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06年5月

合集下载

《环境科学》格式要求

《环境科学》格式要求

《环境科学》改稿格式要求1. 修改稿采用A4纸,正文用5号宋体激光打印,文章各级标题左顶格。

2. 修改稿结构请依次按以下形式组织:①题名:(二号黑体);论文题名要简练并准确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超过20字,题名中应包含关键词,少用或不用副标题。

英文题名实词首字母应大写。

②作者姓名:(小四宋体);多位作者署名之间应以逗号分隔,通讯联系人用“*”号标注。

如第一作者为通讯联系人则不用“*”号标注。

③作者工作单位、城市、邮政编码:(小五宋体)。

应包括单位全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名之间应以逗号“,”分隔,整个数据项用圆括号括起。

示例如下: 韩英会1,2,3,王鸿1*,李康2,刘民3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 100085;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3.东北电力集团公司,沈阳 110006)④摘要:中文摘要不少于300字,以第3人称写。

摘要内容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包括主要数据)和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摘要二字用小五黑体,内容用小五宋体)。

⑤关键词:关键词5~8个,一般不少于5个。

应尽量使用主题词,应避免将词组作为关键词。

(关键词三字用小五黑体,内容用小五宋体,用“;”隔开)。

⑥中图分类号:请按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中的分类,确定论文的类别。

(若有困难,由编辑确定);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由编辑确定),以上三项标题为六号黑体,内容为六号宋体。

⑦英文题名(字号12P ),作者姓名的英译文(10P):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

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

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名字不缩写。

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

示例如下: ZHANG Ying (张颖),WANG Xi-lian (王锡联),ZHUGE Hua (诸葛华) 作者单位的英译文(9P),应在城市名及邮编之后加列国名,其间以逗号“,”分隔。

《欧盟水框架指令》下的地表水环境管理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欧盟水框架指令》下的地表水环境管理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员国以及流域的水环境管理带来了新的动力和重大
进步
[5]
. 明确 WFD 指令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于我国了
解国际上水环境管理的先进做法ꎬ帮助我们更好地学
习和借鉴欧洲在水生态环境管理、水污染防治等方面
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
1 « 欧盟水框架指令» 的发展历程
护或改善鱼类生存和繁殖的淡水质量ꎬ出台了指令
年ꎬ颁布了保护野生鸟类生存的指令 79∕409∕ EECꎬ以
Keywords: EU 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ꎻ 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 assessmentꎻ watershed management
全球水资源短缺ꎬ要求世界各地采取有效措施调
召开的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国家和政府首脑高峰会议ꎬ
水资源管理高度重视ꎬ其环境政策可追溯到 1972 年
六氯环己烷排放限值指令 84∕491∕EEC、特殊危险物
质排放限 值 指 令 86∕280∕EEC ( 主 要 为 DDT、 五 氯 苯
酚) ꎬ对 污 染 物 的 排 放 限 值 和 质 量 目 标 做 出 规 定ꎻ
1986 年ꎬ为保护农业中使用污泥时的环境ꎬ发布了指
令 86∕278∕EEC. 然而ꎬ这一阶段的指令只是将环境系
100012ꎬ China
Abstract: The EU 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 is a water environment management policy formulated by the European Unionꎬ which
provides common goalsꎬ principlesꎬ definitionsꎬ and methods for member states′ water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ince its promulgation

中国突发环境事件时间序列分析

中国突发环境事件时间序列分析

中国突发环境事件时间序列分析范小杉;罗宏【摘要】突发性环境事件时间序列特征可表征环境风险管理成效及存在问题。

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中国突发环境事件预防、控制与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大气污染事件以及噪声振动危害年发生频次呈大幅度降低趋势,但固废污染事件自2003年以来的年发生频次变化不大,而其它突发性环境事件自2002年以来的年发生频次则呈快速增长态势,说明中国在强调突发性水环境和大气环境事件监管的同时,还需加强固废污染事件及其它类型突发环境事件的监控与管理。

%the time series analysis on suddenly happened environmental accidents reflects not only the efficiency but also the existing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risk management~ 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Chinese environmental accident prevention, control and management have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since 2000, the yearly frequency of Water pollution, air pollution and noise pollution occurrence have been decreasing obviously, but the frequency of the solid wastes pollution has been remaining stable since 2003, and the frequency of other types of environmental accidents having been increasing. This indicated that the solid wastes pollution and other types of environmental accidents should also get the same attention at the same time of strengthen Monitoringand management on water and air pollution in China.【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管理》【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6页(P11-16)【关键词】突发性环境事件;变化;趋势;发生频次;比重【作者】范小杉;罗宏【作者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经济研究室,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经济研究室,北京10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32近年来,中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频发,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害,并对生产生活的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7年第14号――关于公布2006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公告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7年第14号――关于公布2006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公告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7年第14号――关于公布2006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
•【公布日期】2007.02.15
•【文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7年第14号
•【施行日期】2007.02.15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
正文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
(2007年第14号)
关于公布2006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公告根据我局《关于印发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发〔2004〕157号)规定,经各地、各部门推荐和专家评审,《中国环境报》及环保总局政府门户网站公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批准36个项目获2006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

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7项。

现予以公布。

附件:2006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二○○七年二月十五日附件:
2006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博导

博导

[8] 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研究(III)——水环境流域监控技术研究,孟伟、秦延文等,2008, Vol.21, No.1. [9] 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研究 (IV) ——控制单元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与削减技术评估, 孟伟、 王海燕等,环境科学研究,2008,Vol.21, No.2. [10]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对湖泊浮游动物的影响,孟伟、杨荣金等,环境科学研究,2007,Vol.20, No.4. [11] 渤海主要河口污染特征研究,孟伟等,环境科学研究,2004,Vol.17, No.6. [12] 我国主要河口水体污染毒理学现状研究,孟伟等,2005,毒理学杂志,Vol.19, No.3. [13] GIS 技术在环境资源工作中的应用与发展,孟伟等,地理信息世界,2004,Vol.2, No.5. [14]中国流域水污染现状与控制策略的探讨, 孟伟等, 2004,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学报, Vol.2, No.4.
2005.8~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所长,河流与海岸带环境创新基地,首席 专家,研究员 2007.8~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水所所长,河流与海岸带环境创新基地, 首席专家,研究员 2009.6~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研究领域: 生态水文过程,日径流随机模拟 面源污染模型,流域环境系统分析 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估与预警 流域水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水环境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
生产政策的研究。 (2)2002 年至 2005 年,担任国家环保总局"造纸及纸制品等 30 项清洁生产审计技术规范 及评价标准"课题组长,此项目为中国第一批清洁生产技术标准,奠定了中国清洁生产标准的方 法体系和结构框架,国家环保总局将实施这些标准。 (3)2002 年至 2004 年,担任联合国环境署"清洁生产能源效率审核"项目课题组长。 (4)2004 年至 2005 年,担任开远、武威、乌海等四个城市循环经济或生态工业园区规划 的课题组长。 (5)2004 年至 2005 年 12 月 31 日,担任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济钢生态钢铁工业规划与环 境友好发展战略"课题组长,此项目围绕铁、能、水三大物质和铁、碳、硫、氮四大元素,对中 国十大钢铁公司之一的济钢进行全面深入的物质代谢分析。 重要著作论文 (1) 《上升式多峰论与循环经济》,世界有色金属(核心刊物)2004 年第 10 期 pp6-8, 第一作者; (2 ) 《上升式多峰论与循环经济 (续) 》 , 世界有色金属 (核心刊物) 2004 年第 11 期 pp9-13, 第一作者; (3) 《我国制糖(甘蔗)生态工业模式及典型案例分析》,环境科学研究(核心刊物)2004 年第 4 期 pp29-32,第一作者; (4) 《城市物质代谢及其调控》,环境科学研究(核心刊物)2004 年第 5 期 pp75-77,唯 一作者; (5)《信息产业发展对能源消耗的影响研究初探》,科学学及科学技术管理(核心刊物) 2004 年第 7 期 pp97-100,第二作者; (6) 《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环境管理新思考》 , 管理现代化 (核心刊物) 2004 年第 6 期 pp4-7, 第二作者; (7) 《"脱钩"评价模式及其对循环经济的影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核心刊物)2004 年第 6 期,第二作者; (8)《物质代谢与循环经济》,中国环境科学(EI 刊源)(已录用,近期刊发),唯一作 者。

