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时期广告事业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分析
2024-2025学年高一道法阶段测试383
2024-2025学年高一道法阶段测试38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王双Apple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2013年4月6日上午,某市召开关于城市公交IC卡票价听证会。
针对IC卡票价听证方案,听证会代表提出了质问和审评。
经过大家热议,与会代表一到赞同IC卡票价听证方案。
这一听证会的召开A. 表明行使监督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B. 表明公民有更多的机会直接行使国家权力C. 说明人民民主具有法律、物质的保障D. 有利于使决策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实现决策利民2、【题文】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科学发展①有利于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③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④才能增强综合国力,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3、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纲要的出台应该经过的程序有()①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十三五规划”的建议》②中央文件起草组展开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形成“建议草案”③人大代表审议,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十三五规划”纲要》④国务院起草《“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进一步广泛征求意见A. ②-①-③-④B. ①-④-②-③C. ②-①-④-③D. ④-②-③-①4、【题文】我国的国徽反映了我国的A. 国家性质B. 政权组织形式C. 政党制度D. 国家结构形式5、【题文】“高水平”的制造业和“低水平”的第三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A. 制造业因市场消费不足,缺乏发展动力B. 缺少第三产业的支持,会影响制造业的质量和效益C. 会导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不协调D. 制造业能为第三产业提供更充足的技术装备6、2015年春节放假日期公布后,网络预订除夕车票逐步出现火爆局面。
新闻传播学类毕业论文选题参考方向
新闻传播学类学年论文、毕业论文选题参考方向-更新版各位同学请注意,为了增加大家的选择方向,老师们在原来的选题基础上又特意追加了一部分选题,在下面的文档中用红色标注,请大家抓紧时间确定选题,截止时间5月10日。
新闻学一、新闻职业道德与法规方面1、中国电视节目低俗化现象(娱乐化倾向)与规制2、新闻炒作的道德思考3、有偿新闻在中国当下的具体表现及其治理4、论当下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5、论新闻自由与个人隐私(隐私权、知情权和采访权的冲突与平衡)6、论隐性采访所面临的道德法律问题及规避之策7、(网络)虚假新闻的危害与治理8、司法新闻报道中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的冲突与平衡9、新闻侵害名誉权问题研究(典型案例分析)10、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职业道德建设11、论当前我国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12、舆论监督与“媒介审判"研究13、媒介报道与司法审判的界限14、媒介规制研究15、灾难新闻的报道伦理16、舆论监督与调查性记者的职业准则二、新闻业务方面1、新闻叙事研究2、从近年典型人物报道看新闻传播的审美化3、新闻作品的语言美4、新闻作品的形象美5、新闻作品的意境美6、论新闻报道中的人性化写作7、社区新闻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研究8、传媒的都市空间生产研究9、城市形象传播研究10、抗争性新闻事件报道研究11、中国媒介融合研究12、论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13、武汉都市报业市场研究14、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创新15、公共评论与知识分子的表达16、新闻评论的人文化趋势及其写作形式17、我国舆论监督类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18、论新闻媒体在中国公共领域构建中的角色与功能19、公共危机传播研究20、新闻文体发展研究21、新社会阶层的媒介形象与身份认同研究22、典型报道的改进研究23、大众传媒在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中的实际效应及作为分析24、大众媒体都市集体行动报道机制研究25、医疗报道研究26、中国转型时期政府形象的媒介再现研究27、风险传播研究28、健康传播研究29、农民工的新闻话语表达研究30、区域传播研究31、传媒的公共性研究32、传媒的消费主义研究33、媒介恐慌研究34、当前我国对外报道研究35、当前灾难报道的新趋向研究36、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37、食品安全危机的传播机制分析38、电视“真人秀"节目研究39、大众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40、读图时代与新闻审美的价值走向研究41、新闻时评热成因探析42、新闻线人的利弊研究43、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与信息公开44、公共广电的理念与中国广电体制改革45、纪录片影像与社会表达46、突发公共事件的媒介报道47、社会变迁时代的媒介时评分析48、新闻专业主义观念的产生、内容与价值49、CNN的价值观及其对电视新闻的影响50、美国新闻自由的发展与《纽约时报》51、社会热点问题的媒介报道52、谣言与舆论传播53、黄色新闻与媒体娱乐浪潮54、明星访谈类电视栏目设计三、新闻史1、19世纪中后期中国报业生态研究2、维新时期报刊舆论对社会进程影响研究3、《新记大公报》“文人论政”研究4、《申报》经营管理研究5、《世界日报》、《世界晚报》副刊研究6、外报对中国晚清社会发展研究7、报刊舆论对中国近代社会影响研究8、新文化运动之在新闻史上的意义研究9、梁启超新闻思想研究10、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兴起成因研究11、第二次鸦片战争上海报业繁荣原因研究12、王韬报刊思想研究13、维新派报刊特点研究14、晚清女报研究15、《民报》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研究16、章太炎报刊思想研究17、《中央日报》研究18、黄远生报刊通讯特点研究19、《解放日报》整风改革与中共新闻理论发展研究20、范长江新闻思想研究21、《新华日报》研究22、20世纪初年留日学生报刊活动研究23、《申报》副刊“自由谈"研究24、邵飘萍报刊思想研究25、五四时期四大著名副刊研究26、新华社发展历程回顾与研究27、储安平《观察》周刊研究28、20世纪初年我国新闻教育事业发展研究29、《时务报》研究30、《新闻报》之“经济新闻"研究四、新媒体1、试论当前我国政务微博的发展2、微电影兴起的传播学思考3、微博兴起与“全民记者”研究4、网络环境下的大众传媒新闻处置研究5、对手机报的思考与研究6、QQ群的传播模式探析7、微博时代的民生话语权辨析8、网络微博与公民新闻实践9、新媒体事件的民意表达与公众参与10、