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版生理书_第八章_尿的生成和排出【精品医学课件】
合集下载
第八章尿的生成与排泄PPT课件
C: 水经水通道受 ADH控制
.
A
B
28
事项
近端小管
远端小管集合管
对Na 吸收相同点 均是通过Na泵主动转运
对Na吸收 不同点
水吸收 相同点
1、小管前段Na与X转入细胞; 初段经Na泵;后段 主C经Na 后段经C旁路转入 隙 。通道Na-K交换。
2、[Na]的65-70% 必然
[Na]的12%左右可控
肾盂 (终尿)
.
5
第一节
肾脏结 构特点
一、肾单位 与集合管
肾小球 肾小体 肾小囊
近曲小管
肾
近端小管 近端小管直段
单
位 肾小管
髓袢细段 髓袢降支细段 髓袢升支细段
远端小管
髓袢升支粗段 远曲小管
皮质肾单位 近髓肾单位
分布 数量 肾素 功能
中外层皮质 85%--90% 多 生成尿液
内层皮质 10%--15% 几乎无 尿的浓缩与稀释
B 肾小管周围毛细 血管网 特点:血 压低利于重吸收。
.
12
(二) 肾血流的自身调节 ( P219)
1. 概念
2. 当动 脉血压 在 80180 mmHg 间变化 时,肾 血流量 不变。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一. 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一)滤过膜的组成(P217):
1.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窗孔(70—90nm) 2.基膜:微纤维网 (2-8nm)
H2O
X:葡萄糖 氨基酸氯 氯
.
25
Na+Cl 水(15%)
2、部位:主要髓袢 3、机制: (主动)
4、意义 :尿的浓缩与稀释
2. 髓袢对NaCL的吸收
升支粗段 同向转运
.
A
B
28
事项
近端小管
远端小管集合管
对Na 吸收相同点 均是通过Na泵主动转运
对Na吸收 不同点
水吸收 相同点
1、小管前段Na与X转入细胞; 初段经Na泵;后段 主C经Na 后段经C旁路转入 隙 。通道Na-K交换。
2、[Na]的65-70% 必然
[Na]的12%左右可控
肾盂 (终尿)
.
5
第一节
肾脏结 构特点
一、肾单位 与集合管
肾小球 肾小体 肾小囊
近曲小管
肾
近端小管 近端小管直段
单
位 肾小管
髓袢细段 髓袢降支细段 髓袢升支细段
远端小管
髓袢升支粗段 远曲小管
皮质肾单位 近髓肾单位
分布 数量 肾素 功能
中外层皮质 85%--90% 多 生成尿液
内层皮质 10%--15% 几乎无 尿的浓缩与稀释
B 肾小管周围毛细 血管网 特点:血 压低利于重吸收。
.
12
(二) 肾血流的自身调节 ( P219)
1. 概念
2. 当动 脉血压 在 80180 mmHg 间变化 时,肾 血流量 不变。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一. 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一)滤过膜的组成(P217):
1.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窗孔(70—90nm) 2.基膜:微纤维网 (2-8nm)
H2O
X:葡萄糖 氨基酸氯 氯
.
25
Na+Cl 水(15%)
2、部位:主要髓袢 3、机制: (主动)
4、意义 :尿的浓缩与稀释
2. 髓袢对NaCL的吸收
升支粗段 同向转运
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可修改版ppt]
噻嗪类利尿剂抑制此处的Na-Cl同向转运
约12%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此处吸收,并吸收不同量的 水.
