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完美版
1.2文化与经济、政治正式版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教学设计一、设计本课的教学理念“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课堂教学设计是一个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理念、认知水平、教学方法、情感态度以及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是教师实现知识传递的一种智慧化的方式,也是一种艺术化教学境界。
从某种意义上讲,好的课堂教学设计是一节好课的前提和基础。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里的“发展”是指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分层发展和可持续、终身发展。
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宗旨,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努力做到四个调整:调整教学目标、调整师生关系、调整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调整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二、教材分析(一)本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
它与经济、政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文化不仅反映着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状况,而且以极大的反作用推动或阻碍经济和社会进步。
当今,文化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通过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的学习,增强学生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对本框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本框内容承上启下。
在学生学习了经济、政治与生活模块之后,今天又学习了文化的内涵。
本节课正是以上内容的落脚点和归宿。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思想政治课课本因其内容的特殊性,常编常新,与时俱进。
要想上好政治课,就应吃透教材,明确其编写意图、结构、重难点。
但绝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拘泥于教材,破其卷、取其神、消化教材、优化结构,才是我们对待课本的正确态度。
以此为指导思想,我们对本框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目的是让学生更主动地关注社会现实,提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这种处理超越了教书本身文本非束缚,体现出教师是在用教科书而不是教教科书。
教学设计就像在教材和学生之间“架桥”,既然是“架桥”,就要一头扎在此岸———教材上,另一头直通彼岸—学生的脚跟。
既要钻研教材,又要研究学生,才能备好课。
高中政治必修3教学设计14:1.2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
文化与经济、政治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分析:(1)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2)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生产力;(3)文化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及对公民政治素质和权利意识的作用;(4)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能力目标』(1)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
『情感及态度目标』(1)增强培养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2)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2、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教学难点』文化与政治、经济的相互关系三、教学设计『知识体系』『知识要点』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指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进行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以及经济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指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政治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相互影响)3、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学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对个人(国内):人们为了参加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②对国家(国际):世界范围内的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4、文化与综合国力:(1)文化在当代国际竞争中的作用和地位: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1.2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
材料三: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一书中指出:“在下一个世纪,采取侵略的代价将会更加高昂,而经济力量和意识形态的号召力将成为决定性因素。”
材料四: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在《失去控制》一书中指出:“削弱民族国家主权,增强美国的文化作为世界各国的‘榜样’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力量,是美国维持其霸权地位所必须实施的战略。”
2、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培养经济、政治的关系
难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
教学策略
通过幻灯片及基本教具展示情景材料,让学生回归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适时加以引导,采用讲授法、谈话法和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
入
新
课
巩固练习
同步练习
课后反思
这个框题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比较枯燥,但在课堂中我尽量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举了大量的例子特别是时政结合以及学生身边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有关内容。通过探究调动学生和主体性的发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2《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
课题
《文化与经济、政治》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1、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过程与
方法
通过幻灯片及基本教具展示情景材料,让学生回归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适时加以引导,采用讲授法、谈话法和讨论法相结合。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
完整版高中政治1.1.2《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精诚凝集=^_^=成就梦想▁▂▃▄▅▆▇█▉▊▋▌集体备课部分课题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中心发言人二、文化与经济政治备课时间第一周上课时间第一周教学目(一)知识目标 1 、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标融。
(二)能力目标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看法剖析问题的能力。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培育学生重视自己文化素质的意识。
2、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为加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
要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讲课方教师启示、指引,学生自主阅读、思虑,谈论、交流学习成就。
法讲课建讲课中经过展现文化素材和实例,让学生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议导入新前方我们初步认识了文化的涵义及其作用,从中能够看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它不一样样于经济、课政治,但是,它与经济、政治又密不能够分。
文化与经济、政治终归是如何的关系呢?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过教师活动:指引学生阅读教材第9 页资料,并思虑所发问题学生活动:踊跃思虑并谈论问题程教师谈论:这些资料表现了人类的文化、经济、政治生活内容,从中能够意会到,人们的经济、政治活动中浸透着文化的作用。
一、在经济基础上相互影响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事域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会合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响。
必然的文化由必然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经济、政治重要影响。
教师活动:指引学生阅读教材 10 页“专家谈论”资料,并思虑所反响的问题学生活动:踊跃思虑并谈论问题教师谈论:这段话说了然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文化固然由经济、政治决定的,担忧有相对独立性,它其实不于经济、政治绝对同步。
2、不一样样文化的作用、影响是不一样样的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败的文化则会阻截社会的发展。
教师活动:指引学生阅读教材 10 页“相关系结”资料,并思虑所反响的问题学生活动:踊跃思虑并谈论问题教师谈论:江泽民这段话从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文化的产生、发展、作用等方面,说了然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关系。
高中政治1.2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3
(1)材料一直接反映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2)从料一和材料二我国国民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中我们还应
得到什么感受和启示?
