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5

合集下载

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长春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试卷高一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

与仰韶文化大致处于同一时期的长江流域的文化是( )A. 红山文化B. 大汶口文化C. 良渚文化D. 河姆渡文化2.周初分封,临近内陆的鲁国是周公的封地,以“尊尊而亲亲”为治国理念;靠近海滨的齐国是姜太公的封地,以“举贤而尚功”为治国理念。

鲁国渐渐衰落,但齐国国势却日盛。

据此可知,齐国崛起得益于( )A. 注重事功的观念B. 农商并重的战略C. 开拓进取的精神D. 宗法血缘的废除3.从图一到图二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 私田开垦越来越多B. 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C. 生产关系的变革D. 劳动力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4.明清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地区纺织业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出现的标志是( )A. 出现雇佣与被雇佣关系B. 政府鼓励私营手工业的发展C. 产品面向市场D. 洋务运动兴起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写道:“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下列观点与作者相符的是( )A. 秦灭六国,完成大一统B. 大修长城,无实际作用C. 推行郡县,有利于统一D. 汉取代秦,秦政全否定6.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一书法作品被评论为:“其风神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不减遒逸《兰亭》,直逼颜氏《祭侄》”。

如图书法作品的字体特征最符合描述的是( )A. 隶书B. 楷书C. 行书D. 草书7.“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C.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D.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8.西汉前期相权之重,是后代少见的,所谓“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

汉武帝在制度上克服这一问题的措施是A. 设“中朝”B. 置枢密院C. 置刺史D. 颁布推恩令9.唐代税制以丁、产的多少作为决定户等高低的依据,故《唐律》对析产分户有比较严格的限制,但是对于要求分户而自愿不降低户等的可以允许。

天津市南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南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南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考古资料显示,在山西襄汾陶寺基地中,葬的好坏、墓坑的大小、随葬品的多寡,都有比较明显的差别。

这说明()A.初具国家形态B.进入奴隶社会C.实行分封制度D.出现阶级分化2.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始于()A.夏禹B.夏启C.商汤D.商纣3.《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位)禹之子启。

”《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同一件事有两种不同记述说明()A.宗法制度早在夏朝就遭破坏B.标志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C.前后两种史料记载都有道理D.对启取得最高统治权都认同4.“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此现象可印证历史上的()A.天子世袭制B.内外服制C.宗法分封制D.嫡长子继承制5.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社会转型发生在()A.春秋战国B.秦朝C.西汉D.东汉6.商鞅变法正式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的合法性,规定凡民有二子以上不分家者,“倍其赋”。

这些规定()A.瓦解了传统的宗法制度B.抑制了土地兼并加强C.削弱了国家对农民的控制D.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7.《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

”《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A.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和神学B.说明了中国古代要求统治者重视民意C.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D.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8.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

孔子主张“仁”,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为政以德”。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武汉外国语学校2024—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考试时间:2014年11月20日下午4:40—6:10命题人:胡志刚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A.稳定了西周的政治秩序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C.有利于中心集权的建立D.导致了诸侯争霸的局面2.商朝灭亡后,“小邦”周还没有力气对商朝故地实行有效的限制。

为此,武王的做法是A.“封商纣子禄父殷之馀民” B.“武王征九牧之君”C.“乃褒封神农氏之后于焦” D.“于是封功臣谋士”3.《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告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

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

”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

从文中可以看出A.宗法关系要听从君权B.刘邦违反了纲常伦理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夫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夫斗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心集权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定5.历史课上,探讨中国古代的管制演化,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

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

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

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其中涉及宋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A.甲说、丙说B.甲说、乙说C.甲说、丁说D.乙说、丙说6.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

《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指责,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

上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中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代表性的遗存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

他们从事,过着群居生活。

下列选项填空正确的是()A.北京人元谋人采集渔猎B.元谋人北京人采集渔猎C.北京人元谋人原始农耕D.元谋人北京人原始农耕2.我国早期农耕文明形成南稻北粟格局的主要原因是()A.地理气候B.饮食习惯C.历史传统D.酋长喜好3.一位官员因为在父丧期间,让婢女服侍他吃药,被人检举违反礼法,因而受到清议的批判,甚至使他的仕途受阻。

这位官员最可能处于何时()A.秦汉B.魏晋C.隋唐D.宋明4.《左传》日:“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

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A.人声鼎沸B.鼎鼎有名C.三足鼎立D.问鼎中原5.某同学查阅了有关“文成公主入藏”、“汉人胡食”、“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A.统一国家的建立B.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6.三国两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家族世代把持宫位:享受政治经济等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A.庶族B.士族C.党人D.博士7.在三国鼎立示意图中②代表()A.鲜卑B.魏C.蜀D.吴8.五代十国时期,“十国”中的南汉位于地图中的()处附近。