Na 的重吸收受醛固酮调节 水的重吸收受ADH的调节
远曲小管后段、集合管
基侧膜Na泵 顶端膜Na通道
管腔负电位,促进Cl经细胞旁路重吸收、 K+分泌
• 对水的重吸收受血管升压素调节 • 氨氯吡咪、氨苯喋啶抑制Na+通道,是保钾利尿剂
近端小管的物质吸收: 特点 1.最重要的吸收部位 2.以钠离子的吸收为中心 3.CL-总是落后于HCO3-(以二氧化碳形式吸收) 4.近端小管的定比吸收(既定比重又定比例,所以小 管液到达髓袢降支细段时依然为等渗溶液)
1.钠离子的吸收 近端小管的近侧部分:主动吸收 远侧部分:被动扩散(电场力驱动的细胞旁途径)
第八章尿的生成和 排出
正常肾脏功能 1)排泄: 代谢产物、有害或多余的物质、异物, 2)调节体液平衡,体液量及渗透压 3)内分泌
EPO、renin、1,25(OH)2D3、PG
第一节:肾脏概述
肾脏的功能解剖
肾小球 肾小体 肾小囊
肾单位
近端小管
近曲小管 近端小管直段
肾小管 髓袢细段 髓袢降支细段
集合管
髓袢升支细段 髓袢升支粗段
远端小管 远曲小管
皮质肾单位
近髓肾单位
外皮质层和中皮质层
内皮质层
85-90%
10-15%
肾小球体积小
肾小球体积大
入球小动脉短粗,出球 小动脉细长,口径2:1
口径接近
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环 出球小动脉形成网状小 绕肾小管的毛细血管网 血管和直小血管
髓袢短,一般到外髓
髓袢细长,到内髓甚至 肾乳头
含球旁器、肾素多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生理学PPT
交感神经
二、肾脏的血液循环
(一)肾脏的血液供应的特点
1、血供丰富 1.2L/min 1/5-1/4心输出量
2、 皮质94%+外髓5%+1%内髓
3、两套毛细血管网:
①肾小球cap.网 ②肾小管周围cap.网
(二)肾血流量的调节
自身调节 神经和体液调节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肾 血 流 量
自身调节:肾血流量在一定动脉血压变动范围内能保持 相对恒定的现象。
肾小球滤过率(GFR):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
原尿的量。 正常值:125ml/min.
滤过分数(FF):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
的百分比。正常值:约19%。 GFR=滤过系数×有效滤过压。
滤过膜的面积、通透性
二、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滤过膜——滤过的结构基础 1. 机械屏障 滤 cap内皮细胞 过 基膜层-机械屏障的主要部位 膜 肾小囊上皮细胞层
尿色变成深黄或橙黄;长期服用复合维生素B、核 黄素:尿液也变深黄色。
4. 消炎痛(治关节炎等):尿液会呈淡绿色。 5. 对氨基水杨酸(抗结核药)、呋喃坦啶(抗泌尿道
感染药)、硫酸亚铁(抗贫血药)、灭滴灵:尿液 呈棕、棕褐,甚至浅黑色。
6. 美蓝(抢救食物中毒药):尿液呈蓝色。
若尿液呈黑色,应与以下几种情况区别
肾 髓袢细段 小
降支细段 升支细段
管
远端小管
髓袢升支粗段 远曲小管
尿液生成的基本功能单位
(二)肾单位分类:两种肾单位
1.
参与尿的生成
及肾素的分泌
2.
参与尿液的 浓缩和稀释
(三)球旁器
球旁细胞 分泌肾素,受交感神经支配 致密斑 调节肾素分泌 球外系膜细胞 吞噬和收缩功能
二、肾脏的血液循环
(一)肾脏的血液供应的特点
1、血供丰富 1.2L/min 1/5-1/4心输出量
2、 皮质94%+外髓5%+1%内髓
3、两套毛细血管网:
①肾小球cap.网 ②肾小管周围cap.网
(二)肾血流量的调节
自身调节 神经和体液调节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肾 血 流 量
自身调节:肾血流量在一定动脉血压变动范围内能保持 相对恒定的现象。
肾小球滤过率(GFR):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
原尿的量。 正常值:125ml/min.
滤过分数(FF):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
的百分比。正常值:约19%。 GFR=滤过系数×有效滤过压。
滤过膜的面积、通透性
二、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滤过膜——滤过的结构基础 1. 机械屏障 滤 cap内皮细胞 过 基膜层-机械屏障的主要部位 膜 肾小囊上皮细胞层
尿色变成深黄或橙黄;长期服用复合维生素B、核 黄素:尿液也变深黄色。
4. 消炎痛(治关节炎等):尿液会呈淡绿色。 5. 对氨基水杨酸(抗结核药)、呋喃坦啶(抗泌尿道
感染药)、硫酸亚铁(抗贫血药)、灭滴灵:尿液 呈棕、棕褐,甚至浅黑色。
6. 美蓝(抢救食物中毒药):尿液呈蓝色。
若尿液呈黑色,应与以下几种情况区别
肾 髓袢细段 小
降支细段 升支细段
管
远端小管
髓袢升支粗段 远曲小管
尿液生成的基本功能单位
(二)肾单位分类:两种肾单位
1.
参与尿的生成
及肾素的分泌
2.