作业
整理知识点写在作业本上
反思
重
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难
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板
书
设
计
教学
环节
教 学 过 程
个 性
设 计
基础梳理: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的表现?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表现?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表现: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表现: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要求?
材料二:2000年,我国25至64岁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7.97年,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如1998年美国为12.7年,日本为12.3年。英国为11.9年,德国为13.5年。经过努力,到2020年,我国从业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将达到10至11年,但也只是高中水平。统计表明,25至64岁的从业人口中,我国75%的人是初中和小学水平,而美国86%的人是高中和高中以上水平。
拓展探究:
1.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所以,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2.材料一: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直接推动下,世界各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美国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003年已经上升到第4位。美国的影视业,已成为居于前列的创汇行业,与航天航空业和现代电了业并驾齐驱。近年来,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年产值近600亿英磅,从业人员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每年的出口额达80亿英镑。在日本,文化娱乐业的赢利已超过汽车工业的赢利。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1.2《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1.2《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本框教材分析】一、三维目标1. 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2)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以情景导析,并要求学生自主思考、讨论、合作探究。
综合运用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1)自学探究。
以课本的简单提示为线索,深入探究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探究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2)集体讨论。
针对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探讨我国应如何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竞争力;讨论为更好地应对文化竞争,作为中学生目前应做好哪些准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
(2)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培养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
(3)树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三、教学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四、教学建议在高一思想政治课的两个模块中,学生分别了解了经济、政治的基础内需,并在前一框题中懂得了文化的含义,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三者的关系的理性认识基本上是空白。
使用启发式教学法提出“文化是什么”的问题,让学生从最常见的文化现象去发现、思考,激发学生对文化生活的兴趣;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联系身边实际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加深对文化及其特色的理解。
【新课导入设计】导入一:探究导入2008年9月27日-29日,2008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隆重举行。
本届文博会与孔子文化节相结合,以“文化、创意、财富”为主题,努力打造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平台。
文博会设立济南和济宁两个会场,安排了博览交易、项目招商、文化节会、重要赛事、论坛讲座和宣传推广等项重要活动,文博会期间,济南和济宁两个会场参观各项展览和参加各项活动的总人数达 158万人次,参加签约仪式的 36个文化项目投资总额276.33亿元。
高中政治必修3教学设计3:1.2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
文化与经济、政治学习目标: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思前想后 温故知新: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上海世博会部分国家场馆“东方之冠”的中国馆电子动态版《清明上河图》罗马尼亚馆国家馆青苹果沙特经济实力强大,花12亿巨资,成为除中国馆之外的第二个吸引人气的国家馆:月亮船1、文化现象的特征?2、什么是文化?3、文化的特征是什么?4、文化的实质是什么?5、文化的力量是什么?探究一、下列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一:1893年,郑观应最早提出了在中国举办世博会的设想。
1910年,南阳劝业会召开时,更有人提出中国应在不久的将来举办“全球大博览会”。
对于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而言,这些设想只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是改革开放30年综合国力的充分体现。
没有改革开放积累起来的经济实力,中国无法举办如此规模的盛会。
上海世博会被称为“史上最贵的世博会”,直接投资为286亿元,如果加上配套建设投资,财政支出可达3000亿-4000亿元。
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
材料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体现。
在筹办和举办的过程中,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发挥体制优势,统筹协调,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做好各项工作 。
文化是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所决定。
材料三:世博会不仅是一次展示各国、各地区科技、文化特色的盛会,其背后更是一场“暗潮涌动”的经济盛宴。
据专家估算,上海世博“产出影响”794.77亿元、“增量消费”468.64亿元其经济产出效益抵得上3个北京奥运会 。
材料四:世博会还是一个外交盛会 ,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平台。
“和谐世界,从邻开始”。
