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的舒适性能.42页PPT
21十九章织物舒适性
透气性最小,斜纹较大,缎纹最大。
(5)经过缩绒、起毛等后整理,透气性↓。减量处 理使透气量加大。 (6)回潮率↑,透气性↓。(吸湿后纤维膨胀
使织物内空隙↓,并且,附着的水分堵塞空隙)
2. 织物的透湿汽性( 透汽性、透湿性、透水汽性) 2.1定义:湿汽透过织物的性能。 2.2透湿机理和透湿途径: 实质是水的气相传递,当织物两边存在一定 相对湿度差时,水汽从相对湿度高的一侧 传递到相对湿度低的一侧。
G——t时间后,吸湿剂增加的(或容器内减少的)水量(mg) t——试样放置的时间(min) A——透湿面积(cm2)
正杯法
倒杯法
蒸发法测量原理示意图
2.5影响织物透湿性的主要因素
(1)织物透湿有一部分是通过织物的空隙进行的,透气性 好,透湿性好。因此对这部分透湿的影响因素可参考前面透 气性部分;
四、影响织物热湿舒适性的因素
1.人体热量传播途径 四种形式: ①通过织物的传导散热; ②通过织物与人及环境之间的对流、辐射散热; ③由于冷热不匀形成的热对流和外力作用下的强迫对流散热; ④汗液由水变为水汽的蒸发散热。 与热量传播有关的因素有:纤维材料导热系数、纤维材料回潮率及含水性、 纤维材料透气性、织物的厚度、织物的体积质量、织物表面的粗糙度、织物 层数和层次等。
一、织物的热湿舒适性——织物在人体与环境
的热湿传递间维持和调节人体体温稳定,微环 境湿度适宜的性能。
二、热湿舒适感的环境条件: 温度:32±1℃ 相对湿度:50±10% 气流速度:25±15cm/s
三、织物的热湿舒适性的评价
1.热舒适性的物理指标: (1)绝热率:无织物包覆时热体的散热量(Q0)与有织物包 覆时热体散热量(Q1)之差对无织物包覆时热体散热量之比的 百分率. T= [(Q0-Q1)/ Q0] ³100%
织物的透湿性与舒适性
织物的透湿性与舒适性人体通过皮肤蒸发汗液不断散失水分,水分通过织物时有液态与气态两种。
如果汗液在皮肤表面蒸发而以水蒸气(气相)方式透过织物,则主要是通过织物内空气的空间向外扩散,这时织物内空隙中的空气仍保持其热阻。
如果皮肤表面水分以液态方式通过芯吸作用传递到织物表面,并在织物表面上蒸发而到达空气层,则将使舒适性降低,其原因之一是润湿的织物表面为皮肤的感觉神经所察觉,使人感到织物粘贴皮肤而不适,另外是由于水分充满织物内空隙后,则空隙内不再保存静止空气,使织物热绝缘能力明显下降,使人感到衣服湿冷而难受。
人体的出汗量是随着人的活动量而变的,问题是人体分泌的汗液能够得到顺利的蒸发才会使人感受舒适。
在热湿的环境中,高的相对湿度使汗液蒸发速率减慢。
在较为寒冷的环境中,织物对汗液的蒸发是一阻抗,织物越厚,则阻抗越大,尽管在冷天,织物对水蒸气扩散的阻抗对舒适性影响很大,因而织物的透湿汽性是除了隔热性能以外影响服装舒适性的第二个重要性质。
为了测定织物透湿汽性,常采用蒸发法,测试时采用两个盛水容器,一个容器没有覆盖织物,另一个容器是将织物试样放置在水面之上。
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测定两个容器在一定时间内的水分散失量,即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水蒸气浓度(或压力)单位差值下的水蒸发量,来表示织物对水蒸汽扩散的阻抗,作为透湿汽性的指标。
试验表明,织物对水蒸气扩散的阻抗,主要取决于织物的厚度和组织的紧密度,随着织物的厚度增加,对水蒸气扩散的阻抗随之上升,纤维本身所传递的水蒸气量与织物内空隙所透过的水蒸气量相比是很小的,这说明水蒸气是沿着纤维表面传递,尤其是通过织物内空气的空间进行传递。
应该指出织物对水蒸气的扩散阻抗随风速而变化,这是由于织物表面静止空气层厚度改变的缘故。
因为水蒸气必须通过织物表面静止空气层进行扩散,如果空气在织物表面流过,就破坏了织物表面的静止空气层,使织物对水蒸气扩散的阻抗下降。
为提高织物的透湿汽性,可以改变织物结构的参数,如织物组织、经纬密度、纱线的细度与捻度等,对于涂层织物,在后整理过程中,可用大量细针刺破织物涂层,以使蒸汽透过细小孔眼而增加其透湿汽的能力,对于化学纤维,在制造过程中如果能使纤维具有较多的微孔结构,也可提高这种化纤织物的透湿汽性能。
织物的舒适性能..