A.C B.E C.H D.N9.下图为我国古代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A.B.C.D.10.“盛世时期”是封建社会少有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时期。

各个盛世都具有共同特征: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局稳定,社会久安,国力强大,文化昌盛等。

以下不属于盛世时期的是()A.百家争鸣时期B.文景之治时期C.光武中兴时期D.贞观之治时期11.如图是上海崧泽遗址出土的家猪陶塑,据此可推测()A.上海是最早驯养家猪的地区B.上海崧泽文化以驯养牲畜为主C.上海的手工业水平领先全国D.上海于新石器时代已产生农业1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描述“邦无定交,土无定主"的社会现象最可能集中出现在()A.夏商时期B.西周时期C.东周后期D.两汉时期13.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

(完整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精选全文

(完整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精选全文

最新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完整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精选全文,可以编辑修改文字!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周灭商后,面对广大的土地和空间,摈弃了夏商时代的外服制统治方式,而将土地分封给功臣、子弟和臣服的异姓诸侯,让他们去拓荒、保土和安民,推广周天子的一统政治。

这说明西周的分封制A.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B.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直接控制C.保证了统治秩序稳定D.推动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3.《荀子·君道》:“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

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

”可见,荀子旨在A.强调以法治国的必要性B.否认法治与权势的重要C.论证法治是人治的补充D.说明人治比法治更重要4.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器生产工具和铁农具”数据表铁器出土地点总件数生产工具件数生产工具所占百分比铁农具件数铁农具所占百分比(约)辽宁抚顺80余7796.2%6888.3%山西长治36余3186.1%2167.7%湖南长沙70余2130%1780.9%广西平乐181余17093%9153.3%此表反映了这一时期A.铁器工具在北方被广泛使用B.古代冶铁技术长期领先世界C.铁农具已出现并运用于生产D.铁制品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5.中国传统年画是一部风俗文化的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各个时期鲜明的文化个性。

对下面年画《男耕女织》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图中生活以“井田制”为前提B.该场景最早出现于秦朝时期C.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经济模式D.反映了古代丰衣足食的生活6.孔子形象在历史典籍中有诸多介绍。

《庄子·外物》记载孔子“修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汉代《春秋纬》颂:“孔子长十尺,大九围,坐如蹲龙,立如牵牛,就之如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24小题,总分48分)1.(2分)据时间顺序与历史发展的逻辑,下列社会现象排列正确的是( )A.私有制一剩余产品一早期国家一奴隶制B.剩余产品一私有制一奴隶制一早期国家C.剩余产品一奴隶制一私有制一早期国家D.早期国家一奴隶制一剩余产品一私有制2.(2分)据统计,公元前五世纪雅典公民人数在2.5万人至3万人之间,当时雅典总人口为25万人至30万人,其中奴隶约8万人,2.5万人为外邦人。

这可以用于论证( )A.雅典民主制度的局限性B.雅典开启西方民主政治先河C.城邦经济衰落的必然性D.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3.(2分)世界文明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

这两种文明成果中( )A.《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B.苏美尔人发明了1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的产量C.《摩柯婆罗多》、《罗摩衍那》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D.东方文明都是亚洲国家,西方文明都是欧洲国家4.(2分)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不同地区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也不断扩大,下列能正确体现文明联系的是( )A.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B.东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入中亚、欧洲和北非地区C.冶铁技术起源于中亚,并扩散到西亚、北非和希腊等地D.埃及最初的雕刻特别是人像雕刻,很多方面都模仿希腊5.(2分)中国的丝绸已到达地中海东岸的时间是中国的( )A.商朝B.春秋战国C.秦朝D.西汉6.(2分)9世纪时,英法等国国王为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自治特许证书,把持市政的城市贵族因此选择支持国王;12世纪末,城市培养的法学家逐渐成为国王统治机构的重要成员,教士已不再是国家文官的唯一来源了。

西欧城市的这一变化( )A.导致了封建国家的分裂B.得益于宗教改革的兴起C.有利于封建王权的加强 D.制约了代议制民主发展7.(2分)下列是关于俄罗斯帝国兴起历程中的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伊凡四世强化中央集权①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①基辅罗斯被蒙古国征服①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8.(2分)8世纪中期,阿拉伯成为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它的都城位于下图的( )A.①B.①C.①D.①9.(2分)唐初,日本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之后的日本“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郑州一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25届高一(历史)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将第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将第Ⅱ卷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将所选答案的英文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

1.目前,中国境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星罗棋布,有1万多处,各地均可建立起从新时期时代早期、中期到晚期的考古学文化谱系。

