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原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合集下载

河南省高三语文一模试卷

河南省高三语文一模试卷

河南省高三语文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徜徉(cháng yáng)剽悍(piāo hàn)蹊跷(qī qiāo)B. 踟蹰(chí chú)踌躇(chóu chú)蹉跎(cuō tuó)C. 踽踽独行(jǔ jǔ dú xíng)踟蹰不前(chí chú bùqián)蹉跎岁月(cuō tuó suì yuè)D. 徜徉(táng yáng)剽悍(piāo hàn)蹊跷(qī qiā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他虽然成绩优秀,但是学习态度不端正。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不仅学习刻苦,而且成绩优异。

二、填空题(共20分,每题2分)1. 请填写下列古文名句的空缺部分。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出自《诗经》中的《________》。

2. 请填写下列古诗词的空缺部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列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荷塘月色》朱自清月光如洗,洒在荷塘上,荷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微风拂过,荷叶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荷塘边,几只青蛙在呱呱叫着,似乎在为这宁静的夜晚伴奏。

月光下,荷塘的景色显得格外迷人。

1. 文中“月光如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5分)2. 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了荷塘月色?(5分)3. 请分析文中“仿佛在诉说着什么”这句话的深层含义。

(10分)四、作文(共20分)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注意事项:1. 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

河南省中原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河南省中原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河南省中原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统编版高三总复习中原名校2022-2023学年上期第一次联考高三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

中国的文明形态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

这是人类文明形态发展史上的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五大文明建设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有内在一致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根本方略和重大任务。

以五大文明建设为标志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所进行的艰难探索和伟大创造。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到提出建设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再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从“小康社会”到“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涵盖政治文明在内的“三个文明”,再到涵盖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五个文明”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探索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和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胆识和实践本色。

2020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20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20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陈寅恪说:“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

这表明学术研究还需借助于历史的想象力。

但历史想象与艺术想象有所不同。

我们切不可拿“想象”作“证据”,“误认天上的浮云为天际的树林”。

这也是治学者应当牢记的“信条”。

治学须以历史学为根基。

李大钊说:“纵观人间的过去者便是历史,横观人间的现在者便是社会。

”也就是说,要洞察现实的社会,就不能不研究过去的历史。

胡适之则把这种认识的思路,比作“祖孙的方法”。

这一方法从来不把事物看作一个孤立的东西,而把它视为“历史”的一个“中段”:“上头有他的祖父,下头有他的孙子。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质量考评语文答案版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质量考评语文答案版

中原名校2018-2019学年上期第一次质量考评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1.考点说明: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B级。

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因果不当。

将主观可能当作客观事实。

从文中第一段“可能被盗录和损毁。

谁是谁非,当事人各执一词”及后面论述,不能得出中华有声历史资料数字化工程惹上官司是质量堪忧且存在盗录和损毁母版文物的可能这两个原因。

2.考点说明:考查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能力层级C级。

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挑战大于机遇”曲解文意,从原文中间传统文化资源面临着双重悖论论述来看,应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不能得出孰大孰小。

3.考点说明: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能力层级C级。

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B项逻辑颠倒,不是传统文化让我们在全球化浪潮中扎根并获得文化身份和价值情感认同,是只有接续传统文化的根脉,复兴传统文化资源,我们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根,获得文化身份和价值情感认同。

C项,“必将遭遇淘汰”说法片面,在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传统文化资源面临着双重悖论,掘墓与复兴、威胁与生机,其实也就是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D项说法绝对化,由文章最后一段可知,传统文化再度获得复兴和繁荣的前提条件很多,不仅包括借助技术力量和改变呈现形态,还包括借助大众流行文化的承载力和传播力,以及使其成为大众文化趣味、艺术审美的一部分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4.考点说明:考查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

能力层级为C。

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结合文本倒数第二段,说将军“也对自己过往行为的后悔”不正确,将军是对过去的人与物的思念和关爱,并不是后悔,文中“你就是再活一次,我还得毙了你”可以看出将军没有后悔。

5.考点说明: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和赏析语句的手法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E 级。

参考答案:①运用动作描写和肖像描写来刻画将军的形象。

河南省中原区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试卷

河南省中原区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试卷

河南省中原区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1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年画虎”事件使陕西省林业厅名声扫地,关克乃至朱副厅长的诚信受到质疑,人们也开始怀疑他们以前一言九鼎的所谓诚信植保的话语了。

B . 邵经理催小刘尽快赶到扬州玉器厂进修学习,小刘嘴上应付着,背地里却阳奉阴违,仍每天往返于苏州和上海之间。

C . 钱学森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他胸怀坦荡,光风霁月,是众人仰慕的对象。

D . 在企业间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形下,没有什么联盟颠扑不破,所谓的价格联盟也不例外。

