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1.目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是产品生产、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为保证本公司生产和质量控制中的监视和测量设备量值统一、准确可靠,对监视和测量设备实行统一管理。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在生产、质量控制过程中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
3.职责和权限本标准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有关部门配合,各部门具体职责在工作程序中明确。
4.工作程序4.1概述凡在生产、质量控制过程中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精度应满足规定要求,并按规定周期进行检定,量值能溯源到国家标准。
4.2监视和测量设备计划4.2.1使用部门根据集团技术标准中规定的要求向设备管理部门提出配备计划。
4.2.2设备管理部门按有关要求审查批准后,作为配备依据。
4.2.3测量和监控设备的配备总计划由相关部门分管领导直接批准,使用单位统筹、实施。
4.2.4各生产基地监视和测量设备按照技术标准中规定的要求自行计划、审批和实施。
4.3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购置4.3.1购置的原则(1)购置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属于经批准的配备计划范围。
(2)购置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有检定合格证。
(3)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生产厂符合《计量法》的相关规定。
4.3.2购置报告(1)一般质量控制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购置(采购价格在5000元及以下)报告由使用部门申报,分管领导批准。
(2)重点质量控制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购置(采购价格在5000元以上)报告由设备使用单位向集团总经理申报和批准。
(3)购置报告经规定程序审批后,由设备使用单位下达购置通知,通知应明确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精度和数量,必要时可向采购主体单位建议其生产厂家。
4.3.3采购监视和测量设备采购主体单位依据购置通知和购置原则进行采购。
4.4验收4.4.1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验收由申请部门、子公司负责,验收内容如下:(1)是否符合购置通知内容及购置原则要求。
(2)所购设备完好情况。
(3)设备的标志及技术文件是否齐全。
4.4.2验收不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交申请单位负责处理。
监视测量资源控制规定测量和试验设备仪器管理程序
目的本办法规定了“新研发项目或技术改进项目、施工设计(制造)项目”过程中所使用的监视、测量资源的分类、使用、维护保养、周期检定、封存和报废等管理要求。
本办法适用于“新研发项目或技术改进项目、施工设计(制造)项目”过程中所有监视、测量资源。
2范围3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Q/ZZZZ001保持的成文信息控制程序Q/ZZZZ002保留的成文信息控制程序Q/ZZZZ007设计输入、输出控制程序(设计和开发的控制程序)Q/ZZZZ017企业档案管理办法4职责4.1质检部负责公司监视、测量资源设备的(建立台帐、标识,周期检定和报废)等日常管理。
4.2技术部负责按“新研发项目或技术改进项目、施工设计(制造)项目”的需要提出监视、测量资源设备需求。
4.3生产供应部负责监视、测量设备的购买和自制量具的制作。
4.4各使用部门负责做好日常的使用维护保养和按周期检定要求的送检工作。
5要求2023-01-03批准2023-02-02实施4.1监视、测量设备的分类5. 1.1最高计量标准器用于量值传递的最高依据,通过法定计量机构传递、实施强制检定。
5.12工作计量标准器接受最高计量标准器检定,并传递到工作计量标准器的各种计量器具。
1.1.3现场制造的物项过程中所使用计量器具根据“新研发项目或技术改进项目、施工设计(制造)项目”质量特性的要求对现场使用计量器具的要求进行分类,根据重要程度的不同分为三类。
5. 1.3.1A类计量器具对国家法规规定的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按周期规定要求送外委鉴定或校准。
5.1.3.1B类计量器具对B类计量器具按规定送外鉴定或校(B类计量器具一般用于如下范围):a)用于“新研发项目或技术改进项目、施工设计(制造)项目”控制工艺参数。
ISO27001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通过对各项控制措施满足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法律、法规符合性的监视、测量与分析,为策划、实施、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控制措施衡量、法律法规符合性验证、安全目标、方针贯彻。
3、术语和定义引用ISO/IEC27001:2022标准及本公司信息安全手册中的术语和定义。
4、职责4.1管理运营部4.1.1负责信息安全控制措施有效性、安全方针和安全目标实现程度测量。
4.1.2负责识别与公司有关的法律法规,并检验是否满足。
4.2管理者代表4.2.1负责掌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总体运行情况,并向最高管理者汇报,对最高管理者负责。
4.2.2收集、评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充分性、适宜性的改进建议;4.3管理运营部4.3.1负责获取、识别、更新适用于本公司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所有法律法规,发布《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清单》,对本程序的实施情况进行组织、监督和检查。
体系管理部负责法律法规的更新以及适用性的确认,并传达给各部门。
4.4采购保障部4.4.1负责每半年对各职能市场销售部门进行监视和测量,对各职能市场销售部门的监视和测量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为纠正和预防提供信息。