0.32(厚)
0.25(厚,短袖) 0.29(厚,长袖)
表5-3 基本女装克罗值
服装种类 衬 裤 裙 子 长 裤 背 心 服装的克罗值 服装种类 0.05 0.19~0.23 0.26~0.44 0.05~0.20 衬衣 毛 衣 外衣 短 袜 服装的克罗值 0.14~0.25 0.22~0.69 0.17~0.37 0.04
织物结构越紧密,透汽性越差。
⑤后整理加工 如树脂整理一般会使织物透汽性下降,但若在整理 剂中增添高吸湿材料则可以有改善。
(三)织物的透气性
1、织物的透气性(通气性):气体透过织物的性能。 2、透气率Bp 指在织物两边维持一定压力差P的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通 过单位面积的空气量。透气率愈大,织物透气性愈好。
第四章 服装用织物的服用性能
第二节 织物的舒适性能
舒适性能是服装材料为满足人体生理卫生所必须具 备的性能。 服装材料舒适性指标包括:保温性、吸湿性、放 湿性、透湿性、触觉感等。
一、热湿舒适性能
(一)织物的热传导性和热阻
1、热传导:当材料的两个表面存在温度差时,热 量就会从温度高的一面向温度低的一面传递,这就是 热传导或导热。
V Bp AT
式中:Bp——透气率(ml/cm2· s) V——在T秒时间内通过织物的空 气量(ml) A——织物的面积(cm2) T——时间(s)
3、织物的透气性与舒适性关系密切 (1)透气性与服装的隔热性能有关。 透气性越好,则服装的隔热性能越差。 如在有风时,如果外层服装的面料透气性越好,则服装 的隔热性能越差。 夏季服装应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可使人们穿着服装 不感到闷热。 冬季外衣用的面料,可选用透气性较差者,以提高 保暖性,防止身体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2)透气性与透湿性的关系 若织物透气性好,则透湿性也好。
织物的舒适性
液相传递:凝露-毛细扩展-蒸发方式
(1)织物表面润湿,不舒适——闷
(2)水分充塞空隙,影响热交换——热或冷
2.2
(1)吸湿法
(2)蒸发法
正杯法倒杯法
2.3
织物透湿的气相传递的影响因素,(前面透气性)
主要为织物的厚度和组织紧密度。
此外,影响织物透湿性的因素主要与第3种传递方式有关:
织物透水有三种途径:
a)纤维内导水——次要
b)表面润湿及毛细传递——主要
c)织物中的孔隙——水压
3.1
(1)水压试验
静压法是在织物的一侧施加静水压,测量在此静压下的出水量、或出水点时间;或在一定出水量时的静水压值。
动压法则是在试样的一面施以等速增加的水压p = p(t),直到另一面被水渗透而显出一定数量水珠。
第
舒适性是人体对织物的生理感觉,往往以人体对织物的不适感为评价。
涉及织物的透通性、热湿舒适性、刺痒作用、静电及湿冷刺激等具体内容。
前两项一般属热湿舒适性范畴;后两项属接触舒适性。
第
织物的透通性是反映织物对“粒子”导通传递的性能,粒子包括气体、湿汽、液体、甚至光子、电子等。因为人体对环境的舒适感取决于气、热、湿能量、质量的交换及其平衡状态。
理想的织物是既能防止外部水进入,又能保证人体的湿气能及时排出,即具有防水透湿效果。
3.3
机理:水滴的直径(100-3000μm)远远大于水汽直径(0.0004μm),通过一定的加工使织物表面的微孔只让汽滴通过而不让水滴通过。
实现的途径有:
带微孔树脂薄层的层压织物
超细纤维制成超高密度织物
4.