2. (2分)填入下列横线中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⑴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的心灵,,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⑵我曾数十次拜谒孔子墓。

不管是阳光在他的墓前筛下一地的树影,,我都会听到孔子周游列国的马车的辚辚声和他的弟子们的琅琅诵书声。

⑴a.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被其吮吸着 b.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⑵a.还是细雨将孔林连同天地织成一片朦胧,抑或袅娜的雪把古今舞成生动而宏阔的宁谧b.还是袅娜的雪把古今舞成生动而宏阔的宁谧,抑或细雨将孔林连同天地织成一片朦胧A . ⑴a⑵aB . ⑴b⑵bC . ⑴a⑵bD . ⑴b⑵a3. (2分) (2019高二上·长春月考) 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洁身清心,以示虔诚。

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推举的人称为“孝廉”。

是由上而下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

B . 有司:官吏的通称。

古代设官分职,各有所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丈人:对老人或长辈的尊称。

C . 九宾: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豪右:豪族大户。

河南郑州高考语文一模模拟试题答案

河南郑州高考语文一模模拟试题答案

河南郑州高考语文一模模拟试题答案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D(原文作者所理解的“一笔”“一画”“并不真是一条不断的线纹”)2.C(C项与原文“点如高峰坠石”、横画似“牵缰勒马”内容不符)3.B(B项对“书者,如也”的理解有误,“如”的意思是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并不是直接模示客观形体,准确表现文字所象之形)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B(哀矜:怜悯,同情。

)5.B6.C(原文是“既降附,又请筑城,重征税之”,即在徐坚反对的时候,李知古只是请求筑城,征收重税,选项中却将请求当作了事实)7.(1)每当有了疑难之处,常常去询问徐坚(到徐坚那里去询问),徐坚必定能征引旧说,解释详明,王方庆很喜欢他(对此非常赞许,对他的学问非常称许)。

5分;译出大意给2分;“疑滞”(“疑难之处”“疑问”“疑惑不通”等)、“征”(“征引”“引用”“引证”“援引”“用……证明、证验”等)、“善”(“喜欢”“赞许”“赞赏”“认为是好的”等)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徐坚认为蛮夷桀骜不驯(生性粗陋、顽固不化),不能让他们使用与华夏相同的制度;如果使军队劳累长途跋涉,损失的东西弥补不了获取的东西(得不偿失)。

5分;译出大意给2分;“以”(“认为”“以为”)、“同”(“与……相同、一样”“等同”等)、“劳”(“使……疲劳、劳累”等)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注意:1.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2.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3.“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①伤春之情。

作者“病起”发现春色已匆匆逝去,无法挽留,只能用“几行清泪”来表达对春天逝去的伤感(2分;其中“情感”1分,“分析”1分)。

②亡国之恨、故国之思(对故国的悼念、怀念之情)。

作者由“卷残红”想到故国的覆亡如同这无情春色一样逝去难留,不觉悲从中来,泪水潸然;楚宫吴苑曾经芳草丰茸,百花盛开,游蜂盘绕,但昔日春景来年只能在画屏中相见,更添故国之思和思而不得见的酸楚(或“作者想到楚宫吴苑长满丰茸的芳草,百花盛开,游蜂盘绕,而来年又会见到这画屏般秀丽的春色,可南明福王朝灭亡,故国不在,只能独自伤心”)。

2019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第一次质量考评语文试卷

2019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第一次质量考评语文试卷

2019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第一次质量考评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最近,中华有声历史资料数字化工程惹上了官司。

有人批评其质量堪忧,有人质疑其在数字化过程中,将一些珍贵的原声母带交给日本公司,使这些母版文物有可能被盗录和损毁。

谁是谁非,当事人各执一词。

然而此次事件,使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工程得以进入公众视野。

保护音像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集体记忆,通过数字化方式保存我国珍贵的音像档案意义重大,但关键在于其获得永久性保存后,如何才能变成活的文化?在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传统文化资源面临着双重悖论。

第一重悖论,在全球化时代,大众流行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掘墓人。

同时,全球化时代又呼唤传统文化的复兴。

以电影、电视、流行音乐为代表的大众流行文化,用“全球通用”的审美标准席卷全球,鲸吞蚕食各国各地区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迅速消弭多样性、异质化的地方性文化。

这种全球趋同化的大众流行文化浪潮,使得很多非西方社会的民族和人群,愈益面临失去独特文化身份的危险。

只有接续传统文化的根脉,复兴传统文化资源,我们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根,获得文化身份和价值情感认同。

第二重悖论,信息化、数字化既给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也为其重焕生机提供契机。

为什么从前人们喜欢看戏,现在不喜欢呢?这变化的背后就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

在信息、交通都不发达,文化娱乐活动匮乏时,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得以较好地传承发展。

随着信息和交通的便捷,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后,地域色彩浓厚的传统文化面临巨大冲击。