李鱼,男,1965年2月生,汉族,长春市人,分别在吉林大学

李鱼,男,1965年2月生,汉族,长春市人,分别在吉林大学

李鱼,男,1965年2月生,汉族,长春市人,分别在吉林大学化学系(1982-1986)、吉林大学环境科学系(1994-1997)和吉林大学环境科学系(1999-2002)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吉林大学化学系博士后(2002-2004),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加拿大里加纳大学工学院博士后(2005-2006),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科学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人事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注册工程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第二、三届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现为华北电力大学资源与环境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事环境工程专业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环境污染控制化学、环境污染物形态研究、环境监测方法、环境与规划评价等。

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0余篇,EI收录论文50余篇,出版专着5部;曾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3名、硕士生60余名;有2名本科生分别获得2002年学校优秀本科论文一等奖(协助他人指导)、三等奖;所协助和直接指导的研究生,共有3名、4人次获得2002-2003及2003-2004年度唐敖庆研究生奖学金,多人次在研究生院主办的“精英杯”研究生成果大赛上获奖,并有10人次获得国家研究生奖学金;多次获得校级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担任过三十余项省级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组织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评估工作;多家核心及SCI收录期刊的审稿专家。

在研项目主要包括:“吉林省水资源保护规划”、“包头大气环境功能区划研究”等。

现主讲研究生《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技术》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等课程。

联系电话:0
E-mail:。

中国管理学大事记(2006年5月)

中国管理学大事记(2006年5月)

管 理 公 司” 开业 典 礼 。清 华 经 管 学 院 相 关 部 门 领 导 、 师 、 的 老 学 生 代 表 等 10多 人 参 加 了仪 式 。 0
■ ■ ■ 由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N I 主办, ● — CA ) S 清华
经 管学 院 与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管 理 学 院 共 同承 办 的 “ S研 究 方 法 MI 论 暨学 科 建 设 研 讨 会 ”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召 开 。本 次 会议 的 主 题 在
维普资讯
中国管理 学大事记 ( 6 5 ) 2  ̄, 0 E 0 1
《 产 力研 究》 辑 部 整 理 生 编
北 大 国 际 MB i A p r m 0 A B MB at e 3级 的 三 i
中 国消 费 者 行 为 学 的 整 体 水 平 , 实 现 其 研 究 的 国 际 化 。十 位 并
技事业发展现状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 规划纲要的指导方针 、
■ ■ ■■ ■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举行授予华夏时代投资集
团 “ 华 大 学 MB 创 业 实 习 基 地 ” 揭 牌 仪 式 , 时 举 行 由该 清 A 的 同 集 团投 资 、 华 o 清 4级 MB 为 创 业 团 队 的 “ 京 行 胜 时 代 投 资 A 北
包 括 : S研 究 相 关 方 法 论 及 其 国际 规 范 、重 要 学 术 期 刊 的 论 MI 文质 量 评 判标 准 ,以 及研 究 领 域 的 热 点及 学 科 建 设 问题 。 C AS理 事 长 、 华 经 管学 院 常 务 副 院长 陈 国 青 在 开 幕 式 上 致 N I 清 辞 。 国 内 学 者 也 在 会 上 报 告 了最 新 的 研 究 与 进 展 , 及 教 育 部 以 管 理 科 学 与 工 程 类 学 科 教 学 指 导 委 员 会 相 关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及 教 材 建 设 情 况 。包 括 陈 国青 教 授 的( N I 中 国信 息 系 统 学 C A S与 科 的 未 来 发 展 》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杨 善 林 的 《 理 信 息 系 统 学 科 发 、 管 展与教材建设》 、哈 尔 滨 工 业 大 学 管 理 学 院 李 一 军 的 《 国 大 中 陆 、 国、 美 台湾 信 息 系 统 专 业 课 程 的 比较 》 复 旦 大 学 管 理 学 院 、 黄 丽 华 的《 旦 大 学 管 理 信 息 系 统专 业 建 设 的 发 展 与 经 验 》 以 复 , 及西 安 交 通 大 学 管 理 学 院 王 刊 良 的《 性 化 推 荐冰 、 小 兵 代 表 北 京 大 学 赴 香 港 参 加 了 崔 栗 房 2 0 国际 商 业 设 计 大赛 , 现 出 众 , 得 了 “ 软 技 术 先 锋 奖 ” 06 表 获 微 ( coot eh ooyPo er w r ) Mi sfT c nlg i e ad 。香 港科 技 大 学 国际 商 业 r n A 设 计 大 赛 ( U T It ao a B s esPa o p t o ) 一 HK S e t nl ui s lnC m ei n 是 nr i n n i t 个 全 球 范 围 的研 究 生 企 业 家 盛 事 。 在 大 赛 中 , 自全 球 顶 尖 商 来 学 院 的研 究 生 企 业 家 们 齐 聚 一 堂 , 示 他 们 的 商 业 计 划 。 这 些 展 计 划 都 是 已经 正 在 运 作 或 即将 启 动 的 真 实 的 企业 计 划 。 赛 的 大 评 委 团 成员 包 括 各 大跨 国 公 司 的高 层 管 理 人 、风 险 投 资 人 、 咨 询 师 以 及 相关 领 域 的 专 家 学 者 , 们 将 就 参 赛 的 商 业 计 划 给 出 他 专 业的评价和建议。

历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

历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

历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1973年8月5日至20日)由国务院委托国家计委在北京组织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揭开了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序幕。

会议通过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确定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方针”,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战略方针。

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1983年12月31日至1984年1月7日)国务院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

制定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方针,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

此外,初步规划出到本世纪末中国环境保护的主要指标、步骤和措施。

会议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推进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

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1989年4月28日至5月1日)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评价了当前的环境保护形势,总结了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提出了新的五项制度,加强制度建设,以推动环境保护工作上一新的台阶。

提出要加强制度建设,深化环境监管,向环境污染宣战,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1996年7月)国务院召开的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保护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跨世纪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江泽民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保护环境的实质是保护生产力”。

这次会议确定了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两大举措。

全国开始展开了大规模的重点城市、流域、区域、海域的污染防治及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

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2002年1月8日)国务院召开的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环境保护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做好这项工作。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百科名片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是国家一级学会,也是我国环境学科最高学术团体和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环保科技社团组织。

主要是由全国环境科技工作者、环境工程技术人员、环境教育工作者和环境管理工作者(统称环境科技工作者)志愿结合组成。

简介简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英文名称:Chinese Society ForEnvironmental Sciences;英文缩写:CSES)于1978年5月批准成立,是中国国内成立最早、专门从事环境保护事业的非盈利全国性非政府科技社团组织,是中国科协所属的全国一级学会,具有跨部门、跨行业、横向联系广泛的优势和特点。

业务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成立于1978年,是国家一级学会,也是我国环境学科最高学术团体和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环保科技社团组织。

