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语文四年下 南辕北辙 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南辕北辙》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小学语文《南辕北辙》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小学语文《南辕北辙》教学设计(精选12篇)小学语文《南辕北辙》教学设计(精选12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南辕北辙》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南辕北辙》教学设计篇1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读:掩耳盗铃守株待兔亡羊补牢刻舟求剑拔苗助长井底之蛙叶公好龙滥竽充数画蛇添足自相矛盾杯弓蛇影买椟还珠班门弄斧纸上谈兵望梅止渴2、你知道这些都是什么?3、寓言在我国已经有3千多年的发展史了。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齐读课题:南辕北辙。

4、仔细观察“辕”“辙”,你有什么发现?教师随机出示辕和辙的课件,解释:辕: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辙:车轮压的痕迹。

当车往哪个方向走时,辕就会指向哪个方向。

而当车往哪个方向走时,车辙就会往哪个方向延伸。

南辕北辙从字面上讲就是什么意思?理解得真好,那这个成语说的究竟是怎样一件事呢?二、初读寓言,感知大意。

1、打开语文书,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讲了哪几个人?其中是谁南辕北辙?2、指名检查朗读。

3、反馈:课文讲了哪几个人?谁南辕北辙?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他南辕北辙的行为吗?4、课文中也有一句话非常肯定地概括写了他南辕北辙的行为,请找一找。

三、学习寓言,体会寓意。

1、课件出示故事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

学生自由读,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我知道了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走。

引导:楚国是他要去的——(目的地),往北走是他的——(实际行动),这就是说——他的目的地与行走的方向相反。

(板书:南北目的行动)你还从哪个词读懂了什么?“硬要“什么意思?从这个词我们可以推断一下,他到底知不知道楚国在南边,明明知道在南边,却硬要往北走,从“硬要”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固执、很愚蠢、无知、不听劝告)朗读句子。

长春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南辕北辙》教案

长春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南辕北辙》教案

长春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南辕北辙》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南辕北辙》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 理解并掌握故事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和主题的理解。

2. 重要词汇和句子的掌握和运用。

3. 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PPT等教学材料。

2. 准备《南辕北辙》的故事书籍和课本。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引发学生的兴趣,可以用一些问题或图片来预热。

Step 2 故事导入(10分钟)教师先给学生大致讲述《南辕北辙》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根据故事情节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故事。

Step 3 阅读理解(25分钟)教师让学生独立阅读故事《南辕北辙》,然后分组或全班讨论几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情节。

问题讨论:1.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为什么要去找“南辕北辙”?2. 故事中的“南辕北辙”是什么意思?对主人公来说有什么意义?3. 主人公在寻找“南辕北辙”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如何解决的?4. 故事的结局如何?你对这个结局有什么感想?Step 4 词汇与句子操练(20分钟)教师板书重要词汇和句子,并与学生一起读、理解和讨论。

然后进行课堂操练,让学生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子进行对话或写作练习。

Step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南辕北辙》的故事内容和主题,并展开一些拓展性问题或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和拓展思维。

Step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写作作业,让学生以“南辕北辙”的主题为素材写一篇短文,展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想法。

Step 7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进行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解答学生的疑问,并鼓励学生在家里继续阅读和写作。

以上是一份简单的《南辕北辙》教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南辕北辙》教案设计

《南辕北辙》教案设计

《南辕北辙》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南辕北辙》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让学生掌握成语“南辕北辙”的含义和用法。

1.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培养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1.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行动与目标的一致性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通过讲解《南辕北辙》的故事,让学生理解成语的来源和寓意。

分析故事中主人公的行动与目标之间的矛盾,引导学生认识到行动与目标的一致性。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故事的背景和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主人公的行动与目标之间的矛盾,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故事情节和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步骤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成语,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2 故事讲解讲解《南辕北辙》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来源和寓意。

3.3 案例分析分析故事中主人公的行动与目标之间的矛盾,引导学生认识到行动与目标的一致性。

3.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对学生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和讨论的积极性。

4.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作业,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对故事情节和成语的理解。

