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华南民间的收养风俗

合集下载

中国生育习俗

中国生育习俗

漫谈中国民间生育习俗(找到一篇,不知道有没有借鉴的用处)人类自诞生之日起,便为了自身的生存极力繁育自己的种群,新生命的不断诞生使得人类能够世代繁衍,生生不息。

人类的先祖们为了活着,不得不面对饥饿、战争、疾病与灾荒对于生命的挑战。

由于物质生存条件的恶劣以及科学的不发达,人类的生存环境在远古时期是非常恶劣的,有相当多的成年人根本活不到50岁。

尽管随着人类对世界的认知程度逐渐加深,生存环境也在逐渐的改善,但是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战争、灾荒和疾病所造成的社会动荡使人民遭受了无穷无尽的苦难,生存的艰辛依然是人类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人类要想生生不息,使每个家庭的姓氏能够继续延续,早生早育、多生多育就是人类所能做出的唯一选择。

在这种状态下,新生命的诞生并顺理成长,便成为每个家庭的一件大事。

为了迎接新生命的诞生,几千年来人们在生育繁衍方面创造了形形色色的民俗规范和仪式,从男女结婚的开始甚至结婚前,这一套民俗习惯就开始在男女的生活中发挥影响。

一般来说,人类的生育习俗在促进母婴健康,保证种族繁衍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在人的一生中,从其诞生来到世间,至死亡离开世间,各个不同的重要环节,都要举行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仪式和礼节。

新生婴儿到世间要举行诞生仪礼、确认男女在生理上已发育成熟要举行成年仪礼、男女建立配偶关系开始承担相应的家庭和社会义务要举行结婚仪礼等。

古代中国是一个宗法社会,人们特别重视传宗接代,由于新婚是孕育新生命的开始,所以民间在婚姻缔结之初就寄寓了求子的期待,古代男女婚配前要请算命先生看双方八字和属相,最重要的莫过于能否生子。

在男女婚嫁的时候,就举行“求子”的仪式。

如清代光绪年间《惠州府志·婚嫁》中所记广东惠州地区“妇至门必于亲好中取福寿兼全者扶之”,此“福寿兼全者”,就是所谓的“多子多福之人”。

这里的意思十分明确,“福寿全者扶之”,就是希望“多子多福”。

当新娘坐上花轿离开娘家时,轿前要有一人捧着烘炉火炭,上覆贴有红纸双喜字样的瓦片两丸以寓日后子孙繁衍之意。

传统节日的传统民间生育与生子习俗

传统节日的传统民间生育与生子习俗

传统节日的传统民间生育与生子习俗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融合了丰富多样的民间生育与生子习俗。

这些习俗代代相传,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家庭、亲情和后代的关怀,也彰显了传统价值观和社会观念。

本文将以传统节日为背景,探讨中国人民独特的传统生育和生子习俗,包括生育观念、出生仪式以及儿童命名习俗等等。

一、传统节日中的生育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与生育观念紧密相连,生育被视为家庭的使命和社会的责任。

在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中,人们会加强家族纽带,传承后代血脉,强调家族延续的重要性。

例如,在春节期间,很多家庭都会以家庭团圆为重,亲人们聚在一起,表达对家庭幸福的期望。

此外,在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中,也有一些节目和活动与传统生育观念联系紧密,如儿童的游戏和玩具,以及欢喜的儿歌。

二、生育仪式与传统节日的结合在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中,特别是婚嫁和出生相关的节日,人们会举行各种各样的生育仪式,以祈求幸福和健康的后代。

例如,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活动中,有一种习俗是将几个婴儿放置在竞渡船上,相信这样能给婴儿带来好运和健康。

此外,在一些地区,人们还会选择在正月十五这一元宵节,来庆祝新生儿的出生。

在这一天,人们会摆设一桌丰盛的宴席,宴请亲朋好友,祝福新生儿健康成长。

三、儿童命名习俗的传统节日意义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除了生育仪式,儿童命名习俗也是家庭的一大重要环节。

传统上,人们会根据出生日期、生辰八字、家族情况等因素来为孩子取名。

儿童的名字往往寓意美好的愿望,如健康、聪明、幸福等。

由于每个节日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因此选择在传统节日中为孩子命名,被视为具有特殊的仪式意义,也被认为能带来更多好运和福祉。

四、传统节日与儿童教育除了生育习俗和命名习俗,传统节日还给予了中国儿童教育很大的影响。

在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中,家长们会给孩子们传递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展示中国传统的美德、道德和礼节。

举例来说,在传统节日如中秋节和重阳节,家庭成员会一起包粽子、登高、祭拜祖先等,借助这些活动培养孩子的家族观念、孝道精神和团结意识。

民政部婚姻司对《收养法》的解答

民政部婚姻司对《收养法》的解答

民政部婚姻司对《收养法》的解答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民政部•【公布日期】1992.04.01•【文号】•【施行日期】1992.04.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收养正文民政部婚姻司对《收养法》的解答(一九九二年四月一日)一、什么是收养?答:收养,是领养他人子女为自己子女的民事法律行为,使原来没有父母子女关系的人们之间产生法律拟制的父母子女关系,收养人为养父和养母,被收养人为养子或养女。

收养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和程序才能成立。

收养关系一经成立,养子女与养父母间的关系与亲生父母子女间的关系基本相同,但收养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解除,而亲生父母子女间的血亲关系则一般不能人为解除。

二、什么是收养法的基本原则?答:我国收养法第二条规定:收养应当有利于被收养的未成年的抚养、成长,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

这里规定了我国收养法的两个基本原则。

(一)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原则。

实行收养制度主要是为了养子女的利益,它可以使无依无靠的孤儿,或因某些原因无法随父母生活的儿童,在养父母的抚养教育下,享受家庭的温暖,得以健康成长。

(二)平等自愿的原则。

收养是确立养父母子女关系的一种法律行为,为了保证这种拟制血亲关系的稳定,就要求它必须建立在双方平等自愿的基础上。

三、哪些人可以被他人收养?答:收养法第四条规定,下列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一是丧失父母的孤儿;二是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三是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法律之所以如此规定,主要是因为:第一,有利于收养关系的稳定。