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与信息公开11、农民的互联网使用行为12、农民的手机使用行为13、互联网媒介对中国日常政治生活的影响14、网络时代主流媒体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话语分化15、手机微博的发展及对策研究16、网络舆论引导研究17、新媒体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五、媒介经营管理1、中国传媒业可持续发展研究2、中国传媒多元化投资现状与对策研究3、湖北媒介文化企业经营环境研究4、武汉都市报赢利模式研究5、武汉市城市电视台发展战略研究6、媒介产业财务预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7、论武汉动漫产业的发展之路8、武汉传媒产业发展的法律环境分析9、传统报业集团的新媒体创新思路10、媒体行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11、改革开放30年武汉市电视产业发展成就和经验研究12、个案研究:华谊兄弟13、移动电视受众市场与赢利模式分析14、武汉市城市文化与城市品牌研究15、电视台版权管理16、电视台品牌管理17、法制节目相关问题研究18、论影视产业的版权战略19、政府在新媒体中的监管20、浅析我国电视行业发展中的体制性制约因素21、探讨新的媒体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22、我国电视媒体市场化过程中的困境23、政府媒体进行管理的原则与方法24、武汉地区电视媒体人才需求调查25、我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26、英美广播电视产权制度变迁对我国的启示27、媒介资本市场现状研究28、广电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员工忠诚度研究29、广播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30、纸质媒体的品牌化发展路径31、电视媒体的品牌化发展路径32、户外媒体的品牌化发展路径33、本土传媒企业与跨国传媒集团的营销策略比较研究六、传播学1、国际传播的文化霸权研究2、国际传播的刻板成见问题研究3、媒介生态环境问题研究4、3G时代手机媒体传播优势分析5、网络实名制的可行性研究6、网络流行语研究7、网络文化研究8、网络恶搞研究9、电影中的国际形象研究10、网络时代的政府媒介现象传播策略11、好莱坞电影中的美国形象研究12、网络互动与现实人际传播的异同13、近年国内媒体对大学生群体的报道研究14、灾难事件新闻传播中的政治控制与新闻专业注意15、新闻伦理研究16、“公共新闻”与社会变迁17、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研究18、女性主义的跨文化传播研究19、电视媒体的节目文化传播研究20、中国经济新闻报道的话语研究21、当代中国媒介权利与政论权利的结构变迁22、分文人化时代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策略23、新闻报道中隐私权保护问题24、公关在新闻传播报道中的作用及其发展25、重大突发事件媒体报道研究26“新闻立台”理念及其实践27、我国儿童电视节目如何发展现状与品牌建设研究28、美国总统竞选中的传播策略29、争议性公共议题的媒介表达与社会参与30、网络传播中心群体极化现象31、网络传播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32、转型时期中国“公共新闻"的实践研究33、网络媒体的“舆论绑架”现象研究34、食品安全报道研究35、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36、风险社会中的媒介治理37、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对策38、风险社会中的危机传播研究39、重大事件的议程设置效果分析40、中美主流媒体报道的新闻框架比较分析广告学1、20世纪广告创意模式研究2、整合营销传播对广告发展的影响3、国家形象传播策略研究4、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5、城市形象传播的定位策略6、20世纪广告策划的理论流派研究7、广告传播与国家软实力建设8、广告传播与品牌建设9、广告传播与企业文化建设10、广告传播与公共关系的互动影响11、互联网时代的广告传播创新研究12、广告策划与广告创意的关联与区别13、全媒体时代的广告传播价值研究14、广告的社会价值15、广告传播与时尚文化16、中国广告产业的创新与发展17、李奥•贝纳、奥格威、伯恩巴克广告理论研究18、世界著名广告公司策划流程与方法研究19、广告人的知识结构研究20、广告传播与大众文化的关联与影响。
广告导向研究的五个基本问题
收稿日期:2023-06-20作者简介:刘传红(1967-),男,湖北仙桃人,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广告传播研究;阳晴(1996-),女,湖南郴州人,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文化艺术与传播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广告导向的理论阐释与典型案例库建设”(项目编号:19BXW085)。
第56卷 第5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9月 Vol.56 No.5JOURNALOFZHENGZHOUUNIVERSITYSep.2023 广告导向研究的五个基本问题刘传红1,阳 晴2(1.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南昌330022;2.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22)摘 要:“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广告导向研究随之兴起并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
将广告导向的内涵、意指对象、主体构成、类型划分和规范体系等基本理论问题阐释清楚,是广告导向理论建构的基础工作,也是指导广告导向监管实践的现实需要。
广告导向是广告主、广告公司、目标受众、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等主体的价值观交集。
广告导向的意指对象和主体构成应该是全覆盖和多主体的。
广告导向包括经济导向、政治导向、文化导向、社会导向和生态文明导向。
广告导向规范体系包括法律、政策、社会、语言和技术等方面的规范。
关键词:广告宣传;广告导向;广告导向监管中图分类号:F713.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23)05-0114-06 习近平“2.19”讲话提出的“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已成为学界和社会共识,“广告导向监管”成为广告行政主管部门年度监管工作的第一重点,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无一例外地把“讲导向”写进“十三五”“十四五”广告产业发展规划。
从近几年来的业界实践看,一批接地气、有创意的公益广告纷纷刷屏,广告行业用行动生动诠释了“什么是讲导向”“如何讲导向”。
与此同时,不良广告导向的案件也呈现明显下降的态势。
浅谈中国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西部大开发,作为一个概念的提出是在1999年,作为一个战略的实施是从2000年1月国务院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开始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11年,11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可谓短暂的一瞬,但在中国的西部大地却发生重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政治与经济关系的缩影!