4.3 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口语表达和写作中运用成语的能力,检查学生对成语的运用是否准确。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材料5.1 教材使用《南辕北辙》的故事文本,作为教学的主要材料。

5.2 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故事情节和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南辕北辙》教案设计

《南辕北辙》教案设计

《南辕北辙》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成语“南辕北辙”及其寓意。

(2)能够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行为。

(2)学会通过成语故事,提炼人生智慧,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做事要顺应规律,善于听取别人意见,懂得改变方向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成语“南辕北辙”的意思及用法。

(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道理。

2. 教学难点:(1)深刻理解成语“南辕北辙”的内涵。

(2)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人生智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成语“南辕北辙”的来历,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成语“南辕北辙”的寓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道理,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人生智慧。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成语“南辕北辙”的内涵。

5. 练习巩固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 运用成语“南辕北辙”造句,并写在日记中。

3. 思考并记录下自己从故事中学到的人生智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成语“南辕北辙”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能否正确运用成语“南辕北辙”进行表达。

3. 学生从故事中提炼人生智慧的深度。

4.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策略1. 情景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为学生创造情景,增强对成语的理解。

2. 案例分析: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案例为例,让学生明白成语“南辕北辙”的适用场景。

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成语“南辕北辙”的来历、用法等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

《南辕北辙》教案(精选20篇)

《南辕北辙》教案(精选20篇)

《南辕北辙》教案(精选20篇)《南辕北辙》教案篇1《南辕北辙》执教了南辕北辙一课,教后感受颇深,特将感想整理如下: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

教师的任何教学都是为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服务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尽力做到以学定教。

比如:辕和辙的教学,我在课前的预设时,估计学生可能对这两个字的理解有困难,所以,我特意准备了古代马车的图片,并将其制作成幻灯片式的课件,以备需要时使用。

课堂上,学生真的提出了这个问题,我就将课件展示出来,这时,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对“辕和辙”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应该说,是课前充分的预设,使我真正做到了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展开自己的教学。

2、自主感悟与适时引导贯穿整堂课的学习中。

现代的课堂教学既屏弃一味把学生当成吸收知识的容器的接受式学习,又反对大撒把的所谓的自主学习。

课堂中,学生的自主感悟与教师的适时引导应有机结合在一起。

本节课的教学中,需要通过读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的心理。

我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己边读边琢磨,待到琢磨出些味道后,请两名同学上前来表演读,此时,教师抓住关键句进行朗读指导,运用移情体验的方法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

这样,学生对故事中人物的把握就十分准确了。

本节课的教学使我经历了很多,有了如此丰富的经历,也使我的教学之路越走越扎实,充实。

《寓言二则:南辕北辙》教后记寓言《南辕北辙》的教学首先以理解课题中的“辕”和“辙”入文,然后让学生在文中找到点出“南辕北辙”的意思的两个句子,读读体会。

以为课文基本是对话,所以第二部分是让学生通过对读来体会人物的特点。

同桌对读,熟悉课文后,师生第一次对读,教师读朋友,学生读坐马车的这个人。

教师在读时,把文中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读后让学生比较,通过比较理解朋友的竭力相劝,和反衬这个人的固执,不听劝。

师生的第二次对读,角色交换,教师在读时,省去三个“没关系”。

学生认为这样不能很好地体现这个人的顽固、傲慢和不虚心,因此补上三个“没关系”,再读课文。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3篇)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3篇)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3篇)南辕北辙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能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词句,读懂故事,理解寓意,并理解成语“南辕北辙”的含义。

②、认读生词,理解词义。

2、知识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读懂故事,体会成语的含义。

3、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的质疑,理解能力4、情感目标做什么事必须把方向搞正确,要听从朋友善意的劝告。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理解成语“南辕北辙”的含义。

教学方法: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听过故事中的故事,比如“山上有座庙”。

今天老师也想和大家讲一个这样的故事:话说战国后期,一度称雄天下的魏国,国力渐渐衰弱,但国君安厘王仍想出兵攻打邻国赵国。

他的。

一个谋臣季梁本来已经在出使齐国的路上,当听到消息后,立刻半途折回,在路上,他是绞尽脑汁想了一路。

当他风尘仆仆赶到魏国国君面前时,给他讲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故事,大家猜一猜,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对,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寓言故事《南辕北辙》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解题1、通过课题你了解了那些知识?2、理解“辕和辙”。

