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20学年高二语文第4周周练题《过秦论》基础知识训练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周测

高二语文周测

高二级语文周测卷一、默写(共30分,每句2分)(1).《过秦论》中,秦始皇继承前代功业、靠武力征服天下的两句是:,。

(2)《过秦论》中,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其中写他对南部边境的措施是:,。

对北部边境的措施是:,。

(3)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高,其中认为其文字简约,用词含蓄隐晦的两句是:____,_____。

(4)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比喻高度评价屈原之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说屈原出淤泥而不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共45分,每小题5分)1.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信而见疑,忠而被谤B.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C.数十年竟为秦所灭D.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出则接遇.宾客遇:遇到B.平伐.其功伐:夸耀C.明.道德之广崇明:阐明D.使使如.秦受地如:到,去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颜色憔悴,形容..者臣靳尚..枯槁B.又因厚币用事C.明年..击秦..,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D.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徒,战国时期楚国的官名。

主要职责是参与议论国事,发布号令,出则接待宾客。

《史记》载屈原与春申君曾任左徒。

B.大夫,古代官阶名。

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设卿、大夫、士三级。

古代医生位于大夫之列,由民间口传至今。

C.三闾大夫,是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主持宗庙祭祀,兼管贵族昭、屈、景三姓的事务,权力极大,屈原曾任此职。

D.币,在古代汉语中多指用作馈赠或祭祀的丝织品。

后引申为作为礼物的车、马、皮、帛、玉器等一切值钱的财物。

11.1《过秦论》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11.1《过秦论》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11.1《过秦论》同步练习(含答案)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结合课本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贾谊《过秦论》)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伦:辈,类。

B.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务:务必。

C.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

尝:曾经。

D.因利乘.便,宰割天。

乘:趁着。

2.下列对文中对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海”,是天下的意思,《论语·颜渊)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四海”与此不相同。

B.“崤函”,即崤山和函谷关,崤山在函谷关的东边,这是秦和中原之间的重要地理屏障。

相同,都为“天下”C.“连衡”,是秦国采取的一种离间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D.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和信陵君被称为“战国四公子”,魏公子无忌即“信陵君”。

《过秦论》实用练习题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过秦论》实用练习题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过秦论》实用练习题人教版高一必修三高中语文必修3《过秦论》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雍州(yōnɡ)膏腴(yú)逡巡(quān)隳城(huī)B.锋镝(dí)瓮牖(yǒu)猗顿(qí)氓隶(ménɡ)C.棘矜(jí)劲弩(jìnɡ)鞭笞(chì)谪戍(zhé)D.宁越(nínɡ)召滑(shào)翟景(zhái)乐毅(yu è)*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举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爱护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信:可靠的D.序八州而朝同列序:排列座次*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合从缔交,相与为一B.临不测之渊,以为固C.赢粮而景从D.百有余年矣**4.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A.当是时也,商君佐之B.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C.以致天下之士D.沛公引兵之薛**5.下列各句已补出被省略的成分,错误的一项是()A.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B.收天下之兵,聚之(于)咸阳C.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D.(百越之君)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二、类文阅读(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9题。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过秦论》测试题、答案

过秦论》测试题、答案

过秦论》测试题、答案XXX《过秦论》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A.膏腴(yú)藩篱(fān)崤山(yáo)XXX(tián)B.逡巡(qūn)锋镝(dí)蹑足(niè)墨翟(zhái)C.谪戍(zhé)鞭笞(chī)黔首(qián)囊括(nánɡ)D.隳名城(huī)户牖(yǒu)棘矜(jí)赢粮(yín)答案:C(A项中的“崤”应读“xiáo”。

B项中的“翟”作姓多数念“zhái”,此处应念“dí”。

D项中的“赢”应为XXXɡ。

)2、下列句子中书写全对的一句是A.当是时也,XXX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候。