4.4.2负责收集的顾客信息安全满意程度信息,并进行汇总、分析和传递。
5、工作程序5.1法律符合性测量5.1.1法律识别由管理运营部负责每半年收集、更新与公司运营有关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编制《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清单》,解读法规要求,在制定公司信息安全规章制度时作为遵循条件之一,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理解培训。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须进行相关的法律合规性评价活动:1)原有的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或者有新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时;2)外部环境标准发生变化或者环境体系进行换版时;3)公司内部或者周边工作环境发生变化时;4)有新的设备或者设施投入使用前;5)一般情况下每年末进行相关的法律合规性评价工作。
各部门根据信息系统日常运行及检测记录,对控制效果、过程的符合性进行相应评价。
ISO50001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ISO50001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程序1 目的为了对公司用能设备的购买、使用、维护和处置进行有效控制,以此达到最佳的运行效果,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程序。
2 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所有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3 职责3.1 资产管理部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设备及本公司标准计量器具的配备、管理、校准、监督,确保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不确定度已知,并满足对过程控制、能源利用监视和测量的要求;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维修、维护、保养及相关制度的落实,确保监视和测量设备处于完好状态使用和运行。
3.2 工程保障部执行采购计划及定期检查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库存情况。
3.3各使用部门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及管理制度的落实,在使用中发现有异常和不合格时要及时将信息反馈给仪表工段。
4 控制要求4.1 监视和测量设备流转管理包括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配置、采购、验收、仓储、发放、封存、启用、降级和报废管理。
4.1.1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配置a)能源计量器具的配置与管理应满足GB17167的要求b)配置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原则,拟选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性能、型号及精度应依据被测物的属性和被测参数的量值范围、允许误差、安全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相适应;c) 新建、改建、扩建等有明确设计方案的项目,所需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选型和配置应由项目组和专业技术设计部门负责;d)凡新增的、备用的或维修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由各使用单位根据设置要求拟定计划,报资产管理部审核,由分管领导批准;e)生产控制、质量检验、环境检测所需的化学分析仪器及标准物质由品管部拟定计划,分管领导批准;4.1.2 采购a) 各部门编制的监视和测量设备采购计划,经资产管理部审核、分管领导批准后,由工程保障部进货。
4.1.3 验收a) 新购置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经计量管理人员检验后方可入库,检验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办理仓库入库手续;不合格的由工程保障部办理退货;b) 新采购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经使用单位同意后,可根据供方质量证明、测试报告、出厂检定合格证、CMC标志等组织验收。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确保产品和服务要求得到满足,应在产品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对产品的特性和服务质量进行监视和测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工程施工、验收和售后服务的日常监控和测量工作。
3.职责3.1项目部、子公司负责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监视和测量。
3.2物业子公司负责对物业管理服务的工作质量进行监视和测量。
3.3品质部负责对各部门的工作质量进行监视和测量。
3.4各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工作质量进行监视和测量。
4.工作程序4.1工程施工的监控和测量。
4.1.1材料进货验证对进场的工程建设所需材料、设备、物资要进行检验、验证。
验证合格贴上合格标签,准于施工使用;验证不合格的,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置。
4.1.2阶段检查验收4.1.2.1各阶段的施工符合规定要求时,项目部、子公司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
4.1.2.2验收内容a.基槽验收主要检查基槽土质情况;b.主体封顶验收主要对混凝土外观、各轴线间距、梁柱截面尺寸及质量记录资料等情况的检查;c.竣工验收是对单体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和工程相关资料的全面检查。
