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排烟》PPT课件

合集下载

《建筑通风与防排烟》PPT课件

《建筑通风与防排烟》PPT课件

图7.3.1 防烟分区设计实例
2.烟气的扩散机理
所谓烟气,是指物质在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固体及液体粒子在空气中的 浮游状态。
烟气的流动扩散,主要受到风压和热压等因素的影响。
2.烟气的扩散机理
风压是指风吹到建筑物的外表面时,由于空气流动受阻,速度减小, 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时产生的压力。在迎风面,室外压力大于室内压 力,空气从室外向室内渗透。
2.烟气的扩散机理
由此可知,当建筑物的下部或迎风面房间发生火灾时,由于风压和热 压的作用,火灾造成的危害性要比建筑物的上部或背风面房间失火所 造成的危害大得多。
此外,火灾时,空调系统风机提供的动力、以及由竖向风道产生的烟 囱效应会使烟气和火势沿着风道扩散,迅速蔓延到风道所能达到的地 方。
2.烟气的扩散机理
防火阀的阀门关闭驱动方式有重力式、弹簧 力驱动式(或称电磁式)、电机驱动式及气 动驱动式等四种。
常用的防火阀有重力式防火阀,弹簧式防火 阀,弹簧式防火调节阀,防火风口,气动式 防火阀,电动防火阀,电子自控防烟防火阀。
图7.3 重力式圆形单板防火阀ຫໍສະໝຸດ 图7.4 弹簧式圆形防火阀
图7.5 温度熔断器的构造
二、高层建筑防火排烟的形式
2.机械防烟 机械防烟是采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以风机所产生的气体流动和压力
差控制烟气的流动方向的防烟技术。
二、高层建筑防火排烟的形式
在火灾发生时,风机气流所造成的压力差阻止 烟气进入建筑物的安全疏散通道内,从而保证 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需要。
没有散开的阳台、凹廊或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 窗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两 者合用前室,应设置机械防烟设施。
二、高层建筑防火排烟的形式
4.通风和空调系统的防火

第七节 建筑防排烟

第七节 建筑防排烟

由风引起的建筑物两个侧面的压差为:
ΔPw=1/2(Cw1-Cw2)ρ0V2
(1-42)
式中,Cw1、Cw2分别为迎风墙面和背风面的风压系数。
16
3.4 机械通风系统造成的压力 3.5 电梯的活塞效应
17
4、烟气控制的基本方式
4.1 防烟分隔
在建筑物中,墙壁、隔板、楼板和其他阻挡物都可作为防烟分隔 的构件,它们能使离火源较远的空间不受或少受烟气的影响。这些分 隔构件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加压方式配合使用。
19
设计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利用加压送风机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均匀地输送到需加压 的空间内;
利用机械排烟系统或自然排烟系统,确保非加压空间的 烟气能够顺利地排到建筑物外;
当火灾区域与周围空间相通的门打开时,加压送风系统 的空气流应保证在门断面处有足够的风速,以阻止烟气的扩 散;
当火灾区域与周围空间相通的门关闭时,应保证门两边 有足够的压差以阻止烟气的外渗。
10
当竖井仅有下部开口时(如图1-19a所示),设竖井高为H ,密则内在度外该,温建g为度筑重分内力别部加为和速外T度s和部常T高数0,H。处ρs如和的果ρ压0在分力地别分板为别平空为面气:的在大温气度压Ts力和为T0时P0,的
Ps(H)=P0-ρs g H 及
(1-32)
P0(H)=P0-ρ0 g H 则在竖井顶部的内外压力差为:
定律得
I=I 0 e Cs L
CS
1 L
ln
I0 I
式中
Cs——烟的减光系数 (m-1) L——光源与受光体之间的距离(m) I0——光源处的光强度(cd)
3
建筑材料燃烧时产生烟的浓度和表观密度 表6-1
材料
木材

民用建筑防排烟设计-PPT课件

民用建筑防排烟设计-PPT课件


建筑火灾烟气的特性:危害性大

韩国汉城一饭店
火焰沿风道从2层烧到21层顶层,死伤224人;

美国亚特兰大一饭店
3楼走道着火,全部烧毁,死伤220人;
火 灾 实 例

杭州一宾馆
电焊烧着风道保温材料,从一层烧到顶层;