参与尿液的 浓缩和稀释
(三)球旁器
球旁细胞 分泌肾素,受交感神经支配 致密斑 调节肾素分泌 球外系膜细胞 吞噬和收缩功能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可修改版ppt]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Cap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入球端: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45-(25+10) =10(mmHg)
出球端: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45-(35+10)=0(mmHg)
(达到滤过平衡)
三、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一)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滤过面积: 正变; (二)自身调节(管-球反馈): 负反馈; (三)肾小球Cap血压: 正变; (一定范围内稳定) (四)血浆胶渗压: 反变; (正常时变动不大) (五)囊内压: 反变; (正常时较稳定) (六)肾血浆流量: 正变。 (影响较大)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第一节 肾脏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一、 肾脏的功能解剖
(一)肾单位和集合管 肾单位(nephron): 肾的基本功能单位。 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近
皮
质 髓
肾 肾
单 单
位 位
分布 数量 球体积 A口径 髓袢 第二套
Cap 功能
皮质肾单位
近髓肾单位
外、中皮质层
内皮质层
85-90%总数
出球小A
肾小管周围Cap网(低压床) 静脉
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
肾动脉
肾静脉
叶间动脉
叶间静脉
弓形动脉
弓形静脉
小叶间动脉
小叶间静脉
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 肾小管毛细血管网
出球小动脉
二、肾血流量( renal blood flow)及其调节 (一)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80-180mmHg ,
10.7-24kPa)变动时,肾血流量仍能保持 相对稳定。
肾血流量自身调节的机制:
(1) 假说1: 肌源学说
A血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率和肾血流量的现象。
当RBF和RGF增加时,到达远曲小管致密斑处的 小管液量增多,致密斑发出信息,通过某种信 号转导至肾小球,使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 收缩,使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恢复至正常。 否则,相反。
(与肾脏局部的肾素-血管紧张素以及局部产生 的腺苷,NO和前列腺素也可能参与调节)
22
(二)肾血流量神经-体液调节:
1.
皮质肾单位:
外皮质和中皮质
2.
近髓肾单位: 内皮质
12
两种肾单位比较
皮质肾单位
近髓肾单位
分布
数量 小球体积 髓袢长度 小A口径 出球小A
分支
功能
外、中皮质层
多(80-90%) 较小
短,只达外髓层
A入> A出 2:1
形成的毛细血管网 几乎全部缠绕皮质 部的肾小管周围
尿液的生成
内皮质层
少(10-15%) 较大
第八章 尿的生成与排出
(urine formation and excretion)
主讲人:张晓芸 生理学教研室
1
概述
肾脏是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之一。 排泄:机体将代谢的终产物、过剩的物质和
进入体内的异物经血液循环由排泄器官排 出体外的过程。
2
人体的排泄途径:
━━━━━━━━━━━━━━━━━━━━━━━
排泄器官
排泄物
───────────────────────
肾 脏 水、尿素、肌酐、肌酸、盐类、 药物、毒物、色素等
肺 脏 CO2、水、挥发性药物等 皮肤及汗腺 水、盐类、少量尿素等 消 化 道 钙、镁、铁、磷等无机盐,
胆色素,毒物等 唾 液 腺 重金属、狂犬病毒等 ━━━━━━━━━━━━━━━━━━━━━━━
7
一、肾的功能解剖
8
9
10
(一)肾单位(nephron)构成
1.肾单位的结构
肾 肾小球
小 体 肾小囊
肾 单 位
近曲小管 近端小管 髓袢降支粗段
肾 小
髓袢细段
降支细段 升支细段
管
远端小管
髓袢升支粗段 远曲小管
肾单位:尿液生成的基本功能单位
集合管(collecting duct):
11
2.肾单位分类:二种肾单位
15
3.球外系膜细胞
位于出、入球小动脉和 致密斑之间的一群细胞 有吞噬和收缩功能。
16
(三) 肾脏的神经支配
肾交感神经 来源:胸12 - 腰2 支配范围: 肾动脉、肾小管、
球旁细胞 兴奋效应: 调节肾血流量、
GFR、肾小管重吸收和 肾素释放等 副交感神经
至今未发现有支配
17
(四) 肾的血管分布
来源:腹主A-肾A-叶间A弓状A-小叶间A - 入球小A 特点: 经过两次毛细血管网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 出球小A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18