三、初读课文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一下这个故事。

1、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提问:现在你能说说故事主要围绕谁与谁之间的对话展开的?师:课前让你们预习,你们能把课文读通读准吗?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并理解词语南辕北辙季梁遇到行驶楚国不解应该奔驰虽然旅费诚恳驾车固执己见①选择其中的词语造句②老师给小组长发生字卡,由小组长帮忙检查,并汇报检查情况四、读中生疑,读中探究1、默读课文,然后概括主要内容。

2、质疑:①、这个人要去南方,却往北行驶,有人告诉他方向错了,这个人是谁?②、季梁劝了他几次,是怎么劝的?那个朋友是怎么说的?③、从中反映出了季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④、季梁劝了车上的朋友三次,那么这个人接受了吗?像他这样总是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不听别人意见的人,我们用一个成语形容他,叫什么?⑤、现在请你帮老师分析这个人能否到达楚国,并说说理由。

《南辕北辙》教学教案

《南辕北辙》教学教案

《南辕北辙》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理解《南辕北辙》的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2. 掌握成语“南辕北辙”的含义和用法。

1.2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复述故事并运用成语。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增强对成语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懂得遵循正确的方向和原则。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1. 故事《南辕北辙》的内容理解。

2. 成语“南辕北辙”的掌握和运用。

2.2 教学难点1. 对故事情节的深入理解,能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 成语“南辕北辙”的准确运用。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1. 通过讲解故事背景和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2. 讲解成语“南辕北辙”的含义和用法,让学生能够准确运用。

3.2 互动法1.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中的道理。

2. 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复述故事,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学材料1. 故事《南辕北辙》的文本。

2. 相关成语的解释和例句。

4.2 教学设备1. 投影仪或白板。

2. 教学卡片或黑板。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1. 通过引入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要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5.2 讲解故事1. 朗读故事,让学生初步理解故事情节。

2. 讲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5.3 讲解成语1. 讲解成语“南辕北辙”的含义和用法。

2. 提供例句,让学生能够准确运用成语。

5.4 互动环节1. 提问环节,检查学生对故事和成语的理解。

2. 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和成语的实际应用。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述故事并运用成语。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形成性评价1.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和讨论,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南辕北辙教案范文

南辕北辙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南辕北辙》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南辕北辙》的故事内容,明白故事中的道理。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的判断力。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

2. 故事道理的感悟。

教学难点:1. 故事中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2. 故事道理的深入理解。

二、教学准备教具:PPT、故事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故事封面,引导学生关注故事《南辕北辙》。

提问:“你们听说过这个故事吗?谁能简单地说一下故事的内容?”Step 2:自主阅读(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Step 3: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用PPT或课件展示故事,边讲解边展示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Step 4:讨论与思考(5分钟)提问:“故事中的主人公为什么会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他的结果如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Step 5: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即行动要目标一致,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提问:“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用成语“南辕北辙”造句,体会成语的用法和意义。

四、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练习,评价学生对《南辕北辙》故事的理解和道理的感悟。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的发展。

六、教学策略1. 情景教学:通过故事情境的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案例分析:以故事为例,分析主人公的错误行动及其后果,让学生从中汲取教训。

《南辕北辙》教案设计

《南辕北辙》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南辕北辙》。

(2)理解课文中的成语“南辕北辙”的含义,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背景,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心理和行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学会通过比喻、举例等方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事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明白行动与目标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南辕北辙》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理解成语“南辕北辙”的含义及运用。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2)通过课文内容,理解并实践行动与目标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入课文《南辕北辙》。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韵律。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人物的心理和行为。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成语“南辕北辙”造句。

(2)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实践行动与目标的关系。

(1)让学生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鼓励学生将课文中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