2019年4月11日下午,德国杜塞尔多夫机场
电焊作业引起大火,半小时内火焰沿空调管道扩 散到2/3面积,乘客与员工16人丧生,60多人受伤;
二、需设置防烟排烟的部位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下列部位需 设置: 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以及 封闭的避难层。
2、一类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二类建筑的下列走道 或房间:
1) 长度超度20米的内走道; 2)面积超过10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 3)高层建筑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 室。
( 2、 ) 利用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或合
用前室直接对外开启的外窗进行排烟。 (图)
( 3、 ) 设竖井排烟
(图)
对于无窗房间,内走道或外墙无法开窗的前室可设排 烟竖井进行排烟。
自然排烟口的设置
1、排烟窗宜设置在上方,根据自然排烟设计条件 ,
需要对悱烟部位的有效可开启的外窗面积进行校核 计算
3、防烟分区
1. 2.
防烟分区是对防火分区的细分化
设置排烟设施的走道,净高不超过6.0米的 房间进行防烟
分区
3. 4. 5.
每层楼面作为一个垂直防烟分区
在水平防火分区中划分若干防烟分区
每个防烟分区最大允许面积:500m2, 6. 注:若防火分区内设有自动灭火设备,防烟分区面积可 增加一倍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6、应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0.5米的 梁

第三章建筑防火排烟.ppt

第三章建筑防火排烟.ppt
靠烟感器控制动作,电讯号开启,也可手动(或远距离缆绳)开启;可设280℃ 温度熔断器重新关闭装置,输出动作电讯号;联动送风机开启。 防止防烟超压,起卸压作用 电讯号开启或手动开启;输出开启电讯号联动排烟机开启。用于排烟系统风管上 电讯号开启,手动开启。280℃温度熔断器重新关闭,输出动作电讯号,用于排 烟机吸入口处管道上
图3-2 防火防烟分区
图3-3 楼层防火分区实例 a)旅馆 b)办公大楼
§3.2 火灾烟气的控制措施 二、加压送风防烟
1.加压送风防烟的定义及适用场合
定义:就是用风机把一定量的室外空气送入房间或通道内,使 室内保持一定压力或在门洞处造成一定流速,以避免烟气侵 入。
适用场合:主要用于不符合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 室、消防电梯前室及合用前室的防烟。另外在高层建筑的避 难层也需设置机械加压送风。
电讯号开启,也可用动(或远距离缆绳)开启;输出电讯号联动排烟机,用于排 烟房间的顶棚和墙壁上,可设280℃温度熔断器重新关闭装置
靠烟感器控制动作,电讯号开启,也可缆绳手动开启,用于自然排烟处的外墙上
划分防火分区,用于不能设置防火墙处,水幕保护 划分防烟区域,手动或自动控制
展,且一旦发生火灾后会对下风向的其他建筑造成威胁。 (4)高层建筑往往功能繁多,设备装饰、陈设多,存在大量火
源和可燃物,其中很多材料燃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 (5)高层建筑中有大量的公共厅堂,人员密度大,一旦发生火
警,就会引起恐慌,可能造成大量伤亡。
§3.1 火灾烟气及其流动规律
一、火灾烟气的成分和危害
1.烟气的成分 火灾烟气是指火灾时各种物质在热分解和燃烧的作用下
生成的产物与剩余空气的混合物,是悬浮的固态粒子、液态 粒子和气体的混合物。 2、烟气的危害

建筑防排烟培训

建筑防排烟培训

03 建筑防排烟设备选型
排烟设备种类
01
自然排烟设备
利用建筑的自然条件,如窗户、阳台等, 实现排烟效果的设备。
02
机械排烟设备
通过机械设备强制排烟,包括排烟风机、 排烟管道等。
03
组合排烟设备
结合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的设备,根据实 际需要灵活选择使用。
设备性能参数
风量
风量是防排烟设备的重要参数,决定了设备的排烟效率。
分析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要点,以及如何根 据建筑特点选择合适的防排烟系统。
防排烟系统操作
介绍防排烟系统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以及如 何应对突发情况。
谢谢
排烟口等。
排烟管道布置
排烟管道布置应合理,避免弯头 过多、管道过长,确保排烟顺畅。
设计流程
确定设计目标
根据建筑类型、使用功能、防火等级等因素,确 定防排烟系统的设计目标。
选择防排烟方式
根据建筑特点和设计目标,选择合适的防排烟方 式,如自然排烟、机械排烟等。
设计防排烟系统
根据防排烟方式,设计防排烟系统的具体方案, 包括排烟口、排烟管道、排烟风机等设备的布置 和选型。
救援效率。
财产保护
建筑防排烟系统能够有效控制 火势蔓延,减少财产损失。
维护建筑安全
保障人员安全
建筑防排烟系统能有效排除烟雾, 减少火灾时人员伤亡。
减少财产损失
有效的排烟系统能减少火灾对建 筑的破坏,降低财产损失。
符合法规要求
建筑防排烟系统是消防安全的重 要组成部分,符合相关法规和标 准。
遵守法规要 求
经济实用
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系统的经济 性和实用性,降低建设成本。
技术先进