这充分说明了中华文明起源具有A.多元性B.复杂性C.统一性D.平衡性2.在郑州洛阳一带发掘的距今五六千年的文化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山东大汶口文化晚期样式的墓葬和湖北屈家岭文化风格的陶器。

据此可以推断A.中原新石器文化已衰落B.中原文化影响到东方和南方C.东方和南方文化更先进D.早期文化之间有一定的交流3.《礼记·王制》载:“大国之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

西周对“卿”的任命与派遣A.能够实现对地方的直接管理B.实现了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C.有利于对诸侯的控制和管理D.突破了宗法血缘关系的束缚4.战国时期,某思想家将“天之意”解释为“爱人、利人”,并据此阐发了“处大国不攻小国,处大家不乱小家,强不劫弱,众不暴寡,诈不谋愚,贵不傲贱”的政治理想。

该思想家最可能属于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5.有人把先秦诸子的思想描述为:“归服自然的隐士派”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中央集权的法制派”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一股正气,平治天下。

这些思想分别对应的是哪家学派A.儒、法、道、墨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6.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由卫入秦后向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50 分)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A. 炎帝、黄帝B. 尧、舜C. 禹、启D. 伏羲、女娲2.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A. 奖赏功臣B. 拱卫王室C. 发展经济D. 加强统治3.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其主要原因是()A.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B. 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C. 水利工程的大量兴修D.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4. 提出“兼爱”“非攻”思想的是()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韩非子5.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A. 刀币B. 布币C. 圆形方孔钱D. 贝币6. 西汉初期实行的“无为而治”政策,主要是基于()A. 法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儒家思想D. 墨家思想7. 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①颁布“推恩令”②设立中朝③实行察举制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8.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A. 官渡之战B. 赤壁之战C. 夷陵之战D. 魏、蜀、吴三国建立9.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B.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C. 南方社会相对稳定D. 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10.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①迁都洛阳②推行汉化政策③实行均田制④采用汉族官制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11.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A. 长安B. 洛阳C. 涿郡D. 余杭12. 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A.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B. 隋炀帝设置进士科C. 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D. 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13.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史称()A. “文景之治”B. “光武中兴”C. “贞观之治”D. “开元盛世”14.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A. 安史之乱B. 黄巢起义C. 藩镇割据D. 宦官专权15. 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A. 海河流域B. 淮河流域C. 长江流域D. 珠江流域16.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消除了地方割据实力物质基础的是()A. 杯酒释兵权B. 收精兵C. 削实权D. 制钱谷17. 元朝在地方实行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是()A. 郡县制B. 三省六部制C. 行省制度D. 分封制18. 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废除丞相②设立内阁③实行厂卫制度④八股取士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9. 清朝前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中,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是()A. 设立军机处B. 大兴文字狱C. 实行密折制度D. 设立南书房20.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A. 唐朝中期B. 北宋时期C. 南宋时期D. 元朝时期2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航海活动有重大意义的是()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22. 明清时期,中国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 防范西方殖民入侵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C. 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D. 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23.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A. 道家思想B. 法家思想C. 儒家思想D. 墨家思想24. 被称为“中国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A. 《天工开物》B. 《农政全书》C. 《本草纲目》D. 《齐民要术》25.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二、材料分析题(共30 分)26.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A.岳飞B.戚继光C.郑和D.郑成功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抗倭将领,B项正确;岳飞是抗金名将,A项错误;郑和率队下西洋,不是抗击倭寇的名将,C项错误;郑成功抗击的是荷兰殖民者,不是倭寇,D项错误。
23.藏族地区在明朝时称为乌斯藏。明政府管理西藏军民事务的机构是
2.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据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这说明周初大规模分封诸侯
A.实际是宗族内部权力的再分配B.反映了扩大疆域的战略需要
C.旨在建立天下共主的政治格局D.以先代贵族为主要分封对象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体现的是姬姓王族是分封的主体,实际是宗族内部权力的再分配,A正确,D排除;B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
A.确立分权与制衡的机制
B.建立一整套监察制度
C.增强宰相在朝中的威信
D.恢复宰相制限制君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黄宗羲思想。材料“以宰相而摄天子……后世君骄臣谄……天子之位过高”反映了黄宗羲认为后世君主过于专制,主张通过恢复宰相制来限制君权,故D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分权与制衡的机制,故A排除;材料也没有体现黄宗羲主张建立一整套监察制度,故B排除;当时宰相早已被废除,不存在增强宰相威信的问题,故C排除。
20.明朝初年,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废除了
A.科举制
B.察举制
C.监察制度
D.丞相制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明朝初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时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了丞相制度,故D项正确;明朝仍实行科举制和监察制度,故AC项排除;察举制是隋唐时期被废除的,故B项排除。