B.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XXX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C.乃使XXX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D.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答案:B(默写中常因同音而写别字,A项中的“候”应为“侯”,C项中“抱”应为“报”,是“报复”之意。

D 项中的“崛”应为“倔”,是通假字。

)3、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怜惜。

B.委命下吏命:命令。

C.才能不及中人中人:寻常的人。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作难:起事、首倡。

答案:B(“命”意为“生命”,把自己的生命交给秦的上级官吏,而不是命令。

)4、下列哪一项不含通假字A.蒙故业,因遗策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D.百有余年答案:A(B项中的“景”通“影”,C项中的“从”通“纵”,D 项中的“有”通“又”。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XXX: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乘。

B.后人常用“XXX”作为富人的代称,XXX就是XXX,他帮助XXX灭吴。

高中语文《过秦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语文《过秦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语文《过秦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基础知识1.通假1约从离衡(通)(通)2孝公既没(通,义:)3倔起阡陌之中(通)4赢粮而景从(通,义:)2.一词多义1固:据崤函之固君臣固守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根深蒂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执己见2因:因遗策陈陈相因因河为池因利乘便3遗:亡矢遗镟路不拾遗因遗策不遗余力先帝简拔以遗陛下4制:制其兵制六合鸿篇巨制5亡:亡矢遗镞亡羊补牢亡秦族矣国破家亡追亡逐北智叟亡以应6弱:弱国入朝弱天下之民天下非小弱也恃强凌弱7利:因利乘便兴利除弊陈利兵而谁何金就砺则利8延:延至孝文王延年益寿开关延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9朝:弱国入朝序八州朝同列10度:内立法度度长絜大关山度若飞春风不度玉门关3.古今异义(解释加线词)1以致天下之士2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3秦以区区之地4.词类活用(归类,释义)1过秦论2天下非小弱也3据崤函之固4追亡逐北5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6内立法度,外连衡7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8弱天下之民9约从离横10朝同列11连衡而斗诸候12却匈奴13以愚黔首5.解释句中加线词1孝公既没.,惠文蒙.故业,因遗..策, 西举.巴蜀2合从.缔交,相与.为一.3秦人开关延.敌,无亡.矢遗.镞之费4奋.六世之余烈.5振.长策而御.宇内,履.至尊而制六合6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7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8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9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10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11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12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13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艺要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回顾一年多来众多文艺作品创作,无论是影视剧、歌曲,还是小说及其它作品,都令人感到耳目一新,如《大圣归来》、《三体》等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过秦论》基础训练题

《过秦论》基础训练题

一、《过秦论》贾谊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过秦论》基础落实作业--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过秦论》基础落实作业--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过秦论》基础落实作业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16过秦论【基础练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惠文、武、昭襄蒙故业蒙:继承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喜爱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丝带、丝绳D.举天下之豪杰举:全,整个2.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①外连衡而斗诸侯②履至尊而制六合B.①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②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C.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②因河为池D.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②然后践华为城3.从文言文句式角度看,下列各组句子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②申之以孝悌之义B.③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⑤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⑥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D.⑦铸以为金人十二⑧蚓无爪牙之利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天下云集响应②外连衡而斗诸侯③约从离衡④履至尊而制六合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⑥序八州而朝同列⑦内立法度③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A.①②③/④⑧/⑤⑥⑦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C.①⑦/②③④⑤/⑥⑧D.①⑦/②③⑥/④⑧/⑤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致天下之士A.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B.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C.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D.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6.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合”指天地四方,即天下。

本课中具有相同意思的词语还有“宇内”“四海”“八荒”。

B.“百越”是古代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的各越族部落的统称,也叫“百粤”。

C.“黔首”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中指百姓。

古代百姓的称谓还有“布衣”“黎民”“生民”“苍生”“鲰生”“氓”等。

D.“少牢”指古代祭祀用的猪和羊。

古代祭祀所用的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称之为“牢”,“牢”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

11.1《过秦论》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学与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解析版)

