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关雎语文教案设计

关雎语文教案设计

关雎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关雎》这首 pre-Qin 时期的古代诗歌的背景和意义。

2.学会分析和理解《关雎》这首诗的情感、意境和艺术特点。

3.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让学生借鉴《关雎》的叙事方式创作自己的作品。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关雎》的情感、意境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把握古代诗歌的内涵和形式。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关雎》的兴趣。

2. 课堂讲解(20分钟)•讲解《关雎》的作者、朝代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这首古代诗歌的历史价值。

•分析《关雎》中的情感、意境和艺术特点,展示出诗歌的美感和卓越性。

3. 文学鉴赏与解读(30分钟)•引导学生阅读《关雎》的原文,并帮助他们理解文中的词句和意涵。

•解读诗中的隐喻、象征和意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含义。

•分析古代诗歌的形式和押韵规律,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审美能力。

4. 诗歌创作与演讲(30分钟)•鼓励学生仿照《关雎》的叙事方式,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可以是描述自然景色、描绘个人感受或抒发情感等方面的诗歌。

•学生进行诗歌演讲,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5. 总结与反思(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让学生思考《关雎》这首诗对他们的启发和影响。

四、教学资源和评估方式1. 教学资源•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料•课堂黑板或投影仪•学生诗歌创作材料2.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思考问题的深度和答题能力。

•评估学生的诗歌创作和演讲能力,包括诗歌的创意、表达方式和感染力。

五、延伸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相关艺术展览或音乐会,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体验文学艺术的魅力。

2.组织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比赛,展示他们的诗歌创作和表演能力。

初中关雎诗经教案

初中关雎诗经教案

初中关雎诗经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关雎》这首诗;(2)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3)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2)通过深入理解这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2)学习这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2.教学难点:(1)体会这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品读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问题。

一、导入新课1.介绍《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引导学生了解《诗经》的分类,简介“风”、“雅”、“颂”的特点。

二、资料助读1.介绍《关雎》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2.引导学生了解《关雎》在《诗经》中的地位。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关雎》,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自读,整体感知诗意。

四、思考问题1.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分析诗歌形象;品析诗歌语言;朗读背诵。

一、分析诗歌形象1.引导学生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体会其情感。

2.讨论:如何理解“君子”和“淑女”的形象?二、品析诗歌语言1.引导学生品析诗歌的赋比兴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分析诗歌中的重章叠句,感受其音韵美。

三、朗读背诵1.组织学生朗读,注意情感的把握。

2.引导学生背诵这首诗,巩固学习成果。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诗经》的基本知识,学习了《关雎》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学习《诗经》,领略其韵味。

《关雎》教学设计

《关雎》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的婢女也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那同学们对《诗经》有了解吗?
回忆关于《诗歌》的相关内容
《关雎》的学习是学生在初中阶段首次在语文课上接触《诗经》,所以导入环节就从《诗经》相关文学常识入手。
学习目标三:把握诗歌内在情韵,分析诗歌中“君子”和“淑女”的深刻内涵。
1、指导分析人物所用的方法。
2、通过关键字词“寤寐求之”“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分析“君子”形象。通过关键词“窈窕”
“流,采,芼”分析“淑女”形象。
通过老师引导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以关键词语为中心,分析、勾勒人物形象,并以此为基础探究诗歌主题,这是语文文本解读的魅力,同时也让学生学习到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
2、教师指导诗歌朗读节奏,并范读。
3、听配乐配画朗读,并指名学生进行朗读
4、分析文中的创作手法,进而讲解文中所用的表现手法。
1、初读诗歌,正字音。
2、再读诗歌,明节奏。3、 Nhomakorabea读诗歌,体情感。
在诗歌教学当中,朗读诵读是主要的任务之一。通过学生自读、教师范读、听配乐朗读、指名朗读的过程,让学生逐渐整体感知诗歌内容,把握情感基调。
关于爱情
以人物形象为基础,探讨《关雎》中的爱情观,实现它走进语文课本中的教学价值。
理解正确的爱情观
总结
教师进行恰当补充
总结本节课所学
布置作业
背诵《关雎》
学习目标一:收集资料,学习《诗经》常识。
1、大屏幕展示学习方法

关雎教案合集六篇

关雎教案合集六篇

关雎教案合集六篇关雎教案合集六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雎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雎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3.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4.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重点1.在诵读中体会诗的内涵。

