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fe9d1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4.png)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 掌握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
3. 了解中国文化在经济、政治领域的应用。
【教学重点】1.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 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
【教学难点】1. 怎样理解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
2. 如何评价中国文化在经济、政治领域的应用。
【教学方法】1. 提问式教学法。
2. 想象演绎法。
3. 创设情境法。
【教学内容】一、引入通过导入一些与文化、经济、政治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对文化、经济、政治的关系进行思考,然后说一下今天的教学目标。
二、探究1.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并汇报成果。
(2)解释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包括文化的传承、文化的转化、文化的创造等方面。
2. 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
(1)以领导力为例,说明文化对领导力的影响。
(2)以企业文化为例,说明企业文化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3)以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的关系为例,说明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三、拓展1. 介绍中国文化在经济、政治领域的应用,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经济概念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文化领域的影响等。
2. 普及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如中国书法、中国绘画、中国音乐等。
四、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生需要认识到文化、经济、政治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也需要从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经济、政治领域的应用。
【板书设计】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在经济、政治领域的应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1.2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1.2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c9607558fafab069dc02f7.png)
材料三: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一书中指出:“在下一个世纪,采取侵略的代价将会更加高昂,而经济力量和意识形态的号召力将成为决定性因素。”
材料四: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在《失去控制》一书中指出:“削弱民族国家主权,增强美国的文化作为世界各国的‘榜样’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力量,是美国维持其霸权地位所必须实施的战略。”
2、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培养经济、政治的关系
难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
教学策略
通过幻灯片及基本教具展示情景材料,让学生回归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适时加以引导,采用讲授法、谈话法和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
入
新
课
巩固练习
同步练习
课后反思
这个框题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比较枯燥,但在课堂中我尽量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举了大量的例子特别是时政结合以及学生身边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有关内容。通过探究调动学生和主体性的发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2《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
课题
《文化与经济、政治》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1、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过程与
方法
通过幻灯片及基本教具展示情景材料,让学生回归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适时加以引导,采用讲授法、谈话法和讨论法相结合。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
高三政治必修二《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必修二《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34dd84852458fb760b56af.png)
教学准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道德典范与时代发展的关系;把握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作用和主要内容;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能力目标:让学生在分析、归纳信息的过程中,掌握处理与分析信息、获得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提高交往的方法与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自觉树立“三观”;形成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学会运用“八荣八耻”评价有关社会现象和身边的事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教学难点: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10.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图片导入,长江大学10余名大学生结成人梯营救落水少年,3人溺亡。
通过大学生对落水儿童营救牺牲所引发的思考,从而提出问题:“为了救两个小孩子,牺牲了三个大学生,值得吗?!”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一、我心目中的道德典范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道德典范。
在你看来,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②你还能举出至今仍具有生命力的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吗?①他们都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
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时,舍己为人,公而忘私,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业做出巨大贡献。
②“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等等。
通过以上探究活动,我们进一步明确了:1、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2、道德典范具有时代性。
不同时代的道德具有不同的内涵。
今天,我们把培育“四有”公民,作为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要联系新时期新阶段的实际,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课 第二框 文化与经济、政治 名师公开课精品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课 第二框 文化与经济、政治 名师公开课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893431a2161479171128df.png)
项目内容课题文化与经济政治修改与创新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1.认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理解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位。
(二)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比较分析的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任务的重要性,从而增强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及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教学准备根据新课程理念要求,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按照体验感悟事实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二、文化与经济、政治材料一、据了解,为购买“超级女声”节目冠名权,蒙牛乳业投入了2800万元。
在竞得冠名权后,为了投放“超级女声”标志的公交车体、户外灯箱、平面媒体广告,蒙牛又追加了将近8000万元的投资。
另据了解,2005年蒙牛向市场投放20亿袋印有“2005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的产品,销售额在20亿元左右,其中广告和促销费用超过1亿元。