因为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之间本无自然血缘关系,如果被收养人年龄过大,很难消除他们与其生父母已经形成的父母子女之情,也不易与养父母之间建立起浓厚感情,以致影响收养关系的稳定;第二,符合收养的目的。

收养的本意就是为了使那些无人抚养或父母无力抚养的孩子,在养父母的抚养教育下,享受家庭的温暖,得以健康成长。

另外,考虑到我国民间习惯,收养法还规定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可以不受被收养人不满14周岁的限制。

试论儿童收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赵川芳

试论儿童收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赵川芳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青少年研究·2014年第5期试论儿童收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赵川芳(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北京101601)【摘要】目前,由于我国儿童收养法律政策不够完善,官办福利机构设施比较缺乏,民间收养合法性难以确认,造成了儿童权利难以有效落实,孤弃儿童的生命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使得儿童优先、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流于形式。

需通过优化法律政策与体制环境,扩大民间收养空间,加强福利机构建设力度等举措,使需收养儿童和已被收养儿童能够得到最大保护,同时推动儿童收养向制度化、专业化方向更快迈进。

【关键词】儿童收养收养政策民间收养儿童收养应该是一个充满慈爱仁心的过程,收养方与送养方通过履行法定的收养程序达到对被收养对象的爱心传递的合法化,收养当事人的权益也通过这个程序得以保护。

笔者结合当前儿童收养立法政策及体制环境,秉承儿童优先、儿童利益最大化的理念,对儿童收养制度设置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相关机构扩大收养范围,保护被收养儿童的权益,在实践层面更好地践行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

一、儿童收养相关立法政策1991年12月,中国加入《儿童权利公约》并积极践行公约规定,从法规政策、制度体制、机构设施、文化环境等方面实施了有效措施,以确保儿童各项权利能够实现,儿童各项权益不受侵害,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能够实现。

2005年4月27日,我国加入《跨国收养方面保护儿童及合作公约》。

国内法律政策环境方面,1991年,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1998年修订,以下简称《收养法》),规范了儿童收养送养行为,以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维护收养关系当事人的权利。

自此,儿童收养有了法律依据。

1999年5月,民政部发布《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华侨以及居住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中国公民办理收养登记的管辖以及所需要出具的证件和证明材料的规定》,对中国公民收养送养子女的流程、条件,外国人在中国境内收养子女的流程、条件以及华侨、港澳台居民在境内收养所需证件及证明材料作了规定,儿童收养在操作层面有了依据。

地方民俗:拜干爹、找保爷、过继、抱养、娃娃亲

地方民俗:拜干爹、找保爷、过继、抱养、娃娃亲

地方民俗:拜干爹、找保爷、过继、抱养、娃娃亲说到拜干爹,在城市里面也是有的,不过,在攀枝花的少数民族地区,更准确的讲称为“找保爷”,如果是女的就叫“保娘”了。

民间也有当了保爷或保娘会“折寿”的说法,但被找到的保爷是不会拒绝的,不管他是贫是富、是什么民族、什么年龄、什么性别,看来大概当保爷保娘是一种奉献罢?孩子出生以后,根据孩子“命”的各种情况,父母会给孩子“找保爷”以求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找保爷有以下多种情形:也许孩子命里缺水,这就需要有对应的属相并辈分相当才可以,这就要求孩子的父母在亲戚和邻里中去“物色”,然后备上礼物到家中去说明情况,保爷会以自己的姓氏和字辈给孩子取名,称为“干儿子”或“干女儿”。

也有按照算命的结果需要“杀猪匠”保爷、“文曲星”保爷的,还有要在路边搭桥修路做好事,第一个从桥上走过的人会成为“保爷”,孩子出生以后、满月以后第一个来家中“碰”到的也可能被要求当“保爷”。

被尊为“保爷”的人要在取名字的时候对孩子的名字的意思和以后的未来进行一番“祝福”并给钱给物打发给“干儿子”或“干女儿”,如果没有什么钱物的话,割头发、扯纽扣打发也可以。

这几种情况双方互称“干亲家”,“干儿子”或“干女儿”在正月初三到大年十五期间给保爷“拜年”并至少连续三年。

在弟兄间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当同胞弟兄间有男孩子比较少、弱甚至全是女孩子的情况时,孩子较强较多的兄弟会主动把自己最小儿子“过继”给这个需要儿子的弟兄并称“爸”或“爹”,还要教育被过继的儿子履行“儿子”的义务并传宗接代延续香火。