四、课后作业:1. 抄写课文《南辕北辙》,加强记忆。

2. 运用成语“南辕北辙”写一篇小短文,培养运用能力。

3. 调查身边的朋友,了解他们是否明白行动与目标的关系,并进行交流分享。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实践成果:观察学生在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估他们是否能够理解并实践行动与目标的关系。

小学语文《南辕北辙》教案

小学语文《南辕北辙》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南辕北辙》。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成语“南辕北辙”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寓言故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明白行动与目标一致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南辕北辙》。

2. 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成语“南辕北辙”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难懂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成语“南辕北辙”的用法和意义。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南辕北辙》的文本。

2. 相关资料、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3. 录音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介课文《南辕北辙》的作者和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

(2)让学生结合注释和词典,理解课文中的难懂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成语“南辕北辙”的意义。

4. 课堂练习:(1)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成语“南辕北辙”的用法。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积累、多运用成语,提高语文水平。

6. 布置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朗读和背诵课文《南辕北辙》。

(2)设计相关的家庭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思考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七、评价建议:1. 对学生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评价,关注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小学语文《南辕北辙》教案

小学语文《南辕北辙》教案

小学语文《南辕北辙》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南辕北辙》的故事内容,掌握故事的寓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的态度,懂得听取他人意见,珍惜自己的目标。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南辕北辙》的故事情节。

2. 学生能够领悟故事中的寓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语言理解。

2. 故事寓意的高度概括。

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课文翻译及注释。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故事《南辕北辙》的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主人公和情节。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 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文言文的语言。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老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僻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 分析故事中主人公的行为和思维,引导学生领悟故事寓意。

四、合作探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讨论,总结《南辕北辙》的故事寓意。

教学反思:六、课堂实践(15分钟)活动设计:角色扮演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定一个角色,包括主人公、旁白、评论员等。

2. 每组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进行角色扮演,展现故事情节。

3. 其他小组观看后,进行评价,选出最佳表演小组。

活动目的:提高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七、案例分析(15分钟)1. 老师展示几个与《南辕北辙》类似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关注。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对待挫折和困难的。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将故事中的道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八、小组竞赛(15分钟)活动设计:成语接龙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成语接龙比赛。

小学语文《南辕北辙》教案

小学语文《南辕北辙》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南辕北辙》。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寓言故事的主题思想,并能复述故事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耐心倾听和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南辕北辙》。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具体任务,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解析生字词。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故事情节:(1)学生讲述故事情节,注意把握人物形象和关系。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探讨寓意。

5. 小组讨论: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拓展作业: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听取他人意见的小作文。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1)教师准备几个类似的寓言故事,如《亡羊补牢》、《刻舟求剑》等。

最新长春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下册7.1南辕北辙优质课教案 (3)

最新长春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下册7.1南辕北辙优质课教案 (3)

南辕北辙教学目标:1.认识十三个字;能写好十字。

2.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诚恳、固执己见”等。

3.学会质疑读懂故事,体会成语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谈话。

同学们,我们读过很多成语故事,谁能讲给大家听呢?揭示课题:今天,我和同学们合作,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

板书课题:南辕北辙请学生观看动画片《南辕北辙》问:动画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二、质疑。

1.请同学们拿出字典,自己读书,试着读懂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

检查学生识字的情况:(小组选代表发言)我们小组发现“辕”和“辙”都有车字旁,表示和车有关系。

我们小组发现“固”很有趣,古表示它的读音,大口框表示它的意思是非常结实,可以组成“坚固”、“牢固”。

我们小组发现“驾驶”都是形声字,“马”表示意思,“加”、“史”表示字的读音。

“奔驰”这两个字我在电视广告上见过。

我们小组给“恳”找了很多朋友:“跟”“根”“很”“狠”2.在小组内互相听读课文,读通课文之后,看看有没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学生质疑。

学生发言:我发现这里有问题:车上的朋友不明白,方向错了,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这几个条件越好,他离要去的楚国就会越远。