2.把握诗中重章复唱的特点。

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诗中所表现的男女青年纯真美好的爱情。

2.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关雎一、新课导入雎鸠啼鸣,荇菜参差,琴瑟钟鼓,君子淑女……这一切,在心中荡漾着爱意的恋人眼中,大概会多一层温馨与幽怨吧!你听,他们各自为自己倾心的“淑女”唱出了缠绵悱恻的情歌。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

二、预习与交流1.朗读诗歌,圈点诗歌的生字词。

雎(jū) 鸠(jiū) 窈(yǎo)窕(tiǎo)逑(qiú)荇(xìnɡ)寤(wù)寐(mèi)芼(mào)2.重点词语解释。

(1)重点实词关关:拟声词,一种鸟的叫声。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配偶。

寤寐:指日日夜夜。

芼:挑选。

(2)词类活用琴瑟友之(名词用作动词,做朋友,相亲相爱。

)钟鼓乐之(使动用法。

使……快乐。

)(3)古今异义左右流之(古义:捞取;今义:流出)3.用现代汉语写出诗句的意思。

[交流点拨]雎鸠鸟关关地叫着,在河中央的小洲上。

姑娘美好又善良,是我的好配偶。

荇菜长短不齐,左边捞右边捞。

姑娘美丽又善良,从早到晚追求她。

好姑娘追求不到,从早到晚思念她。

思念绵绵不断,翻来覆去,不能安睡。

《关雎》教学设计

《关雎》教学设计

《关雎》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诗经·国风·周南》第一篇《关雎》详细内容:本诗是《诗经》中的第一篇,也是最早的一篇诗歌。

它描绘了一个年轻男子对心仪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关雎》这首诗歌;2. 能够理解并解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3. 能够领会并欣赏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诗歌中的古汉语词汇和句式理解,意象和象征的把握。

重点:诗歌的朗读和背诵,意象和象征的解析,韵律和意境的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课本,《诗经》注解资料,笔记本五、教学过程1. 引入:以一段音乐或图片引入,激发学生对《诗经》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诗经》的意义和价值。

2. 朗读与背诵:让学生先朗读《关雎》,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然后引导学生背诵诗歌,加深对诗歌的记忆和理解。

3. 解析意象与象征: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如“雎鸠”、“洲渚”、“荇菜”等,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和象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4. 解读句式与词汇:讲解诗歌中的古汉语句式和词汇,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

5. 欣赏韵律与意境: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等,感受诗歌的美感。

6. 实践练习:让学生尝试自己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朗读和背诵诗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关雎》诗歌结构分析1. 诗歌主题:爱情的追求2. 诗歌结构:四句一段,共四段3. 意象与象征:雎鸠、洲渚、荇菜等4. 韵律与节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关雎》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并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诗歌韵律和意境的理解。

答案:意象和象征的解释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自由发挥,短文的内容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感受和理解来写。

《关雎》教案

《关雎》教案

《关雎》教案《关雎》教案1一、导入新课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冠于《诗经》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二、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

2、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3、学习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形式。

三、检查预习我们来了解一下《诗经》的相关知识。

这里强调三点:(一)《诗经》是我国的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称“国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二)《诗经》三种表现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

比就是比喻。

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兴”字的本义是“起”。

简单地说是指先言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三)《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

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叠词来状物、拟声、穷貌。

四、精讲点拨1、一读,读准字音。

2、二读,注意停顿。

3、三读,把握文意。

请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结合课下注释,了解一下诗的大意,然后思考这个问题。

本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抒发了主人公什么样的情感?同学们在理解诗歌大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

我把一些需要注意的字整理了一下,理解的时候可以借助一下。

需要整理的记在课本上。

4、四读,读出感情。

既然有痛苦,有喜悦,那么我们在读的时候就不能一种语气读到底,我们要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把感情读进去。

现在请大家自己尝试着带着感情读一遍诗歌。

《关雎》》教案范文

《关雎》》教案范文

《关雎》》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关雎》的作者、内容和背景知识;2.通过朗读、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3.通过写作和演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关雎》的背景知识和作者;2.通过朗读、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3.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和演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课文《关雎》的电子版;3.黑板和粉笔。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两幅古代中国的画作,引发学生对古代中国的兴趣。

然后问学生是否读过古代的诗歌,让学生回忆并举例,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本节课的内容。