主要是由全国环境科技工作者、环境工程技术人员、环境教育工作者和环境管理工作者(统称环境科技工作者)志愿结合组成。

现有全国会员42000余名。

除设有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秘书处,还下设7个工作委员会、28个分会及专业委员会。

在管理体制上实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双重领导。

团队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要是由全国环境科技工作者、环境工程技术人员、环境教育工作者和环境管理工作者(统称环境科技工作者)志愿结合组成。

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有会员42000余名。

除设有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秘书处,还下设7个工作委员会、28个分会及专业委员会,在管理体制上实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双重领导。

国家重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自成立以来,一直受到党和国家以及科技界的高度重视与关心支持。

党和国家领导人如李鹏、万里、姜春云、谷牧、宋健、赵南起、周光召、费孝通、雷洁琼、布赫、蒋正华、韩启德、张怀西、阿不来提、王文元等,都曾对学会的建立、发展和工作给予过关心、支持,有的多次参加学会活动,指导学会工作,有的还亲自担任学会的名誉会长。

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名单

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名单
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名单
一、通过验收并命名的重点实验室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实验室名称 农药环境评价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水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恶臭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化学品生态效应与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 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 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 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 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二恶英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依托单位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 科学研究所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华南环境 科学研究所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境科学 研究所 东北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辐射防护 研究院 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批准文号 环发[2002]128 号 环发[2002]128 号 环发[2002]128 号 环函[2003]259 号 环函[2004]499 号 环函[2006]418 号 环函[2007]138 号 环函[2007]491 号 环函[2008]61 号 环函[2008]233 号 批准时间 2002 年 9 月 12 日 2002 年 9 月 12 日 2002 年 9 月 12 日 2003 年 9 月 19 日 2004 年 12 月 31 日 2006 年 10 月 26 日 2007 年 4 月 23 日 2007 年 12 月 20 日 2008 年 2 月 13 日 2008 年 9 月 27 日
11
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
12
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
东北大学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 院 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 心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 究院 华东理工大学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函[2010]360 号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 2006年 第26号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 2006年 第26号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 2006年第26号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办法的公告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关于射线装置实行分类管理的规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卫生部组织制定了《射线装置分类办法》,现予发布。

(此公告业经卫生部陈啸宏会签)附件:射线装置分类办法二○○六年五月三十日主题词: 环保辐射射线装置分类公告发送:教育部,科技部,国防科工委,公安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民航总局,中国科学院,国家邮政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集团四○四厂,中国同位素公司,中国原子能工业公司,中核甘肃华原企业总公司,北京原子高科核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附件:射线装置分类办法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规定,制定本射线装置分类办法。

一、射线装置分类原则根据射线装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从高到低将射线装置分为Ⅰ类、Ⅱ类、Ⅲ类。

按照使用用途分医用射线装置和非医用射线装置。

(一)Ⅰ类为高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可以使短时间受照射人员产生严重放射损伤,甚至死亡,或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二)Ⅱ类为中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可以使受照人员产生较严重放射损伤,大剂量照射甚至导致死亡;(三)Ⅲ类为低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一般不会造成受照人员的放射损伤。