民俗中的抱养和现在的抱养没有太多的差别,只要不偷不抢就行。

被抱养的孩子是生活在养父母家的,双方互称“亲家”,满了三代要“转宗”为亲生父母的姓,实际就是带为“传宗接代”和“养老”的目的。

“娃娃亲”比较流行于盐边县的彝族地区,相当于“指腹为婚”。

孩子还在腹中双方父母就约定:两孩子是同性别为兄弟姐妹即前面所说的“干亲家”,为异性则为“夫妻”,由男方准备礼物到女方家“定亲”,称为“儿女亲家”。

收养养子习俗与传统日本伦理观

收养养子习俗与传统日本伦理观

个 养子 ,以弥补血缘方面 的缺陷 ,维持世系的
延 续 。收 养 养 子 习俗 在 传 统 日本 社会 生 活 是 一 个 具 有 普 遍 性 与 规 律 性 的重 要 现 象 。 已有 的研 究 对
E t 本 收养养子 习俗 的普遍性 、多样 化及其成因进 行 了卓 有成效 的探讨 ,但遗憾 的是很 少有研究者 追 索收养养子习俗在 1 3本 社 会 层 面 的 印痕 ,针 对
全 得 到 遵 照 执 行 ,甚 至 往 往 被 打破 ,如 收 养 人 必
( 7 9 4 —1 1 9 2)后 期 律 令 制解 体 和 镰 仓 幕 府 武 士政 权 创 立 为 转 折 点 ,分 为 前 后 两 个 阶段 。前 一 阶段
收养制度主要是为解决 子嗣问题而存在 的。但在
进 人 平 安 时 代 以后 ,出现 了不 分 辈 分 收 养 养 子 的
该 习俗 对 日本 伦 理 观 念 产 生 的深 刻 影 响 ,相 关论 述 尚嫌 单 薄 。事 实上 ,收养 养 子 习俗 既 与 日本 人 的生 活 密 切 相 关 ,又 与 日本 民族 的历 史 和 文 化传
复本姓的养子”等更详细的类型划分 。
有 关 收 养 养 子 历 来 有 种 种 法 律 规定 ,诸 如 不 得 收 养辈 分 高 于 自己的 人 ,如 叔 、舅 、姑 、姨 等 , 即便 年 龄 小 于 自己亦 不 被 允 许 ;已 收养 一 个 养 子
情况 ,比如德川时代前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 、
儒 学 家 、兵 学 家 熊 泽 蕃 山 ( 1 6 1 9 —1 6 9 1 )原 姓 野 尻 ,后 成 为 外 祖 父 的 养 子 ,承 其 姓 为 熊 泽 。 养父
须 年届 5 0岁 、收 养人 与 被 收养 人 必须 属 于 同一 家 族等 规定 在 实际操 作 中逐 渐失 去严格 的约束 效力 。 其 实 日本 皇 室 在 历 史 上 亦 有 收 养 养 子 的情 况 出现 ,比如平 安初 期廷 臣 源融 ( 8 2 2 —8 9 5)原 系第 5 2 代 天 皇嵯峨 ( 7 8 —8 4 2 )的第 1 2子 ,后 来 成 为 第5 4代 天 皇 仁 明 ( 8 l 【 卜8 5 0)的养 子 。只 是 后 来 出于维 护 天皇所 谓 “ 万世 一系 ”血统 的考 虑 ,才有

海陆丰民间的人生礼仪习俗,汕尾人都应该懂的!

海陆丰民间的人生礼仪习俗,汕尾人都应该懂的!

海陆丰民间的人生礼仪习俗,汕尾人都应该懂的!汕尾地区纳中原文化之风尚,民间人生礼仪厚重繁琐,本文取其精华部分,趣谈汕尾民间人生礼仪习俗。

汕尾地区的孩子一出生,属是男丁者,家人必须先祭拜祖宗,报知祖宗本族添丁之喜。

孩子出生三天内,旧俗可以“送庚”,旧时亲朋戚友得知后送鸡蛋,现“送庚”贺喜多送“来示”(钱币放进红纸包里的一种礼仪)。

孩子降生后家人要到孩子的外婆家“报喜”,送鸡蛋(煮熟后去壳)和糖酒到外婆家喜报。

“送庚”一般在“三朝”(出生三天)前,“三朝”后亲朋戚友不可给其“送庚”,要等到“十朝”(出生第十天)后才可以“送庚”。

孩子出生后,家人要用香炉在床下“事阿婆”。

孩子满月时,要摆“满月酒”,外婆要给外孙送“狗皮衣”和“背带”,象征孩子日后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满月之日,要在“八仙桌”上点红色的“状元烛”,然后要给孩子剃胎毛,理好的头发要用红巾包好,好好藏纳起来。

这一天,家人祭拜好床下的“阿婆”后,炒二个鸡蛋给“出花园”的男孩与女孩吃,“出花园”者坐门槛上,尽情享用炒鸡蛋的美味后,象征此民间礼俗完成,其已经成人。

完成“出花园”礼俗后,汕尾地区的民众把“阿婆”的香炉送进竹林里,象征其家养育的子女都有“德”行,都已成人。

婚嫁习俗汕尾民间婚姻大事,往往倾注人们纯真的情感,表达人们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汕尾地区存在“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的现象,但其都包含于“三书”“六礼”内容之中,演变到今天,一般都把纳采、问名、纳吉等合而为一。

汕尾地区民间习俗一般要经过提亲,即请好命婆和男方拿“四式礼”(四种见面礼、如茶叶、酒、饼、猪肉等)到女方家探询,此举俗称“求婚”。

征得女方家长同意,可请算命先生拿双方生辰进行合婚。

汕尾有些地方合婚前,女方还要到男方家进行“了家风”(探人家)。

“求婚”后合完男女双方的“八字”即可“订婚”。

“订婚”俗称“担担”,即男家担上“四式礼”或“五味配”(即猪肉、鱿鱼肉、洒、饼、鱼等)和金戒指、金耳环、聘金等送到女方家。

南美洲的传统婴儿抚育习俗

南美洲的传统婴儿抚育习俗

南美洲的传统婴儿抚育习俗南美洲是一个充满丰富多样文化的大陆,拥有许多独特而有趣的传统习俗。

其中一项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是南美洲各地特有的传统婴儿抚育习俗。

这些习俗涵盖了婴儿的健康、幸福和成长,为他们打下坚实的文化根基。

本文将介绍南美洲几个典型的传统婴儿抚育习俗,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含义。

1. 穿着特殊的婴儿衣物在南美洲的某些地区,婴儿在出生后会被赋予一种独特的婴儿衣物,这些衣物由手工制作而成,通常具有鲜艳的颜色和独特的图案。

这些衣物不仅仅是为了保暖,更是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它们代表了家庭对婴儿的祝福和保护,并将婴儿与家族的传统联系在一起。

2. 婴儿的命名仪式在南美洲的某些社区中,婴儿的命名仪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活动。

这个活动通常在婴儿出生后的几个月内举行。

家族的长辈会聚集在一起,为婴儿起名,并向神灵祈祷保佑婴儿的未来。

这个仪式不仅仅是对婴儿个人身份的确认,也是家族纽带的一种延续。

3.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在南美洲的许多社区中,母乳喂养被认为是婴儿最好的营养来源,也是母子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

婴儿会被母亲紧紧拥抱,母乳喂养时双方会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系。

这种传统的抚养方式有助于培养婴儿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也促进了母子之间的情感发展。