《防烟排烟通风》课件

《防烟排烟通风》课件

经济原则
易维护原则
在满足安全和高效的前提下,应考虑系统 的经济性,合理控制成本。
设计应便于日后的维护和保养,降低运营 成本。
设计流程
选择设备与材料
根据需求分析,选择合适的排 烟设备、风口、管道等材料。
计算与模拟
通过计算和模拟,确定设备的 型号和参数,确保系统性能达 标。
需求分析
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面积、 层高等因素进行分析,确定防 烟排烟系统的需求。
维修保养
性能测试
定期对防烟排烟系统进行性能测试, 确保系统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工作 。
对需要维修的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 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电机故障
检查电机是否正常工作,如有问题应及时更 换电机。
阀门卡涩
定期对阀门进行润滑保养,防止卡涩。
控制线路故障
检查控制线路是否正常,如有断路或短路应 及时修复。
组建安装团队
组建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安 装团队,确保安装质量和进度

安装步骤与要点
安装风管
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正确安 装风管,确保风管的连接牢固
、严密。
安装风机
将风机安装在指定位置,确保 风机的基础平整、稳固,同时 注意风机的减震和降噪。
安装控制系统
根据设计图纸,正确安装防烟 排烟系统的控制系统,包括控 制箱、传感器、执行器等。
布局设计
根据建筑结构,合理布置排烟 设备的位置,确保烟雾能顺畅 排出。
施工图设计
完成详细的施工图设计,为施 工提供依据。
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遵守规范
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守 国家和地方的消防规范
,确保系统合规。
考虑环境因素
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 当地的气候、风向等因 素,使排烟系统更加合

《防烟排烟系统》PPT课件

《防烟排烟系统》PPT课件
17
防火风口
18
防火风口说明
1.平时呈开启状态 2.防火风口安装在通风空调系统送风、 排烟出入口处 3.由铝合金风口与防火阀组合 4.风口可调节气流方向 5.阀门叶片开启角度可调 6.70 ℃ 阀门自动关闭, 手动关闭和开启 7.可输出关闭动作电信号
19
排烟阀
20
排烟阀说明
该阀门安装在排烟系统管道上,平时处 于常闭状态,火灾时打开进行排烟。 1、电控:消防中心电信号(DC24V)电 磁铁动作阀门自动开启; 2、手动开启、手动复位; 3、开启后输出一组有源触点信号和一组 无源触点信号。
23
消防排烟风机
国标规定:排烟风机应保证在 280℃时能连续工作30min。 产品有冷却系统,可以做到通过风 机的烟气≥400℃时连续运转≥2小 时。 在排烟风机的入口总管上应设置当 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动关闭 的排烟防火阀,且应与排烟风机连 锁,当排烟防火阀关闭时,风机停 止运转。
24
挡烟垂壁
30
防排烟系统中防火阀的设置与选用-1
在排烟风机的入口总管上应设置当烟气 温度超过280℃时能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 阀,且应与排烟风机连锁,当排烟防火 阀关闭时,风机停止运转。排烟风机应 保证在280℃时能连续工作30min。需要 说明的是,排烟防火阀设置在排烟风机 前、后,要依具体情况灵活确定。
31
41
通风空调系统中防火阀的设置与选用-3
(2)垂直式新风系统 垂直式新风系统是室外空气经过新风机组处理后,通 过竖风道送至空调房间,一般新风机组设在屋顶。对 于建筑层高较低,水平敷设新风管有困难的情况下比 较适用。对于高层建筑,竖风道要跨越防火分区,送 风口要求设置70℃熔断的防火阀。 总之,高层民用建筑在其层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 分层按每个防火分区设置空气调节系统。当需要在垂 直方向分设空气调节系统(包括新风系统),每个系 统所辖层数宜按设置与选用-4规定执行。