总之,我国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辨证的,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改革,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同样也是改革。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国改革的初衷和原动力既是经济的,也是政治的,发展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其本身就具有十分强烈的政治性质和政治改革的内涵。党的十五大做出了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这就决定了发展生产、提高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是我国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最大的政治。另一方面发展经济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有力支撑。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可能建立在贫穷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社会主义民主是比资本主义民主更先进的政治制度,更需要现代化大生产的支持,无论是政治稳定和政治改革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所以,中国的改革发展必须处理好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浅谈中国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以西部大开发为例
摘要:本文从西部大开发的背景,过程及成就中对中国政治与经济的关系进行 了探究论证,简要陈述了十年大开发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政治的发展状况,以期探究中国的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中国在发展经济中是如何让处理经济与政治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大陆广告
4、21城市“商业广告会议” 1959年8月商业部在上海召开了21个对外开放城市的 “全活商业广告、橱窗和商品的陈列工作会议”。这是新 中国广告史上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广告会议。 这次会议交流和总结了建国10年来广告工作的经验, 会议期间举办了广告、橱窗和商品陈列艺术观摩展览会, 探讨了社会主义广告的方针和理论,对我国广告 工作者 是一次极大的鼓舞。
2、广告行业管理的深入 在此时期,许多地方政府对原有的广告管理法规作了 补充和修改,或者发布了新的广告管理法规,或者改进了 管理办法。 1954年,武汉公布了《武汉市广告管理暂行办法》; 1954年3月,广州市修改公布了《广告管理暂行办法》; 1955年天津市修改了《天津市广告管理暂行办法》; 1958年北京市政府着手修改《广告管理暂行办法》。 这些广告管理办法不同程度上对广告管理的范围、广 告发布的审批程序、广告收费标准等做了明确的规定。
美丽牌香烟广告
反映时尚追求的报纸广告 建国初期自行车还是稀罕之物,是时尚和新生活的象 征,有一则刊登在《天津日报》上的广告就是一对夫妻手 推着使用飞利浦牌自行车的场景,表现了当时人们对时尚 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此时期如《天津日报》等地方性报纸还出现了一些宣 传食品、酒类的广告。
飞利浦牌自行车
B.广播广告 本时期的广播广告主要是通过广播简单播送商品的 名称,性能,售卖的地址等。方式单一,内容简单。
2、现代的广告形式 报纸、杂志、路牌、橱窗、广播 A.传播内容:侧重于政治宣传和时事宣传 B.传播形式:发展实用、低价格、针对性强的广告形式
三、本时期的广告表现
1、商业性广告 A.报纸广告 格调单一的《人民日报》广告 此时期的人民日报广告一招生、出版物介绍、电影和 电台节目预告为主,也有少量生产资料、商场折扣广告。
精选第五讲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广告资料
20
1、许多城市的广告管理机关被撤销,广告公司被解散。广 告公司逐步萎缩、消失。 2、传播媒体 • 广播广告被取消;
• 报刊上保留少量的广告版面,用来刊登宣传政治书刊的“书刊 广告”和样板戏演出之类的“文艺广告”; • 户外广告备受摧残,特别是路牌广告,被政治宣传口号、形象 所代替,变成了政治宣传牌和语录牌。
21
3、品牌更名
在所谓破四旧的口号 下,绝大多数商标被列在 四旧之列,统统改名。许 多有传统的百年老店,被 当作封、资、修的黑货而 改名,老牌匾被砸烂。
22
广告形式
23
一、商标、包装、实物、馈赠广告
1、商标、包装广告
解放初期曙光牌葡萄汁酒商标
24
解放初期茴香粉包装纸 14厘米*9.5厘米
解放初期广东南海炮竹厂老商标 丰收牌寸半全红南山炮18装
4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广告(1949-1952)
1、颁布了新的广告管理 法规。
5
2、加强对广告行业的 领导。
6
3、广播广告经验交流会召开,重视 广播广告的作用。
7
4、发展了一些实用、低价、针对 性强的广告形式。
8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广告(1953-1956)
背景:
• 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一 个五年计划,从事大规模的经 济建设。 • 与此同时,开展了对资本主 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由于当时国家对私营工商业 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的经 济政策,广告公司的业务量骤 减。
33
1966年8月 向刘英俊同志学习
传播政治经济学视域中我国商业广告发展论文
传播政治经济学视域中我国商业广告发展研究摘要:我国商业广告的发展迄今为止已有三十余年,30年来生活在变、时代在变,广告也在变。
在中国广告发展的每个阶段无不深受着相关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影响打上某上时代独有的政治、经济烙印。
让我们循着变化的脚步去找寻中国商业广告发展的历程。
关键词:商业广告政治经济中国电视已走过了50多个年头,在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一路摸索,历经洗礼。
已然从以前的少不更事蜕变成如今的成熟稳重。
作为电视的衍生物--商业广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愈来愈紧密。
在市场经济情境下,广告是电视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
电视则是可供商业广告选择的重要的投放形式。
本文试图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域剖析我国电视商业广告的发展历程。
传播政治经济学是传播学的重要研究学派之一,其学术发展与资本主义商业和国家的壮大推动核心国家权势向世界其他地方扩展所造成的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不平等和帝国主义现象密切相关。
”传播政治经济学是分析媒介和传播系统与社会结构的关系密切,亦即媒介与传媒系统及内容是如何强化挑战和影响现有的阶级与其他社会关系,并强调经济因素对政治和社会关系的关键作用,审视所有权,支持机制(广告)和政府政策对媒体行为与内容的效果,强调结构性因素在劳动过程对传播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影响。
”[1] 也就是说,传播政治经济学是要关注两个主要的问题:一是分析政治压力和限制与传播与文化的影响。
换言之,政治和经济压力是如何左右传播的与形式的。
二是研究传播产业化在信息化全球资本积累进程中的上升地位。
基于上述学术视界,我们可以把我国的商业电视广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58--1979年)无商业广告阶段从1958年9月2日北京电视台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电视打上了被打上了国家的印记。
这一时期主要是以政治因素制约为主导的时期,建立在社会主义体制背景下的中国电视,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其特殊的重要的地位--党和政府的喉舌和宣传工具。
中国广告发展简史
中国广告发展简史一、奴隶社会及其以前的广告发展概况社会的第一次生产大分工,大约发生在原始社会的晚期距今约4000—10000年的新石器时代。
考古证明,我国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已由母系社会转向父系社会,而龙山文化则出现了农业、制陶、牧畜、手工业等经济生产部门的分工和显著发展,并发展出新的产业—制酒。