4.1.2.3为不影响产品的交付使用时间,项目部、子公司可决定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中间结构验收。
4.1.3验收评审进行现场实测检查后,验收小组召开评审会议,以会议记录的形式如实的记录验收情况。
验收合格的,准许进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置。
4.1.4日常检查为确保工程质量,品质部组织相关部门对工程施工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
4.1.4.1检查内容包括工程项目的质量及上次发现的问题的改进情况。
4.1.4.2检查时间项目总监按照检查规定的内容,每月对工程进行定期检查,对现场管理作综合考评。
4.1.4.3检查方法和要求a.在定期检查时,通过检查记录(包括监理单位与工程管理部门)、现场办公例会的会议纪要和工程现场加以确认,实事求是的予以评价,并作好检查记录。
b.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IATF16949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程序(含流程表格)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对用于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设备(以下简称监测设备)进行控制,证明所生产的产品都能符合规定的要求,保证监测结果的有效性。
2.0范围适用于对公司在用的监测设备进行管理,无论其为私有或由顾客所提供。
3.0职责3.1 质检部负责对用于产品和过程监测的设备进行管理,包括检定/校准(校验)。
3.2各使用部门负责监测设备的正确使用、保存及其日常维护。
3.3 质检部负责监测设备的测量系统分析管理。
4.0程序内容4.1 监测设备控制程序4.2 其他管理要求4.2.1 本程序所指监测设备,指用于产品或过程监视和测量用的装置,如常用量具(卡尺、千分尺、电子称等)、设备仪表、试验设备(装置)等。
其中主要指测量设备,监视设备不需要检定或校准。
4.2.2 监测设备的使用环境和人员要求a)监测设备使用场所应符合相关技术文件和《生产管理程序》的有关规定;b)质检部和综合办负责对使用监测设备人员视情况按《人力资源管理程序》进行培训。
4.2.3当公司有计算机程序软件用于过程或产品的监测时,为保证监测值准确,质检部应确认其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确认应在初次使用前进行,必要时再确认。
4.2.4 质检部负责对控制计划中规定的测量系统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评价按MSA手册规定的方法进行,除非顾客有评价方法的要求。
质检部负责制定《测量系统分析计划》,按计划对计量型或计数型测量设备进行分析,形成分析记录。
4.2.5 公司设实验室,归质检部管辖或领导,其管理执行《实验室管理程序》。
4.2.6 监测设备检定和校准、测量系统分析的有关记录由质检部予以收集、保存。
5.0相关文件《设备管理程序》《记录管理程序》《实验室管理程序》《计量器具校准规程》《计量器具管理台帐》计量器具管理台帐.d oc《计量器具检定/校准计划》测量器具检定校准计划.xl s《计量器具检定/校准记录》通用卡尺校准记录表.xl s《测量系统分析计划》测量系统分析计划表 (2).xl s。
监视和测量仪器管理程序
监视和测量仪器管理程序1、目的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控制,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测量和监控结果的正确性,保证产品质量达标。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检验过程、员工拥有的、顾客拥有的、现场供应商拥有的、测量设备的控制。
适用于公司所有用于生产、检验、设计等过程的量器具、测试仪器的采购、检定、维修、报废和保管等的控制。
3. 术语和定义3.1检定: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确定并证实监测和测量仪器是否完全满足规定要求,所做的全部工作。
3.2 监视和测量仪器: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对产品和过程进行测量或监视所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物质等仪器。
4、监视和测量仪器管理过程乌龟图6、参考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6.2测量设备的编号规则:非固定资产量器具、测试仪器编号规则:公司名称首字母+量器具、测试仪器类别+部门编号+用途+顺序编号(000);1. 公司首字母:XCZ2. 量器具、测试仪器类别:参照编号对照表(见第十四条)3. 部门编号(与任务号一致):03-燃料电池事业部04-新能源专用车事业部06-专用特种车事业部07-新能源系统及零部件事业部08-杭州办4. 用途:01-检验 02-生产 03-技术5. 序号:按部门、用途顺序编号001~999、示例:XCZ A 06 02 001XX --xx公司A--压力表类06-特种车事业部02-生产001-流水号7、使用表单《量器具测试仪器台账》《量器具测试仪器处置申请表》《X季度检定/校准计划表》《量器具、测试仪器维修单》。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1.目的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需求进行策划和配置、校准、标识以及维护等进行控制,确保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有效性,为产品符合要求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产品实现、生产和服务的提供过程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3.相关文件4.职责4.1.生产部是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选型、管理和校准。
4.2.生产部根据产品实现过程的需要,确定适时的监视和测量以及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4.3.采购物资部负责采购监视和测量器具。
4.4.各使用部门负责按规定使用、保养,并编制执行《监视和测量设备操作和保养规范》。
4.5.设备折旧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执行。
5.工作流程5.1.概述a)本公司的监视、测量设备是指检测线设备、游标卡尺、天平、扭力扳手、卷尺、钢直尺、压力表、电流表、电压表等标准计量器具。