2.介绍课文3.朗读和理解老师朗读《关雎》,鼓励学生跟读,并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诗歌的意境、意象和情感,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4.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他们对《关雎》的理解和感受。

然后让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5.表演和分享让学生自愿参与表演《关雎》,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进行改编。

每个小组表演完后,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评论。

最后,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6.写作和展示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关雎》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短文或演讲稿。

然后让学生逐个展示他们的作品,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7.总结和评价通过小结课文的内容和学生的表现,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课堂作业1.写一篇关于《关雎》的读后感;2.预习下一课文《木兰辞》。

六、教学反思1.通过朗读、分析和讨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2.写作和演讲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3.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更多互动和合作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诗经《关雎》教学设计(通用12篇)

诗经《关雎》教学设计(通用12篇)

诗经《关雎》教学设计诗经《关雎》教学设计(通用1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经《关雎》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诗经《关雎》教学设计篇1【知识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能力目标】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2、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德育目标】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重点】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方法】朗读法、品读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读课文,把握文意;品读课文,探究艺术手法。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

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

《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字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今天我们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二、资料助读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

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

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

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关雎课程设计

关雎课程设计

关雎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对《关雎》这首古诗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知识目标包括对诗歌的字词理解、句子翻译和诗意的领悟。

技能目标则是通过分析和解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并通过对诗歌的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情感智慧。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关雎》这首古诗为主线,首先是对诗歌的字词学习和句子翻译,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含义。

然后是对诗歌的背景和创作情境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动机。

接着是对诗歌的深入解读,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最后是对诗歌进行鉴赏和批判,让学生运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对诗歌进行评价和解读。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我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首先是讲授法,我会对诗歌的字词和句子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含义。

然后是讨论法,我会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解读。

接着是案例分析法,我会提供一些相关的诗歌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深入理解诗歌的艺术特色。

最后是实验法,我会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实践,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提高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会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自然是必备的,我会选择权威的文学教材,以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参考书则会选择一些相关的文学评论和研究著作,以丰富学生的学术视野。

多媒体资料方面,我会准备一些相关的视频和音频资料,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实验设备方面,我会准备一些写作工具和文学创作软件,以支持学生的创作实践。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取多元化方式进行,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表现和合作态度。

作业则包括课后作业和小论文,以考察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之《关雎》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之《关雎》教案
在小组讨论中,我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通过这种互动交流,学生们对《关雎》的理解更加深入。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观点缺乏自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
总的来说,今天的课堂教学虽有亮点,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之《关雎》教案
一、教学内容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之《关雎》。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1.《关雎》的诗意、韵律、节奏及表现手法;
2.对《关雎》中重要词句的理解和赏析,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等;
3.掌握《关雎》所反映的古代婚恋风俗及文化内涵;
4.分析《关雎》中所体现的儒家道德观念,如仁、义、礼、智等;
1.对古汉语词汇的讲解和训练,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3.创设更多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美和情感;
4.加强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关雎》相关的文化或情感问题。
2.诵读体验: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关雎》的集体诵读。通过诵读体验诗的节奏和韵律,感受诗的美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诵读体验的感受。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关雎》是《诗经》中的一首爱情诗,它以比兴的手法表达了古代青年对爱情的向往和赞美。我们要了解这首诗的基本结构、韵律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八年级语文关雎的教学设计方案五篇

八年级语文关雎的教学设计方案五篇

八年级语文关雎的教学设计方案五篇新的一个学期到了,在这个学期里老师会带领同学们一起来学校更多的新知识,那么一个出色的教师肯定也会需要一份出色的教案设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语文关雎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语文关雎的教学设计方案1学习目标1认识3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随文识字,随文理解和掌握“井沿大话弄错无边无际”等词语,识字“沿际”。

2、正确、流利、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研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第二次对话,理解他们不同观点的原因。

初步学习把反问句改成肯定句。

教学重点:研读青蛙和小鸟之间的前两次对话。

教学难点:理解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小”。

教学准备:板画水井贴图词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集体背诵《识字四》。

2导入新课《坐井观天》。

二、初读课文1一读读通课文,把读不通顺的句子读3---5遍。

2二读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3三读边读边想,《坐井观天》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三、研读三次对话,随文识字(一)反馈:《坐井观天》主要讲了什么内容?1.()和()争论()2.再次默读课文,找一找,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3.反馈出示课文4.5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青蛙的观点是(),小鸟的观点是()。