当人们打开智能手机,就可以观看电影、电视、视频时,很多人就不愿意走进剧院看那些古老的地方剧种了。

传统戏剧如此,其他领域和门类的传统文化亦然。

但是,信息化、数字化是一种技术力量,它们打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限制,使其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知音。

如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从2014年登陆好莱坞杜比剧院后热度一直不减。

河南省中原名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全真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中原名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全真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届高三考前全真模拟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中世纪气候异常期结束后的几个世纪中,曾出现过一次复杂的降温过程,在总的降温趋势中,个别区域又出现了几次更为显著的寒冷时期。

这段时期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在史学及科学文献中被称为小冰河期。

为了确定小冰河期的成因,气候科学家分析了包括太阳辐射和火山活动在内的诸多外部因素。

从几十年到几个世纪不等的时间尺度来看,太阳变异度主要取决于太阳黑子。

其间有几次太阳黑子极少期,就发生在小冰河期。

太阳黑子数量极小值通常与气温极小值出现的时期相一致,但它是否会引发降温,或者如何引发降温,尤其是其与小冰河期的关系,这些问题尚存争议,仍正在研究之中。

火山爆发通常会带来短暂的降温,但火山活动本身如何能导致小冰河期长达数百年的降温呢?这一现象或许可以通过气候反馈来解释:几次快速连续的大规模火山喷发所造成的剧烈降温,足以触发海冰增长。

反过来,冰和雪对阳光反射的增加,又会使降温加剧。

这种现象被称为冰反照率反馈,是放大气候变化的几种反馈之一。

从火山活跃度增加的时间来看,似乎可以印证火山活动推动小冰河期形成的观点:冰川最大值出现在1600年左右,由此可以推断降温应在14世纪时开始。

尽管火山活动对降温程度的影响难以重建,但有证据显示,在13世纪和1450年左右曾发生过多次火山爆发。

由此可见,火山爆发确实助长了小冰河期的降温。

随着温度降低,气体在海洋中的溶解度增加,原则上可以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但这还不足以完全解释所观测到的小冰河期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减少。

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流行病暴发引发人口急剧下降,从而导致耕地荒废,退还为林地,而树木的生长降低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引发气温下降。

在几年至几百年的时间尺度上内部气候动向也影响着气候变化。

例如,深海环流的减缓为小冰河期降温提供了另一种解释。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质量考评语文答案版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质量考评语文答案版

中原名校学年上期第一次质量考评2021-2021高三语文试题参照答案一、现代文阅读〔 36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9分〕1.考点说明:考察理解文章内容和挑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B级。

参照答案:A详尽分析:因果不妥。

将主观可能看作客观事实。

从文中第一段“可能被盗录和损毁。

谁是谁非,当事人各不相谋〞及后边阐述,不可以得出中华有声历史资料数字化工程惹上官司是质量堪忧且存在盗录和损毁母版文物的可能这两个原由。

2.考点说明:考察剖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能力层级C级。

参照答案:B详尽分析:“挑战大于机会〞误会文意,从原文中间传统文化资源面对着两重悖论阐述来看,应是机会与挑战并存,不可以得出孰大孰小。

3.考点说明:考察剖析归纳作者在文中的看法态度的能力。

能力层级C级。

参照答案:A详尽分析:B项逻辑颠倒,不是传统文化让我们在全世界化浪潮中扎根并获取文化身份和价值感情认可,是只有接续传统文化的根脉,中兴传统文化资源,我们才能在全世界化浪潮中站稳脚根,获取文化身份和价值感情认可。

C项,“势必遭受裁减〞说法片面,在全世界化、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传统文化资源面对着两重悖论,掘墓与中兴、威迫与活力,其实也就是说,机会与挑战并存。

D项说法绝对化,由文章最后一段可知,传统文化再度获取中兴和繁华的前提条件好多,不单包含借助技术力量和改变体现形态,还包含借助民众流行文化的承载力和流传力,以及使其成为民众文化兴趣、艺术审美的一局部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4.考点说明:考察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剖析与鉴赏能力。

能力层级为C。

参照答案:C详尽分析:联合文本倒数第二段,说将军“也对自己过往行为的后悔〞不正确,将军是对过去的人与物的想念和关爱,其实不是后悔,文中“你就是再活一次,我还得毙了你〞能够看出将军没有后悔。

5.考点说明:考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和赏析语句的手法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E 级。

参照答案:①运用动作描绘和肖像描绘来刻画将军的形象。

2023届河南省高考高三语文模拟考试精品试卷(含答案)

2023届河南省高考高三语文模拟考试精品试卷(含答案)

2023届河南省高考高三语文模拟考试精品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沉郁顿挫”原是杜甫在给唐玄宗的《进<雕赋>表》中对其诗文的概述,后代文论家认为这四个字能够表述杜诗的主体风格,遂成定论。