4. 婴儿背带的使用婴儿背带在南美洲被广泛使用,它是一种将婴儿背在母亲背部或家人身上的特殊器具。

使用背带可以使婴儿与抚养者保持亲密接触,同时给予抚养者自由活动的空间。

这不仅方便照顾婴儿,还有助于婴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

5. 社区共同抚育在南美洲的某些社区中,婴儿抚育是整个社区的责任。

社区中的每个成员都会照顾和关心婴儿,无论是亲属还是邻居。

这种共同抚育的传统有助于建立起世代相传的亲情网络,也让婴儿在一个温暖而关爱的社区中成长。

总结:南美洲的传统婴儿抚育习俗不仅仅是一种照顾婴儿的方式,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

这些习俗代代相传,通过亲属、邻里间的互动,将家庭和社区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充满温情和关爱的环境。

漳州育儿的七大习俗整理

漳州育儿的七大习俗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漳州育儿的七大习俗整理漳州育儿的七大习俗(一)做四个月婴儿满四个月,家长要办牲醴敬神,备猪脚等八色礼品送岳家。

婴儿也于是日由母亲抱回娘家。

娘家即以婿家的礼品祭祀神明。

外婆将两个大饼系于婴儿胸前,谓之“收澜(涎)”,并抱婴儿到户外游玩、过桥,作出赶老鹰的声音,谓之“做胆”。

是日,让婴儿第一次坐到椅轿(竹、木制成的小儿坐椅)上。

女儿返回婆家时,娘家要做桃粿让女儿作“伴手”带回,同时要回赠婴儿衣服、鞋帽、涎巾、襁巾、花帕、封底裤、银脚环和猪蹄趾、米花糖、石榴花等礼品。

(二)做度晬小孩满一周岁时,家里要做红龟粿、办牲醴敬神,并以红龟粿和染红蛋壳的熟鸡蛋馈送亲友四邻,有的还要设宴请客。

外孙度晬时,外婆要送线面、新衣服、虎头鞋、天官锁或手镯、脚镯等礼物。

孩子周岁时换上新衣,挂天官锁,坐到神案前的大筊内。

大人在孩子面前摆上算盘、书本、笔墨、刀剑、种子、念珠、铜钱、食品等几种物品,若是女孩则换成脂粉、针线、秤、尺等,然后观看孩子首先抓取哪样物品,以此预卜孩子将来的职业以及贫富、智愚、廉贪、勤懒等。

此俗称“抓周”或“试晬”。

(三)脱痘痂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旧时,天花是残害儿童的大病,孩子患天花痊愈无异于去死回生,故要进行隆重的仪式,称为“称为“淋珠(天花)疕(痂)”。

家长将一大碗乌豆、黄豆炒熟,邀请几个男孩前来围观。

让出痘痊愈脱痂的儿童坐在一面大筊苈正中间的小凳子上,在其头顶上放一面铜镜,将熟豆倒在铜镜上使之从四边滚落到筊苈上,一边高声说“掉疕了,掉疕了!”围观的男孩拾取熟豆拿去吃,俗称“拣珠疕”。

种牛痘普及以后,淋珠疕之俗连续下来,儿童种过牛痘的第十二天,其母即为其进行淋珠疕的仪式。

80年月,停止种牛痘,淋珠疕之俗也未完全废弃,一些群众当小儿患水痘痊愈后也进行淋珠疕的仪式。

(四)改洗民间认为幼儿是“清气相(洁净)花”,不得接触“不洁”的'事物,万一被不洁的事物事物坛(音七)着(犯邪),要以某种方式“改洗”,民间还有印制的巴掌大的专用的“解殃经”。

客家人生育习俗

客家人生育习俗

客家人生育习俗求育:民间结婚时,用红纸写上“螽斯衍庆”四个大字贴在花轿顶上,预祝男女媾和之后,繁衍茂盛。

女孩出嫁,要带上茶叶、花生、黄豆、芝麻、红蛋等,亦是预祝繁衍的信物。

客家有些地区娘家还陪送一对“公婆鸡”、“报生鸡”,婚后送灯,打甑盖等等,都是一些求生、催生的预祝。

这些都表示男女双方在结合之际,各自父母就寄予“传宗”、“发家”的美好心愿和强烈企望。

完婚之后,一旦新家庭迟迟不能添丁,当父母的便着急万分,而妇人似有愧父母、丈夫和祖先,在人前低人一等,抬不起头来。

于是拜神祈育。

古人不明生育道理,生子被认为是神灵赐予,所以婚后数年不育,便要祈神庇佑。

客家人崇拜的子嗣神有:送子观音、九子圣母、送子娘娘、吉祥菩萨、花公花婆、葡萄老爷、佛母娘等。

各地又有不同的敬仰,如广东主要崇拜送子观音、九子圣母等,闽西、赣南客家人主要信奉送子观音和吉祥菩萨,许多地方寺庙都设有一尊“吉祥哥”或称“吉祥菩萨”,民间把他尊为生殖之神,大多用木头雕刻,高一尺许的小男童,有的裸体,有的穿花衣,下着开裆裤,阳具露在外。

女人祈子必请他庇佑。

祈子时,母女或婆媳往往是先朝拜大菩萨,如观音、弥勒,然后走到“吉祥哥”前,虔诚地加以顶礼膜拜,拜毕,女儿站在旁边,面颊飞红,母亲(婆婆)代为祈祷(或自己),念道:“吉祥哥,吉祥哥,聪明伶俐福定多;请您勿在厅中坐,保佑捱女(捱新妇)生个靓阿哥。

”边念边抚摸“吉祥哥”的“雀雀”(阴茎),搓下一些粉末,用红纸包好带回家里冲水给女儿(新妇)饮用,从此期望得到生育,有的大胆妇人,求子心切,母亲已过世由婆婆陪同,也顾不得害羞,照样祈求。