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者的社会分工,使剩余产品出现从而奠定了私有制的基础。
同时,由于劳动者的技术专业化倾向,使各个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所生产的产品品种和数量都不相同,劳动者总是倾向于从事自己所熟练的技术生产,因此,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开始出现产品交换。
随着生产分工的深化,生产的物质品类逐渐增多,剩余产品也随着增多,物质交换活动日趋频繁,交换品的种类和地域也不断扩大。
在黄帝时代,便出现了货币交换形式,以实物货币如牲畜、铜器、布匹和贵重装饰品作为等价交换物,取代了原始的物物交换形式。
为了把用来交换的产品交换出去,就必须把产品陈列于市场,同时,为了吸引他人,势必需要叫喊等。
实物陈列和叫喊是最早的广告形式。
这种形式的广告,至今还在流传,而其它的广告形式,大体又都是从这种广告形式中演变而来,只不过是采用了新的手段和工具,注入了新的内容。
奴隶社会时期,大约是在夏朝(约公元前21—前16世纪),在我国出现了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分工,行商阶层开始出现。
随着商业的发展,商品交换日趋频繁和广泛,开始出现城市和集市。
相传,我国最早的城市出现于夏禹时期。
在夏、商(公元前16—前11世纪)和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0年),据著名史学家吴晗考证,“周民中有一部分会做买卖的商人即殷遗民”,他们被迫集中在洛阳,被叫作“顽民”,经常被召集起来训话,过着被监视的生活。
他们被另眼相看,既无政治权利,又失去了土地,为了过日子维持生计,只好东跑西跑作买卖。
这种为贵族所小耻而又为庶民所不能为的行业,因为社会的需要,就成为殷遗民主要从事的行业了。
中国新时期广告事业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分析
中国新时期广告事业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分析1151110138 广告1 张海洋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而广告事业则是中国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
当今的中国的广告业,尚是一个包含无限潜力的新兴产业,尚处在一个需要大力发展的不完善阶段。
如果说十多年前的中国广告是纯粹的党和国家的耳目喉舌,那么当今的中国广告就是为商家代言。
而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新闻传播领域,广告的影响早已渗透于其方方面面。
西方传媒号称其脱离并独立于政府,拥有至高无上的“话语霸权”,是社会的“第四势力”,可是无论他们承认与否,在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里,广告商在一定程度上对新闻领域施加着影响,甚至随时都有可能点中传媒的“死穴”。
在我看来,广告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关键词:中国广告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我们先通过统计数据简要回顾一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告事业的发展。
1979年,全国广告行业从业人员为1000人左右,广告经营单位只有十几户,当年的广告营业额约1000万元,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随着商品经济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广告行业蓬勃发展,1981年广告营业额突破1亿元,1987年超过10亿元,1993突破100亿元,2011年则一举突破1000亿元大关,与此同时,广告行业的队伍也不断发展壮大,2004年广告从业人数已经超过93万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广告业在过去的32年间不仅发展迅速,而且广告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逐步提高,广告营业额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已经由1981年的0.02%提高到2004年的0.93%,提高了大约45倍这说明,广告业的发展速度明显超过国民经济总体的发展速度,我们将1981年~2011年全国GDP增长速度和经过价格调整之后的广告营业额,总体来看,32年间广告业快于国民经济整体的发展速度。
最终,中国还是进入了新时期的广告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1.广告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政治经济史论 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中国政治经济史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中国政治经济史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相信看完以下内容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希望能给大家能够喜欢我们,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属于上层建筑,它根源于经济,由经济基础决定,并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任何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或本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
例如,我国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我国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而我国的各项政治制度归根结底是为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经济利益服务的。
政治关系随着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也正不断走向深入,社会政治关系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和调整。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所谓经济,就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上进行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谓政治,就是指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为:第一,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第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第三,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文化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经济、政治和文化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其实这些书上都有,平时学习的时候要画重点去背诵就可以了,理解起来并不难。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广播电视与社会发展关系及如何有效提高舆论影响力-PPT精品文档
3、广播电视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A、广播电视的优势:
在中国,广播电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导力量。 相较于报纸,容易让受众理解; 传播速度快,覆盖率高; 说服力强,具有权威性。 互联网时代,曾经的劣势(不易保存)也被弥补,更加立体。 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文化形式之一,是整个社会文化的某种表征,其大众文 化特性、审美文化特性以及消费文化的特性,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第一部分 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广播电视发展推动力? 1、社会发展动力?
3、关系如何?