但对于“沉郁顿挫”的具体含义,历代文论家大都从内容方面解释“沉郁”,从形式方面解释“顿挫”。

我认为,“沉郁”与“顿挫”二者的内涵及成因,既都有内容层面的因素,也都有形式层面的因素。

杜甫信奉儒家思想,儒家的忧患精神、人本精神、乐道精神、笃行精神深深刻镂在杜诗之中。

杜甫身经战乱,爱国主义、民族意识以及民胞物与的伟大情怀,构成了战乱诗篇的主旋律。

杜甫家世不幸、仕途蹭蹬,造成杜甫持重、忧郁的性格。

凡此种种,都促使杜诗形成沉郁的风格。

杜甫看问题总是比别人深入一层、慎重几分。

安史之乱爆发前夕,唐帝国的朝野上下沉浸在歌舞享乐之中。

只有杜甫感到了国家危机的来临。

天宝末年,唐玄宗兴兵讨伐南昭。

对这场不义之战,杜甫作了严厉的抨击,“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兵车行》)而同时代的诗人,如高适(《李云南征蛮诗》)、储光羲(《同诸公送李云南伐蛮》),则为这场不义战争高声鼓噪。

高、储之辈只知道迎合当权者的心思,不顾及战争的危害,杜甫却能以国家安危为视点唱出反调。

这就是他的作品的深度之所在,“沉郁”风格之表现。

杜甫在一些描绘山川景物或反映个人身世的作品中,每每采用“时空并驭”的手法,在一联中,从时空两个角度下笔,这也是形成“沉郁”风格的因素。

“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

”(《上兜率寺》)前句以“巴蜀”写寺的周围“江山”之壮美,是从空间角度下笔;后句以“齐梁”写寺庙中“栋宇”之悠久,则是从时间角度下笔。

“天下兵戈满,江边岁月长。

”(《送韦郎司直归成都》)前句以“兵戈满”写战火遍地的现实,是从空间角度写战乱的广延;后句以“岁月长”写客居日久,是从时间角度写战乱的持久。

河南省中原名校最新高三上学期第一质量考评语文试卷 Word版答案不全

河南省中原名校最新高三上学期第一质量考评语文试卷 Word版答案不全

高三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中国重视人的主观能动因素,强调官员对民众的约束与塑造作用,因此,政治的着眼点在“治吏”上,要求官员清正廉明就成了传统政治的核心诉求之一。

而西方更着重于法典与制度的完备与执行,更为相信“法”的约束与规范作用.这就使得传统中国与西方在“官吏”的定位方面出现非常大的区别。

西方的官吏是技术型官僚,以对法制的熟稔和贯彻为考核依据,局限在公权力领域,官员的私人领域并不影响其公权力领域的职位与权威。

而传统中国既要求官员具备技术型官僚的职能,又要求官员充当万民的表率,即所谓“青天大老爷”,被西方放置在个人层面的“道德"在传统中国却恰恰是约束的重点.传统中国的政治理念是“政者,正也”,只有人“正”才能产生清明的政治,所以重视德性培养和德行考察。

如上所述,传统中国对官员的监督,除外在的法律监督外,还从道德角度进行监督,形成对官员进行风宪纠弹的言官系统.言官系统的制度化及其效用的发挥,以明代最为典型。

明太祖朱元璋痛恨官吏的贪污腐败,建立了对官员进行监督的常制,监察御史和给事中合称“科道官”,共一百六七十人,这些人通常被称为“言官”,专职弹劾百司.监察御史品秩不高,但代表皇帝,可以小制大,以内制外,尤其巡按御史,小事立断,大事奏裁,很有权威.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明朝没有宰相之制,都御史直接向皇帝负责,六部、地方政府和监察御史、给事中不相统属,避免了由于隶属关系而对言官产生行政干涉,保障了言官职能的有效发挥。

言官要起到肃清吏治的作用,由谁来担任言官就是非常慎重的事情了。

2025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衣》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

那位皇帝明明没有穿衣服,为什么成人明明知道而不敢说,反倒说皇帝的新衣如何如何漂亮;最后还是一个孩子直截了当地说,皇帝没穿衣服,是光屁股,把事实戳穿呢?这就是因为成人知道皇帝的厉害,戳穿事实是要掉脑袋的,所以面对事实不敢说破。