“吉祥哥”的“雀雀”被刨之殆尽后,寺庙住持便请人用粘土补上。

“吉祥哥”胸前有的挂着一个红兜兜,为的是让人献“香火钱”,这是寺庙的一笔收入,对祈育者也是十分情愿之事。

就是求所不得,也绝不后悔,只怪祖先风水不好,命运注定。

这位“吉祥哥”不知哪路神灵。

佛教二十天神中有一位“吉祥天女”,原为古印度婆罗门教命运、财富女神,后来佛教吸收为护法神,是位身着后妃衣裳,极为端庄、深受民间爱戴的女神。

《义乌山区生养习俗》

《义乌山区生养习俗》

义乌山区生养习俗总所周知,越是古老、落后的地区就越多一些独特的习俗和禁忌。

就如义乌市,由于长期以来交通堵塞,以农耕为生,经济发展缓慢,科学技术落后,所以至今还保留着一些比较原始、古老的习俗信仰。

下面我主要介绍该地区一些生养送礼的习俗。

山区的农民有这样的说法;人的一生中“生”是第一关。

所以孕妇在临产前的一个月,孕妇的娘家一定要送“催生蛋”给怀孕的女儿,而且一定要男性亲人送,所以一般都是父亲送去。

特别是生第一胎时更是要讲究。

送的东西有鸡蛋至少二十只、胡桃二斤、红糖二斤还有小孩出生穿的“毛衫“、尿布等。

其中的一套”毛衫“还必须是向其他亲朋好友家讨来的穿过的旧衣服,而且穿着衣服的小孩还必须是健康成长的,否则绝对不能要。

,这都是表示吉祥如意。

在义乌山区的农村中,还有这样一个送礼的习俗,就是如果家中的媳妇要生第一胎孩子,做婆婆的要给孩子送两件礼物;一是用七色丝线打一只“牛鼻梗”其形状与做法都像耕牛鼻孔里穿着的用棕绳打的结梗一样。

而且打得时候还要选好良辰吉日,请来结打“牛鼻梗”的妇女还必须生养了两个以上男孩的母亲。

结打时还要烧香、念经。

二是把耕田用过的生铁铸成的犁头尖敲下七分长的一段,而且,这个犁头一定要用过很多年的。

之后就请铁匠用银把大的那头镶起来,而且要把它擦得闪闪发亮吊在“牛鼻梗”上。

做好两样东西后用红布包着放在就要做产的媳妇枕头底下。

等孩子生下来就把这个“牛鼻梗”、犁头尖挂在孩子的脖子上。

寓意孩子已经被吊牢了,任何恶鬼也拉不走,一生平安。

“满月”是小子出生后第一个重大的节日。

“满月”又分为“单满月”和“双满月”。

一般来说,“单满月”是家庭经济不怎么好的人采用。

外婆家要送礼物一般是一百二十个粽子、一百二十个双馒头、鸡蛋八十只,春夏秋冬的衣服、鞋帽八套或十套。

帽子中还必须要有一顶“荷花帽”寓意一生吉祥如意。

然后婆家要把粽子、馒头、鸡蛋(一只)都成双地送给左邻右舍。

而这只红鸡蛋又要送回来,因为“蛋”象征“子”不能送给别人,否则要断子绝孙。

传统童养媳风俗论文

传统童养媳风俗论文

传统童养媳风俗论文摘要:对于传统家庭制度,与史学强调纵向时间演变不同,而身为社会学家,费孝通却更强调从横向社会结构方面来解释“童养媳”之俗产生的原因。

传统社会里的贫困人家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常常将女儿送给别人做童养媳,而贫困的男方家庭,因为正式的婚事费用过高而负担不起,也愿意通过收养一个女孩来做童养媳,以解决婚配需要。

这样的研究方法固然忽视“童养媳”之俗发展过程的时序性和复杂性,但是却从最能体现历史本质和规律处着眼,通过归纳推理得出抽象认识。

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史学研究方法的和思维的更新。

一、“童养媳”之俗的历史“童养媳”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

童养媳起源于周代的媵婚制。

周代所实行的媵婚制,其中夫人的妹妹或者侄女常常年龄还小即随同出嫁,等到她们长大后才能成婚。

秦汉以后,皇帝每选贵戚之幼女进宫,待她们成年后纳为自己的妃嫔,或者赐予皇室子弟为妻妾,这其实就是童养媳的先声。

三国时,最早有童养媳的记载,“至十岁,婿家即迎之长养为媳。

”,“魏国东夷沃族女孩,长到16岁夫家就接去长养为媳,成人以后回到父母家,父母给些财物再回到夫家。

”时至宋朝,有关童养媳的记载大量涌现,宋代的很多贵妃和皇后,都是年幼时入宫的。

根据《宋史·后妃传》所记载,在开封有一个姓周的姑娘在很小的时候,跟随姑姑入宫,由张贵妃抚养,服侍仁宗,而张贵妃也是在年幼时死了父亲,无所依靠,被养于宫中的。

降及元代,因为民间的童养婚盛行,元代的法律还对童养媳进行保护。

“诸以童养未成婚另妇,转配其奴者,管五十七,奴归宗,不追聘财。

”到了明清时期,老百姓认为儿子可以传宗接代并增加劳动力,而女儿最终是要嫁人的,并且还要赔上一份嫁妆。

在一般人看来,生养女儿如同帮别人家养媳妇,纵然是富裕的人家也会把自己女儿送给人家当童养媳。

这就使很多人家在女儿一出生时,即便有扶养的能力,也会寻觅适合的人家送出去。

直到民国初年,童养媳依然广泛存在。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颁布婚姻法,抱养童养媳的陋俗才得到了最终解决。

收养:一个不可忽略的人口与社会问题

收养:一个不可忽略的人口与社会问题

此文发表于《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一书,223-252页收养:一个不可忽略的人口与社会问题——宋元民间收养习俗异同初探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臧健“收养”一词在宋元时代,既是法律用语,又是一种民间习俗的反映。

考察宋元时代的收养习俗,不得不涉及到其在宋代以前延续的特点,以及作为家族制度中的收养制度,与丧服制度、婚姻制度、继嗣制度的关系。

但本文并不侧重从制度的层面讨论收养,而更多地从社会生活习俗的角度,从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收养的看法与做法中,探寻收养习俗存在的特点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由于“收养”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其特点含义也不相同。

“收养”一般是指养子,包括男孩子和女孩子,尽管也有因灾疫荒年,政府收养流离失所的孤老、贫妇、残疾等,但更多的使用是与养子有关的事项。

又加之宋代以来家族制度发展的特点,养子与养女所形成的母子关系与母女关系有着很多不同。

本文讨论的主要是与养子有关的收养。

讨论收养问题,有两点是需要加以弄清和说明的:1、以往关于收养的研究史在研究中国古代家庭、婚姻、生育问题的学者中,专门研究收养及其所具有的人口和社会功能的论著并不很多。