11.1《过秦论》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学与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解析版)

11.1 过秦论学习目标课程标准/素养目标重点难点1.了解贾谊以及《新书》的相关知识,了解秦灭亡的历史。

2.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疏通文意,划分结构层次,探究文中“叙”与“论”的关系。

3.体会文章极力铺张渲染的特点,学习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4.了解借古讽今、实施仁政的意义。

分析把握课文的基本观点,了解作者对秦王朝灭亡原因的分析及借古讽今的意义。

学习本文的论证技巧,明白文章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

(一)基础知识作家作品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

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

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

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

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召为博士(博士,古为官名。

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中国古代职官。

为国王的辅佐大臣(辅弼官,国王年幼或皇室暗弱时可以代为管理国家)与皇帝老师,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三公之一。

)(贾谊在贬居长沙途中,渡湘水时作《吊屈原赋》以自谕)。

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怀王太傅。

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0102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

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

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

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与屈原合称“屈贾”。

主要作品:政论散文有《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

他的赋作趋向散文化,所以有“开汉赋之先声者”之称,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

辞赋《吊屈原赋》《鵩(fú)鸟赋》等很有名。

他的政论散文,全面地阐述了深刻的政治思想和高瞻远瞩的治国方略,体现了汉初知识分子在大一统封建帝国创始时期积极出世的人生态度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标志着中国散文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代表汉初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

《过秦论》课时训练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过秦论》课时训练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过秦论》课时训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11.1过秦论课时训练一、基础训练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A.膏腴(yú)藩篱(fān)崤山(yáo)蒙恬(tián)B.逡巡(qūn)锋镝(dí)蹑足(niè)墨翟(zhái)C.谪戍(zhé)鞭笞(chī)黔首(qián)囊括(nánɡ)D.隳名城(huī)户牖(yǒu)棘矜(jí)赢粮(yín)2.下列各项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约从离衡合从缔交B.制其弊执敲扑而鞭笞天下C.陈利兵而谁何倔起阡陌之中D.赢粮而景从百有余年3.对下列句子中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

B.委命下吏命:命令。

C.才能不及中人中人:平常的人。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作难:起事、首倡。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C.然秦以区区之地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因遗策(由于)膏腴之地(肥沃)B.亡矢遗镞(损失)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困乏,疲惫)C.瓮牖绳枢(窗户)据崤函之固(险固的地势)D.履至尊(登上)以致天下之士(招纳)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外连衡而斗诸侯B.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D.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7.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

B.北收要害之郡。

C.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D.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8.以下句中加横线的字活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外连衡而斗诸侯。

B.胡人不放南下而牧马。

C.却匈奴七百余里。

D.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乘。

《过秦论》复习及训练

《过秦论》复习及训练

西举巴蜀(攻取)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宽厚而爱人 (爱惜人民)
以致天下之士(来,召纳)
相与为一(援助)
信臣精卒(可靠)
01
04
02
05
07
08
添加标题
流血漂橹 ( 盾牌)
添加标题
天下云集而响应(象回响一样应)
添加标题
铸以为金人十二(金属)
添加标题
将数百之众(带领)
添加标题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殽山以东)
列哪一项不含通假字 故业,因遗策 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从缔交,相与为一 百有余年 A(B项中的“景”通“影”,C项中的“从”通“纵”,D项中的“有”通“又”。)
对下列各句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是 下云集响应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却匈奴七百余里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 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⑥序八州而朝同列 ⑦囊括四海 ⑧陈胜瓮牖绳枢之子 ②③/④⑧/⑤⑥⑦ ①⑦/②⑥⑧/③④/⑤ ①⑦/②③④⑤/⑥⑧ ①⑦/②③⑥/④⑧/⑤
指挥作战的能力;
03
添加标题
军队的素质;
04
添加标题
装备。
文章为何要突出陈涉的普通、平凡,甚至弱小?
写陈涉的普通、平凡,甚至弱小,是为了说明秦的灭亡不是对手的强大,而是秦自身的原因。正是因为它不施仁义,才导致如此不堪一击。
17.①第六段文字及上一段文字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对比?②从全文看还进行了哪些对比?③作者进行这种对比的目的是什么?
添加标题
以弱天下之民(使……弱、削弱)
添加标题
01
动-使动
02
外连衡而斗诸侯(使……相斗)
03
流血漂橹(使……漂浮)
04
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