二、射线装置分类表常用的射线装置按下列表进行分类。

射线装置分类表。

深圳土壤稀土元素的背景含量和影响因素研究

深圳土壤稀土元素的背景含量和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 2021,41(5):2362~2373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深圳土壤稀土元素的背景含量和影响因素研究郗秀平1,2,赵述华1,2,杨坤1,2,赵妍1,2,廖曼1,2,吴静雅1,2,林挺1,2,罗飞1,2* (1.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广东深圳 518001;2.国家环境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深圳 518001)摘要:为研究深圳市土壤稀土元素的环境背景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以不受或很少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基本生态控制线区域作为调查范围,在深圳布设450个土壤表层点位、50个典型剖面点位,应用决策单元-多点增量采样方法采集土壤表层样品500个、土壤剖面样品100个.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表层土壤稀土元素的环境背景含量范围为23.66~1246.26mg/kg,算术平均值285.99mg/kg,高于中国土壤和广东省土壤;轻稀土元素相对于重稀土元素富集,稀土元素的环境背景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西高东低的特征.深圳市不同土类中稀土元素环境背景含量的95%分位值高低依次为赤红壤>红壤>黄壤. 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稀土元素环境背景含量95%分位值大小顺序为变质岩>花岗岩>片麻岩>凝灰熔岩>砂砾页岩>灰色灰岩.不同剖面层次的土壤稀土元素环境背景含量的95%分位值大小顺序为底层>中层>表层;随着深度的增加,深圳市土壤稀土元素的环境背景含量也逐渐增加,呈现底聚型特征.成土母质是影响土壤稀土元素环境背景含量的首要因素,花岗岩发育的土壤稀土元素环境背景含量要明显高于砂砾页岩;不同土类也会影响土壤稀土元素的环境背景含量分布,同一成土母质发育的赤红壤稀土元素环境背景含量要高于红壤.典型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铁、铝等元素与轻稀土元素,以及锰与重稀土元素的背景含量均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土壤pH值、黏粒与稀土元素背景含量存在弱正相关,这也侧面反映了土壤稀土元素对成土母质的继承性.关键词:土壤;稀土元素;背景含量;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23(2021)05-2362-12The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 of rare earth element and its impact factor in soil of Shenzhen City. XI Xiu-ping1,2, ZHAO Shu-hua1,2, YAN G Kun1,2, ZHAO Yan1,2, LIAO Man1,2, WU Jing-ya1,2, LI Ting1,2, LUO Fei1,2* (1.Shenzhe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Shenzhen 518001, China;2.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Laboratory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Shenzhen 518001, China).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1,41(5):2362~2373Abstract:For the purpose of studying the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are earth element in soil of Shenzhen, 450 soil surface sample sites and 50 typical soil depth profile sample sites were selected in the scope of basic ecological control line which was not or little affects by the human being. 500 top soil samples and 100 sectiona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by unit-multi increment sampling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nge of the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s of REE in topsoil of Shenzhen was 23.66~1246.26mg/kg, the arithmetic average value was 285.99mg/kg,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soil of China and Guangdong province. The top soil of Shenzhen was enriched-type of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concentration of REE was high the west and low in the east. The sequence of 95% fraction value of REE concentration in different soil types was lateritic red soil > red soil > yellow soil. The order of 95% fraction value of REE concentration in different parent rocks was metamorphic rock> granite > gneiss > tuff lava > gravel shale > grey limestone. The order of 95% fraction value of REE concentration in different levels of soil profiles was under layer > middle layer > surface layer. The REE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 rai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depth, which showed a characteristic of accumulation on the bottom. The parent rocks was probably the first influential factor of REE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s in soil, as which was remarkable higher in soil developed by granite than that by gravel shale. Different soil types also might affect the soil REE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 The REE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 was higher in lateritic red soil than in red soil, which were derived from the identical parent rock.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vity was found between Fe, Al and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 as well as between Mn and heavy rare earth element, while the correlativity between soil pH as well as clay particle and soil REE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 was weak. The result was also indicated the inheritance of soil REE from parent rock.Key words:soil;rare earth element;background concentration;impact factors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稀土元素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收稿日期:2020-10-09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506605) * 责任作者, 高级工程师,*****************5期 郗秀平等:深圳土壤稀土元素的背景含量和影响因素研究 2363素.稀土产品在农业领域中的广泛使用也已有40多年的历史[1],稀土不是农作物的营养元素,适量的浓度能够促进农作物生长、增强抗病性和植物光合作用,但是高浓度则会抑制或毒害农作物[2],并通过食物链途径进入动物和人体[3],在动物和人体骨骼、脑部、肝脏和肺等部位累积,进而增加致癌概率和引发呼吸道疾病[1].目前,关于稀土资源开发和应用过程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已取得一定进展[4],然而高度城市化区域土壤稀土元素的环境背景含量空间分异规律等基础研究相对薄弱.我国在“七五”期间将“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列为重点科技攻关课题[5],是目前为止我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范围最大、最为系统完整的一次调查.过去的40a 里,深圳作为我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和改革开放的窗口,经济社会经历了高速发展,土壤环境也受到工业和农业等人为活动影响,城市原有的空间格局和土地利用方式已发生剧烈变化.因此,在“双区”建设新形势下开展深圳市土壤环境背景调查研究对摸清土壤背景状况、合理发展农业、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开展土壤环境背景调查,分析探讨不同土类、母质母岩、剖面层次土壤中16种稀土元素的环境背景含量和影响因素,以期为“双区”建设背景下深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深圳市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短夏长,温暖潮湿,降水丰富.年平均气温22.4℃,年平均降水量1872.74mm [6].全市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属山地,西北属平原,地貌类型丰富,主要类型有丘陵、台地、平原和低山[7].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结果,深圳市主要土壤类型有赤红壤、红壤、黄壤、水稻土、滨海砂土、滨海盐渍沼泽土等10个土类,其中赤红壤分布最广,是南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带性土壤.深圳地表层的岩石分布有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成土母岩、母质有花岗岩(包括花岗斑岩)、片麻岩、凝灰熔岩、砂砾页岩、灰色灰岩、近期河流沉积物、滨海冲积物和海陆混合沉积物,其中花岗岩分布面积最大,砂砾页岩次之[7]. 1.2 点位布设113°48′0″E 114°14′0″E22°42′0″N图1 深圳市土壤环境背景调查采样点位分布Fig.1 Distribution of soil sampling sites in the basic ecological control line of Shenzhen深圳市于2005年划定了基本生态控制线,作为生态环境保护范围的界线,面积为974.5km 2,约占全2364 中国环境科学 41卷市陆地面积的49.9%.