2024-2025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2025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2025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称为“历史之父”?A、希罗多德B、修昔底德C、塔西陀D、普鲁塔克2、下列哪项事件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A、英国的《权利法案》颁布B、法国大革命C、美国独立战争D、俄国农奴制改革3、题干: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始皇统一六国C. 汉武帝开疆拓土D. 魏晋南北朝时期4、题干:以下哪位古代科学家被称为“医圣”?A. 隋朝的巢元方B. 唐朝的孙思邈C. 宋朝的宋慈D. 明朝的李时珍5、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春秋战国时期B、秦朝统一六国C、汉朝建立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6、下列哪个历史人物被称为“医圣”?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孙思邈7、题干:以下哪个朝代被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A. 秦朝B. 汉朝C. 隋朝D. 唐朝8、题干:以下哪项不属于《三国演义》中的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志》9、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历史之父”?A. 希罗多德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阿基米德 10、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11、题干:以下哪个朝代的都城位于今天的南京市?A. 隋朝B. 唐朝C. 南朝宋D. 明朝12、题干:下列哪项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成熟时期?A. 隋朝的统一B. 唐朝的盛世C. 宋代的商业繁荣D. 元朝的建立13、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历史之父”?A. 司马迁B. 荀子C. 柏拉图D. 希罗多德14、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近现代时期?A. 奥斯曼帝国的灭亡B. 查理曼帝国的建立C.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 古罗马帝国的灭亡15、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洋务运动D. 戊戌变法16、以下哪个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中国的抗日战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A. 美国B. 苏联C. 英国D. 法国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材料】1.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与汉族人民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北京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解析

北京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解析

2023北京二中高一(上)期中历史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一、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示意图有助于呈现历史发展的概貌。

如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示意图,据图可以看出该时期()A.社会高度繁荣B.藩镇割据严重C.江南经济开发D.政权更迭频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示意图”可知,示意图反映当时政权更选频繁,D项正确;当时社会没有达到高度繁荣,排除A项;示意图没有涉及民族交融,排除B项;示意图没有涉及江南经济开发,排除C项。

故选D项。

2.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

西晋末年,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

由此可以推断①内迁少数民族和汉族交融加强②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③契丹族入主中原迅速统一全国④南方取代了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的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融合,①正确;北民南迁促进了南方的经济开发,②正确;契丹族是在宋朝时期兴起的,并未实现全国统一,③错误;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是在南宋,④错误。

因此A正确,BCD排除。

故选A。

3.汉代某地区“地广人稀”,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

这一地区位于下侧示意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答案】D【解析】【详解】汉代经济重心在北方,南方地广人稀,到了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民南迁,江南地区逐渐发展成为“民多田少”,④位于江南地区,D项正确;①②③不在江南地区,排除A、B、C项。

故选D项。

4.下列各项对下图所示迁都的影响理解准确的是A.推动了黄河流域的统一B.促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C.促进了民族间的大交融D.利于削弱士族门阀特权【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孝文帝迁都促进了鲜卑族的汉化,推动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C项正确;公元439年,北魏就已经统一了黄河流域,孝文帝迁都是在公元493年,排除A项;北魏政权位于北方,迁都之举促进了鲜卑族汉化的繁荣,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排除B项;迁都后,孝文帝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卑贵族的门第高下,排除D项。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0小题,总分60分)1.(2分)“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商朝统治者的思想观念是以神为主 B.商朝是个神权色彩重的王朝C.说明了神在商朝地位的至高无上 D.商朝人对鬼神的怀疑2.(2分).西周分封,天子(王)的封土是“方千里”,公、侯的封土是“方百里”,伯的封土是“方七十里”,子、男则是“方五十里”。

这说明分封制的本质是( ) A.周天子间接统治国家的方式B.安抚功臣与异姓贵族的手段C.贵族内部权力与财产的再分配 D.巩固和扩大周朝统治的政治制度3.(2分)《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大小轻重……”这反映了当时( ) A.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B.周王室衰微,王命不行C.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D.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4.(2分)“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侯置守。

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

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

”材料主要表明秦朝( )A.创立官僚政治体制B.监察体制正式形成C.等级制度日趋固化D.郡国并行体制终结5.(2分)曹魏时期,中正的评价必须有书面的正式材料。

材料主要包括家世、品、状三个方面。

状,指行状,是举主对于被举者道德才能的详细叙述。

这反映出,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A.加大了选官的随意性B.促进了社会阶级流动C.注重选拔的公正合理D.摒除了门第间的差别6.(2分)“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