高二语文《过秦论》测试

高二语文《过秦论》测试

高二语文《过秦论》测试1、下面加线字的形、音、义都正确的一组是( )A、蒙故业(méng,承接) 度长絜大(xié,衡量)B、履至尊(lǚ,鞋子) 振长策(cè,马鞭子)C、鞭苔天下(chī,打) 制其弊(bì,疲惫)D、逡巡而不敢进(jūn xún,顾虑徘徊) 瓮牖绳枢之子(yǒu,窗户)2、下列加线词解释无误的一组是( )①因(沿袭)遗策②合纵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③秦人开关延(请)敌④信(可靠)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⑤试使山东(殽山以东)之国⑥因河(河流)为池(护城河) ⑦收天下之兵(军队)聚之咸阳⑧履至尊而制六合(天地四方)A、①②③⑤⑧B、②④⑤⑥⑧C、①②③⑤⑦D、①②④⑤⑧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基本相同的分别是((1)___ (2)___ )(1)A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B 、内立法度,务耕织。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

C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行军用兵之道D 、序八州而朝同列强国请服,弱国入朝(2)A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B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C 、吴起、孙膑……之伦制其兵履至尊而制六合。

D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不爱珍器重宝,……以致天下之士。

课堂练习及能力训练4、下列各句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之意②天下云集响应③外连衡而斗诸侯④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⑤赢粮而景从⑥南取汉中,西举巴蜀⑦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⑧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A、①②⑤⑧/③④/⑦/⑥B、①②/⑤⑥/④⑦/③/⑧C、①②⑤⑥/③/④⑦/⑧D、①②⑤⑥/④⑦/③⑧5、下列句中属省略句的是( )A、南取百越之郡,以为桂林象郡B、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6、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流血漂橹——流出的血多得能漂起船桨。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二册过秦论训练测试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二册过秦论训练测试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二册过秦论训练测试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召.滑(shào)藩.篱(fān)作难.(nán)迁徙.(xǐ)B.膏腴.(yú)蹑.足(niè)行.伍(háng)氓.隶(méng)C.万乘.(shèng)逡.巡(jùn)劲弩.(nǔ)鞭笞.(chī)D.猗.顿(yī)锋镝.(zhé)谪.戍(dí)黔.首(qi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约从离衡追亡逐北因利乘便B.轻而易举斩木为兵揭杆而起C.翁牖绳枢比权量力度长大D.亡矢遗族深谋远虑云集响映3.对各句加点词意义的判断正确的是()①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②履至尊而制.六合③秦有余力而制.其弊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A.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 ①②③④均不同C. ①③相同,②④不同D. ①②③④相同4. 下列加点词含义和用法都相同的是()A.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B.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C.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D.内立法度.,务耕制,修守战之具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5. 对各句中加线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是()①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②吞二周而亡.诸侯③却.匈奴七百余里④追亡.逐北⑤天下云集响.应⑥赢粮而景.从⑦非有仲尼、墨翟之贤.⑧序八州而朝.同列A. ①⑤⑥/②③/④⑦/⑧B. ①⑤/②③⑧/④⑥/⑦C. ①⑤⑥/②③⑧/④/⑦D. ①⑤/②④/③⑧/⑥⑦6. 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的是()A.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B. 齐明,周最……乐毅之徒通其意C. 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D.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7. 找出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所通之字。