窗帘织物
抗紫外织物
纤维长度:越短,刚性越大,产品毛羽的概率越大,形成的阻挡和通道变化越多,故透气性越小。
织物的舒适性PPT课件
舒适性研究范围包括物理、生理、神经生理和舒适生理4 个基本领域。
a
2
Chap12 织物的舒适性
人时时处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之中,环境对人有一定的作用,纺织品 的舒适性正是借助于纺织品的服用性能来抵御环境的特定作用,以满足 人体的心理、生理要求。如利用纺织品的保暖性来抵御外界气候的寒冷, 使人达到满意的热平衡;利用吸湿性好的纺织品来促进汁液的吸收与蒸 发,使人达到满意的湿平衡等。
a
1
Chap12 织物的舒适性
一、舒适性的概念
舒适性定义为人与环境之间生理、心理及物理协调的一种 愉悦状态,它是在穿着过程中影响人体生理状态及心理感觉的 各种性能,涉及人体神经生理、热生理和生物力学特征,人的 感觉心理物理过程,人体与服装和环境的动态的能量和质量交 流的物理过程以及力学的相互作用过程。
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或者由于体力劳动或作剧烈运动,人体即产生大量热 量,这时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可以通过两个机制增加散热的速度:①刺激汗腺出 汗引起蒸发散热;②抑制下丘脑后部的交感中枢,解除皮肤血管正常的血管收缩 神经的紧张度,使血管扩张,增加热量从皮肤散失。
a
5
Chap12 织物的舒适性
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交感中枢会使血管发生收缩作用, 阻止热量从身体内部大量传导到皮肤。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 使出汗停止,即使蒸发散热停止,这时人体的服装如不足以保 暖,来自皮肤和脊髓的冷信号会刺激下丘脑后部的寒战运动中 枢,引起全身骨骼肌发生非节律性的颤动,使人体总产热量增 加。虽然可以通过上述机制在调节体温,但人体总是不会感到 舒适的,必须借助于服装加以调节。因此,从生理学角度出发, 在热的环境中或人在剧烈运动时,服装应有利于散热、透湿; 在寒冷的环境中,服装应有利于保暖而不易散热。
第十九章织物的舒适性-PPT课件
舒适区 35
图19-5 热湿舒适区及Ws 与Ts曲线
三、影响织物热湿舒适性因素 四、织物热湿舒适性的应用
1.夏季服装面料的选择 2.冬季面料的选择
第三节 织物的刺痒作用
一、织物刺痒性及产生机制
1.基本定义 2.刺痒产生机制
织物 纤维针
痛觉游离 神经末梢
表皮层
真皮层 神经
图19-6 织物表面毛羽刺扎皮肤示意图
一、静电刺激
1.现象及起因解释 2.静电刺激评价 3.影响因素
二、湿冷刺激
1.现象及起因解释 2.湿冷刺激评价 3.影响因素
p 压差计 1
h
图19-2 织物透气仪原理图
3.影响织物透气性的因素 二、织物的透湿汽性 1.透湿汽性涵义 2. 透湿汽性的测量
织物 支承板 锥形实验杯 橡胶圈
l
织物 试样
硅酮粘合剂 底板
G0→G
正杯法 倒杯法
图19-3 蒸发法测量原理示意图
3.影响透湿汽性的因素 三、织物的透水性
1.织物的透水性涵义 2.织物透水性的测量方法
二、影响织物刺痒性的因素
1.纤维性状 2. 毛羽数量与形态
图19-7 织物表面毛羽形态
3.织物和纱线结构 三、刺痒感的测量方法 1.刺痒感评价
图19-8 刺痒感前臂实验示意图
2.织物表面毛羽的评价
刺扎力(mN)
Pcr
(%)பைடு நூலகம்
位移(mm)
0.3mm
图19-9 刺扎曲线
四、刺痒感的消除方法