材料二、在拉美和亚洲,一些流行歌星、影视巨星、能言善辩或外形很酷的候选人凭借着“剧场效应”,高票当选为议员或政府领导人。
阿诺-施瓦辛格出生在奥地利,原先以健美为职业,后来步入影坛并主演了《魔鬼终结者》、《蒸发密令》等一系列知名动作片,他曾被誉为“世界上最强壮的男人”。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2003 年10月7日举行的历史性的罢免选举中,原任民主党州长戴维斯被罢免,而共和党候选人施瓦辛格则轻松地击败了民主党候选人、副州长巴斯特曼特而当选为新州长。
探究1、“超级女声”属于什么现象?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探究2、古代的皇帝虽然能够成天载歌载舞,却无法欣赏到我们今天的超级女声,为什么?这种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给经济和政治以重大影响。
高中第一课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
![高中第一课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6f3fc2be1e650e52ea99ea.png)
第一课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NO:2编写者:徐敏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2、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
2、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三、【方法点津】: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四、【教学建议】教学中通过展示文化素材和实例,让学生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初步了解了文化的涵义及其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它不同于经济、政治,但是,它与经济、政治又密不可分。
文化与经济、政治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页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这些材料表现了人类的文化、经济、政治生活内容,从中可以体会到,人们的经济、政治活动中渗透着文化的作用。
一、在经济基础上相互影响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经济、政治重大影响。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页“专家点评”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这段话说明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文化虽然由经济、政治决定的,担忧有相对独立性,它并不于经济、政治绝对同步。
2、不同文化的作用、影响是不同的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页“相关连接”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江泽民这段话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产生、发展、作用等方面,阐明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关系。
高中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必修3
![高中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cb63f63cb7360b4c2e3f64bc.png)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平阴县第一中学:古草大哥一、教学内容要求本框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的第二框题。
1、课程标准:本框主要体现了课程标准 1.2“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的要求。
2、基本观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3、重点、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4、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知道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位(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把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同教材中的理论观点紧密结合,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了解文化建设对经济和政治建设的重要作用,树立起对党和国家政策的理解和支持;结合我国文化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体会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任务的重要性,主动投入到先进文化的建设中来。
二、教学活动过程:全中国人民都在期盼2008,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视着2008;因为?——二OO八年,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将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
(这是十三亿华夏儿女,遍布全球的所有炎黄子孙共同的心愿)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中国人民经历了太久的等待,作出了太多的努力,积聚了太深的奥运情感。
回顾2001年7月13日那个夜晚,我们永远都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1、录像:申奥成功的难忘瞬间。
思考:申奥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学生回答:申奥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升、综合国力的增强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化与经济政治的一种什么联系?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事实上,奥运地位是国家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晴雨表。
政治和经济的影响作用对奥运会兴衰起落、停滞发展和举办国的地位、参赛国的成绩发挥得淋漓尽致。
高中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精选范文
![高中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精选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244438bde80d4d8d15a4f9b.png)
高中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精选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了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希望能帮助你们。
高中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精选范文一一、教学内容(一)课题: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政治第三册《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文化与经济、政治”(二)主要学习内容: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在经济基础上相互影响: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不同文化的作用,影响是不同的。
二、学生分析:在高一思想政治课的两个模块中,学生分别了解了经济、政治的基础内需,并在前一框题中懂得了文化的含义,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三者的关系的理性认识基本上是空白。
三、设计思想(一)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觉得“政治课内容就在我身边” 教学过程活动化,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体验所学的内容(二)教学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自主学习(三)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二)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2、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培养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 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导入新课:引导学生阅读P9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点评:人们的经济、政治活动中渗透着文化的作用阅读材料,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请学生推荐对自己影响力或最喜爱的文化活动或文艺形式积极发言体会“政治课内容就在我身边”,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过渡到下一步内容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在经济基础上相互影响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引导学生阅读P10“专家点评”,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高二政治《文化及经济、政治》说课教案稿
![高二政治《文化及经济、政治》说课教案稿](https://img.taocdn.com/s3/m/859c9edf0066f5335b812131.png)
高二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讲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今日我要进行讲课的框题是《文化与经济、政治》。