我认为这里不是“车上的朋友不明白,”而应该是“季梁”不明白。

三、读书,解决问题。

1.请大学带着刚才的问题再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边读书边思考)2.我们要想解决刚才的问题弄清到底是谁不明白,就应该弄清季梁跟朋友说了什么,我们该怎样来读他们的对话呢?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学生评价(可以反复读或老师范读)4.出示词语:行驶、奔驰、不解、诚恳、固执己见。

学生认读,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诚恳、固执己见等词语。

”不解:不理解,不明白。

诚恳:非常真诚。

(学生自己的语言)固执己见:别人的话都不听,只知道坚持自己的想法,(学生自己的话)5.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角色读书,并讨论刚才的问题。

四、讨论。

同学们,到底是谁不明白,谁来谈一谈?小组推荐一人:不是季梁不明白,是车上的朋友不明白。

四年级语文下册7.1南辕北辙教案2长春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7.1南辕北辙教案2长春版

背道而驰教课方案教材简析:这个成语故事见《战国策. 魏策》,是季梁劝魏王时说的寓言。

其寓意是:不论做什么事情,一定先把方向搞正确。

或许说,方向仇家,条件越好,成绩越大;方向错了,适得其反。

此后人们在使用这个成语时,也针对梦想好,举措不得力的状况。

本课要求认识13 个字:辕、辙、梁、驶、驰、系、旅、恳、固、执、担、夫、驾。

会写 10 个字:驶、应、奔、驰、系、旅、固、执、夫、驾。

教课目的:1、认识 13 个字,能写好10 个字。

2、朗诵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学会怀疑读懂故事,领会成语的意义。

教课准备:字词卡片、课件教课方法:议论、小组合作式。

教课建议:课文依据《战国策》体例,用对话形式表达。

正由于人物的对话形象性很强,因此学习本文应该指引学生抓住课文中的语言文字,频频朗诵,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

本文合适让学生疏角色朗诵,在充足朗诵的基础上再进行表演。

在学生理解课文此后,能够让学生想象:楚国在南方,而那个去楚国的人却往北走,结果会如何?学生有感而发,文章的寓意也就在学生相互沟通、相互启迪的过程中明确了。

课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事情是“背道而驰”?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吗?让学生当堂举出例子可能比较难达成,这个问题能够临时留下来,让学生此后注意在生活中观察,什么时候谁发现了,就能够讲一讲,大家在一同评判。

在教课中,要充足培育学生的学习的独立性。

关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教课不再视犯难点,要让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解决不认识的字,讲堂上要腾出时间让学生沟通识字方法,学生能借助汉字的构字规律独立识字。

教课方案设计:教课过程:一、沟通导入。

1、同学,喜成故事?能够大家听听?2、小内沟通自己哪些成故事?1---2名同学到前方介。

3、今日我再来学一个成故事《南北》。

(板)二、初感知,快乐字。

1、利用自己掌握的字方法,自由文。

2、同桌相互听文,而后出生并多几遍。

3、小合作,快乐字。

(能够能够开火能够做猜字游等等。

小学四年级语文《南辕北辙》优秀教案范文(精选14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南辕北辙》优秀教案范文(精选14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南辕北辙》优秀教案范文(精选14篇)小学四年级语文《南辕北辙》优秀范文篇1一、教材分析《南辕北辙》出自于《战国策·魏策四》。

本是魏国的谋臣季梁用这样一个小故事,劝安厘王以大业为重放弃伐赵,故事后被广为流传下来。

这则寓言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

文章是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的,路人强调的是:既然方向错了,就永远也到达不了目的地;而要去楚国的那个人强调的是:虽然方向错了,但是他有跑得习快马、很多的路费和驾呈技好的车夫,所以一定会到达目的地。

从人物的对话的过程中和文章结尾的点睛这笔中,学生自然会明白其中的寓意: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这则寓言常用来比喻行动和目的是相反的。

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熟读课文,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寓言的主要内容。

2、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3、在熟读课文和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懂得,做事时要选准方向再去做,让行动和目的保持一致,否则一事无成。

4、加强读写训练,练习扩写《南辕北辙》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南辕北辙》的寓意,课后读写小练笔。