高中语文过秦论训练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过秦论训练题及答案

⾼中语⽂过秦论训练题及答案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

那么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吗?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中语⽂过秦论训练题及答案,⼀起来看看吧。

⾼中语⽂过秦论训练题 1.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义: (1)因①蒙故业,因遗策。

( ) ②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 ) ③后因伐⽊,始见此⼭。

( ) ④因得观所谓⽯钟者。

( ) ⑤相如因持壁却⽴。

( ) ⑥廉颇因宾客⾄蔺相如门谢罪。

(2)策①振长策⽽御宇内。

() ②蒙故业,因遗策。

() ③可以策励期望者谁乎?() ④策之不能尽其道。

( ) (3)制①覆⾄尊⽽制六合。

( ) ②吴起、孙膑……之伦制其兵。

( ) ③秦有余⼒⽽制其弊。

( ) 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 ⑤吾不能举全吴之地,⼗万之众,受制于⼈。

( ) (4)兵①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 ②吴起、孙膑……之伦制其兵。

( ) ③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

( ) ④兵者,国之⼤事。

( ) ⑤信⾂精卒陈利兵⽽谁何。

(5)致①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 ) ②家贫,⽆从致书以观。

( )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

( ) ④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 ) (6)信①信⾂精卒陈利兵⽽谁何。

( ) ②牺牲⽟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 ③孤不度德量⼒,欲信⼤义于天下。

() ④低眉信⼿续续弹。

( ) 2.找出下列句⼦中活⽤的词语,并给其归类。

⑴会盟⽽谋弱秦。

⑵序⼋州⽽朝同列。

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⑷天下云集响应。

⑸且夫天下⾮⼩弱也。

⑹吞⼆周⽽亡诸侯。

⑺乃使蒙恬北筑长城⽽守藩篱。

⑻焚百家之⾔,以愚黔⾸。

⑼外连衡⽽⽃诸侯。

⑽据崤函之固。

⑾追亡逐北,伏⼫百万。

⑿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⒀却匈奴七百余⾥。

⒁⼦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⒂⼭东豪杰遂并起⽽亡秦族矣。

答:第⼀问,活⽤的词语:。

第⼆问,归类:(1)使动⽤法: ;(2)名词作状语: ;(3)形容词作动词: ;(4)名词⽤作动词: ;(5)形容词活⽤名词: ;(6)动词活⽤作名词:。

高中语文过秦论练习题 人教版

高中语文过秦论练习题 人教版

高中语文过秦论练习题一、基础部分1、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6分)()()A、信.义著于四海B、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呵D、姿态万千,信.造化之尤物也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6分) ( )A、余威震于殊.(不同)俗。

B、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C、关中之固,金城..(坚固的城池)千里。

D、氓.(愚昧的)隶之人。

3、以下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两项是(6分)()()A、赢粮而景从B、合从缔交,相与为一C、振长策而御宇内D、余威震于殊俗E、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F、孝公既没4、以下句中加点的字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6分)()A、外连衡而斗.诸侯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C、却.匈奴七百余里D、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5、选出不是判断句的一项(6分)()A、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B、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C、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D、刘备天下枭雄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6分)()A、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B、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D、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6分)()A、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B、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C、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D、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6分)()A、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B、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6分)()例句: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B、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D、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10、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6分)()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高中语文必修4过秦论 同步练习3