日本学者仁井田陞所著《支那身分法史》、滋贺秀三著《中国家族法原理》,均是上个世纪早期研究中国法制史的重要理论著作,其中以家族、亲属、继承等为中心的讨论,特别涉及到了嗣子、义子、收养、乞养、过继、过房等研究。

1赵凤喈著《中国妇女在法律上之地位》,附论养女一节中,特别分析了乞养的原因与目的、乞养的限制、方式及养女归宗等问题。

2美国学者安·沃特纳(Ann Waltner) 著《烟火接续:明清的收继与亲族关系》,以明清社会为背景,从多维角度讨论了收养的功能、收养制度和习惯,及与生育、与自然界的关系。

3台湾学者柳立言《养儿防老——宋代的法律、家庭与社会》一文,专章讨论了较特殊的供养关系,即继子、义子及赘婿在继承权和与生父母、养父母供养关系上的区别与互动。

民间风俗,认干亲的讲究

民间风俗,认干亲的讲究

民间风俗,认干亲的讲究在民间,命理师会建议一些命理不好的小孩认个干妈或干爹,会对小孩的健康成长有利。

可能有人认为是迷信。

其实,不要动不动就说不科学,现在的科学是不能涵盖一切的!况且许多公知一边赞美国外孩子认教父是文明,另一边却指责民间认干爹干妈是迷信。

在客家地区,历来有认“契爹、契嫒、契哥”的风俗,被认的干爹娘干哥,要品德高尚,健康高寿,口碑好,乐于助人,并有些特别的谋生手段,如民间草医、会看邪病、风水师、命理师、或有其他特殊本领的人。

甚至,被认的还可能是一株上百年而依然苍翠的村头古树,或庙里的菩萨等。

除了风水改运、姓名改运等等方法,可以改善个人运势以外,通过生辰分析,认干妈、干爹、干儿,干女,是有道理的,也有不错的改运效果。

命理以正印为母,偏财为父。

如果身弱,用印星来生扶,认个干妈就是印星,印星也代表护荫,多一点护荫生扶,自然对本命有助,孩子就会健康易养,命运质量相对会好,成人认干妈同理。

如果身旺无财星,或财弱,就认个干爹,可以增加财星之力来耗身,无论对本命的健康,还是未来的财运都是有帮助的。

有的人过旺,这种情形就不能认干妈,因为本来就旺,如果再拜个干妈,印星能量增强来生身,那么,就更旺了,这样会适得其反,早年健康不佳,将来运气不顺。

如果一个人身旺而又无泄(就是说中食神、伤官弱,或食伤不泄身),那么,就可以收干儿子、干女儿,可以泄去自己的过旺之气,来平衡命局,对自己的健康和各方面运势都是有好处的。

哪些人适合认干亲呢?第一、命局印星过重或比劫林立、羊刃过多,身旺财弱者,最好认个干爹。

“财”是一个命理术语,不只有钱财的普遍涵义,也代表父亲或男命的老婆。

如孩子身旺财弱,则命局本身就有所谓的“克父”信息。

身旺财弱则喜财越多越好,在这种情况下,给孩子认个干爹,就能从后天气场上增强孩子命理中的喜用神,从而会给孩子带来好运;同时也能改善并提高孩子父亲的运气。

换句话说,给孩子再认个干爹,就相当于给孩子父亲找了个帮手,能共同对抗比劫或印星的克力。

客家人过继习俗

客家人过继习俗

客家人过继习俗
在旧时生活习俗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一直根深蒂固,许多没有儿子或者没有子女的夫妇就会同关系比较亲近的亲属之间进行未成年子女的一些“认养”,农村中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过继”。

为防止财产继承及名份之争,“过继”多有口头协约或立嗣书,双方画押、亲人作为证据。

收养人择日宴请亲朋戚友,备三牲水果礼品等让过继者拜过天地祖先及公婆母,更名姓,视为自已子女。

在客家地区,过继习俗常见的也有几种,其中有一种叫“安乖”,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过继,而是小孩与父母兄弟有“相冲”,或身体较弱“不好带”,象征性过继给别人做儿子,不存在买卖关系,只写一纸庚书,敬过天地神明告知即可。

第二种叫“卖半身、顶两房”,是指叔侄兄弟、姑姨姊妹一方因无男孩,经双方商定过继给另一方,以庚契或口辞为凭,同是兼顾、同继门户,古称“兼祧”俗称“顶两房”。

第三种叫“过房”,是指叔侄兄弟、姑姨姊妹相互过继、相互生活抚育。

养父母对养子进行监护,至养子成年主持婚姻大事,待养父母年老体弱,养子同样恪尽孝道,负责赡养,为老人送终。

过继无需保守秘密,村民们知道,被过继孩子自己也知道。

“客家人过继习俗”入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种过继习俗,一直到今天仍然存在,只是当今过继,必须办理户口登记和认证手续,才能视为合法子女。

作者简介:
罗利光,网名阿山,毕业于汕头大学美术系,广东梅州市丰顺县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大众摄影》2007年度十佳摄影师,《车坛影协》摄影网管理员,梅县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学美术高级教
师,长期致力于民俗、客家题材的研究。

中国传统的子嗣习俗

中国传统的子嗣习俗

中国传统的子嗣习俗
家庭以生子为大事,儿女双全福寿康宁,什么时候家里添了丁、进了口,可是件大张旗鼓庆贺的喜事儿。

孩子的出生代表着血脉的延续和家族的兴旺,人的一生也从其诞生开始进入家庭和社会。

求子
已婚妇女未孕前,民间有种种期盼怀孕得子的习俗,仪式多带有神秘的色彩。

公婆丈夫,还有媳妇自己,各自实行着各式各样的求子办法和仪式。

生育、洗三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在孩子出生三天时,家庭要举行“洗三”礼,意在洗去婴儿前世的污垢,期望今生平安吉祥。