孩子还不懂世事,没有什么顾虑,看到什么就说什么,所谓“童言无忌”。

我国明代有一位思想家,叫李贽,他是一位思想很解放的学者。

他写过一篇文章《童心说》。

他认为,一个诗人、作家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要有“童心”“赤子之心”。

他说,一个人要是头脑里塞满了四书五经、孔孟之道,那么他就有了所谓的“闻见”和“道理”,这“闻见”和“道理”就会把他的眼睛蒙蔽住,从而失去“童心”。

丧失“童心”是非常可怕的,因为这时候,人就成为“假人”,言就成为“假言”,文也随之成为“假文”。

只有保持“童心”,不为所谓的“闻见”和“道理”所遮蔽,“发乎情性,由乎自然”,以“最初一念之本心”去看世界,才能写出天下之至文,成为一个具有独创性的作家。

这个道理许多艺术家都谈到过。

有的画家说,牡丹花最难画。

因为你必须抛弃别人的眼光和自己以前眼光中的牡丹花形象,似乎是第一次看见这种牡丹花那样惊奇,你才能画出一朵新的属于你的牡丹花,而不是别人画过的或自己画过的牡丹花。

有一个现象是值得注意的。

那些极富创造力的大师当然是成熟的、老练的,但他们往往憎恨自己的成熟和老练,期望能重新获得童心,以儿童的天真直率的眼睛来看世界。

毕加索有一次参观了一个儿童画展,感慨很多,他说:“我和他们一样大时,就能够画得和拉斐尔一样,但是我要学会像他们这样画,却花去了我一生的时间。

河南省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卷(考试)

河南省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卷(考试)

河南省高考语文一模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2分)1. (6分) (2019高三上·安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朱自清先生的《论雅俗共赏》最早于1948年上半年由观察杂志社出版,书中其收关于文艺的论文十四篇,有三分之一是谈诗歌的,主要是谈朗诵诗。

先生对新诗创作有个基本观点,即诗歌语言固然应当通俗易懂,明白如话;但更主要的是新诗必须有节奏。

盖中国传统诗歌与音乐有密切关系,而“节奏”是从音乐来的;尽管新诗与音乐已没有直接关系,却也不能没有节奏。

既称为诗,总要读来朗朗上口,因此节奏是不能缺少的。

这本书中谈诗歌的文章大抵从不同角度来阐释并论证这个观点。

书中力作当推《论雅俗共赏》和《论逼真与如画》。

这里我想着重谈谈《论雅俗共赏》。

先生撰写论文,经常结合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来谈问题,此文自不例外。

这篇论文的观点是有倾向性的,即以古今的名著名篇为例,要求今后的作者能照顾到广大读者层面。

也就是说,文学作品不能只供文化程度高的读者阅读,而应该争取多数人(即一般文化水平的人)都能欣赏,这样的作品才能传之永久。

这就是我对先生论“雅俗其赏”的粗浅理解。

其实我以为,雅与俗并非彼此不能相容的矛盾对立面,其间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在先秦文学中,《诗》三百篇应该是最古老也最典雅的作品了,但其中“国风”和“小雅”两大类,有不少作品最初也应该是比较通俗的,且曾在民间广为流传。

后来经过上层文化人进行加工,才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楚辞》中的《九歌》也是这样。

其后的汉魏乐府、五七言诗以及词、曲,散体文中的话本等,其发展过程亦大抵如是,不妨说都是由俗变雅,或先俗后雅的。

清末谴责小说,如《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在当时不过是流行一时供人消遣的“闲书”,现在则成为近代文学史中必须予以评价的古典名著。

可见“雅”与“俗”只是相对而言,不宜划分得太刻板、太绝对。

中原区语文考试卷子

中原区语文考试卷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lì)振聋发聩(kuì)B. 蹉跎岁月(cuó)悠然自得(yóu)C. 豁然开朗(huò)风和日丽(hè)D. 恣意妄为(zì)恍若隔世(huǎ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每天晚上都会坚持锻炼身体,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B. 为了迎接高考,同学们放弃了很多娱乐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C.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平时的勤奋努力。

D. 他的父亲是一位医生,因此他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 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C.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4. 下列词语中,与“舍己为人”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

B. 舍近求远,事倍功半。

C.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D.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5. 下列文学作品中,描写了“大团圆”结局的是:A. 《红楼梦》B. 《水浒传》C. 《西游记》D. 《三国演义》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下列诗句出自哪位诗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7. 《离骚》是哪位诗人的代表作?()8.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出自哪首词?()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出自哪首诗?()10.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出自哪首词?()三、阅读理解题(每题5分,共25分)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孔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解释下列词语。

①君子:______;②器: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郑州市高三语文一模试卷

郑州市高三语文一模试卷

郑州市高三语文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坍圮(pǐ)踟蹰(chú)恫吓(hè)瞠目结舌(chēng)B. 踯躅(zhú)纨绔(kù)蹊跷(qiāo)呱呱坠地(gū)C. 桎梏(gù)缱绻(quǎn)哂笑(shěn)觊觎(jì)D. 踟蹰(chú)呷茶(xiá)囹圄(yǔ)锲而不舍(qi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B. 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C.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是工作能力却很强。

D.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学校决定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从不轻易下决定。