高中语文必修4过秦论 同步练习3

高中语文必修4过秦论同步练习3一. 基础知识:(共10小题每小题5分计50分)1、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 召滑(shào)藩篱(fān)作难(nán)迁徙(xǐ)B. 膏腴(yú)蹑足(niè)行伍(háng)氓隶(méng)C. 万乘(shèng)逡巡(jùn)劲弩(nǔ)鞭笞(chī)D. 猗顿(yī)锋镝(zhé)谪戍(dí)黔首(qi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约从离衡追亡逐北因利乘便B. 轻而易举斩木为兵揭杆而起C. 翁牖绳枢比权量力度长絜大D. 亡矢遗族深谋远虑云集响映3、对各句加线词意义的判断正确的是()①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②履至尊而制六合③秦有余力而制其弊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A.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 ①②③④均不同C. ①③相同,②④不同D. ①②③④相同4、对各句中加线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是()①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②吞二周而亡诸侯③却匈奴七百余里④追亡逐北⑤天下云集响应⑥赢粮而景从⑦非有仲尼、墨翟之贤⑧序八州而朝同列A. ①⑤⑥/②③/④⑦/⑧B. ①⑤/②③⑧/④⑥/⑦C. ①⑤⑥/②③⑧/④/⑦D. ①⑤/②④/③⑧/⑥⑦5、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1)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系,系上绳子。

委,委弃。

)(2)孝公既没(没,殁,死去。

)(3)会盟而谋弱秦(谋,谋求。

)(4)开关延敌(延,请,迎击)九国之师逡巡巡而不敢前(逡巡,徘徊。

)(5)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橹,船桨。

)A.②③B.③④C.①⑤D.①④6 、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序八州而朝同列。

B.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D.素无亡失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7 、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秦论》基础知识训练
一、选择题(3分一个)
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甿隶(méng)万乘(shèng)锄耰棘矜(yōu qín)
B.鞭笞(chī)从散约败(zòng)瓮牖绳枢(yǒu)
C.隳名城(huī)蹑足行伍(háng)度长絜大(dùjié)
D.以窥周室(kuī)亡矢遗镞(shǐiú)逡巡(qùn)
2.下列画线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蒙故业,因遗策(前代的策略)因利乘便(因为)
B.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奋六世之余烈(余威)
C.追亡逐北(溃败的军队)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开)
D.将数百之众(率领)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坚固的城)
3.以下各项中加横线的词词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因遗策(由于)膏腴之地(肥沃)
B.亡矢遗镞(损失)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困乏,疲惫)
C.瓮牖绳枢(窗户)据崤函之固(险固的地势)
D.履至尊(登上)以致天下之士(招纳)
4.以下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两项是()()
A.赢粮而景从。

B.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C.振长策而御宇内。

D.余威震于殊俗。

E.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F.孝公既没。

5.下列各组句子加横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宽厚而爱
人。

B.蒙故业,因遗策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C.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吞二周而亡诸侯。

D.约从离衡
于是从散约败
6.以下句中加横线的词活用相同的两项是()()
A.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D.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7.以下句中加横线的字活用相同的两项是()()
A.内立法度,务耕织B.履至尊而制六合。

C.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D.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8.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有误的一项是()
A.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译:砍伐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作旗帜。

B.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译:然而秦凭借着小小的地方,发展到了兵车万乘的国势。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译:可靠的大臣,精锐的士兵,拿出锋利的武器,谁能奈何他们?
D.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译: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

二、判断正误
(l)“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一句形象地写出秦始皇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

()
(2)题目《过秦论》的“过”是动词。

“过秦”的意思是“超过秦国”。

()(3)“席卷天下,包举字内,囊括四海”意思是“并吞天下”。

“席”“包”“囊”都是名词作状语。

()
(4)“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概括了陈涉起义的结果。

()
(5)本文全篇分析了秦灭亡的种种原因,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

()
(6)文章最后一段得出的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
三、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秦灭周祀,并四海,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

天下之士斐然乡风。

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

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

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土民罢弊。

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

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

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

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也。

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

(贾谊《过秦论》中篇)
1.写出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
①南面称帝,以养四海。

养。

②强凌弱,众暴寡。

暴。

③周室卑微。

卑微。

④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

元元。

2.以下词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天下之士斐然乡风。

B.秦离战国而王天下。

C.是以诸侯力政。

D.兵革不休,士民罢弊。

3.写出以下各句中“是”指代的内容
①若是何也?是。

②是以诸侯力政。

是。

③是上有天子也。

是。

4.以下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①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A.专权和威望可以定下功业,国家安定的根本,在此一举。