b)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不需建立公司内部实验室。
公司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中心为公司的外部实验室,定期对产品进行检验/试验。
c)本公司的监视、测量设备的配置、台帐、检定/校准、标识等,由生产部统一管理。
5.2.配置需求及计划质量部依据工艺要求、质量控制计划及检验方法中所规定的测量任务和要求,编制《监视测量设备台账》和《检具、检验样板台账》,并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5.3.编制周期检定计划5.3.1.监视、测量设备管理员负责编制《监视和测量装置周期检定计划》和《检具/样板周期检定计划》,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执行周期校准。
5.3.2.周期检定计划的内容应有设备名称、型号、配置位置、使用人等。
5.4.检定与校准5.4.1.对用于产品检验的钢卷尺、钢直尺实行首用校准。
校准工作由监视、测量设备管理员负责,并粘贴合格标签。
合格标签的发放应予以记录。
5.4.2.对检具实行首用校准和定期校准。
校准工作由监视、测量设备管理员按相应的检定规程进行,并记录在《检具、样板检修、校准记录》中。
5.4.3.对其余监视、测量设备执行首用检定和周期检定。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和管理公司内部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安全可靠、不泄露机密信息,适用于全公司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工作。
二、定义1. 监视和测量设备:指公司内部使用的各类监视和测量工具、设备和仪器,用于收集、记录和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
2. 设备管理:指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计划、采购、安装、维护、维修等全过程管理活动。
三、责任1. 设备管理员: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包括设备的采购、安装、操作指导、维护等。
2. 使用人员:负责正确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按规定操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四、设备采购和管理流程1. 设备采购- 组织部门或项目部门提出监视和测量设备采购申请,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数量、用途和预算等信息。
- 由设备管理员负责评估采购需求,编制设备需求计划,并提交给相关部门审批。
- 审批通过后,设备管理员负责向合作供应商发送采购订单,并与供应商协商设备交付和支付事宜。
2. 设备安装和验收- 设备管理员负责组织设备的安装、调试和验收,确保设备正确接入公司网络或系统。
- 验收完成后,设备管理员会编制验收报告,并将其归档。
3. 设备操作和维护- 设备管理员负责为所有使用人员提供设备操作指导和培训。
- 使用人员按照操作手册和培训要求正确操作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 设备管理员定期组织设备维护工作,包括清洁、检测、校准等,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4. 设备维修和报废- 当设备出现故障或需要维修时,使用人员应及时向设备管理员报告。
- 设备管理员负责协调相关维修单位进行设备维修工作,并及时更新维修记录。
- 若设备无法修复或已达到报废标准,设备管理员负责协调设备报废,并将其移交给相关部门处理。
五、安全保密措施1. 所有监视和测量设备均不得用于非法用途或泄露公司机密信息。
2.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操作权限应根据不同使用人员的职责进行划分,确保数据和信息的安全性。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正确配置、使用、维护和校准监视和测量设备,为符合性要求测量提供证据,满足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2适用范围对管理体系中相关产品和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用的设备。
3职责3.1检测中心:负责对产品生产全过程中所使用的所有测量设备的采购、管理与控制。
3.2各相关部门:负责提出监视和测量所要求的测量设备的采购申请、维护与正确使用。
4 监测设备管理流程图 所需检测要求及设备Y Y 配置申请 评审N有 无库存 领 用 N 寻找 供 应商N 采购 审批 选 择 采购合 同(必 要 时)A开始5 监测设备管理要求5.1 配置申请:监测设备申请部门根据产品、工艺要求,结合公司生产计划提出,申请确定所需监测设备的规格、测量范围、精确度和等级,填写请领单。
5.2 评审:检测中心主任对使用检测内容进行评审,确定配置情况。
5.3采购审批:非固定资产填写《请购单》交生产支持部经理审批,固定资产填写《设施配置申请单》交生产支持部经理审核,总工程师批准。
分类 、编号标识 领 用设备 移 动 / 安 装设备使用周期 校准维 修YN限 用、 封存 、 报废N结束验收入 库退货AY5.4寻找、选择供应商:如需自制的由检测中心负责提交工装车间制造;检测中心在市场上寻找供应商,固定资产需三家以上厂家报价,选择最佳性价比的供应商。
5.5签定合同:属于固定资产的,必须与供应商签定供货合同。
5.6验收:双方共同确定是否合格。
检测中心填写《量具验收报告》或《设施验收单》。
5.7入库:非固定资产由计量员填写《入库单》,入公司计量器具仓库。
固定资产由设备管理部门填写《入库单》列入公司固定资产台帐。
5.8分类、编号仪器编号方法:XX - XX - XXX顺序号规格号仪器代码5.9标识:贴仪器状态标签,内容:仪器编号及合格/准用证,合格/准用证上填写日期及有效期并签字。
5.10领用:监测设备由使用部门到检测中心领用,填写请领单,由使用部门经理和检测中心主任审批。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规范监视和测量设备(包括安全生产过程监控设备设施、安全防护监测设备)的管理,提高安全监控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公司各类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引用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8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6号)3、《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第四条术语1、计量标准器:是指作为检定依据(量值传递)的计量器具。