接下来我就对本课进行剖析与说明。
一、说教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 3 第一单元第二个框题。
在此以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文化的含义,初步体会了文化的魅力,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所以,本框题在文化生活中拥有不容忽略的重要的地位。
学好这个框题为学好此后的知识打下坚固的理论基础,并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经过本课的学习,是学生对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更为清楚理解,对此后剖析文化生活更全面更正确,增强学生的辩证剖析能力。
并且经过学习本课,让学生理解掌握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以使其更为努力学习,未来为国家做贡献。
(二)说教课目的课程标准要求:评论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想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互相交融的意义。
依据本教材的构造和内容剖析,联合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构造及其心理特色,我拟订了以下的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文化与经济、政治互相影响和互相交融的关系,以及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中的重要地位,培育学生的辩证剖析能力。
(2)能够列举生活中的案例来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互相影响和互相交融。
(3)能够领悟文化已成为各公民族凝集力和创建力的重要源泉,懂得各国要不停增强文化建设与发展。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过讲堂学生列举各样文化活动以及直接参加文化生活,对这些文化活动的剖析研究,让学生课后采集当地文化家产发展的有关数据资料,使学生掌握剖析资料、综合比较、实践参加、采集整理资料的过程、方法与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互相交融的特色,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文化竞争的意识。
(2)建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与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
(三)说教课要点与难点及依照本着高中新课程标准,我确定了以下的教课要点和难点。
2022年高二政治教案112《文化与经济政治》(新人教版必修2)
![2022年高二政治教案112《文化与经济政治》(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7be2fcddccbff121dc368338.png)
第二框题文化与经济、政治一、【课程标准】:1.2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二、【新课教学】:〔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根底上◇课堂探究: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
(1)你能对上述活动按经济、政治、文化分类吗?(2)也许有些内容难以归类.你的理由是什么?(3)你和你的家人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能够从中感受到文化的作用吗?◇探究提示:(1)经济活动包括:到银行贷款买房或承包一片林地、开一家小餐馆。
政治活动包括: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
考虑。
我这一票投给谁〞就交通管理或环境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文化活动包括:参观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
参加一项精神文明共建活动。
(2)旁听一次“听证会〞、到市场上购物、挑选中意的商品两项活动不易归类,因为听证会包括立法听证会、价格听证会等;而到市场购物,也可能是到文化市场选购书籍、艺术品等。
(3)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文化的作用。
参观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我们会受到科学的熏陶,感受到文明古国丰厚的文化积淀;参加军民精神文明共建活动,我们会体会到丰富多彩的军营文化。
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根本领域2.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经济是根底,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小辞典: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与经济根底相对应的范畴,指社会的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局部。
政治上层建筑亦称实体性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
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效劳于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一课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一课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764b266b52acfc788ebc90c.png)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一课第二框(第2课时)教学设计---1.2《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文化与经济、政治》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Ⅲ—《文化生活》的第一课第二框的内容。
【教材修改部分及说明】:1、第10页第一段经济、政治、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中的“基本”删掉,因为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大建设,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五个领域中的三个,没有表述说明哪几个是“基本”。
”2、第10页,把原书中的两个专家点评位置互换。
因为正文第一段是说明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从理论角度、宏观视角对它们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因此这里应该跟原书中讲决定作用的第二个专家点评。
第二段正文分析了具体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从文化的反作用角度说明三者关系,因此应跟论述文化反作用的第一个专家点评3、第10页正文最后一段,“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修改为“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调整顺序,增强逻辑性。
4、第11页,正文第二段“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后”加入“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因为,十七大报告强调文化重要性用了三个“越来越”,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又增加了“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学情分析】:本框涉及的内容,理论性较强,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实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动材料,化理性为感性,变抽象为具体,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活动。
【设计思想】:(一)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觉得“政治课内容就在我身边”教学过程活动化,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体验所学的内容(二)教学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自主学习(三)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2、理解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位(2)过程与方法:通过幻灯片及基本教具展示情景材料,让学生回归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适时加以引导,采用讲授法、谈话法和讨论法相结合。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 第一课 第二框 文化与经济、教案苏教版必修2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 第一课 第二框 文化与经济、教案苏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016ed8d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12.png)
文化与经济、政治目标展示:1、认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关系2、知道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3、感受文化的力量,体会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任务的重要性方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教师部分点拔一.自学指导:〔一〕知识体系:〔二〕知识梳理: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和的反映。