基本生态控制线的范围包括一级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及郊野公园等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土壤在其自然成土过程中所形成的物理化学特征值,是在不受或少受人类活动影响条件下,土壤本身的基本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8].但在实际采样中,特别是人口稠密区,要完全避开人类活动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在不受或很少受现代工业污染与人为破坏的区域采样[5].基于此,本研究以全市不受或很少受工业污染与人为破坏影响的基本生态控制线区域作为调查范围,采用环境单元法与网格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点位布设.环境单元法是根据相关的环境要素组成的一个综合体为单元,环境单元与元素背景值的形成密切相关,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根据地形—成土母质—土壤类型等有规律的单元土壤组合的情况[9],本次调查以母质母岩和土壤亚类、土属作为采样单元划分依据,综合考虑母质母岩、土壤类型、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等因素,将调查区域划分为12个采样类型单元,在此基础上采用网格法以2km×2km的网格密度进行点位布设,共布设500个采样点,其中包括土壤表层样点450个,土壤典型剖面样点50个,样点数基本覆盖了全市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区域,典型剖面样点基本覆盖了调查区域的土壤类型和母质母岩.土壤环境背景调查采样点分布见图1.1.3样品采集本研究中的土壤环境背景样品采集时间为2018年7~10月,土壤环境背景野外采样点位置的确定和样品采集过程均按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10]要求进行.土壤表层点位样品(0~20cm)采集选用决策单元-多点增量采样法[11],在每一个土壤表层点位均采集50个土壤分点土样组成土壤混合样,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样品代表性;对于土壤典型剖面点位,一般按照长1.5m,宽0.8m,深1.2m挖掘剖面,采样工具包括锄头、铁铲等及木铲等.土壤典型剖面样品采集均按土壤自然发生层次自下而上分层分别采集C(底层)、B(中层)、A(表层)3层土样,每一土层的土壤样品均以划定的土层范围为界上下均匀全覆盖多点混合采集而成.本研究共采集土壤样品600个,其中包括土壤表层样品500个,典型剖面样品100个,并以不少于样品总数4%的比例设置土壤密码平行样点,同步采集土壤密码平行样35个.1.4样品分析测试土壤样品的保存与制备均按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10]等要求进行.镧(La)、铈(Ce)、镨(Pr)、钕(Nd)、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钇(Y)、钪(Sc)等16种稀土元素的分析测试方法为《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方法》(DZ/T 0279-2016)[12]中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锰的分析测试方法为《固体废物22种金属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HJ 781-2016)[13],钠、钾、铝、铁的分析测试方法为《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方法》(DZ/T 0279-2016)[12]中的X射线荧光光谱法,氟的分析测试方法为《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方法》(DZ/T 0279-2016)[12]中的离子选择电极法,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测定方法为《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值的测定》(NY/T 1121.2-2006)[14],阳离子交换量测定方法为《森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LY/T 1243-1999)[15],机械组成测定方法为《森林土壤颗粒组成(机械组成)的测定》(LY/T 1225-1999)[16].本次调查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通过现场密码平行样和统一监控样进行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通过室内密码平行样和稀土元素标准物质等进行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1.5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以调查范围内的所有土壤样品作为一个总体统计单元,再按照土类、成土母岩、剖面层次等划分统计单元.数据分布类型检验采用χ2检验法、W检验法和偏度峰度检验法.对于样本量大于100的统计单元,根据元素分布类型,符合正态分布的元素,剔除平均值±3倍标准偏差以外的异常值;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的元素剔除M/D3~MD3(M为几何平均值,D 为几何标准差).对于样本量小于和等于100的统计单元,用Grubb’s检验法和T(Thompson)法来剔除异常值[17].综合分析异常值属于外来污染或来自高背景区,对于点位周边没有明显污染源、采样时也没有发现有明显污染痕迹的异常值予以保留.土壤环境背景值是一个表征元素含量集中分布趋势的特征值,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值[9].本文沿5期郗秀平等:深圳土壤稀土元素的背景含量和影响因素研究 2365用“七五”期间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方法[5],对各个元素测定的原始数据进行顺序量统计,统计范围包括最小值、5%~95%分位值和最大值,以此表达背景含量的分布情况,同时也为相关研究提供原始数据参考.不同分布类型的数据,土壤环境背景含量的表达方法也不相同.对于呈正态分布的元素一般用算术平均数及95%范围值表示,对于呈对数正态的元素用几何平均数及95%范围值表示,而对于呈偏态分布的数据则用5%~95%表示其范围值[18].英国[19]、意大利[20]、荷兰[21]等国家将土壤元素表层数据的95%分位数来表示土壤元素背景的含量,深圳市发布的《土壤环境背景值》[22]地方标准也提出,一般情况下,以土壤环境背景含量顺序统计量的95%分位值作为土壤环境背景值.综合考虑调查数据的不同分布类型及背景值的实际应用情况,本文选用95%分位值来表征土壤稀土元素的环境背景值.相关的数据分析利用统计软件SPSS26.0,部分图形利用Arcgis10.2制作.2结果和讨论2.1 稀土元素的土壤环境背景含量状况深圳市土壤中稀土元素(REE)环境背景含量的分布范围为23.66~1246.26mg/kg,算术平均值285.99mg/kg,几何平均值229.84mg/kg,95%分位值为690.30mg/kg(表1).深圳市土壤中REE环境背景含量的算术平均值高于中国土壤REE(187.6mg/ kg)、北美页岩REE(187.0mg/kg)、地壳REE (188.8mg/kg)[23]和广东省土壤REE(204.9mg/kg)[5],表明深圳市土壤REE的环境背景含量总体处于相对较高水平.王玉琦等[24]研究得出我国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总体分布趋势是由南到北逐渐降低,南方各地酸性土壤的稀土元素平均含量一般在200mg/ kg以上,与本文调查结果相一致.轻稀土元素(LREE)的环境背景含量分布范围为17.67~1041.90mg/kg,算术平均值为225.82mg/kg(表1),高于中国土壤LREE(143.20mg/kg)和广东省土壤LREE(149.70mg/ kg)[5].重稀土元素(HREE)的环境背景含量分布范围为5.99~397.00mg/kg,算术平均值为60.17mg/kg,高于中国土壤HREE(37.2mg/kg)和广东省土壤HREE (50.88mg/kg)[5].LREE/HREE值在0.15~26.29,算术平均值4.61,高于中国土壤(3.72)、北美页岩(2.98)和地壳(2.81)的LREE/HREE值[1],表明深圳市土壤中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并表现出显著的轻稀土元素相对于重稀土元素富集的特征.深圳市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872.74mm,成土母质的化学风化及淋溶作用非常强烈,在成土过程中,成土母质中的重稀土元素形成重碳酸盐等络合物的能力强于轻稀土元素,但轻稀土元素的离子吸附力大于重稀土元素,从而易导致重稀土元素被淋失而轻稀土元素被积淀,最终出现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的现象[25].深圳市土壤中各稀土元素环境背景含量的95%分位值大小排序为Ce>La>Nd>Y>Pr>Sm>Sc> Gd>Dy>Yb>Er>Ho>Tb>Eu>Lu>Tm,均高于中国土壤和广东省土壤稀土元素背景含量的95%分位值[5], Ce、La、Nd等3个稀土元素的环境背景含量占主要地位,三者之和占REE的平均比例为72%.此外,原子序数为偶数的稀土元素的环境背景含量大于相邻的原子序数为奇数的,遵守Oddo-Harkin规则.由图2可知,深圳市土壤REE的环境背景含量整体分布呈现西高东低的特征,REE环境背景含量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羊台山、内伶仃岛、塘朗山、凤凰山、西丽水库及宝安和光明交界的红坳片区、五指耙森林公园,中部的梧桐山、西部的马峦山、排牙山、七娘山等其他调查区域REE的环境背景含量相对较低.LREE的环境背景含量空间分布与REE 相似,呈现西高东低的特点,除内伶仃岛、羊台山、塘朗山、凤凰山、西丽水库及宝安区和光明区交界的红坳片区、五指耙森林公园外,在龙华和龙岗交界的岗头-樟坑径水库片区、大鹏的观音山公园和枫木浪水库片区、龙岗区的沙背坜水库和坪地街道的长坑-白石塘水库片区等东部区域含量也相对较高.HREE的环境背景含量整体较LREE相对低,HREE的环境背景含量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西部的羊台山、塘朗山、西丽水库、铁岗水库、红坳水库及东部的龙岗坪地长坑-白石塘-黄竹坑水库片区、大鹏的田心山和西涌片区,其他区域HREE的环境背景含量相对较低.深圳市土壤稀土元素整体上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可能与成土母质有关,羊台山、内伶仃岛、塘朗山、凤凰山、西丽水库等西部REE环境背景含量高值区的成土母质主要是花岗岩,梧桐山、七娘山等中东部地区REE低值区的2366 中国环境科学 41卷成土母质大多为砂砾页岩.这与朱维晃等[26]的研究结论一致,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中,花岗岩发育的土壤REE含量最高,砂页岩发育的土壤REE含量则最低.