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

尚书省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此制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省长官皆宰相,相权被分散 B.尚书省地位低下,没有权力C.中书省负责草拟,下辖六部 D.门下省地位最高,掌握决策权7.(2分)“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历史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是:A、历史是客观存在的过去事件的记录B、历史是主观对过去事件的解释和总结C、历史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过去事件D、历史是人为创造的,与现实无关2、下列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历史之父”?A、希罗多德B、修昔底德C、色诺芬D、亚里士多德3、题干: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洋务运动D. 戊戌变法4、题干:以下哪个文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案》B. 《八七会议决议》C. 《古田会议决议》D. 《中国土地法大纲》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

C. 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唐朝实行科举制,选拔官员。

6、以下关于世界近代史的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

B. 1789年法国大革命。

C.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D.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7、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南昌起义D. 西安事变8、以下关于《共产党宣言》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撰写B. 于1848年发表C. 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D. 认为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取代9、题干:下列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地方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B. 皇帝权力受限,地方官吏由地方豪强推举C. 皇帝权力有限,地方官吏由朝廷派遣,但需地方豪强同意D. 皇帝权力集中,但地方官吏由朝廷派遣,地方有一定的自治权 10、题干:以下关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起义军以黄巾为标志,故称黄巾起义B. 起义军主要由贫苦农民组成,反抗封建压迫C. 起义军攻占了许多郡县,对东汉朝廷造成严重威胁D. 起义最终被东汉朝廷镇压,导致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局面11、题干: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史学之父”?A. 司马迁B. 奥古斯特·孔德C. 希罗多德D. 约翰·赫伊津哈12、题干: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13、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A. 秦朝的统一B. 唐朝的建立C.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融合D. 明朝的建立14、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表现?A. 《九章算术》的问世B. 郭守敬的《授时历》C. 沈括的《梦溪笔谈》D. 唐代科举制度的建立15、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甲午中日战争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16、清朝末年实行的一项旨在学习西方技术以加强国力的改革运动被称为: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清末新政D. 新文化运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西周的舆服制度是贵族等级的标志之一。所谓“舆”是指车,“服”是指冠冕和服饰。册命舆服为官方的信物,为政府任命官员爵位、身份及权利的象征。公、侯、伯、卿、大夫、士的等级不同,所享用的舆服都不相同。西周舆服制度的形成
C.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
D.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
24.下表是关于唐代土地买卖的记述。据此可以认定
记述
出处
天下诸郡逃户,有田宅产业,妄被人破除,并缘
欠负租庸,先以亲邻买卖
《唐会要》
寺院广占田地及水碾硙,侵损百姓
《全唐文》
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
《册府元龟田制》
A.土地的交易活动受到法律保障B.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C.兼并战争使诸侯日益坐大D.变法运动使得贵族集团衰落
6.晋在春秋时期,政权已逐渐为赵、韩、魏、智、范、中行氏六卿所控制。后来范氏和中行氏、智氏或被瓜分或被消灭,晋国的政权和大部分土地就控制在韩、赵、魏三家手中。至公元前377年,韩、赵、魏“灭晋侯,而三分其地”,晋亡。这反映了该时期()
A.诸侯势力不断崛起B.社会正在发生转型
A.确保了秦朝的长治久安B.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C.确保了皇帝的专制独裁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述道:“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中新皇帝推行的制度
A.最早出现于秦朝B.官员世代沿袭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所知,中华民族的祖先分别在多个地区创造了原始文化,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

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A.以中原地区为主,逐渐向外辐射B.分布广泛,多元一体C.在诸多区域同时出现,各自发展D.不断趋向文明的历史进程2.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星罗棋布,多姿多彩。

以下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属于中原文化区的是()A.仰韶文化B.良渚文化C.龙山文化D.红山文化3.李时珍曰:“古者以粟为黍、稷、粱、秫之总称。

”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是()A.北京人B.元谋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4.殷商时期,盘庚提出“罔不惟民之承保”“式敷民德”;西周时期,文王提倡“怀保小民,惠鲜鳏寡”“用咸和万民”。

这说明,商周时期()A.统治者推行“仁政”B.儒家民本思想受到重视C.宗法观念日益强化D.养济保民思想已经出现5.《史记》记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事时,基本以《国语·郑语》为其叙事依据,但并未采信《国语》中褒姒是祸害周室、流毒三代的“龙漦妖子”的说法,也未采纳《诗经》中“赫赫宗周,褒姒灭之”“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的评论,反而认为西周灭亡主要是周幽王的责任。