我们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大力促进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1.1.2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人教版必修3)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一、教材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的教学内容,本课主要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分析: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生产力;文化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及对公民政治素质和权利意识的作;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二)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三)情感、态度、值观目标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三、教学重点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1、自学探究。
以课本的简单提示为线索,深入探究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探究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2、集体讨论。
针对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探讨我国应如何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竞争力;讨沦为更好地应对文化竞争,作为中学生目前应做好哪些准备。
六、课前准备1、材料搜集与整理2、导学案的印制七、课时安排:1课时(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文化以及文化的作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文化、经济、政治三者的关系,我们来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探究活动一: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
(1)你能对上述活动按经济、政治、文化分类吗?(2)也许有些内容难以归类.你的理由是什么?(3)你和你的家人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能够从中感受到文化的作用吗?探究提示:(1)经济活动包括:到银行贷款买房或承包一片林地、开一家小餐馆。
教学设计18:1.2 文化与经济、政治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的关系,以及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
2、能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
3、能够领会文化已成为各国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懂得各国要不断加强文化建设与发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文化竞争的意识。
2、树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与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学情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3第一单元第二个框题。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文化的含义,初步体味了文化的魅力,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因此,本框题在文化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学好这个框题为学好以后的知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学生对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明白,对以后分析文化生活更全面更准确,增强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
而且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明白掌握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以使其更加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
本班学生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了,学习能力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因为经过一年的高中学习生活,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和适应高中知识的方法。
但是,出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很容易急功近利,没有耐心,不能持久的听一节课,容易注意力涣散,效果不是很佳。
所以我在教授新课时须得耐心,不能急躁。
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导入】情景导入播放美国电影《变形金刚4》片段导入新课【讲授】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活动一:《变形金刚4》给我们的文化思考:1、为什么美国能“导演”变形金刚二十多年的传奇生涯?2、“变形金刚”被成功地搬上大银幕,圆了谁的梦?3、文化的发展是否始终与经济、政治的发展是同步的呢?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一、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教学设计17:1.2 文化与经济、政治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意义。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总结出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已经成为当前国国际竞争的重要砝码,从而提高参与文化活动的自觉性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文化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自觉抵制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侵蚀,在实践活动中宣传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危机感、使命感和责任心。
教学重点1、重点: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学时难点2、难点: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活动【导入】文化与经济政治上一节课我们一起体会了文化的魅力,我们知道,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
课堂探究:第9页问题:你能对上述活动按经济、政治、文化分类吗?学生:经济活动4,政治活动1、5、7,文化活动2、6。
老师: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他们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活动】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由韩国电影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后期,韩国电影迅速发展,而且票房也超过了许多好莱坞的大片,拥有千万观众,为世界人所喜爱,特别是中国的观众。
但是韩国电影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回顾它的发展史,我们会看到100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是它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韩国电影一直由“三星”“大宇”“现代”等大财阀所垄断,他们既不料及电影艺术,也舍不得为电影投资,所以韩国电影处于低迷时期;亚洲金融风暴之后,这些大财阀濒临破产的边缘,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为他们提供了资金,但要求他们推出电影行业,回归自己的核心产业,这种垄断的局面被打破之后,一些新兴的电影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了起来,他们瞄准市场、加大投资、不断创新,走了一条商业化的发展道路。