B.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却很谦逊,真是鹤立鸡群。

C. 他虽然对这个问题有独到的见解,但因为表达不清楚,所以未被大家接受。

D.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真是后生可畏。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B.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C.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D.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如雷贯耳,让人印象深刻。

B. 他像一只受伤的小鸟,蜷缩在角落里。

C. 他像一只小鸟,受伤了。

D. 他的声音如雷贯耳,让人印象深刻。

6. 下列句子中,语序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工作能力强。

B. 他不仅工作能力强,而且学习优秀。

C.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工作能力强。

D. 他不仅工作能力强,而且学习优秀。

7. 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项是A. 他昨天借了我的书。

B. 他昨天借了一本书。

C. 他昨天借了书。

D. 他昨天借了一本书。

河南省中原名校高考仿真模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中原名校高考仿真模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中原名校高考仿真模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以往的主流看法视“六经”为百术之源,统摄万端,从而以“六经”为髓,儒学为骨,经、史、子、集为肌肤,外翼全体学术文化。

这种架构较明显地反映了传统经学的思维模式,它显然是以经学或以其为基础的儒学作为主体内容,仍是要求儒学居于中国学术文化的支配地位,把其他各家置于从属的被支配的位置,由此所形成的依然是经学和儒学统掇下的“国学”。

②基于对“传统”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特点的明确认知,“新子学”强调,“国学”在漫长的岁月中必然存在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可以说一代有一代的“国学”。

从历史上看,不可否认,“六经”是中国文化学术的最早源头,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

孔子以“六经”为基础创立了儒家学说,经西汉定为一尊后,在政治文化等方面获得了垄断性地位,成了“国学”的主导力量,后经历代统治者的追捧和提倡,渐成我国传统学术文化的主流。

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种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章太炎力倡诸子学,胡适平视各家,冯友兰更是在《中国哲学史》中明确指出,晚清便是“经学时代之结束”。

由此,经学时代重回到了子学时代,儒学又复归为子学之一。

这是历史的必然,“新子学”的发展亦是我们时代的要求和选择。

③今日之社会更为多元复杂,而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然会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这就要求我们从经学思维和体系的禁锢中真正解脱出来,以开放的姿态传承历史文化,维护学术开放多元的本性,积极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富于活力的“新国学”。

“新子学”正是适应这样的“国学”发展要求,将应运承载“新国学”的真脉。

④“新子学”的内涵,单以浅层次理解,它是“旧子学”的再发展。

在这种理解下,“新子学”仿佛没有摆脱在原有经学体系下旧“国学”中的位置,最多也只是经学的多样化实践与儒学的外围羽翼,显然无法承担作为“新国学”主导的重担。

但“新子学”具有更深层的内涵,它是以“子学精神”为灵魂,重视晚周“诸子百家”到清末民初“新文化运动”时期,每每出现的多元性、开放性的学术文化发展趋向。

河南郑州高考语文一模模拟试题(汇总3篇)

河南郑州高考语文一模模拟试题(汇总3篇)

河南郑州高考语文一模模拟试题(汇总3篇)1.河南郑州高考语文一模模拟试题第1篇(一)文言文阅读(19分)(哀矜:怜悯,同情。

)(原文是“既降附,又请筑城,重征税之”,即在徐坚反对的时候,李知古只是请求筑城,征收重税,选项中却将请求当作了事实)(1)每当有了疑难之处,常常去询问徐坚(到徐坚那里去询问),徐坚必定能征引旧说,解释详明,王方庆很喜欢他(对此非常赞许,对他的学问非常称许)。

5分;译出大意给2分;“疑滞”(“疑难之处”“疑问”“疑惑不通”等)、“征”(“征引”“引用”“引证”“援引”“用……证明、证验”等)、“善”(“喜欢”“赞许”“赞赏”“认为是好的”等)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徐坚认为蛮夷桀骜不驯(生性粗陋、顽固不化),不能让他们使用与华夏相同的制度;如果使军队劳累长途跋涉,损失的东西弥补不了获取的东西(得不偿失)。

5分;译出大意给2分;“以”(“认为”“以为”)、“同”(“与……相同、一样”“等同”等)、“劳”(“使……疲劳、劳累”等)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注意: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①伤春之情。

作者“病起”发现春色已匆匆逝去,无法挽留,只能用“几行清泪”来表达对春天逝去的伤感(2分;其中“情感”1分,“分析”1分)。

②亡国之恨、故国之思(对故国的悼念、怀念之情)。

作者由“卷残红”想到故国的覆亡如同这无情春色一样逝去难留,不觉悲从中来,泪水潸然;楚宫吴苑曾经芳草丰茸,百花盛开,游蜂盘绕,但昔日春景来年只能在画屏中相见,更添故国之思和思而不得见的酸楚(或“作者想到楚宫吴苑长满丰茸的芳草,百花盛开,游蜂盘绕,而来年又会见到这画屏般秀丽的春色,可南明福王朝灭亡,故国不在,只能独自伤心”)。