1、社会发展的动力
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
根本动力: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经济基础与 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问题; 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和革命; 最终动力:生产力则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
1、社会发展的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我们需要记住的一个观点: 科学技术既在现代对生产有着主导 和超前的作用,也是推动生产力发 展的重要杠杆。
大家都知道的例子:
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瓦特发明 的蒸汽机作为工业革命中的枢纽,对 世界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1、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发展中也有着重要历史作用
科技 政治 经济
群众
2、广播电视发展的推动力|
3、广播电视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B、广播电视在中国的社会功能
教化功能也是通过提供一种社会规范,通过对国家政策法规的上情下达,使 得公众能够达成共识,增强社会凝聚力;
2、广播电视发展的推动力|
A、中国广播电视术创新突破
技术在不断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 也为广播电视的发展、为产生新的社会 需要创造了想象平台; 社会在接纳且推广新技术的时候,又会 在这个过程中赋予新技术以社会——文 化的特征。
高中历史《新中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
高中历史《新中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
政治—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严重践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法律制度走向健全,民主制度重建并日益完善。
经济—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开展“一五”计划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计划经济体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与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相继展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中国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高速、稳定、繁荣发展。
外交—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新中国外交获得重大突破。
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20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在核能、航天技术、计算机应用、农业新品种研究等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人民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推动中国文艺工作者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
第1 页共1 页。
PEST分析模型及案例
PEST分析模型(PEST Analysis)PEST分析是分析企业外部宏观环境的一种方法。
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是指影响一切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力量、因素。
对宏观环境因素作分析,不同行业和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分析的具体内容会有差异,但一般都应对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技术(Technological)和社会(Social)这四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称之为PEST分析法。
PEST分析表PEST分析的内容(一) 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 Factors)政治环境包括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性质,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等。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社会性质,不同的社会制度对组织活动有着不同的限制和要求。
即使社会制度不变的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由于执政党的不同,其政府的方针特点、政策倾向对组织活动的态度和影响也是不断变化的。
重要的政治法律变量:•执政党性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政府的管制•税法的改变•各种政治行动委员会•专利数量•专利法的修改•环境保护法•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国防开支水平•政府补贴水平•反垄断法规•与重要大国关系•地区关系•对政府进行抗议活动的数量、严重性及地点•民众参与政治行为(二) 经济环境(Economic Factors)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内容。
宏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及其增长趋势,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变化情况以及通过这些指标能够反映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
微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企业所在地区或所服务地区的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储蓄情况、就业程度等因素。
这些因素直接决定着企业目前及未来的市场大小。
重要监视的关键经济变量:•GDP及其增长率•中国向工业经济转变•贷款的可得性•可支配收入水平•居民消费(储蓄)倾向•利率•通货膨胀率•规模经济•政府预算赤字•消费模式•失业趋势•劳动生产率水平•汇率•证券市场状况•外国经济状况•进出口因素•不同地区和消费群体间的收入差别•价格波动•货币与财政政策(三) 社会文化环境(Sociocultural Factors)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观点、价值观念等。
大众传播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精品)
第二章第一节1.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答: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类最基本的创造性活动——劳动。
劳动中的相互协作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早期人类发音器官的发达,经过漫长的进化和发展,终于出现了分音节的语言。
2.人类语言区别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根本特征是什么?答: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
人类语言的特性概括如下:(一力三性)1.人类语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它不仅能够表述现在,而且能够表述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够表述眼前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述在遥远空间发生的事情。
2.人类语言具有无限的灵活性,可表达任何具体的、抽象的甚至虚构的事物,在表达内容上几乎无任何限制。
3.人类语言具有发音的经济性,以有限的几十种元音和辅音,配之以声调变化,能够组合成数十万以上的语音单词。
这说明,人类能够以最小的体能消耗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音声能力。
4,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动物只能靠有限的声音和特定的化学或物理信号进行传播。
而人类可以不断创造出新词语、新概念、新含义和新的表达方法.并且能够将声音语言转换成文字或其他符号体系加以记录和保存;人类不仅创造了自己的生活语言,还创造出了科学语言、艺术语言以及以手语、计算机语言为代表的各种人工语言。
语言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历史。
综上所述,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
人类语言活动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进行能动改造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不断创造和发展着自身,不断开创着崭新的语义世界。