洗三由收生姥姥进行,在礼仪之外,洗三还具备洁身防病的实际作用。

满月、百日
满月和百日是婴儿出生后家庭隆重庆祝的礼仪。

此时产妇已出“月子”,不再有禁忌,因此一般多请亲朋好友来祝贺。

办酒席,染红蛋,祭祖剃头,增添喜庆热闹气氛。

周岁
周岁生日,可以看作是小孩诞生礼的最后一个高潮。

除办酒席庆贺外,这一天特别举行检验小孩天赋和卜测未来前途的“抓周儿”仪式。

这在客观上检验了生母、奶妈、看妈对孩子是如何带领、如何进行启蒙教育的。

传统的生育礼仪

传统的生育礼仪

传统的生育礼仪小编为大家整理一篇关于传统的生育礼仪的文章,更多文章尽在。

诞生是人生的开始,诞生意味着家庭血脉的繁衍与继承。

家庭、家族乃至整个社会对人的诞生都非常重视。

报喜婴儿的出生是一种非常重大的事情,要立即向娘舅家报喜,报喜的礼品往往是一只鸡,如果生男孩就送一只公鸡,如果生女孩,就送一只母鸡;也有的地方送蛋,单数为男,双数为女;广东、广西等地方则送荔枝、龙眼等。

报喜的目的除了表示与亲戚分享得子的喜悦外,同时含有便于娘舅家备办婴儿衣帽等日常用品的意思。

洗三洗三又叫“贺三朝”,是家庭、家族、亲朋好友庆贺添丁进口的仪式。

在某些地方婴儿出生三天时,主人会请一位福寿双全的老太太主持洗三仪式,为婴儿洗身,一边洗,一边念诵祝福的喜歌。

洗浴完毕,主人备酒菜或汤面招待亲朋好友,俗称“汤饼筵”,也叫“吃三朝酒”,亲朋好友则说一些长命百岁之类的吉利话。

“洗三”仪式的举行意味着人生的开始并得到社会的正式认可。

抓周抓周也称周啐、周岁礼。

此时的婴儿已能呀呀学语、蹒跚学步,即将步入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于是便有了“拈周试啐”的习俗。

这一天,家长以文房四宝、算盘、农具、秤尺、剪刀、玩具、糕点等放在桌子上,用以预卜孩子的将来去向。

如抓到文房四宝,则预示孩子将来一定会读书;抓到算盘,一定会经商;抓到农具(纸做)一定会耕田种地;抓到玩具,预示着贪玩;抓到糕点,预示着好吃。

不过,无论抓到什么,客人们都会借题发挥,夸赞孩子聪明伶俐,前程无量,好让主人高兴。

现代生育礼仪习俗:现代的生育礼仪远没有传统生育礼仪那么复杂。

然而一个年轻的生命来到人世间,毕竟是一件重大的事情,所以对于满月和百日还是要举行一定的仪式。

亲朋好友知道一个生命呱呱坠地后,也会携带衣服、食品、水果、玩具等礼品陆续去看望产妇和婴儿;在满月那一天,部分家庭会摆上满月酒,恭请亲朋好友光临,感谢亲朋好友送来的礼物和祝福;在百日那天,农村甚至部分城里人仍然盛行给婴儿打制长寿锁、百家索或手足镯子等;在周岁时,外公外婆还会送来衣服、玩具之类的礼物。

红白喜事之规程礼仪生养篇

红白喜事之规程礼仪生养篇

生养篇一、中国传统诞生礼仪(一)取乳名今天,当一个新的生命尚在孕育中的时候,年轻的父母们便早已挖空心思地忙着给自己尚未临世的孩子起一个好听、好叫、有意义、又吉祥如意的名字,希望孩子的名字能给他的一生带来幸福。

其实古人对这一点更重视。

在古代,婴儿出生之后,先要起乳名。

起乳名也有讲究,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名字要利于孩子的生长。

旧时医药条件差,孩子难养,加上当时又很迷信,家长总怕神鬼妖怪勾走孩子,三病六灾缠了孩子。

因此有的婴儿的父亲就携带着礼物,请求家族或乡村里的长者给孩子起乳名。

据说这样便能得到长者的庇护。

有的迷信的家长为了求得神佛的保佑,用神佛的名称给孩子命名。

命名之前到神庙里问卜,将问卜的字和所求的神或佛的名字连在一起。

所求的神是城隍爷,问卜的字是“生”,则孩子的名字便叫“城生有的孩子是在某神跟前求得的,就联系所求神佛给孩子命名,如“天赐(”天官赐福)“、龙保龙王保佑)等等。

一般起名要吉祥长寿,如“福娃”“、珠儿”“、百岁”等等。

有的担心给孩子起个太好的名字会“折福减寿”,因此故意取一些卑贱的名字,如“猫娃”“、小狗”“、石头”“、铁蛋”等等。

还有的干脆给丫”“、妞妞”男孩子起个女孩子的名字“等,并且还给他穿一个耳孔,戴一个耳环。

这是因为旧时觉得女孩低贱,取了女孩的名字,用名字的贱贬给他添福。

同时因为是女孩的名字,鬼怪也不会来找麻烦。

有的给小孩算命排八字,看孩子五行中缺什么,缺啥起啥,如“闰土”“、水根”等等,这些命名的方法都和迷信有关,但也能起到慰藉心灵、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的作用。

(二)满月剃头满月对于新生儿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日子。

这是新生儿可以走出暗房(产妇生儿的屋子正式与外界接触的第一天,因此人们非常重视这一天,一般无论穷富,都要举行一定规模的庆典,特别是头生男孩,其庆典更是隆重亲朋好友来参加新生儿的这个重要的人生仪式,新生儿的父母亦要设宴款待来宾。