二、肾血流量的特点及其调节
概念:安静状态下,每分钟两肾的血流量 ※ 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⑴血流量大,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
流量≈心输出量1/4~1/5;1200ml/min 是体内血循环最丰富的器官。 ⑵血液分布不匀: 皮质94%;外髓5-6%;内髓1% ⑶两套毛细血管网,压力高低不同: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压力高→利于滤过; 肾小管毛细血管网压力低→利于重吸收
①神经支配: 肾交感神经兴奋→ 肾血管收缩→肾血流↓
②体液因素: NE、E、VP、AⅡ分泌↑→肾血管收缩→RBF↓。 肾组织生成的PG、NO、缓激肽引起肾血管舒张 意义: 运动或异常(如高温、出血缺氧时):通过神经、 体液调节使血流量减少,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流供应。
23
总结
✓通常情况下,在一般的血压变动范围内,肾主 要靠自身调节来保持血流量的相对稳定,维持正 常的泌尿功能。 ✓紧急情况下,全身血液重新分配,通过交感神 经及交感肾上腺素等的作用来减少肾血流量,使 血液分布到心脑等重要器官。
5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 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功能 • 第四节 尿的浓缩和稀释 • 第五节 尿生成的调节 • 第六节 清除率 • 第七节 尿的排放
6
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目的要求:
1.掌握管-球反馈的概念。P216 2.熟悉皮质肾单位及近髓肾单位的特点及功能;近 球小体的结构及功能P213。 3.熟悉肾的血液供应特点;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 率的自身调节的概念及其机制(肌源性机制和管球 反馈机制)。P215 4.熟悉交感神经、血管紧张素Ⅱ和前列腺素对肾血 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的调节。P216 5.了解肾的神经支配。 P215
3
肾脏的生理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1.排泄功能: 2.调节功能:
①水、电解质平衡 ②酸碱平衡 ③血浆渗透压 3.肾脏也是一个内分泌器官: 合成分泌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 1,25-二羟维生素D3,前列腺素等。
4
肾尿生成的过程:
肾小球滤过(filtration)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reabsorption) 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secretion)
长,深入内髓层 差异甚小1:1
形成肾周围cap网 和
U形的直小血管
尿液的浓缩与稀释
13
(二)球旁器:三种细胞组成,皮质肾单位
1.球旁细胞(颗粒 细胞或近球细胞): 入球小A中特殊分化 的平滑肌细胞,内 含分泌颗粒,合成 储存和分泌肾素。
14
2.致密斑
远曲小管起始部,特殊分 化的高柱状上皮细胞; 能感受小管中的Na+含 量变化,并将信息传递 至球旁细胞调节肾素的 释放。
肾动 脉血管平滑肌受到牵张刺激,会自动的引起其自身 的紧张性变化,维持肾血流量相对稳定。 灌注压升高-收缩; 灌注压降低-舒张 ②<80mmHg,血管平滑肌舒张达极限;
>180mmHg,血管平滑肌收缩达极限
∴ 肾血流量随血压的波动而变化。
21
2.管-球反馈:(肾小管-肾小球反馈) 定义:肾小管内液体的流量变化影响肾小球滤过
24
尿的生成过程:三大步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2.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3.肾小管、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19
※ 肾血流的调节
(一)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定义:在没有外来神经支配的 情况下,肾动脉血压在一定范 围内(80-180mmHg)变动时, 肾血流保持相对恒定的现象。 意义:在正常安静条件下,通 过自身调节使RBF, GFR相对 稳定,泌尿活动正常进行。
20
1.肌源性学说:(myogenic mechanism) ①血压在一定范围内(80-180mmHg)变动时,
当RBF和RGF增加时,到达远曲小管致密斑处的 小管液量增多,致密斑发出信息,通过某种信 号转导至肾小球,使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 收缩,使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恢复至正常。 否则,相反。
(与肾脏局部的肾素-血管紧张素以及局部产生 的腺苷,NO和前列腺素也可能参与调节)
22
(二)肾血流量神经-体液调节:
1.
皮质肾单位:
外皮质和中皮质
2.