第二节1.人类传播经理拉那些发展阶段?答:1).口语传播时代2).文字传播时代3).印刷传播时代4).电子传播时代5).互连网传播时代2..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系统符号系统是什么?意义?答:1、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系统符号系统是:文字第一.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能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使人类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储存不再单纯地依赖人脑的有限记忆力;第二,文字能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打破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第三,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中外广告史第四章 新时期我国大陆广告
2、广告营业额大幅度增加
3、广告媒介迅速发展 4、广告法规和广告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5、广告教育和人才培养广开渠道并初见成效
6、广告业的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7、我国已开始在部分大城市与地区全面推行广告代理 制,使广告业逐步走向专业化、科学化与现代化 8、广告业的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应用取得初步成果
二、广告媒体开始恢复
三、广告公司开始恢复与发展
四、广告表现形式特点
•广告设计偏重手绘
•设计模式一般为“简单告白加艺术装饰” •影视广告开始出现,创意差,文字多
•虚假浮夸之风开始蔓延
第二节 新时期广告业发展概况与特色
1979年以后中国广告事业的新纪元应当是由报纸、电视及广播等 大众传播媒体最先开创的。
广告。1979年3月27日,又登出了精工表的整版广告。 • 1980年,王府井百货大楼的橱窗里陈列了松下电 器的家电组合形象,引起人们的争议,‚把中国青年 引向何方?‛ • 1985年,东芝巨型霓虹灯广告出现在上海国际饭店 楼顶。 • 1984-1985年间各地出现反对‚外商广告‛的学生 活动。 • 1985年,北京开始对长安街、机场等地外商的户外 广告进行限制。户外广告进入一个低潮时期。
第二节 新时期广告业发展概况与特色 新时期广告发展大事记: •《天津日报》于1979年1月14日在《天津日报》的第3版上,刊登了天津 牙膏厂五种牙膏产品(蓝天高级牙膏、富强牙膏、金刚牙膏、氟化钠牙膏、 美人蕉高级牙膏)的广告。这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报纸最早刊登的商品广 告,也是文革后第一条商业广告。 •1月23日,《文汇报》刊登第一条外商广告 •1979年1月28日,农历大年初一,上海电视台播出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条 电视商业广告——‚参杞补酒‛广告。该广告片也是在上海市美术公司的 倡议、协助下,由上海电视台新闻部用16毫米电影摄影机摄制,片长历时 达1分35秒。 •1979年3月5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在全国广播电台中,第一个恢复广播 广告业务。 •1979年3月15日,上海电视台又率先播出第一条外商电视广告——瑞士雷 达表广告。
论新时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文化新论MODERN ENTERPRISECULTURE12020.5MEC 论新时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创新与发展陈娟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党校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0)05-001-0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切入点实现政治文化创新,有机结合我国核心价值观与政治文化,在概念界定时比较两者的功能与结构,以多元化途径寻找符合政治文化创新原则的方法。
为实现新时代中国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发展的协调统一,以强大的精神动力与经济支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利条件。
一、正确认知新时代政治文化与和谐文化的关系实现社会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而建设和谐文化则是政治文化创新的前提,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任务,以其实际特征凝聚精神文明。
理论价值、心理的综合作为政治文化的主要体现,其与综合性定义有较为紧密的关联,行为与心理作为政治文化的体现方式,其在政治的基础上建立情感价值取向,全面引导着行为导向,而政治活动所形成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对于新时期中国政治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思想文化环境作为政治主体,主要内容过于复杂,综合的意识形态与心理对于政治现象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我国政治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在新时期中国成立后经历了数个阶段,不断深入的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为推动我国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新的政治认同作为转型时期内的重要因素,只有统一作用及方向才能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发展文化奠定良好基础。
政治文化创新应当以追求创新、崇尚创新为主要价值取向,有机融合人的思想行为及社会风尚,充分反应与反馈精神与心理层面,以和谐的氛围构筑政治文化。
在中国文化中政治文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延伸,而其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完全与政治文化现代化为实际内容,而其使人们能够理解政治文化中所具有的深刻意义,政治文化作为我党的重要突破,正确认知新时代政治文化与和谐文化的关系对于构筑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外广告史期末试题
一、填空题1.早期的社会广告:政治广告,军事广告,文化广告。
(P3—--4)2.标记广告反映了我国古代商品生产者最早的品牌意识和商标意识.(P13)3.最能代表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是文字广告中的招牌广告和商业对联广告。
(p30)4.鸦片战争前后,西方商品输入我国主要以日用品为主,广告形式多采用路牌广告和招聘广告。
5.鸦片战争之后,首开中文刊物登广告之先河的是《遐迩贯珍》中文报刊.6.1919年12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所招聘的导师之一徐宝璜,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全面的新闻著作《新闻学》。
7.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文革时期所有商业广告基本停顿.P103在文革期间政治广告盛行。
P1048.广告主、广告公司、媒介是广告市场中最基本的组成要素。
9.媒介是用以扩大和延伸信息传递的工具。
10.在生活形态碎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媒体,像一个完全为你度身定制的播放器,更注重分众化、定制化、互动性传播,用户之间可以交流和讨论,受众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内容。
11.国际广告以合资、独资、技术合作三种方式进入台湾。
P17212.香港地区广告从业人员的明显特点是年轻化、专业化.P21913.早在100年前,香港以出现广告牌,广告牌的三种类型为旗帜、木板、石柱。
P21414.公元前6世纪罗马建立奴隶制共和国,由于经济繁荣和广告活动的增多,在市场和街区兴起招牌和壁纸广告.15.古代的商标字号是从实物广告逐渐演变为象征性的标志.16.近代广告向现代广告过渡时期广告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标志分别是广告公司的兴起和新技术运用于广告领域。
17.空中广告借助于先进技术,在空中书写烟雾广告文字,注目率极高,但耗资巨大.18.北美广告之父是本杰明富兰克林 p24119.美国的广告公司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科学的组织及合理的分工,从而保证了高效率的经验体制和现代化的服务p24720.美国杂志的显著特点是日趋专门化 p25021.联邦贸易委员会是美国广告限制和管理方面最活跃也是醉又影响力的机构 p25522.九十年代以来日本广告界人士认为日本经济增长靠两个车轮推动,一靠技术革命,二靠情报活动。
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四大因素分析艺术组织的影响
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四大因素分析艺术组织的影响
1、社会为艺术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推动艺术的发展。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艺术的发展。
政策的鼓励、经济支持、文化的传播以及先进的科技,都会促进艺术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发展。
2、社会也会制约艺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政治方面。
落后的社会政治制度严重阻碍了艺术的发展,甚至使得艺术出现倒退,比如中国秦朝的焚书坑儒,欧洲中世纪的政治制度也严重打压了艺术的发展。
3、艺术对社会的影响艺术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文化审美功能,丰富着人们的文化世界,提高人的审美情操。
除此之外,艺术还具有其他重要的社会功能。
中国现代史(政治经济文化详细分类)
时段划分:过渡时期(1949——1956)主要线索与阶段特征:政治上,革命任务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国家性质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民主与法制建设开始起步。