B.专门的威势,既定的功业,是国家安定的关键,全在这时了。

C.保持威势,成就功业,安定危困局面的关键就在这里。

D.保持威风,成就大功,安定危困局面的重要意义就在这里。

②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

A.秦始皇心地贪婪、鄙陋,依仗自以为高明的才智,一意孤行。

B.秦二世心地贪婪、见解偏狭,推行自以为出人之上的智谋。

C.秦二世怀有贪婪、鄙陋的居心,自作聪明,一意孤行。

D.秦始皇心地贪婪、鄙陋,推行自己奋发的才智。

③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

A.不行王道而施行自己欣赏的霸道,焚烧典籍,残酷施行刑罚制度。

B.废除王道的仁政,建立自己喜爱的制度,那就是焚书愚民和使刑法更加严酷。

C.不行王道而让自己的亲信掌权,大搞焚书和残酷刑罚。

D.废除仁政的王道,建立私人喜爱的霸道,烧掉自家书籍,奴役天下百姓。

④先诈力而后仁义。

A.先有欺诈的力量,后实行仁义政策。

B.把欺诈和暴力放在前面,把仁义道德放在次要地位上。

C.注重欺诈和暴力,轻视施行仁义的政策。

D.使欺诈和暴力在国内先推行,然后再考虑仁义。

⑤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

A.搞兼并战争的人都有高超的欺诈手段和暴力,求平安的人们都认为顺从权威的做法可贵。

B.搞兼并战争的人崇尚欺诈和暴力,安定危困局面的人重视顺应民心和权宜之计。

C.兼并别国的作法有极高的欺诈能力,安于现状的君王以顺认为贵。

D.兼并别国的行为抬高了欺诈和暴力的地位,使安于现状的国家处在危机之中,只好顺从强权。

⑥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

A.孤独的人如果有了危险,他的死亡甚至在站立时都会降临。

B.孤立无援的秦国已有了内乱,所以它的死亡命运指日可待。

C.孤立并且孤独的秦国占有天下,他的灭亡可以立刻等到。

D.孤立无援的秦国占有天下,它灭亡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

5.默写题
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
内,,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
吏。

,却匈奴七百余
里。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
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参考答案:
一、1.C 2.D 3.A 4.C D 5.D 6.B、
C 7.A、C 8. C
二、(1)√(2)×(3)√(4)√(5)×(6)√
三、1.①养,养育,统治。

②暴,欺侮。

③卑微,衰败。

④平民百姓。

2.B
3.①“是”指代“天下之士,斐然向风。

”②“是”指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

③“是”指代“秦南面而王天下”。

4.①C ②A ③A ④C ⑤B ⑥D
翻译:秦统一天下,吞并诸侯,临朝称帝,供养四海,天下的士人顺服地慕风向往,为什么会象这样呢?回答是:近古以来没有统一天下的帝王已经很久了。

周王室力量微弱,五霸相继死去以后,天子的命令不能通行天下,因此诸侯凭着武力相征伐,强大的侵略弱小的,人多的欺凌人少的,战事不止,军民疲惫。

现在秦皇南面称帝统治了天下,这就是在上有了天子啊。

这样一来,那些可怜的百姓就都希望能靠他安身活命,没有谁不诚心景仰皇上,在这个时候,应该保住威权,稳定功业,是安定,是危败,关键就在于此了。

秦王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士民,抛弃仁政王道,树立个人权威,禁除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把诡诈权势放在前头,把仁德信义丢在后头,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前提。

实行兼并,要重视诡诈和实力;安定国家,要重视顺时权变:这就是说夺天下和保天下不能用同样的方法。

秦经历了战国到统一天下,它的路线没有改,他的政令没有变,这是它夺天下和保天下所用的方法没有不同。

秦王孤身无辅却拥有天下,所以他的灭亡很快就来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