第四节 织物的静电与湿冷刺激
第二节 织物的热湿舒适性
一、织物热湿舒适性内涵
1.决定热湿舒适感觉的因素 2.热湿舒适感的环境条件
织物的舒适性能
第15页,共44页。
〔2〕透湿性的评价指标 ①透湿率Aa(绝对透汽率〕 :是指从覆盖有织物试样的盛水容器中,单 位时间内透过单位面积试样排放出来的水汽量。
Aa
A TF
Aa——透湿率〔g/m2.d〕
A——经过T时间后,从覆盖试样的容器
内蒸发出去的水分量〔g〕。
F ——覆盖试样的容器可供蒸发水的面积 〔m2〕
②纤维构造
增加纤维内外表积〔如:中空纤维〕可提高衣料的透 水汽能力。
第18页,共44页。
③纱线构造 呈松式构造或把吸湿性好的纤维安排在外层的纱线,其衣料的透汽性会好些。 ④织物构造 织物构造越严密,透汽性越差。 ⑤后整理加工
如树脂整理一般会使织物透汽性下降,但假设在整理剂中增添高吸湿材 料那么可以有改善。
〔2〕透气性与透湿性的关系
假设织物透气性好,那么透湿性也好。
第21页,共44页。
4、影响织物透气性的主要因素
〔1〕织物密度的影响
①细度不变而经密或纬密增加时,织物的透气性降低。 ②当保持织物的紧度不变,而采用不同的纱线线密度和 密度相配合时,织物的透气性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2〕经纬纱细度的影响 当织物密度不变而经纬纱细度变细,织物的透气性增
第34页,共44页。
③应柔软
内衣不易选择粗纤维含量高的织物否那么有刺痒感。 应选择柔软的面料。
如:秋冬穿纯棉内衣轻柔保暖。莫代尔〔Modal〕有 超呼想象的柔软、爽滑。牛奶纤维柔软亲肤,透气导湿, 具有独特的润肌养肤的成效。
④应有一定的弹性
如针织面料。含氨纶面料。
第35页,共44页。
⑤透气性好 尤其夏季服装应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可使人穿着服 装不感到闷热。
湖南工程学院纺织材料学课件第十九章 织物的舒适性
• 舒适性是人体对织物的生理感觉,往往 以人体对织物的不适感为评价。
• 涉及织物的透通性、热湿舒适性、刺痒 作用、静电及湿冷刺激等具体内容。
• 前两项一般属热湿舒适性范畴;后两项 属接触舒适性。
• 第一节 织物的透通性
• 织物的透通性是反映织物对“粒子”导 通传递的性能,粒子包括气体、湿汽、 液体、甚至光子、电子等。因为人体对 环境的舒适感取决于气、热、湿能量、 质量的交换及其平衡状态。
Bp
V At
织物 (腔 I)
气孔 (腔 II)
p 压差计 1
风扇 h
压差计 2
织物透气仪原理图
• 3.影响织物透气性的因素 • (1)织物结构的影响 • 平纹< 斜纹 < 缎纹 < 多孔组织 • 织物经后整理,一般透气性降低 • (2)纤维性质的影响 • 纤维的回潮率对透气性有明显影响。如毛织物
100
80
闷热
60 40
Ws(%)
(%)
20 冷区
舒适区
0 26 29 32 35 TS /℃
热湿舒适区及Ws 与Ts曲线
随回潮率的增加,透气性显著下降. • 大多数异形纤维织物比圆形截面纤维织物具有
较好的透气性. • 纤维表面形状和截面形态,会因形态的阻挡物
和比表面积的增加,导致气流流动的阻力的增 大. 故纤维越短,刚性越大,产品毛羽的概率 越大,形成的阻挡和通道变化越多,故透气性 越小。
• (3)环境条件的影响
• 当温度一定时,织物透气量随空气相对 湿度(RH)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
皮肤
人体 (热源
湿源)
厚度变化
织物
内 气流
外环境 热冷 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