经济上,通过三大改造消灭私有制,经济基础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过渡到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
阶级关系上,剥削阶级被逐步消灭或改造,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取代阶级矛盾。
文化上,毛泽东思想继续探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问题,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政治:民主法制建设: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通过。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祖国统一:对外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毛泽东形象地把它概括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在建国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0年初,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3年12月,周恩来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经济与社会生活:经济建设:1949——1952年,恢复国民经济。
1953年,中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1953——1956年,三大改造。
1956年,中共召开八大,制定正确的路线。
社会生活(衣食住行、社会风俗、大众传媒):1950年,中央政府制订《婚姻法》,实行婚姻自由和一夫一妻制。
大众传媒的变迁
①更主动、更便捷、更快速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②界面直观、声像兼备,表现力和感染力强 ③链接灵活,高速传输,使用方便 ④高度互动,双向传授,功能广泛 ⑤费用低廉
2.90年代风靡全球,发展为全球信息网(WWW)
A二战后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 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主因) B “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的需要(直因)
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邸报。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报刊业发展历程:
① 19世纪中期, 外国人在华办报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繁荣景象(旧民革)
▲外文:《中国丛报》(1832年) 《万国公报》(1868年)
③引发学习的革命,为教育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⑥突破空间限制,世界联系更紧密,加快经济全球化步伐
①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使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
必修三
5.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④改变人们娱乐、社交方式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三、互联网的发展——第四媒介
必修三
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影响国家经济安全 竞争加剧导致世界更加动荡不安 虚拟社会对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消极影响
不法分子传播影不良、有害信息、腐朽落后文化,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 使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 互联网比其它媒介更有潜力,但它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正确使用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关注网络文明,建设网络道德,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
6.存在问题:
7.启示:
对大众媒体发展的认识:(P75本课要旨) 报刊、广播、影视、互联网依次产生,大众传媒的发展是在科技发展进步带动下的结果。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种媒介手段发挥作用的程度各不相同。每种媒体都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空间,没有因某一种新媒介的诞生而在地位上受到削弱、被取代或丧失其作用。 媒介手段的进步使人们越来越快、越来越广地获得信息,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进而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娱乐与交往方式,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新时期广告事业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分析1151110138 广告1 张海洋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而广告事业则是中国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
当今的中国的广告业,尚是一个包含无限潜力的新兴产业,尚处在一个需要大力发展的不完善阶段。
如果说十多年前的中国广告是纯粹的党和国家的耳目喉舌,那么当今的中国广告就是为商家代言。
而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新闻传播领域,广告的影响早已渗透于其方方面面。
西方传媒号称其脱离并独立于政府,拥有至高无上的“话语霸权”,是社会的“第四势力”,可是无论他们承认与否,在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里,广告商在一定程度上对新闻领域施加着影响,甚至随时都有可能点中传媒的“死穴”。
在我看来,广告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关键词:中国广告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我们先通过统计数据简要回顾一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告事业的发展。
1979年,全国广告行业从业人员为1000人左右,广告经营单位只有十几户,当年的广告营业额约1000万元,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随着商品经济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广告行业蓬勃发展,1981年广告营业额突破1亿元,1987年超过10亿元,1993突破100亿元,2011年则一举突破1000亿元大关,与此同时,广告行业的队伍也不断发展壮大,2004年广告从业人数已经超过93万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广告业在过去的32年间不仅发展迅速,而且广告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逐步提高,广告营业额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已经由1981年的0.02%提高到2004年的0.93%,提高了大约45倍这说明,广告业的发展速度明显超过国民经济总体的发展速度,我们将1981年~2011年全国GDP增长速度和经过价格调整之后的广告营业额,总体来看,32年间广告业快于国民经济整体的发展速度。
最终,中国还是进入了新时期的广告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1.广告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2000年,广告经营单位已达70747户从业人员从1.6万人发展到641116人2.广告营业额大幅度增加。
2000年已达到712.66亿3.广告媒介迅速发展。
4.广告法规和广告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5.广告教育和人才培养广开渠道,并已初见成效。
6.广告业的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采用国际先进的技术装备广告策划为主导,以创意为中心90年代公关广告出现7.广告业逐步走向专业化、科学化与现代化。
8.广告业新技术新材料开发应用取得初步成果。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国新时期广告事业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一、广告与社会政治21世纪中国将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无论从何种意义来说,都要求我们把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建立新的伦理道德规范提到重要日程上来。
公益广告在帮助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生态挑战和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而经济发展过程又被理解为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数量的增长过程从而导致了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人们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忽视了社会全面发展的综合效益;还有的经济项目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短暂的经济效益,像生态平衡严重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能源日趋紧张等等,这些问题正在威胁着我们生存的环境和生活的质量。