教学难点:在理解《南辕北辙》寓意的基础上,写好课好小练笔。

四、教学建议(一)教学好生字“辕”和“辙”,有助于“南辕北辙”寓意的理解。

本课生字认的和写的都比较少,但字意和字形的把握还是有难点的。

“辕”和“辙”都是学生在生活中不常见的生字,“辕”是车杠;“辙”是车轮在路上留下的痕迹。

如果教学中单单告诉学生字典中的解释,学生可能理解得并不清楚,如果能通过具体的车马的图片或教师在黑板上画的简笔画来帮助学生理解,效果会更好,学生理解了这两个字的意思,对“南辕北辙”这个成语的意思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成语中,“辕”向南表示行动的方向与目标,“辙”向北表示向北走,从而可以理解出成语的意思是比喻行动与目标相反,结果只能是离目标越来越远。

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7.1南辕北辙》word教案 (7个)

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7.1南辕北辙》word教案 (7个)

南辕北辙7-1南辕北辙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理解“南辕北辙”这则寓言的内容。

学会通过质疑理解寓意,并体会成语的用法。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指导小组自学讨论,让学生体会寓言故事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理解寓意,引导学生行为,不能固执己见,要听从别人的劝告。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内容。

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寓意,并体会成语的用法。

教学时数:2课时基础知识:一、生字:1.袁上下(土,7)姓。

2.辕左右(车,10)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指辕门,借指衙署:行辕3.紧上下物体受拉力或压力后形成的一种状态,跟“松”相对:拉紧压紧收紧距离近:间隙小:紧跟紧密紧锣密鼓急迫:紧急紧迫时间紧扩词:紧逼紧凑紧促紧迫紧张赶紧手紧二、正音字:乘(chéng)车三、多音字:乘 chéng(乘车) shèng(千乘之国)行xíng(行走) háng(银行)四、形近字:袁--辕紫--紧五、解词:楚国:周代诸侯国,战国时七雄之一。

教学设计(A案)第一课时一、谈话。

同学们,我们读过很多成语故事,谁能讲给大家听呢?揭示课题:今天,我和同学们合作,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

二、读书,解决问题。

1.带着问题再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指名读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学生评价4.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角色读书,并讨论刚才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

1.指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分析整理问题。

二、讨论。

1.同学们,这两个人到底谁说的对?为什么?2.通过学习本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3.体会寓意:知道一个人如果走的方向不对,是实现不了目标的。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即兴表演。

五、讨论:1.如果你是这个人的朋友,现在你来到我们中间,你想对你的朋友说些什么?2.如果生活中有人给你劝告,你会怎么做?六、评价:自我评价: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七、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教学设计(B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读懂故事,体会成语的含义。

2019年长春版小学语文四下《7.1南辕北辙》word教案 (5)

2019年长春版小学语文四下《7.1南辕北辙》word教案 (5)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闸湾小学梁心东教材简析:这个成语故事见《战国策.魏策》,是季梁劝魏王时说的寓言。

其寓意是: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

或者说,方向对头,条件越好,成绩越大;方向错了,适得其反。

后来人们在使用这个成语时,也针对愿望好,措施不得力的情况。

本课要求认识13个字:辕、辙、梁、驶、驰、系、旅、恳、固、执、担、夫、驾。

会写10个字:驶、应、奔、驰、系、旅、固、执、夫、驾。

教学目标:1、认识13个字,能写好10个字。

2、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学会质疑读懂故事,体会成语的意义。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课件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建议:课文依照《战国策》体例,用对话形式叙述。

正因为人物的对话形象性很强,所以学习本文应当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反复朗读,在读中体味,读中感悟。

本文适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再进行表演。

在学生理解课文以后,可以让学生想象:楚国在南方,而那个去楚国的人却往北走,结果会怎样?学生有感而发,文章的寓意也就在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启发的过程中明确了。

课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事情是“南辕北辙”?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吗?让学生当堂举出例子可能比较难完成,这个问题可以暂时留下来,让学生以后注意在生活中观察,什么时候谁发现了,就可以讲一讲,大家在一起评判。