表1深圳市表层土壤各稀土元素的环境背景含量统计(mg/kg)Table 1 Statistic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s in top soil of Shenzhen (mg/kg)顺序统计量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元素分布类型最小值 5%值10%值 25%值中位值75%值90%值95%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La 偏态 2.93 8.4811.80 19.30 35.1063.1591.42125.00295.0046.89 39.27 34.44 2.24 Ce 对数正态 8.83 24.5032.68 57.40 106.00160.25224.10265.10773.00120.32 86.53 93.87 2.11 Pr 偏态 0.70 2.01 2.90 4.51 7.39 13.9520.9829.3176.7010.73 9.51 7.80 2.24 Nd 偏态 1.13 6.008.91 15.48 26.6552.2579.92112.02295.0039.42 36.95 27.35 2.41 Sm 偏态 0.22 1.16 1.65 2.89 5.21 9.89 15.8121.4260.107.52 7.09 5.17 2.44 Eu 正态 0.08 0.150.20 0.37 0.68 1.17 2.14 2.56 7.52 0.94 0.88 0.66 2.37 Gd 对数正态0.63 1.62 2.02 3.06 4.91 8.38 13.2117.5143.00 6.59 5.37 5.04 2.08 Tb 对数正态0.03 0.200.27 0.42 0.70 1.20 2.12 3.00 7.43 1.01 0.94 0.72 2.26 Dy 对数正态0.19 1.10 1.43 2.31 3.82 6.72 12.0016.6140.60 5.64 5.52 3.98 2.29 Ho 对数正态0.06 0.250.31 0.49 0.74 1.28 2.37 3.36 7.62 1.11 1.10 0.80 2.22 Er 对数正态0.26 0.760.96 1.43 2.15 3.70 6.87 9.88 22.30 3.26 3.15 2.38 2.14 Tm 对数正态0.06 0.150.17 0.25 0.37 0.62 1.17 1.66 3.97 0.56 0.53 0.42 2.08 Yb 对数正态0.31 0.96 1.16 1.64 2.50 4.32 8.14 11.4026.50 3.78 3.60 2.78 2.12 Lu 对数正态0.06 0.170.19 0.27 0.41 0.68 1.29 1.73 4.12 0.59 0.54 0.45 2.06 Y 对数正态 4.30 8.0710.60 16.50 25.6047.1077.17104.05384.0037.62 35.81 27.50 2.17 Sc 对数正态 1.93 4.70 5.33 7.09 10.1513.2016.8019.0049.6010.71 5.01 9.68 1.58 REE / 23.66 76.1192.79 146.92 234.44376.45532.76690.301246.26285.99 193.06 229.84 1.98 LREE / 17.67 56.4169.03 110.30 187.08308.05429.42565.421041.90225.82 158.47 177.56 2.06 HREE / 5.99 14.0518.46 28.78 42.1573.51126.93160.27397.0060.17 52.17 45.53 2.08 L/H / 0.15 1.54 1.98 2.90 3.85 5.58 7.90 9.90 26.29 4.61 2.93 3.90 1.81 注:REE为稀土元素含量(∑La-Lu+Y),LREE为轻稀土元素含量(∑La-Eu),HREE为重稀土元素含量(∑Gd-Lu+Y),L/H为LREE/HREE比值,以下同.图2 深圳市表层土壤稀土元素的环境背景含量空间分布Fig.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are earth elements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 in top soil of Shenzhen5期 郗秀平等:深圳土壤稀土元素的背景含量和影响因素研究 23672.2 不同土类的稀土元素环境背景含量特征本次背景调查范围内的土类有3种,分别是赤红壤、红壤和黄壤.其中,赤红壤点位布设数量最多,是深圳市主要的土壤类型[7].深圳市赤红壤REE 的环境背景含量范围为19.78~1873.13mg/kg(表2),几何平均值为219.82mg/kg,算术平均值为298.51mg/ kg,95%分位值为745.59mg/kg,高于“七五”期间我国赤红壤REE 的环境背景平均含量(或95%分位值)(图3).红壤REE 的环境背景含量范围为80.86~ 730.25mg/kg,几何平均值为171.41mg/kg,算术平均值为202.39mg/kg,95%分位值为346.84mg/kg,略低于“七五”期间我国红壤REE 的环境背景平均含量(或95%分位值).黄壤中REE 的环境背景含量范围为113.64~455.39mg/kg,几何平均值为178.68mg/kg,算术平均值为189.37mg/kg,95%分位值为280.75mg/kg,与“七五”期间我国黄壤REE 的环境背景平均含量相一致.深圳市3种土类REE 环境背景含量的95%分位值高低顺序为赤红壤>红壤>黄壤,与“七五”期间我国土壤稀土元素的背景调查结果相符[5].表2 深圳市不同土类稀土元素(REE)的环境背景含量统计(mg/kg)Table 2 Statistics of REE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 from different soil types in Shenzhen (mg/kg)顺序统计量算术平均值 几何平均值 土类样点数最小值 5%值 10%值 25%值中位值75%值90%值95%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赤红壤 405 19.78 54.00 75.64 126.34 234.75403.12595.85745.591873.13298.51 243.77 219.8234.20红壤 77 80.86 85.9687.14 112.41 161.75239.74275.73346.84730.25202.39 143.74 171.41 1.72 黄壤 18 113.64 118.69 124.16 145.26 171.73207.70239.21280.75455.39189.37 75.42 178.681.38100200300400500600700800赤红壤红壤黄壤土壤稀土元素(R E E )环境背景含量(m g /k g )图3 不同调查时期表层土壤稀土元素(REE)环境背景含量差异Fig.3 The REE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 intopsoil during different investigation period为消除原子序数为偶数和奇数的稀土元素间的丰度差异,探究不同土类的样品中稀土元素之间的分馏程度,采用Boynton [27]推荐的球粒陨石标准值,对深圳市不同土类的稀土元素环境背景含量的95%分位值进行球粒陨石归一化,绘制形成增田-科里尔图(图4).深圳市3种土类的稀土元素整体上的配分曲线均为右倾,La -Eu 部分相对较陡,Eu -Lu 部分较为平缓,轻稀土元素相对重稀土元素富集.就不同土类而言,赤红壤中各稀土元素的标准化值要明显高于红壤和黄壤,红壤中除Ce 以外的轻稀土元素标准化值均低于黄壤,但红壤和黄壤中的重稀土元素标准化值相差不大.深圳市赤红壤、红壤和黄壤的Eu 整体呈现亏损状态,变化量δEu 值分别为0.41、0.30和0.64,均小于0.95,为负异常[28];红壤中的Ce(δCe 为2.63)具有明显的正异常,赤红壤中的Ce(δCe 为 1.07)呈现弱正异常特征,黄壤中的Ce(δCe 为0.96)无异常.这与杨元根等[29]的研究结果一致.不同类型土壤稀土元素环境背景含量和分布的差异可能是受成土母质、气候、地形及植被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深圳市地处亚热带,赤红壤是主要的地带性土壤,多分布在海拔300m 以下的低丘陵和山坡,是一种富铝化土壤,原生自然植被是南亚热带季雨林,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生物作用强烈,岩石风化和物质的淋溶非常强烈,盐基呈高度不饱和状态,土壤呈酸性反应,红壤和黄壤的淋溶和淀积作用均比赤红壤弱[7].而稀土元素Eu 负异常主要是因为Eu 有二价离子和三价离子,当处在湿热的还原环境中,Eu 3+被还原为Eu 2+,活性较强的Eu 2+易被淋洗而与其他稀土元素三价阳离子分异,从而导致了Eu 的负异常;Ce 的正异常主要是由于Ce 有三价离子和四价离子,在氧化环境中,Ce 3+被氧化水解形成稳定的Ce 4+,从而易被黏土表面强烈吸附,而在原地被保存下来[30].2368中 国 环 境 科 学 41卷100200300400500La Ce Pr Nd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Lu元素含量之比(样品/球粒陨石)元素图4 深圳市不同土类稀土元素的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 Fig.4 The standard curve of chondrite of rare earth element ofdifferent soil types in Shenzhen2.3 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稀土元素环境背景含量特征本次背景调查范围内的成土母质共6种,分别是花岗岩、砂砾页岩、凝灰熔岩、变质岩、片麻岩、灰色灰岩[7].其中,花岗岩是构成深圳市丘陵、山地的主要岩石,面积分布最广,因此土壤点位布设数量最多;其次是砂砾页岩,也是深圳市主要成土母岩之一,分布面积占第二位[7].由表3可知,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REE 环境背景含量的算术平均值大小顺序为花岗岩>变质岩>片麻岩>凝灰熔岩>砂砾页岩>灰色灰岩,几何平均值大小顺序为片麻岩>花岗岩>变质岩>凝灰熔岩>砂砾页岩>灰色灰岩,95%分位值大小顺序为变质岩>花岗岩>片麻岩>凝灰熔岩>砂砾页岩>灰色灰岩.片麻岩、花岗岩和变质岩发育的土壤中REE 的环境背景含量相对较高,砂砾页岩和灰色灰岩发育的土壤REE 较低.这是由于片麻岩是由花岗岩变质而来;灰色灰岩属于沉积岩,在深圳市很少出露,是以小面积条块状置于砂砾页岩中[7].相关研究表明,花岗岩和变质岩发育的土壤稀土元素含量均高于砂砾页岩等沉积岩发育的土壤[26,29,31],这可能是因为砂砾页岩含有不少石英类矿物,对土壤中的稀土元素起到稀释作用[28].凝灰熔岩是未经喷出地面而凝成,岩性与花岗岩较相似,但风化较难[7],这可能是凝灰熔岩发育的土壤稀土元素含量低于花岗岩、高于砂砾页岩的原因.表3 深圳市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稀土元素(REE)环境背景含量统计(mg/kg)Table 3 Statistics of REE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 in soil developed by different parent rocks in Shenzhen(mg/kg)顺序统计量算术平均值 几何平均值 成土母质 样点数最小值 5%值10%值 25%值中位值75%值90%值95%值最大值平均值 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花岗岩 252 31.88 94.79134.39 212.27 325.28457.16649.52750.761246.26361.16 207.48 304.36 1.85 砂砾页岩 132 23.66 49.4465.59 90.10 130.57190.89275.27330.69442.45149.96 86.84 128.06 1.77 凝灰熔岩 58 113.64 128.58141.34 163.10 187.31233.86315.77420.75476.24212.40 80.73 200.54 1.38 变质岩 36 38.25 111.63142.25 225.57 367.74429.45601.47772.511141.99360.67 214.96 301.61 1.89 片麻岩 18 227.52 228.52267.61 292.59 328.81388.08484.35534.84616.15355.07 98.11 343.03 1.29 灰色灰岩 4 83.33 86.0988.84 97.11 125.20150.80154.57155.83157.09122.71 31.02 118.621.30100200300400500600La Ce Pr Nd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Lu元素含量之比(样品/球粒陨石)元素图5 深圳市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Fig.5 The standard curve of chondrite of rare earth element insoil developed by different parent rocks in Shenzhen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见图5.深圳市6种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稀土元素的配分曲线整体为右倾,轻稀土元素部分相对于重稀土元素富集.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轻稀土元素标准化值大小顺序为变质岩>花岗岩>片麻岩>凝灰熔岩>砂砾页岩>灰色灰岩,花岗岩发育的土壤重稀土元素标准化值略高于其他成土母质,这与杨元根等[29]研究结果一致,一般发育于岩浆岩及其变质岩的土壤,在多数情况下稀土元素含量高于沉积岩上发育的土壤.从图5可以看出,6种成土母质中的Eu 整体呈现亏损状态, δEu 值均小于0.95,为负异常[28],这可能是因为深圳常年温暖潮湿,降水丰富,Eu 3+在湿热的还原环境中被还原为Eu 2+,活性。