为韩国电影注入了一股活水,整个电影市场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材料二:当然除了财阀的推出,政府在电影的兴起中也居功至伟,他们给予电影很大的支持,他们调整了分级审查制度,使韩国电影工作者有了更多的创作空间和自由韩国的电影行业迎来了一个春天!思考:由此我们看到经济和政治会对文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结论: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了一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高中思想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1.2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并识记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感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和作用2. 能力目标:通过材料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提高运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文化竞争的意识;树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 难点: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三、教学过程(一)旧知回顾:1、文化的内涵2、文化的特点3、文化的实质及作用4、社会生活的三个领域教师活动:检查旧知,导入新知:(二)课堂导入:温故知新①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考虑我这一票投给谁②参观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③某女生购买“大白”作为生日礼物④ G20 国杭州峰会期间,各国领导人不仅签署了一系列经贸协议,还在杭州西湖景区观看《最忆是杭州》实景演出交响音乐会。
教师活动:①让学生自己思考一分钟,就其中的④为例进行分析,从而师生得出结论:文化与经济、政治都有密切的关系。
(三)课堂探究:重点突破: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运用《战狼2》作为背景材料材料一: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实力;中国政府的支持…… 据悉《,战狼2》总投资约1.5 亿元。
重型武器方面得到军方全力支持,原南京军区某部的59D 坦克在影片中倾情出演;解放军某个海外保障基地吉布提基地建成投入使用,为影片中的中国海军部队提供部分后勤保障,影片的立项拍摄和后期审核得到了广电总局的大力支持.....材料二:《战狼2》最终以56.83 亿元的成绩,创造国产电影最高票房纪录。
不仅让我们看到优质电影的经济效应,更看到了背后的社会效应。
《战狼2》它所内含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认同情绪,符合、呼应了国势和民心,成为中国崛起的时代隐喻,也是中国梦的集体表达。
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自主思考回答,阐述观点和理由。
从而得出结论: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高中政治必修3教学设计1:1.2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内容』:《文化与经济、政治》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Ⅲ—《文化生活》的第一课第二框的内容。
『教材修改部分及说明』:1、第10页第一段经济、政治、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中的“基本”删掉,因为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大建设,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五个领域中的三个,没有表述说明哪几个是“基本”。
”2、第10页,把原书中的两个专家点评位置互换。
因为正文第一段是说明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从理论角度、宏观视角对它们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因此这里应该跟原书中讲决定作用的第二个专家点评。
第二段正文分析了具体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从文化的反作用角度说明三者关系,因此应跟论述文化反作用的第一个专家点评3、第10页正文最后一段,“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修改为“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调整顺序,增强逻辑性。
4、第11页,正文第二段“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后”加入“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因为,十七大报告强调文化重要性用了三个“越来越”,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又增加了“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学情分析』:本框涉及的内容,理论性较强,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实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动材料,化理性为感性,变抽象为具体,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活动。
『设计思想』:(一)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觉得“政治课内容就在我身边”教学过程活动化,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体验所学的内容(二)教学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自主学习(三)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2、理解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位(2)过程与方法:通过幻灯片及基本教具展示情景材料,让学生回归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适时加以引导,采用讲授法、谈话法和讨论法相结合。
1.2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
1.2 文化与经济、政治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二)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
2、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
二、教学的重难点重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三、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初步了解了文化的涵义及其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它不同于经济、政治,但是,它与经济、政治又密不可分。
文化与经济、政治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页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这些材料表现了人类的文化、经济、政治生活内容,从中可以体会到,人们的经济、政治活动中渗透着文化的作用。
材料一:采集-狩猎文化“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韩非子《五蠹》)游牧文化逐水草而居。
“蒙古包,勒勒车,马镫一踩走四方。
”农耕文化农业神——神农氏。