2、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有其自身的和。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1〕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2〕图书出版、影视音像等迅速崛起,更加丰富,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1〕随着某某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
〔2〕世界X围内反对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文化越来越成为和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的重要因素。
2、积极搞好文化建设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人民,提高国家,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不竭的和强大的。
快乐探究:材料一: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顺利升入太空,并首次实现宇航员太空漫步。
这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经济地位,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材料二:航天技术的发展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是中国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多次公开阐明:中国过去不称霸,将来强大了也不称霸。
运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的知识说明,我国“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的重大意义。
三.课堂检测:1、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世界人民看到了一个古老而又焕发青春活力的中国,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与合作,具有重大的意义。
高中政治优秀教案:文化与经济、政治
![高中政治优秀教案:文化与经济、政治](https://img.taocdn.com/s3/m/a1b9ff0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69.png)
高中政治优秀教案: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目标•了解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了解政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掌握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这些图片或视频有什么共同之处?–这些图片或视频有什么特点?•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会关注这些内容。
讲解•通过教师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文化、经济和政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基本关系。
•重点讲解如下内容:–文化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社会思想、价值观、习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软实力。
–经济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物质生产和消费活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硬实力。
–政治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权利、权力和组织形式,它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治理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
•引导学生理解文化、经济和政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文化既是一项特别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同时,经济也反作用于文化,使文化更加繁荣发展。
–政治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的稳定,让经济和文化更好地发展,但也需要经济和文化的支持。
实践•分组让学生通过互相讨论和研究文化、经济和政治在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特点、发展和相互关系。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并参与到讨论中来。
•针对政治与经济的影响,可以选取一个实例,例如:–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美国历史上的大萧条;–日本战后重建和经济崛起。
然后,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研究政治和经济的作用和影响,展开讨论,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想法。
总结•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文化、经济和政治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文化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经济和政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文化、经济或政治中哪一项的重要性最大?作业•让学生为上述问题提供自己的答案,并总结本课的所学内容。
教学效果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文化、经济和政治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具体实践中。
文化与经济政治完整教案
![文化与经济政治完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22290283c4bb4cf7ecd1bb.png)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政治科组:冯小茹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理解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比较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不同性质的文化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作用不同,我们要自觉掌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抵制落后的、腐朽的文化.(2)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意义。
2、教学难点: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三、教和学的方法1、教法:情境教学法。
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自主探究。
2、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体验式学习。
四、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上一节课一起体会了文化的魅力。
(简单复习,引导学生回忆旧内容)。
我们知道,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那么,他们之间有没有一些微妙的关系呢?我们今天就要揭开这层面纱。
(二)讲授新课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材料导入、启发:材料一:《功夫熊猫2》在继《功夫熊猫1》取得不错的成绩后推出的,今年暑假也就是刚过去的暑假上映。
《功夫熊猫2》创下了北美票房1.6亿美元,全球票房5.98亿美元。
《功夫熊猫》成为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传播的最佳载体。
材料二:《喜羊羊与灰太狼》,随着“做人要做喜羊羊,嫁人要嫁灰太狼”的口号在成年人的世界流传开来,这只“羊”的市场价值超过了10个亿,可以说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值钱的动漫形象。
材料三:古代的皇帝虽然能够整天载歌载舞,却无法看电视、玩电脑,为什么呢?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引出问题:①为什么影视公司能制作出优秀的作品,跟哪些因素有关?动漫文化带动哪些产业的发展?②我们现在能够看到国外和国内优秀的影视作品跟政治有没有关系?——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归纳: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影响的,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它们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学案新人教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a59c7f0a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1f.png)
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学习目标素养目标1.描述与分类:区分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与相互交融。
2.解释与论证: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的表现,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的表现。
3.预测与选择:辩证认识不同性质的文化现象发挥不同的作用。