垃圾焚烧发电研究报告

垃圾焚烧发电研究报告

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研究报告摘要●目前,生活垃圾的处理途径有:焚烧、填埋和堆肥,三种方式各有利弊。

其中焚烧的减量效果最明显、无害化最彻底、且焚烧热量可以有效利用,因此广为发达国家采用。

我国目前的垃圾年产量占全球比重超过30%,以填埋处理方式为主,政府对焚烧处理一直持鼓励的态度,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给予支持。

●国内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主要有炉排炉和流化床两种,工艺均基本成熟。

从事垃圾焚烧发电的投资商约有40-50家,可分为政府主导,专业投资运营、工程投资和中介咨询公司等四种类型。

在管理上,国家主要采取特许经营的管理模式,目前北京、广州和福建等省份正积极规划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市场空间很大。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主要面临民意风险、政策风险以及借款主体自身的风险等,其收入来源主要为垃圾补贴、电价优惠、税收优惠等。

现阶段,本行对垃圾发电项目持审慎介入的态度,各分行积极性较高,但总量不大。

目前正是我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快速扩张时期,建议本行审慎选择、积极介入优质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随着“垃圾围城”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各城市纷纷上马。

垃圾焚烧发电作为固废处理和余热利用的典型项目,属于国家政策明确支持的节能减排项目。

总行企业金融部可持续金融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亦收到来自多家分行的多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认定申请,但是伴随此类项目的环保问题、民意问题,为分行和审批部门的风险判断带来较大不确定因素。

为深入分析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存在的风险和商业机会,帮助分行更好地选择项目和判断风险,中心展开了对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研究。

在本次研究中,中心除了研究项目技术原理,搜集相关国家政策,还进行了多个层面的调研,其中政府层面,拜访了环保部环境监察局行政复议处赵柯处长(该处专门负责民众对环境问题的申诉处理);专家层面,拜访了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固废所聂永丰教授(国内最资深的固废处理专家,“挺烧派”的代表人物),以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赵章元研究员(“反烧派”的代表人物);企业层面,拜访了杭州锦江集团王元珞总经理,并实地考察了杭州萧山垃圾焚烧电厂(锦江为国内较有代表性的垃圾焚烧发电企业)。

可持续发展管理专业 开设的院校

可持续发展管理专业 开设的院校

可持续发展管理专业开设的院校可持续发展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学科,涉及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经济管理等多个领域。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可持续发展管理专业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开设这门专业。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开设可持续发展管理专业,以满足市场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

其中,一些知名的综合性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都已经开设了相关专业,同时一些专业技术类院校和应用型大学也相继加入到这一行列中。

清华大学于2005年成立了环境学院,其中就包括了可持续发展管理专业。

该专业结合了环境科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培养具备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北京大学的可持续发展管理硕士专业则在2006年创立,该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环境管理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

与此同时,一些专门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类大学也开始涌现。

比如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88年,是国家环境保护部直属事业单位,作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该院也拥有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专业培养体系。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也都开设了相关专业。

除了综合性大学和环境类专业院校,一些应用型大学和专业技术学院也开始设立可持续发展管理专业。

例如,南京工业大学的环境工程与可持续发展专业,重点培养学生掌握环境工程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管理的综合能力。

同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专业也致力于为城市规划与设计领域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专业人才。

开设可持续发展管理专业的院校数量日益增加,说明了社会对这方面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这些专业的开设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也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具备可持续发展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为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不过,也有人担忧这些可持续发展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

毕竟,这是一个相对新兴的专业领域,市场上对相关人才的需求是否足够,能否找到好的就业机会等问题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经科学技术部登记的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名录

经科学技术部登记的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名录
80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民营科技发展贡献奖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
2002年10月
(原名称: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科技创新奖:80、81、114合并)
81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科技促进奖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
2002年10月
已注销
82
陈嘉庚科学奖
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
2003年9月
83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生产力促进奖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
(原名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科技馆发展奖)
(原:科技馆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
63
华罗庚数学奖
中国数学会、源南教育出版社
2002年10月
64
陈省身数学奖
中国数学会
2002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2002年10月
66
蔡诗东等离子体物理奖
周培源基金会
2002年10月
67
周培源力学奖
2001年3月
序号
奖项名称
设奖者
登记时间
22
茅以升科学技术奖
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
2001年3月
23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奖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2001年3月
24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2001年3月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25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2001年3月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2004年10月
103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科学技术奖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2004年10月
序号
奖项名称
设奖者
登记时间
104
梁希科学技术奖

中国清洁生产发展历程回顾分析

中国清洁生产发展历程回顾分析

2010年第1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N o.1,2010中国清洁生产发展历程回顾分析马 妍 白艳英 于秀玲 尹 洁(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保部清洁生产中心北京100012) 【摘要】本文将我国清洁生产工作的进程划分为5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和评述,总结我国清洁生产工作30多年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为政府制定环境政策、进一步推进清洁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清洁生产;发展历程;回顾分析 中图分类号:X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88X(2010)01-0040-04 清洁生产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优先行动领域和有效途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深入实施。

当前,中国正在大力提倡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生态产业,清洁生产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载体和基本路径。

深入研究和实施清洁生产对于实现中国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

1 中国清洁生产发展历程回顾我国的清洁生产相关的活动具有较长的历史,自1973年《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中提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治污方针,体现了清洁生产的思想,我国清洁生产工作的推行大体上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

1.1 前期准备阶段(1973-1988)1973年,我国制定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治污方针,这是我国最早的关于清洁生产的法律规定[2]。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起,我国一些企业如吉林化学公司就开展了被称为“无废工艺”、“少废工艺”、“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等的一系列工艺改革,由此产生了不少成功的案例,这是引导停产、关闭、破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健康发展。

环保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采取措施,切实加强管理,防止因漏管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人前穿破袜子 人后疯狂敛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孟伟案剖析

人前穿破袜子 人后疯狂敛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孟伟案剖析

人前穿破袜子,人后疯狂敛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孟伟案剖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18-08-26“孟伟违纪时间之长、影响之广、危害之深都不可小觑。

”7月31日,生态环境部党组召开全国生态环保系统“以案为鉴,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专项治理工作动员部署会,决定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孟伟严重违纪案作为反面教材,在全国生态环保系统开展为期半年的专项治理工作,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坚强政治、纪律和作风保障。

院长、院士、技术总师、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身兼多个重要职务的孟伟本应是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领军人物,但他没能抵挡住利益的诱惑,没有倒在污染治理的战场,而是倒在了被铜臭污染的“钱场”,从一名治污者沦为政治生态、自然生态的“污染源”。

根据中央巡视组移交的问题线索,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查明,孟伟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利用职务便利大搞权钱交易,先后几十次收受钱款,数额特别巨大。

今年3月,孟伟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被移送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处理。

人前假清廉,背后真贪婪,孟伟把别人送钱的行为当成认可与尊重—价值观扭曲,甘把诱饵当美食孟伟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1982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历任副处长、处长、副院长、院长等职。

参加工作后,孟伟一直记着父母为给他哥哥找工作时“用省下来的肉票和白面低眉顺眼请人吃饭”的场景,并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

然而,孟伟追求的“出人头地”不是鄙弃求人办事请客送礼的潜规则,而是羡慕和追随—在他看来,能帮别人是有能力的表现,别人送礼金体现了对他的认可和尊重。

在接受组织调查期间,面对记者,孟伟直言:“我收的不是礼金,更多是在这个过程中被人求的心理满足感。

”一些私企老板摸准了孟伟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在与孟伟交往时车接车送、前呼后拥、豪华宴请、为其亲友安排工作、为其父母聘请保姆……这,让孟伟觉得“很受用”“很有面子”。

2006年全国循环经济基础理论与发展模式.