2、在用监视和测量装置:用于生产中工艺控制、成品、半成品质量检验;经营中的物质量、动力量检测有计量数据要求的器具;用于安全监视的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仪,烟雾报警器;用于环境保护的水分析仪及在线检测装置。
3、一般监视和测量装置是指:(1)性能稳定,可靠性高,使用不频繁,量值不易改变的监视和测量装置。
(2)固定安装,不易拆卸而无严格准确度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
(3)使用环境恶劣、寿命短、低值易耗的监视和测量装置。
(4)准确度无严格要求的自制的专用监视和测量装置。
(5)国家无检定验收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
第二章职责第五条职责1、生产技术部(设备)(电仪)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归口管理。
2、其它部门负责对本部门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日常管理。
第三章工作程序第六条使用、维护、保养1、使用单位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使用设备,确保装置的监视和测量能力与要求相一致,防止发生可能使校准失效的调整,任何人不得擅自拆卸或损坏监测设备。
使用后要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保养。
2、在使用监视和测量装置前,应按规定检查设备是否工作正常,是否在校准有效期内。
3、使用者在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搬运、维修和贮存过程中,要遵守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的要求,防止其损坏或失效。
4、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使用环境应符合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规定,由使用部门负责监督检查。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5篇)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1、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采购1.1根据生产的需要,由仪表车间和安环处填写“采购物品计划表”经公司领导批准由公司供应部门实施采购。
1.2新购进的监视测量设备,要经过鉴定和校准,方可投入使用。
2、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鉴定和校准2.1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鉴定和校准周期,以相应的国家标准为准。
2.2附着在生产设备、检测设备上的仪器仪表偏离校准状态时,应按有关国家标准进行鉴定的校准。
2.3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鉴定和校准记录由仪表车间保存。
3、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3.1使用部门保证监视和测量设备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使用。
3.2监视和测量设备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保持其准确度。
3.3监视和测量设备应在鉴定或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使用中如发现损坏或处于可疑的校准状态时,应对其重新进行校准。
3.4对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人员,视设备的繁简和操作难易程度,必要时应进行培训。
4、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维护和管理4.1使用部门应配合仪表车间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便保证监视和测量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4.2仪表车间应对所有监视和测量设备建立台帐,包括①名称②设备类型③购进日期④使用期限⑤现存位置⑥检定期限⑦目前状况。
5、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失效处理5.1监视和测量设备在检定有效期内,若发现损坏或、处于可疑状态时,应由仪表车间申报送检。
5.2已经受损计量器具测得的数据视其重要程度,由质检处负责安排重新检定。
5.3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报废。
监视和测量设备报废经质检处确认,报上级领导批准后按《设备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报废处理。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2)是一个组织内部的管理程序,旨在确保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合规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该制度通常包括以下方面:1. 设备购置:制定明确的采购程序,包括设备需求的评估、供应商选择、设备购买、合同管理等步骤。
2. 设备验证和校准:确保所有监视和测量设备在使用前进行验证和校准。
验证是确定设备是否满足特定要求的过程,校准是将设备的测量结果与已知准确度的标准进行比较和调整的过程。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检测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1、目的对测量和监视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测量精度和准确性。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3、职责3.1 生产基地质检部门负责基地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负责编制监视和测量设备配置计划和检定计划,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检定、发放、使用、报废与封存环节进行控制。