司马迁的这一看法反映了()A.汉代儒家以人为本的价值观B.历史认识与现实的有机联系C.开放包容的大一统时代气象D.司马迁对周幽王抱有偏见6.江南原本被中原诸国视为蛮荒的“夷人”聚居之地,但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中原诸国,对于中原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也能作出准确的研判。

这反映了()A.中华文明多元起源B.江南地区融合中原文化C.中原诸国傲慢无礼D.江南地区开始超越北方7.“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表达了某位思想家对听乐曲行为的批评态度。

天津市部分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天津市部分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天津市部分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一历史本练习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练习用时60分钟。

使用答题卡的地区,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使用答题卡的地区,将答案写在练习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年1月,杭州举行“2023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汇报会”,会上展出了良渚文化考古最新发现——距今约5000年的沈家里遗址出土的部分磨制石器(下图)。

据此推知,沈家里先民()A.已经进入早期国家阶段B.过着不稳定的群居生活C.已经进入原始农业时代D.创造并使用了成熟文字2.周王通过授土授民新建的国家已不是血缘聚居的方国,而是由周人、本地土著以及被征服的殷人混合,以周人为统治者的新型国家。

这说明西周分封制()A.有利于中央集权制的确立B.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C.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认同D.解决了社会的阶级矛盾3.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民众以“轻死易发”“好相攻击”著称,荆楚也有尚武善射之风,燕赵之人更是擅长骑射,惯习刀兵。

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冶铁技术的进步B.小农经济的发展C.强兵措施的推行D.诸侯纷争的加剧4.战国时期“诸子十家……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各学派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各自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试图影响现实政治。

这一历史现象被称为()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儒学复兴D.三教并行5.秦始皇在商鞅颁布的标准器上加刻诏书铭文,下令让政府制作相同的标准器并在上面刻铭文,发至全国,与标准器不同的度、量、衡一律禁止使用。

这一举措()A.旨在推动工商业的发展B.对国家统一有长远意义C.开启了货币官铸的历史D.说明秦朝制度缺乏创新6.秦代的《司空律》规定,(农户)一家不得同时有二人以上劳役抵罪、赎刑;《戍律》规定,不要把一家中的劳动力同时征发去服戍边的徭役。

2024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联盟校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2024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联盟校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联盟校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将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1.据统计,四川广汉三星堆两个祭祀坑出土的青铜人头像多达57件,但戴金面罩的铜人头像(如下图)却只有4件。

这反映了古蜀文明( )A.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B.缺少与其他文明交流C.已经产生了阶级分化 D.手工业技术相对发达2.夏朝时期,最高统治者为夏王,中央设有分别专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这表明当时( )①君主专制制度形成②社会分工比较成熟③政府分工开始形成④具备早期国家形态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3.据统计,目前已报道的商周时期有铭(文字)青铜器已超过20000件。

其中,典型代表有记载周人伐商的利簋、铭刻“宅兹中国”的何尊(如图)、载有周王与家族世系的史墙盘等。

据此判断,这些青铜器( )A.标志着中国已进入青铜时代 B.是研究分封制度的唯一实证C.彰显夏商官营制造业的盛况 D.具有较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4.陆浑戎原居于甘肃酒泉附近。

考古发现,洛阳附近有众多春秋时期的陆浑戎墓葬群,陪葬品中有马牛羊头蹄,还有数量众多的成套青铜器及玉石质礼器,如编钟、编磐、铜车马器、玉璜、玉扳指等。

该现象表明( )A.华夏文化强大的辐射影响 B.华夷之间的差异逐渐消弭C.传统的政治秩序受到冲击 D.生产关系已发生重大变革5.春秋时期,私田出现,井田制逐步瓦解,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

浙江省温州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浙江省温州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考试试题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评分一、单选题1.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①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②出土了精美的玉器③尚未出现原始农业④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也是奴隶制社会的形成、发展与繁荣时期。

下列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朝都城多次迁徙,后来定都于殷B.商朝国家管理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C.西周出现一种成熟的文字即甲骨文D.何尊是西周早期周成王时的青铜器3.圭是古代帝王、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据《周礼》记载,在朝觐礼中,“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不同的人所执的圭不同,以此作为各自的身份凭证。

据此,周代的圭()A.具有一定的政治等级性B.是王权和神权结合的象征C.体现鬼神观念渐趋加强D.使周王拥有了绝对的权威4.春秋战国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动的时期,下列分别为《春秋列国形势图》(左)和《战国形势图》(右),两幅图共同反映了()①天下共主②礼崩乐坏③战争频仍④民族交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春秋时期,老子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说明道家()A.体现“有教无类”的思想B.追求天人合一C.体现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D.主张隆礼重法6.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不同的社会阶层分别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提出各自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