2006年全国循环经济基础理论与发展模式.

“2006年全国循环经济基础理论与发展模式”学术研讨会欢迎词西南科技大学校长肖正学教授(2006年5月25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四川循环经济研究中心同举办的“2006年全国循环经济基础理论与发展模式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隆重召开。

在此,我谨代表西南科技大学党委、行政和全体师生员工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多年来一直支持西南科技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有关单位、部门和各兄弟院校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请允许我向各位领导、来宾简要介绍下西南科技大学及四川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

西南科技大学是2000年8月23日经教育部批准由原西南工学院和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一所新型多科性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确定西部重点建设14所高校之一和全国67所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之一。

学校占地面积4086亩,建筑面积90余万平方米,在校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共2.4万人。

学校设有13个学院,在工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农学、管理学、教育学等8个学科,设有60个本科专业、3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3个工程硕士授权点。

现有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重点实验室4个,科研机构20个。

在职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教师1400多人,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00余人。

另外学校还有一支从联合办学董事单位等聘请的兼职教师300余人。

学校设有经科技部、教育批准的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作为本次研讨会主办单位之一的四川循环经济研究中心设在西南科技大学;该中心是2005年9月,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作为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心成立以来,以一批博士、教授作为学术带头人,同时积极整合省内有关循环经济研究的资源,从事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承担了多项科研课题,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

该中心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发展循环经济既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体现,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06年5月
一、任务来源
目前,我国的危险废物鉴别技术体系正在进一步完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等一系列标准正在修订中。

为配合这些标准的修订和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下达了制定《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的任务,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研究所负责编制这一技术规范。

二、目的和意义
危险废物的特性鉴别和管理涉及危险废物的采样、检测分析和结果的判断。

其检测分析结果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固体废物是否具有某种危险特性、是否应该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问题。

如果采取的固体废物样品不能准确地反映废物的危险特性,会导致管理决策者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给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因此,能否正确地评价固体废物的危险特性,检测分析数据的质量至关重要。

高质量的检测分析数据必须来自具有高度代表性的样品,而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必须要通过恰当的采样方法来获得。

我国虽然已经颁布了《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 20-1998),并且在该规范中对工业固体废物的特性鉴别、环境污染监测、综合利用及处置等所需样品的采集和制备进行了采样制样方案设计、采样技术、制样技术、样品保存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规定。

但是,该规范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原则性的规定或建议,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取得的样品很难具有高度的代表性。

不同的人按照该技术规范对同一批固体废物进行采集分析,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因此,为了保证危险废物特性鉴别的科学性,必须对固体废物的采样(包括份样数、份样量和采样方法)、分析检测程序与分析结果的判断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得不同的人对同一批废物进行采样,可以得出相同的结果。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就是依据这种需要而制定的,对加强我国的危险废物管理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三、主要工作过程
编制工作承担单位在广泛收集、分析国内外相关资料,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并
采集样品进行分析,进行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组织起草了《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

本技术规范起草过程中征求了有关专家的意见,经过反复修改和完善,形成了《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的征求意见稿。

四、编制依据
本技术规范编制的主要依据包括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GB5085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HJ/T 20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
五、编制原则
本技术规范的编制遵循下列原则:
保证鉴别过程的科学性;
保证鉴别过程的可操作性。

在这里,保证鉴别过程的科学性是编写本规定所遵循的第一原则。

六、条文说明
1、适用范围
本部分说明本技术规范的适用范围和适用的对象。

本规范是在对固体废物的各种危险特性进行鉴别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的技术规定。

对危险废物进行特性鉴别和对《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进行修订的过程应符合本技术规范中的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部分说明本技术规范编制时引用的主要标准、规范和相关规定。

3、定义
本技术规范中的定义基本上参照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定义。

为将连续产生状态下不固定的固体废物的样品采集的份样量量化,将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与产生固体废物的装置的生产能力结合起来。

4、样品采集
本部分规定了在危险废物鉴别过程中样品采集时,份样数、份样量和采样方法的确定。

第4.1条规定了份样数的确定。

份样数均由固体废物的总量确定,当固体废
物为堆存状态时(4.1.1),堆存量即为固体废物的总量;当固体废物为连续产生(4.1.2)或间歇产生(4.1.3)时,在三个月内产生的固体废物量即为固体废物的总量。

表1中的最小份样量均参照《计数抽样检验程序》(GB2828)中的“13.4 不固定抽样方案的例”制定,其中的检验水平原则上选择的是一般检验水平中的水平Ⅱ,并根据现有的《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 20)中的要求进行了一些修订。

第4.2条规定了份样量的确定。

作为鉴别用的样品,其份样量首先要满足采用的鉴别分析方法所要求的份样量。

此外,需要满足样品代表性所要求的份样量。

一般来说,份样量多一些,其分析结果才较有代表性,因此份样量不能少于某一限值;但份样量达到一定限度之后,再增加重量也不能显著提高采样的准确度。

因此,参照EPA的文件《RCRA Waste Sampling Draft Technical Guidance》第197项附录D,根据Pitard提出的相对简单的“拇指法则”形式及“快速安全法则”,计算得到表2中的份样量。

第4.3条规定了采样方法。

其中,固体废物采样工具、采样程序和采样记录参照HJ/T 20的要求进行,本技术规范不另行规定。

此外,分别规定了固态、半固态废物(4.3.2)和液态废物(4.3.3)的样品采集方法。

本部分内容参照HJ/T 20中的“4 采样”中的基本方法,对样品的状态进行了细化,并结合不同状态样品的特征,对不同状态样品的采样工具和采样方法做了规定。

5、样品的分析检测
本部分规定了在危险废物鉴别过程中样品分析检测的基本程序,是本技术规范的重点。

由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中规定的固体废物的危险特性有腐蚀性、急性毒性、毒性(浸出毒性,毒性物质含量)、易燃性和反应性几大类共上百个鉴别标准限值。

对于任意一种固体废物都进行所有指标的鉴别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因此,应建立一套固体废物危险特性鉴别的程序,以便又快又准确地判断固体废物的危险特性。

首先应根据可能收集到的前期信息,对固体废物肯定具有、肯定不具有或可能具有的危险特性进行判断,以便有针对性的选择检测项目。

同时,提出了分析检测过程中的几项原则,内容包括如何在确认毒性物质存在但准确含量无法检测时的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

同时,在固体废物危险特性鉴别的过程中,
碰到检测项目难以确定的情况时,还应参考相关专业专家的意见。

6、分析结果判断
本部分规定了在危险废物鉴别过程中,对样品分析检测结果的判断,即如何根据分析检测结果中超标的份样数判断样品的该危险特性是否超标。

第6.1条表3中的超标份样数下限值参照《计数抽样检验程序》(GB2828)中的第一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制定,选择的接收质量限为10%。

此外,还规定了固体废物份样数与表3中份样数不相同时(6.2)、或份样数远大于表3中最大的份样数(6.3)时的结果判断方法。

7、实施
本技术规范的监督实施权限是县级以上环境保护局。

七、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
1、编制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
2、主要编制人员:王琪,席北斗,李丽,黄启飞,刘锋,朱雪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