等距取样法。
当调查的地段为长条形时,可用等距取样法。
先将调查地段按纵向分成若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样方之间的距离或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的方法,叫做等距取样法。
长条形的总体为100m长,如果要等距抽取10个样方,那么抽样的比率为1/10,抽样距离为10m。
然后可再按需要在每10m的前1m内进行取样,样方大小要求一致。
五点取样法。
当调查地段为方形时,可以按梅花形取五个样方:先做该地段的两条对角线,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确定一个样方的中心,在每条对角线上距边角1/4对角线长处,各确定一个样方的中心,共五个样方。
样方面积一般为1m²,如果该种群的密度较小,样方面积可适当扩大。
三、材料用具
卷尺、尼龙绳、木楔、钢笔、记录本、植物分类图鉴
四、实验准备
1、调查前教师先进行实地考察,找出比较典型的地块。
2、选择学生比较熟悉、容易识别而且分布比较均匀的双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
象,这样有利于数据的分析、比较。
像一年蓬这类单株生长特征明显的双子叶植物,就是很理想的调查对象。
3、教师事先对该地块进行种群密度取样调查,并可采集好有关植物并制作成
标本,使学生掌握好调查对象的形态特征。
4、如果遇上样方边界的压线个体,按左上原则处理,压线个体出于线的左侧或上方,则计入样方内。
五、方法步骤
1、确定调查对象。
2、选取样方(等距取样法)。
先将调查总体分为若干等分,有抽样比率决定距离
或间隔,然后按这一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
3、学生对照植物分类图鉴掌握调查对象的形态特征。
计数(附种群调查记录表)
4、计算种群密度。
六、结果分析
计算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内该种群算术平均数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该算术平均值即为调查区域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应结合调查区域相关情况对该估计值做出生物学解释。
七、注意事项
1、选取地势开阔、平坦、植被茂盛的地点作为调查地点,如校园草地、公园、
田埂等都是比较理想的地点。
注意避免有深水、陡坡、毒虫等有安全隐患的地点;
2、根据调查对象划定调查地段的大小。
调查地段应大小适中,面积过大则费时
费力,面积过小则失去调查意义;
3、地段形状可以是规则或者不规则,地段边界按植被分布或地理边界划定;
4、选取样方的个数根据地段总面积而定,地段较大的,样方数可相对多些;
种群密度调查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