其中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派别是()A.法家B.道家C.墨家D.儒家7.李斯评价商鞅: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重庆市巴蜀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重庆市巴蜀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考试试题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距今约9000—7500 年的河南贾湖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上有粮食酿酒附着物。

该遗址还出土了四十多支骨笛,由丹顶鹤尺骨制成,是最早的可吹奏乐器,比古埃及早两千年之久。

这说明,此时()贾湖先民曾在折断处的笛壁上钻了十四个孔,并用细线缀合后继续使用①原始的畜牧业开始产生②剩余产品增加,出现了私有制和社会贫富分化③该地区史前音乐较发达④手工技术和农业发展为文化创造提供物质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

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西周时期()A.玉器制造工艺高超B.专制集权不断加强C.分封制度等级森严D.神权与王权结合紧密3.《孟子·滕文公上》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的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据此可知,西周时期()A.存在集体耕作方式B.生产工具革命性进步C.土地私有制占主导D.以民为本观念已萌发4.有学者认为:“在荀子之前,儒家虽然是‘显学’,但其总停留在‘学’上,对政治没有很大的影响。

但经过荀子的调整,探索将儒学应用于政治实践中的具体方法,使儒家有了新的生气。

”材料中荀子的“调整”主要是提出()A.君舟民水B.人性本恶C.“制天命而用之”D.隆礼重法5.战国时期,李悝变法规定“食有劳而禄有功”;吴起变法规定已传至三代以上贵族封君的子孙者收回爵禄;商鞅变法规定贵族中凡未立军功者不得入贵族籍。

这些规定()A.反映了奴隶主贵族的政治需求B.适应了阶级关系变动的时代需要C.推动了官僚政治逐渐走向瓦解D.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普遍支持6.战国时代,秦人风俗与东方各国有较大差别,尤其是楚、齐、赵等地。

秦统一天下后,秦王朝以将秦地风俗推行全国以“匡饬异俗”,急欲实现“大治耀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高一历史期中考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一小题1分,共50分)1.《吕氏春秋》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这种现象()①符合宗法制的基本精神②容易导致社会的混乱③有利于维护宗族内部的团结④激化了不同阶级间的矛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2.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

”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3.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把占卜、祭祀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负责通神事务的是商王和贵族。

在商代,王是人,也是神,既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长。

这一现象说明我国早期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神灵为主导 B.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C.权力高度集中于君主手中 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4.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引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5.“存在了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它“并非是一堆腐朽的垃圾.仅以批判两字所能了结。

它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积极与消极同在”。

文中评价皇帝制度的史学方法是()A.全面辩证的方法 B.发展的方法 C.比较的方法 D.史料解读法6.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最确切的是()A.隋朝开始实行的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的制度B.它使门第不高的地主可以凭自己的才学参与政权C.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D.是为打击魏晋以来的士族而采取的一项措施7.元朝时,不属于行中书省管辖的地区是()A.陕西B.云南C.河北D.河南8.如果要研究中国古代史上内阁制度的设置过程,以下哪些古籍不在查阅之列:( )①《雍正朝实录》②《明史稿·成祖本纪》③《汉书·艺文志》④《明实录》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9.下列地方机构(官员)具有监察功能的是( )①汉武帝时期的刺史②北宋初期的通判③元朝时期的行省④明朝的提刑按察使司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0.君主专制加强的重要表现一般体现在君权对相权的分割及君主建立有效的权力转移和分散机制上。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沿革的史实,不符合这一特点的是()A.汉武帝组建内外朝B.宋朝一参两府三司C.元朝行省制度的形成D.清设置军机处11.建制沿革深深地打上了时代发展烙印,通过对某地区建置沿革的研究,可以了解其历史发展演变历程。

福建建置的沿革顺序是“福建节度使——福建宣慰使司——福建布政使司”,此沿革顺序对应的朝代顺序是()A.秦朝——唐朝——明朝 B.唐朝——元朝——明朝C.唐朝——明朝——清朝 D.汉朝——明朝——清朝12.通过对从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演变过程的学习,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③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3.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主要的政治制度,以下对中央集权制度评价正确的有( )①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有利于迅速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应对突发事件③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④是专制统治产生的根源A.①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14.有一历史兴趣小组对古希腊文明进行了研究性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甲:古希腊城邦政体优于同一时期的中国政体B.乙:古希腊的社会环境宽松自由,利于其民主政体的建立C.丙:古希腊的民主政体对欧美近代影响深远D.丁:古希腊城邦公民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15.之所以说“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是因为它()A.在罗马帝国统治地区内通用B.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C.包含了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文献D.适用于罗马帝国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16.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么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女奴为妻后又后悔,将妻子“休”回“娘家”,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前夫。