3.2 川酒研究院负责中心化验室使用的测量器具的管理,确保正确使用和维护。
3.3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部门负责正确使用和日常维护保养。
4、工作程序4.1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范围公司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范围包括:生产过程的监测设备,实验室的检验设备、器具、器皿,空间环境的监测设备,生产压力容器等。
4.2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配备4.2.1 各部门根据生产工艺参数控制要求,测量任务及准确程度,提出配备申请,部门负责人审核后,经质量管理部审核同意,报总经理批准后,进行购置和配备。
4.2.2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部门应建立建全所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登记台帐,并报质量管理部备案,统一管理。
4.3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周期检定和校准4.3.1生产基地质检部门和川酒研究院按照分层有序、重点突出、兼顾一般的原则对检测设备实行分类管理。
建立完整的计量器具台帐,保证帐、物、卡一致。
4.3.2新购置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由使用部门和采购部共同实施验收,待各种文件,资料齐全再入库。
使用部门在领用前由供应商或质量管理部将测量设备送上级计量部门检定,校准,经质量管理部确认后方可使用,做好登记,并报质量管理部登记备案,纳入周期检定/校准计划。
4.3.3生产基地质检部门和川酒研究院根据有关的强制性法规,结合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用途、稳定程度和使用频度编制周期检定/校准计划,请计量部门检定或校准。
4.4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标识4.4.1监视和测量设备校准后,应带有表明核准状态的合适标识或经批准的标识记录、其标识为检定证书或合格证;对经调整仍未合格或长期不用的测量设备应贴上报废标识或封存。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1、目的通过对公司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在采购、检定、校准、使用、保养、维修、报废等环节的有效控制,满足使用时对装置设备的精密度、准确度等性能的要求,确保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生产过程和检测服务项目要求而必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和方法、软件等的控制。
3、职责3.1供销部负责公司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采购。
3.2质保部负责制定《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安排检定、校准,负责本部门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和控制。
3.3办公室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装置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
3.4生产部负责本部门各种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和控制。
4、程序4.1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采购及验收4.1.1生产部、质保部应根据各自所需测量能力和测量要求配置监视和测量装置,申请配备或购置检验、测量,试验设备,应填写《设备配置申请单》,经技术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由供销部购买。
4.1.2 提供检验、测量、试验设备的厂家应具有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
新购检验、测量、试验设备应由质保部组织操作人员和有关专业人员进行验收,告做检定的检验、测量试验设备送到有资质的检定机构进行检定,检定不合格的,由供销部门负责退货。
4.1.3 新购检验、测量、试验设备的验收、检定等资料应进行登记入帐、资料存档。
4.2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初次校准4.2.1经验收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由质保部负责送国家授权的计量检定部门检定或校准,合格后方能发放使用。
对合格品应贴上表明其状态的唯一性标识,质保部负责对该装置编号,填写在《计量器具检定/校准一览表》上。
4.2.2对于没有国家、地方检定标准的装置,应自行制定用于校准的依据并按依据进行校准;4.2.3 供销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发放。
4.3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周期校准a)生产部应在开机前对所用检验、诚验设备的检定、校准状态进行核查。
b)需要定期检定的检验、测量、试验设备,按检定周期进行检定,检定的资料和结果及时登入《计量器具检定/校准一览表》,行入档案,并更换“状态标识”;c)需外部校准的装置,由质保部负责联系国家授权的法定计量单位进行校准,并出具校准报告:d)需进行内部校准的工装、模具、量具等装皆,由质保部编制相应的校准规程,规定校准的方法、使用设备、验收标准及校准周期等内容,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质保部实施并填入《计量器具检定/校准一览表》。
测量与监控设备管理程序
测量与监控设备管理程序引言测量与监控设备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产生高质量的测量和监控数据,需要一个有效的设备管理程序来对测量与监控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