(3分;其中“情感”1分,“分析”2分)。

①拟人。

花在春风中欢笑,燕子在东风中欢舞,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地描绘了“楚宫吴苑”的无边春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中原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34分)1. (2分) (2016高一上·福建期中)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 喋血(dié)翌日(yì)长歌当哭(dāng)浪遏飞舟(è)B . 颓圮(pǐ)创伤(chuāng)桀骜不驯(ào)殒身不恤(xù)C . 执拗(ào)游说(shuì)尸骸(hái)瞋目而视(chēn)D . 长篙(gāo)攒射(zàn)屏息以待(bǐng)变徵之声(zhǐ)2. (22分)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B .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生哲学,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C . 建立现代科学的三大基石是理论、实验和数学(包括计算、统计与建立在抽象模型基础上的演绎推理)。

D . 2012年开始实施的新《标点符号用法》,我们要怎样贯彻:通知各校自行学习?组织骨干教师来培训?(2)在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①写出浓浓春意,②把视觉与听觉结合在一起写出了场面感。

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般人可能都经历过,③,④,像李清照这样的高手⑤能传神地将这精微的心理描写出来。

答:①________ ②________③________ ④________⑤________(3)下面的文字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修改。

①某科学研究所后院有座坟,②坟前竖着一块纪念碑,③碑上用中英文镌刻着“谨纪念为生命科学研究而献身的实验动物”的铭文。

④善待实验动物的尊严,是科学工作者的责任。

(1)有语病的一处的序号:(2)修改:。

(4)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将划线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

(要求:不得改变愿意。

)焦裕禄是闻名全国、感动全国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他在兰考县忘我奋斗一年零五个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焦裕禄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成为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在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时代里,他是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

人民是不会忘记焦裕禄的。

答:(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我们为什么要过生日?班主任在主题班会上提出这个问题时,同学们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当然是为了庆祝自己又大了一岁。

”“我觉得应该是为了感谢母亲给了我们生命。

”“我认为是与朋友分享自己生日的快乐。

”……对同学们过生日的缘由各不相同这一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

(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

120字左右。

)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B .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芬兰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情报机构泄密者爱德华·斯诺登仍身处莫斯科机场过境区,就美国提出移交斯诺登的要求,普京断然予以否认。

C . 日前,绿色和平组织发布的调查报告称,他们检测了购自同仁堂、云南白药、天士力、九芝堂、胡庆余堂等九家品牌药店的多种常用中药材大都有多种农药残留。

D . 《环球时报》赴马来西亚特派记者从当地军方渠道得知,菲律宾近来加大了对中国南海的海空侦察,以确保在仁爱礁和其他“占领南海岛礁驻防军事目标的安全”。

4. (3分) (2017高二上·湖北期末)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类比是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模式之一。

以树木作类比,一个事物之中,主要且重要的部分称为本,不重要的、附属的称为末。

但是①________,则须由作此类比的人来作价值判断才可确定。

一旦本末确定,也就形成了本末的两重关系。

从重要性来说,②________;从相关性来说,两者是连带、因果关系。

如果掌握了本,末也就自然得以掌握,这就是俗话说的“擒贼先擒王”;反之,③________,这就是俗话说的“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这个思维架构,显示了中国人重根源、重本质、生基础的态度。

5. (5分) (2019高二上·成都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印记”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标记。

它蕴藏在“梅兰竹菊”的风骨中;散发在“笔墨纸砚”的底蕴里;镌刻在“万里长城”的脊梁上;腾飞在“神舟七号”的梦想里……小到一草一木,大到国之重器,都可能是“中国印记”的载体。

在你的心中,哪一种物承载着独特的“中国印记”呢?请以“我心中的中国印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一物,有细节,有描写,叙事符合逻辑,不少于800字。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6. (6分)(2019·宝安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智能化时代大幕的开启,人工智能正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迎面而来,不仅冲击着各行各业,也改变着我们的认识和观念。

军事是对技术变化天生敏感的领域,人工智能在军事上的发展和应用正迅猛发展。

当前,信息技术、传感器、大数据和物联网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将在未来战场上贡献独特的“机器智慧与力量”。

恩格斯曾言,尖端科技的应用最早是从军事领域开始的。

新科技显著提升军事作战能力时,便促成军事变革的发生。

从军事变革史看,科学技术在历次变革中发挥着源头促发性、基础支撑性作用,谁具有技术变革的敏感性并首先实现技术上的突破,谁就能掌握新的战争规则。

对一支军队而言,不能正确预判军事科技突破方向、把握战争形态变化,不仅会导致“技术代差”,更会导致国家安全等危机。

美、俄等传统军事强国预见到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都把人工智能视为“改变战争游戏规则”的颠覆性技术,认为未来的战争将是智能化战争,并已提前布局,希望抢占人工智能军事应用先机,力求与潜在对手拉开“代差”。