那么法庭将()A.进行调解 B.宣布“休妻”无效 C.要求男子赔偿 D.干脆不予理睬17.有人说,罗马法是一把双刃剑,它在造就罗马帝国辉煌的同时,又设置了埋葬罗马帝国的陷阱。

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与评价正确的是:①它适用于罗马帝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助于巩固政权并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②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了本国的法律制度③它毕竟是一部维护与巩固奴隶制的法典,保护的是罗马奴隶主的利益④广大奴隶、平民并不能得到真正的财富和权利,在统治后期它导致帝国危机并走向灭亡()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8.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否定血缘关系的措施有()①按财产的多寡划分社会等级②按地域划分部落③按公民大会的决议决定内政外交④按抽签方式组成五百人议事会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19.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经济困境从此不再把人们排斥在政事管理之外”。

实现这一局面应归功于()A.苏格拉底 B.梭伦 C.克里斯提尼 D.伯利克里20.之所以说雅典的梭伦改革与中国的郡县制都是进步的,主要在于()A.都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C.都缓和了社会矛盾 D.都打破了世袭特权和垄断21.在雅典的民主制下,下列哪些事情可能发生()①一个中亚成年男子为躲避国内政治迫害来到雅典,取得了各种民主权利②公民德力西因为邻里纠纷而向公民大会申诉③雅典的民主制激发了每个雅典人建设国家的积极性④公民沃尔墨迪和妻子一起参加了公民大会A.①②③ B.②③ C.② D.③④22.“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

”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23.某书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日爵房,一日乡绅房。

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

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

”这段文字描述的最有可能的国家是()A.中华民国 B.英国 C.美国 D.德国24.英国的责任内阁制运行的基本原则有()①内阁由议会多数党组成②内阁实行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③内阁必须得到议会的信任否则就要辞职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④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绝对服从国王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25.新制度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获得“各种政体的实验场”称号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26.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

”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27.按照英国责任内阁制的惯例,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那么内阁可能( )①请国王重新任命②下台③宣布解散议会,进行重新选举④重新选举首相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8.有关下列人物相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由选举产生 B.都可以解散议会C.都对议会负责 D.任期都是四年一届,连任不超过两届29.下面关于美国联邦政府的“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A.总统及其内阁向国会负责B.联邦法院的大法官是由总统任命的,但需参议院同意,除非犯罪,终身任职C.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都是任期6年D.国会拥有立法权和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30.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说:“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这段话的含义是:()A.美国应建立开明君主制国家 B.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府的出现C.政府权力不应受到外来力量的控制 D.“邦联”政体比“联邦”政体要好31.历史告诉我们,在所有年代,在所有形式的政府下,统治者大都是一样的,他们敢多坏就有多坏,堕落的空虚,愚昧的诅咒就像麻风病一样附着在他们身上。

鉴于此,美国人采取的有力措施是()A.实行联邦制政体 B.确立分权制衡原则 C.保持两党制原则 D.坚持人民主权原则32.下面是19世纪80年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A.首相、选举、任期制 B.皇帝、选举、任期制C.首相、选举、终身制 D.皇帝、选举、终身制33.法国有权批准参与下图会议的是( )A.总统 B.参议院 C.众议院 D.内阁34.若穿越时空隧道让当今的美国和法国总统回到1875年,他们的共同点包括()①是国家元首②是军队最高统帅③由民选产生,向议会负责④掌握行政权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35.1878年,德国首相俾斯麦提交的一项议案遭到帝国议会的否决。

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

新一届帝国议会投票通过了该议案,经皇帝批准后生效。

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 )A.成为名副其实的资本主义国家 B.首相有权力解散议会C.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D.联邦议会没有立法权36.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规定:“倘遇有交沙词讼,管事官不能劝息,又不能将就,即移请华官共同查明其事,既得实情.即为秉公定断。

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籍此条款内容,英国获得了下列哪项特权( )A.协定关税 B.领饭事裁判权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永久居住权37.图1所示是举世闻名的中国皇家园林遗迹,该园林在1860年遭到西方列强的野蛮洗劫与焚毁。

与此相关的列强侵华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8.列强在19世纪上半期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B列强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C当时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D中国是当时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39.下列历史史实的组合中,搭配不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赔款2100万银元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战后——俄国侵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开放广州为商埠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40.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的共同之处是()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D.列强以资本输出为主41.某条约对中方赔款作如下规定:条约签字后中方交付600万银元;其后分三年六次偿付,癸卯年六月和十二月各交付300万银元;甲辰年六月和十二月各交付250万银元;乙巳年六月和十二月各交付200万银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