建筑防排烟

建筑防排烟

5
建筑设备工程
(4). 风力作用下的烟气流动
建筑物在风力作用下,迎风侧产生正风压, 而在建筑侧部或背风侧,将产生负风压。当 着火房间在正压侧时,将引导烟气向负压侧 的房间流动。反之,当着火房间在负压侧时, 风压将引导烟气向室外流动。
2020/10/25
6
建筑设备工程
(50/10/25
11
a. 自 然 排 烟
自然排烟方式
建筑设备工程
空气
(a)
2020/10/25
空气
(b)
空气
(c)
12
自然排烟设计条件
建筑设备工程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的规定,采用自然排烟方式的高 层建筑应满足下列条件:
(1) 建筑高度≤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 度≤100m的居住建筑,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 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宜 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2020/10/25
29
建筑设备工程
机械排烟量的确定
担负一个防烟分区的房间排烟时,应按每平 方米面积不小于1/60 m3/s计算,担负两个或 两个以上防烟分区的房间排烟时,应按最大 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1/30 m3/s计算, 并且规定,机械排烟系统的最小风量不得小 于2 m3/s。对于系统管路的截面选择,只为一 个房间排烟的管路,则按房间的排烟风量选 择;为2个或2个以上房间排烟的管路,则按 其中面积最大的房间每平方米地面面积1/30 m3/s(120m3/h)确定的风量选择。
2020/10/25
15
2. 自然排烟设计应考虑的几点:
建筑设备工程
1) 对于高层住宅及二类高层建筑,当前室内两 个不同方向设有可开启的外窗,且可开启窗口 面积符合要求时,其排烟效果受风力、风向、 热压等因素的影响较小,能达到排烟的目的。 因此,在实际设计中,应尽可能利用不同朝向 开启外窗来排除前室的烟气。