4.辨析与评价:正确定位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树立反对文化霸权和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
1.提高文化软实力,树立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竞争力的意识。
(政治认同)2.运用辩证的观点全面认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准确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科学精神)3.积极参与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公共参与)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1)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特性: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襄阳市文旅局表示,在就地过年的背景下,观影追剧成为人们欢度春节的重要方式,在襄城区取景的某电影在春节期间热映,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取景地打卡,为当地带来上亿元的旅游收入。
电影热映为什么会带动拍摄地经济收入?提示: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电影的热映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这说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3)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高中思想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96bcb207e21af45b307a870.png)
1.2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并识记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感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和作用2. 能力目标:通过材料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提高运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文化竞争的意识;树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 难点: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三、教学过程(一)旧知回顾:1、文化的内涵2、文化的特点3、文化的实质及作用4、社会生活的三个领域教师活动:检查旧知,导入新知:(二)课堂导入:温故知新①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考虑我这一票投给谁②参观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③某女生购买“大白”作为生日礼物④ G20 国杭州峰会期间,各国领导人不仅签署了一系列经贸协议,还在杭州西湖景区观看《最忆是杭州》实景演出交响音乐会。
教师活动:①让学生自己思考一分钟,就其中的④为例进行分析,从而师生得出结论:文化与经济、政治都有密切的关系。
(三)课堂探究:重点突破: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运用《战狼2》作为背景材料材料一: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实力;中国政府的支持…… 据悉《,战狼2》总投资约1.5 亿元。
重型武器方面得到军方全力支持,原南京军区某部的59D 坦克在影片中倾情出演;解放军某个海外保障基地吉布提基地建成投入使用,为影片中的中国海军部队提供部分后勤保障,影片的立项拍摄和后期审核得到了广电总局的大力支持.....材料二:《战狼2》最终以56.83 亿元的成绩,创造国产电影最高票房纪录。
不仅让我们看到优质电影的经济效应,更看到了背后的社会效应。
《战狼2》它所内含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认同情绪,符合、呼应了国势和民心,成为中国崛起的时代隐喻,也是中国梦的集体表达。
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自主思考回答,阐述观点和理由。
从而得出结论: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第一课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2、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
2、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三、【方法点津】: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四、【教学建议】教学中通过展示文化素材和实例,让学生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初步了解了文化的涵义及其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它不同于经济、政治,但是,它与经济、政治又密不可分。
文化与经济、政治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页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这些材料表现了人类的文化、经济、政治生活内容,从中可以体会到,人们的经济、政治活动中渗透着文化的作用。
一、在经济基础上相互影响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经济、政治重大影响。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页“专家点评”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这段话说明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文化虽然由经济、政治决定的,担忧有相对独立性,它并不于经济、政治绝对同步。
2、不同文化的作用、影响是不同的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页“相关连接”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江泽民这段话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产生、发展、作用等方面,阐明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关系。
二、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互相交融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1页“相关连接”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文化本身就根源于经济,离不开经济。
经济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文化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密切交织在一起。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列举这方面的具体实例学生活动:积极发言教师点评:科技的作用,人才的需求,劳动者文化素质、技术素质的作用,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等等。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列举具体实例,说明政治生活离不开文化的发展。
学生活动:积极发言教师点评:各种形式的政治参与都对人们的文化素质提出更高要求,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借助文化渗透,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等等。
三、文化与综合国力的竞争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1页“专家点评”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说明文化在当今国际竞争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识,是国民素质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当今国际竞争中,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到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发展先进文化,增强综合国力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地方向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知道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国际竞争中有重大作用,我们要从中体会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理解积极发展文化事业,特别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劳”文化。
这说明()A.经济与文化日益交融 B.不同地域的文化日益融合C.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重要 D.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2.“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这一说法表明()A.没有文化活动,就没有经济活动 B.文化是经济的基础C.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D.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3.中国有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不去开发,不使其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随着我们逐步融入国际社会,就会被别的国家利用,反过来向我国出口。