工业文化工业革命的到来带来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先进的通讯工具和传播手段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探究一:采集-狩猎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工业文化的发展过程说明了什么道理?一定类型和阶段的文化形式,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不同的生产方式下,形成各自相应的文化活动。
可见,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密不可分。
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探究二:古代的皇帝虽然可以每天载歌载舞,但却无法欣赏到今天的中国好声音,根本原因是什么?经济高涨的结果。
(1)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高中政治必修3教学设计13:1.2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
文化与经济政治探究2:古代的皇帝虽然能够成天载歌载舞,却无法欣赏到我们今天的超级女声,为什么?这种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给经济和政治以重大影响。
材料三: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0年前还居于第12位,现已上升到第4位,美国的影视业,已成为全美居于前列的创汇产业,与其航天航空业和现代电子业并驾齐驱。
在美国400家实力最强的公司中,有1/4是文化企业。
材料四:2000年,我国25至54岁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97年,而美国为12.7年,日本为12.3年,英国为11.9年,德国为13.5年。
统计表明,25至64岁的从业人口中,我国75%的人是初中和小学水平,而美国86%的人是高中和高中以上水平。
探究3: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人才、教育、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材料五:一位美国前总统说:“我们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充。
这是一种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力量。
”春秋时期的老子也说:“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探究4: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从国内来说,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文化;从国际来说,文化关系到国家安全。
材料六:“袖珍超级大国”——以色列发展之谜探究5:以色列成为“袖珍超级大国”的原因何在?这说明了什么?从中我国可以得到何种启示?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以色列重视文化的力量,注重提高文化竞争力,从而使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这说明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作为我国,必须发展先进文化,大力弘扬民族精。
创新学案:1.2文化与经济、政治
《文化生活》学习方案创新设计第一课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学习目标】⑴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⑵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学生辩证分析能力【学习重难点】1.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2.文化与综合国力。
【强记知识点】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伴随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
这使得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文化生产力是指具有一定智能和知识的劳动者,运用和掌握文化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
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5.文化与综合国力(1)重要性: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2)必要性: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3)应对措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原创]林老师高中政治教学博客作品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学生活动:阅读P9材料,对材料中的活动按经济、政治、文化分类。
(1)经济活动包括:到银行贷款买房或承包一片林地、开一家小餐馆。
政治活动包括: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考虑“我这一票投给谁”;就交通管理或环境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文化活动包括:参观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
参加一项精神文明共建活动。
(2)到市场上购物、挑选中意的商品,旁听一次“听证会”两项活动不易归类,因为到市场购物,我们可能是去购买文化产品,如书籍,音像制品等等;而听证会包括立法听证会(这既属于政治生活,也属于文化生活)、价格听证会(既属于政治生活,又属于经济生活)等;(3)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文化的作用。
参观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我们会受到科学的熏陶,感受到文明古国丰厚的文化积淀;参加军民精神文明共建活动,我们会体会到丰富多彩的军营文化。
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2.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经济是基础,为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奠定物质条件,政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归根到底要受到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
离开了经济这个基础,物质文明上不去,政治文明和文化建设就因失去基础而成为一句空话。
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中,经济处于基础和中心的地位。
另一方面,一定的社会文化反映着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状况,经济和政治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学生活动:辨析: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所以,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答案:①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
所以说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是正确的。
②另一方面,一定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它还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所以认为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是错误的,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把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辩证关系。
也可以让学生谈谈对“管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认识,答案跟上面是差不多的。
而且这一句话是常用来考试的。
点评:文化并不是与经济亦步亦趋的,例如春秋战国时代,经济并不是很发达,但文化却是很发达,出现了诸子百家,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都起源于这个时代。