这一天新生儿有几项很重要的仪式要进行,其中最重要的有两项,一曰“洗儿”,二曰“落胎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给 B做 媒 , 人 就 会 说 A 多 了一 个 “ 人 仔 ” 而 B则 视 A 别 媒 ,
孩的情况下为 了可 以再次生育 ,在女孩出生以后 就把她悄悄 虚 拟 的 “ 母 子 女 ” 关 系 。媒 人 家 里 相 当 于多 了一 个 儿 子 或 父 的
自己的血脉继承人。 过继” “ 的基本条件是 , 孩子必须是同姓同
是 以 自己 的女 儿 为 “ 饵 ” 诱 。 做 媒 。在 广 西 一 些 讲 粤语 的地 区 , 人 具 有 重 要 的地 位 。 媒
个 比较信得过 的家庭把一两个孩子送 出去 。这些被选择 的
二 是 为 了获 得 再 次 生 育 的机 会 。 国家 的计 划 生 育 政 策 规
家 庭 多 是 他 们 的 亲戚 。 定 , 妻 二 人 户 口都 在 农 村 的 , 第 一 孩 为 男 孩 , 只 能 生 一 夫 若 则
的一 :

是 子 女过 多无 能力 养 活 。如 果 一 对 夫 妇 因生 育 的孩 子
过多 以至不能负担他们 的抚养 和教育费用 ,他 们可能会选择

他们 的后代要随母姓 。 在继承的问题上 , 母方的财产是 由赘婿 继承的 , 赘婿还要供奉母方的祖先 。由上面的事实 , 笔者认 为 . 入赘可 以看作是 收养了一个儿子 , 然后把女儿嫁 给这 个养子 。 它跟一般收养不 同的是 , 这种 收养是收养一个成年男子 . 而且
胞兄弟的儿子。例如在香港 的新 田村兄弟间过继儿子是最普 遍 的收养方式 。族规强调长子对所有弟弟 的儿子们都有收养 权, 这是 因为作为长子他负有传宗接代的首要责任 。 当一家有
仔( ) 女 能时常去探望他们 的媒 人父亲 ( 亲 )把媒人父母 亲 母 , 当作 自己的父母亲一样对待 。
间的收养抱养风俗作一个初 步的论述 , 试图揭 示收养发生的原 因及 其社会功 能。
关键词 : 华南 ; ; ; ; 风俗 民俗 收养 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 : 1 .0 C9 2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5 5 1 ( 0 0 1 — 0 9 0 1 0 — 3 2 2 1 )2 0 5 — 2
孩; 若第 一孩为女孩 , 则允许 四年后再 生第二孩 ; 第二 胎无论
是男孩还是女孩 , 都不许再生。 有些夫妇在两胎都生育不到男
送 给别 人 收 养 。 过 继 。“ 继 ” 是 通 过 协 商 , 别 人 的 儿 子 要 过 来 , 成 过 就 将 变
当一个人给一对 夫妇做媒 , 她 ) 他( 就跟被做媒 的人形成一种 女儿 , 而被做媒 的人则把媒人作为“ 亲” 母亲” 父 或“ 看待 。 假如
LTE I 文 海 艺 L ER RAR Y GA苑 Y L
民 族 文 艺
试论华 南民间的收养风俗
李 伯 瑞 ( 山 市 文 艺创 作 研 究 室 , 东 佛 山 58 0) 佛 广 2 00
摘 要: 收养作 为一个社会机制 , 当地社会 的社会组 织和 亲属制度等是相互联 系的。 文就 华南民 跟 本
族 内部 的孩 子 , 分 上 没有 严 格 规 定 。 常 见 的当 然 是 自己 同 辈 最
为“ 媒人父亲” 笔者认为这是一种特殊 的收养形式 。 。 虽然媒人 仔( ) 女 没有住在媒人父母 亲家里 , 他对媒 人父母亲也 没有继
承 权 , 是 两 者 以及 他 们 的家 庭 关 系很 亲 密 , 们 也 期 望 媒 人 但 人
先 , 表 女 方 家族 参 加 女 方 家 族 的 一 切 祭 祀 活 动 。 代 费孝通先生认为 , 赘是暂时的改系 , 入 即从 父 系继 承 改 为 暂 时 的母 系 继 承 或 双 系继 承 。 赘更 是一 种 收 养 , 为赘 婿 到 入 因 女 家 后 一 般 要 改 姓 , 的甚 至 要 改名 。 如果 赘婿 不 改 姓 , 少 有 至
幼儿 , 收养发生后 养子女住在养父母 家里 , 养子女有继承养父
母 财 产 的权 利 。
抱养 。抱养的“ ” 抱 字意思是养子女在很小的时候就被收 养。 因为他们对 自己的亲生父母还没有什么印象 , 又在养父母
家里 长 大 , 以他 们 与 养 父 母 的 感 情 一 般 比较 好 , 所 就像 是 亲 生
叫 法 则 是 “ 妻 ” 某 些 瑶 族 地 区则 称 之 为 “ 郎 入 户 ” 这 些 林 顶 , 招 ,
个 初 步 的论 述 , 图揭 示 收 养 发 生 的原 因及 其 社 会 功 能 。 试

、 一
般 的 收 养

般 的收养指 的是 比较正式的收养。收养的对象一般是
林 总总的称 呼指 的都是人赘婚。 为了家族 的延续 , 了香火连绵 , 为 没有男性后代的家庭采 用这种方式来使得家庭完 整。所谓 上门女婿 一般 由女方先 提 出, 礼金 由女方出 , 男性必须放弃 自己原来 的姓氏或是后代放 弃原来 的姓 氏,住在妻子 家里 面 ,以女方 的祖先 为 自己的祖

入赘 。 中国传统社会 中一向有 “ 在 夫为妻纲” 的理念 , 这是
指 丈 夫 在 家 庭 中具 有 主导 、 定性 的作 用 。 决 入赘 婚 是 相 对 于 这
种传统婚姻的一种异变 。入赘婚的源头在于原始社会母系制 全盛时期的从妻居 。汉族 民间称为 “ 招女婿” “ 门” “ 、上 、倒插 门” 在云南称 为“ 等, 计姑爷 ”彝族则称为 “ 、 上倒闸门” 西藏的 、
很多社会都有 收养 的风俗。 人类学功能学派认为 , 何一 任
有 所 不 同的 收 养 形式 。
种文化现象都有满足人类实 际生 活需 要的作用,即都有一定
的功能。它们 中的每一个与其他现象都互相关联 、 互相作用 , 都是整体 中不可分 的一部分 。①收养为什 么在不 同的社会存 在, 它的社会功能是什 么呢? 本文试就华南 民间的收养风俗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