前几年,美国根据我国古代花木兰的故事改编的动画片在我国热播就是一个明证。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B.充分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提高民族文化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C.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D.拒绝外来文化,保护民族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4.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大肆鼓吹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冲击。
这说明()A.国际间文化的渗透和交流是不可阻挡的趋势B.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C.西方价值观的传播,不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D.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5.思想文化是同政治、经济联系在一起的,它虽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但又对政治、经济起反作用。
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思想文化上的独立,就不会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
这主要说明()A.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B.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政治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D.一定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6.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人们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日益增强。
这说明()A.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B.文化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C.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D.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具有重大影响7.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公布后,社会反应强烈,虽然褒贬不一,但是,有关厂家,已经把握商机开始批量生产,投放市场。
人们相信,吉祥物将给国际奥委会、奥委会组委会及主办国带来巨大的利润。
这表明()A.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 B.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了一定的文化C.一定的文化对经济有重大的反作用 D.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8.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A.任何文化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B.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决定的C.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D.政治是文化的基础,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9.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这主要揭示了()A.经济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B.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C.科技在增强经济实力中的地位 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10.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这一时代特点的是()①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②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③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④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二)问答题11.背景材料:江苏华西村从上世纪60年代建村开始,到改革开放时期,在推进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做到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物质精神“双富有”。
辨题:华西村“双富有”表明,经济与文化是相互决定、相互促进的。
七.课后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民歌作为口头传唱的艺术,是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
20世纪初,中国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各根据地产生了许多革命民歌,人民群众勇于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在民歌中得到真实的反映;5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阶段,乐观向上、艰苦创业、英勇豪迈的特点在民歌中有了生动的体现。
这表明()A.一定文化是对一定经济政治的反映 B.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C.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 D.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2.共建“信用长三角”为主题的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论坛”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会议发布了被称为中国第一份区域性政府间“信用宣言”的《共建信用长三角宣言》。
长三角16个城市政府之所以要联合建设“信用长三角”,是因为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能够保证经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②国家要积极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④国家需要对国民经济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3.《人民日报》报道,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开馆3年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每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2005年仅门票收入就达4000万元以上,既扩大了就业,又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这一事实说明()A.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发展文化产业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C.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D.文化反作用于经济4.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加,我国文化产品的市场需求迅速增长,文化产业在国家产业发展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这表明()A.每种社会形态都有自己特定的生产方式B.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决定因素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D.不同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的影响不同5.下列对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①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②一定的文化与一定的经济、政治相互决定③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④一定的文化对一定的经济、政治具有促进作用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二)问答题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自治区党委根据本地特点,提出了“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思路。
宁夏根据其“岩画文化、丝路文化、西夏文化神秘而璀璨,边塞文化、大漠文化、黄河文化悠远而豪放”的优势和特点,发展带有民间文化特色和塞上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
实施“百县千乡文化工程”和“千里文明长廊工程”,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带动了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文化”的重要意义第一课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参考答案课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5 ADBDD6----10 CCCDC(二)问答题11.(1)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因此,辨题认为经济决定文化是正确的。
(2)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给予经济以重大的影响,但文化的反作用是建立在经济决定文化基础之上的,不能把这种反作用夸大为决定作用。