(二)思考:青蛙和小鸟的观点为什么截然相反呢?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一段,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摆一摆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2理解“井沿”,识字“沿”小鸟落下的这个位置就是“井沿”,看来“井沿”就是——井边,“沿”在这里的意思就是——“边”。

(教师手指桌沿)那么这是?----桌沿学生给“沿”组词。

3.理解“落”字在句子中的运用。

给“落”换词。

想想为什么课文没有用“停”等词呢?(三)教师引读,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次对话,了解故事的起因。

语文《关雎》公开课教案

语文《关雎》公开课教案

语文《关雎》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关雎》,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关雎》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关雎》,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人文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关雎》是《诗经》中的一篇,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本诗以雎鸠的和谐恩爱为比喻,表达了男女之间的真挚情感。

2.2 教学重点分析《关雎》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3 教学难点理解古代诗歌的象征、隐喻等表现手法,以及诗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激发学生对《关雎》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关雎》,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诗歌的情感。

3.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关雎》中的象征、隐喻等表现手法,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

3.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课堂讲解,详细解析《关雎》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

3.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4.2 练习反馈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关雎》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4.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关雎》原文及注释、《诗经》相关资料。

5.2 多媒体资源古代诗歌朗诵视频、图片、音乐等素材。

5.3 网络资源相关古代诗歌解读、评论、背景介绍等资料。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课堂讲解通过讲解《关雎》的文学背景、诗歌结构、意象运用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艺术特色。

6.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关雎》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分析其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关雎教案4篇

关雎教案4篇

关雎教案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关雎教案4篇下面是本店铺分享的关雎教案4篇(关雎的十分钟试讲教案),以供参阅。

初中语文诗经关雎教案

初中语文诗经关雎教案

《诗经·周南·关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关雎》。

(2)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关雎》的内容和意境。

(2)学会欣赏《诗经》中的美好情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珍惜现实生活中的美好感情。

二、教学重点1. 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 学习《关雎》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三、教学难点1. 体会《关雎》中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 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对《诗经》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诗经》的地位和内容。

(2)介绍《关雎》在《诗经》中的特殊地位,及其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开端的历史意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关雎》,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关雎》中运用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关雎》中所表达的美好爱情,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的追求。

(2)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珍惜身边的美好感情。

5. 朗读背诵(1)让学生多次朗读《关雎》,直至熟练背诵。

(2)在课堂上进行背诵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雎》在《诗经》中的重要地位。

(2)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诗经》中的其他篇目,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五、课后作业1. 熟读成诵《关雎》。

2. 结合注释,翻译并理解《关雎》的内容。

3. 自主学习《诗经》中的其他篇目,分享学习心得。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掌握《关雎》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珍惜现实生活中的美好感情。

关雎教案10篇

关雎教案10篇

关雎教案10篇关雎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②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朗读、解读、品读中把握诗歌丰富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材分析:1、重点:品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形象美。

2、难点: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了解《诗经》在中国文学的地位。

教学方法:诵读法、联想想象、讨论交流学法指导:大声地朗读,生动地译读,多元地品读,优美地范读一、教学过程:导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意思是不学《诗经》就不懂怎么说话。

可见《诗经》的重要影响力,那么同学们读过《诗经》吗?二、七嘴八舌话《诗经》1、请学生谈谈对《诗经》的认识、了解(PPT展示《诗经》文学常识)①《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②《诗经》六义:作品分类:《风》、《雅》、《颂》表现手法:赋、比、兴2、教师问:《诗经》离我们远吗?PPT展示———跟《诗经》有关的①成语②名句③诗词④名号《诗经》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影响着我们。

它的文化传统就像空气一样滋养着我们的民族,它的要素始终流淌在我们的文化血液中。

三、一咏三叹吟读《关雎》1、全班齐读(订正字音)窈窕yǎo、tiǎo、淑shū女、好hǎo、逑、寤寐wù、mèi2、男女和读(读准、体会节奏—四言二字一顿)3、学生个读、评读4、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思考: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明确:这首诗写了一个君子对一个淑女的爱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过程。

四、诗情画意译读《关雎》1、吟读诗歌入情先入境,如果把这首诗当成是一个剧本,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是导演,你会拍摄几个场景来反映这首诗歌?雎鸠和鸣图——舒缓、平正(美好,生机,岁月静好)————PPT图片展示少女采荇图——渴慕、爱慕(清新、活泼)长夜难眠图——忧思、惆怅(速缓、调沉—急切,速稍快)琴瑟鼓乐图——喜悦、庄重(“钟鼓乐之”语顿、重音)2、学生想读诗歌,展开想象以文译读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语文《关雎》公开课教案 3篇