本文将介绍一个测量与监控设备管理程序的设计和实施。
设备管理程序的目标测量与监控设备管理程序的目标是实现对设备的有效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提高测量和监控数据的质量。
具体目标包括:1.设备入库管理: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商、购买日期等。
2.设备台账管理:建立一个设备台账,记录每台设备的具体状态和使用情况。
3.设备巡检和维护:制定巡检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4.设备校准管理:建立设备校准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并记录校准结果和过程。
5.设备报废管理:对老化和损坏的设备进行报废处理,记录设备的报废原因和日期。
6.设备维修管理:对需要维修的设备进行维修申请,记录维修过程和结果。
7.设备借还管理:对设备的借出和归还进行登记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追踪。
设计与实施设备入库管理设备入库管理是设备管理程序的第一步。
当一台新设备到达时,需要将其录入系统。
录入的信息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如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商、购买日期等。
同时,需要为设备分配唯一的设备编号,方便后续管理和查询。
设备台账管理设备台账是对每台设备进行详细记录的一个表格。
在设备台账中,可以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如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设备型号等。
同时,还可以记录设备的状态和使用情况,如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设备的位置、设备的借出情况等。
通过设备台账,可以对设备进行全面的管理和追踪。
设备巡检和维护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需要制定巡检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
巡检的内容包括设备的外观、连接线路、传感器等是否正常。
巡检过程中,需要记录巡检结果和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维护和修复。
设备校准管理设备的准确性对于测量与监控数据的可靠性非常重要。
16监视与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1 目的对用于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控制,确保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对产品和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用的设备、软件等。
3 职责与权限3.1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采购参见采购控制程序。
3.2 品管部负责对购进设备进行验收,并根据需要编制内部校准规程,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准,对偏离校准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追踪处理,以及对监视和测量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
4 程序4.1流程图见第4页4.2 监视与测量设备的采购及验收各部门及品管部根据所需测量能力和测量要求配置测量和监控设备,填写《申购单》,注明设施名称、用途、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等,经品管部汇总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采购,品管部将所购计量检测设备在《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管理台帐》上登录。
4.3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初次校准1)经验收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由品管部负责送国家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后方能发放使用。
对合格品应贴上表明其状态的唯一性标识;品管部负责对该设备编号,建立《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管理台帐》,记录设备的编号、名称、规格型号、精度等级、生产厂家、校准周期、校准日期、放置地点等。
2)品管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发放。
4.4 监测和测量设备的周期校准4.4.1 每年1 月品管部编制下年度《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表》,根据计划执行周期校准。
1)对需外校的设备,由品管部负责联系国家法定计量部门进行校准,并出具校准报告;2)品管部定期做好设备的内部校准,并记录在《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日检管理台帐》4.4.2 校准合格的设备,校准人员贴《合格》标签,并标明有效期;部分功能或量程校准合格的,贴《限用》标签,标明限用范围;校准不合格的,贴《不合格》标签,修理后应重新校准。
4.5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搬运、维护和贮存控制4.5.1 使用者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使用设备,确保设备的监视和测量能力与要求相一致,防止发生可能使校准失效的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目的
对用于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建立控制、校准和维修的程序,确保监视和测量设备在使用时,其测量的结果是有效的。
二、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产品和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用的装置。