而我国的香港,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却被人称为“文化沙漠”,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很快,但文化方面的进步却还比不上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举例:中国的发展一直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西方的发展则深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②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给我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后来发生的“五四运动”就跟它有密切联系。
相对于“新文化”的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封建文化”,封建很多文化都是不讲人性的,比如女人裹脚,大家知道是怎么裹的吗?生:(比手划脚的想说明白。
)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裹脚到最后有多大?生:三寸。
师:三寸是很难达到的,就说是四寸吧,那大家觉得四寸是多长呢?生:十多厘米。
师:一般我们人类中指的中间一节就相当于一寸,所以三寸金莲的小脚就只有十厘米多一点。
(用手比一个大概多长)生:哇!师:那么,大家来思考一个问题,要怎么裹脚才能裹到这么小脚呢?生:用布缠呀缠呀!师:没有那么简单,要想脚缠到成年后只有三寸,那就必须从小就缠起,但小时候的脚也不只三寸了,这就必须把脚指头弄折,不让脚指头生长,然后用布包得紧紧的(学生“啊”)这样长大了才有可能是三寸金莲,三寸金莲有什么好处呢?生:这样走路就很小步,感觉很轻盈。
师:封建社会的变态男人就会觉得那是一种美。
(对于上面的问题,有些学生会答“看起来很美”,老师讲课时要注意,不然可能这句话分析下去,学生们就会认为他是变态男人了)这种文化以女人的痛苦来取悦男人,是很不人性的做法,而且这样会使到女人失去一部分劳动力,对社会的进步是非常不利的。
潮汕地区到现在为什么还这么落后呢,这也跟我们这边的文化是分不开的,我们这边的人很多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而且还有“多子多福”的思想,这两种落后的思想结合在一起,就使到我们这边的计划生育搞得很不好。
我们这边一个家庭三四个孩子的是很常见的,我还看过一个家庭有八个孩子的,因为第一生的是女的,想生个男的,就把她取名为“招弟”;但第二个还是女的,取名为“再招”;第三个还是女的,取名为“还招”;……到了最后一个还是女的,只好取名为“绝招”。
(学生哈哈大笑)孩子一多,家里的负担就重,这边当然就穷了。
有些家庭本来就穷,孩子又多,所以很小的时候就没让孩子读书了,结果这些孩子很小就进入社会,有些就走上偷窃抢劫的道路,这也是我们这边治安不好的一个主要原因。
所以说,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科技是文化中的非意识形态组成,它在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加强。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愈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
全球首富比尔·盖茨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首富,离不开微软公司的技术,没有“Windows”操作系统这个技术,就没有排名在全球500强前列的微软公司,也就没有了全球首富比尔·盖茨。
(2)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
今天的知识经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人才的培养是关键。
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
(3)文化消费日益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在美国,电影、电视和音像出版等总收入已经成为出口创汇高于航天业的第一大产业,占据了40%以上的国际音像市场份额。
单是好莱坞一部影片《泰坦尼克号》,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后,就赚回了约20亿美元的票房收入。
美国文化产值更是占了本国GDP的1/5左右。
目前,英国文化产业年均产值600亿英磅,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约为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的两倍;日本一年的文化产业销售额是11万亿日元——相当于该国钢铁业的两倍、汽车业的一半。
(在这里,为了讲得更有互动性,可以举一些国内电影,如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三部电影就取得了6亿多人民币的票房收入。
还可以让学生举出美国、日本有那些文化产品比较受欢迎,我有让他们举,课堂气氛很好,不过要看时间允不允许了。
我还讲了《泰坦尼克号》的制作过程一些比较有趣的事。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1)文化与民主政治相互交融,人的文化素质影响政治文明的发展。
一方面,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包括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思想文化等内容。
政治文明的发展受一定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另一方面,文化素质影响公民政治权利的行使。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文化水平提高了,人们受到的教育、接受的信息就越多,活动的领域就越广,民主法制和权利意识就越强,这些都会影响人们的民主素质和民主水平,使人们更好地进行政治参与,行使民主权利。
列宁有句话:“文盲是处于政治之外的”,所以必须教会他们识字,不识字是很难参与我们的政治生活的。
如果一个人连字都不认识,很难想像他怎么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
(2)文化霸权主义文化霸权主义这个词一看就知道是文化与政治相交融。
它的意思是这样的: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
大家知道有那个国家有文化霸权主义的行为吗?生:美国。
师:一讲到文化霸权主义,大家就会马上想到美国,毕竟美国的媒体是全球最强大的,想推广它的文化并不难,而且还有大量的文化产品出口,经济出口也渗透着文化的出口。
举一个简单例子:我们中国菜应该说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菜,但在中国的餐饮业里,排名第一名和第二名的都不是中国菜,而是麦当劳和肯德基,第三名有可能还不是中国的,可能是必胜客,但这个没有具体依据,只是猜测。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去这些店吃东西,以为那是一种地位和时尚的表现,却不知麦当劳和肯德基在欧美国家里有“垃圾食品”之称,吃太多不利于人体的健康。
但这也说明了美国的饮食文化已成功渗透到中国来了,与之对应的是可乐文化渗透进来。
美国的好莱坞大片是全世界都很有名的,但美国大片里面总是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比如“个人主义”“救世主”的观念,在很多好莱坞大片里,常常都会有个人英雄,比如《蜘蛛侠》、《蝙蝠侠》《超人》《未来战士》《黑客帝国》等等,这些人物都被描绘成救世主,最突出的一部是《007》系列的,007是一名特工,他常常到各国去干掉那些危害到世界和平的坏蛋,这会让人产生错觉,以为世界有什么灾难,都要美国出面,美国像是世界警察一样有责任要拯救世界。
这些思想是很危险的。
(其他的文化侵略还有衣着,音乐,电视剧等等,可以依上课的进度选择讲)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过渡:从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国都在重视发挥文化的力量,而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也是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
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我们学过的上一本书《政治生活》说道,我们当前的国际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