语文《关雎》公开课教案 3篇

语文《关雎》公开课教案篇8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窈窕”“淑女”“君子”等词语含义,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语言特点。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3、理解诗意,分析主人公形象,领悟诗情。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品、写等方式学习诗歌。

2、音乐烘托,资料辅助。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淑女风范、君子风度,做文明敦厚之人。

2、正确看待君子对待爱情的态度,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分析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歌曲《在水一方》,营造氛围)一、走近《关雎》--仰视1、有一条河,缓缓流淌了三千年,河畔的每一株草,每一缕清风,每一丝香甜,都被完整的珍藏。

岁月的风尘无法将之淹灭,时光的足音无法将之覆盖,所有的细节汇聚成一个个富有灵性的文字,轻轻跳跃……这条河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诗经》!2、《诗经》简介(屏显)(生自读积累)。

3、《诗经》是我国诗歌文学的鼻祖,孔子论诗,必从《诗经》开始,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能让人“温柔敦厚”。

今天咱们要学习的《关雎》是“风”之始,也是《诗经》第一篇。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让我们带着仰慕之情去聆听那经历了三千年之久却依然鲜活美好的吟唱!二、走进《关雎》--透视聆听先民吟唱:1、自由读,回顾诗歌朗诵常识。

(生先自由放声朗读课文一遍,然后据诗歌常识探讨如何读好这首诗,再据总结的经验试读。

)2、配乐读,体会诗歌音韵美感。

(推荐同学示范朗读,用声音传递出诗歌的美感和韵味。

)3、同桌互读,探寻人物内心世界。

(读给同桌听,并与同桌探讨:这首诗讲了个什么故事,读出了诗中男子怎样的心路历程。

)探究人物形象:1、分析“淑女”形象。

(1)想象“窈窕淑女”模样。

那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女子让他慕之求之,求之思之的呢?闭上眼,我们来想象一下她的样子:微风轻拂,河水微漾,金色的阳光铺洒在河面上,油油的荇菜在水中摇曳,一位挎着篮筐的姑娘不时弯下腰,轻快的采摘着荇菜……也许这个姑娘在我们脑海里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像,但我们相信,她一定有--(生随老师设置的情景想象。

大学语文教案范文

大学语文教案范文

一、《诗经·国风·周南·关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关雎》诗歌的背景、作者及诗歌的基本内容,了解《诗经》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解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诗歌所体现的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1. 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主旨。

2. 诗经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 诗经古文的理解和翻译。

2. 诗歌中所体现的古代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1. 导入:简单介绍《诗经》的背景和地位,引导学生了解《关雎》的重要性。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关雎》,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艺术特色,分享学习心得。

4. 讲解与解析:教师对诗歌进行详细讲解,包括诗歌的结构、韵律、意象等。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二、《论语·学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学而》篇的基本内容,领会孔子的教育思想和道德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解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1. 《学而》篇的基本内容和主旨。

2.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道德观念。

【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

2. 孔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教学过程】1. 导入:简单介绍《论语》的背景和地位,引导学生了解《学而》的重要性。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学而》,理解篇章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和道德观念,分享学习心得。