三、职责
品管部
3.1.1 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监督运行;负责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
3.1.2 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验、周期送检、维修管理工作、发放以及对不合格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处理
工作。
采购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采购工作。
财审部负责报废和遗失监测装置的财务销帐工作。
各使用部门
3.4.1 负责按要求安装、维护、保养和存放好其所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
3.4.2协助品管部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周期检定和校准。
总经理负责审批(价值超过1000元的由总经理批准)监测设备的申购、报废等。
四、术语
. 计量仪器分类
4.1.1按照计量器具、检测设备的技术特性、本身的质量性能、使用条件和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作用
及国家对计量器具、检测设备的管理要求区别对待,对不同用途和类别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按照“保证重点、兼顾普遍、区别管理、全面监督”的原则,划分计量器具、检测设备为A、B、C三个管理类别,并分别规定了相应的管理考核办法。
类(强化)管理计量器具、检测设备的范围:
1)用于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
2)用于量值传递的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器具、检测设备。
3)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方面的工作计量器具。
4.1.3B类(重要)管理计量器具、检测设备的范围。
1)用于企业内部能源、物料核算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
2)用于工艺过程控制参数检测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
3)直接用于工艺过程控制和质量检测,限定使用范围和专用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包括自制、专用计量
器具、检测设备)。
4.1.4C类(一般)管理计量器具、检测设备范围。
1)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及装置附加的固定安装、无严格准确度要求的指示计量器具、检测设备。
2)一般测量用的低值、易耗、易损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强检计量器具、检测设备和有严格准确度要求
的指示计量器具除外)。
3)计量管理部门允许一次性使用或实行有效期管理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
4)作为工具使用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
.计量器具、检测设备的分类管理
类计量器具、检测设备的管理。
1)凡列为A类管理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应统一按《计量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2)对A类管理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进厂时必须具有制造计量器具、检测设备许可证标记(CMC)。
其检定周期不得超过国家检定规程的最长周期,对准确度高、量值易变、使用频繁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为确保其使用准确度,可酌情缩短检定周期,周期受检率应达100%。
3)对A类管理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必须建立专门的台帐和档案,进行严格的计量监督。
并实施巡检。
4.2.2B类计量器具、检测设备的管理。
1)B类管理计量器具、检测设备进厂时必须具有计量器具、检测设备生产许可证标记(CMC),其检定
周期可根据其本身的质量性能和使用、检定等具体情况,有的可按检定规程规定的周期进行检定,有的可适当延长检定周期。
有的可根据实际需要减少其检定项目,根据经济合理的原则有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其使用准确度。
•但必须建立健全B类计量器具、检测设备的台帐、周检计划、周检记录。
2)对于在连续运转装置上运行,运行期间不允许拆卸,不能按期受检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可按设备检
修的自然周期,安排随修检定,但必须加强日常监督和巡回检查。
3)对于只有一般准确度要求,计量性能稳定的器具,其检定周期可酌情延长,但不得超出检定规程规定的
最长周期2倍。
4)对B类专用量具可实行周期检定,检定周期视使用的频繁程度确定。
4.2.3C类计量器具、检测设备的管理。
1)对C类管理的低值易耗和简单计量器具、检测设备,进厂时必须具有出厂检定证书。
计量器具、检测设
备使用前应进行全检,在使用期间要加强经常性监督检查,发现计量性能失效,应及时更换。
2)对准确度无严格要求的工具类、指示类计量器具、检测设备,进厂时必须具有出厂检定证书。
使用期间,
要加强日常维护保养,做到随坏、随修、随换,修后必须进行检定。
3)根据C类计量器具、检测设备的类别和使用情况,检定周期一般延长并控制在2-4•个周期内。
4)实行一次性检定的C类计量器具、检测设备,必须严格有效期管理和修后检定。
对降级使用的计量器具、
检测设备,应固定使用范围,不得随意更改,并加强监督管理。
4.2.4对跨A、B类使用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应按其最高一类管理范围管理。
4.2.5计量器具、检测设备的标志管理,对分类以后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应统一采用原国家计量局推荐的
彩色标志管理。
不论用何种标志,A、B类计量器具、检测设备都必须有检定原始凭证和记录。
五、程序
计量器具管理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