几个月前,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沙纳汉正式发布关于成立“联合人工智能中心”的备忘录,这将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在美军军事项目上的应用力度。

俄罗斯也视人工智能为未来军事竞争的制高点,正加紧研制可以驾驶车辆的类人机器人。

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军事应用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可能成为人类迄今发生过的最好的事,也可能成为最糟糕的事。

”霍金对人工智能的这一评价,启示我们面对“来势汹汹”的人工智能军事应用要保持足够的审慎。

未来,随着大量智能化无人系统运用于战场,战争成本将大大降低,作战人员的“零伤亡”有望成为现实,这极易导致军事强国在武力使用上更加随意。

而在复杂战场环境下,高度智能化的无人作战系统极有可能出现识别错误、通信降级等问题,而诸如滥杀无辜、系统失控等潜在风险更会让智能武器成为人类的无穷隐忧。

由此可见,事关战争的重大问题决不能轻易交由机器做抉择。

即便是人工智能军事应用日益完善成熟,也不能放任智能武器的“野蛮生长”,需要警惕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安全、法律、伦理等诸多问题。

为应对这些问题,各国应加强社会安全监督管控,形成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治理模式;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军备控制的讨论与谈判,贡献人类智慧;牢固确立人类是人机关系主导者的思想,实现对人工智能的安全有效控制,让其为人类的和平发展服务。

今天,面对科技发展之“大变局”“大突破”,我国应站在设计战争、掌握制胜规则的高度,深刻把握人工智能对战争形态演变的内在驱动性影响,切实夺取未来战争主动权;我们需要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搞好战略规划,密切跟踪前沿技术以积极主动的作为有效维护国家安全。

(摘编自《AI军事应用是一把双刃剑》)(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 人工智能在军事应用中能够迅猛发展,是因为和其他领域相比较而言,军事领域更容易接纳新技术。

B . 当前,人工智能在军事应用方面虽已成熟,但要考虑其可能会带来的安全、伦理等问题,所以并不能放任智能武器的发展。

C . 美俄两国希望抢占人工智能军事应用先机,目的是提前布局,更好地掌握人工智能这种颠覆性技术。

D . 人工智能应用在军事上可能会带来安全问题,因此我们需要确立“人类是人机关系主导者”的思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本文主要从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的影响、存在问题和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条理清晰。

B . 第②段以美国和俄罗斯两国的做法为例,证明了人工智能是军事科技最佳的突破方向。

C . 第③段在论证过程中提出了人工智能在军事应用上的问题,也为解决问题给出了建议。

D . 文章引用恩格斯与霍金的言论,既支撑了作者对A军事应用的观点,也增强了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人工智能在军事运用上能否更好贡献“机器智慧与力量”,与当前信息技术、传感器、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方面发展相关。

B . 智能化无人系统在战场中的运用,将会大大降低战争成本和人员伤亡的风险,但是也增加军事强国随意使用武力的风险。

C . 正确预判军事科技突破方向、把握战争形态变化,就不会导致“技术代差”,从而使国家安全等危机得到有效地解除。

D . 随着科技进步,人工智能影响战争形态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为有效维护国家安全,我们应充分发展和利用好人工智能。

7. (12分) (2019高三上·大庆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笛音李铭本地要排一个戏,投巨资打造,想参加省艺术节的演出,奔着拿奖去的。

剧本经过多次打磨,终于可以下排练场排练了。

一切都在顺利地往前推进着。

音乐在这个戏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剧组从北京高薪聘来一位大咖级别的人物,来负责这个戏的音乐设计。

大咖姓吴,其貌不扬,说别的都没精神,一说音乐,眼睛里便马上放射出光芒。

大家背后都叫他吴大咖。

吴大咖这人很挑剔,有点吹毛求疵,不好接近。

吴大咖的挑剔不是表现在生活上,吃住行他都是马马虎虎。

工作人员问吴大咖喜欢吃什么,他说随便。

工作人员又问喜欢喝什么,他头也不抬地说随便。

只有到了工作的时候,吴大咖就不随便了。

吴大咖在排练场脾气不好,言辞犀利,不给任何人留情面。

只要他认准的事情便非常固执。

这个戏是一部宣扬主旋律的农村戏,吴大咖别出心裁非要使用交响乐伴奏,这让其他懂音乐的人有些出乎意料。

吴大咖态度很坚决,对反对声音一概置之不理。

本地文化官员跟剧组主创进行商量,既然聘请了吴大咖,就应该给予他充分的信任和支持。

按照吴大咖的方案,预算是高了些,可是本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还是决定尊重吴大咖的所有选择。

音乐录制工作进展不顺,原因是吴大咖要求过于严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