政府已经意识到并越来越重视这些问题,提出并提倡在全社会建立节约型社会,倡导树立“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益”、“生态文明”、“绿色消费”等理念,从宏观上引导社会向着文明、民主、富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在这个过程中,公益广告无疑应该成为政府和社会公众进行规范社会行为、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念的重要宣传教育形式。
企业出于对自身社会生存的考虑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一种全新的企业理念产生了:企业取之于社会,回报于社会,企业应对社会负责。
企业界现在非常重视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并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态危机、社会热点等问题。
广告业须进行一场革命性的变革,从过去单一的商业广告中走出来,大力发展公益广告,大众传媒和广告人应积极参与社会文化的建设,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等全新的文明观念,疏导社会文化心理,建设新的伦理道德规范,以帮助社会全体成员在形成共同拥有的新的价值观念体系等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广告对媒体的政治影响是以经济为手段的。
在美国新闻界早已共识了一条普遍的“真理”:报道了一起空难意味着这家航空公司的广告将被立即撤出。
在这种情况下,恐怕记者会在广告效益和他们内心对于新闻的真实、客观原则中难以抉择。
而在西方国家的大选时期,那些广告主和大财团更是直接影响媒介的运作。
他们通过各种政治广告在媒体上大肆作秀和造势,这种极端的政治广告使传媒沦为其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之下的附属品和工具,使传媒一贯标榜的独立公正不复存在。
而传媒之所以唯命是从甚至俯首称臣,也无非是因为害怕失去广告份额。
不过,还是有传媒相对较少地受制于广告主的,这些媒介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和一些私人性质和小团体的经济支持,如英国广播公司,也就是著名的BBC。
但这种性质的媒体同样可以通过广告来扩大自己的收益。
这类媒体的公益广告相对丰富,其目标更多在于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
在中国,广告传播更多的是商业信息。
我觉得中国媒体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广告中的传播和宣传效果。
在中国受众的观念里,广告是难以和政治沾上边的。
而作为受众,对硬性的宣传有着本能的抵触和抗拒心理。
我们应该认识到,广告,作为一种形式多样、短小精悍的传播载体,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何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方式在广告中传递思想和传播观念,这需要一个不露痕迹的高超的传播技巧来达成。
这就为广告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这为我们新闻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如果可以在商业广告中发挥政治影响力,那么广告也许会成为新闻领域的又一个重大突破。
二、广告与经济几十年来,中国广告事业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逐步变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广告大国。
“广告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度量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风向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助推器。
”国家工商总局主管广告监管工作的副局长刘凡如此精彩而独到地概括了广告业在中国经济及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30年的发展中,中国广告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同时这种发展又是健康向上的。
中国的广告业发展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对消费生活、企业营销的信息传递和沟通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所有的媒体平台中,“互联网广告业有48%的成长,但是电视是最强的,100元钱有74元被电视挣走了,可以说,中国广告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广告,就没有有效的消费需求刺激,也就没有企业的营销,没有系统的品牌建立。
首先,中国广告发挥了重要的营销作用,是中国企业实现销售的渠道与工具。
没有中国广告,就没有企业的营销,更谈不上品牌的建构,中国经济就不能健康地发展。
其次,正是中国的广告养育了中国大量的媒体。
中国媒体的生存之源在广告,尤其是一些大型媒体。
最后,中国广告是中国消费的重要推动力。
现在中国的内需不足,这和产品信息传递不足,企业品牌建构不清晰有很大关系,这是中国广告受到压抑的必然结果。
众所周知,广告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广告费在GNP的比例问题,一直是现代经济学关注的焦点之一。
中国广告业近年发展之快,世界罕见。
联合国世界银行的几位著名经济学家在分析中国经济发展时,几乎无一例外地把中国广告业连续多年的高持续发展,特别时广告费在GNP的比例问题,作为非常重要的动力性因素。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据介绍,在80年代初,中国广告业几乎从零起步,当时全国广告营业总额只有1.1亿元,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广告业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长,1997年全国广告营业总额达462亿元人民币,1998年尽管遭遇了亚洲金融危机的重大影响,可全国广告营业总额还是突破了500亿元人民币大关,年增长率达到了7.8%。
广告费在GNP的比例已经从1990年的0.13增长到1997年的0.6,离0.7—0.8的平衡点只有一步之遥,递增速度已从80年代的平均40%—60%降至90年代后期的20%—25%。
从这一大的发展趋势看,中国广告虽然将告别高增长、高速度发展的辉煌时期,开始了相对平稳的发展,但发展速度仍将会在10%—20%间。
估在未来五年,广告营业额还会保持相当速度递增,至2002年,全国广告营业总额将达1300多亿元,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之一。
同时,全国广告经营单位已由1990年的8000多家发展到现在的6.1万多家,全国广告从业入员共达58万多人。
由此可见,在广告的诸多功能中,最大的功能,莫过于广告在市场经济中强烈的扩张作用。
我们应当在此前提下,深入地研究中国广告业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中所具的“引导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等其它重要作用。
然而中国广告业的起步相比国外起码晚70年,但迅猛发展的中国经济不允许有太多时间,让中国广告的发展一步踏上一马平川三、广告与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广告已不再只是一种促销手段,更是成为了一种文化载体,“广告是文化”的观念也渐渐为人们所接受。
而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国之间文化的渗透和冲突也变得越来越频繁。
广告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它不仅要在本国传播,而且要跨出国界,融入到世界经济文化的大潮流中。
也因此,广告传播中所带来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有目共睹,它是影响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安全,还是促进了各个国家间文化的交流?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探讨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目标与价值各不相同,并且经过长期积淀而根深蒂固,因此即使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多元化也是不会消失的。
相反,越是经济全球化,文化的渗透与冲突便越为激烈。
在这样一个时代,对广告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挑战在于广告跨文化传播不可避免地遭遇文化冲突,而机遇在于把这种冲突转化为双方共赢的策略。
机遇首先在于通过广告传播,应在更大程度上借鉴、吸收世界文明的先进成果。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广告意亦是如此。
其次,通过广告传播,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
世界上的成功广告都是通过传播本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广告传播的背后总是伴随着本土文化的呈现。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卓越贡献。
我们应始终把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作为广告传播的主要内容,将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使它成为走向世界的中国品牌。
应该来说,广告与文化是一个整体,一个好的广告必定运用了许多元素,民族的、现代的等等,甚至是相对立的两面,也有可能在同一个广告中出现。
注释:本文大部分原创,部分摘自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