4. 讲解与解析:教师对篇章进行详细讲解,包括篇章的结构、思想内涵等。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三、《楚辞·离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离骚》诗歌的背景、作者及诗歌的基本内容,了解楚辞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解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串讲:这在表现手法上,叫兴,或者说托物起兴。它是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发端。托什么物兴
的又是什么?(托“关雎”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那为何不说“关关乌鸦”却说“关关雎鸠”换句话说,所起兴的事物和所歌咏的事物之间有
没有内在的联系呢?看注解 “雎鸠是一种贞鸟”鸟类一般是群居的,而雎鸠却有固定的配偶, 也就是一夫一妻,这说明爱情的忠贞。同时就预示着这首诗的主题一一赞美忠贞的爱情。由 此联想到世间美好的婚姻爱情。它在诗中的作用很重要,可以寓意、联想、象征,烘托气氛 等。
这首诗中有大量的“兴”句,请同学们在以下几节中找找看,(先言什么,兴什么?)
讨论明确:首章以雎鸟的成双和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应配君子的联想。次章以荇菜的左 右无方,随水而流,兴起淑女之难求。末章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起淑女既得而
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三)《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 却能收到回环往复
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叠词来状物、拟声、穷貌。
三、自主学习(6分钟)
1、一读,读准字音。
2、二读,注意停顿。
3、三读,把握文意。
串讲:钟情于女子以后,第二阶段呢?用什么词语来概括?哪些诗句?(多媒体显示)
“寤寐” “思服”什么意思?讨论后明确:追求
串讲:你认为追求的结果是怎样的?理由呢?这一阶段用什么词语来概括?
讨论明确:结合(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多媒体显示)“友之” “乐之”是什么意思?
对这个结果历来有争议。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美好的幻想。也有人认为这是追求的结果,也 就是结合了。理由是:钟鼓是我国古代的大型乐器,不象现在的年轻人拿把吉他,到人家姑 娘面前叮叮咚咚敲上一阵。撞钟击鼓不是随随便便,任何人都能有此排场的,只有贵族在迎 娶新娘时才有如此隆重的场面。用琴瑟来比喻婚后幸福的生活。现在,也还用琴瑟之和来表 现夫妻和谐。当然同学们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理解。
请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结合课下注释,了解一下诗的大意,然后思考这个问题。
本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抒发了主人公什么样的情感?
同学们在理解诗歌大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 落实,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我把一些需要注意的字整 理了一下,理解的时候可以借助一下。需要整理的记在课本上。
经》的基本知识。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
分析:属于情感目标。学习水平:领悟。行为动词:热爱。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 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材分析
《关雎》是《诗经》的首篇,编排在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文章描写一男子对心爱姑
娘的思念和追求过程, 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他内心深处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其
四、合作探究(10分钟)
1.整体感知
提问:诗也就是歌。刚才我们已经了解到, 风中的诗都是地方民歌。 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
(爱情)
2•是男子追求女子呢,还是女子追求男子?何以看出?(多媒体显示)
问:“好逑”、“窈窕”是什么意思?(君子好逑,注意“好”的读音为第三声,因为意思为
“理想的配偶”不是喜欢配偶。“窈窕”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结合。)
教具
多媒体
流程
一、导入新课(1分钟)
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
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今天我们就
来学习冠于《诗经》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二、检查预习(3分钟)
我们来了解一下《诗经》的相关知识。
(一)《诗经》是我国的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北兴中学一课时教学设计的标准格式

题目
关雎
课型


备课时间
2016年3月25日
上课时间
3月25日
班级
4.3
上课时间
3月25日
班级
4.
3
课标要求
与分析
要求: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学习赋、 比、兴的表现手法,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形式。
分析:属于知识目标。学习水平:了解理解。行为动词:学习 理解。学习内容:了解《诗
4•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能否概括本诗的主题?(歌颂对爱情的忠贞)(多媒体显示)
五、拓展延伸(赋、比、兴手法的运用)(10分钟)
1.兴
串讲:刚才我们在分析诗歌内容的时候,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有几句诗我们始终没有提到。我
们先看第一句:导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与后面两句有什么关系?(引出)(多媒体显
示诗句)
文、义、声、情俱佳,足为“国风”之始,《诗经》之冠。在艺术表现上,文章成功地运用
了赋、比、兴和重章叠句的手法,情景交融,给人以丰富的美感。
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到《诗经》,尽管诗歌中有些诗句人们耳熟能详,但对于九年
级学生来说,真正理解起来却并非易事。再者九年级学生通过三年的初中生活,已有了一定 的古诗文阅读基础,形成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有自己的见解,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敢于 创新,敢于展现自我,有朦胧的情感体验。
串讲:男子追求女子,经历哪些过程?这整个过程我认为是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也可以说
是爱情的三部曲。(多媒体显示主题内容分析)
3.请同学们仔细研读,哪三部(哪三个阶段),用三个词语分别概括。
学生讨论:(相爱或相恋,相即互相,是双方的。这是两相情愿吗?)
明确:钟情(多媒体显示)哪几句诗写的是这一阶段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逐步显示)
重、难点:
1.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背诵。
2.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
2、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3、学习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形式。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化的热爱之情。
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称“国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 间歌谣。
“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二)《诗经》三种表现手法
赋就是铺陈直叙。
比就是比喻。
兴 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兴”字的本义是“起”。简单地说是指先言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