在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的独立性。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教学不再视为难点,要让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解决不认识的字,课堂上要腾出时间让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学生能借助汉字的构字规律独立识字。

教案设计:教学过程:一、交流导入。

1、同学们,喜欢读成语故事吗?可以讲给大家听听吗?2、小组内交流自己读过哪些成语故事?请1---2名同学到前面介绍。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南辕北辙》。

(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愉快识字。

1、利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自由读课文。

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然后标出生词并多读几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辕北辙教案
第一课时
第()周2009年月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读懂故事,体会成语的含义。

B、用“------虽然---------,可----------”说句话。

2、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的质疑,理解能力
B、能够表演,再现课文情境
3、情感目标
做什么事必须把方向搞正确,要听从朋友善意的劝告。

教学重点:
能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读懂故事。

教学难点:
体会南辕北辙的寓意:做什么事情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还要听从朋友善意的劝告。

教学过程:
一、回忆学过的寓言故事,明白什么是寓言。

二、引入,揭题,读题,解题。

1、学习“辕、辙”二生字(结合插图投影)
2、解题:南辕北辙指的是战国时有个人要到南方楚国去,却驾着车往北走,别人说他走错了,他硬说能走到。

后来比喻行动和目的不相符。

三、观看课件,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看完之后让学生说说看懂了什么?
四、自读课文,检查自学效果。

1、自由朗读课文,不懂的生字圈出来。

2、划分段落,明白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用自己的方式记住认字表的生字。

4、说说难写的生字有几个,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朗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排练课本剧,完成课后第3题。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第()周2009年月日
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熟读课文,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寓言的主要内容。

2、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3、在熟读课文和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懂得,做事时要选准方向再去做,让行动和目的保持一致,否则一事无成。

4、加强读写训练,练习扩写《南辕北辙》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南辕北辙》的寓意,课后读写小练笔。

教学难点:在理解《南辕北辙》寓意的基础上,写好课好小练笔。

教学过程:
一、课本剧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南辕北辙》这个故事,我们班有几位同学对这个寓言故事很感兴趣。

他们想编了一个课本剧让同学欣赏,同学们欢不欢迎呢?
二、读中生疑,读中探究。

1、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或是有什么疑问也可以提出来交流交流。

2、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3、师:这个人要去南方,却往北行驶,有人告诉他方向错了吗?这个人是谁呢?季梁劝了他几次呢?"季梁是怎么劝,那个朋友又是怎么说的?你们能不能把它们找出来?
4、师:出示:------虽然------可是-------你们能不能仿照这个例子说说话?
5、师:板书:不解、告诉、诚恳
6、能不能来说说“不解”、“诚恳”的意思?
7、季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8、季梁劝了车上的朋友三次,那么这个人接受了吗?像这样总是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不听别人意见的人,我们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他,叫做什么?
9、理解“固执己见”的意思。

10、师:你们能不能通过朗读表现季梁的诚恳,车上朋友的“固执”?请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11、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录音机小博士是怎么读的。

12、学生进行评议
13、师生分角色朗读
三、放飞想象,体会寓意。

1、请同学们想象:楚国在南方,而那个去楚国却往北走,结果会怎样呢?
2、通过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师小结: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还知道一个人如果走的方向不对,是实现不了目标的。

四、表演故事,深化寓意。

下面让我们跨越时空,飞到古时候去感受一下南辕北辙的故事。

1、小组合作演一演故事
2、反馈交流
3、如果你是车上的朋友,发现自己方向错了,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五、拓展升华,感悟明理。

1、你有什么事情也是先前做错了,听了别人的劝告才改正了,能说说看吗?
小组合作交流(2)反馈交流
2、师小结:是呀,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准方向,还要接受朋友善意的劝告。

作为朋
友看到自己的朋友发生了南辕北辙的行为,我们也应该要提出善意的劝告。

3、师:你们还知道道哪些成语故事呢?能不能讲一讲。

六、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搜集成语故事,举行“成语故事会”。

板书设计:
南辕北辙
马好、旅费多、车夫技术高
往北驶←——————————楚国(南)
离楚国越远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