建筑防排烟人防工程PPT课件

建筑防排烟人防工程PPT课件
㎡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5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 下室。
第8页/共14页
多层建筑下列场所应设置排烟设施
1. 丙类厂房中建筑面积大于300㎡的地上房间;人员、可燃物 较多的丙类厂房或高度大于32m的高层厂房中长度大于 20m的内走道;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5000㎡的丁类厂房。
2. 占地面积大于1000㎡的丙类仓库。 3. 公共建筑中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且建筑面积大于
第4页/共14页
防烟风道的大小如何确定
A—风道截面积,m2 ; Q—正压风量,m3/h; V—风道风速,m/s; 3600 —小时换算为秒。
风道风速取值: 建筑风道不应大于15m/s 金属风道不应大于20m/s
第5页/共14页
防烟风口布置注意事项 1. 楼梯间宜每隔两至三层设一个加压送风口;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层设
一个。
2. 前室的加压送风口为常闭风口,着火时开启;20层及其以下的建筑着 火时打开着火层及其上层的送风口;20层以上的建筑着火时,打开着 火层及其相邻层的送风口;
3. 地上地下两个楼梯间共用风道风口宜采用常闭风口,其余为自垂百叶风 口。
第6页/共14页
排烟
1. 建筑在什么情况下要设排烟设施? 2. 排烟量如何计算? 3. 排烟风管的大小如何确定? 4. 排烟口布置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第7页/共14页
高层建筑的那些部位要设机械排烟
1. 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 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
2. 面积超过10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间或 设固定窗的房间。
3. 不具备自然条件或净空高度超过12m的中庭。 4. 除利用窗井等开窗进行自然排烟的房间外,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烟分区是对防火分区的细分,防烟分区的作用是 有效的控制火灾产生的烟气流动,它无法防止火灾 的扩散。
建筑精选课件
16
2 防烟分区
根据《高规》的规定,设置排烟设施的走道及 净高不超过6m的房间,要求划分防烟分区。
不设排烟设施的房间(包括地下室)和走道,不划 分防烟分区。
建筑精选课件
17
防烟分区可通过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 小于0.5m的梁来划分。
建筑精选课件
22
9.1.3 安全疏散
楼梯是建筑物中的主要垂直交通通道,根 据防火要求可分为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 烟楼梯间及室外楼梯等几种型式。
建筑精选课件
23
1. 敞开楼梯间
2. 封闭楼梯间
图7-1
建筑精选课件
图7-2
24
பைடு நூலகம்
3. 防烟楼梯间
图9-3 防烟楼梯间形式示意图 (a)带封闭前室的防烟楼梯间 (b)带凹廊的防烟楼梯间 (c)带阳台的防烟楼梯间
建筑精选课件
27
❖ 设置自然防排烟设施,利用烟气的热浮力特性采用 自然排烟和防烟。
❖ 设置机械送风、机械排烟系统,对保护区域的实行 正压送风防烟和机械排烟。
建筑精选课件
28
自然排烟的条件
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 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对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 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有条件 时应尽量采用自然排烟。
烟上升速率极快,如不及时排除,很快会垂直扩散
到各处。因此,当发生火灾后,应立即使防排烟系
统投入工作,将烟气迅速排出,并防止烟气窜入防
烟楼梯、消防电梯及非火灾区内。
(1)便于安全疏散
(2)便于灭火
(3)可控制火势蔓延扩大
建筑精选课件
3
9.1.1 建筑物烟气流动特性 1 烟气的扩散机理 Effect of smoke and its Control
19
建筑精选课件
20
3 密闭防烟
对于面积小,且其墙体、楼体耐火性能较好、密闭性好 并采用防火门的房间,可以采取关闭房门使火灾房间与周围隔 绝,让火势由于缺氧而熄灭的防烟方式。
建筑精选课件
21
9.1.3 安全疏散
➢建筑物发生火灾后,受灾人员需及时疏散到安全区域。 ➢疏散路线一般分为4个阶段: ➢第1阶段为室内任一点到房间门口; ➢第2阶段为从房间门口至进入楼梯间的路程,即走廊内的疏 散; ➢第3阶段为楼梯间内疏散; ➢第4阶段为出楼梯间进入安全区。沿着疏散路线,各个阶段 的安全性应当依次提高。
9
图7-9 有火灾层时建筑物内压力
建筑精选课件
10
建筑精选课件
11
9.1.2 防火和防烟分区
1 防火分区 ➢在建筑设计中,利用各种防火分隔设施,将建筑物 的平面和空间分成若干个分区,称为防火分区。
建筑精选课件
12
1 防火分区
9.1.2 防火和防烟分区
➢竖向防火分隔设施主要有楼板、避难层、防火挑檐 、功能转换层等。 ➢水平防火分隔设施主要有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 、防火卷帘、防火幕和防火水幕等,建筑墙体客观上 也发挥防火分隔作用。
建筑精选课件
5
烟气的扩散速度: (1)水平方向:火灾初期为自然扩散,速度为0.1m/s 左右。
起火阶段为对流扩散,速度为0.3m/s左右。 火灾中期,高温火灾为对流扩散,速度为0.5-0.8m/s。
(2)楼梯等垂直部分流动速度:3~4m/s。 意味着只需半分钟左右 , 烟气就可以从大楼的底层扩散到
建筑精选课件
29
一栋超高层建筑的楼顶。可见 , 火灾时 , 大楼内烟气的扩散速 度是非常之快的 。
建筑精选课件
6
2 烟气速度在走廊流动过程中的下降
图9-4 在走廊流动过程中烟气的下降状态
图9-5 烟气在走廊流动中的下降
建筑精选课件
7
图7-6 建筑物内的烟气流动
建筑精选课件
8
图7-7 建筑物内的气流
建筑精选课件
第九章 防烟排烟通风
9.1.1 作用与功能
烟气能致命
❖ 火灾时产生的烟气的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人在这种 气体的窒息作用下,死亡率很高,约达50%~70%。
❖ 另外烟气遮挡人的视线,使人们在疏散时难以辨别方 向。
建筑精选课件
2
9.1.1 作用与功能
烟气能致命
尤其是高层建筑,因其自身的“烟囱效应”,使
4
Effect of smoke and its Control
Smoke vents in Roof
Smoke layer
Mass flow
Smoke
Y
barrier
Clear Ht below Smoke layer
Typical smoke movement in room fire with smoke venting provided
挡烟垂壁是用不燃材料制成,从顶棚下垂不小于 500mm的固定或活动挡烟设施。
活动挡烟垂壁在火灾时因感温、感烟或其他控制设 备的作用,能自动下垂。
建筑精选课件
18
一般每个防烟分区采用独立的排烟系统或 垂直排烟道(竖井)进行排烟。
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500m2,且 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建筑精选课件
建筑精选课件
13
建筑分类
建筑精选课件
14
1 防火分区
9.1.2 防火和防烟分区
建筑类别
一类建筑 二类建筑
地下室
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m2
1000 1500 500
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上述面积可增加1倍。
建筑精选课件
15
2 防烟分区
为了将烟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利用防烟隔断 将一个防火分区划分成多个小区,称为防烟分区。
建筑精选课件
25
9.1.4 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排烟方式
一般分为三种: (1)自然排烟 (2)机械排烟 (3)机械加压送风防烟方式
建筑精选课件
26
❖ 防烟、排烟设计的目的是: 将火灾产生的大量烟气及时予以排除以及阻止
烟气向防烟分区以外扩散,以确保建筑物内人员的 顺利疏散,安全避难和为消防队员创造有利扑救条 件。 因此防烟、排烟是进行安全疏散的必要手段。
Smoke layer
Clear Ht below Smoke layer
Y
Entrained air
Flame in Smoke plume Flammable vapor burning Solid fuel decomposing giving off flammable vapors
Typical sm建o筑k精e选m课o件vement in room fi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