近髓肾单位: 内皮质
12
两种肾单位比较
皮质肾单位
近髓肾单位
分布
数量 小球体积 髓袢长度 小A口径 出球小A
分支
功能
外、中皮质层
多(80-90%) 较小
短,只达外髓层
A入> A出 2:1
形成的毛细血管网 几乎全部缠绕皮质 部的肾小管周围
尿液的生成
内皮质层
少(10-15%) 较大
第八章 尿的生成与排出
(urine formation and excretion)
主讲人:张晓芸 生理学教研室
1
概述
肾脏是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之一。 排泄:机体将代谢的终产物、过剩的物质和
进入体内的异物经血液循环由排泄器官排 出体外的过程。
2
人体的排泄途径:
━━━━━━━━━━━━━━━━━━━━━━━
排泄器官
排泄物
───────────────────────
肾 脏 水、尿素、肌酐、肌酸、盐类、 药物、毒物、色素等
肺 脏 CO2、水、挥发性药物等 皮肤及汗腺 水、盐类、少量尿素等 消 化 道 钙、镁、铁、磷等无机盐,
胆色素,毒物等 唾 液 腺 重金属、狂犬病毒等 ━━━━━━━━━━━━━━━━━━━━━━━
7
一、肾的功能解剖
8
9
10
(一)肾单位(nephron)构成
1.肾单位的结构
肾 肾小球
小 体 肾小囊
肾 单 位
近曲小管 近端小管 髓袢降支粗段
肾 小
髓袢细段
降支细段 升支细段
管
远端小管
髓袢升支粗段 远曲小管
肾单位:尿液生成的基本功能单位
集合管(collecting duct):
11
2.肾单位分类:二种肾单位
15
3.球外系膜细胞
位于出、入球小动脉和 致密斑之间的一群细胞 有吞噬和收缩功能。
16
(三) 肾脏的神经支配
肾交感神经 来源:胸12 - 腰2 支配范围: 肾动脉、肾小管、
球旁细胞 兴奋效应: 调节肾血流量、
GFR、肾小管重吸收和 肾素释放等 副交感神经
至今未发现有支配
17
(四) 肾的血管分布
来源:腹主A-肾A-叶间A弓状A-小叶间A - 入球小A 特点: 经过两次毛细血管网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 出球小A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18
二、肾血流量的特点及其调节
概念:安静状态下,每分钟两肾的血流量 ※ 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⑴血流量大,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
流量≈心输出量1/4~1/5;1200ml/min 是体内血循环最丰富的器官。 ⑵血液分布不匀: 皮质94%;外髓5-6%;内髓1% ⑶两套毛细血管网,压力高低不同: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压力高→利于滤过; 肾小管毛细血管网压力低→利于重吸收
①神经支配: 肾交感神经兴奋→ 肾血管收缩→肾血流↓
②体液因素: NE、E、VP、AⅡ分泌↑→肾血管收缩→RBF↓。 肾组织生成的PG、NO、缓激肽引起肾血管舒张 意义: 运动或异常(如高温、出血缺氧时):通过神经、 体液调节使血流量减少,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流供应。
23
总结
✓通常情况下,在一般的血压变动范围内,肾主 要靠自身调节来保持血流量的相对稳定,维持正 常的泌尿功能。 ✓紧急情况下,全身血液重新分配,通过交感神 经及交感肾上腺素等的作用来减少肾血流量,使 血液分布到心脑等重要器官。
5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 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功能 • 第四节 尿的浓缩和稀释 • 第五节 尿生成的调节 • 第六节 清除率 • 第七节 尿的排放
6
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目的要求:
1.掌握管-球反馈的概念。P216 2.熟悉皮质肾单位及近髓肾单位的特点及功能;近 球小体的结构及功能P213。 3.熟悉肾的血液供应特点;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 率的自身调节的概念及其机制(肌源性机制和管球 反馈机制)。P215 4.熟悉交感神经、血管紧张素Ⅱ和前列腺素对肾血 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的调节。P216 5.了解肾的神经支配。 P215
3
肾脏的生理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1.排泄功能: 2.调节功能:
①水、电解质平衡 ②酸碱平衡 ③血浆渗透压 3.肾脏也是一个内分泌器官: 合成分泌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 1,25-二羟维生素D3,前列腺素等。
4
肾尿生成的过程:
肾小球滤过(filtration)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reabsorption) 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secretion)
长,深入内髓层 差异甚小1:1
形成肾周围cap网 和
U形的直小血管
尿液的浓缩与稀释
13
(二)球旁器:三种细胞组成,皮质肾单位
1.球旁细胞(颗粒 细胞或近球细胞): 入球小A中特殊分化 的平滑肌细胞,内 含分泌颗粒,合成 储存和分泌肾素。
14
2.致密斑
远曲小管起始部,特殊分 化的高柱状上皮细胞; 能感受小管中的Na+含 量变化,并将信息传递 至球旁细胞调节肾素的 释放。
肾动 脉血管平滑肌受到牵张刺激,会自动的引起其自身 的紧张性变化,维持肾血流量相对稳定。 灌注压升高-收缩; 灌注压降低-舒张 ②<80mmHg,血管平滑肌舒张达极限;
>180mmHg,血管平滑肌收缩达极限
∴ 肾血流量随血压的波动而变化。
21
2.管-球反馈:(肾小管-肾小球反馈) 定义:肾小管内液体的流量变化影响肾小球滤过
24
尿的生成过程:三大步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2.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3.肾小管、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19
※ 肾血流的调节
(一)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定义:在没有外来神经支配的 情况下,肾动脉血压在一定范 围内(80-180mmHg)变动时, 肾血流保持相对恒定的现象。 意义:在正常安静条件下,通 过自身调节使RBF, GFR相对 稳定,泌尿活动正常进行。
20
1.肌源性学说:(myogenic mechanism) ①血压在一定范围内(80-180mmHg)变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